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中国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 > “自我”中国

出版社:上海译文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532755394
作者:[挪威] 贺美德、鲁纳
页数:29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我政治创造出一个亚政治共同体,或曰“挂钩式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他和他的同伴得以齐心协力创造他们自己的主导叙事,并在政府面前行使一定的政治代理。孙大午由此证明个体化与新的政治行动形式完全不冲突,正如贝克夫妇所称。这种亚政治共同体只不过是中国新生的国家与民营企业动态关系的一个例子。它向我们展示了,即便游戏规则在不断改变,这一关系也能被果断的民营企业家通过非正式的方式加以利用。这种共同体的优势在于其在具备流动性的同时又有一种微妙的连贯性。它可以包容许多人因时间流逝而改变或顺应的各种人生计划,它代表了一种在政府控制以外寻找新型的集体主义结构进行重新嵌入的方式。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下,这能否产生一种重大的影响,能否使孙大午的政治哲学更具可行性、更具影响力,仍然值得怀疑。“历史”还没有“选中”他。

内容概要

贺美德,挪威奥斯陆大学中国学教授。鲁纳,挪威奥斯陆大学中国学教授。阎云翔,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人类学教授。

书籍目录

前言:个体化的种类
导言:冲突的个体图景和有争议的个体化进程
1 个人选择的理想化:中国农村青年眼中的工作、爱情和家庭
2 “他是他,我是我”:中国农村养老中的个人和集体
3 个体化和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代理
4 他们自己的集体:游走于政党边界上的青年志愿者协会
5 在自我与社区之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个人
6 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意识中的个人自律和集体自由
7 “情感压力”:当代中国的法律与个体
8 集体符号和个人选择:归国华侨在国家农场的生活

编辑推荐

《"自我"中国: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是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之一。

作者简介

当代中国社会从未停止变化,新近在诸多方面的激进变动更是从本质上改变了社会的结构。个体的崛起,就是这样一种转型性的变革。
个体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关系的结构,导致了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在公共领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化背景下的公共领域,个体的角色变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对于当代的中国青年而言,个人幸福和个体自我的实现无疑成为了人生的终极目标。
那么,如何理解正在崛起的个体、及其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根本的问题在于:中国社会,是否像西方社会一样,正在经历一种个体化的进程?
作为一项持续数年的实证合作研究,本书深刻地揭示了:在中国,个人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社会范畴的事实。中国已经出现了一种发展趋势,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发展不仅决定了私人领域、家庭结构和两性关系,也决定了经济的组织方式和灵活的就业,以及同样重要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同时,本书也从不同的角度表明,这一中国式的个体化进程具有其独特性,它并非是对欧洲个体化路径的单纯复制。
因此,所有想要了解当今中国社会基本构成——包括其两面性、偶然性和矛盾性等——的读者,都必须读一读此书。

图书封面


 “自我”中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去年写的,因为联系发表事宜发迟了。http://dszb.whdszb.com/whdszb/html/2012-04/13/content_129720.htm随着国际人类学研究逐渐从边缘文化走向中心区域,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学者书写民族志的舞台。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的最新译本——《“自我”中国》来源于十多位中外学者的跨界努力,内容则基于对中国社会“个体化”进程的经验调查。“个体化”,这个具有明显西方现代性色彩的概念,如何在中国的框架下得到延伸,是值得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正如贝克夫妇在前言中强调的,中国的个体化“并非表现为对欧洲个体化路径的简单复制,而是必须被理解为中国式的个体化。”欧洲的个体化是第一次现代性胜利的结果,普遍在公民基本权利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展开,中国的个体化,却注定要在没有制度保护的土壤上展开,充满着张力和变数。贺美德与庞翠明在对中国农村青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后发现,如今的农村青年确实更强调自己的主观性并向往一种冒险的生活。然而,由于基层自组织的薄弱与精英循环受阻的现实,这种对于个人选择的理想化导致的是一种破坏性的个人主义。他们不关心政党政治与村民选举,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主要源于是否能为“自己及其家人创造有意义的生活。”在对农村养老的调查中,研究者发现许多身体健康的农村老人都更加倾向于单过,他们正在主动适应现代化带来的农村结构的变化,选择了一架自由与风险同时加码的天平。但是,农村社会服务的匮乏和非政府组织的形式化却是这种生活方式变革的阻力,当老人们终有一天生生活无法自理,之前回避的赡养问题还是必须要面对。德尔曼与殷晓清将视野聚焦于中国的民营企业,考察以孙大午为代表的农村企业家如何在公共讨论中既质疑官方的主导叙事,又避免在国家层面挑战制度的根基。作者引述狄克森的研究成果称,民营企业家“更关注的是在更广泛的政治参与中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更广泛地参与政治。”第四章中,对于海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实证调查一方面发现了志愿者们顺应个体选择与动机多元化的新趋势,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其中党和国家的干预。青协必须定期举行意识形态浓烈的学习讨论会,志愿者自身发起的活动亦很少得到共青团和政府的支持。而“没有得到任何党组织分支担保的有组织的活动,普通老百姓有时是会回避参加的。”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考察中,魏安娜发现了作家们反思和构建个体的努力,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作品中流露出的“他者性原则”,“即个体认可承担不同角色或身份的可能性”,然而这种努力尚未创造出完全独立自决的主人公形象。而鲁纳在考察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后更是指出,尽管在20世纪初的思想文化运动中,个人的绝对自由和自治受到倡导,“对于个人自治与社会道德的政治关注仍把个人锁定在建设国家的角色中。”余凯思将中国法律与个体的关系分成了几个阶段,从封建社会的群体成员属性决定罪行轻重,到民国刑法的更看重“罪犯的个性或者犯罪行为背后的个人因素”,再到建国前三十年的思想改造与再教育,最后演变为当代充满争议的司法改革。但是总的来说,当遇到法律问题时,“20世纪以来几乎中国各个时期的政府都更多地视个体为义务承担者而非权利享有者。”最后,李明欢对于华侨农场变迁的叙述描绘出了一幅逆个体化的图景:当改革进程拉大了个体间的差距,那些在财富的积累中被边缘化的群体,本能地形成“一种对既往集体主义时代的怀旧情结”,从而要求回归国家的庇护,收回失落的特权。这种念头如此强烈,以至于留在农场的归侨侨眷们开始构建一种“爱国华侨”的新型群体认同,以作为与国家谈判的资本。抗议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巨资推行“侨居造福工程”,逆个体化的诉求最终得到了国家的回应。有趣的是,尽管本书的副标题为“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但是全书给人的总体感觉,却是中国个体化的不成熟与不彻底。与其说个体的独立性正处在普遍崛起的过程中,不如说他们只是在改革的罅隙里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而已,有人希望取消更多的限制,也不乏有人美化集体“逃避自由”,在从控制到自由的渐变光谱上,个人所站立的位置往往并非出于权利意识和内心信念,而是以功利目的为驱动。那些正在萌芽的个体意识,也在官方严密的把关下,左支右绌,动辄得咎。除了过分乐观的书名,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取了《“自我”中国》这样宽视野的题目,却对整个个体化图谱的建构着力不够。八章共八个主题似乎都只是点到为止,相互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如同一块只完成了几片的拼图,既猜测不到全景,也观察不到细部。除了第三章对于民营企业家的访谈外,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个案,某些调查的代表性似乎也不够。倒是阎云翔老师在第一章前所做的导论《自相矛盾的个体形象,纷争不已的个体化进程》,完整地梳理了“个体化”的内涵,以及个体化在中国实践的特殊性。去年,阎老师在美国出版了《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此篇导论与该书的前言和结论有相近之处,也是对其个体化思想的总结,切不可跳过不读。贝克夫妇认为,中国在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上率先启动个体化,政治和社会的个体化则明显滞后,与欧洲相比呈现一种倒置,这导致中国的“个人权利被当做一种授予的特权,而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在缺乏西方个体化前提的背景下,未来中国的个体化,是在博弈中倒逼出“文化民主化”,还是由于政治控制而永远处于尴尬的未完成状态,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命题。
  •     毛时代(The Mao years)“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和社会形态的解体,野心的人性改造实验终在这块土地沉寂。改革年代,随着无所不在的国家权力逐渐从私人生活领域退出,强制命令式经济向市场契约型的转型,“人”被重新发现——回归或唤醒作为有欲望,需要,追寻生命意义的个体。个体的崛起成为转型中国独特“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如何理解中国本土语境和实践下的个体化进程?如何理解崛起的“个人”深潜的复杂性和参差多态?《“自我”中国》一书,也许能提供一种富有启示与反思意义的视角。多维棱镜里的个体图景作为一本跨界合作的集子,13位不同专业的学者带着不同的关怀,问题和视野进入中国个体化进程的研究领域,个体图景在多维的棱镜里呈现出复杂而有趣的面貌。贺美德、庞翠明通过半结构性的田野访谈和对自传性叙述阐释,发现中国农村青年在工作、爱情和家庭生活里找寻主体性,自由恋爱、自我实现、独立、自主的观念在农村青年广为传播。新生一代农民工远离故乡、父母、家庭和社群,“脱嵌”之旅源于对都市生活向往和自我实现的期盼。面对制度性的歧视、社会区隔和排斥,他们更强调个体的责任,并将个人选择理想化。但理想化图景的背后是劳动力市场的个体化、都市漂移生活的无根感与贫困的代际传递和循环。坚硬的现实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使家庭成为富有生活意义的单元和可资利用的资源。而乡村自组织的虚弱和公共生活的苍白,使乡村青年沉湎于一种破坏性的个人主义——“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以及对个人利益和消费的自我中心式的关注”。这也影响了他们对家庭的理解和家庭内部权利义务关系的平衡。而在关于农村养老的田野调查里,老人已逐渐适应空巢家庭更为个体化的生活方式。“他是他,我是我”表达了其对个体选择和自由的偏爱。传统的孝道和权威理解得到调试并修正家庭代际关系更加平衡、宽松,与子女有情感纽带联系的独立生活成为了老人眼里理想的生活模式。但“孝道的衰落”和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也使得老人们面临着孤老,被抛弃的风险。老年人社团能否在空巢和空心化的乡土生根?能否在原子化个体的乡村开辟民间的社会支持网络和自组织力量?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民营企业家孙大午的“自我政治”是精英群体“个体图景”的一个样本。借助于富有韧性和扩散性的关系网络,他挑战地方政治的主流话语和权力运作的潜规则。“另类”的企业家角色生长于松散、流动的亚政治空间里,而政治罅隙也为他提供了进行利益表达、协商和博弈的可能性。但在国家层面,他并未形成真正的挑战性张力,国家作为可触、可感的现实使其不敢逾越政治雷区。这也反映了民营企业家“更关注的是在更广泛的政治参与中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广泛地参与政治”(Dickson 2007)。茹兰兰“以人为中心的民族志”从个体层面理解青年志愿者参与的动机和愿望。不同于毛时代“自我牺牲”的道德话语,个体选择和自由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实践过程中的互惠、友谊、交换和自我实现凸显了个体的崛起和集体的更为丰富的内在品格。但作为党的外围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仍然受制于被管束和控制的意识形态框架内,难以成长为真正民间性质的自组织力量。魏安娜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当代文学视野里的个体图景,具有自我反思、着迷般的自我中心成为当代文学主要特征:一方面是没有自我感——在对抗宏大叙事中,自我的迷失和困顿;另一方面,迷恋自我——沉湎于情欲的身体,欲望,私密的想象。这恰恰反映了文学话语中脆弱和分裂的个体:既要追寻私密的和不受他人干扰的主体性,又要与他人形成有意义的生活世界。余凯思从法律棱镜里观察中国个体化进程,罪行控制模式(强调法律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在压制个体侵犯方面的作用)和社会约束主导了20世纪中国的法律体系。个人不是作为权力的主体,而是被改造,灌输,监督,治疗和惩罚的客体。“现代中国“人的解放”只不过是从一种“私德”归属的家族式空间,转移到“公德”归属的国家空间的过程”(杨念群 2006)。走出“祖荫”的个体,将对家族的忠诚,转移到对国家的忠诚。华侨农场作为逃避、重构或拒绝个体化进程的田野样本,提供了一个理解“制度化的个体进程”的视角。作为非自愿脱嵌群体,这一另类社区通过重构社会主义的集体身份和象征——“爱国华侨”,寻求制度性的保护和本群体的最大利益。“侨居造福工程”作为国家层面的回应,反应了制度性个体化进程中,“个人情境建构已经不再是私人的情境,而总是呈现出制度性的特质”(Beck 1992)纠缠的iChina中国的个体化进程,后现代性、现代性和前现代性并存,这使得个体变迁图景如阎云翔所言“自相矛盾的个体形象,纷争不断的个体化进程”。纠缠,复杂并悬而未决的个体也成为理解中国流动现代性的关键。“变动中的个体与国家关系构成了个体崛起和社会个体化的轴心”,在中国的个体话语和实践里,对于个体的意识形态的污名化和来自国家的敌意,健康公民的政治文明启蒙被排斥在日常教育之外,将个体作为“驯服”的他者并服膺于主导的国家叙事成为了其保持权力垄断性的手段。毛时代,国家暴力对公共和私人生活细胞式的干预,渗透和控制,走出祖荫的个体臣服于国家忠诚的原子化空间里。毛泽东式的激进道德,摧毁了传统信任网络、人情纽带和家庭生活的私密品性,断根式的乌托邦浪潮将社会和个体湮没。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解体,国家权力开始退缩,重构和再调整。其在私人生活和经济领地的退让,也为个体崛起塑造了可能性的社会空间。但民间社会的成长仍被规训在党的意识形态框架内,自组织受到严格的管束和控制。当个体进入公共领域,国家成为了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实体,对于国家的想象和恐惧,使得个人蜷缩,退却到私密性的私人空间里。而物欲时代和消费主义的来临,在消解主流的道德话语和国家叙事,日常生活开始呈现更多的世俗性质和功利品格。欲望,消费的个体沉湎于物欲的狂欢中,一方面是满足长期饥饿、禁锢的身体;另一方面却沉沦于身体的自我迷恋中,对于主流政治话语和国家叙事的反感、戏谑和恐惧,使得个体在公共领域和私人生活展现出病态品格——对“权利”的偏颇理解,“无公德的个人”,物欲的自我迷恋和和极端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找寻“深厚意义的个人”今年有两本书,让我印象深刻。一本是《可操作的民主:罗伯特议事规则下乡全记录》,一本是《共和国教科书》。《可操作的民主》用生动而朴实的语言记录在南塘小村,“洋规则”落地生长的过程。乡土,乡村,乡民不应成为找寻“深厚意义的个人”盲区。乡土生活的健康品格,有赖于日常生活中人文启蒙,用“常识”去“识常”。乡民最为在乎自己的土地和利益,在关乎自己生活本身的公共讨论中,议事规则的落地生根也成为重建乡村公共生活的一个起点,也为迈出“无公德的个人”的泥沼提供了可能。而《共和国教科书》这是关于公民启蒙和人文教育的一套民国读本,它关心是尚未沾染社会恶习的儿童,如何探寻和认识这个世界的正义、美、爱、信任和他者。老六和《读库》花费心血和力气再版这套书,我想是对“下流”的社会和个体的一种拒绝、反抗。如何去全面而深厚的理解一个人?如何把人当人对待和认识?这是我们必须自省和反思的问题。这套书与其说给出了一种答案,不如说是让我们在物欲、犬儒的浪潮里停下来,像古希腊人对“自我意义”沉思和追问。
  •     比起港中大那本《中国社会》,这本谈的浅多了,只不过能让你看看什么叫社会学论文而已。如果没看过那本,我应该还能打四星。这本书讲到的大都是一些很表面的东西,我看到法律篇时还以为能够有什么眼前一亮的论述,结果活像是在看报纸。这本书谈问题谈成这样也是国情使然,靠这本书了解的中国,既不能看到问题也不能看到本质,只是看到一份报告,特别没劲,而且有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信仰宗教问题,本来是应该谈谈的,不然哪讲得好现代中国社会?兹将《中国社会》目录贴出,一眼可见二书深度之差别判若云泥。1 塞爾登 裴宜理/導論:當代中國的變革、衝突和抗爭41 李靜君/勞工行動的路徑73 王飛凌/戶籍制度的變遷及其引發的衝突與爭端103 何培生/爭論中的農村空間:土地糾紛、習俗權與國家133 崔大偉/提起訴訟還是築起路障:新型政治機制能否應對農村衝突?167 費雪若/當代中國的女性、婚姻及國家197 魏臺玉/控制、抵抗和適應:中國的獨生子女運動231 景軍/中國農村有關環境問題的抗議255 藍夢林/新型網絡教派:民間宗教、壓制及抗爭287 趙文詞/本土化與衝突:中國的基督信仰317 烏.額.寶力格/從民族到族群:蒙古人的身分轉換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挪威的一些研究 关于中国个体化进程的一些案例
  •     还不错把,放着慢慢欣赏。okok
  •     如何理解中国个体的崛起?
  •     阎云翔的序言一下子改变了Individualization一书乏善可陈的印象。但整体一般,什么都往个体化的篮子里装也是醉醉的
  •     : C912.1/4882-1
  •     年轻人的义务感不应被误解为利他主义,但个体化不仅是个文化命题。这本并非简单的论文合集,案例组合算好。
  •     提纲挈领,拓展视野
  •     这本书很好,很适合阅读!
  •     篇篇新视角,个体化理论的本土化视角
  •     挺好的一套人类学丛书 ,贝壳夫妇 的个体化理论要看
  •     本书是一部高水平的文集,主要由一批北欧的人类学家,加上一些其他地区的杰出学者,集中讨论了中国国家与社会大变迁的过程中个人的兴起。有些文章实际上写的是民间组织的兴起。
  •     期待的书,先收入囊中。
  •     有种隔靴搔痒的赶脚,破碎思想的残编。
  •     有几篇文章挺好玩的
  •     还是觉得没有阎云翔写得精彩深刻
  •     看参与写作的人还不错,具体待验证。
  •     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个体化在当代中国存在着多么不同的面向。
  •     这种深度的书,看起来还是费尽的,处于好奇,从图书馆借回来看了,对人类学以及社会学了解的不多,这里面关于个体意识的演变,全当学习历史资料了
  •     重新解读国家及个体选择
  •     感觉好多东西很扯淡....
  •     嗯……
  •     书的价格高了点
  •     人类学角度看中国,可能是因为翻译过来的感觉读起来有点怪
  •     当小说看
  •     中国的问题,往往被放大的都是后果,这种奴役般的枷锁很容易出马化腾这样的山寨王,国人的创造力就是在这种大潮中被扼杀,还要抱着四大发明的美梦,锁国政策个人崇拜,害人不浅。
  •      虽然选编的各章的话题跨度太大,但是阎云翔的一篇书评式导论的还是有穿针引线、提纲挈领的神效的。。。
  •     闫云翔那篇+乡镇企业家那篇不错
  •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起了“自我”的崛起,还是恰恰相反呢?读起来有难度
  •     结合阎云翔的《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一起阅读收获颇多。
  •     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视角比较独特
  •     若非阎云翔蛮不错的导论,或许三颗星都不值。尽管中国特色的个体化是个相当吸引力的题目,但大多数文章论据和论证都很乏力。
  •     很好的论文集!
  •     发现好的题目都已经被人家写过了!English version I China: The Rise of the Individual i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     观点新颖,涉及面广,值得参考。
  •     正准备看,看完再说。
  •     其路漫漫 其路已开
  •     对于解答中国个体化社会进程中的宏观以及微观个人层面的疑惑十分有益处。
  •     写孙大午的那章好看有力度。
  •     其实这本书以乌尔里希·贝克的《个体化》一书为背景看比较好;比较喜欢关于孙大午的一章,思路清晰;大家都来分“个体主义”这块蛋糕~
  •     选题感觉都很好,但总有一种看了跟没看一样的感觉,看书评说“八个主题似乎都只是点到为止,相互间没有明显的联系”才觉得对对对【看不懂就怪书。。
  •     专业性很强,看着有点费力
  •     很不错的书,做资料
  •     一本论文集。
  •     没什么意思
  •     希望好看、
  •     读起来多少有一点套“个体化”的感觉。。。另外第4篇让我吐一个大槽,许多青年父母反对子女去做志愿者,归结到了中国文化认为要奉献家庭之内,呵呵,做中国研究就该什么都到中国文化中找吗。。。。。。
  •     虽为名曰合作研究,但八篇文章关联性太差,更缺少总体结论。相对起来,前三篇关于中国农村青年、中国农村养老及个体化与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三篇文章颇值得一读。
  •     阎云翔的导言写的很棒
  •     阎云翔的导论篇写得真好~
  •     不管是从事何种职业,这套书对于了解当今社会的整体面貌是很有启发的。本身把视点放在当下的中国,提出了一些我们未曾思考到的问题,很值得认真看看。
  •     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折磨过我的一本书。
  •     序言-贝克,导言-阎云翔。农村社会老年人的个体化。
  •     速度和质量都很好,顾着看书,评论晚了~
  •     我觉得这样的研究模式好赞~学者合作就同一个主题从不同社会现象出发展开研究,缺点就是太过集中于“个体化”这个主题,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完整的文化全景,有些章节略显“大”、“空”。不过给我的启发还是很大!这应该是我最近读过的最接地气的一本书了···
  •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崔健的歌曲里面体现出来

    “我 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 我 走”

    “我 要从南走到北”......
  •     1.以个案为主的研究,不为是自省的好材料。2.说服力一般。
  •     阎云翔的序写得挺好的,后面的具体研究感觉不是很有说服力,惯用的模式是从别人那里找出一个理论——做访谈——把质性材料朝理论上凑。这和很多经济学论文中拿数据套结论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