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文化批判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饮食文化 > 中国食文化批判

出版社:华龄
出版日期:2010-9-1
ISBN:9787801787569
作者:李波
页数:304页

章节摘录

插图:2003年8月,北京香山发生了“馋嘴民工偷吃天价葡萄案”,被媒体炒得纷纷扬扬。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标题上使用了“馋嘴”二字,颇耐人寻味。案件其实非常简单。2003年8月7日凌晨,4名河南籍民工潜入一果园偷吃葡萄。由于葡萄味道鲜美,饱餐了一顿后,又用编织袋装了47斤葡萄带走,被巡逻民警逮个正着。经查实,这是北京农林科学院投资40万、历经10年培育的科研新品种。该项目仅有100余株研究对象,4位民工的馋嘴之举令其中的20余株试验链条中断,间接损失无法计量。因为被吃被盗葡萄被估价11000元,9月12日,海淀区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批捕其中三位。这意味着,如果这个估价被法院认可,这几位倒霉的“馋嘴民工”将面临着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当犯罪嫌疑人李高尚等人知道自己的馋嘴惹下了如此大祸时,后悔地流下了眼泪:“要知道那么贵重,说啥也不敢吃啊。”其实,饿了,馋了,到农家菜地、果园顺手牵羊摘个黄瓜、桃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本人小时候就有此劣迹,曾经被老农民扭送到学校。然后被兴冲冲的教务主任煞有介事地批评一番,把赃物黄瓜、西红柿、雪梨等送进了他的厨房,也就不了了之了。“偷食”的确会在口腔快感之外加上心理快感,那种犯规越轨的奇妙快乐,没有“偷食”(偷腥)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只是这些农民太倒霉而已,居然吃进了监狱,不过比起那些被吃死的,还不是最冤的。我想起1995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期间的一则电视报道,揭露日本在中国许多地区留下化学毒弹,半个世纪后仍然危害中国人。其中东北某地一些工人在建筑施工中挖出一枚毒弹,并倒出一些透明液体,在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的情况下,一个工人勇敢地亲口尝了一尝,顷刻便死于非命,使人惊恐万状,感慨良多。2006年8月4日《楚天金报》报道,8月3日凌晨,武汉地区发生雷暴,过后,武昌车辆厂公园游乐场出现罕见的一地麻雀,有死有活,不计其数。

前言

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遍读著名美国人类学家西尼•W•敏兹(Siney-W•Mintz)的作品《吃——饮食、文化与历史漫谈》,发现西方饮食观尽管也很丰富,但大多拘泥于营养、制作等层面,远不如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那么复杂、隐秘、嚣张、厚重、沉重、致命、波谲云诡以致于惊心动魄。迄今为止,我以为“吃”是汉语里最复杂的一个字,“吃”远远超过了食文化的范畴,它涵盖了中国文化中所有的秘密。在中国,“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如雷贯耳,堪称天条,它把“吃”从食文化的核心提升到了“国教”的高度;它像一只看不见的铁手,操控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运行轨迹,捏造出中国人特有的个体人格和怪诞的国民性。如果说,“狼图腾”是草原游牧民族的精神图腾,那么,对于农耕民族的汉民族而言,毫无疑问,他们的精神图腾,则是“饕餮图腾”或“食图腾”。

媒体关注与评论

李波的这部书从一个新角度对中国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救赎同时做出了努力,毁灭的同时给予了建设,不将希望彻底窒息。这本书给我的震荡绝非三言两语可以平息,它使我看到“口腔化研究”还有大片待耕耘之地。这本书加上拙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必然对老式的中国人研究产生冲击,这个研究是掀开新页的时候了。  ——[美]孙隆基(著名历史学家)李波振聋发聩地提出:“中国人主要靠味觉在认知自己,认同同类,认知这个世界,也是通过味觉来表达这个世界。”作为一个极具本土特色的研究课题,倘若能够深入下去,甚至可以像福柯的“性史”、精神病院研究那样产生出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  ——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李波是我的老朋友,这本书是第四次再版,既说明了它的学术价值,又显示了它的现实意义。当中国人仍然沉溺于大吃大喝和“逮什么吃什么”的物质追求时,这个民族就没有真正的希望。心、肝、肺、口条……什么东西都敢吃的人,就意味着什么事都敢干,多可怕呀!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贺雄飞(著名出版家、犹太文化研究专家)

内容概要

李波,作家、学者、翻译家。现居美国。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美国处男》、《回头无岸》,译作《音乐往事》等十多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好了肠胃,忘了痛  (一)由亚当和夏娃的“国籍”说起  (二)天谴已经降临  (三)吃的就是心跳第二章 “口腔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一)我食,故我在  (二)民以食为天第三章 口腹之欲如何成为文化  (一)审美、文化源于味觉  (二)文人让“吃”看上去很美第四章 超级美食大国的盛宴  (一)瓷器:中国的名字  (二)中国是个大餐桌  (三)满汉全席第五章 中、西方口腔文化的主要差异第六章 饥民和饥民社会  (一)饕餮的传人  (二)饥民:吃出来的国民人格第七章 让我们吃喝,因为明天我们就会死去  (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饕餮  (二)生当封侯,死当食庙第八章 “吃”是一种秘密武器  (一)饭桌上的政治启蒙  (二)既是矛,又是盾  (三)致命性武器  (四)非致命性武器  (五)酒是一副药,喝了跑不掉第九章 “吃”等于立场和荣誉  (一)嘴巴:人格的大门;肠胃:道德的容器  (二)吃出来的软骨症  (三)两大口腔文化,一样的悲哀第十章 中国已经被吃垮过N次  (一)火山上的宴席  (二)鸦片战争:吃出来的战争  (三)西方人、日本人对鸦片的态度 ……第十一章 在魔鬼炮制的液体里迷失第十二章 美食家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第十三章 别了,美食故乡第十四章 “我们会一觉醒来变成甲壳虫吗?”第十五章 我们还有多小家底可吃第十六章 谁来养活中国第十七章 谁来捍卫动物的权力第十八章 素食主义救中国附1 谁让我们变成了病人附2 传统文化的口腔化批判 

编辑推荐

《中国食文化批判:如何走出"民以食为天"的囚笼》: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自由,首先必须摆脱和超越味觉的囚禁。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关注心灵建设的中国人。

作者简介

《中国食文化批判:如何走出"民以食为天"的囚笼》是一本带有追问、自剖、忏悔、既颠覆又具建设性的亚学术著作。作者经由独特、幽微的美食文化,来梳理和解读中国的母文化和国民性,为中国人的文化认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的追溯、论证及结论颇具警示意味:中国口腔文化对味觉的片面追逐,导致了中国人的饥民心理、饥民人格、现世感和身体化生存,并形成了和他人、环境、信仰以及自我的紧张关系。作者锥心泣血地呐喊,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自由,首先必须摆脱和超越口腔的囚禁。同时,必须将“民以食为天”予以颠覆,回归到“食以民为天”,中国人才能走出“口腔化生存?的精神囚笼,凝视自己,仰望星空。

图书封面


 中国食文化批判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作為一個廣東人,在吃這個字上,基本上可以在全球範圍做個範本了。不是么。中國人對吃的研究已經全球公認。而全國人民基本都聽過“食在廣州”,粵菜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般。故讀此書的時候,我抱著謙卑的態度,準備接受一輪精神上的洗禮。這種忐忑有種把照片@留幾手,總擔心被他為數不多的侮辱字眼批判中痛處。但是很幸運地,所有刻意去批判一件飽受爭議的事情,往往會淪為無盡的舉證。最後淪為留幾手一樣凡遇著美少女都說有雞味一樣詞窮。這種批判比電視臺美食節目讚美湯很有湯味丸子很有丸味更為自取其辱。食文化,如果真的冠以文化二字而提,批判二字也許也無從說起了吧。所謂文化無高低貴賤。當然所有文化都會有瑕疵或者缺陷,這也許是應該允許的。與其批判,還不如用研究、探討等字眼更為貼切吧。開篇作者在史料上陳述了中國人步入農耕社會後,開始熱衷食色性也。農耕社會本來就是穩定的生產和繁殖的階段,熱衷于此不足為奇。繼而進入中華文明階段,食經由文人墨客的渲染與生活其他事情捆綁起來。在食這個環節上,逐漸演變為取其精取其巧取其稀取其妙。粵西地區有一個“年例”的習俗,我想拿出來說一下。http://baike.baidu.com/view/25419.htm按史籍載,年例這一習俗其于宋朝,起源的說法各種紛爭我就不論證了。我奶奶和我說,民國末期(大約就是1942前後吧)粵西也饑荒。那時候每戶都窮得不能開鍋,只能以河流溪流的魚蝦以及山上的雜糧為食。要想吃頓好的,只能等待每年春節過後的年例期。所謂年例就是每村擬定一個日子大擺宴席宴請親客,甚至素未謀面者都可同吃。親戚間平常都不肯殺雞殺豬,只有年例期間才能互相補充一下飲食。更重要的是,這種宴席是來者不拒,很多生活維艱者就靠這樣活下來了。其實這種抱團自救情況有點兒類似潮汕人做人情的時候喜歡互相厚禮相待。在商業的環節即可參考溫州人用一條村的錢去承包央視廣告時間等等。只不過粵西這種淳樸的鄉規在饑荒年代更顯雪中送炭。時至今日,年例在粵西還是盛行,甚至成為一種負擔。但是如我父輩依然堅持每年宴客,來者不拒,甚至盲目攀比等等陋習百出。這種現象在我這代從未饑荒過的人看來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浪費。而父輩祖輩,那是一種憶苦思甜或者本能的抱團生存法則,早已超越飲食。所以,在特定時期獨立批判一件事,顯得蒼白。在“二人”的中國環境,飲食牽涉到基本所有的生活里以及交際里。中國人談事皆喜飯局酒局,以此說中國人酗好飲食亦過於牽強。只能說飲食是更容易讓中國人坐在的一種方式而已。以我本人為例,如果約一群中國人坐一起談事基本上沒有一次是準時的。要是約吃飯,反而有好幾次是準時的,於是再坐下談事。就如中國人上廁所都自覺帶廁紙一樣,難道可以證明中國人潔癖?作者列舉的中國人的陋習,基本上我都認可并在《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里找到。但是作者試圖在飲食這個環節找突破口,就無力與牽強了。中國人酗食,于我看在幾個方面還是值得探討的:酗食量、酗食材、酗菜式、酗環境。酗食量這個很容易解釋,就是暴飲暴食。其實這個在哪個國家都有。這完全是是病態的自製力問題,沒有很多的深入探討價值。酗食材這個,就在低級食評師以及暴發戶之間比較流行。遠至“滿漢全席”近至盤菜,無非是山珍海味堆砌一堆。當然我不否認其中的烹飪技巧以及食材處理得精妙。以粵菜為例,鮮字為先,鮮之上就是稀。比如魚要大,獣要野味。無非也就是吃一個錢字,外加一個閑字。這兩個字是傳統勞動人民稀缺的。酗菜式以及酗環境,更容易在年輕人身上體現。尤其當下一句話證明自己是吃貨的年輕男女。如何證明自己是吃貨,除了吃得多還不就是吃的款式多。說到底也就是好奇心的一種體現,也是一種爲了話題而吃的都市病。更甚至者如本人,貌似吃河豚中毒入院,說到底也就是貪新鮮。然後就是有話題對後人吹吹牛逼什麽的。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年輕人,熱衷于飲食這種行為而不是關心人權和自由,確實不好。但又不見得這就是一件壞事,如果所有中國年輕人都熱衷人權自由也許是壞事。目前普遍年輕人無論事業或生活都比較壓抑,飲食消遣其實也算一種宣洩的途徑。作者說中國人窮光心思在飲食上,而不像西方人士一樣熱衷科學和未來。這和那個故事一樣:如果你戒煙了,每天一包的煙錢節約下來,一年內你就能買汽車。可是很多不抽煙的人也不見得都有汽車。個人的精神生活和追求都必須有宣洩的渠道,不是爛賭就是爛嫖。就如日本人一樣,互不侵犯的情況下,充分發掘自己興趣,於是就有那麼多發燒友。一個貪吃的中國青年,一個收集AV的日本青年,一個哈佛高材生的美國青年。其實都是一樣的,沒有人天生下來就必須充當精英去改造世界。但是每個人都必須維護自己的權利和利益,這是中國青年確實需要檢討的。作者也論證了美國人的飲食,在停車場不用下車直接買個漢堡可樂吃了。他們像機器人一樣自律,攝取足夠的卡路里。既不浪費也不缺乏。就像一部機器去加油一樣。可是我又認為,如果全人類都如機器人一樣自律和完美。我們還需要宗教么?機器人的軀體或者思想,能否承載所謂靈魂?也許我們就只需要違規reset機制,對違規的機器人重新刷系統好了。如果這樣,這是我們需要的世界么?毫無疑問,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多元世界。末了,作者還表達了南粵人民濫吃野生動物的擔憂。我想告訴作者他太小看中國人民的養殖能力了。要真的擔心,還是更擔心物種的過度人為選擇以及單一化比較實際。沒有哪個新聞證實過中國人吃滅絕了哪個物種。但我們經常聽到某少數民族文字失傳,技藝失傳等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PS。此書基本很難看完。作者對於文字性的追索舉證能力很足夠,但是作者的邏輯性較差。寫到後端基本純粹為寫而寫,漏洞百出。甚至在書末端倡議素食,這完全是一種己所不欲。
  •     本书虽然不是一本严谨细致的学术著作,但在笔者看来却颇有助于中国饮食文化以及当代社会深刻反思。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众多学者专家都试图寻根索骥,理清其脉络,参透其本质。然而作者李波先生「独辟蹊径」,选取了「食文化」这个独特的角度,细致地剖析了我国文化的深层内涵。并且「大唱反调」,不仅大肆批判了我国的饮食文化,还向我国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开炮,提出了「口腔民族」以及「口腔文化」的概念。本书经过四次修订再版,由著名历史学家孙隆基先生的序言、作者李波先生的自序、正文十八章以及两篇附录(《健康世界》对李波的专访以及蒋劲松先生书评《传统文化的口腔化批判》)组成。本书虽然角度新颖,言辞犀利,但其中不乏一些有失偏颇的地方。如果说孙隆基先生的序言《魔鬼的礼物》是对本书的极高赞誉,那蒋劲松先生的书评《传统文化的口腔化批判》则更为客观,首尾呼应,这样的结构编排更能启发读者思考,也能帮助他们更全面理性地看待本书。正是因为作者非学院派,所以语言轻松风趣,略带嘲讽和黑色幽默,贴近生活,便于理解,能够吸引普通读者。但由于本书非学术专著,所以在内容上脉络不够清晰,每一章都相对独立缺乏连贯,但又相互渗透、彼此论证。笔者粗略将本书十八章分为四个部分,逐一展开分析讨论。本书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到第四章,作者罗列了很多史料,征引了诸多经典,试图阐述我国恢弘灿烂的传统文化,是如何孕育出「口腔文化」这一头饕餮怪兽的。作者由「吃」出发谈及文化,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切入点看似很小,覆盖面却极广。一切不再是形而上学的理论,而是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饭碗和菜肴,非常容易被大众接受消化。从圣人经典到文学巨著,从汉字的构成到出土的文物,在作者看来都是逐步造就中国「口腔文化」的「罪魁祸首」。虽然角度新锐,观点毒辣,但是却有诸多的误读。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包容万象,不能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对材料进行断章取义的「实用主义」。这样不仅对历史不够尊重,也会对读者产生误导,有失一个学者的身份和责任。只因为与「吃」这个简单行为有关,就忽视出土文物的制作工艺、漠视各家经典中对朴素生活的追求、鄙视《红楼梦》的艺术价值,全部归结于「口腔文化」的产物,这明显太过片面偏激。笔者同意作者批判中国当代社会中饮食文化畸形发展的做法,但不应该把所有古典的精华也一起扭曲了而为自己的理论服务。本文的第二部分为第五章到第九章,作者剖析了在「口腔文化」的浇灌下,国人所滋长出的诸多病态性格。例如饥民心理、功利主义以及伪善作风,这些在作者的眼中无一不与「吃」挂钩。笔者非常赞同作者对这些病态现象的批判,但是如果把一切都清算到「饮食文化」的头上,显得过于简单有失公平。在作者的铺排之下,似乎所有的病症的根结都是因「吃」而起,那么反而观之,「不吃」的话,问题就都解决了吗?作为一个有正常生理需求的人,显然做不到;而且即便不吃,这些病症也无法消失。事物之间都是存在的某种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作者的这种论证方法,在笔者看来更像是一种带有煽动性的牵强附会。作者用各种实例和犀利的笔法,把读者带入了他的思路当中,进行了一次「洗脑」。这些新颖的观点,初看时的确觉得新鲜很有道理,但仔细思考却觉得匪夷所思。作者在看待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态度上也显得不够客观,有些过于推崇西方之嫌。中西文化有差异存在,但无优劣之分。唐君毅先生在其书中有言:「儒家主用物以成文化,又非只为之为文化之手段、工具或材料,而仍旧对物有情。」 作者只看到西方饮食重视营养和健康,指责我国饮食过于繁琐,华而不实;却不知我国复杂的烹饪技术当中,包涵着对所用之物的一份爱惜和感恩。作者看不起历史上那些「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隐士,认为他们不识时务的同时虚伪做作,却不知这其些文人士大夫怀揣着坚守个人气节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和纠结。本书的第三部分为第十章到第十七章,作者尽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所带来的种种危害:政权在饱口腹之欲中旁落,理性意志在酒精的麻醉中消磨殆尽,美食家们描绘的千滋百味让人滋生享乐主义,美食故乡四川培育出了人们不思进取的倦怠性情。此外食品安全、生态破坏、粮食紧张、人地和谐这些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在作者看来统统与我引以为傲的饮食文化脱不开关系。这其中当然也有偏颇,但作者言辞灼灼地批判着饮食文化的同时,也许只是借饮食文化为一个借口,牵引出了我国当代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贪污腐败、制度缺失、生态危机等等,这些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直存在但又司空见惯的问题,砸开饮食文化这块坚冰之后,纷纷浮上水面。作者虽然把一切的根源都归纳给了「口腔文化」,归结给了每个中国人的这张嘴,可是稍有理性的人们都明白,问题的根源又岂止如此简单?比起「吃」这个简单的行为,政府制度的疏漏,人民价值观的偏差,正确舆论导向的失调,这些思想层面上的原因,远比「吃」要来得复杂,更值得人们探究。在作者罗列的现象,搜集的材料面前,每个人都会思考,到底是什么指引我们走向一条万劫不复的深渊?是「吃」这个源自生理需求的行为误导了我们的思想,还是我们变质的思路异化了「吃」的正常行为?喂养出作者笔下「口腔文化」这头怪兽的,正是我们的对其他事物的麻木不仁,对一己私欲的不加控制,让「非常态」成为了「常态」,让单纯的「饮食文化」变异成了一头名为「口腔文化」的吃人怪兽。在笔者看来,作者之所以要提出各种类似「愤青」的观点,正是因为我国的饮食文化被美化赞誉得过了度,需要这样一个人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现如今我国缺乏一些具有批判和思辨意识的文人学者。学术界缺乏一些活跃的思路,或者说一切都停留在了学术讨论中而没有渗透进普罗大众。对于悠久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公共知识分子们一味地赞颂,在民众心目中搭建「唯我独尊」的姿态;政府以此加紧宣传、建立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通俗文学影视作家们则视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现在的饮食文化在社会观念上存在着「过度粉饰」,所以需要通过这样「过度矫正」来达到一个平衡。虽然作者的有些观点牵强附会,但是却提出了一个可能性,那就是引起一系列社会危机的因素,是我们每个人天天都在进行的「吃」的行为,从而把看似高深遥远的问题,摆到了每个百姓的面前。不再是期待专家学者们去研究,不再是坐等政府部门来解决,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恶性循环链条上的一截。如果我们依旧处在酩酊的状态下不加节制,夜夜笙歌,胡吃海喝,那终将因为我们的贪婪而收获恶果。想要解决,也很容易,从每个人的餐桌入手,这虽是个人的一小步,但如果都有所作为,却是全社会的一大步。作者的拷问,正是一种大声疾呼,既鞭策沉浸在泱泱大国文化中自卖自夸的的学者,也唤醒迷醉在觥筹交错美食盛宴里的芸芸大众。然而,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前进的,物极必返,盛极必衰,也许开到荼縻的中国饮食文化也有它必须要走完的一个过程。我们应该抱着理智的态度以及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中国饮食文化。时间是一个最好的过滤器,筛走沙石,留下精髓,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最终结果,还需要当代人不断地探索以及漫长的等待。虽然现在的中国饮食文化以及社会普遍价值观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仍旧有像李波先生这样独具慧眼、忧国忧民的学者们做出表率,提出呼吁。如果有关部门可以提高认识,积极更正;如果广大民众可以理性思考、懂得取舍,我们仍旧应该相信我国的饮食文化能在一个真正健康和谐的状态下流传与弘扬,正如李波先生在全书最后一部分所期盼的那样,达到一个「食以民为天」的最佳状态。
  •     从周一开始,抽空利用四天内的闲暇时间,仔细读完了李波所著的《中国食文化批判》。作者李波以一种颠覆反传统式的手法,对于“吃”——这一潜藏在中国几千年文明中的亚文化现象进行了跨越时空式的系统的整理和批判。全书主要观点认为,中国人在追求口腔欲望的满足上,已经陷入了病态的阶段。“吃”这一行为演化成了个体欲望膨胀后,最激烈的占有方式。而建立在“吃”基础上而膨胀的各种欲望和不良习气如果不能得到紧急纠正,必将让中国未来走入危机。由“吃”这点立论,作者提出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一贯不重理性认识,重感性认识。中国文化除了高尚的仙佛精神追求外,另一个极端“俗文化”的最大特性,就是迷恋于感官享受。将感官经由享受得到刺激的那种肉体感觉看做是自身存在感的一部分。而在不断追求自我存在感的同时,口腔的欲望被无限放大,延伸到对色欲与性的渴望,对生殖的执着,对世间虚幻的名利的贪求。组合成了一曲病态的交响乐,将中国社会一步步朝着结构性坏死灭亡的方向引导了过去。所以其实李波整本书,都是以“吃”为切入点,揭示了如果中国人不及早地从对肉体欲望的不断贪求中警醒过来,中国将很快面临一系列无法避免的生存环境危机中。更为重要的事,作者为中国那些没有完全沉沦,尚还有一丝精神追求的人们,呐喊出了这样的声音:“一个人想要获得灵魂的自由,首先必须摆脱和超越味觉的囚禁。”其实纵观全书,“超越味觉”倒不如理解成为“超越肉体欲望”。作者的切入点非常独特,但是谈论的问题,实质上还是逃不开传统的宗教灵性式话题——超越自身肉体欲望的局限性,追求精神和灵魂的自由。纵观人类古代宗教以及各类神学学说,其中心旨意都永远逃离不开一个这样的永恒命题。尽管如此,作者以自己的良知,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力图从情理和论据两方面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尤其是确实做到了紧紧围绕剖析“吃”“口腔文化”这一主题而娓娓道来,不能不说,这也正使得此书说服力更加充分。在当下的中国未来充满重重社会危机前兆的现实背景下。《中国食文化批判》着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自省式警世之书。书中谈到由于中国人一贯重视感性思维,所以在中国的美食文化里。食物的味道永远是摆放在第一位的。营养和卫生看得很淡。而西方人看重理性思维,认为食物的营养科学搭配是第一位的。至于食物与舌头产生的化学感觉,却并不是那么重要。这一点,笔者当年旅学到洛杉矶时,深有感触。为了表示对美国同学尽地主之谊的感谢。我从超市里卖了些菜,跑到美国同学家租用的房子里做菜。其中一例肉末茄子堡,是我最拿手的菜肴。我个人认为是味道最好的一道菜。可是由于茄子烹饪时需过油才能做出软香的效果。有看到烹饪过程的白人同学后来找了各种理由,就是不愿意吃这道香气扑鼻的菜肴。那时我以为是因为异国口味不同或忌口问题,他们拒绝吃这道茄子煲。现在回想起来,必然是因为害怕食用脂肪过多的健康因素让他们望而却步。因为我依稀在记忆中记得我在放油的时候,听到他们在旁边哼哼了一句:“Jesus!”而西方的宗教传统里,是鄙视放纵欲望的传统的。作者在书里举出了几个例子,但忽视了一条最有影响力的宗教条例——即天主教“七宗罪”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告诫:暴食。正如作者在书中介绍文艺复兴开路人但丁在《神曲》中描绘的暴食罪行具体表现是——“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屯积过量的食物”。但丁认为这是属于过度贪图逸乐。而中国的文化中,对欲望的放纵却有各色好吃好喝的文人骚客加以文字艺术上的美化,似乎使得纵欲变成了一种文化。包括为了追求所谓的口感,对动物的残酷杀害和虐待,却被美化成为“美食文化”,这无疑是一种所谓的这是一种病梅式的畸形文化心态。对作者的这个观点我也深表赞同。除了作者提出的观点以外,我在这里借评论机会,来提出我的一个观点。人类更需警惕“上瘾”的文化。自从自己成功戒烟了以后,我渐渐发现了一种“上瘾”的隐形文化存在于世间。而人们日常沉沦在这个上瘾的过程中却全然不觉,还乐在其中。不知这些瘾头,正在给人类社会悄然带来危机。除了海洛因和大麻这些明显的毒品以外。香烟和酒,无疑是一种极易上瘾的毒品。在中国,在政府的纵容和默许下,香烟和酒类的滥用,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我一贯将之看做作政府的公开合法贩毒。为了挣钱和安抚百姓,政府不加任何控制地让自己的子民们疯狂吸毒。今年的所谓“禁烟令”,最终也成了一纸空文。中国政府把自己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诺当成了个屁,把子民的健康,这一国民最重要的幸福要素,也当做了个屁。后来进一步我发现,不仅仅是香烟和酒,凡是有某种刺激性愉悦作用,能满足人的某种生理需要的物品,在经过长期使用后,人们就会变得无法离开这件物品。一旦失去这种刺激性愉悦感后,人们就会产生心理饥饿感,甚至自我的存在感都找不到。这种现象,都属于上瘾。比如中国人到了国外一定要吃中国菜,是一种上瘾。湖南人到了外地没有辣椒吃不下饭,也是一种对辣椒的上瘾。湖南人和海南人台湾人爱吃槟榔,没有吃就感觉到心里空空的,有缺失感,也是一种上瘾。进一步到精神层面上来讲,一些将丈夫孩子看得重于一切的家庭妇女,也容易将丈夫和孩子看做是成瘾物。若是丈夫孩子不在身边,这些本性善良的家庭妇女就会被无法摆脱的强烈空虚所围绕,无法独自获得快乐,其表现方式可能就是不断给丈夫或者孩子打电话,发短信。必须要依靠着丈夫孩子的回应,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感。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上瘾。推而广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整个人类都在逐渐对各种科技成果上瘾,对电力的依赖,对无线通信的依赖,对互联网的依赖。这个逐渐上瘾的过程,实质上让人类社会,让你,让我变得越来越脆弱。仔细思考一下,你我对什么正在上瘾?假如有一天,我们上瘾的这件东西消失了,没有了。我们陷入那种极度缺乏的空虚感后怎么办?我猜,一定会有人为了弥补这片空虚感,做出令人惊悚的恐怖举动来。人类可以变成天使,也可以变成魔鬼代言人。在古代社会,儒释道三教从其学说立论之本上来讲,都有强调节欲的言论。大乘佛教自梁武帝后更是提倡众生平等,力主吃素。所以奢靡的饮食之风,虽层出不穷,但尚有精神信仰力量与中国人与日俱增的口舌之欲制衡。但当今的中国,经过五四运动的批判,文革的洗礼,以及改革开放后,共产主义的信仰的破灭之后,已经陷入严重的信仰缺失危机中。信仰的中心被寄托在了金钱和权力上。而金钱和权力,归根到底,不过是人需要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的工具罢了。若人内在的欲望不能控制住膨胀的趋势。那么,等待着人类的,必然是走向毁灭的命运。在没有信仰作为人的欲望的约束的今天,书中所说的奢靡浪费,腐败贪污,食品安全问题是比比皆是,而且一日比一日严重。这是我们当下中国的现实。如果我们无法即使觉醒。任凭人类无节制的贪欲这么膨胀下去的话,那么,在不远的,可以看见的将来,我们将要陷入为了一粒米,一滴水来争夺残杀的时代。而那些现在正在努力工作,希望为人父母的朋友们。当我们的孩子为了生存拼搏,从历史书里了解到我们可耻的纵欲浪费时代时,我们应该用什么话,去平复他们对我们这一代所作所为的愤怒呢?作者提出“素食主义救中国”的口号。我是表示赞同的。素食,不仅是对自己贪图肉欲行为的觉察和反省,更是表现出人类呵护生命的大爱精神。只有爱和美,才可能从心底里对我们的灵魂产生救赎作用。需要提出的时,作者书中的行文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产生了一些过激和片面的言论。需要读者在阅读时,保持冷静头脑自行进行判断。这里粗粗列举两例:P26页第一行中,作者写道:孔子这个没落贵族,这个满怀怨妇心态的思想家和圣人也出来居心叵测地帮腔,在战略上高屋建瓴一言九鼎:“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将“吃”列为人的第一本性和根本诉求。他还在战术上不朽教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丝毫不敢含糊,首先“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这话,并非孔子之言。而是他人询问孔子的问题。原文见《论语八俏》章,原文内容如下: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译文】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王孙贾时任卫国大夫,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时,颇受卫灵公尊敬。灵公夫人南子,品行不端,但有才能,欲藉孔子之名以壮自己声势,召见孔子。孔子见之。王孙贾误会孔子来卫求官,故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是何意思。王孙贾以奥比喻南子,以灶比喻自己。他的意思是告诉孔子,你求南子,不如求我王孙贾,要想于卫国得志,必须谄媚于我,因为我是权臣,县官不如现管。这真是颇有一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于是孔子回答他说:“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如果违背了理,“媚于奥”或是“媚于灶”都是没有用的。正如朱熹注:“逆理,则获罪于天矣,岂媚于奥灶所能祷而免乎?言但当顺理,非特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孔子的潜台词非常明显,我只信奉“理(礼),尔等小人,我根本就不屑一顾,如果你们违背了“礼”,照样会受到上天的惩罚,给谁祷告都没有用。所以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文中是断章取义,没有理解清楚全文就说这句话是孔子讲的,这属于查阅资料不够严谨。其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原意并非是极力追求食物品质。原文见《论语 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钱穆先生在其《论语新解》里详细地对这句话进行了诠释:“厌,餍足义。不厌,不饱食也......不因食脍之精细而特饱食也。”(《论语新解》第245页)这样解释符合孔子一贯倡导的节俭。他谆谆告诫弟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他鄙夷那些奢侈之徒,说这种人不值得和他们来探讨人生问题。所以正确的含义应该是:“不要因为食物做的好吃而吃的过多”。这样才符合孔子一贯的精神和做法。这一小段话中就出现两处引用理解错误,可见作者实际上没有对儒家学说的书籍进行过系统学习和理解,而是断章取义地直接引用。难免有些大意之嫌。又见其于40页处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描写:……老子还有个重要论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chěng)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其饮食观在果腹、怡神、延寿的目的。……此处理解亦是显然有误,该段直译过来意思是:五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使人听觉不灵敏,五味使人丧失口感,纵情围猎使人心发狂,稀罕的宝物使人行为变坏。因此得道的圣人只为饱腹不为耳目享受,所以要抛弃后者选取前者。此段话的根本含义是讲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反而会丧失人生本性,会损坏人体感官功能。在作者眼里居然变成了老子的饮食观。不能不说,确实是理解上有所偏差。此等例子还有许多,比如否定李白的艺术造诣,认为其不过是一个酒鬼等等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和误批判,颇有点一棍子扫翻一片的架势。在这里就不一一细举了。不过总之就总体而言,该书瑕不掩瑜,作者以其内心的所思所感所想,以近似于呐喊的方式,一阵见血地指出了当下中国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普通人如何面对自己不断膨胀的习惯性欲望。此点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从个人行动上来讲,我正在努力克制自己对肉食的欲望,坚决朝一个严格素食主义者的方向前进。而这本书,更加坚定了我以素食方式来提升自身灵魂素养的愿望。热映那么久的系列电影《暮光之城》中,一群吸血鬼,为了追求爱和崇高的生存方式,面对人类都能极力克制自己的吸血欲望。那么贵为万物之灵的人呢?难道真的连鬼都不如吗?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我觉得作者不是危言竦听,当一个民族把吃都作为最大乐趣的,说明生活太悲哀呀,因为中国历代的贫困,不是战争就是天灾,统治阶级永远那么残暴,人民经常吃不饱,能吃饱饭也就最近30年,但是我觉得中国人好吃,还不说借吃来麻醉自己,逃避问题,根子在哪,大家都清楚,写的还是很中肯,例子也触目惊心,口腔文化该改改了,还是值得读的。
  •     本书对中国“食文化”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认为“吃”是中国人的认知和存在方式,过度强调饮食,放纵口腔欲望,导致个人生活质量很低,中国整体文化素养偏低。书提倡的三点:一、不要大吃大喝,不要吃野生动物;二、以素食为主;三、反对附加在吃饭上的功力注意和伪善作风。我个人很同意书里对“食文化”的批判,但同时也觉得,生活里少了相对精致的食物,会缺少那么一点情趣。相平衡吧。本书不属于学术书籍,文字虽淋漓尽致,但有点“愤青”。总的来说,就是让你多关注脑子少琢磨嘴巴,观点挺让人震撼的。
  •     非常好的一本书,我是偶然看过同系列的书才决定买的这本,看完后心情有些沉重,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所一直推崇的食文化究竟是不是存在一些问题?以牺牲动物的权利来满足人的口腹之欲是否合适?
  •     食文化反而成了中国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了,此套书的观点尖锐,罗列了同饮食有关的一切,但是缺乏支持其观点的逻辑。
  •     比吃重要的事情。很多。
  •     先定性,再往里面填东西,不管合适不合适。自以为是的作者,自以为是的思考,其实粗糙的很
  •     太绝对化、表面化、主观化。大鸣大放的乱扣帽子。缺少洞察缺少思考,浪费了这么多的素材和这么好的题目
  •     这是一部语言犀利的饮食文化反思集
  •     其他不说,把作序的名人作为作者之一来吸引眼球,这只能说明这本书不怎么样,不然,不用这样拉虎皮扯大旗的。请大家买的时候慎重!
  •     从一开始的食文化批判到最后食品安全现状,看到最后,是无奈。
  •     视角独特 发人深省 对“民以食为天”传统观念的颠覆
  •     作者提出的“饥民文化”有参考价值,只是有些观点有些偏激了……
  •     有警醒,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我们的民族性。
  •     写饮食文化的书很多`批饮食文化的只此一本?这己够讽刺了.中国人甚至不知自己好吃是个大毛病.不过好吃真是病吗.也许不`多数文明或多或少都有饮食文化或讲究饮食.天性也:甚者如拉丁日韩`'而中国有何特色以至于批判
  •     这是一本所谓的“亚学术”著作,作者也并不是“拿执照”的专业学者,初读此书,其中有很多令我等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之辈颇感不快的内容,然掩卷细细想来,却不得不佩服作者独到而犀利的眼光,对中国饮食习惯之弊的剖析。
  •     这本书讲的很有道理,意味深长
  •     这本书实在是不值,没有深层内容,估计作者也就为赚俩铜板罢了
  •     虽有偏颇之处,但发人深省
  •     物有所值 不错不错 值得推荐 观点好犀利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