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转向

出版日期:2015-8-1
ISBN:9787208129630
作者:[美] 伊哈布·哈桑 (Ihab Hassan)
页数:421页

内容概要

伊哈布•哈桑(Ihab Hassan,1925—2015)埃及裔美国人,文学评论家,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校区教授,最早也最为重要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者之一。两次荣获古根海姆研究基金。代表作有《后现代转向》《当代美国文学》《奥尔菲斯的解体》等。
译者简介
刘象愚,北京师范大学退 休 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比较文学与英美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著有:《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比较文学概论》(合著)等;编有《乔伊斯精选集》《爱伦坡精选集》等;译有《文学理论》(合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等。

书籍目录

总序
译序
中文版序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后现代主义的序幕
第一章 沉默的文学
第二部分 后现代主义概念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一份超批评文献目录
第三章 文化、不确定性和内在性:(后现)代的边缘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概念试述
第三部分 后现代文学和批评
第五章 ( ):《芬尼根的守灵夜》和后现代想象
第六章 批评家即革新家:一条十个定格的超批评
第七章 超传记:批评经验种种
第八章 后现代视野中的多元性
第四部分 后现代主义的尾声
第九章 创造意义:后现代话语的磨难
第十章 回顾中的前瞻
书目
索引
人名对照

作者简介

《后现代转向》一书是对整个后现代主义文学、文化的理论概括与解析。“后现代主义”从被人唾弃到如今炙手可热,经历了什么?后现代主义批评第一人伊哈布·哈桑教授在本书中对整个后现代主义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梳理,从原始概念到理性阐发,从前瞻性观点到回顾性判断无所不包,集合了哈桑教授三十年关于后现代主义理论与文化的研究成果。
此书内容丰富、理论前卫、资料翔实、角度多元,对后现代主义文学、文化进行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开掘,而且书中多变的版式、字体也与其研究对象相呼应。全书有10节,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后现代主义的序幕”包括了第一章“沉默的文学”,主要描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发端及发端之前的种种文化铺垫。第二部分“后现代主义概念”包括第二章至第四章,通过对纷繁万象的后现代主义概念的辨析,确定了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概念是“内在不确定性”。第三部分“后现代文学和批评”则包括了第五章至第八章,主要例举、评析了最重要的代表作(既有文学的,也包括批评)与代表性人物。最后一部分“后现代主义的尾声”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则主要对整个后现代主义当今的发展状况作了评述,并对其整个发展过程作了总结与展望。


 后现代转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文/刘象愚文景社《后现代转向》的编辑朱艺来信说,伊哈布·哈桑(Ihab Hassan)去世了,这消息听来有些震惊,也让人感到难过。因为大约两三个月前我还查过网页,并没有发现他要走的任何迹象,但现在他却突然去了。同时,我也不能不为他惋惜,因为再过几天就是他的九十大寿,他的亲人和朋友们想必都在为他准备庆贺这个隆重的节日,好在《后现代转向》的简体本修订版已经问世,他或者已经看到,倘若他能再坚持一段时光,就可以迈过九秩大关,在我的印象里,民间的说法好像是,老人迈过这个大坎儿,就能顺利向期颐之年挺进;当然他也许还可以见证自己这本重要著作在大陆发行和流传的更多信息,然而,他却突然不期然地走了,无法挽留地走了,无可奈何地走了。被誉为“后现代主义之父”伊哈布·哈桑(Ihab Hassan)于上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Milwaukee)辞世,享年89岁。哈桑是美国文学界著名教授,早期提出并阐释“后现代”(The Postmodern)的文学概念,关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区别的那张对照表(见文景社《后现代转向》第四章)至今仍常被引用。哈桑原本是埃及人,1925年10月17日出生在开罗,开罗大学毕业后去美国深造,先学工,后改学文学。此后在卫斯理大学执教十余年,从1970年开始转到威大密尔沃基校区,从普通教师做到顶尖级的教授,直到1999年退休。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与研究生涯中,他发表了10大几本著作,300多篇论文,还创作了小说,他曾两次获古根海姆研究基金、三次获富布赖特高级讲座资助、还获得美国国家人文基金资助,以及多个著名大学荣誉学位,在世界各地大学讲学,80年代应我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之邀在山东大学等地讲过学。代表作有《后现代转向》、《当代美国文学》、《奥尔菲斯的解体》等。我见哈桑 脸上总挂着迷人的笑我和哈桑结识完全是因为“后现代主义”。90年代初我拿到富布赖特基金会资助的时候,正在为台湾的时报出版公司翻译他那本名噪一时的《后现代转向》,已经译完初稿,但书中却有一些无法逾越的难点。这本书讨论六七十年代美国以及西方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各个层面出现的许多新现象、新问题,涉及了二战后西方各种大大小小的文艺思潮和运动,一些术语和概念当时很难理解,查遍各种工具书和参考书仍不得要领。作为译者,只有真正读懂原作,才可能做出好的译品,以己昏昏,当然不可能使人昭昭。于是,为了解决翻译中存在的难题,我带着未完成的初译,向他求教。我去找他时,他已是威大密尔沃基校区英文与比较文学系的资深教授,有个头衔,叫做“威拉斯讲座教授”,据说这样的教授在这类一般的学校是凤毛麟角,拿研究所和系里两份薪水,做研究的工作量比教学的工作量大,主要是给研究生上课。他和他年轻漂亮的太太莎莉在他们的住宅里接待了我,同时受到接见的还有一位来自日本的女访问学者。他的住宅位于密执安湖滨,四周有大片翠绿的草坪和茂密的松柏环绕,环境十分幽雅,房子是那种两层的小楼,一层有客厅、餐厅、厨房、起居室,二层是卧室和书房,客厅等,书房除窗户外,其余墙壁从地板到天花板矗立着宽大的书架,书架上摆放着西方从古至今的名著,举凡文史哲以及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的大作都可以找到,还有《论语》和《易经》以及日韩等名作的英译本。墙壁上作为补白的还有一些名画。他们夫妇都喜欢古典音乐,家中有很好的音响设备,但却没有一台电视机,他们从不看电视,说那是“垃圾”,除阅读与著书立说之外,就是听音乐,再就是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哈桑为人平易真诚,乐于助人。他谈吐诙谐,脸上总是挂着迷人的笑,和他在一起,开始时的拘谨感很快就烟消云散了。有一件事至今令我感动。我是带着博士梦出去的。当年没有机会攻博,而同学中较为年轻的大都获得了在国外攻博的机会,这个遗憾始终顽固地蛰伏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到他那里去,固然是为翻译,但有没有可能在他名下以最短时间攻取美国文学博士学位?他的回应是相当积极的,这令我既感意外,也大受鼓舞。他说按照我已有的基础,他可以与有关老师协商,免掉我一些常规下必修的课程,并表示愿意帮我找到奖学金,但要想拿到学位,最短也要两到三年时间。我知道,一般情况下在美国大学攻读博士至少要4-5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期限已经相当优惠了,但当时“南巡讲话”还没有出来,国内留学政策还十分严格,我无法获得学校的认同,也不能失去教职,再次无奈地咀嚼了遗憾的况味。我忆哈桑 酷爱文学,曾日夜苦读哈桑知识渊博,他不仅熟悉西方文学的各种典籍,对哲学、历史、宗教等领域也有广泛的涉猎。对东方文化譬如中日文化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和我讨论过周易,他的认识自然比学生们要深刻。他的学识还延伸到人文与社会科学之外,对自然科学也所知甚多。不过更令我钦佩的则是他的勤奋。他酷爱文学,在宾州大学取得工学硕士学位后,断然决定改变原来确定的方向,弃工从文,从40年代末转而攻读宾大的美国文学学位,用五六年时间拿下美国文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谈到自己焚膏继晷,日夜苦读的情形。他的坚毅和执着也令人感动,他还谈到当初求职时,因英语发音不够纯正被拒之门外的情形,以及在后来的学术生涯中的挫折等,但他却以巨大的毅力坚持下来了。试想,一个自幼浸淫于东方文化中的埃及人,半路出家,撞入西方文化的殿堂,不仅登堂入室,且到达其顶层,不仅做了当代美国文学的顶级教授,还做过国际英语语言文学教授协会理事会主席,这种情形犹如一个西方人要来中国做中国文学的顶级教授一样难。今天当我回顾20余年前,在他的客厅听他用流利且典雅的英语侃侃而谈时,他英俊潇洒的身影、睿智冷静的面容和精力四射的神态始终在我的眼前闪动,很难让人把这样一位著作等身,口若悬河的学者与那个当年来自东方,初出茅庐,四处求职,有明显口音的青涩学子联系起来。到80年代中后期《后现代转向》问世之后,引发了较多的争论,此后的一二十年间,以詹姆逊(或译詹明信)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把后现代主义从哈桑的文艺的、审美的偏窄领域带向了社会的、文化的更广阔坦途。哈桑开始专注于游记、自传与小说的写作;而发展了的后现代文论界也在有意无意地无视和疏离他这位早期的开拓者,应该说这种现象不是那么“费厄泼赖”的(可参阅《后现代转向》的“译序”)。好像听到一种说法,哈桑清高,傲慢,不太接受批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对于友好善意的批评他还是持欢迎态度的。在一篇访谈录中,他曾肯定地谈到加拿大著名批评家琳达·哈琴对他那份著名“对照表”的批评。琳达指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照的各项并非只是“非此即彼”(either/or)的关系,而应该是“亦此亦彼”(both/and)的关系。琳达的批评有一定道理,哈桑一方面接受批评,一方面也辩解说,“亦此亦彼”其实是适用于任何事物的,能说这样的辩解一点道理都没有吗?事实上,在某项上,两种主义“亦此亦彼”,而在另一项上可能就“非此即彼”了。话说回来,哈桑成就中最重要的依然是他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在我看来,他是当今这一常挂在人们口头的概念的早期阐释者中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纽约时报》10月15日发布的讣告说他是“后现代主义之父”。尽管他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已被后来的学者不断发展、修正和完善,他对于后现代这一概念所做出的理论贡献仍会留存史册。我在其讣告的“友人吊唁簿”留了言,“我深信,那些意欲了解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和来龙去脉的读者,必将回到他的书中。”怀着这样的信念,我祈愿他的灵魂安息,也将在心底珍藏对他的美好记忆。文章刊载于10月24日《新京报·书评周刊》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5-10/24/content_604182.htm?div=1
  •     来源:辽宁日报被称为“后现代之父”的哈桑去世了。他是最早开始研究后现代主义,并对其“做出理论概括”的学者之一,20多年来一直在讨论后现代主义,而今在闹闹嚷嚷的后现代主义论争中,他却被遗忘了,就连他的离世,学界似乎也很平静。哈桑提出了后现代转向,最终后现代及哈桑转向了哪里?请看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强的评析。文/郭强-“后现代之父”被冷落哈桑走了。作为后现代主义的首创者,哈桑的离去,带飞了我的心情。这种心情在知识史的沉淀中翻滚着,在知识社会学的田野里奔腾着。作为一个复杂的文化术语,后现代是一个时期概念,又是一个潮流或运动概念,从分期角度看,后现代主义表示了西方思想文化史上现代主义之后的一个历史时期,从二战之后的50年代起一直延伸至今。首先发生在审美领域,随即向哲学的认知领域扩散,后进入包括人文、社会乃至自然科学等的广大文化领域,它具有不确定性、多元性、含混性、解构性、无历史性、无深度性、主体性的丧失、拼贴和碎片化等特征。知识创新的时间轴原理表明,一种新理论、新思想和新观点的提出,在第一时间内是要受到攻击的或被置之不理的;在第二时间内被扭捏很不乐意的勉强承认;第三时间内才被承认是首创有价值。哈桑后现代思想的命运也是如此。《后现代转向》的译者刘象愚曾说:在狭义后现代主义形成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审美后现代主义向认知领域转化,并向广阔文化领域的纵深开掘,哈桑却淡出了人们的视域,在相当程度上遭到了冷落。哈桑对此是心有不甘的。本书在1987年出版时,詹明信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论述,已经获得了绝对的理论优势和学界认可,哈桑被有意无意地放逐到后现代主义的讨论之外。哈桑的心情谅必是不平静的、复杂的,诚如他自己所说,他是最早开始研究后现代主义,并对其“做出理论概括”的学者之一。 20多年来一直在讨论后现代主义,而今在闹闹嚷嚷的后现代主义论争中,人们似乎忘记了他在后现代主义研究中做出的贡献,甚至忘记了他在后现代主义讨论中的存在;那时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界走红的正是当年指斥、否定后现代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知识社会学,攻击抑或巧妙攻击、排斥抑或巧妙排斥、淡出抑或遗忘,正是知识创新或创新知识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我的猜测,利奥塔从知识出发或者用知识砖块筑建后现代主义大厦,可能正是出于知识的后现代主义生存特征。尽管我理解这一点,甚至全部理解知识生存的后现代主义样式,但知识行动论的命运同哈桑的后现代主义一样的。所以,哈桑死了而我则放飞心情,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本身。-哈桑就是后现代转向本身后现代转向,不是哈桑的专利,因为许多学者以及生活在社会大转型过程中的行动者,都会看到后现代转向的方方面面,因此以《后现代转向》为名的著作就不止一本。但哈桑的转向还有言外之意。当哈桑的后现代主义在被冷落、被遗忘甚至被嘲弄的背景下,他刻意选择退出后现代主义的论争,转向其他领域。哈桑承认这个无奈的转向不仅是自己的,也是别人的。在我看来,后现代转向包括的内容十分宽广,既有后现代本身的转向,也有从后现代向其他领域的转向。但我判断,哈桑从后现代朝向非后现代的转向,依然在后现代主义的范围内。哈桑可以逃离詹姆逊的后现代强势,但不可能逃离他所生存的后现代时期,转向只是说辞,时代主题具有给定性,这就是知识社会学建构主义的五指山。哈桑的《后现代转向》不仅反映了他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从现代向后现代转化的历史进程。问题在于:哈桑过多地关注了后现代的现象,而对造成种种新的后现代现象的社会文化根源的浅尝辄止,未能做进一步深入的理论探讨。佩里·安德森在其《后现代性起源》中清晰地指明了这一点,说哈桑仅仅看到了后现代产生的文化根源,但却“犹豫不决,终于掉头而去了”。是没有了方向还是转向转晕了?不管什么原因导致哈桑在后现代边沿转悠,都说明哈桑本人所具有的后现代特征,浅尝即止、表面化、浅层化、无中心,转来转去等等。研究后现代者,本身后现代的体验,在后现代的研究成果中一定有所体现。哈桑就是后现代转向本身。谁能逃脱时代变化在自身的印迹呢?我们都在不停地转动中。我们都在后现代的转向中。-当下唯一能确定的是不确定我在社会“根理论”中提出过三个后现代原理:变是不变的、当下唯一能确定的是不确定、差异成为本质。第二个原理在哈桑的后现代转向中明确地照应了。不确定是哈桑思想的核心概念,系后现代转向的基本标志。哈桑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概括为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和“内在性”(immanence)两个方面。我对哈桑这两个概念的解读是这样的:当下唯一能确定的,或者我们在后现代转向中所能感知的属性就是内在性。在哈桑,内在性则代表了心灵在符号中概括自身的能力,也就是人的智性运用符号和语言干预自然、创造自身的能力,它涵括了散布、传播、推进、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交流等重建的欲望和倾向。那么,当下唯一能确定的是什么?没有别的,确定的只有不确定(性)。哈桑认为不确定性涵括了那些要“解体”(unmaking)的意志、欲望和倾向,诸如含混、分裂、解构、离心、移位、变形、多元性、随意性等。哈桑在《后现代转向》第三章中提供了对后现代主义一种更具雄心的,也更不同寻常的领悟,把不确定性和内在性或者说内在——不确定性理解为其最根本的倾向。从不确定性,我们看到后现代文化中那种“变是不变的”时代主题,和那种疯狂的、要反叛瓦解一切的巨大力量,其矛头无疑是指向西方数千年来形成的那套形上思维模式和一切现存的、确立的规范、体系和权威的;从不确定性,我们看到并感受到我们处在动荡的无根之中,看到不确定性疯狂摧毁确定性的狂风暴雨与润物无声的结构张力;从不确定性,我们感知着这个世界处在断裂中,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我们到哪里都是不确定的,我们在不停地转向中。于是后现代主义在我们身上打旋!后现代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都行走在内在确定的不确定性大道上,追寻确定性。原文地址:http://epaper.lnd.com.cn/lnrb/20151130/index.htm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批注比正文还长,我还不够格。
  •     价值低的可怜,刘若愚把哈桑最垃圾的一部分论文翻译出来骗钱的。
  •     这一丛书错别字都挺多的吧……20170305:1.在译序里刘象愚对“后现代主义”的来源与分向做了细致的梳理,对这本书也进行了定位――肯定了哈桑的首创精神幷指出其弱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2.哈桑对后现代主义的界评是用与现代主义进行对比的形式,因此顺便可以了解一下现代主义。
  •     实用的多元主义,不确定的内在性。写作方式也很 后现代,不过没感觉有多大意思
  •     生得并不伟大,死得还算光荣。写者欲仙,雾失月迷,读者欲死,桃源望断。一半篇章明确自知至少一半读不懂,另一半篇章模糊感觉顶多读懂了一半。翻译、编校、排版都难度极大,制作尚属精良。译注细碎繁琐但又大大有助于阅读。#要论报菜名,此处1120道菜,而且都有说明哦#
  •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芬尼根》的论文读来很有意思。后几篇不感兴趣,放在集子里像一个肥胖的大屁股
  •     书是很好玩的,文本试图尝试着在结构和视觉上试图与论述的主体同步,这一行为本身究竟是在促进理解或是一种自我、内在的媚己?用实用主义的角度去对垒恰好作为一种看似陈旧却是反思的角度。当然除了定义和列举之外,可以做的似乎还有其他很多。
  •     可以当词典看
  •     果然最后自己的价值判断还是要落到北美实用主义的传统上去。。。后现代太不可靠
  •     哈桑不啻为后现代语境的集大成者. 文集前半部分胜于后半部分,行文排版均赋后现代意味,妙哉. 但相较于议论,叙述与列举更占主导.
  •     这本真心有用,对理解后现代很有帮助。
  •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研究的入门参考书,连文章的排版模式都很“后现代”。现代主义的定义:城市主义、技术主义、人性的丧失(精英主义)、原始主义、色情主义、非道德的唯信仰主义、实验主义。80年代中后期的《后现代转向》定义之精准,现在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也无外乎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后现代主义进一步碎片化和去中心化:不确定性、分裂性、解经典化 无自我性和无深度性、不可呈现性和不可再现性、反讽、杂交、狂欢性、表演性和参与性、构成主义、内在性。第五章对《芬尼根守灵夜》的论述虽然过于笼统,但也有极富个性的见解:乔伊斯是艺术家中最富有自传性但又最没有个人色彩的一位;也是最自我迷恋但又最富有普遍意义的一位。他只不过把自己的主观意志推到了极端,以致若再勉强区分主观和客观、自我和世界就会显得格外浅薄。
  •     2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