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一九四九》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太平轮一九四九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108037114
作者:张典婉
页数:285页

完全不亚于泰坦尼克号。

这个学期开学,朋友隆重介绍了《太平轮1949》,在她的介绍和一些段落剧透中,我已觉得是本好书。现在离开学校,刚把网上所能找到的文看完了(有人吐奶没上船后面一点),是今年以来的读书中,除了《废都》最爱看的书。回学校之后会借书看完。历史本就比任何小说都惊心动魄,这应该是个常识,而把历史事件费劲心思地整理还原,更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辛苦过程。我曾读《为历史流眼泪》而被伊拉克战争虐得内伤,这次的太平轮,虽然作者文风平实克制,娓娓道来,很不夸张,但这些真实的故事已经够让我学到很多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属于“开卷有益”类的读书。这样的书的作者也分外令人尊敬。虽然,很能理解也很遗憾的,这种书注定不会和一些快餐书一样红。我们都很爱电影《泰坦尼克号》,爱情,亲情,人性的光辉和丑恶是一出最经典的悲剧,而中国的太平轮,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书中采访当事人,整理出来的故事,丝毫不比电影逊色,人生百态,有时候令人唏嘘,有时候令人悲伤,有时候又令人庆幸。在这艘船上,除了直接遇难的乘客,还有政府、两党、商人、义士……他们纷纷出场,国难飘摇中的一艘悲剧的沉船,足够上演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了。看完此书,我觉得最触目惊心的句子居然是那句“怀素的字也在船上!”这本书至少不会让头脑简单不谙世事的读者更加愚蠢,它直接告诉了众人沉船的遇难各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为了加紧运输财富不顾超载,船员为了消费不断放人,事情发生之时,救人性命的救生艇居然不能也不允许被放下……而出事之后,世道的艰难更是可见一斑——保险公司推卸责任,公司倒闭赔偿不多,国民党征用民船之后撒手不管……这本书还看得出人生百态——出生的船上的小太平被一个老奶奶的剪刀救了一命。妻离子散中的丈夫还在木板上捞起其他落水的乘客。善于游泳的哥哥遇难了,不会游泳的妹妹却侥幸活命。许多人不愿意上木板,怕太重了大家都沉下去,宁可在冰冷的海水中沉浮。国人同胞的船见死不救,澳大利亚的船只觉给了大家最人道的待遇。附近的岛屿上的人民连夜组织救援,而连姓名都没有留下……这是一场悲剧,这是无疑的。但作者娓娓道来,非常克制,这也是我非常尊崇的笔者的立场,一位作者,如果不懂得在行文中克制自己的感情,那他就不算好作者。德艺双馨的父亲遇害了,失去家庭和至亲们的女儿一生继承父亲遗志,辛勤育人,笔者也只是用那挂着遗像放着钢琴的屋子里仿佛流淌出阵阵琴声,好像父亲没有离去这种淡淡的句子一笔带过。而大难不死的人虽然百种无一,但万幸大部分都有后福,太平妈妈每次被孩子气得够呛的时候,会骂人都怪你当时吐奶,如果当时沉船了,就一了百了了!还是很有暖色的。哀而不伤,这是对历史悲剧最应该有的态度之一。再浅显的人,读完此书之后,也会有一点基本的收获——船超载了不要坐,出事了不要大意,迅速准备救生工具,遇见可以帮助的人要帮助,投保要找靠谱的保险公司等等。这就是好书带给人的教益。我想我很难忘却这艘太平轮了。

这本书迟到了六十年

热爱国家文学的读者这两年可说是眼花缭乱,从龙应台《江海1949》、张正隆《枪杆子1949》到 傅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岳南《南渡北归,离别》一一出炉,令人目不暇给。时代转瞬的残酷、疯狂、荒谬、伤痛,往往被掩盖在那些令人亢奋伟大光荣的词汇下头;还好我们这个民族的良知未泯,作家们从各个角度补述了历史的立体面相,肩负起传承国家记忆的重担。历史总是一体两面的。对一部分人来说,是新中国即将成立的黎明,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却是灯光骤灭、暗幕降临的黑夜。与大历史的宏观视角不同,《太平轮一九四九》描绘的也是伟业肇造时代,但是作者张典婉不描写政治军事的光荣胜利,而是聚焦于被时代灼伤的人群——在聚光灯未照到的时代舞台步阶上,其实挤满了灾民、逃难者,大批离散家庭。故事发生在1949 年1月27日。淮海战役刚结束,傅作义把部队开出城外、解放军进城的当口,上海外滩的十六铺码头上,一千多名富商、名流、政要用金条换来船票,沉甸甸地踏过船桥,登上一艘名为太平轮的商船,航向台湾。命运跟他们开了一次绝情的玩笑:船才出发几个小时,便在舟山海域沉没,只有三十多人被救,其余所有人都沉入了深海之中。随着太平轮的沉没,同样沉没的还有集体记忆。两岸分治,对新中国来说,这批人是投向敌人怀抱的剥削阶级;对台湾几百万幸存的逃难者来说,太平轮只是他们不愿再回首的悲惨经历之一。这个民族总是不愿面对真相,总是闷头勇往直前没有时间回首,不肯停下来舔一舔伤口,想想下一步,该如何才不会在到达目的地的同时也撞得头破血流。事实上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有太多灵魂需要安慰,所以伤痕书写对我们极为重要。太平轮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原来也有像极了泰坦尼克号的剧情。这次船难,不仅使得乘客的生命骤然终止,同时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作者张典婉的母亲是搭乘太平轮赴台的乘客之一,整理母亲遗物时,仿佛再次触摸到母亲的体温,想到母亲一生的轨迹,张典婉失声痛哭。她暗自许下心愿,要把母亲家族在离散岁月中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在寻觅母亲一生经历的过程中,她发现太平轮牵涉到的人与事本身就是一个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于是像发掘化石一样,走访海内外查找文献,经历千辛万苦,一一追访幸存者,遭受各种猜忌怀疑——发现一场船难的真相,远远超越一场交通意外所能带来的伤害。放眼全球,几乎找不到像台湾一样的地方,女人心智发展超越男人那么多。台湾女人不仅超越台湾男人,同时也走在华人世界的前端。龙应台、齐邦媛、张典婉三本书名都很澎湃大气,但其实为我们打开了另一种历史视野——范围小小的、注重个人经历与个体感受的历史。女人的胸怀、勇气、良知、悲悯,往往令人不可思议,在民族遭遇一个接一个的劫难后,逃往小岛上的女人却首先站出来抚慰我们悲欢离合的记忆。与龙应台讲述母亲美君逃难中的智慧勇气以及归来后撕裂的一生不同,张典婉没有那么绵密与力道强劲的文笔,记者出身的她,以较少文学味、较多的纪实感来书写。她没有加入想象,没有泛滥的情感,读起来更像是在海边俯拾历史碎片。她选择用更多的史料文献,来建构一个更为真实的过往。作为一名女性写史者,张典婉笔下不是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她的眼光是“短视的”,其笔下人物无关党国伟业,没有政治主张,没有济弱扶强的雄心壮志,只想寻找一块不受战火波及的家园。张典婉把眼光落在这些人在时代下细腻的情绪感受、身体触觉上,她追寻的是时代如何影响个人的生命,以小我的视角,细述命运的乖舛;把个人的命运放在大历史当中观望,看似微不足道,但对比大时代建构的虚妄,个体生命真实的脆弱却显得无比震撼、真实。太平轮还有许多细节仍然于迷雾之中,但《太平轮一九四九》讲述的国家代价却非常清晰,它大于这个民族能够负载的总和。这本书迟到了六十年。转自 TIME OUT 文/谭端

浮出海面的太平轮

是一个被遗忘的记忆?还是一些不堪入目的往事?太平轮沉没六十周年之际,目光再次聚集于此。伴随着时间或许要被永远湮没的历史重新浮出水面,悲怆的往事泪湿眼眶。好久没有在一个暖洋洋的周末下午,手抱一本心仪的书,在一个人的教室,走进作者的思绪长河中。浮生偷得半日闲,今儿个下午幸福了一把----做了会儿自己喜欢做的事儿。书的前半部分记叙幸存者的回忆,与幸存者移情同感、同体大悲,乃至数度哽咽,喉咙失声。后半部分写和太平轮有关的幸运儿,一张船票改写了一个人的人生,也改变了一个家庭的际遇。最后的海祭更让人为之动容。内部乱象使近千生灵魂散大海,他们的死到底值得不值得?1949年一个时间点,两地相隔,划开了两个不同的政权和时空;六十年后,两岸开放探亲、通商、通婚、直航,一派繁荣景象。台海六十风云波诡不得不说人为因素占大头。族群的认同,等待我们耐心去移情共感,去感受他们受战火煎熬的历史,因为唯有如此,他们才能走出再度被迫害的不安阴影,不再恐惧新的召唤将会是另一个集体暴力与谎言的复制。我们要做的,就是记住历史,感怀情意,太平心愿,和解共生,珍惜所有。

大江大海

坐在宁静舒适的家中,读着太平轮的故事,想象着当年国军大势已去,全国处在内战的最后的阶段,人山人海的火车站和港口,成吨的货物行李往太平轮上搬运,用黄金换得船票的焦急的乘客,有船票的期待着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这景象就像泰坦尼克电影开场的场景,只觉此刻的安稳生活是一种幸福。太多人的命运被这船彻底的改变了,有失去父母彻底成为了孤儿的,有失去妻儿兄弟的,有一大家子失去父亲的,这些人讲述了太平轮失事后他们的人生,最让我感慨。

乱世之下的“太平”一念

《滚滚红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既非三毛执笔,也非影射张爱玲,而是那场残兵溃将,与无数肩担手提的民众困作一处,蜂拥抢路,怆然上船,相形之下,林青霞和秦汉的松手再是凄然又如何,因为被裹胁其中的每一个人无不如此地深陷绝望,根本就无高下之分。 太平轮从一九四八年起航,往来上海与台湾之间。一九四九年,它成为运输撤退军民到台湾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一九四九年除夕前夜,太平轮与另一艘轮船相撞,导致近千人丧生,最后仅几十人脱难。太平轮沉没事件这些年来即便有少许报章提及,也是被迅速地湮没在那些猎奇的旧事当中,直到台湾女作家张典婉捧出了一本《太平轮一九四九》,成了书,至少这回它就是不会再被轻易地遗忘了。众说纷纭之下,导致这场灾难的致命原因仍未有定论,而太平轮却确定无疑而又不幸地成为彼时乱世之下命运之手用以展现人间悲惨的典型道具,太平轮上空笼罩的绝望与忐忑如影随形,如蛆附骨,直至命运当真地就使出翻云覆雨手,无数活生生的人顿时就化作冤魂亡灵。很自然地,太平轮总会被联想到泰坦尼克,其实,又何苦要和后者拉上关系,借后者之名?彼时彼刻,一方是气势如虹,即将描绘美丽新世界,另一方是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太平轮自身难保,又岂能撑起“太平”二字?和极尽奢华、扬帆起航的泰坦尼克又有哪点相似之处?据说,吴宇森曾想拍“太平”轮事件,却因种种原因搁浅。如若真要拍出来,会不会又是一部卡梅隆的《泰坦尼克》,编一段虚幻的爱情,重现一番沉船场面,但这样的场面越是逼真,就越反而显得背后炉火纯青的电影技术的趾高气扬,对灾难的一味模仿,对人的忽视。叶明伦被救起后重回大陆,与已到台北的妻子音信两隔,妻子后来重嫁,他为此仍是无法释怀;陈金星与葛克同为生还者,都是一样地失去了妻子儿女。“每到周末,这二位生死与共的朋友,总是默默地对望,直到天色已暗”;陈金星后娶了小姨子为终身伴侣,每到妻子祭日,总会为她烧上几件新衣服,因为在船上曾经答应过妻子到了台湾,过新年要为她添买新衣;童年似小公主般被父母宠爱有加的黄似兰的人生更是如过山车,母亲遇难后,她又被从台湾送回大陆争家产,这一去就是直到几十年后才得以离开……书中,对遇难的孩童用的是“他们都来不及长大”的字眼;生还者记得老人劝说的话语是“乱世没有时间好等”;有人要从这个改变一生的事件起写回忆录,却被儿子劝阻,“会把眼睛哭瞎呀”;更多的却是不愿意陈述太多当年往事,宁愿沉默着把它们带进另一个世界。《太平轮一九四九》展现的是惨剧过后,对幸存者余生的追踪,太平轮事件在幸存者身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更是折射出整整一个时代的变迁,这也恰恰比单纯描述沉船事有了更为悲烈的内涵。太平轮上的乘客,在这艘小小的商轮上有了一个小小的交集,都说百年修得同船渡,而这一次却是齐齐没顶,在一阵巨大的漩涡之后,江面重又恢复平静,只剩无数漂浮的行李和生还者哀哀哭声。再看到如今那两个不共戴天的人做成公仔站在一起,更是生起无数感慨。

《太平轮一九四九》:个人之力追寻历史

《太平轮一九四九》:个人之力追寻历史1949年1月27日晚上,舟山群岛外海,漆黑一片。搭载上千民众去台湾的“太平”号轮船,与运载媒和木材的“建元”号轮船相撞,短时间内,两舰相继沉默于冰冷的海水中。此前一刻,太平轮上的众乘客还沉浸在年关的喜庆气氛中,翌日就是除夕了。阒然间,海水涌进船舱,船体倾斜,超载加上救生设施不全,甚至来不及放下救生艇,当年统计一船人中的生还者只有36人。在20世纪的中国发生近千人的航难事故,是一个巨大的悲剧。能持票踏上此船的人,多是社会精英,背后的故事更加复杂。死者数量在此登记,而死者身后则留下多少大起大落的故事,家庭破碎、家境逆转、妻离子别……有太多的悲情故事。他们的悲伤还来不及表达,伤口尚未舔干,1949这个年头席卷而来,更大的悲欢离合掩盖了当天海面上层飘荡过的嚎叫、哭泣。在台湾,记者出身的张典婉,有志于挖掘这段历史,她付出自己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跟这段历史耗上了。张典婉也凭借这本书,其名字开始让大陆读者熟识,换言之,在大陆成名了。不过,太平轮的故事,说简单很简单,船沉了,人死了,后人来追寻往事,挨家挨户去敲门,如此而已。整本书由各家各户的的悲情叙事组成,故事情节很雷同。毕竟死生一瞬间,就在船沉没之后未久,一切下了定局。看过电影《滚滚红尘》,沈韶华和章能才使出全身力气随着人海前进,一直涌向码头,现场的凌乱、离别的伤心,上了踏板的人没上踏板的人,从此雁杳鱼沉,信断音绝。这就是太平轮最后一趟离开大陆前的那一幕再现,或者说巧合,张典婉告诉我,她母亲将电影看到此,就控制不住眼泪了。至于暗夜沉船的场景,在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里面,能见到类似的一幕。所以,张典婉的历史挖掘,虽然功莫大焉,但我个人以为影响力扩张受限。无论是影响力度,还是故事的精彩性,都无法与近几年的远征军历史相提并论。说到此,以民间社会中的个人之力去挖掘一段历史,拼补记忆,安慰半生受委屈的老兵,我认为远征军历史重寻的火热,可以成为一个案例了。淞沪抗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中条山战役、长沙会战、衡阳会战……那么多重大的战役和战场,偏偏只有远征印缅被后人炒得火热,小说、电视剧不断出品,如实记录的、多少吹嘘点的,或者完全是厚颜行骗的,多路人马各显神通。远征军热之后,下一波让两岸民众都大感兴趣,并可以发动部分民众去身体力行抢救记忆的现代史热会是哪里?在跟张典婉聊天的时候,她提及了自己所关注的另一领域,台湾老兵。比如,去年的海祭活动,有一个重要嘉宾是老兵姜思章。姜思章是舟山人,不到14岁的时候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台湾当兵,退役后做音乐教师,1982年,他偷偷绕道香港回大陆探亲,回台之后便发起了老兵回乡运动,最终使蒋经国宣布开放大陆探亲。再往后,姜思章回到故乡舟山定居。姜思章的故事,已经被多家大陆媒体聚焦过。今年7月,《瞭望东方周刊》的记者孙春龙辞职创办了老兵基金会,孙之前在帮助居住缅甸的华裔老抗战军人回国回家,大出其力。在台湾方面,记录制作人丁雯静正在制作一部展现国军从舟山、大陈列岛撤退的纪录片,即所谓的岛屿撤退,这算是1949年大迁徙的尾曲。所以,我猜想士兵撤退的这段历史,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短时间内的热点历史话题。一朝登上运兵船或飞机,这一走就是三十多年,待来日回乡探亲的时候,父母的墓木已拱,妻子改嫁他人,儿女眼神错愕地望着父亲,逡巡不敢向前。此类经历,在很多人的回忆中四处可见。而到了台湾之后,老兵们虽然饱受思乡的煎熬,但生活还算稳定,不再受到大的冲击,如果老来无所依,还可以在眷村内寻求老乡与故交的陪伴,一起在国家不算差的照料下渡过余生。总而言之,他们的物质生活是有保障的,看影视或者亲见其人,你能发现这些老兵的气质明显不同于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相对的,他们的身体状况较好,记忆力清晰,遇到有文化的士兵和低级军官,那口述而出的个人历史结合日记、档案印证,是一份留给历史的稀世之宝。追寻这方面的历史,大有可为,因为操作性强。至于个人感受上的情怀,齐邦媛的《巨流河》是个案例,书好,买得也好。齐邦媛追忆了自己的家族史,主要是对父亲齐世英的印象,但我觉得有过于偏袒而不顾真实历史的地方,比如她对郭松龄兵变的一面倒肯定。但齐邦媛几乎没做行走式的追寻发现,而且,按照齐世英的地位和名望,这一家不算是普通人家。张至璋的《镜中爹》,是一部通过破案式的挖掘来找寻自己父亲的记录,当年在上海码头父子一别,从此断讯四十年。等儿子找到父亲的确凿消息,发现历尽磨难的父亲早已去世,儿子只能在一堆遗物前徘徊不去,潸然泪下。近十年来,台湾《传记文学》上的文章不断引入大陆,包含着这种隐忍的感情。我最近发现,三民文库是个宝,里面有许多书籍适合引入出版。1949年是道坎,把成千上万户人家拆散,没必要地给后人留下无数的悲伤故事,变成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某种程度上说,他人的悲剧层层积累,变成了后人的历史研究素材,可以残酷地说,假若中国在最近百年内没有战乱,政治和平运作,那么,我们的历史故事就要平淡多了,史学家只好在别国的现代史上上穷碧落下黄泉。但对于身处斯时中的人,当然还是平平淡淡的时代好,生于安乐,死于安乐。对于历史追寻者们而言,尤其是追寻自家之外的历史者,他们体现了一个正义社会的特点。社会之正义评判,不在于是否有人遭受非正义的苦难,那在所难免,而是未直接遭受苦难者会对遭受苦难者表示深切同情,并挺身相助。如今,可以欣喜看到越来越多的后生去帮助曾经的受难者们,尽管动机不一,但行为本身无可厚非。成稿于2011-07-10《太平轮一九四九》张典婉 著三联书店2011年6月版

最惨是生离死别

我曾在2012年某期《南方人物周刊》上看到《太平轮一九四九》,当时杂志以两三页的版面介绍此书,自此我得知了太平轮的事故,有了想阅读的念头。看这本书,是紧接在《巨流河》之后。相比起前者历史跨度之长、内容厚重之丰富,《太平轮》的阅读要相对较轻松。作者张典婉是台湾资深媒体工作者,父亲是曾不满日政统治而偷渡大陆师从康有为的台湾客家人,母亲曾是祖籍江苏生长于上海的富家小姐。作者与太平轮结缘,在于母亲曾谈及太平轮逃难的悲惨故事。张母与家人在太平轮沉没前搭乘此船安全抵达台湾,开始了奋斗又安稳的后半生。在二〇〇〇年张母去世后,作者在整理遗留资料时,产生了写作太平轮事件的想法。二〇〇四年,在原同事的邀约下,参与凤凰卫视《寻找太平轮》纪录片的采访,途中了解了许多与太平轮有关的人和事。作者在探访这些故事之时,遭受到家属及当事人拒绝、愤怒,不忍重揭伤疤之痛。次年纪录片播出之后,更多相关人物故事涌现,后集结成此书。太平轮曾是二战期间的运输货轮,台湾光复重归中国领土后,它成了往来于大陆台湾之间众多轮船之一。内战局势紧急后,成了运载客人的逃难商船。太平轮曾行驶过三十五个航班,最后一趟航班于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下午四时半起航,接近午夜时撞上建元轮,迅速沉没后船上千余人死亡,幸存者仅不到四十人,是当时震惊中外的惨剧,亦即纪录片及本书所描述的事故。本书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太平轮事件始末(介绍太平轮这艘船、描述一票难求的时局场景、细数出事原因、惨剧发生后的死亡与求生、家属悲恸及轮船公司的回应),与太平轮有关的人物故事(生还者、罹难者家属、一九四九年前后搭乘其他航班安全抵达台湾而后落地生根的人、参与船客救援的舟山渔民、为生还者或家属开公司提供就业机会的台湾商人、因机缘巧合未登上太平轮而躲过一劫者),二〇一〇年舟山海祭事件缘起、成员及实况,纪录片起因及发表,附录事件当事人叙述,当时报刊报道及当时的诉讼书选段。之所以说阅读本书较《巨流河》轻松,因为齐先生的书涉及漫长的二十世纪历史,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泛。而太平轮毕竟只针对长长历史里的一个事件,且书内多叙述不同人物的故事,前后衔接较少。而阅读的心情亦是同样沉重,在苦难的史实面前,谁不是眉头紧皱。太平轮惨剧的原因,据书中所述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船体年久失修,设备老旧,严重不符合安全标准;②船员素质低下,不符合资质要求;③利令智昏,当时船上乘客严重超载(核载五〇八人,实际数目逾千),且运载大量货物,造成开船时间延误,也导致在被撞船后迅速下沉;④事件发生在除夕前夜,船员饮酒狂欢,责任心弱,疏于掌舵;⑤当时为躲避宵禁戒严,起航时未亮灯,且走的不是正常航道,导致建元轮未能看清太平轮而相撞;⑥船员业务能力差,在船体遭受撞击后仍未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待船体下沉后未组织船客逃生,救生艇也未能卸下转移乘客,延误了自救的最佳时机;⑦中联公司在事发后没有及时赶往失事地点,耽误了救援;⑧某些轮船(中兴公司)在看到海上漂浮的乘客时也为深处救援之手。次日清晨,海上生还者被澳洲军舰所救。而船载千余乘客,仅三十多人幸存。在太平轮出事之前,有江亚轮爆炸事故,三四千名船客身亡;太平轮出事时,与之相撞的建元轮亦沉没;事故发生前后还有其他轮船相撞人员惨死的事件。而太平轮事故影响尤其浩大,我不知是我不了解其他史实,或是别的原因?太平轮的最后一趟航班起航于一九四九年除夕夜的前一天,当时时局吃紧,大量商人、政界人士等携带家眷和贵重资产南走台湾。另一边,台湾北部的基隆港,许多的家属在港口等候亲人的身影,可他们等到的是船只沉没的噩耗,新年团聚的美丽愿望无情地化为泡影。“太平轮”不太平,除夕夜不欢聚,悲剧被映衬得更加惨烈。还要去追究一下时代和历史这个罪头吗,无从说起。《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曾说过,在战乱年代,一分离可能就是永别。而这书中也写道,“在这动乱不定的时代里,生命已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太平轮的沉没,数百个家庭不再完整,人的命运一夜间扭转,多少家庭失去顶梁柱,多少曾生活优渥的孩子开始遍尝世间冷暖苍凉。道不尽的辛酸悲恸。而事件已过去六十余年,幸存者或罹难者家属大多年逾古稀,如果不抓紧事件记录下来,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就像关爱老兵的行动。今年的天灾人祸特别多,离奇失联的MH370,被击落的MH17,地震,燃气爆炸……虽然数目不及太平轮事件惊人,但是每一个生命的离去,无不揪疼了一家人的心。在灾难面前,每个生命都是弱小无力的。珍惜你的生命,珍惜生活与爱。

一段曾经的苦难记忆

前天偶然看到南方电视台主持世军兄提及到,于是当天晚上就在卓越网上下单,第二天就已经送达。一直很信赖三联书店出版的书,的确这本也让我爱不释手。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的泰坦尼克号”的故事,这段故事不像泰坦尼克号那么有世界知名度,因为它的事故发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那样的背景下甚至这段惨痛的沉船事故一度沉寂,好在作者是其中事故亲人的后代,因此得以在60年代后重现当时的真相,很喜欢这种纪实的故事,它能够告诉人生的大起大落,悲欢离合……正如这本书的扉页写到“献给一个时代”,的确,上千人与太平轮沉寂在舟山群岛,让上千个家庭从此开始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旅途,改变了上千个家庭的命运,这是非常残酷的。整篇纪实充满着悲痛的味道,没有赢家,都是悲剧。命运的捉弄让人在现实面前毫无办法。掩卷而思,也会在想,好在这艘太平轮装载的都是政界、商界、军界、学界等等的名流,如果换成普通的老百姓,我想这段回忆将变得无足轻重,这段历史也不会有留下痕迹的时候,正因为船上人员的身份地位,让很多史料得以保全,这也许就是太平轮留给人们的另一番思考吧。无论如何,这本书都能够勾起我很多的回忆,也让我懂得了人生的跌宕起伏,记住历史,珍惜所有!

太平轮:时代的惋痛悲歌

太平轮的沉没,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时间虽然久远,但积淀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一艘不归之船,却永远铭刻在太平轮罹难家属和海峡两岸民众的心中,成为一段伤凄悲凉的往事……我之前虽也知道太平轮沉没的旧事,但终究没有看过相关的文字记载。张典婉的《太平轮一九四九》这本厚重的书,是我们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和悼念太平轮亡灵的极其珍贵的忠实记录。1949年1月27日本来是下午二时起锚,可是由于时局混乱,人心惶惶,加之中联轮船公司贪图厚利,以及战事紧张、人心惶坠,仍有源源不断的人员和物资登船。至下午四时始出港,由于是年关,同时为了逃避戒严,当时太平轮采取了加速航行和关闭航灯的措施,以求迅速过海。在严重超载和速度过快的情形下,从基隆开出的建元轮,迎面驶来。而这艘满载木材与煤炭的货轮同样没有打灯和鸣笛,两船相撞,建元轮迅速没顶,而太平轮也不幸在舟山水域沉没,千余生命葬身海底,生还者寥寥,是中国当时最为凄惨的海难之一。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痛惜不已,仅三十余人生还的悲惨海难,游荡在海上的冤魂一直在天地间游走,使人不得不垂泪扼腕、嗟吁长叹……当时太平轮了除了有千余名乘客之外,还有约600吨钢条、东南日报印刷器材和白报纸100多吨、中央银行重要文件1000多箱、国民党档案、迪化街订购的货物等物资,严重超载和加速航行,是这次海难的重要因素。另外,更令人惋惜的是,著名音乐家吴伯超、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之父也在太平轮上。近千名乘客魂断舟山海域,很多家庭因此海难而破碎……虽然上海法院最终判决中联轮船公司赔偿,但由于战事紧急,赔偿金额又属天文数字,太平轮投保的上海华泰保险公司因此宣布倒闭,中联轮船公司最后也结束营运……由于当时东北局势急转直下已落入中共军队之手,徐蚌会战已然结束,平津之役大势底定,上海及国统区的民众士绅人心惶惶。在这样的情势下,太平轮不仅背负转运物资的重任,还要搭载人员逃难。而当时的海情复杂,战事仍未结束,海上戒严使得许多船只惟有不鸣笛、不开灯,以求躲避戒严,致使悲剧不可挽回的发生了。历史留给后人无限的惋痛和伤感,可在那个风雨飘零的“大时代”,战祸连绵、生灵涂炭的国共内战,其实才是这场灾祸的始作俑者……有许多悲凉凄痛的小故事,由张典婉女士的笔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16岁的少女跟随父母远行,却不幸遭遇海难,父母、兄弟均葬身鱼腹,她被救起时,已经叫不出声音;吴伯超的妻女在海峡对岸遥盼团聚,却不想阴阳相隔,母亲自此一生茹素念佛;有出生在太平轮上与死神擦肩而过;甚至还有太平轮生还者回上海码头的悲惨的浪漫故事……所有的这一切,都汇聚在那个令人悲切的年份:1949,一个时代的终结,更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抹杀的记忆……当然,幸运女神也眷顾了一些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登船的“准旅客”,他们得以逃脱生死大劫。有的人因为孩童发烧、吐奶得免上船,有的人也是担心太平轮超载没有上去,甚至今日在大陆颇受欢迎的星云大师,命运之神眷顾,没能赶上这艘“死亡之舟”……孙立人的堂妹孙敬婉由于身份证和钱包遗失,担心去了台湾进不了关,退掉了太平轮的船票,得免一劫。而更多的惋痛仍然至今无法消解,当年的故事虽然已成过往,但横亘在心间的悲痛和对历史吊诡的回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喘不上气的沉重与悲凄,但愿今后的岁月,再无战乱和灾祸,战争的梦魇只会带来更多的不幸……历史不会忘记太平轮,更不会忘记那场令人痛惜的“兄弟阋于墙”的内战,殷鉴不远,惟有保持头脑的清醒,做一个不被人惑的人,才是真正对得起历史,俯仰无愧于心……

太平轮

说来惭愧,第一次知道太平轮还是在齐邦媛的《巨流河》里:“我最后一次去基隆接船是一九四九年农历除夕前,去接《时与潮》社的总编辑邓莲溪叔叔和爸爸最好的革命同志徐箴一家六口。我们一大早坐火车去等到九点,却不见太平轮进港,去航运社问,他们吞吞吐吐地说,昨晚两船相撞,电讯全断,恐怕已经沉没。太平轮船难,前因后果,至今近六十年,仍一再被提出检讨,我两人当时站在基隆码头,惊骇悲痛之情记忆犹如昨日”。当时,齐邦媛的“惊骇悲痛”四字和那艘没能靠岸的轮船,就都深深烙上我心头。幸运的是,三联不久又出版了张典婉的《太平轮一九四九》,在这本书中,张典婉用扎实的采访和丰富的资料向世人展示了太平轮的时代背景、沉船事件始末、还生者的自述、死难者家人的命运因之发生的改变以及曾经乘坐过太平轮的人们的点滴追忆。太平轮的故事与“太平”毫不沾边,它在一个不太平的年月里往返于上海和基隆之间,装载的都是离散和逃亡。1949年1月27日,它从上海启程去基隆。当天是旧历除夕前夜,全船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多少人盘算着搭乘这一班船去台湾与亲人团聚。当天晚上十一点三刻,太平轮与建元轮相撞,两船相继沉没,近千人丧生。太平轮永远未能靠岸。如果是和平年代,太平轮沉船会引发多少世人多少关注多少眼泪呢?可在风雨飘摇的1949年,每个人似乎都自顾不暇,在太平轮船难事件审理期间,海峡两岸的局势已经无法控制,不久解放军占领了南京,在时代的急剧震荡中,这次事件很快就无声无息了。可是和沉船事件相关的人,悲伤却是永恒的。船难让多少人从此孑然一生,半生孤苦,让多少家庭破碎,孤儿寡母失去生活的依靠。因为母亲在太平轮沉船事件中遇难,7岁的黄似兰如同从天堂掉入地狱,被人歧视、被人遗忘、被人轻薄、被人打骂,即使六十年过去,回忆起童年丧母的辛酸,她仍然止不住流泪。即使是这次船难的幸存者,伴随着他们也是永恒的阴影。担任军职的陈金星和葛克是幸运的还生者,他们都在船难中失去了妻子和儿女,两人在台湾恰好住在附近,几十年来,每到周末,他们都在葛克家中,默默对望,几乎不说一句话,直到天色暗下来。读着《太平轮一九四九》,我无数次留下眼泪,也无数次想起龙应台的《一九四九大江大海》。在庞大的国家面前,渺小个人的生死哀乐是那么无足轻重。多少年来,我们的历史书写者都只记得宏大叙事。充满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1949,本是被泪水浸透的一年,可关于1949年的官方历史却总是一片胜利在望的喜气洋洋。历史从来都是现实的折射。我想,当权者哪天能把目光和研究重心投向历史大事件中普通人的坎坷命运,或许在现实社会中,他们才能懂得给予普通人真正的尊重和权利吧。

好没分量,失望至极

太平轮1949,这本是一个多么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坐标。太多太多的悲喜交加、生死离别,以及国仇家恨,处在那么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大幕下,它就是一个旷世的悲剧传奇。自然,它其中也隐藏着太多的无法言说的隐衷与哀痛。因《巨流河》读它,带着相当的期待。但作为作者同行,窃以为,倘若看作一篇报道,这无疑是相当失败的案例,离及格都差了很大一截。原因有以下两方面:全书最有价值的是第一部分。其中对太平轮的基本背景,出事时的详细状况、事发原因、现场情形等相关情况有大概介绍。郁闷的是,从中不仅看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佐证资料,且作者的采访量明显不够,导致文中既缺乏有力的文字史料,又见不到可以补述的细节,最明显的漏洞是,从头至尾我都没看到太平轮的出身。作者也说,有关这段历史的可查记载,实在寥寥无几。但既然要做这个工作,当然不能仅仅从资料室抄那么一点可考之事,嚼嚼现饭而已,多少得花点精力,做点独特的贡献吧。其次,书中90%的文字为人物采访。用新闻行业的俗语来说,这部分内容,根本没有拿到核心材料,即处于漩涡最中心的一手素材。所有的采访对象中,与太平轮失事事件离得最近的,是第一个采访对象叶老伯,依然健在的事件亲历者。作者也明白他的重要性,可惜的是,这一段描述,与我们日常见诸报章的一篇普通人物通讯无甚差别。现状当然要讲,但我们的主题是1949年的太平轮哦亲。哦,花费80%的篇幅粗粗地写写叶伯的现在,到了关键的部分,就简单一句“不想说”“不愿讲”,你当这是给交代你任务的领导汇报呢?写不出来核心事实,或者拿不到一手事实,那绝对是当记者的水平不够,突破能力不够达不到哦。对领导,尚可有理由解释一番;对掏钱买单的读者,这样应付一下,着实不地道。至于其他采访对象,基本可以不说了。印象中,有极少几个受害者的父母、兄弟等直系亲属,有两个未曾谋面的受害者的遗腹子,几位自身经历较坎坷的后代,以及几位只和太平轮有关而与1949无关的普通人,作者绝大部分文字都在概述他们的人生,但,他们与太平轮的交集,实在是没有几毫米关系。因为采访对象集体情绪的疏离,作者的文字也显得十分生涩,当然也感染不了读者,生生浪费了一个好题材。大概是对这个厚重的题材抱有太大的期待和好奇,这本书让我失望都很彻底。这么一次失败的尝试结果,若是有同行竞争非得如期刊出,那尚可理解;而时隔60载,若是真正用心去做,怎么都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空空洞洞,又何苦要匆匆以此面目示人?我想,掏钱看此书的,大概都是奔着“太平轮1949” 这场悲剧本身而来吧。其实,这几个字,这无端消逝的近千个生命,以及不计其数的人世悲欢,也的确值得你我永远带着敬意,去好好阅读。

从今彼此 海角天边

记得读这本书,是在某个期末,在图书馆复习的我随意抽起身边的一本书,正是《太平轮一九四九》。读了几页之后就把复习一事抛诸脑后。一个多小时沉浸在半个世纪前的历史中完全无法自拔。建立在大量史实资料基础上的作品,好看的原因是真实且有血有肉。东方的泰坦尼克,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太遥远太陌生了。正如作者所说,这部作品的很多章节由于太过琐碎甚至不能独立成篇。太平轮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血泪回忆,多少人妻离子散,多少人的生命经历不可逆的转变。很多人在台湾的港口翘首以盼,等待那最后一班从上海港口开出的太平轮,却永远等不到船上的至亲。在调查的过程中,作者张典婉遭遇到无数次的拒绝与沉默。因为太多人根本没有勇气回忆那段历史,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生死离别太过突然、太过错愕和沉痛,需要用一生的时间让自己忘记或假装忘记。太平轮的幸存者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去纪念这生命中最黑暗、离死亡最近的时刻。有一位老者后来辗转流落到香港,用跑马拉松的方式作为终身纪念。白先勇的《谪仙记》取材于太平轮事件,后被谢晋导演改编成电影《最后的贵族》。而最近,吴宇森导演开拍《太平轮》又名《生死恋》,众多大牌云集,灾难题材与爱情故事向来备受关注。但娱乐终究是娱乐,Jack与Rose的故事再浪漫感人都好,只是历史事件中虚构的极小切入点。《太平轮一九四九》是时隔半个世纪星移斗转后,对于太平轮事件的一个回响。那些鲜活生命、那些情感纠葛,那些财富宝藏本都被历史洪流的一个巨浪掀翻,沉入无底深渊,而今终有回响,是剖白亦是积淀。太平轮事件是历史的偶然也好,必然也罢,要将其置于动荡时代的大背景下来看,对于两岸来说都是难以愈合的伤疤。遥想当年,1949,西装笔挺的银行职员、穿着玻璃丝袜的少妇小姐,拎着皮箱走上太平轮的甲板,他们盼望太平轮驶向对岸的至亲好友,驶向期盼中的未来,谁料到从今彼此,海角天边。

內容很感人

一段逝去的歷史,之前就有知道,但通過此書才詳細暸解細節內容。內容很感人,經常禁不住會流出眼淚,將心比心,感同身受。在大自然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1949,除了政治、軍事的標籤外,還應該加上一個“太平輪”。

乱世没有时间好等

最初听说“太平轮”,是听说吴宇森要拍一部新片,主角就是这太平轮,奈何几度搁浅。好奇的去粗浅的了解了一下大概就是说“太平轮是中国的泰坦尼克号”,哦,一艘沉船的故事啊,吴宇森不要把它弄成了翻拍的中国版泰坦尼克号就好。却不知泰坦尼克号满载的是美国梦,沉下去的令人唏嘘的爱情。而中国的这艘太平轮满载的是对生的向往,沉下去的是希望和梦想。“他們聽說,台灣四季如春,物產豐隆,於是許多人變賣家產、攜家帶眷,擠上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尋找一生的太平歲月......”偶然间读到了张典婉的《太平轮1949》才真正解开了我心头对于“太平轮”的疑惑。也让我深受撼动。知晓是因为吴宇森,感动却是因为张典婉。太平轮,从一九四八年七月十五日,到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运行在上海——基隆的一班货轮。初读这个名字——太平轮。我暗自猜测,所谓太平,是当时那个动乱年代对安定和平的一种向往。就像是小时候,蹲在地上,一手猜丁壳,一手执木棍,赢的就可画一笔,最终先完成“天下太平”的为胜利。许多孩子还不会写别的字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包含了多少先辈的血与泪,从心底更深处发出的渴望,世代相传。天公不作美,事与愿违。十分遗憾的是,从它投入运行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它波澜不息的命运。作为运输货轮度过了十分艰难的那段二战岁月,转眼,却又深陷内战的漩涡,。尤其是解放战争后期,由上海到基隆,由大陆到台湾,乱世没有时间好等。它载过政客名流,载过撤退的国军士兵,载过底层的老百姓,载过的更多的是对于宁静祥的日子的希望。太平轮,太平轮,它上所承载最多的,是向往太平。翻开本书,起初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相关记载,报纸杂志,涉事人员的口述,分析太平轮失事原因,从而谨慎的列出种种可能:超载,晚点,船员疏忽,为了躲避“敌人”不能开灯……看起来偶然的事情,在他背后都有着必然性。而太平轮背后的必然因素就是——战争。太平轮事件是时代的悲剧,是战争的悲剧,是民族的悲剧。在浏览器搜索“太平轮遇难者”,相对具体的答案无非是“太平轮随船遇难的众多旅客中,各界名流众多。辽宁省政府主席徐箴夫妇、琼崖守备司令部中将司令王毅、蒋经国密友俞季虞、《东南日报》社长陆淑影等国民党政要均在该船;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吴柏超也在这艘船……”这类。他们仿佛离我们很远,再华丽的名声,如今也只剩一声叹息:不愧被称作“黄金轮”,单不说上面有多少财宝,只看这些人才也足以担得起“黄金”之称了。而最常见的往往是用一个数字就概括了的——1000多人遇难。在后世的旁观者看来,再怎么震惊,也只是一个冰冷冷的数字。让我们唏嘘的也只有人命卑微,天道无常。但是直到看到张典婉把每一个能找到的幸存者,每一个能找到其家属的受难者的相关故事,一一记录下来,真实的再现在读者面前。我才真正的感受到,那白纸黑字是由人命堆砌而成的。那1000多人汇成的血与泪浸染了东海,那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不再是一个个无甚人知的名字,而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满怀憧憬的经历千辛万苦的挤上了这条船,海的那端有着等他们回去共度佳节的家人,曾经的苦难与低迷都已经抛却在了身后,而前方是无限的可能和无限的期望。看着书中对于活下来的幸存者的采访,发觉他们在各自的生活领域都是十分成功的。最初,我觉得这或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使其经受苦难的洗礼。但是当看到那位一直坚持着跑马拉松的叶伦明老人,我才意识到,他们成功的动力,不单单是生的愿望,更多的是死的责任。那位老人说:我要为他们奔跑。只要奔跑就觉得肉体、心灵都满足,也从不感觉孤独。看着这些幸运的人儿的故事,心中无限慰藉。但这份好心情却在看到后面更多的遇难者家属的回忆录时回归沉重。被命运眷顾的人总是极少数的,而更多的则是那些不幸的人,那长眠于东海的人。书中无数次描写到,在基隆的港口,或是各家的家门口,或者是旅店未熄的灯下……等待乘船从大陆归来一起吃年夜饭的父亲,或者是新婚的丈夫,或是年富力强的儿子……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境遇;同样的心情——盼归。无情的海水淹没的这一切,所有的爱与希望都化作了台湾海峡的泡沫。文中触动人心的不止一处,而令我潸然泪下的是一位遇难者的女儿的一句话“人皆有父母,为何我独无?”我以身为人女的感情体验去尝试着理解她,但我发现不能够,面对这令人崩溃而又无从宣泄的情感,我只能远观,只能同情再同情,祝福再祝福。逝者已逝,徒留活着的人从内心不断地涌出无尽的思念和泪水。看完《太平轮一九四九》我满腔感慨,却无从诉说,总怕拿起笔,除了泪水和叹息写不出别的东西。书中出现过得每一个太平轮的乘客,有记载的所有太平轮的乘客,没有记载的却上了太平轮的乘客,每一个人都是一部书,每条生命都是一个传奇。

删节版,也是迈出的一大步

初识本书还是从《三地书》里,后来读到《巨流河》,也有关于太平轮沉没的描述。本书无论是内容还是文字,都直指人心。希望三联能多多引进这类图书,更多角度的了解6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那被风吹散的,被雨淋乱的,被利用,被掩盖,被扭曲,被竭尽全力试图还原的......历史,人物,信念,情感......就算是删节版,修改版,也是跨出的一大步了

《太平轮一九四九》:巨轮沉没后的悲惨世界

《太平轮一九四九》:巨轮沉没后的悲惨世界范典/文初阅此书,会一下子被书中所述的事实摄去心魂,一艘巨轮的沉没,上千人的生命瞬间被无情大海吞没,随之牵动的是上千个家庭的幸福和悲惨命运的接续。这样一艘有着“东方泰坦尼克号”之称的客轮,在1949年的1月27日的午夜沉入海底,幸存者仅38名。明年便是“泰坦尼克号”沉没一百周年祭,幸存者也均已过世,所有历史都已化为烟尘,所有真实的情景也将定格在电影画面中。而台湾资深媒体人、台湾联合报两届报道文学奖得主张典婉显然是与时间在赛跑,抓紧在这些幸存者尚存人世时采访、搜集大量资料,力求来还原那段历史。显然,这里面有三点是不容置疑的值得她去投身这项工作的,一、1949是一个历史转捩点,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地位;二、太平轮是当时从上海通往台湾的主要客轮,起着两岸经济文化桥梁连接的作用,它在1949年的沉没,以及接下来的两岸封锁、隔绝长达三十余年之久,似乎就有一种桥梁断裂的象征意义所在;三、张典婉的母亲也是乘坐太平轮来台湾,因此身世也与这艘轮船紧密相连。这艘轮船是由货轮改装成客轮,载重量两千零五十吨,1948年7月14日,中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每个月七千美元的租金向太平船坞公司租来,结果1949年1月27日这天因为是这一年最后一班驶往台湾的航班,原本应该下午2点启程的太平轮一直装货、载客至4点20分才开始行程。原本有效卖出的船票是508张,结果有上千人登上这艘船,而且有人亲眼目睹当时船身吃水很厉害,幸存者之一葛克回忆“全船无一空地,非货即人,因此加速下沉”。很多人都抱着回家团圆的心态,兴高采烈地踏上此船,谁会料到太平轮会在这个小年夜整船沉没?有些人因小孩发烧卖了船票,也有人因嫌船身太拥挤而退票,结果逃过一劫,也因而有了后续的生存故事。而那些带着黄金和货物、家当登上此船的人却没有那么幸运了,很多人都是一家之主,是几个孩子的父亲,人一死,全家坍塌,这些孩子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变,其中有一章是“失落的公主”,便讲到一位黄似兰的上海女人,原本家境富裕、全家人掌心上的明珠,后来父母一死,留在上海的遗产悉数被亲属卷吞,她只能寄居在阿姨家,受尽欺凌,后来她文革后去了澳门,一直生活至今,虽然生活得很幸福,却很难再面对这段过往的历程。有时命运真会捉弄人,著名学者、教授郑培凯当时不是襁褓中的婴儿,当时吐奶非常厉害,他母亲担心上船后小孩吐得太厉害,便买了飞机票,退了这张船票。多年后,他母亲常会念叨这件事,开心的时候便说是郑培凯吐奶救了母子的命,心情不好时便说当时真应该抱着他登上那艘船。就像刘以鬯那篇微型实验小说《打错了》,主人公因为一通打错的电话,在时间上有了个偏差,早一步便成为车祸受害人,晚一步就成了车祸的目击者。迈上这趟太平轮的航程,实际上是一次不归之路,退出者便幸运的活下来。还有那位尚存于世的幸存者之一叶伦明老先生,过着单身生活,坚持马拉松跑步,书中这样说道:“对他来说,伴随他长征的勇气,正是六十年前那些在太平轮上无缘活下来的伙伴们!他说每次慢跑都是一次活下去的勇气。六十年前一起在船上的朋友,来不及到达台湾,就被大海吞噬,他幸运地活着,他要努力留住呼吸与生命的感觉。”于是审视“过去时”会发现无数种巧妙和奇迹,而在“现在时”中永远都充满了惊险和陷阱——研究历史的人一定乐在其中,因为可以挖掘到各种各样的奇趣,而此书作者将幸存者、有登船经历和没有登上船逃过一劫的人们的记忆统统像拼图般连接起来,构成了一副大历史背景下的生动场景,令人唏嘘感叹不已。张典婉写这本书历时五年之多,在她身上,似乎看到了当初张纯如写《南京浩劫》的执著和勇气,最重要的是她母亲与这艘船的渊缘使之有一种切身的使命感,也使之全情投入到历史整理和搜集中去。她先此船的沉没放置在一个大历史背景下来阐述来龙去脉,并以史料和证词来作客观的描述,然后以大段篇幅来让那些幸存者与受难者后裔来倾诉他们的故事、人生、家族史,配以了许多老照片,还有那些曾经坐过太平轮的人们的命运,两者之间有一种无意识的比照……在书之外,她也做了许多工作,比如在台湾发起成立“太平轮之友”这样的纪念协会,来组织遇难者后代每年的祭祀活动等,还有协助拍摄《寻找太平洋》的纪录片,她也将此书所得版权税收等所有费用投放至此类相关祭祀活动,自己分毫不取。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有句感人的台词:“答应我,不管遇到什么事你都不会放弃。”实际上这句话也是对所有太平轮遇难者家属说的话,只有为死难者更好的活下去,才能更好体现他们被剥夺的生命价值,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张典婉对此书寄予的悲悯情怀,以至于我们读到心酸痛惜,实际上便是告诉我们生命之可贵,其价值所在并不在你一人身上,而牵涉到整个家庭、所有爱你的人。为此,你要好好活着,珍惜当下。

那个动荡的年代

荡气回肠的历史背景,很适合改变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喜欢这种真实的历史题材作品,寄托着无数人的两岸情结。据说吴宇森要拍电影,貌似遥遥无期,电视剧貌似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上映。

太平轮 一九四九

太平轮是什么样的船?太平轮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运输货轮,载重量两千零五十吨。自一九四八年七月十四日,中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每个月七千美元的租金,向太平船坞公司租来,开始航行于上海、基隆间Ⅲ。当时“二战”结束,台湾重归中华民国政府领土,大陆各商埠往来基隆、高雄间,客船、货船热络往返,据早年基隆港务资料记载,一天即有近五十艘定期航班从上海、舟山群岛、温州、广州、福州、厦门等地,往返基隆港。中联公司当年已有两艘定期船只往返上海、基隆。一是华联轮,为一九○七年由澳大利亚制造的商船;另一艘安联轮为加拿大制造的商船。太平轮从一九四八年七月十五日启航,投入上海与基隆间,到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最后一班,共计行驶了三十五个航班。太平轮分为头等舱、二等舱、三等舱等,初期投入营运是作为交通船,船上旅客大半是来往两岸的商贾、眷属、游客、转进台湾的公务人员等。但是在同年秋日过后,因为国共内战情势紧张,当时固定行驶上海、基隆间的中兴轮、太平轮、华联轮,因为航班往返多,船只吨数大,往往是大家的首选,随着时局动荡,此时就成了逃难船。

【太平轮一九四九】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農曆小年深夜二十三点四十五分船难发生,数小时后,惨叫声、救命声、哭声都已消失,海面又恢复了寂静如死的漆黑,仿佛世上从不曾存在过太平轮。达官显贵与平民百姓在太平轮上殊途同归,千余生命就此终结,他们的故事六十年一直湮没在历史浪潮中,张典婉用生命中的五年光阴,書寫這麼多悲歡離合的篇章,在这本書中還原了太平輪的時代背景,生還者自述、受難者家屬的家族故事,以及曾經乘坐太平輪的紀實追憶,填補了歷史來不及陳述的空白。每一个故事都让读者唏嘘。

这个世界上悲惨的事情太多了

多到随便弄出来一点点就会让你的眼泪掉光的地步。所以,太平轮的意义不在于它是一场悲剧,而是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个事件。我是在《巨流河》看到太平轮的描述,加上其他地方看到的一些印象,加起来促使我在单位一楼的中信开的书屋里,用八折的价格买下了这本书。花了几天的零碎时间读完,发现里面讲的大部分人与事其实和一九四九年沉没事件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因为那会儿幸存下来的人太少了,而逝者的家属多半不愿再回首那沉痛的往事,种种原因吧。书中也有令人快乐的颜色,那就是吴金兰的故事,在一本充满了沉重压抑的书里,给人一点点温暖的感觉。也有令人泪下的悲惨遭遇,那就是黄似兰的故事,亲情在这里也失去了效力,整个世界都是漠然的黑色,但是故事的结尾还是好的。总之这本书是一本受众范围很小的书,我们从打分者和书评的人数上能看的出来,区区二百多不到三百的打分和22条书评,少的可怜。按理说,这种书与《巨流河》有相通之处,都是台湾情结,都是悲惨遭遇,然而由于一段经历和一个事件的区别,有了不同的关注度。

太平轮1949:永远无法靠岸的船

如果没有当年安全抵达的太平轮,世上也许没有张典婉,如果没有当年沉没在海底的太平轮,世上也许没有张典婉的这本书。    关于太平轮的记忆,于张典婉来说显得有些复杂,从未见过太平轮的张典婉,却听养母念叨了几十年,听“厌”了关于太平轮的故事的张典婉,若没有在某一日偶然看到母亲的几件凝淀着对家乡对过往的留恋与思念的遗物,怕是也不会花费10年时间,忍受着许多直接或是委婉的拒绝,忍受着有心的或是无心的白眼,忍受着响亮的或是低声的呵斥,把那个改变了很多人命运的太平轮的故事一点点从早已将其湮埋的历史尘埃中挖出来,甚至试图用“水”冲干净,让世人知道,在60年前,因为一场内战,还有一群屈死的亡魂和一群虽然幸存但人生轨迹却被完全改变的人们。    张典婉要讲述的是他们的故事,也是这片土地的历史。    太平轮,其实不太平,因为即使是在出事之前,这艘承担从大陆运载乘客与货物赴台湾的货轮,每天也是在一个不太平的年岁里往返上海与基隆之间,每天勾画的也是离散与逃亡的图景,然后终于在那一天,搭载着那个班次的乘客与货物沉没在舟山海域,上千条生命随着这铁壳的大船,被海水埋葬在冰冷的海底。这一埋就超过了60年。    西历1949年1月27日,农历小年夜,其时解放军的淮海战役已经结束,“国民政府”已经是风中残烛,飘摇的时局使得“国统区”的人们惶惶终日,上海外滩的十六铺码头上,那艘搭载着1000多名急切的要离开大陆奔向台湾的包括政要富商名流以及普通百姓在内的乘客的铁壳船就要出发。    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了能赶上这班船,或用权势或用关系,更多的是用金条,谋得了一张他们认为是奔向自由的船票,在很多人心中,这次登船,何尝不是一次命运的赌博。    这场与命运的赌博以人们的失败而结束,后者输掉了他们最后的赌本,像是一个绝情的玩笑,这艘载着1000多名旅客和许多货物严重超载的铁壳船,尽管曾经幸运地熬过了二战,这一次却未能打败那艘与它迎面开来的运煤船,剧烈地碰撞之后,太平轮在舟山海域沉没,此时距离它离开上海码头,只不过几个小时。    故事情节的太快转换,让很多人无法承受,他们随着太平轮一起沉入深海,永远没有机会活着踏上台湾的土地,也再不能回到大陆家乡。    而幸存的30多人,从海难发生到现在,他们用了超过60年的时间来告诉自己,一切都已经改变。    在漫长的60年中,集体记忆随着太平轮的沉没而沉入历史的深海,被掌握话语权的人们有意无意的忘记,但是罹难者的愁苦,他们亲属的悲哀,幸存者的伤痛,却不会像出事那天的海上的雾一样在天亮之后便消散,用60年来抚平伤痛,显然远远不够,在太长的一段岁月中,他们在各自的角落里舔舐着历史留给自己的伤口。    政治家们眼中的两岸分治,是地图上的一条线,是教科书上的一段话,但是之于构成这历史的最微末的小人物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尽头的离散与数不清的哀愁。    对于当年迁徙到台湾的几百万“逃难者”来说,太平轮是他们也许未曾经历过的旅程,却也是他们的共同记忆。    作为一艘船,太平轮的故事已经结束,当年它常常停靠的码头已经从地图上消失,而成为繁华城市的一部分,曾经报道过太平轮沉船事件的报纸也早已被封闭,想要查阅它们,只得到图书馆或者档案馆里去,先用手抹去收藏它们的纸夹子上落着的历史的灰尘。    超过60年过去,这历史的灰尘已经沉落得太多,人们已经开始习惯用“旧事”来为那场海难定性。    但是作为历史的一叶,张典婉不相信太平轮的故事已经结束,因为历史不是一页纸不是一张画不是一段文字,而是千千万万大人物小人物的实实在在的悲欢离合,即便不再写在他们的脸上,也一定深埋在他们的心底。只是已经不习惯在人前谈起,独坐的时候,总会想起往事念起故人。    张典婉开始行动,她要把这些人的故事拍成纪录片,写成书,以记录那一代人的流亡历史,于是有了《太平轮1949》。    张典婉透过各种管道寻找当年海难的幸存者与罹难者家属,把他们的故事拍进镜头里写进书里。尽管当年他们或者他们的亲属舍得花金条购买船票,但是实际上,这些人们都算不上多么“大”的人物,甚至都算不上成功,当年一掷千金的豪举,在很多人来说,其实是孤注一掷的赌博。    张典婉坚持认为即便是小人物,即便从空中俯视他们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被裹挟被淹没,但是仍旧不能被轻易地遗漏,因为他们是真实的存在,而历史的洪流也是因为这些小人物的各自命运汇聚而成。“历史并不只是由伟人的丰功伟绩堆叠的。”她说。    沉船事故发生之前的一个月,张典婉后来的养母搭乘太平轮平安抵达台湾,这个上海富商的女儿随身携带一只皮箱,踏上了台湾的土地。    即便后来嫁入一户客家人,尽管后来过着并不优渥的生活,这个曾经的上海大户人家的小姐还是固执地保留着在上海时的生活习惯,穿旗袍,自己制作吐司配红茶,用白纱布代替煮咖啡时“缺席”的滤纸,她和上海中西女校的校友们坚持每年聚会,这些已经韶华远逝的老太太们穿着旗袍,用吴侬软语轻唱“夜上海”,当年在南部乡下生活时,她会与同样生活在那里的一位朋友坐人力三轮车到镇子上的电影院去看《魂断蓝桥》,偌大的影院中只有她们两个观众,俨然是这里仅有的两个穿旗袍的女人的专场,而她们两个看到伤心处,便就在影院中,抱头痛哭。养母喜欢讲太平轮,丝毫不理会张典婉对这个听过无数次的故事的厌烦,直到养母去世,张典婉才渐渐明白,母亲与同伴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上海,纪念曾经的生活,纪念那段历史。在养母从未给她看过的箱子里,张典婉看到了她当年乘坐太平轮带到台湾的东西:几根用布袋包住的金条、一个上海身份证、一张地契,和一个记满了电话的小本子。电话号码只有四五位,早就过时了,无法拨打。    张典婉说自己当时跌坐在地上痛哭失声,之后便决定搜寻太平轮,搜寻那些与太平轮一起沉没的家族故事,而这些的最终目的,是讲述那一代人的离散与流亡。    张典婉往返于大陆、香港与台湾,流连于图书馆档案馆,只为了找到关于太平轮的更多线索,根据事后的官方统计,最后一班太平轮的1000多名乘客,只有36名获救。而罹难者的亲属们想也多是高龄,张典婉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开设网站,只为了收集与太平轮有关的零散记忆。    张典婉一直说自己有贵人相助,寻访的过程中,每次遇到山穷水尽,最后总会有柳暗花明,她甚至在一家餐馆偶遇到当年在太平轮上出生的老人,也曾经在大陆的一家档案馆翻到了从1949年之后再没有人翻过的档案,而这被遗忘了60年的档案中有当年与太平轮有关的起诉书、证词和罹难者名册,以及太平轮全船构造图。    在她寻访到的那些故事中,最多的是关于等待与改变。    上海小姑娘黄似兰8岁的时候与母亲短暂分离被提前送到台湾,1949年春节,她欢天喜地地等着渡海过来寻她一起过年的母亲,结果等到的却是母亲罹难的消息。    之后的黄似兰目睹的便是家族中最丑恶的争产闹剧,黄似兰被亲属们送回大陆并留居于此。   黄似兰去台湾之前曾经在上海有着快乐的童年,在一张照片中,她留着时尚的发型,穿着漂亮的花裙子,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但是幸福随着母亲与太平轮一起沉入海底,被送回大陆的黄似兰日后遭遇了历次政治运动的折磨。    一场海难改变了黄似兰的生活,从云端跌到谷底,人生际遇的改变成了那次海难带给每一个当事人最大的人生烙印。    王兆兰还记得母亲跟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抓好妹妹”。家道殷实的王兆兰跟随母亲与弟弟妹妹一起到台湾与父亲团圆,为了能够早一天见到丈夫,母亲买到了太平轮的船票, 几十年后,王兆兰在通了很多次电话之后,才同意与张典婉见面,但要先准备一个月的时间。当年16岁的少年已经满头银发,当年因为祖父的重男轻女而从未念过书的王兆兰在台北与周美菁、吕秀莲成为校友,尽管已经坚强并勇敢地度过了大半生,王兆兰讲起当年太平轮上发生的事情,仍旧像是一个情感失控的少女,双手捂住脸,痛哭失声。    太平轮上1000多名乘客,哪一个不是黄似兰,哪一个不是王兆兰呢,他们在登上那艘开向死亡的永远靠不了岸的太平轮时,心里一定有些许恐惧,因为不远处已传来枪炮声,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对于未来的期望与想象。他们以为自己要去的真的是“宝岛”台湾,没有人会想到他们将蹈入死亡之海。    1949年的那次与太平轮有关的海难,改变了1000多人的命运,使得比1000这个数字更多的人的心永远无法靠岸。

一個倒掉的世代

每一個世代的倒掉,具有象徵意義的並不只是君主自縛、銜璧出降,更多的是屬於舊時代的一群具體人在生理意義上的倒掉,迴響出舊時代本身的喪鐘聲。太平輪的悲劇便是這樣一種倒掉的體現。紅旗插上總統府的那一刻,天安門廣場升起五星紅旗的那一刻,蔣中正座機降落台北機場的那一刻,都不如太平輪的沉沒具有的象徵意義濃厚。民國三十八年一月廿七日的那艘船上,搭載著舊時代的典型知識份子、士紳、商賈和官員,這些人擠在超載的輪船上本身就已經昭示著舊時代末期、昔日榮光全都被打碎堆放的夕陽光景。舟山海域的沉船,帶走的是一個世代的身份認同、一個世代的價值觀念和一個世代的生活方式。自此以後,中國再無士紳,再無知識份子,再無舊式商賈。一個世代的消逝,具體人肉體上的消滅,往往是最好的註腳。

中规中矩

中规中矩的写法,搜集当事人的回忆+佐证的史料。读了以后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当事人的那些悲哀在那个时代中的必然,太平轮的沉没只是“失散”和“死亡”的一种另类表达方式而已总体感觉书得气势宏大和文笔和巨流河比还是差了不少,而且作者主要还是用别人的故事来写作,写不出齐邦媛那种切肤之痛

命运之轮

东方的泰坦尼克,传说的黄金之船。有关1949的时代记忆,无关乎政治,只有跌宕沉浮的命运。蔡康永、龚如心、李昌镐……声名显赫也好,籍籍无名也罢,与时代的剧变同步,数以千记的人因为这艘船而经历家庭的剧变。记得曾有人说过:在深不可测的命运面前,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那么不堪一击。象被命运玩弄于股掌之上不论贫穷或权贵终究会象冰块般溶解消逝 ——《布兰诗词:命运女神》所以,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福。这些始终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


 太平轮一九四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