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朝鲜战争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我的朝鲜战争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7
ISBN:9787802517738
作者:张泽石
页数:389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读了你们这份申诉,眼前就出现了你们几千人拖儿带女跪在天安门广场上叩头喊冤的景象!咱们不能这么自卑,咱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中央领导同志讲讲道理∶人类有战争以来就有战俘,为国作战失去抵力不幸被俘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如果被俘后背叛国家,认贼作父!而你们被俘后坚持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跟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受了那么多罪,本应受到国家的奖励!  ——作者战友、著名作家孟伟哉  这是一本震动灵魂的书。时不倒流,我觉得世界上再不会有这样一本书。因为抗美援朝那种战争一去不复返了。这真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因为不可能再有一个当事人写作同样一本书去。  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使这本书高踞于自己的顶峰,同时它又具有某种深奥性。因为它刻划了不同的两个侧面,一个是凝聚着人的生活中最高尚的一面,另一面它又那么深刻地描绘了另一付跋扈而又伪善的面孔。  千万不要半途停下来,要把这本书一气读到底。它的后半部才达到艺术的升华,……艺术的逻辑任何时候必须服从生活逻辑。  这是一本很好的纪实文学,又是一本爱祖国爱人民的最好的教科书。它阐明了一条真理:英雄们永远在斗争中经受考验,并且一定会战胜它。英雄永远是祖国的骄傲。  我喜欢这本书,我推荐这本书,愿他永远流传于祖国人民中间。  ——雷加  我非常投入地读完这部书,它给了我心灵以极大的震撼!过去曾片断地读过,这次完整地通读了。我几次不忍卒读,是因为难以忍受感情的折磨,但它的吸引力又使我非读完终卷不可。这是一本将会令全世界人士关心的书,这是一本“人类文化学”要研究的书,这是一本有巨大悲剧力量的爱国主义的好教材!  ——顾骧  虽然我时间很紧,事情很多,但我还是一口气读完了。我认为这本书应成为青少年的读物,对后代很有教育意义。在今天,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读这部书更有独特的意义,希望能够在更多的读者中引起反响。  ——管桦

内容概要

张泽石,1929年生,1946年考入清华大学,1947年加入共产党,从事地下学运、农运及敌后武装斗争,1951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180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第五次战役中受伤被俘,先后关押于韩国水原战俘收容所、釜山和巨济岛战俘营,担任回国志愿军战俘总翻译、总代表,曾被囚禁在美军“最高监狱”和“战犯战俘营”,1953年9月作为最后一批交换战俘归国。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我从美军集中营归来》(1989)《战俘手记》(1994)《我的朝鲜战争》(2000)等作品,及译著《金枝》。2010年底,张泽石先生以“忠诚于祖国”“忠诚于战友”被推荐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50候选人之一。

书籍目录

代序(作者:顾骧)
前言
上卷 炼狱之火 140500字
第一章 千里夜行军、赶往三八线 (1951年3月下旬---1951年4月上旬 朝鲜)
1.跨过鸭绿江大桥
2.我真的能坚持走到三八线么?
3.吓得尿了裤子!
4.被凝固汽油弹烧焦的战友
5.喝了有特殊臭味的水
6.善良的朝鲜阿妈妮
7.山林中掩藏着一排尸体
8..空无一人的小山庄
第二章 投入战斗、初战告捷(1951年4月上旬---1951年5月上旬 朝鲜 三八线北)
1.用步枪干掉鬼子飞机
2.政委给我队前表扬

编辑推荐

  朝鲜战争虽是一场局部战争,并已过去60年,但它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个说不透、道不尽的重大历史话题。亲历者已逐渐老去,许多历史真相却尚未揭开。《我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六十周年回忆(全新修订插图版)》作者是志愿军第60军180师538团团政治处宣教干事,亲历朝鲜战争最惨烈的第五次战役并受伤被俘、坚决回国,他经过了战俘营里更为残酷的窝里斗,遭遇了历次政治斗争的歧视和折磨,却坚定顽强地自我振作、不断奋起,直到80岁高龄仍然在为6000名归国难友上诉鸣冤、落实政策。这本书就是一个朝鲜战争的亲历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开的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真相。  残酷的战场见闻,不幸的战俘生活,痛苦的政治遭遇,沉痛的社会反省,反思中国传统的战争观念和战俘观念,具有令人深思的历史文化内蕴。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朝鲜战争和我们国家60年建设血与火、泪与恨、爱与痛、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交织的历史,从一个战俘群体的视角,解读朝鲜战争及其对个人命运的深远影响。  文风朴素,细节真实,图片珍贵,又加上原始档案、其他历史著作的参照,经过六十年时光打磨,二十多年的反复修订,是一本独一无二,让人一气读到底、读后掩卷长思的大书。  1.这是一本经典的纪实文学作品,曾荣获“北京市建国40 周年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奖”;  2.这是一本让全世界人士关注的书,被约翰?托兰写入《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激起中、美两国两名作家间一场著作权官司;  3.作者张泽石,归来志愿军战俘的总翻译官、总代表,世界学术名著《金枝》译者之一,以“忠诚于祖国”“忠诚于战友”被推荐为“感动中国2010”候选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本书讲述了作者1951年入朝参战被俘,至2010年走访幸存战俘难友,这六十年间的个人经历,和6000余名志愿军战俘归来人员的生活故事。作者在2000年版基础上,修订了1/3篇幅的文字,补充了不少前所未有的史实细节,尤其独家使用美国国家档案馆、麦克阿瑟将军纪念档案馆收藏的朝鲜战争彩色战地照片,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六十年血与火、泪与恨、爱和痛、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交织的历史,从战俘群体这个特殊视角,解读朝鲜战争及其对个人命运的深远影响。
这是一本很好的纪实文学作品,又是一本全世界人士都会关心的书、一本人类文化学要研究的书、一本有巨大悲剧力量的爱国主义好教材。该书与作者最新创作、即将出版的《孤岛——14000名志愿军战俘在台湾》相互补充。
朝鲜战争虽是一场局部战争,并已过去60年,但它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个说不透、道不尽的重大历史话题。亲历者已逐渐老去,许多历史真相却尚未揭开。本书作者是志愿军第60军180师538团团政治处宣教干事,亲历朝鲜战争最惨烈的第五次战役并受伤被俘、坚决回国,他经过了战俘营里更为残酷的窝里斗,遭遇了历次政治斗争的歧视和折磨,却坚定顽强地自我振作、不断奋起,直到80岁高龄仍然在为6000名归国难友上诉鸣冤、落实政策。这本书就是一个朝鲜战争的亲历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开的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真相。
残酷的战场见闻,不幸的战俘生活,痛苦的政治遭遇,沉痛的社会反省,反思中国传统的战争观念和战俘观念,具有令人深思的历史文化内蕴。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朝鲜战争和我们国家60年建设血与火、泪与恨、爱与痛、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交织的历史,从一个战俘群体的视角,解读朝鲜战争及其对个人命运的深远影响。
文风朴素,细节真实,图片珍贵,又加上原始档案、其他历史著作的参照,经过六十年时光打磨,二十多年的反复修订,是一本独一无二,让人一气读到底、读后掩卷长思的大书。
1.这是一本经典的纪实文学作品,曾荣获“北京市建国40 周年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奖”;
2.这是一本让全世界人士关注的书,被约翰?托兰写入《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激起中、美两国两名作家间一场著作权官司;
3.作者张泽石,归来志愿军战俘的总翻译官、总代表,世界学术名著《金枝》译者之一,以“忠诚于祖国”“忠诚于战友”被推荐为“感动中国2010”候选人物之一。

图书封面


 我的朝鲜战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看了高晓松讲的朝鲜战争,才知道此人此书。一直借不到,也不敢去想象那个悲惨年代的事情。借到后,花了两天时间看完,却真的是如鲠在喉。在封建专制的年代,所谓人民其实就是草芥,随时可以成为战争机器的牺牲品的,更不用说成为战俘后的结果了。反右和文革那些荒唐的岁月更加凸显这个民族的悲哀。读完后最大的感慨,就是历史有时候玩笑开得太大。给你一次去台湾的机会,死活不去,偏要回来受尽折磨,只能怪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人被完全洗脑了。另外,作者的求生欲望、生存与抗争能力也相当值得钦佩,不管是在战俘营中还是回国后。此外,战俘营活捉杜德这事还真是第一次听说,看来以后要多看历史传记了——历史远比小说精彩啊。仔细回忆书中美国人、国民党人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成为了事实。尤其是最后能够平反的时候,很多人都不再指望,那种“哀莫大于心死”的心态实在太刺痛人心了。希望悲剧不再重演,希望中国人民能够尽快享有普天之下作为一个人的自由和尊严。
  •     前段时间读了美国人哈伯斯塔姆的《最寒冷的冬天:美国和朝鲜战争》一书,了解了不少关于这场战争的历史。不过,虽然那是本不错的纪实文学,但读来仍有意犹未尽之感,毕竟那是从美国人的视角出发。如果能够有从中国人自己的角度对这场战争进行叙述,最好还是参加过这场战争的老兵,那就好了。结果正巧就看见了张泽石的《我的朝鲜战争》一书全新再版,可谓正当其时。当下二话不说,收入此书。作者张泽石,是亲历过朝鲜战争的老兵,而且还曾经成为美国人的战俘,在韩国战俘营中被关押数年。因此,他的视角就有了一份特殊。全书分上下两部,上部为作者入朝作战,被俘,在战俘营中的各种经历,直至停站后归国;下部则是他从战场上归来后在国内的种种经历。正如书名《我的朝鲜战争》所示,本书是一部个人视角的回忆录,而不是如王树增的《朝鲜战争》那样全景记叙战争。书中对战场方面的描写较少,只有被俘前的一小段。之后的叙述重点,便在于战俘营中的亲历回忆。作者的笔下,战俘的日子也并不只是被关押那么简单,而是充满了斗争:与美军的虚与委蛇,偷偷建立地下党组织,反对甄别(即要求志愿军决定回大陆还是去台湾),与变节者奋力抗争,活捉美国将军杜德,战俘营内升国旗唱国歌等等……为我们揭开了曾经被重重掩盖的志愿军战俘不为人知的过往。说实话,也许是时代变了,也许是我的信仰已经与那时的作者不同了,书中这部分内容那种激情洋溢的革命路线风格,忠奸善恶黑白分明的叙述方式,一边倒的感情立场,已经很难再打动我了。那些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行为,如今也显得让人啼笑皆非。从历史客观性的角度,这部分内容也是稍嫌不足的。但是毋庸置疑,作者和他的斗争同伴是有着坚定的信仰,并且将这种信仰执着贯彻的人。光凭这一点,他们就已经值得敬佩。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即使在敌营之中仍不改对共产主义,对祖国民族的忠贞,冲破重重阻挠也要回归祖国的英雄儿女,当他们真的回来,祖国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们的呢?这是书的下半部记叙的重点,也是本书真正触动我的地方。1953年,朝鲜战争终于结束,双方的交换战俘陆续归国。然而,就当张泽石们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忱归来,准备以自己的一腔热血为百废待兴的国家贡献自己所有时,等待他们的却是未曾想到的待遇。接受审查,交待错误,多数被开除党籍军籍……这让本来满心欢喜的他们顿时犹如当头挨一记闷棍。然而,张泽石们当时还不曾明白,这还只是他们悲惨命运的一个开端。由于战争中的被俘经历,他们已经被打上了“变节者”的标签,是必须“终身控制使用”的对象。因为这个标签,作者复原后无法享受普通复员军人的待遇,久久找不到工作;因为这个标签,曾经山盟海誓,甚至在他在战场上失去音讯都不曾动摇过的未婚妻被组织勒令与他“解除婚约”;因为这个标签,在之后的屡次运动中,他成为首当其冲的打击对象……作者不是一个软弱的人,每次遭逢打击,他都顽强地试图重新奋起,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更猛烈的打击:肃反中被定性为投敌分子,反右中六年的右派帽子,文革中十年的“叛徒”待遇……被揪斗,被审判,被强迫改造,身心的双重折磨,旁人的耻笑和冷漠,似乎永远熬不到头的苦难。即使是政治运动结束之后,为了争取平反所做的种种申诉,也是千辛万苦,千难万难。这一切的一切,让张泽石痛苦、彷徨、困惑、无助,也让每个有良知的人在读到他们的遭遇时不得不感到分外的沉痛和悲哀,为他们的悲剧人生揪心和叹息,为他们的坎坷命运欷歔落泪,更为这一切为何会降临到他们身上而掩卷深思……这一切为何发生?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传统的战俘观念。长久以来,我们尊奉的都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价值观,宣扬的是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挺身堵抢眼的黄继光,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狼牙山五壮士,似乎只有这样,才是英雄榜样。至于那些战争中被俘的,则已经自动被贴上了懦弱,贪生怕死,甚至通敌叛国的标签。那些为国牺牲的烈士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否被俘就意味着可耻?可惜书中的主角们就是被这样对待的。即使在几十年后要求申诉平反时,也依旧有人说出“你们在战场上当了俘虏不知羞耻,还有脸要求给你恢复什么名誉!”的话来。而且这种羞耻感,不仅旁人有,即使是那些当事人自己也难以摆脱。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虽然表面上没有那么极端,但其实我们和要求战败者以死尽忠的日本并没有实质的区别。看着张泽石们回国后的磨难,我不禁想,那些二战中战败后切腹自尽的日本军官,究竟是真的对天皇对武士道无比忠诚,一死殉志,还是他们深知,即使苟活于世,也再也无法被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所接纳呢?在如今人道主义已是大势所趋的年代,如何抛弃这种陈腐而又不人道的观念,值得我们思考。然而本书所揭示的,绝不仅仅是战俘观念而已。张泽石们不明白,为何自己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却被当做叛徒对待,成了人民的对立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决定这一切的并不是他自己的心迹,而是那些掌握了“绝对真理”的少数人。在那些人眼里,战俘只是一些弃子,一些需要时刻提防的不稳定因素,一些可以充当对立面的“内专对象”。当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出来时,其实也已经注定了他们个人的渺小,以及逃不开的悲剧。这一点作者在晚年经过长期痛苦思索已经有所体认:“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一直在探索社会发展方向和道路,有各种观点并不奇怪也好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有人认为只有自己绝对正确,而他们又处在制定政策,掌握别人甚至国家命运的位置上,再加上没有力量来制约这种个人主观意志左右国家、民族、个人命运的危险,那么就必然带来灾难!”张泽石们是爱国的,但是“国家”或是操纵了国家的人却并没有回报这份爱,反而报以敌意和漠视,这让他们再拿什么去爱呢?难怪作者陷入迷茫:“如果再来这样一场战争,我和我的后代还应该为国献身吗?”这也是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的问题。热爱自己的祖国并没有错,只是你爱的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祖国?这种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吗?朝鲜战争的战俘们所经历的悲剧命运,并不是唯一。建国后几十年的政治风波,用无数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凌驾于一切之上,要求所有人无条件服从的国家权力是多么可怕,尤其是这种权力被少数人攫取的时候。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深刻,最惨痛的教训,我们绝不应忘记。然而,我们是否真的已经记住这教训?很难说。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在宣扬国家的至高无上,宣扬个人的无条件服从;仍然有人试图抹杀过去,甚至叫嚣“文革不是浩劫”。正因如此,张泽石的书才犹有其价值。因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揭开了历史的真相。也只有直面这段历史,我们才能够懂得什么才是真正可贵,真正值得去争取和守护的。
  •     很不情愿地开始读这本书的,但用两天的时间看完了。开始的时候是当作小说那样去看,可是看到后面觉得沉重。看过事物光鲜的一面,突然面对另一面,有点不可接受。首先,没有想到战俘的差距是如此的大,让我想到了集中营。其次,没有想到努力回国的战俘们会有那样的待遇,那时候不是还没有搞什么右派和文革吗?怎么就会那样?文革那段就更不用说什么了。看完全文,有点觉得作者还是幸运的。看完书, 有点感叹,人对于社会是如此的渺小,可以抗争,但最终真的是天知道了。在历史书上总摆着光鲜的一面,谁知真实?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在描述朝鲜战争的网站,热帖,报纸,新闻中,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个名字,张泽石,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的一员。作为一名战争亲历者,一名老兵,有过战俘的经历并不可耻,只因为,180师为共和国战斗过,为国防安全留过血,拼过命,这些,就足够了。比起那些满嘴仁义道德,到处口诛笔伐的好好先生,伪爱国者强,强了何止百倍!千倍!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共和国,万岁!中华帝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万岁,万万岁!
  •     那场让人迷惑的战争,那场战争背后战俘的故事。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觉,都在这本由战俘所成的书里!任何的战争,没有胜利者,特别是对于支撑战争最大基数的普通人而言,他们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牺牲品!一个客观的角度、一个受战争创伤和政治创伤的战俘经历,这本书绝对您给你从未看过的,从未了解过的!......
  •     20多年前就买了大鹰所写的《志愿军战俘纪事》,事件的主要陈述者即张泽石先生,书很薄,但很残酷,很血腥,很悲壮,很震撼。身份虽为战俘,但不改一颗忠心。作者言志愿军战俘归国后受到种种不公待遇,让人唏嘘不已,只是作品并未讲述这段历史,留下了一些遗憾。而《我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六十年回忆》即张泽石所著,厚厚的一本,图文并茂,从五十年代朝鲜战争一直写到了2010年,回溯历史,比照今朝,让人相信人于困境中的伟大,感受到社会的巨大进步。
  •     借别人说刘翔的话,最难跨过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人。我开始以为在战俘营里被叛徒美国佬轮番羞辱毒打,眼睁睁看着自己战友被挖出心脏是最难受的。没想到后半部分又回到了某朝建立后被各种运动折腾的老路,还不如去投奔老蒋咧。另,未婚妻写信分手,肝肠寸断过后找到新的爱情,都要结婚了才发现当时前未婚妻是迫不得已,但破镜难圆,这故事,太狗血了……
  •     这本书让人知道了所谓信仰是什么!
  •     这么好的书为什么很少有人读呢!!!是不是作者定价太高了,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此书,这是一本好书。。。
  •     是在电视上看到张泽石先生对朝鲜战争的反思,通过查寻又知道了张先生又是《金枝》一书的译者,这才对他有了新的了解,这也是我一直在找的书
  •     一段痛心的历史。
  •     越看越觉得战士命运的悲哀。。
  •     值得冷静独立思考
  •     看到一半就恶心到想吐的所谓纪实文学
  •     篇篇都是真情,字字皆为血泪。
  •     忠诚与背叛
  •     我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六十年回忆[修订版](他曾如此迷茫:“如果再来一场类似战争,我和我的后代还应该去为国献身么?”唯一一部抗美援朝战争的反思巨作!确实挺感人的战争传奇!
  •     看了很多战争的影视资料,读了一些先辈的战争回忆录。 这本书给我心灵的震撼非常大,亲身经历战争的人更有说服力,战争过后的和平来之不易,敬畏先辈,崇敬军人。愿远离战争,和平永驻。
  •     这段黑暗的历史,带给我深深的震撼
  •     我有时感叹,如果没有美国与台湾在战俘营里的工作,如果没有那部分去台湾的战俘,是不是中国的命运就会有所不同。因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反左反右文革,都与美帝台湾有关,变得有些不自信了。 如果没有朝鲜战场上的惨胜,中国也许不会那么强烈地想要造出二弹一星。
  •     看完着本书出了卧室正好听到“我是歌手”罗绮唱Knockin' On heaven's Door,瞬间泪奔了不知道为啥……
  •     “朝鲜战争虽是一场局部战争,并已过去60年,但它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个说不透、道不尽的重大历史话题。亲历者已逐渐老去,许多历史真相却尚未揭开。”为什么那么多战俘选择去台湾而坚决不回大陆呢?真是耐人寻味呀......
  •     被俘就是变节,这是个时代的悲剧!
  •     一直关注朝鲜战争,这本书很独特的视觉,从战俘角度来评价这场战争还真的是第一次!很不一样的感觉
  •     入党必读
  •     印象比较深的有两处,一是黑人美国士兵请中国战俘张泽石帮他写一封家书,很荒诞;二是张泽石和初恋情人M干柴烈火的一段描写,情色味十足却丝毫不觉淫荡,反而映现出了现实的秽暗。
  •     一个自我标榜远大前程和无上目标的团党,要解决人类的宿源和劣根,却失落在一众温饱尚未逾越的现实里。心比天高,嘴比海阔,吃起人来下起手来太黑。
  •     这样的题材较少,使我们更为全面的了解历史。
    抗美援朝战争过去六十年了,这是改变中国人世界地位的历史性战争,中国军人的勇气和信念值得后人们自豪、尊敬、纪念、学习,中国军人的血不能白流。向志愿军将士们致敬!
  •     对于想了解朝鲜战争中战俘的情况和回国后的遭遇,推荐看下,平民的视角和记录,感觉很真实,有触动!!!
  •     拼了老命回国,被整30年。
  •     那场让人迷惑的战争,那场战争背后战俘的故事。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觉,都在这本战俘所成的书里!
  •     朝鲜战争当中,志愿军战俘有两万二千多名,其中六千六百七十三人在战争结束之后返回了祖国大陆,而有一万四千多人被送往台湾。另外还有少数的764人去了中立的第三国----比如瑞士,奥地利,印度,巴西等。比起那些在战俘营里殊死搏斗最终回国的人来讲,这一万四千多去台湾的战俘,他们的命运其实绝少有人提起,而在我们曾经提到的那些战俘营里的斗争故事当中这一群人也不过是一些模糊的或者我们愿意忽略的背景。那么他们是不是懦夫。
  •     了解那段隐秘历史的好书,图文并茂,叙述全面,值得收藏。深刻反思我们的战俘政策,向为国而战的志愿军战士致敬!
  •     读后令人感觉沉重。归国的6000余志愿军战俘的遭遇令人悲愤,同情。但是,事情的根源不仅仅是当时具体处理经办人的责任。更多的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寻找原因。中国历史上的汉代就对战败被俘的军人有明确的处理------死刑,春秋时晋国襄公俘获了三名秦国将领,襄公母亲是秦国人,在劝说儿子放娘家人回去时,理由之一就是三个将军回去也会被秦国军法所不容,必死无疑。长期以来,中国文化要求军人即使战败被俘也要殉节,不能投降,这是弥补被俘耻辱的不二法门。南宋名臣文天祥之所以为后世敬仰,正是因为他拒绝忽必烈的劝降最终被杀保全了名节,至于他的才能反倒是人们忽略了。只有人们真的认识到战俘是战争中最不幸的群体,消除歧视战俘的文化根源,战俘的遭遇才会不那么让人迷茫。二战苏联曾经有过对战俘家人进行严厉处罚的规定,战俘无论在哪里,都是不幸的。 上海 李璟
  •     前段时间读了美国人哈伯斯塔姆的《最寒冷的冬天:美国和朝鲜战争》一书,了解了不少关于这场战争的历史。不过,虽然那是本不错的纪实文学,但读来仍有意犹未尽之感,毕竟那是从美国人的视角出发。如果能够有从中国人自己的角度对这场战争进行叙述,最好还是参加过这场战争的老兵。张泽石的《我的朝鲜战争》一书正是此作。 说实话,也许是时代变了,也许是我的信仰已经与那时的作者不同了,书中这部分内容那种激情洋溢的革命路线风格,忠奸善恶黑白分明的叙述方式,一边倒的感情立场,已经很难再打动我了。那些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行为,如今也显得让人啼笑皆非。从历史客观性的角度,这部分内容也是稍嫌不足的。但是毋庸置疑,作者和他的斗争同伴是有着坚定的信仰,并且将这种信仰执着贯彻的人。光凭这一点,他们就已经值得敬佩。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即使在敌营之中仍不改对共产主义,对祖国民族的忠贞,冲破重重阻挠也要回归祖国的英雄儿女,当他们真的回来,祖国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们的呢?这是书的下半部记叙的重点,也是本书真正触动我的地方。 然而本书所揭示的,绝不仅仅是战俘观念而已。张泽石们不明白,为何自己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却被当做叛徒对待,成了人民的对立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决定这一切的并不是他自己的心迹,而是那些掌握了“绝对真理”的少数人。在那些人眼里,战俘只是一些弃子,一些需要时刻提防的不稳定因素,一些可以充当对立面的“内专对象”。当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出来时,其实也已经注定了他们个人的渺小,以及逃不开的悲剧。这一点作者在晚年经过长期痛苦思索已经有所体认:“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一直在探索社会发展方向和道路,有各种观点并不奇怪也好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有人认为只有自己绝对正确,而他们又处在制定政策,掌握别人甚至国家命运的位置上,再加上没有力量来制约这种个人主观意志左右国家、民族、个人命运的危险,那么就必然带来灾难!”张泽石们是爱国的,但是“国家”或是操纵了国家的人却并没有回报这份爱,反而报以敌意和漠视,这让他们再拿什么去爱呢?难怪作者陷入迷茫:“如果再来这样一场战争,我和我的后代还应该为国献身吗?”这也是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的问题。热爱自己的祖国并没有错,只是你爱的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祖国?这种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吗?朝鲜战争的战俘们所经历的悲剧命运,并不是唯一。建国后几十年的政治风波,用无数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凌驾于一切之上,要求所有人无条件服从的国家权力是多么可怕,尤其是这种权力被少数人攫取的时候。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深刻,最惨痛的教训,我们绝不应忘记。然而,我们是否真的已经记住这教训?很难说。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在宣扬国家的至高无上,宣扬个人的无条件服从;仍然有人试图抹杀过去,甚至叫嚣“文革不是浩劫”。正因如此,张泽石的书才犹有其价值。因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揭开了历史的真相。也只有直面这段历史,我们才能够懂得什么才是真正可贵,真正值得去争取和守护的。
  •     当年党元对组织的服从堪比古人对天子对道统的服从吧。正是这种令人敬畏的忠诚造就了一个强悍的组织。现在能做到这种忠诚的貌似都是极端组织和邪教吧。
  •     很不错
  •     在大家一片歌颂志愿军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那两万多名的战俘是何等的悲惨啊
  •     看过本书《上篇》之后再看《下篇》确实会让人又一次感到幻灭,多少次的掩卷而思而心酸。对于不了解49年之后历史事件的人来说,这本书尤其值得一读。
  •     回国,审查,不平等待遇,迫害,让人读得压迫。也是近期,读了一篇关于朝鲜战争中,美国战俘在中国的报道。我们国家给他们最好的礼遇,甚至授予国际主义战士的称号。一样的身份,一样的国度,不一样的待遇,为了什么?
  •     这本书实际写的是朝鲜战争一个战俘的经历,主要是回国后尤其是文革期间的一些遭遇,比较真实可信,这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的遭遇,而是我们如何对待战俘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这本书是有它的价值的。书中有些过于文学化的描写,本人认为不是很恰当。
  •     看过美国人写的韩战,看过国人写的朝鲜战争,战俘写的历史,以往不能,角度立意,不错,这就是历史。
  •     上半部至少有30%是作者的意淫。
  •     难得一见的书,有助于了解朝鲜战俘的经历
  •     一个志愿军战俘的六十年回忆
  •     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六十年回忆[修订版](他曾如此迷茫:“如果再来一场类似战争,我和我的后代还应该去为国献身么...
  •     以前在纵横杂志看过张泽石战俘手记的连载,后来也买了战俘手记一书,这次看了本书介绍,说有很多新内容,我对于这段历史的兴趣和对志愿军的崇敬,毫不犹豫的购买此书。书到后一口气读完,本书的图片大量增加是个亮点,很能吸引读者,可是内容觉得是战俘手记的翻版,并没有比原来充实多少,让人感觉点到为止意犹未尽,有些小遗憾。
    第一次阅读此类书籍,强力推荐。
  •     在敌军战俘营里受到的虐待居然远远不如整风反右十年浩劫时期的痛苦,而且还伴随着来自同胞的污蔑与歧视。以信仰为名,人类到底能有多么坚定的精神力量以及多么深重的恶意啊……
  •     这本用血泪写成的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志愿军战俘时间的全貌。战俘们归国后的悲惨境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极左路线对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危害,发人深省。
  •     从战俘的角度写了我们所不知道的战争的另一面
  •     之前入手了王树增的朝鲜战争,+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这部是从战俘的角度看朝鲜战争
  •     朝鲜战争过去60年了。自异国战俘营的“炼狱”归来,又因这段战俘经历在六七十年代受尽折磨的人,哪个身体心灵不是饱受创伤?然而《我的朝鲜战争》中,除了苦痛,还能看到作者深沉的思索和对世人的怜悯。
    给人贴上标签的游戏
    书的上卷描写亲历的战事与战俘营内的斗争,紧张激烈险象环生。一口气读到“活抓杜德将军”一章时,忽然觉得杜德将军的脸十分眼熟。他长得像极了在国外上学时认识的一个银行雇员。那个雇员对中国人很友好,十分麻利地为我开账户、办存款。那时不知出于什么念头,就曾对妻子说,假如这是在二战时,这位麻利的银行雇员,也会端起枪奔赴战场,成为高效的杀人机器。
    作者张泽石也一样。假如没有战争,他的人生完全会是另一个模样。他的父亲是20年代北京工业大学的毕业生,母亲在德国人办的妇产专科学校里学医。他上了六年教会学校——学校的名誉校长是孔祥熙——说着流利的美式英语,是清华物理系的高材生,做着留美攻读物理的梦。他参加革命之后,和朱总司令一起吃西瓜,住过傅作义家——傅的女儿掩护他,对傅说这是我的同学,他也乖巧地说着:“伯父好。”在川大组织学生运动,认识了自己的未婚妻——这位未婚妻在他从战俘营归来后,最终因为他的“受俘经历”而离开了他。假如没有战争,张泽石应该会和多年之后的其他留学生一样,带着几分新奇和自豪,来到美国某所高校,在实验室和课堂上展示中国学生的勤奋和才华。
    何止是他?战俘营里有漫画家吴春生、音乐家骆星一、俄语教授辛泰凤,围棋三段“老李”……而敌对的美军们,有的战前是面包师傅,有的是数学老师,有的是记者,有的是牧师。他们原本过着平凡的生活,和家人在一起。是什么让他们远离家乡,来到朝鲜这陌生的土地?
    答案是战争。战争是给人贴上敌对标签的游戏。战争划分阵营,让原本可以相握的手拿起武器,向对方拼命地射击。不论是内战还是外战,侵略还是反侵略,作为军人的个体,其实对敌方阵营里的另一个个体,是没有仇恨的。甚至,在作者张泽石身上显现出的那些书生气,特别是他所受的教会学校教育、他所擅长的美声歌唱和他的基督教信仰,都与美军上层军官们离得更近,与自己的同胞们离得更远。假如他按人生的既定轨道,在耶鲁或密歇根州大读完物理学博士、教授,那么他显然将会是与杜德将军他们一样,从属于美国上流人群。而与自己那些退伍后返乡务农或从事挑夫工作的同胞们,有着更大的隔阂。然而战争来到这世上,再无寻常的人生轨迹。即使是作为宣传兵的他,也在突围时紧紧攥住手榴弹,打算与“敌人”同归于尽。
    更残酷的战争历史上比比皆是,特别是内战。然而为何战争总是不断呢?为何原本可以一起创造更辉煌文明的人们,偏偏要在——别跟我说是荷尔蒙——某些原因的驱使下,走上战场,摧毁安宁的生活呢?莫非这就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式,如此残酷而歇斯底里?
    红色战俘:一生的尴尬
    当然,战争不可能是永恒的旋律,而只是人类历史的片断,其余的时刻,那些被贴上标签的人们,将会面临撕下标签的疼痛与尴尬。战争还给张泽石他们贴上了相伴一生的标签:战俘。一共有两万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被俘。他们在战俘营里遇到的麻烦是,他们是不是要撕去“抗美援朝”战争给自己贴上的战士标签?进入战俘营之后,他们的军人身份是否就此结束?是作为一个人选择安全地活下去,还是作为一个斗士,继续在战俘营内进行“斗争”?
    这在美军眼中,是很不可思议的一幕。张泽石他们被俘之后,仍然在战俘营中寻找“组织”,发展“队伍”,开“支部”会议,传达“领导”指示,策划绝食,甚至绑架美军将军,惩罚叛徒,通过升五星红旗的方式过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这些“继续斗争”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在战俘营内更好的待遇?还是为了向祖国证明自己的忠贞?或是,仅仅是因为(对他们来说已经结束了的)战争留在他们身上的那层“红色”标签使然?所以,他们在战俘营里坚持“斗争”,不少人因此付出了生命。
    张泽石自己,也因为参与绑架杜德将军的行动,而被关进了“战犯营”——他原本在受俘后,可以马上成为美军的“平民雇员”,摆脱战俘身份,甚至去美国继续他的物理学学习的。然而他参与的绑架行动——在今天看来,多少有恐怖主义或违反国际法的嫌疑——却将他变成了战犯。尽管如此,他和他的战友们仍然以斗争为至高的光荣,以“组织”的表扬作为继续抗争的动力。他们从未丢掉那层“红色”标签,当听说斯大林去世时,如丧考妣地低头饮泣——那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斯大林曾经说:“红军只可能有叛徒,不可能有战俘!”也还不知道,他们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后,他们标签上的“战俘”二字完全盖过了“红色”,将给他们带来的羞辱与难堪。
    对张泽石来说,“战俘”这重属性给他的人生带来巨大影响。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国内,却要接受“二十字审查”,并被迫承认自己被俘时手上还有武器、在战俘营里曾为美军提供翻译服务等等未来给他造成自己甚至家庭惨剧的“耻辱记录”。他失去了挚爱的未婚妻,难以找到工作,作为右派和间谍在“反右”和“文革”中多次挨整被斗。他后来反思说:“在我们上千年的皇权传统文化里,百姓应当对皇帝‘尽忠’、军人在维护皇权的‘卫国战争’中应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投降即是不忠,被俘就是变节!”这种“视士兵为战争工具”的封建战俘观,使得我们对国民党战俘、日本战俘、美国战俘十分仁慈,对自己军队归来的战俘则十分冷漠。
    所以,他的疑惑是有道理的:如果再有一次朝鲜战争,我们会愿意把自己的子孙送到战场上来吗?或许有人会批评作者,因为自己的经历而抛弃民族大义。然而我想,他不应受这样的批评——他在战俘营内的“斗争”早就证明了自己;相反,他的疑惑实际要靠社会的反思来解答。几十年来,对于“思想改造”和“观念斗争”的迷信,应该可以终了。单纯依靠“信仰”或是“精神”,而非给予个体足够的尊严、利益和保障,指望人们再一次回到那个舍弃自我、扭曲人性的时代,是不可能的。晚清《茶馆》里常四爷那句“我爱咱们的国啊,可是谁爱我呢?”声犹在耳。直到今天,这句话对于张泽石他们这些仍然在寻求理解与“平反”的红色战俘,或许都还将引起共鸣与叹息。
  •     把青春留给党了……
  •     让我无比恐怖和压抑的一本书。
  •     极度震撼的一本书 尤其后半部 哎 一辈子被毁了
  •     朝鲜战争虽是一场局部战争,并已过去60年,但它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个说不透、道不尽的重大历史话题。亲历者已逐渐老去,许多历史真相却尚未揭开。这是一本震动灵魂的书。这是一本很好的纪实文学,又是一本爱祖国爱人民的最好的教科书。它阐明了一条真理:英雄们永远在斗争中经受考验,并且一定会战胜它。英雄永远是祖国的骄傲。我喜欢这本书。
  •     没看到过电视介绍朝鲜战争时我志愿军战俘之类的电视节目。通过这本书可以好好了解历史。有文字,有照片。记录详实,对喜欢历史的人是本好书。
  •     关于朝鲜战争的书籍,我已收集到的不下十来本,既有英文版也有不少译本,都是国外的著述。之所以偏重国外作品,个中原由不说国人也明白,那就是意识形态下表达的真实性,国内著作是很值得怀疑的。以下几本书我认为是值得读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约翰·托兰 的《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和1986年版《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的反思》以及新近出的,重庆出版社2011年版:大卫 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后者我不久前才读完,据说此书作者刚完成此书的校订就遇车祸不幸身亡。
    我第一次买了本国内作者撰写的关于朝鲜战争的著作,那是完全偶然的购得,因为作者张泽石曾经参加翻译了《金枝》这部人类学巨著,而我恰恰藏有并常读《金枝》这本书,既然是译者的朝鲜战争传记,觉得应该值得一读。在当当网下单书到后,竟没有想到刚开始读这部传记就深深吸引了我,仅用一个白天时间一口气读完,读至后半部一些片段竟满含热泪,我不仅为归国后战俘的悲惨遭遇而痛心,更为我们民族动乱时期发动的灭绝人性之运动而悲哀。对于60后和70后的人可能对那段历史只有一点模糊的童年印象,而50后及之前的人应该有亲身的记忆和体验。作者敢于真实的表白和展现这段经历实在难能可贵。这是我们整个民族都应该铭记的历史污点,一个民族真正要走向富裕和强盛,必须尊重人格和人性作为建国之基础。正如2百多年前的康德所说:要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手段。
    在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即战俘被监禁的日子里,作者通过文字和图片向我们展现了两种意识形态下的迥然不同的场景。其中特别有意思的2幅黑白照片:一幅是美军和联合国军的战俘们聚在一起乐观而轻松的笑脸,一幅是志愿军战俘们紧锁眉头心情沉重的模样。看来作者在组织这本书还是颇费心思而独具匠心的。我们都知道,板门店的谈判时长达一年多之久,停战的核心和焦点就是双方的战俘遣返方式的问题,因为彼此无法达成共识,围绕三八线附近的大小战役致使伤亡数十万人。为什么不能早日达成停战协议,这样不就能避免无意义的巨大伤亡吗。而事后证明早日达成停战协议,结果对双方的军事价值并无任何影响。那么围绕战俘遣返方式的争执双方在前线白白牺牲了数十万军人。而谈判桌上的真实斗争却是关系到意识形态之抗争,最后达成的协议共产党一方还是作了妥协的,战俘甄别方式并无改变,只是增加了所谓的解释程序,而这个解释过程真正能动员归国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但能够达成停战协议和斯大林之死有很大关系,无论怎样,在承诺的军事支援上,苏方是背信弃义的。中方似乎明白为着保持虚弱的意识形态的战略体系白白牺牲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是多么的不值得。最终结果是2万1千志愿军战俘中6千多归国,另外1万4千多战俘去了台湾或中立国。

    给我们留下的深刻事实是,为什么大多数志愿军战俘选择了离开自己的祖国,而飘扬过海转折异国他乡。这其中也许有些意外因素,那些本想归国的却被强制作了违心的选择,也有些是受了联合国军和变节者的鼓动而为之,更有些原来就是国民党军队投诚或被俘后成为解放军战士的。但我们更不应该忘记那幅志愿军战俘紧锁眉头心情沉重的画面。要知道,这样的选择是事关个人一生的命运之决择,当你有这样一次机遇去把握个人的命运时,你就会知道有多么的艰难。尽管谁也不能预知历史,也不知国内随后即将爆发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惨绝人性的运动,但你选择了,撇开意识形态观,单就爱国与不爱国之间看,你就已经作出了意义重大的选择。所以,合乎人性的选择才是我们真实的选择。要知道,即使选择归国的战俘也有的是心负重重压力的,那些为了归国的梦想与战俘营中反对派艰苦斗争英勇牺牲的战士更是可歌可泣的。作者在本书中真实的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场景。

    另外本书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如何对待战俘问题的重要思想。中国还是一个刚刚建立而走向现代主义的国家,封建君权的没落思想还很严重,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里还被这样的“杀身成仁”的观念所主宰,尽管参加了这样一次现代战争,结果在处理战俘问题的组织原则上依然为这样的落后观念左右。这一切决定了我们归国战俘的一生命运。但我们依然要坚信:中国终将走向一个开放,自由和民主的国家。谁也无法阻止历史进步车轮的前进。

    感谢作者张泽石给我们带来这样一部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期待您的下一部著作《孤岛--14000志愿军战俘在台湾》早日问世。
  •     因为极左的战俘观(战俘就是叛徒叛国,终身受歧视,不能一展所长)是反人性的。本书开头很好,真实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不管是什么战争),例如是战友被美军燃烧弹活活烧死,这在大陆作品中是难得的。中间在战俘营党员领导抗争感觉有点拔高,像是受到了那些著名红色小说的影响。回国后的惨痛遭遇写得非常好,承认在反右、文革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中受到的身心迫害比在战俘营厉害得多。粉碎四人帮后到台湾探亲,承认选择去台湾的难友的境遇比去大陆的好得多。不仅反对毛的“全面专政”,对不肯彻底否定“反右”的邓也颇有微词。从而可以想见现在提倡“以人为本”是多么必要。抗美援朝的指挥失误导致2万志愿军被俘,其中约四分之一的“死硬分子”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坚决斗争、回到祖国。结果就是这种下场。作者认为自己还算是幸运的。
  •     文笔一般,但记叙了一段光鲜华丽战争背后一段不为人知的丑陋的历史。只有永远的牺牲,却没有永远的政治标准,自从权力诞生以来,不明真相的群众永远是任当权者宰割的羔羊。
  •     前半部讲在战俘集中营的斗争,后半部讲回国后各种不公平遭遇。虽然处处洋溢着对D和国家的单相思,但也能隐约看到《活着》的影子。同样让人唏嘘。
  •     少了文革那一段?被砍了?
  •     60年一个轮回,朝鲜半岛的天空笼罩着战争的阴云依旧没有散开...
    这本书写的很深刻,让我们能够很好地反思一下朝鲜战争的前因后果。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战俘
  •     看了这本书后,才真正了解和理解和志愿军战俘的详细情况。他们不容易,他们是英雄。但回国后的后半生,他们不被当局理解和信任,处处打击整治,这就是中国的可拍。再来一场朝鲜战争,那些被俘的军人,他们回国后,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你们认真思考了吗?
  •     这是一部奇书。上卷确立了奇,在美军战俘营这个政治信仰,基本价值观,文化习俗,语言都存在极大差异的地方,两方党的组织更是见缝插针无事生非庸人自扰地搅和得一塌糊涂,很多段落可以和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对读。下卷的苦难史已有无数的记录可参考,读来已不觉新鲜,在这里无非是两面耳光的荒诞。作者是个理性认真实诚聪明的人,可惜一直缺少更深层次的反思,也许是不愿,也许是不敢。
  •     我的朝鲜战争,作者以一个被俘归国人员的真实经历,写就了一个令人震撼,也令人心酸的归国全过程,读来心情复杂,我没有经历过父辈们的那场浩劫,却能真实感受到它是每一个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心中永远的痛!
  •     历来关于朝鲜战争的书很少涉及战俘的情况,在很长时间里朝鲜战争战俘问题是不能提的,中国历代特别是解放战争,战士只能成为英雄要不就是烈士,没有俘虏一说,被俘是耻辱的,这对参战人员来讲是不公平的。 该书讲述亲生经历被俘过程 后半部讲述受到歧视和人格侮辱 发人深思
  •     从内容上看,本书似乎应当归于“伤痕”文学之列,作者及其众多难友所遭受的不公平乃至残酷的对待来自于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誓死捍卫的党和国家,这对于人的心灵和精神是一种怎样的折磨和摧残,局外之人很难体会到。而且,由于本书作者精通英语,其文化层次比较高,其境遇在所有归国战俘中并不算最为凄惨,有的人被历次运动折磨得放弃了申诉的权利,有的人只能自杀了事。通过本书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认知,难以一一尽述。作者通过回顾战俘营历史获得一个重要认识:“维护人的尊严是守住人性的最后防线”;“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如果被剥夺,他身上这一切美好的人性都可能随之泯灭,原来潜藏在他身上的兽性则可能被激发出来。”(第388页)。
  •     我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六十年回忆[修订版],不被人知道的一段,补上。
  •     眼含热泪,读完张叔叔亲身经历的战争纪实,这是完全不能够用语言来表述的,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群年青的战士,抛父母离妻儿,用生命、热血,保卫和平、保卫国家。

    让我们记住他们、记住历史。

    向张叔叔致敬!!


    我父亲、舅舅均为志愿军(一个胜利归来,一个留在台湾)
  •     自古以来,有战争就会有战俘!也许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因此也就有了对战俘认识的不同差别!抗美援朝使我们第一次面对了真正意义上的战俘,他们在战俘营中受了那么多的苦难,回国后又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他们是都是热血男儿,他们是响应祖国号召,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共产党军队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既然我们能够对放下枪的敌人给予优待,我们为什么不能善待我们自己的被俘战友呢!
  •     荒谬的时代,可笑的意识形态。
  •     一个志愿军战俘60年的悲喜人生!确实是一本有巨大悲剧力量的爱国主义好教材!
  •     在美国,当过战俘而后能或者回国会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因为比起胜利,人们更加珍视生命的尊严,而在专制国家,独裁者们向士兵们灌输的是宁愿战死,也不能投降,苏联如此,日本如此,某国也是如此!这种差别恰恰体现出当权者对普通人命的漠视。这本书就反应了志愿军战俘在朝鲜战争中以及回国后的悲剧。正像作者迷茫的那样“如果再来一场类似战争,我和我的后代还应该去为国献身么?”呵呵,如此驱使或者说诱骗年轻人上战场的国家,不爱也罢!
  •     前段时间读了美国人哈伯斯塔姆的《最寒冷的冬天:美国和朝鲜战争》一书,了解了不少关于这场战争的历史。不过,虽然那是本不错的纪实文学,但读来仍有意犹未尽之感,毕竟那是从美国人的视角出发。如果能够有从中国人自己的角度对这场战争进行叙述,最好还是参加过这场战争的老兵,那就好了。结果正巧就看见了张泽石的《我的朝鲜战争》一书全新再版,可谓正当其时。当下二话不说,收入此书。

    作者张泽石,是亲历过朝鲜战争的老兵,而且还曾经成为美国人的战俘,在韩国战俘营中被关押数年。因此,他的视角就有了一份特殊。全书分上下两部,上部为作者入朝作战,被俘,在战俘营中的各种经历,直至停站后归国;下部则是他从战场上归来后在国内的种种经历。正如书名《我的朝鲜战争》所示,本书是一部个人视角的回忆录,而不是如王树增的《朝鲜战争》那样全景记叙战争。书中对战场方面的描写较少,只有被俘前的一小段。之后的叙述重点,便在于战俘营中的亲历回忆。作者的笔下,战俘的日子也并不只是被关押那么简单,而是充满了斗争:与美军的虚与委蛇,偷偷建立地下党组织,反对甄别(即要求志愿军决定回大陆还是去台湾),与变节者奋力抗争,活捉美国将军杜德,战俘营内升国旗唱国歌等等……为我们揭开了曾经被重重掩盖的志愿军战俘不为人知的过往。

    说实话,也许是时代变了,也许是我的信仰已经与那时的作者不同了,书中这部分内容那种激情洋溢的革命路线风格,忠奸善恶黑白分明的叙述方式,一边倒的感情立场,已经很难再打动我了。那些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行为,如今也显得让人啼笑皆非。从历史客观性的角度,这部分内容也是稍嫌不足的。但是毋庸置疑,作者和他的斗争同伴是有着坚定的信仰,并且将这种信仰执着贯彻的人。光凭这一点,他们就已经值得敬佩。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即使在敌营之中仍不改对共产主义,对祖国民族的忠贞,冲破重重阻挠也要回归祖国的英雄儿女,当他们真的回来,祖国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们的呢?这是书的下半部记叙的重点,也是本书真正触动我的地方。

    1953年,朝鲜战争终于结束,双方的交换战俘陆续归国。然而,就当张泽石们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忱归来,准备以自己的一腔热血为百废待兴的国家贡献自己所有时,等待他们的却是未曾想到的待遇。接受审查,交待错误,多数被开除党籍军籍……这让本来满心欢喜的他们顿时犹如当头挨一记闷棍。然而,张泽石们当时还不曾明白,这还只是他们悲惨命运的一个开端。由于战争中的被俘经历,他们已经被打上了“变节者”的标签,是必须“终身控制使用”的对象。因为这个标签,作者复原后无法享受普通复员军人的待遇,久久找不到工作;因为这个标签,曾经山盟海誓,甚至在他在战场上失去音讯都不曾动摇过的未婚妻被组织勒令与他“解除婚约”;因为这个标签,在之后的屡次运动中,他成为首当其冲的打击对象……作者不是一个软弱的人,每次遭逢打击,他都顽强地试图重新奋起,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更猛烈的打击:肃反中被定性为投敌分子,反右中六年的右派帽子,文革中十年的“叛徒”待遇……被揪斗,被审判,被强迫改造,身心的双重折磨,旁人的耻笑和冷漠,似乎永远熬不到头的苦难。即使是政治运动结束之后,为了争取平反所做的种种申诉,也是千辛万苦,千难万难。这一切的一切,让张泽石痛苦、彷徨、困惑、无助,也让每个有良知的人在读到他们的遭遇时不得不感到分外的沉痛和悲哀,为他们的悲剧人生揪心和叹息,为他们的坎坷命运欷歔落泪,更为这一切为何会降临到他们身上而掩卷深思……

    这一切为何发生?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传统的战俘观念。长久以来,我们尊奉的都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价值观,宣扬的是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挺身堵抢眼的黄继光,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狼牙山五壮士,似乎只有这样,才是英雄榜样。至于那些战争中被俘的,则已经自动被贴上了懦弱,贪生怕死,甚至通敌叛国的标签。那些为国牺牲的烈士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否被俘就意味着可耻?可惜书中的主角们就是被这样对待的。即使在几十年后要求申诉平反时,也依旧有人说出“你们在战场**了俘虏不知羞耻,还有脸要求给你恢复什么名誉!”的话来。而且这种羞耻感,不仅旁人有,即使是那些当事人自己也难以摆脱。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虽然表面上没有那么极端,但其实我们和要求战败者以死尽忠的日本并没有实质的区别。看着张泽石们回国后的磨难,我不禁想,那些二战中战败后切腹自尽的日本军官,究竟是真的对天皇对武士道无比忠臣,一死殉志,还是他们深知,即使苟活于世,也再也无法被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所接纳呢?在如今人道主义已是大势所趋的年代,如何抛弃这种陈腐而又不人道的观念,值得我们思考。

    然而本书所揭示的,绝不仅仅是战俘观念而已。张泽石们不明白,为何自己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却被当做叛徒对待,成了人民的对立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决定这一切的并不是他自己的心迹,而是那些掌握了“绝对真理”的少数人。在那些人眼里,战俘只是一些弃子,一些需要时刻提防的不稳定因素,一些可以充当对立面的“内专对象”。当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出来时,其实也已经注定了他们个人的渺小,以及逃不开的悲剧。这一点作者在晚年经过长期痛苦思索已经有所体认:“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一直在探索社会发展方向和道路,有各种观点并不奇怪也好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有人认为只有自己绝对正确,而他们又处在制定政策,掌握别人甚至国家命运的位置上,再加上没有力量来制约这种个人主观意志左右国家、民族、个人命运的危险,那么就必然带来灾难!”张泽石们是爱国的,但是“国家”或是操纵了国家的人却并没有回报这份爱,反而报以敌意和漠视,这让他们再拿什么去爱呢?难怪作者陷入迷茫:“如果再来这样一场战争,我和我的后代还应该为国献身吗?”这也是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的问题。热爱自己的祖国并没有错,只是你爱的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祖国?这种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吗?朝鲜战争的战俘们所经历的悲剧命运,并不是唯一。建国后几十年的政治风波,用无数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凌驾于一切之上,要求所有人无条件服从的国家权力是多么可怕,尤其是这种权力被少数人攫取的时候。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深刻,最惨痛的教训,我们绝不应忘记!然而,我们是否真的已经记住这教训?很难说。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在宣扬国家的至高无上,宣扬个人的无条件服从;仍然有人试图抹杀过去,甚至叫嚣“文革不是浩劫”。正因如此,张泽石的书才犹有其价值。因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揭开了历史的真相。也只有直面这段历史,我们才能够懂得什么才是真正可贵,真正值得去争取和守护的。
  •     作者原话: 祖国,您连掏大粪的机会都不给我么?我可是您的从海外拼命归来的儿子啊!
  •     朝鲜战争虽是一场局部战争,并已过去60年,但它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个说不透、道不尽的重大历史话题。
  •     之前了解的战争都是大场面,大战争。而对于战俘这种小角落的人物第一次有如此细致的了解,好书
  •     代表了沉默中的那一部分历史。
  •     从美韩中,还有战俘多个方面认识朝鲜战争。.
  •     战俘作家张泽石:用生命和时间诠释清白与赤忱

    张秉文/原创

    2007年7月3日上午9:00,如约采访著名战俘作家张泽石。走进他的书房兼会客室,我的第一感觉如同小学生拜见老师,因为他的一系列战俘题材作品和他的坎坷而传奇的人生经历都给我教益多多,所以,在下面的行文中,决定称他老师心里自在一些。他的三大书柜藏书令我羡慕;他的写字台上摆满了正在阅读的书和正在写作的书稿;正对沙发的墙角电脑桌上摆有电脑、打印机……我一时遐想:一位耄耋老人坐在电脑前,舞动着他那经受过战争磨砺、“运动”改造、岁月留痕的手指,敲击键盘,书写对那场“保家卫国”战争以及六千余名沦为美国战俘的“英雄儿女”坎坷命运的思考,那将是一幅多么有历史厚重感的画面啊,我后悔忘记带照相机,“导演”一幅这样的照片出来,一定弥足珍贵。

    说话工夫,张泽石老师斟上了茶水,我们的访谈就在幽幽的茶香中拉开。我说:“曹怀新编辑约稿时明确要您那坎坷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的缩写,因为,点击网上搜索,有N处‘张泽石’介绍。”张泽石老师说:“好的。那我从网上发给你一份完整的《个人简介》,这一部分内容就不用谈了。”

    没有谈的这部分,我偷一个小懒,全文照搬他的电子版《个人简介》:

    [ 张泽石,祖籍四川广安,1929年7月23日出生于上海,父亲系高级知识分子、爱国民主人士。张泽石少年时在四川成都就读于基督教教会中学,1946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张泽石1947年在学校加入中共地下党,从事地下学运。1948年夏,被送往晋察冀解放区受训后派回四川开展农运及敌后武装斗争,参与组建“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并参加了解放成都的最后决战。1950年初从游击队转入解放军60军180师从事宣教工作。

    张泽石1951年初参加抗美援朝,不幸受伤被俘。被俘后积极投入艰苦卓绝的战俘营爱国斗争并参与组建中共战俘营地下党组织。1952年5月,中朝两国被俘指战员并肩战斗,一举活捉巨济岛战俘营美军总管杜德将军、迫使其公开承认美方强迫扣留战俘的血腥罪行。在这一震惊世界的“杜德事件”后,张泽石作为坚持回国的志愿军战俘营总翻译兼总代表,被美军定为“战犯”,长期监禁在巨济岛“最高监狱”及“战犯集中营”备受折磨,直到1953年7月停战后,张及其六千多难友被交换遣返回国为止。

    志愿军战俘归国后,绝大多数被错当成“变节者”,受到开除党籍、军籍的处分。张泽石亦未能免此劫难,并在“反右”和“文革”中被打成“右派”和“叛徒”,直到1981年才得到改正、恢复党籍!张泽石落实政策后,即从中学教师岗位上调任北京市石景山区职工大学任副校长,1985年调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直至1988年离休。

    张泽石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88年与人合作翻译出版了英国作家弗雷泽名著《金枝》;1989年,《我从美军集中营归来》一书问世并获北京建国40周年优秀报告文学奖;1994年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战俘手记》;1995年由其主编的《美军集中营亲历记》问世;2000年,《我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自述》问世;2005年由他主编的《祖国,我们回来了!》图文集出版。]

    言归正传后,我请他先谈谈他和战友们回国后蒙冤受屈的情况。

    张泽石老师回忆说:“朝鲜战争停战后,两万多志愿军战俘只有我们七千多难友被交换遣返回来,其余一万四千多去了台湾。我们这七千多志愿军指战员为了坚持回归祖国、拒绝去‘自由世界’付出了终生的沉重代价,不少难友当年就牺牲在战俘营的‘反背叛、争回归’斗争中,而我们这些带着满身创伤回来的幸存者,所受到的歧视和严厉处分竟长达几十年!”

    “怎么能这样对待你们这些坚贞不屈的爱国者呢?”我惊讶地问道。

    “现在看来,首先是由于我们国家对待战俘的传统观念是封建主义的,推崇所谓‘杀身成仁、精忠报国’。因而侭管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在弹尽粮绝或负伤生病情况下被俘的,却被一律视为‘变节’甚至‘叛变’!按照这样的战俘观,军人一旦落入敌手便被划入敌方阵营成为‘敌伪人员’。因此侭管我们是经历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得以回归祖国的,却被当成‘敌伪投诚人员’对待,不仅党籍被开除、军籍被否定,还一律受到‘终生控制使用’的政治监管!于是,我们七千难友归国后,真的是家门难进、婚姻难成、工作难找、而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更是在劫难逃了!”。

    张老师回答时语气很平静,我听了却感到沉重得难以承受。

    “那后来你们是怎样得到平反昭雪的呢?”我急切地问。

    “说来话长!”张老师喝了一口茶,从容地谈了起来,我一面记录、一面感叹,还不时插话提问,等张老师说完,竟然一个多钟头过去了。回到家里我在整理笔记的同时,也深深被张老师和他的难友们那种决不屈服于命运的顽强精神所感动!

    张泽石老师他们的第一次申诉是在1956年。那时他们开始感受到了政治上受歧视的痛苦,他和战友马兴旺、姜瑞溥联名向中央军委写了要求恢复军籍党籍的申诉书,期盼中央能了解实情、纠正错误。半年多后等来的结果是惹火烧身:他们被订为“叛徒翻案集团”,并成为后来他们三人都被打成右派的主要罪证。

    他们再次进行申诉是在1977年夏天,离他们第一次申诉已经过了20多年。那时十年浩劫结束,拨乱反正开始,张泽石老师和少数难友各自以个人名义反复向中央各部门投递申诉,直到1978年12月也不见回应。年底张老师便写信给他们当年战俘营地下党委总书记、原60军180师538团政委赵佐端,请求他出面带领大家展开集体申诉:“我们希望您仍像当年在战俘营那样带领大家为捍卫国家的荣誉、捍卫我们自身革命战士的尊严和改变我们的不幸命运再次奋起斗抗争!”老红军出身的赵政委回国后也同样受到沉重处分,但更让他痛苦的是自已对战友们所受冤屈苦难无能为力的歉疚!赵政委读信后,立即跟几位原战俘营地下党领导人研究,共同写出了《请求党中央解除我们的冤屈》的申诉书寄给张老师。申诉书全面诉说了我们因战事失利不幸被俘的经过;被俘后为坚持回国与敌人进行斗争的经历;回国后遭受的错误处分及其严重后果。赵政委在附信中说:“泽石同志,你是我们的秀才,你把我们这封申诉书在文笔上好好修改一下,署上我们的名,尽快送上去。今后你就是我们住在北京的代表,你可以用我们的名义继续向中央各部门进行申诉、上访。”受到老上级老战友如此信任和委托的泽石老师十分激动,便和在北京的几位难友们一起,将修改好的《集体申诉书》抄写多份,分别送往党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中央部门。但半年过去了,眼看许多冤假错案都陆续得到平反,他们的申诉仍然如石沉大海。

    1979年6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大会在京召开,泽石老师从报上了解到那一次大会的“提案委员会”委员中有不少知名作家,便对作家
  •     悲哀。
  •     本书讲述了作者1951年入朝参战被俘,至2010年走访幸存战俘难友,这六十年间的个人经历,和6000余名志愿军战俘归来人员的生活故事。
  •     试想:一位耄耋老人坐在电脑前,舞动着他那经受过战争磨砺、“运动”改造、岁月留痕的手指,敲击键盘,书写对那场“保家卫国”战争以及六千余名沦为美国战俘的“英雄儿女”坎坷命运的思考,是怎样的一种历史厚重感。这种军人一旦落入敌手便被划入敌方阵营成为‘敌伪人员’的陈旧战俘观,实在是令人无限伤感。
  •     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真相,反省传统的战争观和战俘观,具有令人深思的历史文化内蕴。
  •     当时的谈判工作是在不断有国民党特务和联合国方面的策反下进行的。(各种威逼利诱,国民党甚至会化妆成战俘在其中离间)以至于部分战俘头天说好要回国,第二天就反悔了。也许双方这样争取战俘更多是图一个政治舆论,板门店谈判时分为交战方和中立国,中立国包括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联军指派的瑞士和瑞典,双方是互不相让。
       志愿军被俘很多都是出于无奈,比如被炸晕了,受伤掉队的,181师比较杯具。。但在那种弹尽粮绝情况下还有更好的选择么。。
      可惜就算他们艰难回国也得不到应有的尊严,这是也许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一直关注荣誉、利益却缺乏最起码的对生命的尊重。
      中方战俘营里对联军应该是好的多了,一帮爷有吃有喝
      所以老爷子说打过日本人、国民党、伪军、汉奸,只有美国人是喜欢跪着投降的
      比较幸运的叛逃者去了美国或者瑞士,回国或者去台湾的就不说了,各有各的不幸
  •     很难评价,但有助于了解历史的某个面向。
  •     谁是发动战争的真正的罪魁祸首?我们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承受的可怕苦难究竟是为了谁?战俘营内中国人之间竟然也有残酷的血腥争斗?为什么在战争环境中尤其是战俘营李,人性与兽性的分化能够被推向极致?如果再来一场战争,我们的后代还应该在去为过献身吗?……
    这本书很好地解答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因为作者亲身经历过,并且走访过幸存的战俘战友,所以,作者比谁都更适合解答,答案也比谁的都更具有说服力。
  •     没有对人的尊重,没有对人权的尊重,一切枉然
  •     哎,苦难的一生非常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就是人还是没有逃出那苦痛根源的枷锁,他们是不幸的,但他们也是幸运的,就他们的结局而说;作者一直在陈述,最后一章终于发声了,是啊,他是想给历史的发展,人类的前进留下点什么,我看了后,多了些东西,足够了,敬那被时代所绑架的一代~~~
  •     朝鲜战争虽是一场局部战争,并已过去60年,但它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个说不透、道不尽的重大历史话题。亲历者已逐渐老去,许多历史真相却尚未揭开。本书作者是志愿军第60军180师538团团政治处宣教干事,亲历朝鲜战争最惨烈的第五次战役并受伤被俘、坚决回国,他经过了战俘营里更为残酷的窝里斗,遭遇了历次政治斗争的歧视和折磨,却坚定顽强地自我振作、不断奋起,直到80岁高龄仍然在为6000名归国难友上诉鸣冤、落实政策。这本书就是一个朝鲜战争的亲历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开的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真相。  
  •     做为战俘的中国人生活我第次看到,面对这样的身份,面对这样一场战争,做为一个个体会有很多争扎,有的投诚,有的坚持,更多的人不知所措选择沉默,真不知道如果是我会选择哪一条路。
  •     泪点太低的人看这类书真的是很吃力的事情,因为要抑制住像猪嚎一般的哭声==。关键两点:1.“1.千万不要半途停下来,要把这本书一起读到底。”,上下部对比才更让人唏嘘;2.对暴力的崇尚、对皇权的迷信,从来不是军国主义日本人所独有,自诩华夏五千年文明悠久的我们久居疱室不闻其臭更是可怕。以上。
  •     大家都在关注英雄,以为牺牲的军人值得尊敬,那么战俘呢?睡了一觉,发现成千上万人被俘了,岂非他们所愿?在战俘营里面还能坚守信仰,真的是太感动人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战俘们的真正千姿百态。催人泪下。
    也感慨政府对待俘虏的态度
  •     国家赔偿。。。老兵不死,只是凋零。POW并不可耻。
  •     这是一本读了让人难以忘怀的书,是一本让人为之动容的书,也是让人值得深思的书。书中所述真实发生的事件,在我们感动和同情的同时,我们是不是要去好好思考一下呢?为什么朝鲜战争结后,我们的战俘经过斗争回国后,却受到这样的歧视和遭遇。战俘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对待战俘各国情况不尽相同,但我们恐怕是做得最差的国家之一了。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这一英雄人物的原型,就是一位以为牺生了的战俘,他的遭遇与本书的主人公差不多,虽几经周折搞清了问题,但仍得不到国家的认同,仍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哦!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呢?正如书中主人公所说:如果在来一场类似的战争,我和我的后代还应该去为国献身吗?
  •     朝鲜战争不该忘却,作者笔锋触及的战俘话题更不该忘却。看到战俘汇过后遭受的各种待遇让人警醒,对于那些抱着保家卫国信念走上战场而不幸被俘的人,我们是不是该更多给些人文关怀?!作者曾经的彷徨——“如果再来一场类似战争,我和我的后代还应该去为国献身么?”读着让人心酸!
  •     读后半部俨然更让人泪流满面~读完(我的抗战)读这本,我依旧离那段历史太太太太遥远~战争的痛从皮肉到骨髓~敬重英雄们!!!
  •     一口气读完张泽石先生的这本回忆录,佩服当年在朝鲜战场英勇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也极感动那些被俘后仍然与美帝国主义英勇斗争的英雄们,他们是十分伟大的,应该值得我们纪念的。但是我们的国家确实太长时间忽视了他们,而且在特殊时期还深深地伤害了他们,从这部著作中,我们应该反思,和平来之不易,国家公民人权应该得到充分的保障,为国作战的战士们,不管是战胜还是战败,还是被俘,只要是为我们这个国家,勇敢在战场上拼搏的,都是应该得到国家重视和国民尊重的。
  •     有战争就会有战俘,有战俘就会有不一样的故事。那段历史我们都应该铭记。
  •     一直想看一本描写志愿军战俘的书,《我的朝鲜战争》是作者自己写自己的经历,特别注重描写自己作为战俘的一段历史,从被俘到监狱斗争,到回国后不公正的待遇,自己的人生情怀。看后心情很沉重。
    中国自古都是崇拜英雄人物,非常尊重人格和人生的完美,战争中被俘似乎和失足犯罪可以划着等号,千年以来,我们忽视了太多。战士都是英雄,无论在什么战场,被俘只是身陷囹圄,并不能说明什么,战俘更应该受到公正特别的待遇!
    最近看了部美国电影《大偷袭》,讲的是二战中,美国在越南拯救被俘的几百多战俘的故事战俘在成功出来之后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欢迎,最后的画面是飘扬的美国国旗。
    我们中国什么时候也认真反思自己的历史,如此注重战士的生命,不管他身在何方?
    还有一个遗憾的是,对被遣返去台湾和印度国家的战俘命运由于缺乏资料,叙述情节不多,很想在多了解他们的命运,他们同样是民族的英雄!
  •     本书的精华完全在下半本中战俘归国后的生活描写
  •     sigh,不解释。
  •     被俘的朝鲜战俘都有一段辛酸的回忆,他们抵制了诱惑 他们热爱着党和国家,但是受到了极为不公平的待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