纫秋兰以为佩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纫秋兰以为佩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807418139
作者:束因立 编
页数:364页

章节摘录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本小册子如果也能算书,那末也是有“巧”,有偶然而成的因素的。“巧”在“孤岛”前后时期,我都在上海。眼见到日本帝国主义在“八一三”前夕的种种挑衅,发动事变,国军的抵抗和被迫西撤;风起云涌的群众性爱国运动;被日寇践踏中的闸北、南市等地的大火;“孤岛”里的政治文化等爱国活动;敌伪反动势力的渗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孤岛”的淹没;铁蹄下的上海;荒淫、无耻和饥饿反抗中的上海;侵略者的投降;“重庆客”的来临……对八年抗战来说,上海也只是其一个侧面,我经历其“全过程”;当然也很难判断这是“幸”还是不幸。对于这一些,如果有“大手笔”,能以长卷记录下来,我以为也是有历史意义的。当然,讲到反映抗战这段历史,正卷自该是以延安为代表的“主战场”,“陪都”重庆以及其他一些抗战地区,自也是重要阵地。但如要讲一讲另外一面的特殊战场,那么上海就有其作为“另册”的意义;虽然简单说来,这里是属于“地狱”性的。然而,天堂和地狱总是相对存在的,否则也构成不了神话里的全景。可惜的是这些还没有得到足够的描述和记录,以致有些历史的罪人,还妄图利用人们头脑容易健忘的弱点,打算用咬文嚼字的办法,来抹去被血和火写下来的历史事实。但不要紧,历史事实总是铁铸的,相信将来总会有人补写出来的,只是时间问题。在这段历史里,国军是撤离上海了,上海是成为“孤岛”了,后来甚至更坏,算是“沦陷”了。但党和进步的人们并没有全部转移;“孤岛”还是有航渡可通;上海仍然是中国人的,因此还是有火。“写上海”,就是当时革命文艺工作者提的一个要求。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众,当时也被动员进入这一工作。当然尽其所能,也只能做一些小小的涂抹而已。但这也并不安宁。首先是“岛”上的风云形势不断地在变,从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到“默默无声”的各种争斗,而后又是一长段曲曲折折的道路。不单描绘的内容要随着政治形势的变迁而需有所选择,甚至采用的形式和色彩也都要改貌换颜。因为这终不同于过了一个朝代再补写历史,那可以畅所欲言,毋用回避;这是在描述“此时此地”,势用“曲笔”。因而有不少同志,都不得不为此“隐姓改名”,埋首工作。当然,根本无姓名可“埋”的,就获得比较多的“自由”,这本集子里的一些涂抹就是当时还能“自由”见一见世面的记录,但实际仍旧是在极不自由环境中产下的畸形儿。回顾起来,在那时候,写下这一些文字,也确有偶然的因素。因为写这些零乱的记录的出发点,实际并无充当文艺作品的打算,只有一些先是爱国后有愤世的触动,因而也成了“文章”。若说今天把它们收集起来还有点什么意思,那就算是有些“速记”,或叫某一个侧面。整个内容说不出有什么“体系”和计划,短长也很不一;个别有点激情,大部只是忧伤。这是随时期的转移而变化的,也表现了记录者思想的脆弱。各篇大致是按故事发生的先后排列的,如定要说出个究竟,那么开首还记了一个公开爱国的余波,以下便进入灰暗的世界中去了。最后,我们也看到侵略者倒下了那一刻。现在看来,基调过沉,说明记录者的生活面的狭仄,但多少也是那种太沉的日子的影响。有一个时候,也曾想有计划有系统地注意一些材料,记录一点有影响的景物。比如在《投机家》这篇小说的题目下,就有一个副题:“国难在上海之一”。这表示了打算写一组这种材料的想法。也确曾陆续写好了几篇。但黑暗已经到来,争取公开发表已经来不及了,只得“束之高阁”,期望“天亮”。解放以后,当然是“朝前看”,不宜再谈这些旧事了。“文革”一来,干脆“彻底消灭,彻底舒服”,一抄了之,永不复生了。当然这些都是无足轻重的东西,并不可惜。唯一要说的,倒是其中有一个列为“之八”的中篇,有八万字,题名《矛盾》。是根据上海当年一次职工罢工事件写的,着重写了当时在生活困难威逼下发生的一次劳资纠纷,以及敌伪势力妄图渗入后又引起的民族矛盾问题,小说描述了被这双重矛盾所构成的复杂斗争的场景和始末,也反映了一些年轻职工在对付这场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故事。记得写时颇有些激情,叹息今天已不可能重新再现它了。集子里仍保留了这个副标题,算是对失去的一种记录。

前言

《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束纫秋先生,在他非凡的九十载人生旅程中,后大半辈子几乎都是在晚报岗位上度过的。他对中国晚报事业的贡献,委实达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程度。老束为人低调,处世谨慎,不事张扬,他对晚报事业的拳拳之心和殷殷之隋,全部倾注在平素对工作“安心、热心、专心”的实际行动之中。这“三心”,可以说是老束对社会格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最好诠释,也是他成功人生的真谛所在。安心全心全意,心无旁骛,这是事业有成的基本条件。相反,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只能于事无补。老束深谙此道。他从1957年6月进入《新民晚报》的那一天起,就作了“既来之,则安之”的长期思想准备,确立了爱岗敬业的志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他与《新民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从38岁步入报社大门办报,到90岁病重住院期间,把用放大镜看每天出版的《新民晚报》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需求,并关注报社的发展变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可以说,他伴随自己所钟爱的晚报度过了后半生52个春秋。办报,原本并非老束的爱好和优势。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还是个热血青年的时候,就从事进步文学活动,酷爱小说创作,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相继推出的小说《投机家》和《节日》,蜚声文坛,受到高度评价,解放后被收人权威的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然而,在他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时候,根据工作需要,他二话不说,愉快地听从了组织的安排,从自己所熟悉的中共上海市委文艺工作部,来到一切从头开始的《新民晚报》任职。在担任该报党组书记、总编辑的近20年间,他忠于职守,殚精竭虑,无论是五六十年代坚持晚报政治方向,团结新老知识分子,贯彻赵超构办报思想,发挥《新民晚报》传统特色,还是在80年代受命于困难之际,领导《新民晚报》成功复刊,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开创报纸全新局面,实现班子新老交替,乃至在为全国晚报事业作贡献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与敬重。在安心本职工作上,老束是如此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对同仁也莫不如此。我到《新民晚报》任职后的不几天,他就约我到他家里进行了一次灯下长谈,实际上这是给我上的第一堂人门课。当时谈话涉及的方面很多,但最核心的内容是告诫我尽快安下心来,千万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要做好干一辈子的思想准备。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此次谈话后不久的一个周日,中午出报后我刚回到家中休息,想不到老束会一个人摸到我位于成都南路附近的住处,实地了解我的住房等情况,原来这是他在帮助我解决后顾之忧。在以后的岁月中,我曾有两次工作可能变动的机会,老束知道后开诚布公地对我说:“如果你想升官,我不会阻拦;如果想搞业务,最好还是不走!”

书籍目录

代序·像老束那样对事业鞠躬尽瘁/丁法章辑一  海上新人  弱冠初涉新文苑——叙说家世家事(之一)/柬纫秋  我的先生/柬纫秋  幸运的《投机家》/越薪  《蹄下小景》后记/越薪  生意经/越薪  节日/越薪  保险掮客/越薪  短记长忆想大哥/束寿徵  大哥领我长大成人/束德徵  大哥哥把我救亮了/束杏玉  我们称他“束格里”/蒋宪哲  听束老谈《银钱报》/韦泱  评《投机家》/巴人  “孤岛”时期越薪的小说创作/吴高余辑二  荆棘文人  笔墨书卷秉针砭——叙说家世家事(之二)/束纫秋  “七一”忆地下工作/束纫秋  “造老师”/言微  《悚然失敬》自序/荆中棘  《做晚报的一只眼睛》代序/言微  《长话短说》代序/言微  收藏家变“收脏家”/荆中棘  喝水和撒尿/荆中棘  笑话从何而来?/荆中棘  “拆烂污”正解/荆中棘  “清水衙门”的是非感/荆中棘  悚然失敬/荆中棘  “人财两空”好/言微  老年人也要“翻行头”/言微  替“海派”正名/言微  忍看“白发三千丈”?/言微  带刺蔷薇三千朵/言微  变态的“戏迷”/言微  上海沦陷前后地下党的文艺工作(节录)/黄明  老束与1979年版《辞海》/巢峰  “辞海人”缅怀束纫秋同志/王芝芬  忆老束/严庆龙  我刻纫秋藏书票/杨可扬  束纫秋与华君武的一段往事/汪新亮  荆中棘红蔷薇(节录)/郭在精  《一笑之余》序/王元化  束纫秋的百姓杂文/康群  晚报时评晚报味/苏应奎辑三  新民报人  廿年两结家燕缘——叙说家世家事(之三)/柬纫秋  而今迈步从头越/束纫秋  《新民晚报》的三个生日/束纫秋  《新民晚报》75周年纪念座谈发言稿/束纫秋  《中国晚报学》绪论/束纫秋  对话束纫秋:家燕喃呢有一秋/俞敏黎  白发老总束纫秋/徐世平  老束“激将”我采访奥运/卢璐  阅读老束/蒋丽萍  “我们要像水一样”/毛海波  老束逸事/翁思再  束纫秋同志追思会发言录  逝者已去来者可循/潘新华  老束,老束/张攻非  送束老/楼乘震  我的良师束纫秋/丁法章  忘不了那双灵动的眼睛/侯军  您还记得我吗?/沈金英  读讣闻/钱勤发  我给老束留个影/郑非非  老束与“夜光杯”/严建平  老束是怎样办报的/张攻非  永远不能忘记/徐克仁  悼束纫秋先生/佚名  《中国晚报学》序/邵华泽辑四  —家亲人  兰翁宽心和睦间——叙说家世家事(之四)/束纫秋  好爹之忧/束因立  爸爸的最后六个月/束因建  “解放”之证/束因初  父爱无言印象有痕/束因选  爷爷之爱永留我心/束海飞  三悔/赵亮晨  爷爷还在担心我/束海翔  平凡岁月里幸福的“老战士”/顾薇薇  爷爷,请走好哦/束海华  束纫秋俞珍宝之墓碑文后记/束因立

编辑推荐

《纫秋兰以为佩:束纫秋纪念集》编辑推荐:纫秋兰,中国共产党党员,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著名老报人,原新民晚报总编辑,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顾问,名誉会长束纫秋同志,在他非凡的九十载人生旅程中,后大半辈子几乎都是在晚报岗位上度过的。他对中国晚报事业的贡献,委实达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程度。 这本纪念集以束纫秋同志九十年的经历为主线,选取其一部分代表性文选和领导、同事、好友、亲人等的回忆、追思、缅怀、评述文章为内容,借助其人生各时期工作、社交和生活的图片,努力客观、真实地记录束纫秋同志的人生轨迹,梳理其人文奉献,勾勒其人品格调,以寄托众人对束纫秋先生的思念之情。一九五七年六月,束纫秋从上海市委宣传部奉调去《新民晚报》社,任党组书记兼副总编辑、总编辑。他说,社长赵超构是“司令我是“政委”。他协同“司令”用较短时间,把稳了《新民晚报》的方向,避开了风浪,绕过了险礁,开始了新的航程。可是,《新民晚报》行驶到一九六六年,“司令”与“政委”难抗史无前例大风暴的凶残击打,遂痛苦而无奈地停航了。一九七二年,束纫秋经历了《新民晚报》停刊、牛棚批斗、下放劳动等苦难后,被“解放”安排到上海辞书出版社,与“司令”等一批晚报老报人人改行修《辞海》。一九七八年,束纫秋接任辞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他力挺《辞海》主编夏征农、常务副主编罗竹风的修订方针,汇全国专家之力,集数百编校之员,不到一年时间完成《辞海》三卷本(一九七九午版)的修订出版任务,该书获国家图书奖。一九八〇年五月,束纫秋受命主持复刊《新民晚报》,任党组书记兼总编辑。他把社长“司令”请回来,定位晚报:呢喃春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司令”与“政委”再度出山,率队新征,从“四大皆空”到“五子登科’,从百万印数到亿万广告,从领骚沪上到发行海外。老中青几代报人同舟共济,创《新民晚报》世纪辉煌,创中国报业世纪奇迹。束纫秋,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一九二五年——一九三一年,在家乡念私塾。一九三四年——一九三六年,在江苏太仓钱庄当学徒。一九三七年,在上海的银行当练习生、职员。一九三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九年——一九五七年,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工作部工作。一九五七年六月,调任《新民晚报》党组书记、副总编辑。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任《新民晚报》党组书记、总编辑。一九七二年,调至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七六年十月后,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兼上滴辞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并为《辞海》副主编之一。一九八一年起,主持筹备《新民晚报》复刊工作。一九八二年一月一日,《新民晚报》复刊,任党组书记、总编辑。

作者简介

《纫秋兰以为佩:束纫秋纪念集》内容简介:家父在2006年召集过我们兄妹四人开了一次家庭会,专题讲述了家世家事。我们作了录音整理,今大致以内容的时间为序,划为四块,分别作为这本纪念集当中“海上新人”、“荆棘文人”、“新民报人”和“一家亲人”的领首篇。当年在回顾性讲述时,家父也对自己和家庭的“今后”作出了判断、展望和交代。那一年,家父已近米寿,他对自己的状况还是信心十足,他表示并不奢望活过百岁,但“90岁应该没问题”。可是,就在90岁时,他的健康如其所料,“也许会有突发情况”,果被言中,无奈在医院卧床半年有余,终无再延寿,惟抱憾离去。
家父辞世后,文新集团、《新民晚报》举办了庄重的告别会和追思会,各级领导、报业同仁、文界友人以多种方式对他的逝世表达了深切的哀悼,尤在各媒体屡发纪念文字以示缅怀,皆令我们当儿女的感激不已,并产生将悼念资料汇拢成册,编一本纪念集出版的想法。在开始收集整理相关图文的过程中,我的深圳挚友胡洪侠提出新类的编纂创意:将纪念集拓展内容,调整结构,不搞成单纯悼念类的普通纪念集,而尝试做本可展示家父一生轨迹的传略型纪念集。于是,便在原先操作的基础上,再做新的素材增补和图文布局,终于形成了目前的这本具独特样式的纪念集。由此,纪念集所收的图片文字在序列安排上,皆视结构内容之需而执“多元”规则,或按历史时段,或顺刊发年月,或以主题归类,或照文体区别,或依作者辈分,或序姓氏笔画,全以尝试此纪念集之“独特”为宜。
这本纪念集的纪念价值自是不言而喻的。纪念集以家父九十年的经历为主线,选取其一部分代表性文选和领导、同事、好友、亲人等的回忆、追思、缅怀、评述文章为内容,借助其人生各时期工作、社交和生活的图片,努力客观、真实地记录家父的人生轨迹,梳理家父的人文奉献,勾勒家父的人品格调,以寄托众人对束纫秋先生的思念之情。所有的文字,所有的图片,都饱含着我们对逝者的缅怀,哪怕是家父自己留下的文字和图片,在我们选编的过程中,在我们阅读的反复中,也都会浓烈地勾起我们对他音容笑貌的怀念,对他言行举止的联想。
而这本纪念集的历史价值则更可另加珍视的,这不仅是对于我们“家人”而言,这对于我们“文人”、“报人”、“友人”而言,也是同样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让家父的人生出离了纯粹意义上的“老百姓”范畴,使他在家庭里、在社会上的角色都抹上了“非普通”的色彩,也给他的人生历程灌注进了“非普通”的成分。当然,他虽然已不是“不见经传”的平凡人,但他也绝然不是“如雷贯耳”的闻名人,且他自觉秉持的始终是“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的“非普通”,就使这本纪念集又成为了对特定时期、特殊时代历史面貌、历史环境的“私家”史注,可起到拾遗补缺作用;纪念集里所有回忆文章的作者,都是历史事实的直接记录者,一手的、独家的、现场的、亲历的,都在提升着真与信的标杆;纪念集里的所有文字和图片,也自然成为了一些历史事情(也可能是事件)的重要的一角,或可靠的辅证,或有价值的资料与线索。

图书封面


 纫秋兰以为佩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起先看封面和梗概,以为会是一部水准很高的作品集。结果令人有点小失望,很多都是别人对束纫秋先生的回忆和赞美,四个字四个字排比成段的那种,说实话有点无趣。里面收录了《生意经》等作品,倒是还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