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井

出版日期:2014-10
ISBN:9787513315906
作者:蒋晓云
页数:216页

内容概要

蒋晓云
出生于台北,祖籍湖南岳阳。现旅居美国。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曾就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系博士班。曾任《民生报》儿童版、《王子》杂志主编。
学生时期即开始写作;一九七五年发表处女作《随缘》,一九七六年起连续以短篇《掉伞天》《乐山行》,中篇《姻缘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以媲美张爱玲的惊人才华饮誉文坛。作品后来集结成《随缘》《姻缘路》出版。
一九八〇年后赴美留学,成家立业,停笔三十年。
二〇一一年春天以长篇小说《桃花井》复出,同年夏天出版短篇小说集《掉伞天》。

书籍目录

001 /〔代序〕都是因为王伟忠
007 / 去乡
021 / 回家
045 / 桃花井
083 / 探亲
133 / 兄弟
185 / 归去来兮
201 /〔 跋〕洞中方一日
205 /〔 后记〕此灾何必深追究

作者简介

★ 那千古一叹,是血脉中割舍不断的乡愁
★ 夏志清、王安忆推荐
★ 一部让人等待了三十年的小说
★ 如果《百年好合》记录的是传奇故事,那么《桃花井》书写的便是无言之恸。
★三十年后归来,蒋晓云以书写两岸议题的长篇小说《桃花井》复出,作家张大春为之激动,直呼“她是我的偶像”。
《桃花井》是蒋晓云复归文坛完成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她的第一本长篇小说。
一九四九年随国民党到台湾的李谨洲老先生经历大半生离乱颠沛后,晚年回到家乡。老人寻回了失散的长子,更进一步找了个桃花井的寡妇董婆续弦,打算在老家重新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城乡的差距、父子的代沟、个性的冲突、利益的挤压等问题交相上演。且看老人如何智慧布局,在命运荒谬却又见真情的人生过程中,遂其所愿,落叶归根。


 桃花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4条)

  •     台湾作家蒋晓云是一个传奇。她祖籍湖南岳阳,1954年生于台北,1975年发表处女作《随缘》,1976年起连续以短篇《掉伞天》《乐山行》,中篇《姻缘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被夏志清、朱西甯赞誉为张爱玲的后人,年轻而博得如此文名,真是天赋造化。1980年后她赴美留学,成家立业,停笔几十年。2011年春,蒋晓云重新执笔写“长短篇”小说《桃花井》,随后出版了《百年好合》,加上早期作品的结集《掉伞天》,三部小说集在去年和今年被引进大陆。  蒋晓云让读者看到了港台文学的另一种样貌,一种和大陆相似又相异的写作风格。港台文学大规模引进是近几年的事情,从早期的朱天文、朱天心,到随后的张大春、董启章、骆以军、黄锦树,以及尚未引进的舞鹤,这些作家的特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文字总体都偏重实验性和现代感,师法西方文学的痕迹较为突出,主动寻求在口语化叙述手段表达之外的另一种书面语体尝试。  蒋晓云的文风和他们截然不同,这会使读者微微困惑,以为她属于更早期、更老派的文学创作源流。其实,蒋晓云和朱天文、朱天心同属于《三三集刊》的成员,也曾和朱家姐妹一起受教于胡兰成。她自称“眷村外的孩子”,蒋晓云坦陈“虽然我只比她们大一两岁,可是感觉上好像是差了半代,我看到她们的时候大家都还是小朋友,可我回来她们已经变成文坛大师了,我们之间相处的感觉和印象好像还是30多年前,我到现在还没办法把她们当大师,我看到的都是她们的少作,她们作品最成熟的时候我已经不在台湾了,可能还需要点时间去看她们的作品”。  蒋晓云赴美读书,没有赶上这一辈台湾作家、甚至上一辈台湾作家的文学写作潮流,她早期的作品和朱天文有相似之处,外省二代出身的她们,在写作内容的选择上也有较多追思怀乡的母题,随即朱家姐妹转向更现代的写作尝试,创作了《荒人手记》《巫言》《古都》等堪称“文字炼金术”一般的小说,从文字的层面解剖故事,将情节敲碎打破,作为置放和熔炼文字的容器,并不追求故事的圆融完整,而是在有限的情节中实验文字延展性的最大可能。  在这之后,出现了走得更远的骆以军,他已经完全将情节消解到原子层面,拆分成最细微的粒子态,不追求在纸页上重现故事,而是试图还原甚至深挖诸如视觉、听觉、触觉、幻想、臆想、狂想等多层次的主观世界,这些文字讲述的早已不是故事,而是一些现实的隐喻。同为外省二代,骆以军已经不再将生活原型化为有情节的故事,而是建造出自己身世经验的隐喻,书写一种被流亡、被遗忘、被渐渐灭绝的恐惧和无措。  如果抱着这样的印象去读蒋晓云,读者会惊讶地发现她完全没有这样强烈的“现代感”,她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白描,没有层峦叠嶂的隐喻和文字实验,就是平平常常地讲故事,而且讲的也是周围人的故事。就像她在《百年好合》的序言中所说:“讲的是‘素人’的事,写的时候实非‘素描’,故事虽属拼凑和虚构,我创作时,人物的一生却历历在目,他们的英灵也与我同游天地。我清楚地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蒋晓云的文字自有一种魔力,它不是破解文字迷障的智力快感,而在于用浅白的文字最深入地探索传统中国人情社会中的转圜进退,并且在这些人事技巧之中,书写她所经历过的人与事。  《掉伞天》《桃花井》和《百年好合》分属于三个阶层与三个时期,虽然是短故事集,除了《掉伞天》是结集而成的纯短篇外,《桃花井》与《百年好合》都属于“长短篇”,即一系列故事中的人物互相穿插,每一篇讲述其中几个人物的故事,而他们又是另一些故事里的背景和串场,连缀起来好像一幅长卷画,每一页又都独立成章,有着自己的小故事。  在《掉伞天》里,蒋晓云描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腾飞下的台湾中产阶级年轻一代的情感生活,白描的文字下透出老辣。经济腾飞的台湾,男女青年的感情却充满着波动和危机,双方都在掂量与判断,男性不愿意太早结婚,因为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他们或者留学或者当兵,在年轻时先挑几个“备选”。女性因为年龄的限制,没有机会也不敢等太久。在年轻时爱上一个男生,等了几年,就只能不信也信似的等下去,“随缘”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随”,爱情夹杂在烦琐的生活俗事之中,喘息尚且不易,爱情只是一种必要的形式和流程,她们在意的是实用而非浪漫。女性的理想是在婚姻中谋得自己的用武之地,年龄到了,真正成为一个妻子,将自己悬着的心安放下来,如果年龄稍微大一些,从家庭到自己都会感到惶惶然。  蒋晓云书写这些中产家庭出身的男女,他们即使在异国,心里悬系着的最大事情依然是怎么处理婚姻。少女意气的蒋晓云文笔相当老辣残酷,毫不留情地剖析出这些男女在现实面前的自保和计算,在婚姻关系中给自己留足了逃跑余地,拿不起放不下,只愿意尽快草草了事,毫无激情和希望。年轻的蒋晓云看得深、看得透,心也足够狠,这正是年轻的征兆。  等到几十年后重新执笔时,年轻时的“狠”也渐渐磨得淡了,也许更多是因为几十年人事的历练,让她看到了更多的悲剧并非源于人性之恶,或者哪怕是庸俗的自私,也有片刻的善意闪光,更因为历史造就的无奈,才带来了人们的隔阂、算计与不信任。在《桃花井》里,蒋晓云围绕一个年轻时逃亡台湾的前国民党县长李谨洲返乡的故事和他周围的人,展现两岸分离给人们带来的情感创伤。李谨洲老年时回到湖南老家落叶归根,80年代的台湾老兵成为香饽饽,家乡的小市民自然不肯放过给他续弦的好时机,同时自有小算盘。小儿子慎行的女儿们回乡探亲,又受到大陆文化的“震惊”,表现在口音、称谓和厕所之类的细节中。  李谨洲晕晕乎乎地和董婆结了婚,殊不知董婆一家最惦记的是他的金条和美元。结果李谨洲发现后,脑溢血晕厥躺倒在床。李谨洲逃亡时带走了小儿子慎行,留下了大儿子慎思,他们在大陆与台湾都受到政治冲击和迫害,在李谨洲病逝后,小儿子回湖南处理后事,两兄弟在历史造就的隔阂间达成了和解,算计着李谨洲的董婆一家带着小市民的占便宜心思,想捞点好处,本质上亦不乏善心,希望能谋得一个好名声。董婆尽心尽力照顾病重的李谨洲,希望的只是能埋在他的祖坟里。当这个愿望无法达成时,她默默地上吊死去。台湾老兵和大陆民众因为历史而被隔绝两岸,回返旧地,却带来重重阻碍,理解的障碍就像台湾海峡一样横亘在其中,难以轻易跨过。  在《百年好合》里,蒋晓云“一步一步走向有光的所在”,她书写民国时期的名媛女性,因为她不想让这些女中豪杰埋没。“蒋晓云试图把从亲友那里听来的旧事与当年时事糅在一起,小说开场以生于民国元年的上海女子兰熹为主人公,家族经营着举国闻名的企业,而后举家颠沛逃难到美国,百岁时又回到上海办寿宴,寿宴上来的人,彼此不是沾亲就是带故”,这些女性都是奋战在人生浪涛中的传奇角色,她们大都出身富户,善于持家、善于经营、有超强的耐力,可能当过舞女也当过侧室,命运波折,但她们都辅佐丈夫在美国打出一片天下,老了之后焦虑于富贵闲人的日子。她们的一生就这样过去,很传奇,也很寂寞。王安忆作序称赞:“她的人物族谱与张爱玲的某一阶段上相合……张爱玲攫取其中一段,正是走下坡路且回不去的一段,凄凉苍茫;蒋晓云却是不甘心,要搏一搏,看能不能搏出一个新天地。”在专栏作家小宝眼中,“蒋晓云这种有教养又聪明的文字非常少见,她整个叙述节奏非常好,她看人的眼光可以很毒,但她写的时候又非常收敛”。  这是蒋晓云三部小说呈现出来的创作风貌,从这三部作品里就可以较为明晰地看到她创作风格的变化,不变的依然是那支直中红心的健笔。我期待着下一部蒋晓云作品的出版,期待再次读到她对人性的犀利观察,这让我在回到周围的现实时,能够将这些微妙又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式人情看得更加清晰。
  •     翻看这本书才几页,就失声痛哭。看到结尾,亦是泪眼婆娑。这其中自然有自己阅读时容易‘入戏太深’的坏毛病作祟,更是作家冲淡却动人的笔力,勾起了我心里一份浓浓的乡愁。不管她写的是苍茫青山,街头巷尾,还是家长里短,人情杂碎,都让我从心底里惊叹一声:“这就是我的家啊 !这就是我故乡的人啊。”《桃花井》里的故事,其实距离我们这一代已经非常遥远。我能够拼凑起一点历史的轮廓,多仰仗于祖父晚年撰写的一本自传,和老人们闲谈间的只言片语。同作者一样,年幼的时候懵懂无知,看过的文字,听过的话,往往当下反应不过来。它们就这样暗藏在脑海里的某个角落,静候时光的发酵,等到明了的那一瞬,才惊觉身边这些面目平静的普通老人,竟每一个身上,都暗藏着一段含血带泪的传奇。书以杨敬远和李汉州二人的一生经历为轴,一分为二。我的多半眼泪都是为杨敬远的故事所洒,大抵是因为这个故事非常美。与李汉州鸡毛杂碎,步步为营的一生相比,杨敬远的人生不可谓不纯粹,且处处充满了弥足珍贵的人间真情。他离家的那一段,作者写得很是动人,没有哭天抢地,没有涕泗纵横,仅是淡然而及其细微地描写妻子在烛灯下掏空伞柄,为他装好自己的首饰做路费这一细节。女人一直低着头,待把伞递给他时,杨敬远才发现她已经泪流满面。这种隐忍和克制,最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所以读来反而刺痛人心。人生最无可奈何之处,正是不能好好告别。再如何情深,总是话浅,再想如何郑重,也往往仓促。家国动荡里,有多少人是一转身,一低头,就与眼前至亲一别永别的呢?记得柴静在她书中写过一个故事,说是母亲在送考取学校的儿子去南京读书,临行前塞给儿子手里一个石榴,男孩低头剥石榴的瞬间,车就拐过了街角,一抬头,母亲就不见了。后来战争爆发,男孩去了台湾,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此生也没有再吃过一颗石榴。命运的改变竟然始于如此平凡的瞬间,生命里最微不足道的一物一件竟承载着这样沉重的过往。我曾以为生离死别与寻常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巨大鸿沟,但乱世轻易地就抹煞了二者之间的差别,所以越是平常,越让人触目惊心,感同身受。书里有一句话这样总结杨夫人面对离别时的表现:“中国妇女的苦难都是自己来救。”这让我蓦地想起我的祖母,在我告知她父母离异的消息那晚,她陡然失态痛哭,细数起自己坎坷的一生,最后哽咽道:“我这么苦,都没有想过二嫁,我姆妈常和我说,‘好女自解结’,多大的事,咽在心里,日子一长也就过了,何苦要弄得家离子散……”年少的我,出于同情,只是陪着掉眼泪。后来年岁渐长,听过了也看过了一些事,才惊觉女性身上蕴藏的力量真是不可小觑。我的姥姥,在土改中受到姥爷牵连,本是小康之家却落了个富农的名号,家里被抄得一点不剩,姥爷经过这场打击瘫痪在床。为了供祖父上学,姥姥只能指望着屋门口的一方荷塘,六月的艳阳天去挖藕,年复一年,一个体面的大户人家小姐变成了驼背,再也直不起腰。我的祖父在文革中因言获罪,入狱十年,我祖母在乱世中独自抚养二子成人,期间诸多磨难,只是在那个夜晚听她提过一次。还有在战争中失去所有子嗣的河边阿婆,与丈夫相隔两岸几十年独自带大两儿一女的街坊奶奶。这些我生命里所知的女性,所经所历,皆是我无法想象的沉痛,但是她们只是沉默。我不知道她们的坚持,是来自奶奶所说的‘好女自解结。’的传统文化教养,还是出于一种生存的惯性。也许就像杨敬远所说“既然活着和死没有什么区别,又何须麻烦着去死呢?”故事的最后,杨敬远病死于回乡途中。但作者用虚构的笔触,将故乡的景和人,统统回光返照了一番。一代人的命运如落花般雨打风吹去,它盛开的好时候,又有几个人记得呢?与读前两篇故事时酣畅淋漓的伤感迥然相异,老人李汉州的故事读得让我有几分胸闷。作者花了大幅笔墨描写内陆小城及乡村的各色人等,张口就是柴米油盐,转背就是鸡飞狗跳,人与人之间的来来往往,不是虚与委蛇的逢迎与算计,就是乌烟瘴气的争执和撕逼。小市民的狭隘还有乡人的粗鄙,这些都结结实实地提醒着我当初选择离开的初衷何在。但是直到看到董婆的故事,我才意识到狭隘与粗浅的,正是自己。就像家宝听见在她祖父母坟前扣头的有庆的哭诉后,才恍然意识到,这个她原以为懦弱又市侩的男人,竟然是个知恩图报的孝子。而那位乍看之下毫不起眼的老太董婆,独自抚养毫无亲缘关系的弃子长大成人,在李汉州辞世之后亦以身殉情,堪称有情有义。而我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想起,如今脾性古怪沉迷麻将的祖父,曾经也是才华绝冠心怀抱负的翩翩少年。今日絮絮叨叨鸡肠小肚的祖母,也曾有过义无反顾痴情不悔的少女时光。你以为外婆夜半时的莫名哀叹不过无病呻吟,而父亲醉酒后的喟叹只是胡言乱语。直到远离故乡的今日,借她人之眼,你竟才得以领悟到一方水土生养的人,其人性之丰富,当然与崇高没有什么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不堪与丑陋,那是像被光芒透射而过的玻璃多面体一样的东西,看似光怪陆离,其实内里不过一颗坚硬而透明的内核。书的结尾,是一片天地苍茫,青山寂寂。这让我想起电影《一一》的末尾,大家齐聚阿婆的葬礼,家族里最小的孙子念了一段哀悼词。这有点像一个生的循环,一代人走,一代人来。诚如古人所言“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老病死是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也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末尾处,家宝也许是最后一次回望故乡山水,那一刻,我相信她一定感受到某种力量,穿越了漫长的时光,将她和这方土地紧紧地连接。即使她走得再远,也能找到生命开始的地方。这种深植于血脉的力量,支撑着一个家族的绵延,更承载着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跳动的脉搏。李汉州老先生身前妄图通过祭祖教导子女敬天法祖,慎终追远,不料在族人的偷工少料中成了一出闹剧。但此时家宝应该能够明白,只有不忘来路,方能生生不息。
  •     《桃花井》是蒋晓云在大陆出版的第二部作品,由六篇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短篇构成一部长篇,每篇交代上一篇的结局,同时展开新的人物。“桃花井”的名字看似清新,内里其实沉痛无比。小说由杨敬远的故事引出。杨敬远早年是富家少爷,解放时忍痛丢下妻子儿子,逃到台湾却被关押几十年,和养子度过余生,晚年终于能回到湖南老家,却病死在机场。难友李谨洲早年担任县长,生活阔绰,逃到台湾被罗织罪名坐了六个月监狱,晚年一心要落叶归根,狐死首丘,于是回到湖南老家,娶了老太董金花,结果被偷了养老钱,气急之下半身偏瘫,在病床上去世。《兄弟》一篇中,李谨洲在家乡的大儿子慎思和在台湾的小儿子慎行,喝酒时谈起几十年往事,慎思以为弟弟在台湾过得很舒服,但他其实不知道,慎行因为父亲的黑身份而受到影响,考上自费出国又没法筹到路费,几十年养着两个女儿,还背负着房贷。慎行劝哥哥“认命”,结果慎思大怒将慎行赶出去。几十年前的交换,谁有资格让他“认命”!命运的交换让两兄弟殊途,似乎弟弟必须为此负罪,但罪在何处?只有到了第三代,才终得脱逃历史怪圈,能够选择自己的路。小说结束在李谨洲的孙女带着她们的孩子来扫墓,历史仿若这墓,已经深深沉埋于土中。这是最让人扼腕的地方。历史的阻隔造成了双方的不解。上一代遭受政治迫害,下一代要承受分离之苦,他们都是被耽误的人啊。蒋晓云在跋中说,故事都是虚构,但事情多是真的。两岸的隔阂让双方产生嫌隙,《探亲》一篇中,两孙女家爱家宝返乡探亲,对农村习惯大惊小怪,两岸对话和习惯的不同,亲族之间沉默的互相争斗,都让孙女们不解。但血缘亲情总是抹不去的。李谨洲要卖掉台湾的房子,为老家亲戚准备红包,让对大陆亲戚根本没有感情基础的小儿子感到厌恶。但随着时日的延长,慎行对父亲的做法从抵触渐渐变为理解,对三岁以后就未谋面的哥哥也有了感触。归来的长辈怀着歉疚,带来金戒指与美金,面对这些祖辈,小市民的私心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董金花的儿媳王小红面对这位台籍“富翁”招亲的消息,赶不迭登门主动“引荐”,促成这桩姻缘(或“孽缘”),就因为李谨洲能给董金花三室一厅的房子,五万元养老金,还有每月八百块的生活费。小说融入了改革开放后的大陆对台湾返乡老兵的怀疑和欺骗,对金钱和利益的狂热,其恶行恶状,让人愤恨;但“生亦喜,死亦悲”,都是为了讨生活啊。自私里仍有人情,董金花稀里糊涂被王小红撺掇,偷了李谨洲的财产,但在李谨洲病倒后又任劳任怨地照顾他,并不单是欺骗李谨洲的负罪感所能支撑。无法葬入李氏祖坟的约束,让她心里始终有个结,她只是为了能获得承认,所以抱着“夫死随葬”的观念,在李谨洲死后上吊自尽。两兄弟被命运交换,但在照顾父亲的日子里,渐渐理解了对方的难,也学着理解自己的命。这是蒋晓云时隔几十年重拾的旧作,在青年时期文名如日中天之际,她选择远渡重洋,但听来的那些故事让她时而萦绕动笔之念,直到晚年退休,朝花夕拾,时间已让文字退去铅华,写来平淡如水。但细细读去,字里行间紧紧攫住读者,将读者卷入人物的情绪,身不由己跟随故事走下去。和近年来引进的台湾作家的作品不太一样的地方是,蒋晓云的文字极其朴素,近乎白描,没有绚丽的辞藻和繁复的修饰,就这么平实写来,却在细节上悚目惊心,字字泣血,句句含泪,一个个文字如铅块,浓稠的情绪压得读者喘不过气,让人感叹她怎么能剖析得这样锋利!蒋晓云在序言中说,大陆多从朱天文、朱天心的作品,侯孝贤的电影,赖声川的戏剧中知道眷村,很容易形成“外省人即眷村”的误会,但还有很多眷村之外的外省人,他们活得小心翼翼,又遭受政治迫害蹉跎几十年,实在应该写下他们的故事。我们需要这样的小说,也感谢蒋晓云写下了他们。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本讲的是在台湖南人故事。“那时候在台湾,别省的外省人都抱团...上海人生意,湖北人凑钱在永和买地盖房,福建人在新店一起办学,宁波人搭伙放利息。只有湖南人流行告同乡是匪谍”.....倒是两岸一致。
  •     还不错,语言表达感情和思想很细腻精准,让人感同身受,喜欢第一个故事
  •     太好看
  •     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 两岸分离,一生等待是永远的泪点。 黑色幽默,泪中带笑,更加心酸无奈。 都是可怜人。
  •     桃花井底的众生和人情。
  •     叙事方式,时间纵横交错甚得我意,海峡两岸,今夕人物命运在历史大事件中穿插,不同家族背景,迎接同一个未来。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还行。大概读小说会更挑剔,在意笔法,篇章的处理,所以并没有觉得特别好。与之相比,还不若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更体味到真实与凛冽。不知道是不是距离当时写作已经有一段时日,或是作者此后的生活使然,通篇总觉得有疏离感,常常“出戏”。读了几本蒋晓云,并没有觉得很好。弄得想再看看张奶奶了~
  •     扭秧歌的队伍像洞庭里一个浑浊的浪头……
  •     从故事本身来说,好像作者向我们叙述身边人的过往经历,对于没经过那个年代的我来说,除了时代自身的特性之外,我更喜欢的是作者把浓浓的市井气息写的分外用力和真实,这是充满人间烟火的一部令人唏嘘的小说。
  •     比较失望。说什么当代张爱玲,灵气差太远了。但角度还是不错的,几个故事不停变换主角,最后汇成一个不错的故事。
  •     原来第一本是这本。眷村之外的外省人的故事。结构之妙和历史之重。好看。
  •     这一本,我没有什么共鸣,读得不甚了解,有些寡淡无味了。同一个作者的作品,并非本本都合你的胃口,再正常不过了。
  •     无言之悸
  •     三十年前送杨致远归家,三十年后写尽了寻根而失根的市井故事。无论是回乡修建祠堂只等来了打秋风的宗亲,还是从良五嫁的董金花拿出藏了半个世纪的裤腰带悬梁,都让人鼻头一酸。
  •     篇幅短小但把两家三代人的故事写得荡气回肠
  •     人在经历过旧时代的颠沛流离,却想在新时代寻找自我慰藉是如此的不合时宜.血缘的纽带在人情冷暖与社会变迁面前变的脆弱无比.新世界远比不上旧梦来的繁华美好.
  •     一个“台湾老头”的返乡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一个个情节独立但人物血脉相连的故事,荒唐又真实。行文干净,代入感很强,以旁观者的视角,融入到热热闹闹的情节,听她娓娓道来。
  •     喜欢蒋晓云是因为她可以淡淡的诉说 但是我却都听进了心里 悲欢离合 爱董婆 讨厌小红的精明
  •     离别该是寂静的。归乡该是最难的。
  •     此灾何必问缘由,窃禄从来岂有因
  •     谨洲的故事读起来仿若更现实些,也更令人唏嘘,最后真觉得董婆倒是很不容易了。但还是更喜欢敬远的那两篇,尤其是《去乡》,结局算是勉强圆满了,可一想到周金声先生的事,反而真应了敬文那句“生离死别”。
  •     一个岳阳人有点恍惚了
  •     总体似乎鸡毛蒜皮过于琐碎,读到一半时已觉得比较吃力,于是后半本便改了个读法,在飞机上快快地读完了。非常喜欢开篇的《去乡》,结尾部分也还不错,令人唏嘘。
  •     蒋晓云会的方言真多。。
  •     前两章写的最好,后面略有些拖沓。喜欢这种叙事氛围,淡淡的却一直萦绕心头
  •     生死何谓
  •      整体感觉不如她的短篇集,但还是值得称赞,作者台湾出生侨居美国美国,并非真有父辈对于离乡还乡之间那种复杂的经历与感怀,但写起来各种生活背景下的祖孙三代和八九十年代内地县城的世井小民都能肖其声口,结尾的画面真像是一出全用空镜头做收束的电影,“独立苍茫每怅然”……
  •     被前两章惊艳到了,后面明显画风有变。看后记才知,前两章写于30年前,其余写于2010年,看来我的感知能力没问题。
  •     老一辈的故事 读来真是心酸
  •     一部写了三十年的小说,两岸家国旧事以两个人物回乡展开,亦可看到解放前后两岸不同年代地域的不同人生。虽是小说形式却也有人物原型,入土为史。
  •     寿多则辱。倒是到死没回到故乡的杨氏,毕竟见了妻儿,也算有始有终了……人性欲望种种,皆如一口深井中森森的寒意。李家的故事,是小说,也是有现实的影子。
  •     对世情的观察真是细致入微,可是写出来又云淡风轻,有一种疏离感。看到自己熟悉的环境,我终于明白看蒋晓云一直感觉到的那种漂浮感,我之前归结为贵族感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了——是素材的来源。张爱玲的素材是亲眼所见,而蒋晓云顶多是亲耳所闻,文笔再好,一手和二手还是会在文中暴露出来。夏志清说她小说所展现的文化幅度较狭,我想这个狭也与此有关。而她惯用的这种抽屉式的书写方式却很好地,不能说遮掩,说弥补似乎也不妥,但确实是让此间的不足在文本中呈现得最少。/如果只有李谨洲的故事,这部作品的内涵就太窄了,加上杨敬远的故事打底,整个主题都升华了。/李在书案写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反思年轻时崇拜孙中山,理想施行训政教化愚民的自己如今只能被愚民愚弄,关心自己是直的还是横的回家。这一段真让人动容。
  •     忘了什么时候读的了。从台湾回乡,变迁。文字很细腻的。
  •     看《海街日记》时曾想,为什么我们不拍一部柔和安静的认亲戏呢,看完这本书想起了水土不服的原因吧。中国人从前是什么样子只能从书里料想,但实际生活里,各种热闹非法又鸡犬不宁,勾心斗角也珍重族情,一如作者书中所写。里面有很讨厌的人物,生活中出现了也就尽量避免接触,可在书里不行,还是得直接和他打交道,又气又无奈。
  •     看后会想很久的书。
  •     安全感真的是一件太奢侈的东西
  •     读书的感受并不好,感觉赤裸地见人的丑恶,不是奸邪,但就是恶心
  •     不是特别喜欢
  •     很好
  •     毕竟还是比不上《百年好合》里浮沉乱世求生存的故事,没了外压,人反而不那么得可爱可亲了。但蒋晓云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故事里串联起来的一生的寒来暑往,特色鲜明
  •     人物形象和情节设定都不够丰满…可能是expectation太高吧
  •     无论如何,这本书实在是写得很无聊,太腻味,太琐碎,人物干瘪,太想当然。我实在是不想打三星
  •     灼灼白光一闪,杨敬远回家了。
  •     杨敬远临走为孩子把的那一泡尿,竟像完成一个仪式似的了却了一桩父亲的心愿。妻子秉德在油伞中塞进的盘缠也是此生最后一次为丈夫打算。如果早知离开一样是苦,倒不如留下来一起苦。
  •     结局很苍凉
  •     杨敬远与妻分离,董婆上吊自缢两段最令我动容
  •     岳州人居台北读此书 唯有感慨岁月无情
  •     受不了这种题材又忍不住去读。
  •     第一次看这个话题的书,相思一辈子,够难受的; 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啊;就算人在乱世,也不要骨肉分离; 后面越看越心酸,一直想回去和已经回去所谓的故乡早就是他乡了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