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交谈的时刻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229108071
作者:樊小纯
页数:274页

内容概要

1987年生于上海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社会纪录片硕士
纪录片:
《The Other Eye:a film about LiuDan》2014
《严复》2011
《萧红》2010
《林风眠》2010
书籍:
《不必交谈的时刻》2016
《纯》2009

书籍目录

日常:生活现场
......你还记得生活的样子吗?我不太记得所有,但我知道我记得的,是其余所有在那一刻的聚集。
.
言词:不必交谈的时刻
......好的关系,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给生命赋予一种原本不可见的形式。
.
自省:另一种生长
......我一直希望有一天,我连自己的脆弱都坦诚相待,接受放弃,接受失去,与其说是破坏的力量,不如说是另一种生长。
.
生死:原始问题
......死亡是一种绝对的灵感。而这灵感是世代永恒存在的,是不灭的。在等待它降临的过程里,人完成了一生。
.
当下:现实的灰度
......时无英雄,竖子成名。不怪时代,不怪竖子。怪你以为的时代标尺,还有你的视线范围。
.
思想:圆形的人
......对事物的感知力上,人分为两种:敏感的人,和不敏感的人。这两种人看到的并不是同一个世界。
.
阅读:备份的世界
......如果不常阅读,也不是一个手艺人,那么荒芜就会上脸,因为这些人对处于今天和昨天之间的自己没有概念。
.
艺术:时间的伪证
......作品的本质是时间的持存。好的作品,就是能锁闭更多的时间。一件作品,起心动念之时,已经定位了它与时间的关系。
.
观影:饱满的横截面
......时间是河流,电影是河流,我们的追问也是。 我喜欢每一个小时后,起字幕的瞬间。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就像我们每一天尴尬又合理的某个突然。
.
记录:城市短镜
......我们的感官都被过于短暂的相干碾压了。我们接收并释放了部分愿意被透露的生活。在新的形式里,每个人与其余所有人都互为样品。我们是文明的样品。
.
影像:眼底的河流
...... 生活的荒诞感在镜头里扑面而来,更剧烈地。我想起了第一个词语,最后一个:眼底的河流。

作者简介

让时间时间,给语言语言
樊小纯 双重独白 纽约西21街笔记
随书附赠作者手写卡片
.
《不必交谈的时刻》是一本特别的随笔集,它并不时髦,但它庞杂、耐读,是樊小纯观察记录生活的随感和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思考。它其实主题明确:一个人如何逐渐完成自己。
热爱,冷淡,坚 韧 ,自 觉,全然投入,置身事 外。对于生活秩序与内心秩序的重建,樊小纯沉着且一意孤行。她的文字 总是先人一步地准确。
“索引”或许是进入这本书的最好方式。直观、即兴。这种阅读的驱力将使人回归沉寂,并于沉寂之中获得力量。
.
.
小纯的特别在于我知道她从哪里来,却无法想象她到哪里去。她的文字载着她现在的问与答,眼和心,但这些好像于她并不重要,她只是快速地路过,而我只是对这样的她会走到哪里,充满无限的遐想。 ——音乐人李泉
.
小纯的写作有着非常80后的特征:敏感、跳跃、碎片,但她能始终表达自己的真实思考,努力体现自己的独立。 ——导演彭小莲
.
同是旅居纽约的电影系学生和纪录片导演,虽然生活在不同年代,樊小纯正在过着我渴望延续着的生活方式——天天流连书店画廊美术馆和电影院,奢侈地思考着我渴望有时间思考的东西。人生是个不断选择和放弃的过程,假如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她就像生活在另一个空间的自己。 ——音乐人梁翘柏
.
小纯的文字,总是读起来让人稍微觉费解。可是,每次都有一种召唤让你跟随下去。我想,也许是她足够冷才足够让人着迷,但冷的尽头又何尝不是热情的一体两面呢。我们切换着不同的年龄性别来看一个28岁的生命进行中的思考,并常有对话感,这就很好很好了。 ——电视人龙丹妮
.
樊小纯是我见过的最聪明、最有人格魅力的女孩。她的头围完美地证明了脑容量与智商成正比这个事实。 ——宁财神


 不必交谈的时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不必交谈的时刻》是由一些分散成句、成段的随记构成的,像一组隐去了树干的风景画,只呈现出一丛丛如云的叶子。那些言语之间留白都像叶片的间隙,光明从天上照下来,在大地上投下闪现又消失的碎片。这与我此前写过书评的书籍完全不同,感谢作者信任我能写好。之前我曾将书中一些句子拍成照片放上微博,我问樊小纯:我那天截取的那些句子,与你自己最满意的句子重合率有多少?她回答说很高。其实这个问题本不用问,因为写出这些句子的人必定不会意识不到其价值。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60“青春因为缺少控制,几乎是面目可憎的。人是渐进的——时间进入体内,然后又散失在体内。一切并没有衰落。”——雅克·巴尔赞将西方五百年文化史写成了一部《从黎明到衰落》,并在前言中说:教养是人忘记了毕生所学之后还留下来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呢?是一种类似骑车或舞蹈的动作训练吗?不具备任何音乐专业知识的人若听过很多交响曲,就能够迅速进入一首从未听过的新交响曲,并猜出其作者。但艺术不止如此。听过曲子的人已经熟记其中最富表现力的时刻,于是他带着剧终瞬间去理解音乐的开端,带着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去理解前后的曲折起落:是伟大而美丽的瞬间凝聚、照亮了整个语境,在恰当时刻出现的那一个音符令世界获得了秩序感和原谅。少年时射出的箭只在老去时才显出它的全部意义,因为他尚不知飞越时间之海的箭头将要穿过的波涛。青春有时显得面目可憎,也许是因为编织出足够托起它的上下文所需的不仅是力量更有时间。“死之前的一天,一个人是富有的:他几乎拥有最多的看见和最多的失望。知道这辈子不能做什么了,多好。他突然看见了自己的反面。有一死要降临,接着就是了。”——用樊小纯自己的话说,在这句话中我看到了“人类的表情”。玛丽·安东瓦内特或罗兰夫人概莫能外。命运的眼睛如此超拔,对生与死、昼与夜一视同仁,对超拔与沉沦也一视同仁。一位高僧留下的辞世诗:“来时百花逢春境,去时黄叶悲秋风。”73“人确认过的自由,产生于曾占有却弃绝的事物之上。”“而有过,也正在有的事物,只能提供未经验证的自由。”“这不确切,人的恐惧部分来源于不确切。”“被审判是幸福的。我指命运。”——这组句子关于毁灭与新生。当你在弃绝某事物时 “确认” 到了自由,所抛去的就不是物,而是关联于物的旧的自我。世上再无任何自由比这更大,与之相比,其余的一切自由都只是权力和满足感。被命运审判当然幸福,因为它的前提是:被审判者已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撑开过他的全部可能性。只有这样,骄傲的命运才会亲自出手。然后,便是时候了,人看到了自身的限度(这一限度在希腊人那里是人类(mortals)的,在莎士比亚这里是个人的)。悲剧就是让人毁灭在他的命运里。74“正常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病。因为人是这样一种生物——它们的不正常无法痊愈。”——维特根斯坦已经来回踱了几个小时。罗素问这位年轻人,“你在思考什么?逻辑,抑或人之罪?”维特回答“Both”。近代哲学中“自然”与“人为(artificial)”构成了一组对子,然而人性却必然横跨两者。人是有语言的动物,语言究竟属于自然还是人为呢?人在何种程度上承接自然,又在何种程度上创造自身?倘若他舍弃了后者,也必将违逆前者。《安提戈涅》中最广为后世哲学家引用的歌队唱词是:“世界上奇异的事物虽然多,但没有一件比人更奇异。”希腊人给予人的巧智极高的赞许,又给试图以巧智扭转命运者最严酷的惩罚,普罗米修斯的教训是“知识远不及命运有力量”。海德格尔却评论道:正是为了让知识在命运面前真正地无能为力,它必须首先在命运面前展开自身最高的抗拒。92“懒都是因为才能不够。真正有才能的都不懒,因为他们能在许多时刻感受那种天命,然后不可遏制地开始。可以很响亮,也可以很平实。他们如果停顿,也是因为蛰伏,不是懒。”——出于天才的勤勉不同于出于道德心的勤勉:他不是为更大多数人更大幸福而努力,他的努力只是为了解决自己身上的矛盾。道德之人必须不知疲倦,他为自己的倦惰而恶心;天才冷静地旁观着自己的停顿,他们为抑制“不可遏制地开始”的激情发展出了另一种迟滞和怀疑的本能。天才的作品既是为一切人又不为任何人而作。响亮或平实不在其考虑之内,因为命令他勤勉的那个声音远高于一时一地。足够强大的灵魂不相信个人有所谓命数,但每一位天才都曾领受过时代命运投来的一瞥,那道令人生畏的目光命令他在缄默中克制自己。93“人之自身,本就是一个无底洞,本就是一个悬崖边。壮举、恶行,都只是微弱的一念之间,在事后,却获得了异常明确的裁判。”——历史并不是神话消失之后的事。山本五十六出征珍珠港时心中装着东乡平八郎,希特勒在元首地堡的最后时刻墙上仍挂着腓特烈二世的像。历史意味着主观与客观仍未达到统一:欧洲近-现代的艺术史中自画像极为发达,它们是那个时代要历经伟大变迁的征兆,是英雄时代与主体性哲学的面孔。在自画像中,诚实与不诚实无法达到统一。诸神之争的世界是真正的历史世界,当我说真正的历史世界时,恰恰意味着:神话占据着主宰性的地位。历史若真正脱离了神话,它也就死去了。二十世纪终结于1991年底,生于1987年的吾辈属于第一批没有亲眼见识过“历史”的人,至少在2016年夏的今天尚能这样说。127“我把看得懂的书都归作闲书。多读一些自己看不懂的书。你并不会真正欣赏一个阅读你毫不在意的那种书的人。同理,你也要看重自己的阅读选择。只有你自己聪明一点,你才可能遇上聪明一点的知己。知己就是知道你的人,你别指望聪明得太多的人来知道你。不是他们不懂,而是他们不愿意。”——有人怀疑,聪明得太多的人真的能够“懂”那些较为笨的人吗?苏格拉底真是在洞悉了猪的快乐之后,才宁可做痛苦的苏格拉底,不做快乐的猪的吗?如果聪明指的是哲学家的聪明,那么越正确的哲学可能越无法用来理解愚蠢。理想的哲学只在如其所是的道上运行,它无法“理解”任何其所不是。能够用来理解愚蠢的聪明是历史学家的聪明,这种聪明甚至能让你比他人更了解他自己,犹如历史学的后知后觉。完全相知的聪明人不存在,然而幸好唯相近者之间才有共鸣,犹如同一乐队中相争相和的两种乐器。用樊小纯的话说,伟大的友谊中会有对手感和“敌意”。智者间的相知并不一定比市井凡夫的更令人感动(莎翁笔下最真诚的友谊属于福尔斯塔夫),却如辽远的音乐。144“唯美离美很远。艺术是这样。女人也是这样。”——艺术必须刻画人的精神状态,美只是这一过程中的副产品。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把艺术当作道德宣教或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于是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反弹。然而这两者都基于对道德的同样误解:萧伯纳与王尔德不过是同一心智下的两种意识形态——凡历史上出现这样的对子,相争最为惨烈。天才如自然般行动,根本无法理解道德与审美之间的矛盾。真正的道德行为本身就是对当下的立法行为,而非对某种道德律的服从,所以必然呈现出行动者内在的辉煌伟大。此道德立法断不可有意识地为美而作,但它想不美都不可能的。“看到一个准确又好玩的描述:那种审美经验给我一种绝对活不下去的震惊。”——在几乎所有交响乐中,我都偏爱其中的葬礼进行曲乐章。因为它们是如此地充满生命。但莫扎特例外,他的《安魂曲》和《共济会葬礼》令我理解了活不下去的震惊,这种感觉在《唐璜》临近剧末时赋形为石像骑士。有的版本把唐璜答应石像骑士赴宴演成强逞英雄,这样的解读无法适用于贝多芬的任何音乐。贝多芬和马勒是写葬礼进行曲的高手,借此他们创造了最英雄主义的音乐。令我感到活不下去的震惊的音乐不是关于深渊的,因为哪里有深渊,哪里的风就能托起盘旋的鹰。风越劲,鹰盘旋得越从容,越慢而有力,它的翼越熠熠生辉。莫扎特不曾有过深渊,高飞的鸟儿必须由听者自身托起来。152“对艺术家来说。如果他的灵魂是凝聚的,那么他的局限就一定是他的伟大。按部就班的人拥有某种巨大的自由。沉默的人早就把癫狂献给了别处。苦修难道不也是一种放纵吗?不像厄运的喜悦不足挂齿。他能拥有的伟大友谊就是把无法向别人说的话同某一个人说,并同时被赦免。这个人究竟是谁,其实也不重要。人最终只能做没有退路的唯一一个梦。”——最后一句说人生如梦,有且仅有一个,而不是多个。因此没有退路。这是句勇敢的话。人渴望将时间中的生命理解为一个整体,而非多个互不相干的时段,在如此重要之事上人绝不能对自己说谎。于是人宁可撒一些小谎:例如擅长作伪的记忆将无法撼动的过去重解释成“我意愿如此”,当时间被改写成命运,迎向厄运而去的面容中就有了狂喜。再例如失败者无法承受失忆,他将失落之前的世界理想化,日复一日地重温它,反复假设历史本来不必如此。一切神话都是关于起源的神话,一切关于起源的神话中最深重的就是失乐园。再如一失足的罪人把自己无法负担的恶解释成“大善”;偶像坍塌后的人宁可要虚无也不能什么都不要。没有人能够轻易地重新开始,人要么固守过去,要么与之决斗。凡固守着过去的人已不同于在无知无觉中单纯地延续它的人,他们已决意一错到底;于是苦行僧无疑是世间最大的放纵者,唯有神风战机的特攻队员能与之相比。凡能重新开始的人都曾在隐秘的战场上战胜过自己,他蔑视“辉格史学”的连续史观的软弱胜过鄙视其虚伪,决意将每一个当下活成对过去的扬弃;人生注定是成长小说,因此必须活得像一部世界历史。如果艺术家的灵魂是凝聚的,他的局限就是他的伟大。这种艺术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他必须真诚地相信自己伟大。人能够按照其趣味意愿某物,却无法意愿获得某种趣味。人畏惧改变拒绝上求,无非还是舍不得旧我。然而反叛过去绝不意味着破坏生命的整体性:自我同一性于反叛中获得了更坚决的肯定,人学会了下命令。168“我原以为任何画都是肖像画。风景画是风景的肖像,抽象画是精神的肖像、念头的肖像。”——我至今这样认为。前一阵子我重新看到埃贡·席勒的自画像和风景画时,发现哪怕最以自画像著称的画家,也是在风景画中最坦然地暴露了他的灵魂。原因如小纯所说:“对于荣光、爱、死亡最清白的赞颂,最好发生在主体的缺席中。因为主体的在场会带来现时的颤动,而肖像因为把不死亡的死亡钉在墙上,从而显得隽永。赞美一个圣像,一个面容,总比向着一具血肉跪下容易得多。人心是波动的,他们要锚,在颠簸的时间里找到一条路。而这条路,就是凝视,也是被凝视。神性只有在缺席里才栩栩如生。”——樊小纯说书的第168节是她自己会重读的。这也是我认为全书写得最好的一段,对此我已经说不出什么别的来。“在乔尔乔内那个老妇人的脸上,我看到人类的表情。那个老妇人是谁?不重要。她地位如何?不重要。她于我是神圣的,因为她背后的所有世界,就在我注视她并被她击中的那一刻,完完整整地推到了我的面前。”——老妇人呈现出的是人类的表情,我无法具体说她是什么。因为“什么是人”或“什么是时间”的谜底只有斯芬克斯知道。凡人只能说老妇人不是什么:乔尔乔涅不如米开朗基罗那样厚重、有历史感,后者完成了“作为知的形式的绝对艺术”。威尼斯画派无法成为近代智慧形态的一环,但老妇人在另一个层面超越了近代。Giorgione 1477-1510, Old Woman170“诗人的意象最好比自身大,最好自身都不明了。被张口说了,被执笔画了,被行为,这就是对的状态。非凡的创作,在某一层面上来说,是给不可控、非人留出了预备,甚至裂缝。光会进来,有些事物会附身。被选中的人是存在的。”“莫扎特写安魂曲就是非人的。美这个字都无法概括。因为当我们说出美这个字,我们就已受限于语言。而当我们无法用语言描摹,这就是我们真正向语言说话之时。”——维特根斯坦说“美”恰恰不是审美判断词。“崇高”、“优美”这样指称趣味的词汇其实皆是对一些相近的心理体验的归类,是在努力地标记、收藏、控制这些感觉。先有体验,后有概念,再后来勾画体验的概念渐渐多了起来,就像点缀原野的路标多了起来,体验就被绘出了它自己的地图。但概念的沉积固化终会伤害原始的体验,于是裂缝有其必要性。反过来往前推,也必定曾有一个时刻,“世界新生伊始,万物尚待命名”,当人对其表达惊叹之时尚需用那些最原始、直接、普遍、费力的方式来交流,例如音乐的颤动或面孔的表情。于是就有了希腊悲剧中的歌队和面具。人必须依靠某种非人的东西才能活下去。现代艺术呈现的可能性都是个人命运,古典艺术却要求证成普遍的可能性。为呈递这种普遍性它要求绝对的精纯,艺术也为此舍弃了人性中太多枝节;然而艺术不追求庞杂,舍弃越多,那不可言说的力量就越显深邃。普遍的可能性在漫漫长河中哪怕只被证成一次,哪怕仅一句诗、一笔、一瞬,人类就能够一直活下去,无论宇宙沦落到怎样的黑暗。金字塔会毁灭——因为金字塔只在凡人面前是永恒,在永恒面前却是绝望的偶像——石头不会知道照耀着人类心灵的火,它不知道那些庄严的吻:秋风吻过的原野,猫头鹰吻过的黄昏。诗人最大的意象是非人的,里尔克《秋日》便是典范。今天刚好立秋,就止笔与此: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盛极一时。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让风吹过牧场。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催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谁此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正当落叶纷飞。
  •     最开始是被书名所吸引,当收到书的时候,又被它质感的封面装帧虏获,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看完,最终被书本内容所触动。作者很擅长表达,遣词造句拿捏得很精准。女性作家写的角度往往细腻到位,而她还有种百炼成钢的感觉。一个好的作者能用文字和读者达到共鸣,说出别人想不到归纳不出的道理,或者说想到了又表达不出那个点,但她用跳跃性,片段式的语言存思出来,酣畅淋漓。片断性的文字一些人不会喜欢,而我恰恰相反。这本书分了十一类,关于生活日常,生死的思考,也有艺术,影评,读书。零散的,意识的流动,视角变换,思绪的跳跃,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可以跟着自己的内心和情绪来,心无旁骛。这些短小精湛的片段就是靠的作者的智识。这就是文字的妙处,如果在面对面交谈中,太跳跃性就会跟不上节奏。而文字不同,书本上它会给你有沉思的时间和余地。很多恍然的瞬间,思绪它稍纵即逝。一些瞬间及思考被记录下来,足以对抗时间的摧残。有时候我也有“灵光一闪”的时候,有的也被随意记录下来了,有的攒着的也没能成为什么,但是我偶尔回过头去看时,会感谢那个自己,当然还有的,忘了就忘了。稍微贴几句不能同意更多的片段,唔,当然很大程度上是用以来激励自己。“好的关系,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给生命赋予一种原本不可见的形式。多数社交都是值得去避免的,我们并不会有那么幸运,一直遇到可说话的人,平庸的交流,尽管没有恶意,但实质上是负面的。我不觉得我需要过多的新朋友。我能交谈的已经足够多。我要守住那些不必交谈的时刻。”不必交谈的时刻,让我想到了村上春树的那段关于跑步的言论“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这可以放在很多时刻。真正的朋友,有的时候是无需过多交谈,不必靠过多交谈来维系情谊,也有种眉眼间的默契,有时候,你不说,她都懂。而对于有一种人,一张嘴你就知道你们不必再继续交谈了,话不投机半句多。低质量的交谈有时候往往不如高质量的独处。交谈的很多时候,其实不外乎两方面。点评和吐槽抱怨。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千奇百怪的事情都能可以成为谈资。而吐槽就是对人对事多重标准且诸多不满。多的是空洞浮躁的。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年轻人要克服的是自己的ego,解决的方式:看世界,和已经历过的人交谈,和书交谈。然后你会找到一个更大的坐标系,你明白自己在时间空间中的位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于是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少。但对于正在和将来要做的事情渐渐知道。”看到这段话,冒出来五个字,贪多嚼不烂!有时候会想,想做的事情很多,但其实,一些事情是没有歇斯底里的热忱的,三分钟热度,一些时间往往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处,都有自己热衷和擅长的,应该做的事情,在精不在多,做到极致,才叫成功。“遇到喜欢同一本书的人,总比遇到喜欢同一件衣服的人来得更有默契感。个体和个体是很独立的,书是很好的介质,让彼此知晓是同类。信赖跟心灵有关的东西,而不是跟皮肤有关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很奇妙,有喜欢同一部电影,有喜欢同一个日子的,喜欢同一件衣服的…各种兴趣和品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能找到一个观点契合的人,是件快事。书是介质,它可以向读者传递作者的智识,也能让两个见地相同的人神交。……最后还写一句话,是之前在微博上看到的,写读书的好处在于:“你总能发现原来你的感受早已被世上某个人明白地说清楚了。你终于明白,你并不是一个独特的你,你只是他们中模糊的某个。”……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这是樊小纯在几年前写给木心先生的《借我》中的一句,用来做标题了。我常常开玩笑的自诩聪明,当遭到好朋友的白眼的时候,我总会反驳只是聪明得不明显,大智若愚而已。噗嗤。我总得把自己哄高兴了呀,不然怎么乐哈哈的面对明天。
  •     最近,一直在读一本书,叫做《不必交谈的时刻》。书名来自于其中关于探讨友情和朋友的一段话:“好的关系,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给生命赋予一种原本不可见的形式。多数社交是值得去避免的。我们并不会有那么幸运,一直遇到可说话的人。平庸的交流,尽管没有恶意,但实质上是负面的。我不觉得我需要过多的新朋友。我能交谈的已经足够多。我要守住那些不必交谈的时刻。”我觉得这是一本需要读一段便停下来的书,无法一口气读完。虽然都是短小精悍的随笔,却承载着非常大的信息量和沉甸甸的所思所想。只有断断续续地读,给自己留一点呼吸和思考的空间,让这本书的内容与个人生活经验真正地相互观照。大跃进般地快速读完这本书,一次性摄入大量信息,其实并没有帮助,也必将遗憾地失去理解的可能。当我读《不必交谈的时刻》,第一感觉这就是我“对号入座的时刻”。其中,关于友情、生死以及生活点滴的抽象思考,仿佛都说出了随着时间推移我心中渐渐且愈发明显地感受到,却无法将其抽丝剥茧般地准确表述的想法。“我想起一个朋友所说:什么是好的关系?你回想起来,这个关系里有几个好的时刻,就算是好的关系。”“更高一级的交流是开启彼此‘说’的愿望。要跳出交流与非交流的抉择,不直接,所以不落入速度与形状。更简单地说,双重独白。如果一定要定义这个状态。”遇到一个一见倾心的人,逐渐展开的掏心掏肺,逐渐萌生的倾诉欲望,都并非只是简单的交流,更是不自觉地互相认同、互相浸染的共融。我最欣赏樊小纯的一点就是,她并不片面和绝对地界定友情、爱情、亲情,区分同性关系还是异性关系。对于真正的情感和关系的定义,对于至亲至爱的选择与相处,她的思考能够宽阔高远又不流于泛泛。“现代社会让每个人的朋友都太多了,但真正能观看你心脏搏动的太少。所有人都在和所有人喝茶吃饭,往往来来没有尽头。其实一辈子只能和几个人说一些真正的话,那些所谓的朋友,其实我们不懂。你不懂,也就是不认识。”“你回想起生命里遇到过的一个人,并且觉得知道这个人有教益,就是一段好际遇。想起这个状态的时候,就是我心底像水一般的时刻。这是我要的友情——两个模糊的人,相互确认这片模糊是一个清晰的形状,并维持自身。亲情倒是一件很激烈的事情,因为这样的情感其实并没有什么宽容度,是不问缘由的应该。友情难一点,因为不像亲情一样几乎没有选择。而友情的道路,最好就是渐渐没有选择。”“人的精神只可能有一两位挚友,多了就不是了。其余的交往——铭记他人的帮助,有来有往,就是江湖义气。不要以为每个人会有太多朋友。真正的朋友,要有无数次的交谈,每个词语都是见证和确认。每次交谈都不可被任何人复制,这时候谈男女都俗,性别是消失的,在真正的友谊里。”除了情感关系,书中还谈了关于生活的内省,以及其他许多碎片式的内容。其实在这种零散的碎片之中,是有所对焦的有时我觉得似乎读懂了,又似乎没有读懂。她的语言冷静克制,理智到近乎淡漠。这就是个人文学情绪的代入,不必过份苛责,也不需要盲目效仿。就好比你可以热闹地活,也可以不温不火地活,亦可以以一张冷漠脸走四方,这都是随心随性的自在选择。我喜欢樊小纯文字里流淌的这股有所保留的自持态度,以及与生活,与生活中往来过客保持的距离感。对于这本书的读者,阅读的过程并不是一场促膝谈心,更近乎是一种书信往来的关系,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滞后和差距。写作的时刻是孤独的,阅读的时刻也是孤立静止的,这是两种联系并不紧密却又遥相呼应,心神默契的美好状态。“许多人不知道如何自然地说话,他们在句子中表现出欣快与激动,辅助以标点,辅助以儿童腔,可他们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兴奋,只是为了显得合群。其实我也不知道好好说话指什么,或许也有人指摘我去除了过多的情绪,伪作镇定,显得寡淡。我宁愿显得寡淡,那些情绪终成荒诞,隔了一夜就变得可笑。就像所有人都谢幕了,可是那些句子还穿着戏服,画着大浓妆。它们被留下,晾在那里。有点像冷了的多油的饭菜。太热闹了,我们的生活。”是啊,太热闹了,我们的生活。我想,我稍能知道些“好好说话”的样子。与我的好友在一起,我曾感叹,感觉我们在一起交谈时,自己会不自觉地放低音量、放缓语速,发自内心想要温柔相待眼前人,心也变得更加温和柔软。不需要时刻盯着对方,却都知道彼此在全神贯注地聚焦于交谈的每时每刻,一字一句。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射在彼此身上,能量与关怀都是专注凝聚的。好好说话,不用掷地有声和铿锵有力,不用过多的浮夸语气和华丽的形容词副词堆叠,交谈的内容便能够以至诚又质朴的形式,直达心灵深处,唤起最纯良最美好的爱。感谢我的朋友,感谢让我渐渐没有选择,直到最后别无选择。我心中有多庆幸,有多想要好好珍惜与呵护,怀抱了多少爱意与挂念,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欢迎关注公众号:文学爱好者(ilikeliterature),分享好书、电影、英美剧,以及断舍离、整理术、极简主义生活心得。]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矫揉造作
  •     就像是一段段微博拼成的书。读得很累。
  •     严肃的幽默才是高级幽默。没有严肃的幽默是平庸的玩笑话罢了
  •     冥冥之中不看评价直接买,买了看看又停停,不忍心读完。孤独,冷静,阐释自己。唤醒了我的一些转瞬即逝的感受,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     ❤️喜欢。作者很有才华
  •     喜欢关于阅读的部分
  •     很好很文艺
  •     人,对孤独能克服,对不被了解总是难以克服。这是现代人愿意时时刻刻透露自己生活的原因。不过说到底,这些透露不够高级。如果通过这些透露能够了解一个人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活维度实在是太浅了。
  •     我是真不知道我为什要买 摊手
  •     2017第一本!
  •     “人们火热,城市何必寂寞。” 正好放到安溥这句歌词,就拿来当评语吧。
  •     2017008:3.5 有着超越我们同龄人的独立 自知 沉寂 冷峻 才气 但对于如何重塑自己 呈现得并不完整 同样就有着我们同龄人的碎片 断裂 刻意 妄言 配速才是公平 提速看了两三小时 像翻完了作者分门别类的微博
  •     作为一个不到30岁的女性,她在思考和表达方面的觉悟可以给很多女生带去正确的观点
  •     喜欢她的一些独立思考
  •     不必交谈。那就不谈。
  •     零散
  •     年轻有为的深刻女子。
  •     有惊艳的,也有太过于自我的,总体上是小资且悲观的。
  •     三分之一让人看了几度落泪,后面就严肃了…有在玩文字游戏,适合做笔记,一些精辟的句子适合收藏
  •     同龄人的随笔集,作者思维上确实比大部分同龄人要走得更远。可能哲学读的多书的部分内容晦涩难懂,也许是作者追求的说话方式。有一点不太能接受的是“看到一种说法”个人觉得既然著书出版 还是应该尽量找出出处略严谨一点吧。
  •     理性的观察者,准确的作者。
  •     是我想要的内容
  •     书名很吸引我,读完书的内容也没让我失望。
  •     腔调大于内容
  •     在青春小说散文畅行的年代里看到一本相对深刻的随笔也蛮不容易。
  •     之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作者的专访,对其很有好感,因此看了这本书。虽不乏有一些很普适、打动人心的思考,但很多是一些颇为私人的东西,看书的过程像“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感觉作者曾经也读过安妮宝贝:)
  •     相比出国前写的文字,我偏爱现在的风格,有明显的克制,也能看到沉淀。通读下来会感觉有些微不连贯的地方,直到看最后作者的后记才茅塞顿开,原来是三年里的散文集合。时间带来变化,像成长中的姑娘,越来越美。
  •     喜欢,觉得会是不同时候的自己读会有不同感受的一本书。只言片语,不过却可以读好久,因为一边读,一边想,然后心里暗暗称奇
  •     吴梦知推荐的,感觉一般吧,有些小的言语还算有灵气
  •     人都没生,已经开始谈人生了啊,哈哈/内容水平不一,有拼凑的嫌疑,至少不真诚,对付读者/不好好说话,几乎已经成为混学院一批人的通病,感觉很上档次,可过几年回头看,自己都不好意思
  •     喜欢。
  •     这种东西只适合发朋友圈和微博 不适合出书
  •     墨尔本
  •     年轻人就不要整天想着居高临下地批判这世界了。微博式写作就不要轻易出书了。
  •     碎片式阅读 微博整理的感觉 能感受到才气 但作为图书体验感并不好
  •     住过纽约的人,棱角更分明,生活经历也更丰富。此书适合每个美漂学电影的人看,不必花太多时间,一两个小时就能读完。
  •     加油吧
  •     我的哈哈哈过于频繁 成为一种行为艺术。
  •     在图书馆的新书展示的一个小角落里发现的,吸引我的是书皮的颜色,溢出来的黑,打开翻翻,警句颇多,应该是随笔吧。至于作者,的确是第一次听说。整本书,翻完半个小时吧,我猜想作者比较理智,冷峻。大抵与记者的职业有关,内容,过乱,矫情。
  •     满是金句
  •     樊小纯也算是个才女 人在社会总会有不同的想法 不必过多的交谈 活自己就好
  •     借我一个暮年, 借我碎片, 借我瞻前与顾后, 借我执拗如少年。 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 借我变如不曾改变。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 借我可预知的险。 借我悲怆的磊落, 借我温软的鲁莽和玩笑的庄严。 借我最初与最终的不敢,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见。 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 有惊艳,有拙劣。蓄谋已久,但还是有很多刀,虚晃而过。
  •     十年后,我想我还是依然很喜欢你。
  •     碎片 对于我来说好像太深奥 类似人生感悟 心灵鸡汤
  •     有些地方觉得一般,有些地方却觉得真好。
  •     不喜欢故作聪明的姿态,过分决绝地下一个判断或定义其实还是幼稚。
  •     一开始就声明了这是碎片式写作 很有才情和腔调 非常高级 但谁说高级的就一定是对的和好的?世上哪有那么多黑白分明 只是恰好的缘分和共鸣
  •     假装文艺,或许它也从来没说过这本书是文艺的。我本以为怎么也会写些关于摄影或者稍微深入点的思考。结果呢,整本乱七八糟的假想,而且也只是想想而已,一点深入思考都没有。真的是只要凭借别的东西有了些名气就能够出本书了,说它门槛低好像也不对,说它门槛高也怪怪的。
  •     许许多多零散的好的见解与说辞 有所雕琢与匿藏的独白 感谢作者 就现阶段来说令我有所受用
  •     挺好的,读完留下手写卡片,书本身也很适合送人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