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外套》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魔法外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ISBN:9787536681354
作者:(意)迪诺·布扎蒂
页数:267页

寓言小说

原文发表在作者博客:http://www.bimuyu.com/blog/archives/13998894.shtml    我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可读性强,但太概念化。    《魔法外套》的小说情节大都很吸引人,具有神秘、幻想风格。文字精炼,读起来顺畅。但我总觉得迪诺•布扎蒂的小说太像寓言故事了。寓言的特点是通过一个故事讲一个道理,故事的情节最重要,至于叙事技巧、人物描写等都是次要的,是为情节服务的,这就造成寓言这种文体不能充分体现文学的魅力。另外我觉得《魔法外套》里的寓言小说大多写得太“一览无余”了,意思表达得太清楚了,读完反倒让人觉得有些空虚。    我倒是比较喜欢《魔法外套》里面一篇叫做《艾菲尔铁塔》的小说。这篇小说读起来不像一篇寓言,说的是当初建造巴黎艾菲尔铁塔的时候,本来工程师是想把它秘密地建成一座比现在高很多很多的通天塔。小说中描写了建筑工人在巴黎上空的云层里修筑这座建筑时的奇异场面。我更喜欢这种没有太明确的主题,但能让人留下带有画面感的记忆的小说。    作者博客:http://www.bimuyu.com/blog/

写作的一种可能

布扎蒂驰骋骇人的想象,把现实的恶摊在读者面前,又以戏谑的笔,一一嘲讽挖苦不良善的人与事。在看似轻松的氛围里,读者的感觉触摸了悲凉与无奈。于此意义而言,他是文坛中的正义之士。

很淡嗖嗖~~~

一开始还是由于书名很魔幻结果的确很魔幻他的主旨应该是要表达人性啊,社会啊之类的可惜看了大半本 厌掉了评论员或者造物主之类的姿态反正我厌了是不是很粗俗我也没办法

寓言小说

原文发表在作者博客:http://www.bimuyu.com/blog/archives/13998894.shtml我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可读性强,但太概念化。《魔法外套》的小说情节大都很吸引人,具有神秘、幻想风格。文字精炼,读起来顺畅。但我总觉得迪诺•布扎蒂的小说太像寓言故事了。寓言的特点是通过一个故事讲一个道理,故事的情节最重要,至于叙事技巧、人物描写等都是次要的,是为情节服务的,这就造成寓言这种文体不能充分体现文学的魅力。另外我觉得《魔法外套》里的寓言小说大多写得太“一览无余”了,意思表达得太清楚了,读完反倒让人觉得有些空虚。我倒是比较喜欢《魔法外套》里面一篇叫做《艾菲尔铁塔》的小说。这篇小说读起来不像一篇寓言,说的是当初建造巴黎艾菲尔铁塔的时候,本来工程师是想把它秘密地建成一座比现在高很多很多的通天塔。小说中描写了建筑工人在巴黎上空的云层里修筑这座建筑时的奇异场面。我更喜欢这种没有太明确的主题,但能让人留下带有画面感的记忆的小说。作者博客:http://www.bimuyu.com/blog/

43篇诡谲之作。并不是冰凉的讽刺。有不少幽默因子。意大利布扎蒂所著的短篇小说以《魔法外套》为名结集出版,以前似乎有他的科幻小说中文版,但本人并未找到。布扎蒂是意大利家喻户晓的作家,长着一张线条坚毅如希腊雕像的严酷脸庞,被称为“意大利的卡夫卡”,但在我看来,他比阴郁的卡夫卡大人幽默了一百倍,简洁了一万倍!短篇的幅度刚刚好,仿佛信笔写下,不加任何意识流废话,不加任何自以为是的评论。所谓意犹未尽,大概就是这样的笔法和篇幅注定要有的bonus他的想像力也比卡夫卡辐射更广,笔下的幻想世界包括“时间机器”、“现代地狱”。读他的书,酣畅淋漓,他对世人(包括自己)的嘲讽真是不留情面,看来荒诞不经的小故事里处处可见人性卑劣面的可笑可叹。他的幻想无所不在:生出罪恶钞票的西装口袋、猎杀老人的少年一夜之间变成老人、地铁挖掘现场一道通往地狱的门……最妙的是,名为《1980年的教训》的一则短篇实在有点《Death Note》的味道,简直是同类型的创意,且有同类型的恐怖和荒诞。就我而言,这本的阅读是近期最爽快的体验。

风格化

迪诺·布扎迪以其强烈的寓言小说风格著称,他的长篇《鞑靼沙漠》(1940,中译有台湾版本)出版后,为他赢得了“意大利的卡夫卡”的名声。那是一本让人想到卡夫卡《城堡》的小说。《魔法外套》是短篇小说结集,初版于1966年,也充满了迪诺·布扎迪一贯的风格:神秘,幻想,诡谲,浓重的寓言味道,技巧上则追求精巧、圆熟。这些短篇短的不过两三页,最长的《现代地狱纪游》也只有40页,无论其叙事风格、篇幅长度都适合在杂志刊载——然而对比因杂志兴盛而兴盛的美国短篇小说而言,则迪诺·布扎迪的短篇就是标准的意大利小说特点。《帐单》、《床边故事》、《狗》、《超车》、《尘心》、《奴隶》、《花园里的小山丘》和《两个司机》等篇都属于意味隽永之作。迪诺·布扎迪的小说中译还有《魔服》(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和《现代地狱纪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两种。

给小说穿上魔法的外衣会怎么样

    布扎蒂是个有趣的家伙,他的小说天马行空,常常化腐朽为神奇,穿越常理的分界,让一种不可能成为可能。他还语言以本来的面目,用最为简短、直白的对话,幽默的笔调,最为平凡无奇的小事,用一种超越时空大胆妄为的幻想,展示生活荒诞背后最为真实的图景,把人类心灵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一生著书无数,长篇处女作《山上的巴纳伯》为他赢得了道德寓言作家的名声,而奠定他在文学史地位的长篇《鞑靼人沙漠》更为他赢得了“意大利卡夫卡”的美誉。《魔法外套》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虽受卡夫卡影响,但他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苦心孤诣营造的小说氛围,他编织的幻想世界的诡奇独特、鬼斧神工,无形中给小说穿上了一件魔法外衣,光怪陆离的人世和复杂多变的人性,在这件外衣下粉墨登场,时间,死亡、孤独、迷惘的爱,挣扎,期待,这些人类共有的情感,在他的魔法里充满真实的力量,他在传递隐喻、启迪、死亡、边界、天堂、冥想、走投无路等普遍的人类境况时,最擅长运用文字的组合和排列精确传达人灵魂深处的悸动、不安、担忧、惊慌和心神不宁,小说里魔幻和梦境,虚幻和现实交织不分彼此,常常把巧妙的情境与不同的案例链接或穿插,人物因其社会背景和心理活动而彰显其鲜活和魅力,场景转换更是上天入地雄奇诡异,而由文字创造出一种或紧张、或舒缓、或神秘的韵律和节奏,使他的小说独具魅力。  “你看到那个浮出海面跟着我们的,”罗伊船长跟他的儿子史蒂凡诺说,“不是一个东西,是一条鲨。他是全世界水手闻之丧胆的鲨鱼、神秘、凶猛……它会选择自己的目标,一旦选定,可以紧追不舍长达数年,甚至一辈子,直到猎物到口为止。”  罗伊船长立即掉转船头,让一心想长大成为一名船长的史蒂凡诺远离大海,甚至送他去内陆读书、上大学和工作,因为海里的那条鲨瞄准了这个孩子。  史蒂凡诺一直尝试着过好内陆上的生活,但那条童年就瞄准了他的鲨鱼却魔鬼一样在他不远处的海上等着他。他后来继承父亲的航海业,终其一生跑遍世界各地,无论他走到哪里,哪里的海上都有这条魔鬼般的鲨鱼如影随形。当史蒂凡诺来日不多的时候,他决定主动去找鲨鱼。不料,“我跟你走遍全世界,不是你以为的为了吃你。”气喘吁吁的老鲨对史蒂凡诺说,而是“因为海神要我把这个交给你”。史蒂凡诺认出那是象征了财富、权力和爱情的海珍珠。他知道自己一开始就错了,但一切太迟。  世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点被迫害的妄想症,世人都有一个被恶魔一样的鲨鱼咬住不放的厄运预期,比如疾病、死亡、倒霉的事等等,可我们怎么知道,恰恰我们以为的厄运实则并非我们以为的那样。命运是一个充满悖论的命题,我们总是不相信,总是与它抗衡,我们想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我们急急忙忙地往前赶,不愿意等待,不愿意接受,我们什么都感觉等不及,我们什么都想要。我们的欲求庞大超过我们的躯体。但未可知的一切正在捉弄我们的期许,我们总在错失良机。  《鲨》这篇小说精巧布局,充满寓意,简直是经典之作。  同样有趣的《花园里的小山丘》,写死亡、亲情、友情。作家匠心独运,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写月夜后花园散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发现平缓的草地上凸起了一块像坟墓一样的小山丘。次日园丁告诉他,他的一个年轻的朋友死了,所以他的花园自己就隆起一块,园丁说:“你生命中的种种,都会在这里留下痕迹。”他说这是迷信,要园丁铲平小山丘,园丁说:“就算有一千个园丁也铲不平那块地”。  好多年以后,他在月夜散步又一次被新的山丘绊到,他把园丁叫起来,想起来,是自己一位工作上的伙伴过世了。  随着年龄增长,他的后花园几年中就有一些山丘隆起。这次隆起了大大的两座,他已经无须问园丁了,高如水牛的山丘下面,是自己最亲近的两个人,他们被无情的从自己的生命中带走。  每一次走在黑暗中,与这些隆起的山丘相遇,往事就会涌上心头,他呆立在园中,一个一个呼喊着朋友们的名字,他点名,却没有人回应。  花园在一个夏夜再一次隆起极高的山丘,靠近它看不见天上的星星,如同一座庞大的房子,根本爬不过去,除非绕道行。他惊讶地记起,这次离开的是自己年轻时候最好的朋友,一起共患难,经历一切美好事物,一切认识世界、发掘诗歌、绘画、音乐等。为了这一切,需要一座名副其实的小山才足以说明。  他是伤心花园的主人,他免不了也期待着,某年某月某一天,有某一个花园为自己隆起,总之,有一个人,至少一个,会踢到它,然后记起他。  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生者对生后事的一点小小私愿吗?  布扎蒂最擅长把一些很小的事件写进自己的小说,貌似平淡无奇,却给人大震惊。《无期徒刑》中荒诞的判决方式,以公众观摩的游戏心态决定一个犯人的生死,而这场漫不经心的宣判,更多地揭示了司法对生命的一种藐视和草菅,集体意义下的作恶成为一种的普遍性和常态。而犯人“我”的反抗,来自对人类种种恶习的深谙,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他的演讲里关于监狱种种好处的描绘虽然子虚乌有,却正好击中了那些不希望别人比自己过得好的大众的痛处,因此他们不想让他好死,放他回家遭罪,从而很滑稽地换得自由身。  《魔法外套》里的主人公忽然一天拥有了那件神奇的西服兜,手伸进去掏一次就是一张巨额现钞,而与他的贪欲相对应的,是人世间一场灾祸的损失与他从外套里取走金钱的相等,主人公最后不得不烧毁外套,想回到过去平静的生活,但已经不可能了。《分身术》则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对自己的异赋很纠结的报社记者,他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不再使用这种容易走火入魔的害人的天赋。这些穿着魔法外衣的文字,似乎是道德寓言家布扎蒂的拿手戏。  另外两篇给我印象很深的小说是《坠落的女孩》和《超速》,新闻文体片段式的写法,两篇都是写了时间和速度,并通过时间和速度,暗喻生命的流失。  前一篇十一岁的女孩从几百层高的摩天大楼上鸟一样坠落,这个自由落体的悲剧过程,作家却是用了诗意的语言写就,顶楼的百万富翁们举着酒杯与女孩致意,富人们对跳楼已经形成一种审美的感官享受。廉价的服装似乎说明了她的身份和阶层。女孩的坠楼是个超级慢动作,布扎蒂就是要的这种一分钟长于一百年的效果。女孩看起来像是去赶赴楼下一场极乐的盛宴,即使窗口年轻的男孩也留不住她甘愿降落的速度。到了28层,一对夫妇的谈话似乎揭示了作家想要揭示的那些东西。丈夫在看报,妻子说刚才窗户外面经过一个女的。丈夫问长得怎么样。妻子回答,一个老女人。丈夫眼睛都没有抬一下,说,每次都这样,我们这几层靠下边的都是看得到老的,漂亮小妞要到500楼以上才看得到。上面公寓喊道天价不是没有道理的。  《超速》,通篇只有对话,使用的是电视分镜头式的描述。通过对白,主人公年龄渐长,弹指一挥间三十年过去。关于现代人不可遏止的对物质占有的强烈欲望,不甘落后于人的强势心态,也通过开车超速这一个动作为载体表现出来。时间的河流在暗涌,布扎蒂只让之际的小说人物开口。  还有一个篇幅较长的《现代地狱纪游》也是以写实报道的手法呈现以地狱为背景的人间轻喜剧。布扎蒂在这里以他新闻记者特有的嗅觉,以暗喻的手法讲述了现代地狱与人间的点点滴滴。最后布扎蒂借主人公之口说:“连我这个去过的人都说不清楚究竟地狱真的是在冥界,还是在那里和我们这里之间游走。就我所闻所见,我倒怀疑根本就在我们这里……”  这本短篇小说集共43篇,应该说每一类型的小说,都是布扎蒂对小说艺术技巧的种种尝试。充满智性的讽刺、幻想中不乏幽默,哲思中藏着奇幻,惊悚中透着诡异,他像个孜孜不倦的人,执著地探索着人类生存的种种困境,探寻这非同寻常的存在和存在的非同寻常。这样一个作家,着实是令人敬佩的。  克劳迪欧•托斯卡尼说,布扎蒂的写作秘密是可以解释的,却未必能够模仿。  他道出了布扎蒂的高度和独特性。

迪诺·布扎蒂的技术与寂寞

我一直不是“小说技术流”的推崇者,而且有那么两三年,还对先锋小说中某些晃的读者低血糖的技巧深恶痛绝。说来也不怕人笑话——我非常笃定的认为:对于现今书市上90%以上的中国当代小说来说,仅巴尔扎克式的叙述、推进、描写、铺陈就完全足够,甚至是绰绰有余了。而对于目前大热的,从东瀛舶来的轻小说,那就更不需要“高深”技巧了,只要漫画和时尚随意结合,再冠以玄幻、武侠、同人、新言情和幕后操盘手的愿打愿挨,能占领市场,方便推销纸巾就够了。可是,那些因不想在年老的时候只能去公园打太极,固执的把小说当成待完成的艺术,当成一种复调生活调和剂,当成思索的着陆点和意义承载物的人们,恐怕就必须不断的思考技术、语言、文本张力等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了。仿佛带着枷锁的舞蹈,也算别有一番滋味吧。当谈起意大利文学的时候,人们很自然的就想起孱弱的但丁与他的《神曲》,以及被解剖医生赞叹脑部结构复杂到极致的卡尔维诺和他的《看不见的城市》。这两位大师的存在,让迪诺·布扎蒂的名号怎么听都略显的底气不足。194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鞑靼沙漠》为迪诺·布扎蒂赢得了“意大利卡夫卡”的美誉,真的是美誉吗?卡尔维诺怎么没被称为“意大利的某某”呢?《鞑靼沙漠》我没读过,我只读过《魔法外套》,所以我不能断言迪诺·布扎蒂的写作哲学是什么样的,我只能一斑窥豹的说些迪诺·布扎蒂短篇的成绩:这位被归于经典大师的意大利人,是如同他自己说的一文不值呢,还是如同书商们给出的超高评价?李白曾说:“大块假我以文章。”这话道出文章的最高境界正是与天地相容的浑然一体。这种艺术观不仅局限于诗歌、散文,在小说领域也同样适用。维·什克洛夫斯基所代表的文学形式主义把技术追加到极致,也把文学各个本是有机组成部分割裂到了极致。索幸文学这一人类灵魂的艺术,在自动的修补这些强加的裂痕。区别在于,有人更偏向技巧,有人更偏向内容。(纯粹的文字游戏不予考虑)。迪诺·布扎蒂属于前者。《魔法外套》里很多文章都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雕琢的痕迹,但是他非常让我佩服的一点在于:每每到了紧要关头,在这部作品将要成为二流或三流的悬崖边上,他都会简洁、有力的回笔一荡,把水准又拖回到较高水平线上。较多使用第三人称的讲述,让他可以非常从容、冷静。如同躲在角落里操控木偶。颇有些欧亨利的风韵。《无期徒刑》只能算是及格,整个情节完全可以预料,并且他习惯的太过简约的环境描写无法烘托人物发展,和萨特的《墙》相差太远。《可怜的小孩》初步显现了迪诺·布扎蒂布局的功力,豹尾收篇,让人意外。《给社长的一封密函》也许国内有些作家也能写出类似的来,只是迪诺的控制力让它收放自如,这才是关键所在。《鲨》是童话也是寓言,鲨鱼这个意象代表的恐惧贯穿了迪诺很多篇章。《魔法外套》书写贪欲,无奈《驴皮记》在前,这样比怎么都会逊色的。《作家的秘密》很喜欢,很精致,意味深长。《衰竭》是我最爱的一个短篇,里面很多话值得背下来,同时也是荒诞味道最浓厚的一个短篇。《彩蛋》、《花园里的小山丘》一如既往的用了魔幻手法,非常感人。《超车》、《公园自杀事件》是水到渠成的哲理小说。《已逝的谬误》、《周末》很寂寞……——迪诺·布扎蒂也很寂寞。如果他出现在卡夫卡之前,他的创作成绩肯定会被重新评估,而不用因为书写“变形”、“异化”、“疏离”被迫“比肩”卡夫卡,实际上他的语言感和剖析能力远在卡夫卡之下。《现代地狱游记》体现出的在较宏大的叙事框架构建能力上,也远在卡夫卡之下,他更为偏向于精巧的场景描绘。大概是因为写过诗歌的缘故,他的短篇里浮现出萌动的诗意,这点,卡夫卡的小说是没有的。还有他笔锋中蕴藏的寓言力量,更为集中,一不小心说教气味会有遗漏,就显得有点过头了。读完迪诺这本小说集后,我试图猜想他的气质:总是习惯性书写孤独、焦虑、挣扎、苦闷、时间、空间、无望的爱恋、消耗、死亡的作家,又拒绝使用绵延的语言效力,只用近乎口语化写作的人,一个总是过度自谦的人,他该会拥有什么样的气质呢?若是“我手写我心”,那他宛如黑夜的寂寞又怎能简单的付之笔端呢?他在使用意象上,通常使用最简练的词汇,跳跃性的罗列、铺陈,那么他应该中气十足才对。可惜我没机会看到他的长篇小说,仅短篇来看,迪诺只能算优秀作家,还不够大师级别。除上面所说原因外,一个很直观的理由就是《魔法外套》可以当成短篇小说教科书,但《羊脂球》、《麦琪的礼物》、《套中人》不能当教科书——大概我要求苛刻了点,但是如若使用了现代小说技巧的作品还拼不过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又怎能问心无愧的号称经典?用《奴隶》一文的结尾来了结此文吧:死亡即是天堂,因为是她所赐。——从事艺术的可怜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迪诺·布扎蒂生平及创作年表:迪诺·布扎蒂(1906-1972)1928年他毕业于米兰大学法律系,担任过地方记者、音乐评论版副主编、地方版主编、战地记者。长篇小说:《山上的巴纳伯》 1933 《老森林的秘密》1935 《鞑靼沙漠》1940 《伟大肖像》(科幻)1960 《爱》1963短篇小说集:《七信使》1942 《史卡拉歌剧院之迷》1949 《那一刻》1950 《垮台的巴利维纳》1957 《六十则短篇》1958 《魔法演练》1958 《魔法外套》1966 报刊评论:《暗夜》1971 《人间报道》1972诗集:《皮克上尉及其它诗选》《对不起,主教堂是在哪个方向》1965画集:《漫画诗篇》《瓦·莫雷的奇迹》19691960年《临床案例》被加缪翻译后搬上法国舞台。


 魔法外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