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横生的时光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趣味横生的时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
ISBN:9787508618548
作者:[英]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页数:501页

章节摘录

第1章 楔子1994年秋,我正任教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我的妻子玛莲则留在伦敦处理信函。有一天她打电话给我,表示收到一封来自汉堡的信件,但那是用德文写的,所以她看不懂。发信人署名“梅莉塔”,这封信需要转寄给我吗?我在汉堡并无熟人,但我毫不迟疑地立刻知道是谁写信过来,虽然我已将近四分之三个世纪没见过那位署名人了。那只可能是维也纳索伊特别墅(Seutter Villa)的小莉塔——她实际上比我大一岁左右——写来的。结果证明我是对的。她在信中写道,无意间在德国自由派知识分子阅读的《时代周报》上面看见了我的名字。她立刻推断,我一定是很久很久以前跟她们姐妹一起玩耍的那个艾瑞克。她翻遍自己的相簿,找到了随函附上的那张照片。照片中五个小朋友和他们各自的保姆一起站在别墅露天阶梯看台上小女孩们头上都戴着花环,或许连我也戴了吧。那五个小孩分别是莉塔、她的妹妹鲁思和伊娃(我们习惯称之为“彼得”的苏西当时尚未出生),以及我和我的妹妹南希。她的父亲在照片背面写下了时间:1922年。莉塔还询问起南希的近况如何。但她怎么可能晓得,小我三岁半的南希早已过世好些年了呢?我上次去维也纳的时候,造访了我们从前住过的房子,并拍下一些照片送给南希。当时我还以为,能够共享索伊特别墅生活回忆的人只剩下了她而已。现在往事却重新历历在目。

前言

自传作者必须也是自传读者。我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不断感觉诧异,原来我所认识的人里面,已有许多男男女女出版了关于自己生平的作品。更遑论那些通常来说较为杰出或更加可耻的人士,早就有别人捉刀帮他们著书立传了。我甚至还没有把许多当代人物所写的,以小说形式加以包装.实则为自传的那些著作计算进来。或许我不应该惊讶才对。反正以写作与沟通为业的人,总是习惯和同类打交道。况且各种文章、访谈、印刷品、录音带甚或录像带,以及与本书相似的著作当中,有惊人的数量是由任教于大学的男男女女所完成的。可见我并非特例。尽管如此.有个问题仍值得思考。为什么像我这样的人应该写出自传7更要紧的是.为什么那些与我并无特别关系,甚至在书店看见本书封面以前根本不晓得我的人,会想花心思来阅读它7伦敦的书店当中,至少有一家连锁书店在”传记”这个类别下面,又特别将某些人纳入一个称作“人物“(Personalities)的小类别。套用今天的行话,那叫做”名流”(Celebrities),而我无缘名列其间——“名流”也就是那些不论基于何种理由而闻名遐迩的人士.并且正是他们的名气才使得众人对其生平产生了好奇心。我也不属于那些有过参与公共事务的经历,故而得以将自传称作“回忆录”的人。那一类的人物通常不论男女,都在公共舞台上涉足颇深,有许多事迹需要记载下来或加以辩护;要不然就是他们与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关系密切,甚至他们所做的决定影响了重大事件的发展。但我从来就不是其中的一员。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希望其他人阅读本书的时候,能够把它当做一本入门书,通过一段不可能发生于其他世纪的个人人生旅程,来认识世界史上最特殊的一个世纪。历史学家的自传是他或她自己研究工作里面重要的一环。除了对理性的信仰以及辨别事实与虚构的能力以外,自知之明——亦即从自身的内在和外在来进行观察——也是历史科学与社会科学从业者所需要的一项技能,特别是像我这种凭着直觉随机挑选各种研究主题,最后才将它们整合成为具有前后一贯整体性的历史学者。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霍布斯鲍姆已经阐明了许多题材和论点,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印度到拉丁美洲,其涵盖面之广令人诧异。他拥有极富创意的心灵和罕见的天赋,得以构思出新的概念并加以宣扬,而且这些新概念对之后的历史创作影响深远。就史学方面的才智而言,学界无人可出其右。  ——凯斯托·马斯爵士(1997年于“沃夫森历史奖”颁奖时的致词)目前没有任何以英文进行撰述的历史学家在掌握事实与资料上的能力,堪与霍布斯鲍姆匹敌。他储存和检索细节的能力,已达到只有配备众多工作人员的庞大数据库才能够处理的程度。霍布斯鲍姆那种从众多资料中归纳出既令人惊讶又让人佩服的结论的天赋,这么多年来依然不断成长。他是一位历史学家,不是小说家但是他细密头脑内的引擎,却具有劳斯莱斯等级的想象力。  ——《独立报》他似乎既从容不迫又熟练自在地徜徉于许多地点、主题和世纪之中,时而语带幽默并展现出难得一见的天分。尽管霍布斯鲍姆的特质与布罗代尔颇为不同,但他拥有同样宽阔的视野、深入的观察能力、朝气蓬勃的精神以及(不得不再度强调的)天分。  ——《世界报》当代的奥林匹斯山神……  ——《泰晤士报》这是一本有趣得不寻常并令人愉快的自传,充满了细节并不时出现睿智的省思。  ——《每日电讯报》罕有自传可较本书更加华丽。霍布斯鲍姆笔锋优雅,于精确之中富含机智……他记忆中的过去重新跃然纸上……其趣味横生的时光也是极不寻常的时光。  ——《观察家报》经过训练,有着一双比任何人都超脱的眼光,有谁能比历史学家更适合担当自传的书写者呢?这本书是《极端的年代》的对立面——它是“霍布斯鲍姆的年代”。  ——著名历史学家佩里·安德森

后记

本书的封面是一张人物特写,照片中那位老先生正准备开口表示:“你在看我吗?让我跟你说说我的故事。”他就是享誉国际的英国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霍布斯鲍姆出生于1917年,至今依然老当益壮,于年近九十之际撰写了这部自传。霍老讲完故事以后,还会在本书的《尾声》告诉我们“自传”与“传记”的差别:“各种传记都随着主角的死亡而划上句点。自传则缺乏这种自然的结局。”时序已进入21世纪,“我的20世纪人生”这个副标题的含义不言自明。全书的英文主标题“Interesting Times”却暗藏玄机。乍看之下,它的意思应该是“有趣的年代”——霍老传诵一时的“19世纪三部曲”与20世纪史,不是分别名日《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和《极端的年代》吗?只不过四个标题中的“年代”(Age)都是单数形式,我们即将观赏的“年代”(Times)却是复数,而且此处的“有趣”其实是反话。有关本书的各种英文评介都一再强调,“Interesting Times”源自“中文里诅咒别人的话”。更何况我们展卷阅读以后,很快就会发现:与其说霍老的一生“有趣”,倒不如称之为“黑色幽默”还比较恰当。显然这部自传的书名不宜翻译成“有趣的年代”,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全书大约翻译了一半的时候,译者突然心生一念:不妨称之为“趣味横生的时光”,而且为了掌握书中含义的精髓,我们说出“趣味横生”的时候必须强调“横生”二宇,借此产生“横生枝节”的意味。交稿完毕后,我又查出“Interesting Times”为何是一种诅咒。这个用语的完整讲法是“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

内容概要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Honsbawm.E),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一年(1917年)。童年在维也纳度过,青少年时期在柏林度过,不论维也纳还是柏林都属于战败的一方。在动荡的年代里,有人选择法西斯,而年轻的霍布斯鲍姆则选择了共产主义。

他在1936年加入共产党,从此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他终审奉行的价值观。1946年加入“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对他来说,“党”(Party)这个字的“P”具有大写般的重要地位,甚至想象不出如何跟非党员交往恋爱。虽然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背景令霍布斯鲍姆的教职生涯进展艰辛,但却使他与国际社会间有着更为广泛的接触和研究机会,从而最终建立了他在国际上的崇高声誉。

霍布斯鲍姆的研究以19世纪为主,延伸至17、18世纪和20世纪;研究的地区则从英国、欧洲扩展至拉丁美洲。除了专业领域外,霍氏也经常撰写当代政治、社会评论,历史学、社会学理论,以及艺术、文化批评等。他在劳工运动、农民叛变和世界史范畴中的研究成果,堪称当代史家的顶尖之作,极大地影响了学界,迄今无人能出其右;而其宏观通畅的写作风格,更将叙述史学的魅力扩及至一般大众。

一位有着独特史观的历史学家,写就了脍炙人口的大众历史读物。他认为历史的推动者不是帝王将相,而是“平凡百姓”,甚至是落草为寇的军人和牧人,所以写作了《原始的叛乱》、《盗匪》等探讨平民叛乱的历史书。他认为学术不应该只为少数人服务,因此写就了以一般大众读者为对象、跨越了三个世纪的“四部曲”:《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极端的年代》。

书籍目录

白序中文版序/何顺果《趣味横生的时光》评介/王章辉第1章  楔子第2章  维也纳的童年时光第3章  艰难时期第4章  柏林:魏玛共和灭亡第5章  柏林:褐色与红色第6章  在英伦岛第7章  剑桥第8章  反对法西斯主义与战争第9章  身为共产党员第10章 大战第11章 冷战第12章 斯大林与后斯大林时代第13章 分水岭第14章 克尼赫特山下第15章 20世纪60年代第16章 政治观察者第17章 与历史学家为伍第18章 在地球村第19章 马赛曲第20章 从佛朗哥到贝卢斯科尼第21章 第三世界第22章 从罗斯福到布什第23章 尾声译后记  趣味横生的翻译时光

编辑推荐

《趣味横生的时光:我的20世纪人生》:著名左派史学大师,93岁的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唯一自传,传奇一生见证20世纪风云变迁,跟随大师一起体会20世纪“那些年代、那些人、那些事”。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世界近现代史大师93岁高龄,全球仅存的最冷静最睿智的头脑之一嬉笑怒骂20世纪,堪称现世的指路明灯

作者简介

九十一歲的歷史學家,他的生命長度幾乎等同於「恐怖的」二十世紀。雖然如此,他自己也誠實地說:個人的生活經驗其實與二十世紀的許多恐怖事件之間,存有明顯的矛盾,因為至少一般人的生活仍講得出好笑話。
身為一位歷史學家,而不是小說家,他的筆觸充滿熱情卻不煽情,敘事方式叼叼絮絮卻不試圖勾勒一個戲劇化的人生,或者特意營造某種感染力。可是跟隨他信手拈來的吉光片羽,才發現他側面認識了許多影響二十世紀發展的重要人物不論是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或社會行動方面。他也許不是某個事件的直接參與者,卻在某種機緣下近身觀察,加上身為歷史學家對文獻的嫻熟掌握,幫助他速描事件中人們的處境,以及每個世代、每個地區的變動痕跡,讓我們體會「那些年代、那些人、那些事」。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平凡的人生,但不只是「他的」人生是一個趣味橫生的「二十世紀」人生。

图书封面


 趣味横生的时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我们总是在谈论我们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轻而易举的憎恨它,侮辱它,却毫无意愿去了解它。我们总是自以为聪明,嘲笑前人的愚蠢。这是一本每个中国的年轻人都应该读读的书,作者的经历,博学以及长寿让他拥有无以伦比的资格,教导我们,如何看待已经逝去的那个时代。书中引用的那首诗,我非常喜欢。我进食于战役之间,在谋杀者当中/席地而眠/ 你们将自洪流中浮起/于我们灭顶之处/请勿忘记/ ——当你们谈论我们的软弱时——/你们幸免陷入的/黑暗年代-- 布莱希特(书的装帧流露出中信出版社一贯的经济类畅销书的品味,由中信来出版这本书,多少带有一点讽刺的意味)
  •     读这本书,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是想了解作者为什么会选择那样的信仰路线,他对共产主义运动的体会。因为爷爷也是一个知识分子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入党时间27年,在北京读大学期间),所以这条路线对我而言有特别的神秘的感觉。体味很多,却难以说起,至少,那一代人的选择不是我们可以简单的用“盲目”二字概括的,一代一代人,各有各的处境,我们的后知之明其实也并不真实,因为不同版本的历史有不同的盲点。崇高伟大的版本固然虚假,但古拉格的版本是否也过于样板化?通过一个老人的真实经历,也许可以体味到共产主义运动的更真实的过程和状况。
  •     西闪/文作为一个以追寻真实为志业的人,注定要和谬误打一辈子的交道,这似乎是历史学家的宿命。只不过霍布斯鲍姆没有想到,他竟与谬误纠缠了近一个世纪。说起谬误,霍布斯鲍姆的人生一开始就错得离谱。他的家族本姓“奥布斯鲍姆”(Obstbaum),可是当他的祖父,一个犹太木匠从俄属波兰漂泊到英国时,姓氏却被官员误写为了“Hobsbawm”。待到给霍氏本人办理出生登记时,他的姓氏又错成了“Hobsbaum”。这不是命运送给霍氏的第一份谬误,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份。霍氏的父亲是伦敦贫民区的犹太木工,而他的母亲是维也纳珠宝商的千金,鬼使神差,两人在埃及相恋。谁知一战爆发,他俩在中立国瑞士登记成婚后,却回不了英国,也回不去敌对的奥匈帝国,只好返回埃及。霍氏在亚历山大港出生,两岁时随父母移居维也纳,在那里才展开自己有记忆的生活。可是很快命运再度出手,他十二岁时丧父,十四岁亡母,辗转柏林,不得不去到英国寄人篱下。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开始自己的求学之路,孰料叔父一家移民智利,他再次无依无靠,只好以剑桥为家。刚刚毕业,又遭遇二战突发。应征入伍,却又因过世母亲的国籍,在英军中饱受歧视与监督。由于有通敌嫌疑,他被限制出境,娶个老婆,结果还跟别的男人跑了。如果说这接二连三的谬误全怪命运作祟,那么另一些谬误则与霍氏的个人选择不无关系。青少年时期,他亲眼目睹魏玛共和国的软弱与倾頹,也亲身感受过意识形态的冲击。在法西斯主义甚嚣尘上之时,他因为犹太身份,同时凭着直觉与热情,倾向共产主义。到了英国,霍氏正式加入共产党,从此背负这一身份,风风雨雨直至今日。政治的角力,冷战的倾轧,加诸霍氏身上,自然是错谬百出,具有非同一般的况味。记得当年读他编著的《传统的发明》,我已大致猜测得到,他的共产党员身份定是阻碍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学者迈上牛津剑桥的讲坛,但没想到他竟为此只能长年呆在夜校里充任讲师,直至退休。如今细读他的自传《趣味横生的时光》,才完全明了,他一生的谬误何以横生。和他的朋友以赛亚•伯林一样,霍氏视20世纪为“最糟糕的世纪”。不过与一帆风顺的伯林相比,命运多舛的霍氏与那个同样错谬千端的时代形成了一种“错上加错”的恶趣——我想这是他将自传命名为“Interesting times”的原因。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左派人士、爵士乐爱好者等等,各种标签杂糅,就像之前看到的,它们带给霍氏颇多不公平。但是也要看到,同样的命运也给予了他意想不到的运气和声名。不说别的,他的著作能够在中国一一畅行无碍,少不了这身左派行头所带来的幸运。然而如果读者能用心去阅读霍布斯鲍姆的作品,就会发现,在那身行头的背后,是一颗毕生追求真实的诚心。就像他自己所说,早在十多岁的时候,有一个原则就已成形,且从未更改过:“即便是谈论起自己生命中最在意的人物或事情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自欺欺人。”在这一点上,他从未被任何意识形态所俘获。他坚称,从根本上讲历史学家研究的起点,就是区分确凿的事实与凭空虚构,区分基于证据及服从于论据的历史论述与那些空穴来风、信口开河式的历史论述。(《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正是因为霍氏有别于“后现代神话”的史家态度,我作为一个怀揣问题的读者,才相信我未必能在他的自传中找到正确答案,但肯定能找到真实答案。说起来,我对霍氏的疑问归根结底就一个: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同时又是共产党员,霍氏在服从真理或服从意识形态的选择面前,他是怎么做的?我想,这肯定也是大多数崇敬霍氏的读者共同的疑惑。事实上就我看来,《趣味横生的时光》大部分章节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回应这个问题。读完这部世纪学人的自传,借此放宽历史的眼界,关于真实与谬误,我们或许会通情达理很多。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作者值得信任,所以要看看他的书.
  •     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介绍的。历史学家写的自传,特别。纸张质量和排版不错,看起来舒服。
  •     后面有些草草。
  •     毕生共产党加历史学家,这或许是周游二十世纪最需要的眼光。因为共产主义曾代表世界的理想,而56年失败后,却又能理性面对资本主义。霍布斯邦提醒我们,共产党而非资本主义是塑造二十世纪,使其充满活力与悲壮最重要的力量,虽然最后它失败了。68年、媒体、新的经济与政治玩法取消了共产党的空间,然而左派却终于成为政治基本力量,没有人能够相信资本主义会一直成功下去,直到世界撞上冰山。那么,当金融海啸全面塑造了眼下的世界,问题被再次提出而且似乎无法解决,科技创新再次被蒙上救世主的灵光,我不希望世界会如此苟延残喘下去,尽管一切都令人沮丧并毫无出路。也许人类不再会陷入绝望与文明的死亡中,我仍希望有伟大的改变,也许环保、机器人、外星人会全面改写过去的历史被叙述的方式吧。
  •     穿插各种名人八卦
  •     老霍对党真是有感情
  •     拿到手,厚厚一大本,原本有些发憷。没想到读起来太舒畅了,这种感觉在翻译作品里很久没遇到过了。老头的文笔十分好,聪明不外露,俏皮得很。
  •     趣味横生的时光:我的20世纪人生 ,这个商品很好。
  •     电脑坏掉了,没得玩,于是读完了这本上班以后读过的最厚的一本书
  •     续借两次终于读完了,被书评里面对书名的解说拐进门,真正读来其实很吃力,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名的堆积适合对历史和政治有基础的人阅读,我这样的人阅读得到的乐趣实在太少了,纵使译注写得很用心。最后感慨一下阻碍作者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亚洲的原因——果然还是因为亚洲语言比较难吧。
  •     霍布斯鲍姆的经典
  •     不错的一本书,印刷挺好,就是字多要慢慢看,
  •     西马,极不喜欢
  •     看过最棒的传记。
  •     史学大师精心结构的作品(“这些年来,我曾经向许多人请教过与这本自传有关的问题”),但前面却放了两篇很逊的序。
  •     读起来没有觉得很趣味横生。
  •     我最欣赏的自传作者就是 跳出自我的利益衡量 以冷静清醒的态度和笔触来描写记忆中的人事物 毫无疑问 身为历史学家的艾瑞克做到了 翻译也美 信达雅
  •     生活起伏娓娓道来。有历史的部分,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讲他怎么活过这多年的
  •     穿越生命途程,回首往昔,“趣味横生的时光”!
  •     智力超群,充满好奇心,阅读广泛,头脑冷静,判断独立,随着境遇的急变,表现一如的平各,从不歇斯底里,从不溺入某种狂热或愚忠。冷眼旁观又善于反思。 有一个贯其一生的爱好,随时能获得力量,感受美好,真的也是很重要。 全书的最后一章《尾声》,颇具动人的力量。不愧大师的见地与手笔!
  •     可以再读两遍
  •     我看了500页中的200页了,要是不知道众多的人物背景和事件背景,以及对左倾不抱好感的,应该是没有兴趣。
  •     最近没时间读,等放假细细品味吧
  •     8.8/10 Birkbeck
  •     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西方的共产主义者,坚定的共产党员,也许笼罩在一片更加浓重的迷雾之中,他们的信仰是什么?今天他们的立场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只看看自己,不明白别人;看看别人,希望能多明白些自己。
    早就看到共产主义注定会失败,而在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确然失势的今天,霍氏却还是在问“难道人类可以不为自由与正义的理想而活,或者生活在无人为自由与正义奉献生命的环境下?还是说,在人类的生活记忆当中,甚至可以不存在那些曾于20世纪为此理想而奉献了生命的人们?”
    本书的翻译非常棒,只从译后记得知是台湾人,其还有其他译著,没有找到更多的信息。近年来大陆出版的翻译作品相当的比例都挑战读者的汉语水平,这本书就显得尤为难得(大陆出版的台湾人译作整体水平好得多,当然,数量上少得多。)尤其是译注,丰富翔实,差不多到了凡人名必加注的程度,全书未对译者未予以适当的关注,实为遗憾。
  •     一个人活了这么长,经历过如此多的社会变革,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度过人生的不同阶段,如此视角写出的东西,想不妙趣横生都难
  •     补记
  •     开卷三分钟推荐!买来看看
  •     到最后,最坚定的共产党员也不得不承认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彻底失败。
  •     非常值地买回来,没怎么细看,粗略翻翻感觉还不错
  •     快翻了一遍 黎智英说:我对左仔都比较警惕
  •     自传写得这么有趣,直言不讳,好读。不时调侃几句,间或自嘲,收放自如。
  •     我已經無比艱難的讀完了這本書的一半,也就是,我已經讀完了主人公的前半生。在他的前半生中,我完全看不出有什麼趣味橫生的時光,所以我決定放棄他的後半生,找點別的趣味橫生的書來看一看。
  •     价格很美好,内容嘛还没看。希望不会失望
  •     发货很好,书品质很好!
  •     趣味横生
  •     试着去用历史学家的眼光审视你的生活。
  •     霍布斯鲍姆对于母亲的回忆感人至深……叙写自己在母亲病榻前的感受实在催泪:“我在面对成长,而她将面对死亡”。。。
  •     霍大爷真能写,50万字~关于西方共产党员和共产主义信仰谈了很多,感觉稍微对不起自己的历史学家身份,写的八卦太少了!
  •     左传么?
  •     我所拿到的是201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的,本身的装帧质量挺好。译者于《译后记》中专门解释了“趣味横生”的译法,小辈有点困惑为什么不叫“五味杂陈”或者其他,以更符合作者的感情褒贬取向(这也是译者所反复强调的)呢。
  •     书本很有质感和内容 不同的立场角度理解共产主义
  •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霍布斯鲍姆大爷还健在。终于看完了。
  •     译得还算准确 译者查找资料用力甚勤 然而文字感觉实在一般了些 唉英文本丢村里了
  •     大师的自传必须买,很喜欢他的观点。
  •     Great times !
  •     译笔不错,个人版的《极端的年代》。“妙趣横生的时光”从老爷子嘴里说出来,给我一种“这他娘的时代竟然被我赶上了”的感觉。
  •     读明白这本走马观花的书需要对二十世纪历史有足够的了解,但如果真的对二十世纪历史有足够了解的话,这本书的思想与记述似显简单了。
  •     做个活得比较长的共党容易吗!
  •     还没看,某人推荐阅读
  •     “历史需要冷眼旁观,不但必须与我们自己的宗教战争所带来的激情 非理性 意识形态与畏惧保持距离,同时还需要摆脱更加危险的认同感的诱惑。”
  •     和迪奥的自传有点类似(没错就是那个克里斯汀迪奥先生),里面很多个人感受和潜意识描述,关于历史的部分,必须要先对20世纪大事有基本了解才能看明白(历史盲痛苦地补课去了)
  •     看看,了解一下大师,挺好!就是这个出版社改不了一贯出“辣鸡”书的毛病:这样的书也用轻型纸!有点糟蹋好书啊!
  •     之前正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看到他去世的消息......
  •     书很不错,长了很多见识。
  •     霍布斯鲍姆的这本自传,恰恰实践着黄仁宇先生所提出的“大历史观”;正因为如此,这本书并不仅仅是一本个人经历的回忆录,而是作为著名世界史学者的霍老对他亲历的20世纪世界风云的全面回顾和评述。来自台湾的周全先生生动的译文和详尽的注释也给这本书的可读性增色不少。
  •     世界史入门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