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思想传记》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尼采思想传记章节试读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561749098
作者:(德)萨弗兰斯基
页数:454页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299页

正是在这十天里,他着迷般地写下《扎拉图斯特拉》的第一部分。毫无疑问:这部著作是他那不祥的对付这最无法忍受之事的堡垒。
扎拉图斯特拉的写作——这实际上不是写作,而是一场狂喜的游戏——把尼采置入一种紧急状态,他从人事的纷乱和人事的杂沓中脱身而出,进入崇高的公告的氛围。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42页

尼采以朗格为依据而发展出对叔本华的新康德主义批判,但是,这丝毫没有改变他同意叔本华哲学两个基本的观念;一方面同意这个观念,即以我们理性的尺度衡量,根据其内在天性,世界不是什么有理性的和精神的东西,而是冲动和幽暗的本能,生气勃勃和没有意义。

尼采坚持的第二个观念,是叔本华以否定意志为题、所描写的一种超验的认识的可能。不是宗教意义中的超验,没有彼岸的上帝插手其间,但还是该有一种克服通常的利己行为的泰然自若的可能。一种对意志之强力的摆脱,一种接近奇迹、被叔本华描写为一种心醉神迷之类型的过程。在这否定的神秘上,让尼采着迷的不怎么是这个“不”,而是一种意志的力量,这个意志反对自身,亦即反对它那通常的原动力。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351页 - 第十三章

与这些宗教的运动相比,在祛魅的现代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时代中的常人,是一个没有想象力的工作狂,一个可怜的生物:看来,他们根本没有剩余的时间去应付宗教,特别是因为他们不清楚,在此事关一桩新的生意,还是一种新的娱乐。虚无主义的文化只认识生意和娱乐。太敏锐了,现代主义和虚无主义终于降临到中国。我们周围的人,除了生意和娱乐,还会想到什么?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391页 - 第十五章

尼采对于文明和文化的区分,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一直认为大都会博物馆里面的东西更趋于文明,而不是文化,但只能从表面分析。尼采说:文明是自我维持,生命的轻松;但文化,同生命的深层问题紧密相连。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190页

在《人性,太人性的》一书中,尼采开始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批判。他在自己身上也发现了这种思维方式。那是所谓的最初和最后的事物,他想让自己从中得到解脱。
首先存在着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即开始,起源和产生的原因包含了全部的真理,那里是真实的存在,完美,纯正,充溢。要是起源包含了真理,犹如那形而上学的思维假设的那样,那么重要的是,在时间的熙来攘往中,在被体现出来的形式中,去进一步发现原始的样式和真正的结构。针对关于起源的完美和真实的形而上学的虚构,尼采要求一种概念和感觉的化合,它能用这样的结果完成对起源的研究,即从低级的、被蔑视的材料中获得最壮丽的色彩。 对尼采来说,这个反形而上学的科学性原则存在于拒绝中,拒绝把开始的,原始的,基本的东西视为较高级的,更有价值的和更丰富的东西。如何对待起源,决定了人们是形而上学地或者是科学地工作。 存在的背景世界所痴迷的形而上学的传统,想把世界作为一个文本精神地阅读,为了一个双重的意义。不过,世界非形而上学地站在认知的目光前,作为一种没有意义赋予之开端和没有意义完成之终结的生成。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92页

理查德·瓦格纳和弗里德里希·尼采,因为觉得他们的时代面临一种危机四伏和意义贫乏的社会境况,而致力于发现或者发明新的神话。当尼采回溯希腊的神祗狄俄尼索斯和阿波罗,以理解本源的生命和文化权力时,他在一种现象的缩影的意义中处理他们——不过这是他对神话的定义。尼采和瓦格纳,两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试图激活神话,拒绝接受以后马克思·韦伯所称,由于合理化、技术和公民的经济意识而形成的世界的“祛魅”。他们为他们时代的神话匮乏而痛苦,在艺术领域中看到重新激活或者重新创造神话的可能。艺术在经济的挤压下开始成为美丽的无关紧要的事。在这样一个时代,他们为提高艺术的地位而斗争。 经过开始阶段的意见一致,以后让尼采和瓦格纳分道扬镳的是,要求宗教地位的一种神话生产和服务于生命艺术的神话的审美游戏之间的对立。 当时,两种起因启动了对一种新的神话的寻找。
首先是:在启蒙运动时代的末期,理性陷于严重的自我怀疑中。理性的强处在于它能够叩问和批判道德和宗教之传统积习。
寻找新神话的第二个起因是19世纪初对社会巨变时代的一种创伤性的体验:后封建的社会崩塌破碎,人们痛苦地感到社会生活里一种有决定性意义的观念的丢失。平庸的利己主义和经济上的功利主义占据要津。所以,新的神话应该完成这样的任务:“把人在一个共同的观点中统一起来。”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149页

1877年夏,他在日记中写出如下毅然决然的话:“我想对我早年文字的读者明确地解释,我已经放弃了形而上学的和艺术的观点,它们在本质上统治了那些文字;这些观点是可爱的,不过根据不足。”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109页

倘若逻各斯打破无言之事物的沉默,可它们那没有穷尽的存在,还是必定无法用概念道出。倘若正是神话意欲说出逻各斯无法把握的事物,那么必须由音乐来维持同神话事物的最内在的关系。也许音乐就是那种神话的残存,它有力地维护了自己的地位,延续到我们的当下,延续到技术的发展使之可能的音乐的普遍存在。它到处入侵,侵入所有的关系和角落。它是音响的地毯,是氛围,环境。它此时成了我们实存的基本迷醉。谁耳朵里塞着随身听,坐在地铁里,或者穿过公园跑步,谁就生活在两个世界。他阿波罗式地坐车和跑步,狄俄尼索斯地听着。音乐把超验社会化,让它成为一种大众体育运动。迪斯科舞厅和音乐厅是今天的主教座堂。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110页

只有作为审美现象,此在和世界才永远合理。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91页

尼采转向神话,因为他一方面无法继续在宗教的意义中信仰,另一方面不信任明智的理性能够给定生命方向。神话意味着什么,他自己又归因于何种精神行为?
神话和神话性是对平时无意义事物的富于形象的意义给予。总是对形成神话的意识潜能重新提出挑战的东西,是对世界的漠然。 同尼采的情况一样,对荷尔德林来说,神话的发现,已经是一种生命权力的发现,这种生命权力把欢乐的充盈归还给存在。在自然之漠然的中央开辟一个充满意义的区域,最为有效的方式,当然是文化。它允许人在相遇中,在休戚相关中,在信任中,但也在规则和机构中,经历非漠然。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十五章 - 第十五章

尼采最后疯了的契机很是奇怪,因为同情马于是自我矛盾。想到郁达夫“曾因酒醉鞭名马”,郁岂非成了权力意志的体现者。
最后一章的布景像现代派电影。尼采妹妹对于他的曲解,想到冯象对于版权的讨论。作者去世后版权是否应当由其家人继承?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243页

《朝霞》一书探究了人的这个未知领域,在此尼采每次都开始于不同的出发点:那是从我到自身,从我到你、到我们和到你们的曲曲弯弯、迷宫般的道路。一个现象学研究的巨大领域在他眼前开启。涉及个体性和自我回避的不可言说的观点,尼采为此在《快乐的科学》——这本著作计划是《朝霞》的续篇——中找到了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表述方式。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39页 - 第三章

如尼采1868年10月给罗德的信中写的那样,叔本华吸引他的,是伦理学的空气、浮士德式的气氛、十字架、死亡和墓穴,而十字架、死亡和墓穴没有让他沮丧,相反对他产生了一种犹如生命仙丹的作用。尼采简直轻松地接受阴暗世界图像的挑战。他接受它,为的是检查一下,在不失去生命之乐趣的情况下,他对此能忍受多少。在叔本华的范围内,在早起记录中,在术语方面尚未提到“权力意志”,但事实上他已经在实验这个权利意志,因为因为叔本华的意志否定论对他来说不是否定,而是升华了的赞同,被理解为精神意志对于自然意志的胜利。
感觉这里还是跳跃的太快,所谓“轻松地接受”应该是尼采中后期才达到的状态,记得他那时确实很沉浸于一种阴暗图景之中,比如对于荷尔德林的着迷。而尼采的“肯定”和“否定”,还是施特格迈克尔说得更精辟,是处于一种“辩证之流”的。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180页

经过了那狄俄尼索斯的放荡不羁之后,尼采想暂时仅把世界那被阐明的本质承认为变得冷静的逻辑的假设。毫无疑问,他为一个把生成的世界作为绝对的事实性提出的逻辑学家感到着迷,因为这个严厉的人让他想起赫拉克利特世界的幻象。同样,尼采想暂时地不沉缅于图像和幻象,而是以那极端的唯名论作尝试。这个唯名论在那关于真理的文章里已经得到暗示,在那里,真理被描述为一群活动的隐喻。现在,受到施皮尔的鼓励,尼采展开了这个唯名论的批判。 “只要人类相信事物的概念和名字是穿越漫长的时代的永恒的真理,他就获得了某种骄傲,以此他高踞动物之上;他真的以为他在语言中拥有对外界的认识。”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129页

这个现实主义屈从于所谓的冷酷的事实,沮丧万分,软弱无力或者玩世不恭,最后终结在一种虚无主义的自私自利的意向中。这种自私自利对不是在经济意义中有利的事,都持无所谓态度。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14页

A boy writes 一个男孩写作· The divided self 分割· Lightning and thunder 闪电和雷鸣·Finding and inventing life stories 找到和发明生平· Prometheus and others普罗米修斯和其他• First attempt at philosophy: "Fate and History " 第一次哲学尝试:《命运和历史》· Oceanof ideas and nostalgia观念海洋和异地向往。The first colossal power to intrude upon the young Nietzsche was his own life. 青年尼采首先遭遇的可怕事物,是他自己的生命。 During his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years, from 1858 to 1868, he penned no fewer than nine autobiographical sketches, each following the general theme of "How I became what I am." 1858至1868年之间,在他的中学和大学年代里,尼采写下九则自传的梗概。根据这个模式,几乎不断可以从中产生一部教育小说:我如何成长,我是谁。Later he switched over from the epic genre to something more dramatic in nature, and combined writing about his own life with grand gestures of proclamation. 以后他从叙事类型转向戏剧类型,而关于自己生命的叙写则与预言的姿态相连By that point, he had concluded that his life was exemplary. 因为在此期间,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具有示范意义。At first he simply wrote about his own life; then he wrote with all of the life force he could muster, and ultimately he wrote to stay alive.他先写自己的生命,然后用身体和生命写作,而最后他为自己的生命写作。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15页

青年尼采记录下他的写作乐趣。在写儿童小品时情况已经如此。他叙述着,他如何在一本小书中记录下游戏发生的所由事件,并且把它给自己的游戏伙伴阅读。游戏报告几乎比游戏本身更重要。游戏成了理由和材料,为的是事后能被录下。当下的经历,在未来叙述的观点下得到检视。流逝的生命就这样被紧紧抓住,让当下在将来意义的灯光里闪亮。 他为这些读者写作,但首先为自己写作,他自己是这些记录未来的读者。他要为将来的回顾提供素材,这是个叙事性的使自我感觉变得完整的回顾。他觉得自己还身处纷乱的搏斗中,但以后当他读这些记录时,从中或会产生一个富有意义的故事。他的目的在于意义。将来的意义给予,应该在已生活过的瞬间的黑暗中投入一道光芒。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1页

作者在书的结尾写道:“带着尼采的思维人们到不了任何地方,没有成果、没有结局。在他那里,只有对思维那无法结束的冒险意志。”
1858年,尼采在中学的入学考试中写道:
“就其主要部分来说,我的教育听凭我自己-------我缺少一个男性智力那严谨和卓越的引导导。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240页

“我也紧紧抓住内在世界的现象论:一切我们所意识到的东西,被不断地整理好,简单化,格式化和阐明。”
现象论意味着:即使这内在的世界,我们也不在意识和存在之统一的意义上“拥有”。进入意识的显现,它总是关于某种事物的一个显现。 真正的现象论和透视主义——只是一个表面世界和符号世界,一个一般化的、庸俗化的世界,正因为如此,一切被意识到的东西,都是贫乏、浅薄、相当愚蠢、一般化,是符号、群体的标识。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236页

尼采想通过提升的注意力和一种柔韧的语言的帮助,让那共同作用的、共同振颤的冲动和表象的混杂,如同在一个放大镜下那样变得清晰可见。也就是说,牵扯到的不是解释和构思,而是形象化和直观。当然,他的考虑的前提是假设,这个无意识的东西原则上完全具有意识能力。
对尼采来说,心理学,感知和意识组成一个连续统一,而注意力是一条可移动的光柱,它照亮生命那变换着的部分,移入可见的和可以想象的领地。光柱移动着,让这里的什么变得清晰可见,又让那里的什么重新沉入无意识的黑夜。不过,这个黑夜不是不在场,而仅仅是重新退入难以觉察、退入无法察觉的作用者的在场。
这个方案是现象学的,因为其原理是:只有显现的,才能被认识;所以重要的是,增强注意力(还有语言),以便尽可能的有许多事物能够显现。已经给予意识的一切东西,是现象,而意识研究以严格的内省方式,观察意识现象的内在秩序。它不说明,不解释,而尝试描写,现象自身是什么和表现什么。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73页 - 第四章

人们得决定,文化的意义是在于绝大多数人的安康还是在于个别情况中生命的成功。谁注重绝大多数人的安康,进行的是道德思考;谁把成功的形象中的高潮,这个迷狂的顶峰,宣布为文化的意义,进行的是审美的思考。这段话分析很透彻,是我大学时想的一个问题。关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意义,我当时的想法并非绝大多数的安康,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是人这一物种存在目的为何?也许绝大多数的安康,可以使人的历史延长,进而达到更高的高潮,即二者并不矛盾?但这种可能性的前提是人是世界的目的,因此在长度和高度上可以并行。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207页

谁道德地行动,看上去可能是道德的,但事实上,尼采解释,在我们身上“行动着”肉体和文化道德的这个历史。它如何行动?首先是这样,它分裂人。他在《人性,太人性的》中写道,道德以自我分割为前提。我们身上的某些东西给我们身上另外的某些东西下命令。是存在着良心,以及一种永不停息的自我评述和自我评价。

《尼采思想传记》的笔记-第360页 - 第十四章

狄俄尼索斯反对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这句的含意超过一百句诗。后者是人而不是神。尼采疯了,但是人们也不清醒。


 尼采思想传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