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别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张中行别传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020068623
作者:孙郁
页数:266页

章节摘录

1 印象我一生的新旧朋友里,张中行是印象最深的。他其实和我的祖父同龄,是真正的老前辈。我们接触的十多年里,有时完全忘记了彼此的年龄。而且他是我所见的老人里文笔最好的。我有时静想:在所接触的当代老人里,谁影响我最深呢?想了想,还是他吧。我的这种感受,曾讲给他听,那时他已八十余岁了,我还是三十多的青年。他不以为自己是多么了不起的人,自嘲地说,我哪有什么学问呢?和周氏兄弟这样的人比,连小学也没毕业呢。但到了九十年代末,他的名气大振,已经很红火了。他似乎也隐约知道了自己不再是默默无闻的人,至少涂抹的文字是很有点销路的。而且研究他的文章也出来了许多。这样也开始注意自己的读者群。我成了他身边的常客之一。大约是1996年,有出版社要出版他的传记。张先生突然找到我,当时陆昕兄也在场。我却犹豫起来,以为这样的工作自己是做不来的。其实那时年轻,还没有读几本像样的文史书,对老北大出身的人,是不敢说三道四的。于是婉拒了此事。那一次,先生什么意见也没说,是赞成还是沉默,就不知道了。据一位日本人告诉我,我曾写的论述他的文字,先生以为并非都对,皮毛的地方也是有的。可他从没当面告诉过我。不过他的请我为之作传,也是没有人选的人选吧。将近十四年的时光,我不知和他见了多少面。我所认识的朋友,一些是在他家里见到的,比如陆听、刘德水等。可我一直不敢去写关于他的传记。直到他去世,陆昕提出此事时,才恍然觉得该做一点什么,写作的冲动渐渐萌芽了。2007年夏,我忽地有了写他的冲动,年到五十,意外地进入到了一种人生的盲区,对环境的不适,与日俱增起来。这时候,描述他的计划开始摆在日程上,想将自己熟悉的这个人唤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我想自己是可以写出别人没有的感受的。在中国,这样的老人是稀少的,理解他们,不能没有深深的苦难感。我自己是经历过一点点类似的经验的。流放、受辱、被压,几乎无路可逃。那样的非人的生活,才酿成了《流年碎影》、《顺生论》这样的大书,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呢?而且小民无法寻路的苦境,也是超于世间的想象的。他笔下那些无奈和无辜者的死,流溢在我的世界里,和先前的流血的日子及恐怖的记忆叠加在一起,浑然地夹杂着,蒸发、膨胀,一点点飘来。而且重要的是,那些对人间事的超常规的凝视,婉转多致的精神盘诘,对于曾是似人非人的尘世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嘲弄和戏谑。我知道他的智慧和不安定的心的缘由了。一部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就烙印在他的世界里。平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度人与度己的挣扎,在他的世界都有一一些。了解他的思想,可以看见我们历史底层的原态,和精神高远的独思。他身上的一高一低,牵动着认知的两极,象牙塔里的文人和山林里的思考者,谁能够做到这些呢?描述张先生,以往的记人的办法似乎都难奏效。他有学问,却是典型的平民,布衣学者的称号是无愧的。另一方面是知识杂,看的东西多,文史里有趣的存在都喜欢。就是说有旧文人气。可他的见解,却不是老朽的那一套,有时还很先锋呢。罗素的哲学和周氏兄弟的境界,对他都有大的影响。五四那代人有趣的存在,也多少折射在他的世界里。所以,我平生第一次从一个老人的身上,亲自感受到传统和现代的那么有趣的结合。这在现在的中国,几乎难以见到了。我在他那里,也第一次印证了五四文人遗绪的形态。做人与作文的特别,现在谁还能如此呢?读书人的本色和智慧,在先生身上是很好地结合着的。张中行个子挺高,瘦长的身体,大大的耳朵,都给我很深的印象。他的声音苍老,调子浑厚,有美的韵律在。谈天的时候,祥和得很,似乎从不以敌意的眼光看人,心是宁静的。他穿的衣服都很百姓化,老气的一面多些。但干干净净,没有拖泥带水的衰老感。第一次见面是1993年,那一次和同事陈戎一起去看他,坦承来意是约稿。地点在景山边的一间老房子里,老人显得很兴奋。他从抽屉里拿出几篇随笔给我,还讲了些男女情长类的话题。印象是健谈、和蔼,对人生有大的无奈在里边。而话语很有力量,像铁打在石头上,叮咚地响着。这是个有内容的老人,苍老之中还有青年人的热力在。过去只是在知堂回忆录里阅读的东西,现在竟在他的身上蠕活着。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诧异和惊喜。他并不漂亮,一点儿也没有人们印象里的“学者”“绅士”风度,走在街上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甚至像一个乡下来的老人。但你接触过一次,就忘不了他的声音、情态、思想和智慧。你会从他那里体味到历史的化石的分量,在我与他对视的片刻,我已意识到找到了一个可以学习、攀谈的老人了。平常里的深刻,布衣学人的灵光,延续着我曾渴求的美质。就是这次的相遇,我的精神生活开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变化之一,是觉得人生的目标不是遥远的未来,而在普通的日常里。他不是令人崇尚的大人物,而是普通的常人。学问、思想都是常态的,不是彼岸的灵光闪闪。我们都是常人,过得都是小民的生活,他的价值是让我们这些小民懂得,小民有小民的分量,在创造性和思想的高度上,也能不亚于那些装模做样的人,而且能过得更充实。而这里的尺度,不同于流行色调,安于小,安于平常,天底下没有过不来的日子。他用一生的平凡,造就了一个精神的奇迹。由于有了他,我觉得可以找到一个安宁的参照。先前的伟大人物,似乎没有暗示给我们这样的东西。也因为此,我们拥有了一个新的传统。2 乡土张中行辞世时九十七岁,算是高龄者。他晚年讲起过去的生活,难忘的竟是乡下的土炕,和烤白薯。中国的乡村社会可留念的东西不多,对他而言,仅是某种生活方式而已。但那种生活方式给他带来的淳朴和智慧,又是书斋里的文人所没有的。土的和洋的,在他那里交织得很好。直到晚年,乡下人的厚道还保留在他的身上。算起来,他是晚清的人,早期生活还在旧王朝的影子里。对于乡下人来说,时光和时代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流年碎影》讲起他的出身背景,有这样一段话:我是清朝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十二月十六日丑时(午夜后一时至三时)生人,折合公历就移后一年,成为1909年1月7日。其时光绪皇帝和那位狠毒胡涂的那拉氏老太太都已经见了上帝(他们都是戊申十月死的),所以坠地之后,名义是光绪皇帝载湉的子民,实际是宣统皇帝溥仪(戊申十一月即位)的子民。由于他出身在乡下,早期记忆就多了一种乡土的气息。他一生没有摆脱这些乡土里质朴的东西。关于家乡的环境,他有很好的记录。在描绘那些岁时、人文的时候,心是很平静的。既非歌咏也非厌弃,透着哲人的冷峻。比如乡野间的人神杂居,关帝庙和土地庙的存在,都是乡土社会常恒的东西。旧时代的乡下,孩子记忆里的美丽都是那些东西,张先生涉猎这些时也没有特别的贡献在那里。只是他描述过往的生活时,那种态度是平和的。他说:四邻没有什么可说的,既都是农户,又都姓石。村里有两口水井,一在家门以西几十步,街北,一在东西街和南北街的交接处。我们吃家门以西那口井的水,总是早晨挑满缸(在正房前的院内),用一天。当时觉得,水味甜而正,比其他村的好,现在想,这大概就是同于阿Q之爱未庄吧?这也好,因为合于祖传的养生之道,知足常乐。还要说一下,其时都是人神杂居,我们村,东西街近西端路北有个关帝庙(其前为水井),东端路北有个土地庙。关帝庙只一间,敞亮,屋前有砖陛,便于年节在其上放炮。土地庙过于矮小,身材高的头可以及檐,其前有空地,早晨总有十个八个长舌男人在那里聊大天。其时是这样利用庙,或看待庙,落后吗?愚昧吗?承认有神鬼,是愚昧。但那是清末民初,五四大以前,现在是将及百年过去,不是还有不少男领其带,女高其跟,到神庙大叩其头吗,可见开化云云也并不容易。在回忆录里,像五四那代人一样,照例少不了对岁时、节气、民风的观照。他对婚丧、戏剧、节日、信仰的勾画,差不多是旧小说常见的。比如对杨柳青绘画的感受,完全是天然的。靠着直觉判断问题。与鲁迅当年的体味很是接近:腊月十五小学放假之后,年前的准备只是集日到镇上买年画和鞭炮。逢五逢十是集日,年画市在镇中心路南关帝庙(通称老爷庙)的两层殿里,卖鞭炮的集中在镇东南角的牲口市。腊月三十俗称穷汉子市,只是近午之前的匆匆一会儿,所以赶集买物,主要在二十和二十五两个上午。家里给钱不多,要算计,买如意的,量不大而全面。年画都是杨柳青产的,大多是连生贵子、喜庆有馀之类,我不喜欢。我喜欢看风景画和故事画,因为可以引起并容纳遐思。这类画张幅较大,还有四条一组,价钱比较高,所以每年至多买一两件。自己没有住屋,回来贴在父母的屋子里,看看,很得意。卖鞭炮,市上有多种摊贩,要选择物美价廉公道的。种类多,记得只买小鞭、麻雷子、花灯、黄烟;不买二踢脚和起花,因为那是大人放的。

后记

这一本书陆陆续续写了一年,现在总算交稿了。因为有《流年碎影》在,写张中行的传记就有点困难。要了解他的生平,他的那本自传已经很完备了。但这一本书的写作,在我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了却先生生前的愿望,他希望我能以这一代人的眼光随意说些想说的话,无所谓道德的高度,或思想的高度;二是我通过他,试图了解几代人的血脉联系,与其说写旧的岁月,不如说在解析我们这一代人的内心。自然,评述多于史料的勾勒,感受漫过了时光之野,说是一本读书心得也许是对的。历史是由普通人写出的。那些被埋没的人,留着这个世界的本真。这些细小的存在,在组合着我们的生活的要义,可是我们有时候却看不到它。如果说张中行在思想史上还有一点价值的话,那么他的寒士心态,普通人的智慧,昭示着国人的一种灵魂。我们这个民族所以不灭,能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乃因为有着无数这样人的支撑。只是大多数人无声地沉默着,不被士大夫关注而已。了解张中行的人很多,写他的评传,我其实不是最好的人选。写作的时候,王培元先生给了诸多鼓励,刘德水先生作了事实的修订,并增删多处。友人的许多意见,对我的帮助很大,这是要谢谢他们的。

内容概要

孙郁,本名孙毅,1957年出生于大连。八十年代毕业于沈阳师院中文系,文学硕士。曾做过知青、文化馆馆员、记者。现为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主要著作有《鲁迅与周作人》(1997年)、《百年苦梦》(1997年)、《鲁迅与胡适》(2000年)、《文字后的历史》(2001年)、《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2003年)、《在民国》(2008年)、《鲁迅藏画录》(2008年)、《混血的时代》(2008年)、《鲁迅与陈独秀》(2009年)等。

书籍目录

1 印象
2 乡土
3 新生活
4 初识北大
5 风暴边上
6 学院气
7 罗素弟子
8 默读时代
9 望道
10 胡适
11 择业
12 婚恋
13 杨沫
14 李芝銮
15 困城
16 沦陷之苦
17 京派人
18 死之都
19 远与近
20 苦雨斋
21 梦语者
22 文怨
23 个体意味
24 度苦者
25 禅风
26 无常
27 心死
28 易代之际
29 新职业
30 同路者
31 相知者
32 信与疑
33 受辱
34 无声鸟
35 静的心
36 旧墨迹
37 穷人乐
38 儒风
39 余永泽
40 林道静
41 苦日子
42 狂热病
43 瞬间
44 小与大
45 悲情
46 宽恕
47 奴隶路
48 未始有物
49 尺牍种种
50 乡下
51 未名湖
52 凄凉句
53 一鸣惊人
54 奇文章
55 文体感
56 男女情
57 才女们
58 红楼遗民
59 陷阱
60 元白上人
61 伤逝
63 丛葬
63 小友们
64 “行公”
65 北京乎
66 自嘲者
67 漂泊的心
68 文脉
69 微词
70 底线
71 园地
72 死
后记

编辑推荐

《张中行别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一生的新旧朋友里,张中行是印象最深的。他其实和我的祖父同龄,是真正的老前辈。我们接触的十多年,有时完全忘记了彼此的年龄。而且他是我所见的老人里广告最好的。我有时静想:在所接触的当代老人里,谁影响我最深呢?想了想,还是他吧。

作者简介

张中行的文字,静静的,像冬夜悄然落地的雪,安宁里有些清冷,一切都是暗无声息的。记人记事,有古风,似六朝的短章,也夹带晚明小品的笔意,颇有苍凉的况味。当然,还有老子的盘诘、庄子的恣肆,以及周作人的平和与废名的幽玄。
有时见到他不动声色地在街巷闲步,从容地在书房谈天说地的样子,就被那种超然的神色所打动。他那里是清寂的所在,如水边的小屋,在月光下亮着灯,照着四边的野趣。尘世的喧闹消失了,你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和这个老人对视的时候,心是静的,仿佛被水洗了一般。

图书封面


 张中行别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大二时听朱学勤的讲座,他谈到近代中国的两种不同方向的思潮,一种以杨沫的《青春之歌》为代表,激情冲动,另一种以张中行的《负暄琐话》为代表,克制清冷。中国过去几十年的苦难,大多是因为第一种思潮甚嚣尘上,宗教式的狂热让人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而第二种思潮,讲个体,尊重平凡人苦乐,不言阶级学说,则正是国人所缺乏的。讲座结束后,我找来《负暄琐话》这本书,被那种情深又克制的笔调深深打动,静静的,有一种苍凉的感觉,想来作者定是一位清寂超然的老人。最近读完《张中行别传》,终于看到一个人,在这个喧嚣的世界走了那么多年,依然保持着一种动人的安宁。《别传》的作者孙郁说,“他用一生的平凡,造就了一个精神的奇迹……正因为此,我们拥有了一种新的传统”。张中行生于1909年,属于“五四”那一代人,在通县师范读书时,恰逢北伐战争胜利,群情激昂,他也曾卷入革命的精神狂欢里,并和同学一起集体加入了国民党。但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心性和革命的种种相距甚远时,便选择了退出。后来回忆起这件事,他感叹“新的,并不一定是好的”。他也没和同时代的人一样,被新文学的热潮所吸引,在北大那些年,他一直读古书,钻古典,或者阅读西洋哲学著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说“为学术而学术”,后来也是一直教书,做自己的学问。和同时代的人相比,他一直有那么些不合拍,独立是世风外。1949年后,他在人教社汉语组工作,汉语言作为语言工作,正好可以远离意识形态斗争浪潮,于是他更是沉迷于学问之中,外面的风雨再大也置之度外,惟愿内心安宁。他所交往的那些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老师,周作人、俞平伯等等,也都是寂寞和淡然的。不喜革命式的激情,张中行的气质似乎和温和的胡适比较接近,事实上,他在北大的时候,也曾上过胡适的课,听过他的讲座,但他并未走进胡适的圈子。我想,这也源于他喜静不喜闹的个性吧。胡适的自由主义尽管也是他思想的底蕴,对于那个热闹的圈子,他却是敬而远之得。相比胡适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热烈的宏大叙述,他更沉静,更关注内心。这正是张中行难能可贵的地方,在热闹北大,张中行一直学生中的边缘人物,对他来说,个体的喜乐哀愁,比外在的荣辱重要得多。而北大给他的重要影响,不是成为社会贤达,而是做好一个专注有趣的普通人。谈张中行,他和杨沫的故事是绕不开的话题,也是研究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所走道路颇值得玩味的议题。在北大附近的沙滩,他们有过亲密无间的恋爱的时光,平静的读书生活,两个人甜蜜的小世界,如同每一对年轻人。只是,当时代的浪潮侵袭进了二人世界,杨沫发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煽情的理论,革命的激情,和张中行的安宁太不一致了,于是杨沫选择了离开。张中行多年后谈起这件事说,自己选择的是疑的路,杨沫则是信的路。疑,就不轻易被情感的冲动所裹挟,在静静地思考里看人看事;信,就卷入时代的巨浪,去殉道与自己的理念世界。在张中行看来,杨沫感兴趣的那套体系太煽情太教条化了,不能解决社会的根本问题,社会要进化,唯有思想的积累和知识的建设。因此,他们的分道扬镳也是在所难免的了。只是多年后,杨沫《青春之歌》的中国家喻户晓,张中行也因为作为林道静前夫“余永泽”的原型而备受争议,这多少让他不快吧,尽管他不曾强烈表露。但是现在看来,内向的不革命的,反而一直拥有至纯的精神生活,外向的热烈参与社会变革的,思想的维度反而越来越窄,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和命运的玩笑。张中行一生,看人看事,正如孙郁所言,一是不拘泥于道德,看重的是自然人性的美与欲,二是不从阶级的角度理解事物,不喜宏大叙事,而着眼于普通人命运的思考。我想,这又是他《负暄琐话》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吧。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从文革中走出,读到那样丝毫没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字,都被深深打动了。各大报刊杂志的转载介绍,竟意外把张中行晚年的寂寞打破了。因为《负暄琐话》的出版,晚年张中行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但他的个性和精神始终没变,不喜出现在热闹场合,对于出席会议的邀请,点缀场面的事,他一概拒绝,丝毫不给人面子。他也有自己交往圈子,只是,“大凡和他亲近的人,多是有性情的,没有什么功利性”。20世纪涌现出诸多崇高英雄人物,但在孙郁看来,“张中行是另一种类型的人,他不是思想的独异者,也非殉道的勇士,他保持了传统中国人素朴的心,我们动荡岁月里丢掉的恰是这素朴的东西”。而对我来说,张中行特有的清寂一生让我看到,在浮躁的世界里,屏蔽掉外界的喧嚣,关注自己的内心,静静思考静静充实自我,是一种多么好的选择。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张中行先生是对我影响颇大的一位学者,我的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就是《张中行人上哲学的初步研究》。
  •     签名本。
  •     很好看,一口气读完。书的质量也很好。
  •     作者的传记沿袭了张中行的散文风格,安静不喧闹,没有太多戏剧化的大起大落,但是很耐人寻味。
  •     很不错的,写张中行的书,非常喜欢!
  •     了解中行先生的一本传记。
  •     至少是我自己这样认为的,没仔细看,是因为没法看。
  •     张中行自认是飞不起来的人,可他却没有趴下。
  •     普通学人一生悲欣交集于此……
  •     近代的学人,谈历史和诗文时, 见识不俗的很多。但那些人里,有许多一涉猎现实的人和事,交白卷的不计其数。鲜于识人,漏于记事,只是纸上谈兵,与活的人生是远的。
  •     应该是新版本了
  •     传主是中国老式知识分子的活化石。在49年后若干运动陶冶下,类似张中行这种人居然能够存活,且老来独步文坛,笑傲江湖,屈指可数。这是民族和国家大的幸事。毕竟,我们的文脉未断啊!孙郁的文笔老道,对传主的精深研究,显示了其独特的功力。书的篇幅不大,二个小时可以通读。但是读过一遍,总觉的有些段落需要重读。特别是作者转述对张老对杨沫的评价,无疑是本书的点睛之笔。凸显了传主较高的哲学思考维度。“一、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不可穷极无限的真理。二、革命的理论是政权问题,不是灵魂问题。三、国家叙事模式有时淹没了个体人的意识,人除了社会属性外,不能蔑视个体属性。四、宗教不能去除人的罪感,科学无法证实的期许是要警惕的。”喜欢张中行先生文字的人,还是要读读此书。
  •     长者逝矣,哲人其萎!
  •     作者的文字不次于传主……
  •     我读张中行已经很晚了,最早的一本是《柴门清话》,陕师大版,半价买来,读起来却很高兴,因为他给我展示了文章的另一种写法——写话。这是一个以“疑”修身立命的人,意思是说,他对世间事物的认识是从怀疑开始的,当你看到这一面的时候,他却想到他的反面,从那一面追问探索,所以,他的文思理智而冷静。所以,他的书,我买到了“中华版张中行作品”,非常喜欢,我觉得,张老是农民式的知识分子。 读孙郁的文章,最早是因为一篇《孙犁:寂寞的碑文》,那时孙犁刚刚逝世不久,专注于搜集整理那些纪念回忆文章,忽然就看到它了,奉为知己。就买了几本孙郁的书来读,有一本《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相当耐看,使我买到了河北教育的《周作人自编文集》,这是我读周作人的开始,他也是我读周作人的领路人。 看到他写出了这本别传,打开目录一浏览,随笔的形式,独具慧眼的认识,在读书的同时,又享受到了美文,真是难得。
  •     因为是写张中行
  •     比较克制的表达了对左派文学的反思。新京派一众确实值得好好挖掘下
  •     这本还凑合,虽然还是没深度,但写出了禅味
  •     本书的实质是由传记线索贯穿起来的散文集,孙郁老师更在意的还是张中行先生其人,史的成色隐伏在散淡的陈说背后,因而具备了意涵深远的情趣,以这样的方式为先生作“传”倒是很合他的脾性。
  •     还满意细读,不过很满意
  •     作者评论性的东西比较多
  •     实在不好评价,思考颇多,但是读来又觉得繁复了,不为所好
  •     写的不错,读起来赏心悦目,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
  •     张中老本身就是本大书,永远都读不尽!孙先生书写的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