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之后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010116617
作者:张有奎
页数:25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首先,青年黑格尔派停留在纯粹思辨的领域之内,从来“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马克思说:“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恩格斯四十多年后说:“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就他们没有离开哲学这块土地来说,都是黑格尔哲学的分支。”在青年黑格尔派看来,观念、思想、概念,这些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因而是人们的真正枷锁,如果用一种“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意识”取代现在的意识,就能消除束缚人们的限制。马克思批判他们只是用词句反对词句,而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因而是“最大的保守派”。 鲍威尔的思辨唯心主义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性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道:“现实人道主义在德国没有比唯灵论或者说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思辨唯心主义用‘自我意识’即‘精神’代替现实的个体的人,并且用福音书作者的话教诲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显而易见,这种没有肉体的精神只足在自己的臆想中才具有精神。在鲍威尔的批判中,我们所反对的正是以漫画形式再现出来的思辨。我们认为这种思辨是基督教日耳曼原则的最完备的表现,这种原则通过把‘批判’本身变为某种超验的力量来作自己的最后一次尝试。”“批判”是鲍威尔手中的武器,他的“自我意识”在克服物质实体的过程中自己发展自己,克服的实质方式就是批判。所以,鲍威尔的哲学就是批判哲学。

内容概要

张有奎,1971年生,男,汉族,陕西凤翔人,1994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加拿大LJBC维真学院学习半年时间。现任教于厦门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哲学。至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实践哲学的复兴 第一节 何谓实践哲学 一、实践哲学的含义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走向实践哲学: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精神实质 一、“范式”、“哲学范式”与“哲学研究范式” 二、实践哲学: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 三、惟实践主义批判 第三节 实践哲学的复兴及其当代意义 一、实践哲学的复兴与实质 二、实践哲学复兴的原因 三、实践哲学复兴的当代意义 第一章 实践哲学的谱系 第一节 古代西方的实践哲学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及其实践哲学的原初形态 二、希腊化—罗马时期的实践哲学思想 三、中世纪的实践哲学思想 第二节 近代西方的实践哲学思想 一、近代西方实践概念内涵的演变 二、康德的实践哲学思想 三、黑格尔的实践哲学思想 第三节 现当代西方的实践哲学思想 一、“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 二、理论的工具化 三、劳动·工作·行动 四、交往行动与生活世界 第四节 中国古代实践哲学思想探析 一、实践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质 二、中国古代实践哲学的根源 三、简短的评论 第二章 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 第一节 黑格尔哲学与理论哲学的终结 一、“Being”与西方传统哲学的主题 二、黑格尔哲学是一种理论哲学 三、黑格尔哲学的问题与理论哲学的终结 第二节 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主题与局限 一、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主题 二、青年黑格尔派的局限 三、青年黑格尔派对马克思的启示 第三节 回归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 一、走出思辨的牢笼: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突破口 二、“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立场 三、何谓“生活世界”? 四、“感性直观”和“高级的哲学直观”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深化 第一节 政治与自由 一、政治事件的具象透视 二、自由问题的深度解读 三、简要的评价 第二节 资本逻辑与世界历史 一、商品生产及其历史意义 二、资本逻辑的内在机制 三、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 第三节 耐人寻味的探索: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 一、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旨趣 二、《人类学笔记》的主题 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 四、简短的结论 第四章 马克思之后:实践哲学的流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理论线索 一、恩格斯与马克思的思想关系 二、苏联哲学的特质、意义及其问题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鸟瞰图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的当代进展 第二节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及其批判 一、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内涵 二、文化领导权理论 三、意义和局限 第三节 南斯拉夫的实践派及其批判 一、实践派的历史脉络 二、实践派的基本观点 三、意义和局限 第四节 实践哲学与后马克思主义 一、走向后马克思主义 二、话语理论 三、领导权(或霸权)与激进民主 四、意义和局限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三种历史解读模式 第一节 实践的认识论解读模式 一、实践引入认识论的意义 二、实践的认识论解读模式的形成 三、实践的认识论解读模式的局限 第二节 实践的本体论解读模式 一、实践本体论解读的缘起 二、实践本体论解读的论争 三、实践本体论解读模式的局限 第三节 实践的生存论解读模式 一、生存与实存 二、实践的生存论意蕴 三、实践生存论解读的合法性问题 第六章 实践哲学的分化 第一节 作为一种经济哲学的实践哲学 第二节 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实践哲学 第三节 作为一种文化哲学的实践哲学 第四节 作为一种生态哲学的实践哲学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张有奎编写的《形而上学之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及其流变》是系统研究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著作。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不是从政治、道德等研究对象的角度界定,而是从实践关系优先于理论关系的角度而言,从而区别于亚里士多德—康德意义上的实践哲学,而与理论哲学相对立。在对西方实践哲学演进历史的梳理基础之上,《形而上学之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及其流变》重点探索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形成、深化和流变,剖析青年黑格尔派和马克思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深入阐发马克思的资本研究及其晚年学术探索的理路,论述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哲学,这种实践哲学是如何可能的、如何深化发展的,它与传统实践哲学的联系与区别,它在西方实践哲学史中的地位。《形而上学之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及其流变》进一步追溯了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流变历程,客观地评价葛兰西、东欧实践派的理论贡献和局限,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认识及其深化过程,尝试性地讨论了实践哲学与现代性的几个重大基本问题的内在关系。

作者简介

张有奎编写的《形而上学之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及其流变》是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专著。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在于,它不是对传统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而是解消了心/物、思维/存在的关系问题,转变了哲学的提问方式和问题域,从而实现了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也就是说,它不是看的哲学、静观的哲学、解释世界的哲学、实存论意义上的现成性哲学,而是做的哲学、行动的哲学、改变世界的哲学、生存论意义上的生成性哲学。在粗线条地勾勒了实践哲学的演进史之后,《形而上学之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及其流变》重点探讨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形成、深化和流变,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认识及其深化过程,探索实践哲学的分化及其表现,目的在于以开阔的历史的视野重构马克思的后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思想肖像。


 形而上学之后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