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性别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 > 消解性别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542629630
作者:[美] 朱迪斯·巴特勒
页数:288页

章节摘录

适于生活的世界是怎样形成的并不是个没有意义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哲学家考虑的问题。一直以来,各个阶层的人以不同方式提出这个问题。如果人们因为这样就成为哲学家的话,这倒是我乐于接受的结论。我认为,不仅仅是“究竟是什么让我自己的生活可以忍受”这样个人的问题成其为伦理问题。当我们问道,从权力的立场来看、从正义分配的角度看,是什么使得,或者说,应该是什么使得他人的生活可以忍受,这样的问题也是伦理问题。我们的回答不仅显示出我们对何谓生活、它应该是什么样的等问题的看法,也反映出我们对什么是人、什么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生活等问题的看法。如果我们认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人类生活是有价值的——或者说,是最有价值的——或者说,是思考价值问题的唯一方式,那么我们就有犯人类中心主义错误的危险。但或许要抵制这种倾向,我们必须既思考关于生命的问题,也思考关于人的问题,而不是只从一个方面来考虑。我将从以下问题开始和结束:什么是人?什么构成人?相应地,什么样的生命算是生命?以及一个多年来困扰我们中的许多人的问题一一什么造成了悲惨生活?不论国际男女同性恋群体内存在怎样的差异(这些差异并不小),我相信,我们对失去某人会怎样都有所了解。如果我们已经失去过。

前言

这套译丛所涉及的领域是性与性别研究,所选作者的基本理论倾向是社会建构论。从1960年代开始,在性与性别研究领域展开了一场生理决定论(本质主义)与社会建构论的论争,至今已经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生理决定论渐渐失去了影响力,社会建构论占了上风。而本译丛的作者巴特勒等人正是这场论争当中的主要人物。从1960年代起出现的性别新概念认为:将某些行为归属于男性或女性只是一种社会习惯(就像在英文中将船称为“她”,而其他文化中却不会如此)。社会建构论最初的观点是: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许多差异都不是源于一个基因,而是许多基因的相互作用。性别是以生理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个人生而为男为女,并没有天生的性别认同,他们是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性别认同的,在经过社会的建构之后才成长为男人和女人。虽然生理性别是天生的,但是社会性别既非内在的,也非固定的,而是与社会交互影响的产物。它会随着时间和文化的不同而改变。

后记

《消解性别》(2004)是朱迪斯·巴特勒教授在《性别麻烦》(1990)、《身体之重》(1993)等划时代著作之后的又一部关于性别与性的重要作品。在《性别麻烦》中,巴特勒将性别(gender)视为发生于空间、时间中的风格化表演的产物,通过揭示性别的表演性(performativity)而革命地动摇了本质论者眼中的性别所具有的稳定性、不变性,从而为我们思考性别的多样性打开了新的道路,也为女性主义深入探索妇女的性别角色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工具。《性别麻烦》对妇女研究、性别研究、性研究等相关而又不尽相同的领域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时至今日,这本书不仅依旧是巴特勒最有名的著作,也是美国大学社科、人文诸系——人类学、政治学、历史、文学等——不少研究生课程的必读书。从1990年的《性别麻烦》到2004年的《消解性别》,巴特勒对性别、性及相关问题的处理及思考发生了哪些变化?读者最容易觉察到的变化可能是,与《性别麻烦》的晦涩语言相比,《消解性别》的语言变得较为平易近人。《性别麻烦》的读者常常迷失于巴特勒晦涩、抽象、充斥着各学科术语以及各种理论的迷宫;而《消解性别》的读者会马上发觉,巴特勒在这本书中似乎采用了一种对普通读者更友好的语言。

内容概要

朱迪斯·巴特勒
1956年出生于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与比较文学系教授。巴特勒是当代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之一,在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当代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等学术领域成就卓著,主要著作有《性别麻烦》、《事关紧要的身体》、《消解性别》、《欲望的主体》等。
郭劼
北京大学英语系文学硕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教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语言文学文化系比较文学专业。研究兴趣包括性别理论、妇女研究、电影理论及明清文学。

书籍目录

前言:协同表演
1.在自己身边:性自主权的限度
2.性别制约
3.给人以公正:性别再分配及变性寓言
4.对性别的反诊断
5.亲缘关系总是以异性恋关系为基础的吗?
6.渴望承认
7.乱伦禁忌的窘境
8.身体的告白
9.性别差异的结束?
10.社会转化问题
11.哲学的“他者”能否发言?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编辑推荐

《消解性别》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作者简介

继《性别麻烦》和《身体之重》之后,巴特勒的这部论文集对她自己提出的性别操演观点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开始将对性别的关注点从哲学话语转向现实生活与政治。她针对身体解剖学、美学以及社会与政治等领域对性与性别的各种限定和标准,提出了消解性别这一应对策略。在本书中,她考察了乱伦禁忌的意义和目的、新型亲属关系、性别跨越、双性、性别诊断和变性手术等问题,将对性别规范的批判置于人类生存与延续的框架之内。巴特勒的论述涉及近年来出现的“新性别政治”的各个方面。

图书封面


 消解性别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表演”并非身体主体性探索的唯一渠道,“性别”也不是对人的唯一“规范”,仅仅认为朱迪斯·巴特勒不过是在跟性、性别或身体打交道,我想这未免太看低了她。在我看来,她是一位一直在努力思考、探索和尝试生存/生命/生活的更多可能性的勇士,而这种努力的动力源自她自身的需求——这是她在《消解性别》一书中明确告白的。在朱迪斯·巴特勒的青年时代,同性恋完全不会想象到今天的场景——可以公开同居,可以结婚至少可以申请结婚权,可以观赏一部部以同性恋者为主角的精彩电影……她那个时候只能在夜晚去同性恋酒吧寻找快乐。她需要被承认。她经历了石墙事件。她见证也参与了历史的书写。今天的中国很难定义,对于同性恋来说,算是“前石墙阶段”呢还是“后石墙阶段”呢?我以为以中国的国情,类似事件出现的几率极低。在今天的美国,对同性恋的仇恨并引发对ta们的暴力甚至枪杀,依然屡见不鲜。右翼宗教团体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的反对势力。这些,给美国的同性恋既造成了伤害,当然也制造了反抗的机会。我们要庆幸中国虽然存在不少对同性恋的偏见和歧视,但类似的暴力和无缘无故的仇杀事件毕竟还没怎么听说过。基督教教会也还没有获得可以公开干涉俗世生活的权力。但我们有同性恋自杀,据了解,青少年同性恋自杀事件尤其频繁。那么,福柯和朱迪斯·巴特勒,此二人之所以相继站在了激进的立场,先后加入解构主义阵营,对过去及当今的一切形成定论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等加以批判和解构,未尝不与他们的性取向有着密切关联。我们是不是可以进一步说,性取向不止影响生活,它必定也会对你的学术研究产生影响——如果你能够正视它的话。朱迪斯·巴特勒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性(sex)和性取向研究和性别(gender)研究互不承认,前者被认为是与同性恋、变性等相关,而后者只是一种女性主义研究取向。而且前者认为性别研究可以被性研究取代了,他们不需要关心性别因为他们不需要性别;而性别研究则被进一步认为可以是在“女性主义”框架之外的,因此它逐渐地获得了在主流学术界的地位。恰恰是这些复杂的、与“主流”不一样的事实,才给我们的思考展现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不禁要自问:难道我是一个符合主流的人吗?严格地说,不是。然而过去很长时间,我对“主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无视?反抗?在读《消解性别》之前,我从未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大体可以有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不是对我思考的问题的回答,而是对这一问题之所以产生的回答:在“主流”之外,我们的思考和疑问缺少明确的参照标准,我们甚至不知道某种疑问算不算是一种疑问,我们所提的问题算不算是一个“真的问题”。这就是“规范”的作用。“规范”是《消解性别》一书的关键词,在我看来还是一个占有核心位置的关键词。有关性与性取向的言说缺乏被广泛“承认”的规范,使你觉得自己无法“正确地”评价它,哪怕你自身拥有某种确切的经验,但你不敢确信自己的这种经验一定是可靠的、具有代表性的。“主流”至少有这样一个好处:当你在行动和言说时,你可以有一套完备的参照标准,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对是错,当你的经验在其他人构成的主流那里得到证实,你便可以足够确信自己没问题,“反正大家都这样嘛!”有关性与性取向在我们这个社会语境中其言说是被限制的,尽管有非常多的同性恋论坛,然而我们却无法在真实的生活中看到ta们。当我们着眼“社会”,我们便会知道那些网络中的故事是不可见甚至是不可寻的。而变性人、变装者则更加稀少,他们一般只在晚上活动于酒吧,假如你进入过这样的场所,你难免会惊诧,这些平时不可见的人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白天他们又存在于哪里呢?他们的生活是否会与“我们的”生活有所不同?——这些被规范化了的主流社会所遮蔽的差异人士,他们如何协调自己的生活?还是任凭白天和夜晚的分裂?想到这里,似有一阵寒气袭来,“主流”的强大和可怕,再次更真切地逼近眼前:那么热闹纷繁的生活,就活活给这主流社会扼杀了!而承载着这些生活的人呢?他们又当如何面对生存空间的逼仄?今天,有关同性恋及变性人的话题,愈来愈多地得到公开言说的资格——以前我不认为公开言说意义重大——,然而关于哪些话题是值得言说而哪些话题不可以言说,仍存在着一个“规范”。比如关于同性恋,“规范的”的言说是“同志结婚权”,而假如你想讨论同志是否可以借助生育辅助手段拥有自己的孩子,那么抱歉,你这个话题还太“超前”;围绕男同志最公开而广泛的话题是“防艾”,然而如果你想关心一下女同志的健康问题,抱歉,这个问题不存在——我们权且把女同志与未婚女性相提并论,会发现,与女性健康有关的是“生殖健康”,以及单位为达到监视计生问题而施行的“体检”——而这些体检是将已婚女性和未婚女性区别对待。我们的生活存在各种疑问和困惑,而性少数人群面临的疑惑相信会更多一些,但是,被国家所强制形成的“规范”以及由多数人约定俗成的“规范”却一再限制和禁止我们解决这些疑惑的途径,使得我们本能地想去探索自身可能性的尝试显得迷茫尴尬甚至无地自容。规范在使得多数人获得合法性的同时剥夺了另一部人存在和生活的合法性,朱迪斯·巴特勒甚至认为多数人的合法性正是借助于排斥另一部分人而得以建构的,主流通过确认谁是“他者”而获得了心安理得的存在感。那么,那些被排挤被否定的“他者”呢?我们该怎么办?反抗?装糊涂?分裂?朱迪斯·巴特勒告诉我们,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尝试,而这种探索和尝试,不必也不应该仅仅以修正规范为目标,我们要努力突破规范,首先要在思考上摆脱规范的约束——尽管这很难,但“言说”的合法性,应该是可以凭借我们主体性的存在、凭借我们不断的自省和质疑而得以超越或获得的。这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
  •     书本身的内容就不多说了 大家自己看吧 我只表达一下对翻译的看法。莫里斯 梅洛-庞蒂竟然翻成了“毛里斯 梅赫罗-澎缇”,其代表作《知觉现象学》翻成了《感知现象学》,惊叹~~~可能是因为译者本身是学文学的缘故,不了解这些大名鼎鼎的法国哲学家吧。还是希望国内搞翻译的人本着负责任的原则对自己的作品同时也是对读者。否则,我们只好苦读英文版的了,这样也算是对学了n年的英文有个交代了~~~不过,这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吧。还在阅读中,读完了再给个完整的评价吧~~~
  •     男孩和女孩儿都是纯洁的,不要打搅,而成长就是不断地进入禁地和品尝。没有区别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男孩儿变为男人和女人的一部分,真是好,女孩儿变为女人和男人的一部分,均等机会,好好。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书收到后很旧,纸页非常之黄,封面有灰,反面还被人用圆珠笔写了字“上海三联”,看上去像从别处收回来的二手书,不过内容不错,印刷无误。PS.书收到当天网上换货,今天就受到了换的新书。很喜欢卓越!!!!!早知道当年那本印刷不良的字典也换了,由于拆了塑料皮,一直没好意思。。
  •     书本身应该不错,不过在下才疏学浅,再加上翻译的问题,愣是没懂-_-#这下伤脑筋了。
  •     3.5 语言不够精炼,陈述”和思辨路程太多,观点被交杂的线隐没不清。不停提问看的巨累,整书讲的都是规范和权力的问题,真的觉得话好多……orz
  •     以生命为题中之义的学术著作
  •     略读(快一个半月了无数次拿起放下),从战斗体艰涩文风到翻译都实在承受不起啊,合上书只记得「操演」
  •     半梦半醒间读懂
  •     带来的启发要比我看懂的东西要多…………
  •     在巴特勒看来,生理性别(sex)无关紧要。人在社会中或主动或被迫寻求自我认同,不过是为了进入被定义的『人』的范畴内,性跨越者所寻求的是被社会接纳和承认,也就是获得作为一个人的权力。「坚持将男女二元关系作为理解性别领域的唯一方式的限制性话语就上演着权力的约束性运作,这种权力将霸权自然化了,而且预先排除了破坏这种权力的可能性。」性别决定性向不过是权力的产物之一,而由于身体从一出生就处在被交出去的地位,性别跨越者面临的是自我的破裂和与身体的分离。但是界限是不确定、可改变的,所以抗争是必须的。
  •     显然是跟着德里达跑太远了~
  •     大约是她最容易读懂的一本了吧
  •     这本水库是一本学术作品,内容不错
  •     尽管我们尚未谋面,但这不妨碍我单方面认为朱迪斯·巴特勒是我的知音。
  •     对比原文看过,翻译蛋疼
  •     聪
  •     女神噢
  •     文风总算开始平易近人了些,内容上并未超出《性别麻烦》和《身体之重》,相当于面向大众的简化版吧。
  •     看不懂哈哈哈
  •     受哈贝马斯影响以“规范”为主线进行论述。提出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多,不过也算是开拓思维了。
  •     但凡和哲学的主体扯上关系我就晕了。前言和第九章有用。前八章讲酷儿和同性恋研究比较多。
  •     书不错,质量也不错,值得一读,特别是研究女性主义的,可以看一看。
  •     嗯,没有读懂~
  •     我们的身体不属于我们自己。
  •     女性主义被认为是作为哲学的“他者” 而又切实以哲学为基 朱迪斯企图打破已有的性别与社会甚至是关于“人”的规范 而重构关于自我、主体、性与性别的概念 但其中无疑又存在诸多悖论
  •     5纯粹天然性身体不存在|15这种驱动是生物性和文化性的密集汇合20他人和我区别不能消除21身体作为身体总是被转与他人,有其稳定的公共一面45列:文化规则不可变161引起社会羞耻感才有创伤性86九五世妇会
  •     福柯的老路子,沉着的肉身是话语的结果。
  •     英美派嘅女性主義唔知點解成日都令人想吐槽:阿姑你咁惡做咩
  •     很多地方,她用了我的人称,极为平常的语气,讲述着或他人或自己。在那些游走眼前的理论字句中跳出来,有一些莫名的感动。被她感动。懂得她的理论,在太细的地方却又陷入疑惑,当发现那疑惑绕到了最后也逃不出一个死穴,想和她一样希望着希望,却同时又觉得那希望根本就不存在。但再转念,或许是我已经变得太麻木太悲观太消极太得过且过太生气全无,所以会有这般念法。即使只是一个光点,看着,也是好的。
  •     我也忘记这本说了神马!!!
  •     性别并不是自我创造或拥有,而是体现为处于自身之外的、超越了自身的社会性。我们身体的社会脆弱性是政治构成的一部分,人类交由社会赋予或收回的承认机制所发挥的消解作用,作为权力运作不断地制造着人的差异。个体可能欲求着主流社会规范,也可能因规范局限生存感而选择通过逃离来削弱距离。我们起初由我们之前、之外的一切所构造,这种构造同时为一种“我是由非我能选择的社会事实所构造”的悖论所呈现,因而“我”依赖于这种悖论的可能性必须通过我的行动作为存在的条件,性别消解的威胁正是由社会的不完全承认而构成的;但性也并不会作为权力运作的结果而被完全消解,因其欲望的即兴可能并不完全被规范所决定,它被规范束缚,也被规范激发,甚至要求局限的再现。(一本令人情绪不断崩溃的书,我想作者写的时候大抵更加煎熬痛苦吧。)
  •     人的意义都没搞清就谈女性主义、男性主义。谈谈容易,别人照样强奸你,有意义吗?
  •     以前就想赵本性别相关的书看一看,因为我发现生活中男女在很多方面有着很多不同,问同学都说是性别歧视,但我认为没这么简单,就买了这本书,还不错
  •     布齐欲望啊……
  •     巴特勒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她并没有给出见解的问题……或者看了《身体之重》再来看看?
  •     看到这个条目没标记过还以为是没读过,结果越翻书越觉着熟悉。女神的几本书里最喜欢这一本。一来是浅显易读;二来是更新颖,很好地结合了伦理、法规和医学技术上的新问题;第三是完美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做性别研究,它能给予所有人以怎样的自由。
  •     performativity...
  •     完全不记得
  •     fgfgh
  •     写论文的时候看的~
  •     有些问题需要经验材料解决,有些问题完全可以用直白的行文讲出来,不过这本书都还是在用理论jargon配上巴特勒被诟病已久的写作模式来说事情#已经对巴特勒无感了#
  •     后福柯主义,不要妄想看懂巴特勒大婶。
  •     写的一气呵成,易懂不艰涩。
  •     与其说是学术性的那种好或者启发,或者连贯而给人以冲击的思想,巴特勒这本书的优秀之处不如说是一种反思的姿态。无论是在性别构建,对身体的暴力,恐同,对拉康和黑格尔理论的,大学教育这其中的哪一个方面,巴特勒都在抵制所谓自然、权威的构建,在她对于拉康理论的吸收和批判中尤其突出,“如果存在着一个我们不能取代的普遍法则,而我们又一再试图通过想象的方式取代它,那么我们事先就知晓,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是会收到阻碍的。”她的根本理论立场在于,“这种规范美欧固定的本体位置,它是通过自己的体现、通过试图利用它的行为、通过在这些行为里对概念的复制而被制造或复制的“,她借此否定了生理性别的存在,把精神强行地并归身体里。她的学术中一直有种人本的东西,用她自己的话讲是生命里。女性主义水很深不过很有趣。
  •     巴特勒的著作思辨性很强,带来的结果是行动力很弱
  •     不推荐作为女性学入门级书看。。是自己太弱了。
  •     我最近很喜欢把各种事物描述为“不是从来就有的所以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性别也是这样。
  •     读完后耳目一新。
  •     【2016第30本书】好丢人哦,这一个月只读完了一本书,虽说平均每天也要啃一篇英文文献,但不读书还是件很糟糕的事。读我们这个学科的,提到巴特勒总是情感很复杂,一方面她表达艰深,每次向他人转述总怕被套上不懂装懂的帽子,另一方面,她的理论又确实会打开新视野。这本书真的很友好,可以读懂也会看到更生活化的巴特勒,也会明白她为何开始走这条路,走了哪些路,又渴望走向哪。
  •     随笔、指点江山以及回应性的文章较多,不如《性别麻烦》深入系统,给三星。另,专为最后一篇文章加一星,值得所有读哲学的人深思。
  •     很好哦哦
  •     结合了gender,sex和psychoanalysis的反思。友邻里貌似有不少Butler的脑残粉,可我怎么觉得她说话略晦涩
  •     进一步讨论“性别的麻烦”产生的麻烦,对我昨天的白日梦言论有如当头一棒:象征性的仪式行为自具意义,但即使是一种“表演”,也有着强烈的“协同”诉求,即是说,自称“姐姐”只能达及一小部分意义,而大家都称其“姐姐”,才是真姐;但也有方便处:你甚至不需要一个妹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