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蔡元培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追忆蔡元培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108030764
作者:陈平原 郑勇编
页数:428页

章节摘录

政府的目的,是要邁走蔡孑民先生,所以他们要胡仁源来买通一批投考的学生,来占据北大学生会,硬把学生会的图章抢去,以学生会的名义,欢迎胡仁源到校。同时教育部方面,胡仁源已预备好上任的汽车,谁知此谋不密,被北大学生会巾人知道了,当时便召集紧张会议,每一个人发一个特别符号,集合在第三院。这时三院的被买及投考学生,正议“夺帅印”的事,还没有完结,那知这边去了两三百个人,一个个的把他们擒住了,并且带了纱麻绳把他们捆将起来,便在法科大礼堂设立公案,举出了五个审判官。来审判这些人的罪状。他们也陆续的把被买经过供将出来,大家又逼他们写悔过书,写了悔过书还要他们在悔过书上盖手印,再拍了一个相,然后把他们放了,这幕滑稽,遂因此终了,而他们抢北大的计划因而失败,但是他们却继续进行向法庭控诉北大学生会的职员,以为私设法庭和逼迫人行使无义务之行为(这条法律怕是永久没有人用过的)。于是法庭拿了学生会里面二十余人下狱,其中有孟寿椿、鲁士毅等。在打官司的时候,学生会要我去做代表,我几乎天天晚上要和律师刘崇祐接洽。许多上诉状都是我写的,这场官司打完了,我倒因此得到了许多关于法律的知识。这一幕取成都的戏没有唱成功,而胡仁源也知道北大不容易占据,他们的野心,亦因此而减少一点。那时候蔡孑民先生派蒋梦麟先生到北大来,以总务长的资格,做他私人的代表。到双十节左右,学生会派我到杭州去接蔡先生回校,蔡先生遂慨然答应回来。在蔡先生到校时候,刚巧是双十节,各学生便捐了一批钱,教员也捐了一些钱,共几百块钱去买了几万个馒头,上面盖着红戳于是“劳工神圣”四个字及其他成语,在那天便分发于北京各平民,都由北大学生去发,这真是面包运动。也是一件值得回忆的事。当时北大的学生,生活是很苦的,一间房子中住着七八个人,最小的房子才只住三个人,说起饭来,包饭只有四块五毛一月,两块钱是现洋,两块五是中交票(当时中国交通银行的票一块只合四毛),所以吃一月的饭只合三块钱。当时学生在吃饭时候,除了五个菜以外,每人还分两个馒头,大家抢着吃,吃饭是先打锣的,故有“锣声动地,碗底朝天”之谣,这是北大生活的一点回忆,是附带记载于此的。五四运动到了这个地方,似乎应该告一段落了,但是到了那年年底,因为要逼迫政府取消军事协定,学生和政府又起了一个大冲突,这个冲突,使北京大学的第一院和第三院又重重的被围。当时政府有命令通缉我和方豪等几个人,我当时住在嵩祝寺八号,到吃饭的时候,忽而来了八个马队,把我前门围住了。我从后门走到黄振玉(现在南京中央饭店的经理)的家里,由他家里带了一副黑眼镜和一顶风帽,逃到北大一院。因为他们正派我做代表,叫我和张国焘(现在共产党的领袖)一同去,在傍晚时分。我便由一院后门逃出,经过铁狮子胡同,想到永定门上车(只有普通快车是在永定门停的)那知道到了永定门,车已开了,于是跑到李光宇家里坐了半夜,半夜时候,又到永定门去上车,车又开了,于是我只得和张国焘坐待城门开门,当时很怕守城的问我们是做什么的。因为城门上有自鸣钟,纵有鸡鸣狗盗也一律不济事的,我们待他开城门,总是不开,到城门开了,火车又走了,于是我们两个人只得直接沿着火车轨道走去,到了丰台,登车南下,南下过了一个多月,又回到北京来。这段故事虽然是我自己的经验,写在此地,也算是五四运动的余波吧!自此以后,学生运动也就衰落下去了,衰落下去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的原因,据我观察:第一,青年做事往往有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之势,第二,做第一次学生运动的时候,负责的大家都是用功的学生,静则思动,所以他们精力都很充足,思想也很周到,行动也很有计划,但是到后来动久而不能静,有许多人只知道动而不知道读书,于是乎其动乃成为盲动。第三,最初动的学生,是抱着一种牺牲的精神,不是为着出风头来做这些运动的,因为最初几个人声名较大,大家知道的多了,于是有许多人以为这是成名的捷径,乃是出风头的最好方法,于是个个想起来动,结果必至于一败涂地。第四,政治力量的参人。五四运动的时候,可以说是没有一个人是有政治色彩或是有政治目的而在活动的。

前言

“追忆逝水年华”,此乃人之常情。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为此临风洒泪.其实,不必借山川草木起兴,单是往事如烟,就足以让千古文人感慨叹息。“感慨”不足以尽兴,于是又有了许多落在纸上的“追忆”。对往日风流的追忆,与其说是为了记住历史,不如说是为了展望未来。人们只能记住那些应该记住、或者说希望记住的——包括人和事.作为学者而被追忆,不只是一种历史定位,更意味着进入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因为,人们总是以当下的生存处境及需求为支点,借助于与历史对话来获得思想资源与工作方向。选择对话者,其实已经內在地规定了对话的内容、倾向以及情调。选择康有为、蔡元培、章太炎、粱启超、王国维等作为追忆的对象,或者说邀请其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学术建设,基于如下几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基于这些学者自身所独具的魅力;这种魅力,既源于其学术成就,更来自其精神境界——这是较好地体现了古与今、中与西、学术与思想、求是与致用相结合的一代。

后记

以清末翰林而身预光复会、同盟会,成为双料革命党,蔡元培是第一人;以开国元勋入主教育部,进而把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事业,倡导“学术自由”,致力现代科学,蔡元培又是最彻底的一个。其人一生可备称述者尽多,而举其荦荦大端,则不外乎此。这种转变貌似突兀,其实放置在风云际会的近代中国史实中并不奇怪。1898年是解读晚清  民国史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理解蔡元培一生最当留意的一年。这一年,维新变法被强行中止:六君子喋血,康梁出逃。缇骑四出,固守祖训陈规的“后党”重握政柄;光绪帝幽禁瀛台,维新党人人白危。1898年因此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从此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路向被封堵关闭,趋新知识分子由朝人野,隐然聚合成一股新的群体力量,社会运作因而形成朝廷与民间、旧日帝都北京与新兴城市上海的对峙。在双方力量的消长对比中,保皇势力日渐式微,民族革命声势日盛.江湖之间,虽有“帝党”保皇,与同盟会革命党的立场相左,但在欲图颠覆朝政方面则有联手之实;而朝廷之上,控制局势的种种镇压或安抚异己势力的努力明显乏善可陈,民间成为事实上导引社会流程的“剧情主线”。满清由戊戌的“失民心”,终致辛亥的“失天下”,可谓理亦宜然。在这样的时势背景下,不难理解蔡元培的筹组光复会、加入同盟会,乃至试制炸弹,力主“暗杀”与“暴动”,兴办爱国女学取径法国无政府主义俄国虚无党诸种举措。

书籍目录

总序 三联增订版序蔡元培传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纪念蔡孑民先生 纪念蔡元培先生蔡孑民先生的风骨 蔡先生的志愿百年八期忆蔡公记蔡孑民先生的事 蔡孑民先生的生活对于蔡先生的一些回忆蔡孑民先生二三事蔡孑民先生与我 关于蔡先生的回忆追忆蔡先生蔡元培逸事先君幼年轶事拾零蔡元培先生的旧学及其他 四十年前之小故事回忆蔡元培先生和草创时的光复会 纪念蔡孑民先生 吾师蔡孑民先生哀悼辞 试为蔡先生写一笔简照 纪念蔡元培先生蔡孑民我和北大(节录)纪念蔡元培先生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悼念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吊吾师蔡孑民先生回忆蔡元培先生蔡先生在北大的二三事蔡元培先生二三事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节录)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伟大与崇高蔡先生的文化思想及与北大中公的两件事蔡先生任北大校长对近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影响蔡校长对北大的改革与影响追忆蔡孑民校长忆我们的老校长蔡元培回忆回忆蔡元培先生蔡元培与北京大学蔡孑民先生对于史学上的计划蔡孑民先生学人通人超人对"卯"字号前辈的一些回忆追念蔡孑民先生蔡先生人格的回忆随侍蔡先生的经过及我对他的体认我最崇敬的蔡董事长宁粤和谈追随蔡先生的经过记蔡孑民先生想念蔡元培先生蔡元培——近代中国极有影响的人物之追念蔡孑民先生想起蔡元培先生的一个遗愿蔡元培先生二三事《蔡孑民先生传略》叙言忆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对我国艺术教育的贡献蔡先生帮助我赴法学习雕塑蔡元培先生与音乐教育蔡先师港居侍侧记记蔡孑民先生的病《蔡元培自写年谱》跋蔡先生人格之一面蔡先生的生平事功和思想悼孑民先生悼蔡孑民先生忆蔡孑民先生追忆蔡孑民先生追悼蔡先生我们应有的认识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蔡元培与北京教育界忆蔡孑民先生我所追念的蔡先生追念蔡先生我所见的蔡元培先生蔡先生思想之宽大蔡先生占着我的心我的姑丈及其教育理想一位大教育家融会中西学术的大师蔡先生与学术自由蔡元培先生的各种特点蔡孑民先生的贡献蔡孑民先生底著述蔡先生不朽后记

编辑推荐

《追忆蔡元培(增订本)》人选学者独具魅力,至今仍为学界和普通读者津津乐道。这种魅力,既源尹其学术成就,也来自其精神境界一这是较好地体现了古与今、中与西、学术与思想、求是与致用的结合的一代。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学术转型中,这些人都曾饱领风骚、独开风气,因而成为时人和后人的追忆对象。本集所选追忆文章,兼有史学价值与文学韵味,剔除了许多过分专业化的、需要特别知识准备才能阅读的“准论文”。希望这些有专业而又不囿于专业,能文章而不只是文章的基本风貌,读来或庄重,或琐碎,或洒脱,或俏皮.或长篇大沦,或三言两语,却有助于显示传主生命历程及精神境界的不同侧面。

作者简介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这就是“开出社会风气,酿成时代潮流,影响全国,收果后世”的近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他力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铸就了北大昔日的历史传统,奠定了今日的格局气象。他以恕为本,有所不为,无所不容,柔亦不茹,刚亦不吐,盖棺论定之时得到“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的赞誉。本书也以“立功、立德”为基准追慕先生之风,内分五辑:第一辑乃是生平综述,重在言事;第二辑乃是办爱国学社、创中国教育会、筹组光复会等的前北大时期;第三辑乃蔡氏入主北大、揭开中国教育文化史新篇章的黄金时代;第四辑主要存录蔡元培离开北大、蛰居香港直至去世的回忆文章;第五辑乃是对蔡氏的评价,重在辩理。作者以亲友、故旧、学生为主,既有柳亚子、周作人、林语堂、梁漱溟、冯友兰、顾颉刚,又有沈伊默、许寿裳、陈西滢、蒋梦麟、傅斯年、罗家伦。字里行间,笔墨饱含深情,无论岁月的尘埃如何起落飞扬,既非权威、亦非偶像的蔡先生魅力不减,风采依旧,自有后来者“以口为碑,以心为碑,以文为碑”。

图书封面


 追忆蔡元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如果说,任何时代都有奥特曼和小怪兽的故事,那么您就是他们背后那默默除草浇花的老头蔡。您这一生,不喜站在前台,不喜政治。深信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而谓之器,您的成就不在学问,不在事功,而只在引领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在您担任北大校长以前,京师大学堂一直是敷衍似的被当局维持着。您一到任,革新之气扑面而来,变化真切而非标榜。您请全国侧目的提倡新文化运动的陈独秀作文科学长,请中国第一个介绍相对论的夏元璨任理科学长,这种安排震撼了当时的学术界和教育界,得到学生的欢呼拥护,之后又请到了李大钊,胡适之,鲁迅,周作人……您主张教授治校,您认为在大学里唯一的价值标准是学术,胡适与梁漱溟对孔子的看法不同,您就请他们同时各开一课,唱着对台戏。您还一直提男女平等,因为您,女生才有机会去全国最高学府深造。我并非那个时代的人,也从未当过您的学生,我折服于您作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而为自身理想,无私奉献了一生的执着。也许同时代有无数大师,有无数学术泰斗,可是有谁能与您比肩,冯友兰曾说,您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我深以为然。此书结集众多蔡先生友人,学生悼文。书摘如下:先君幼时家居勤学,尝在楼上读书,一夕本宅失火,举家惶骇不已,家人疾呼先君下楼,先君仍读书自若,态度极为镇定 ——蔡无忌蔡先生思想有人戏称为古今中外派,或近于折中,实则无宁解释,兼容并包,可知其并非偏激一流,我故以为是真正儒家,其与前人不同者,只是收容近世西欧学问,使儒家本有常识更益增强,持此以判断事物,以合理为上,即为唯理主义也 ——周作人蔡先生的演说在那里第一次听到,他的演讲,声音不高,而且是绍兴官话,内容朴质说理,不打动观众,太吓人交头接耳,蔡先生不能说是一位雄辩家。我一向是相信斧头凿子的,主张设专科学校,造就工程人才。蔡先生对这一点总是笑笑,对的对的,并不阻挡我们,他在北大教书,不同于这人有无辫子,只看他有无学问,有一点长处的人,他没有不器重的。 ——吴敬恒那时先生在北大,学生不肯交讲义费,聚了几百人,要求免费,其势汹汹,先生坚持校级,不肯通融,秩序大乱,先生在红楼门口挥拳作势,怒目大声道:“我跟你们决斗!”包围先生的学生们纷纷后退。五四运动时,七人被捕,是夜,先生从容登台对诸生说:“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我寄以相当的同情”语未毕,全堂呼声雷动,先生继续道:“我是全校之主,我寄以相当的同情。”语未毕,全堂呼声雷动。先生继续说:“我是全校之主,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关于善后处理事宜,也由我办理,只希望你们听我一句话,从明天起,照常上课。”北大学生本毫无组织,蔡先生来后把每班招来,劝他们每一系成立一个学会。许多班长退下来踌躇道:"这件事该怎么办呢?“因为同学间实在太散漫了,但靠了蔡先生的督促和知道,以及学校在经费上的帮助,许多会居然组织起来了,一校之内,无论教员,学生,仆役,都觉得很亲密很平等,记得蔡先生每天出入校门,校警向他行礼,他也脱帽鞠躬,使这班服小惯了的仆人看了吐舌头。 ——余毅他在北大十年,经过了无数恶劣环境,从未与任何势力作通权达变的妥协,其他素来以清高自命的人,甚至革命党人,于这期间,在北平军阀官僚政府下的行径,有几人今日可以对蔡先生而无愧色!这十年的中国,北大师生不断向顽固腐败势力进攻,这些思想工作不一定由蔡先生发起,他绝不只是同情者,他如果不是一个发起者,一定是一个忠实的,勇敢的,始终不变的保护者。 ——毛世杰先生一生专力于革命和教育事业,素不治家产,虽极俭约,但对故旧亲戚周济扶助乐为之,合乎中庸之道。对于一班亲戚托他谋事,无不惟利而事,谋到手大都是办事员,科员需实干苦干之事,蔡夫人无论如何扳不动他”学生都是人才,亲戚都是庸才的固执“ ——曹建先生日常性情温和,如冬日之可爱,无疾言厉色。处事接物,恬淡从容。无论遇达官贵人或引车买浆之流,态度如一,但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发言作文,不肯苟同。故先生之中庸,绝非无举刺之中庸。 ———梁漱溟蔡先生为公众服务数十年,死后无一间屋,无一寸土,蔡夫人尚无法给付,只在那里打算典衣质物以处丧事,衣物棺木费用,还是王云五先生代筹的。不敢说崇拜,怕崇拜二字都亵渎您,多年以来,自识您就一直敬重。永远引您为师,自由精神不灭。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伟人如岱岳,无论从哪个方向看,惟见其宏伟而已。
  •     很好,不错不错!
  •     临大节而不可夺。蔡元培先生从善如流却未必嫉恶如仇。提倡美育代替宗教。大师风范当永继世间垂范后人。
  •     这本书很有意思,一则三联的书能够一印再印,其内容可见一斑;二则追忆者并不都是温和的语言,捎带着对胡适的不屑,可见文人的态度。
  •     不是传记,是追忆性的文章,可以看看。
  •     儿子很喜欢这本书,蔡元培是他崇拜的偶像。
  •     真是桃李满门啊
  •     颇为枯燥
  •     书很不错,值得细看第二遍。
  •     想了解蔡元培
  •     想不出什么词汇来描述我读的感受……仿佛看见一颗心在流血…一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间摇摆不定的自己,还是做不出这道选择题。一个人的眼光能有多深远,政治上,我在周恩来先生上看见了;科技上,在袁隆平教授身上看见了;而教育上文化上,就是蔡元培先生了。小时候自以为是的把蔡元培、周恩来、鲁迅封为“绍兴三杰”,现在也不清楚绍兴是否正确,但是敬仰之情,只有与日俱增。
  •     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     品相要有保证!改进
  •     三联再版此书,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     这本书的价值主要在于史料整理,从头到尾看下来是会发疯的,因为太多相似的描述,众口一词的称赞,统统被堆在一起,极容易使读者感到乏味。
  •     大学的包容,大学的大师,陈教授,陈主任应予倡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