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532742295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页数:331页

章节摘录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第一章  玛利亚布隆修道院的大门前,有一个由成对的小圆柱支撑着拱顶;拱顶外边,紧靠着大路,耸立着一株栗子树——一位孤单单的南国之子,气质高贵,树干粗壮,是很多年以前一位罗马的朝圣者带到这里来的;它那圆形的树冠,柔软地伸展到大路上空,微风吹来,便婆娑地摇曳抖动。春天,周围一片绿色,连修道院内的核桃树都已经长出淡红色的嫩叶,这株栗子树却仍然是光秃秃的;到夜晚最短的夏天,它才从一簇簇树叶中开出泛着淡青色微光的、形状与众不同的花朵,散发出一股股酸涩的闷香;十月里,水果和葡萄已经收完,秋风才从那渐渐变黄了的树冠中把那些带刺的果实摇落,出生在意大利邻近地区的副院长格雷戈尔便用自己房中的壁炉烤食这些果实,修道院中的男孩子们便为争夺它们而扭滚在一起,可是它们并非每年都能成熟。

前言

  赫尔曼·黑塞(Hennann Hesse)是二十世纪前半叶著名德国小说家、诗人,作品受浪漫主义诗歌和心理分析学影响较大,喜欢用印象手法和象征手法来描写和分析他所处的资产阶级社会,被西方评论家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关于黑塞的作品,西方文艺界和学术界的研究专著和评论文章虽然不少,对他的评价却并不高于托马斯·曼和亨利希·曼兄弟,甚至也不高于同时代的另一位小说家里昂·孚希特万格。奇怪的现象是:黑塞的小说每经一次战争便风行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后,都曾出现黑塞热,迄至一九七七年共出了四十多种外文译本,研究的文章和专著也浩如烟海,使黑塞成为当今国际文坛上出版和研究得最多的作家之一,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说明黑塞的作品不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这种愿望随时变化,总是取自外界而吸收到自己的身体里,当我渐渐努力以赴时,不但事物有了变化,连我自己也变了。我的种种努力,时常使得知者也不知,这也许是我一生历史最正确的内容。”  在黑塞的创作实践中,情况也正是这样。在他晚年所写的另一篇回忆青少年时代的《我的传略》中对自己作了如下描述:“我的诗歌经常被人误认为缺少对现实的普遍尊敬,我画的图画中,树有脸,屋子在笑,在跳舞,或者在哭,但那树是梨或栗,却大都分辨不清。我愿意接受这种责备。我承认自己的生活也很像是一个童话,我总是感到而且也看到外界和我内部是密切关联和协调的,我把它称之为有魔力的。”黑塞并把这样的效果解释为艺术家的艺术高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他说:“我觉得现实并没有充分注意的必要,因为现实自身就够麻烦的了,而且永远是客观存在,却要求我们注意和思虑所要求的包含更美好和更必要的事物。人们生活于现实中永远不可能满足,如同人们不可能崇拜和尊敬现实一般,因为现实是一种偶然性,是生命的垃圾。对于这种可怜的、令人失望和荒芜的现实,人们除了否定之外,别无选择。而同时,我们表现出我们自己比现实更强有力。”  青年时代的黑塞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正是以描写人们对于高于现实的理想世界的追求的小说《彼得·卡门青特》(1904)而闻名于世,并由此开创了一辈子他自己所谓的魔术生涯的。  二、生平和著作  黑塞“从十三岁时就明白自己要就是成为诗人,要就是什么都不是”。但是,严格的父母要求这个自幼便显示出艺术天分的孩子学习神学。一八九一年,黑塞被迫进入毛尔布仑修道院,他勉强自己学习希伯来语,并且服从一切规章和约束,但是过了一年,黑塞便不堪忍受这种摧残青年人身心的经院教育,逃了出来。他还曾企图自杀,使父母不得不顺从他本人的意旨,让他自由发展。从一八九二年至一八九九年这一段独立谋生时期,黑塞当过学徒工、书店的小伙计等,他一面尝试着从事各种职业,一面大量阅读德国和外国的书籍,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黑塞后来回忆这一段生活时说:“早在十五岁那年,当我无学校可去时,我就一心一意顽强地自修。我很幸运,在我父亲的屋子里,有我祖父的丰富的藏书;整整一座大厅里全是古老的书籍,除了其他书籍之外,收藏着完整的十八世纪德国文学和哲学书籍。在我十六岁和二十岁期间,不仅用许多纸张写满了我最初的诗歌习作,而且在那几年中几乎读完了一半的世界文学,还发奋研究艺术史、语言学和哲学,较之正规课堂学习收获更大。”  后来的黑塞研究家们认为,黑塞一生总是越来越深地沉浸于远离生活的梦幻王国之中,这和黑塞这一段学习时期所汲取的精神文化是分不开的。对黑塞日后影响巨大的作家是:歌德、诺伐利斯、让·保尔、梯克、荷尔德林和艾兴多夫等人,尼采、叔本华、吉尔克郭德则是他所喜爱的哲学家,而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都是黑塞崇拜的东方哲人。这一系列精神偶像逐渐帮助黑塞构成了黑塞的美学世界观,这种美学观点就是黑塞日后许多著作的思想背景。我们不妨可以这么说:从一八九八年黑塞自费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起,迄至一九六二年八月九日黑塞逝世后出版的晚年诗集《一根断枝的呻吟》,那整整数十卒黑塞著作中都洋溢着一种黑塞特有的精神气氛,他那逃避现实、提倡归真返璞、从宗教、哲学中寻找精神解放的思想特点,再加上从精神和心理领域来描写和分析他所处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艺术特点,使读者头脑中形成了“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的鲜明形象。  黑塞一生的经历很简单。学徒年代结束后不久,早在一九。四年,黑塞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问世,在德国引起轰动,获得包恩费尔德奖金,奠定了他新进作家的地位,也使黑塞从此成为专业作家。同年,黑塞和钢琴家玛丽亚·贝诺利结婚,移居波登湖畔的一座小村子,潜心写作达八年之久,直至动荡的欧洲局势惊破了黑塞的田园梦。一九一二年黑塞携全家迁居瑞士,住在伯尔尼一个朋友的故居,一九一九年又移居蒙太格诺拉,一九二三年入瑞士籍。一九三一年搬人自己盖的新居,一一直住到一九六二年病逝。黑塞结过三次婚,第二个妻子罗特-文格尔是歌唱家,婚后三年即离异。第三个妻子是艺术史家妮侬·多宾。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奖金,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金、诺贝尔奖金、歌德奖金等。  ——截选自《译本序》

内容概要

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是作者1930年出版的力作。小说叙述代表理性的禁欲主义与代表情人感官享乐主义的一对朋友的经历。
修道院年轻的纳尔齐斯才华过人,觉得院长达尼尔喜爱。新来的学生歌尔德蒙迷恋世俗生活,他们虽成了朋友,但歌无视纳的理性的说教,偷偷去村子里和姑娘幽会,接着又逃出修道院,到处流浪,历经欢乐与艰辛;漫游使他逐步成熟,可之后因爱上总督的情妇而被判死刑。做了修道院院长的纳尔齐斯把他从狱中救出,让他专事雕塑艺术。歌再次外出游行,途中染上重病,纳在他临终前表示对他的友爱,使他怀着幸福死去。
小说表现了两种不同人性的冲突,并在探索理想过程中获得和谐的统一;有评论家称它是“融合了知识和爱情的美丽的浮士德变奏曲”。

图书封面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1条)

  •     这本书看到痴迷的时候,有个场景让我想到那部影片——《香水》。那个香水师出生和死亡的鱼市,也是歌尔德蒙生活、思想转变的所在。但是不仅仅是一个场景让他俩联系起来,而是两个人那么的相似。就像在茫茫的迷雾中独自前行,执着的走向生命的终结……何其的相似?同样是两个对世界和社会毫无理解的人。一个因为被奴役,未曾接触人世;一个投入宗教的怀抱,选择和尘世隔绝。这样的人想来单纯无害,但是他们的单纯却会成为这个“理性、有秩序”的社会的妨碍者。歌尔德蒙是个怎样的人呢?从宗教牢笼里逃出来,因为自己的情感觉醒。但是那份所谓的爱情并不能为他所有……之后的歌尔德蒙算是堕落么?在情欲的漩涡里挣扎,在流浪中耗去他的青春。但是他在颠沛的生活里不曾伤害过别人,就是伤害也是无意。在漫漫的生命的旅途里,他了解自己,在痛苦中试图改变自己。不过不羁的天性是无法改变的,最终他倒在流浪的路上,倒在寻找心爱的情人的路上。每一个曾经爱过的人,都融入到歌尔德蒙的雕塑中。每一个让香水师心旌的味道,最后都融入到那瓶绝世的香水中。不是说专注的爱就能胜过歌尔德蒙的泛爱。歌尔德蒙爱得更深刻。不是所有的善都胜过香水师,至少他可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毁灭自己。人生就像是在迷雾,每个人都在孤独的前行。看不到前路,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入歧途…
  •     在读过的黑塞的作品中,感觉与德米安悉达多的风格比较接近,个人更喜欢罗斯哈尔德那种萦绕不去的伤感和浓浓的情景感,而荒原狼偏向描写心理状态及其制造出的幻觉世界,情绪比较激烈,虽然两者都以象征手法为基础,但是带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也许把人的两面分成两个典型到极端的人来加以区分凸显,会有点割裂的突兀感,但是至少在这本书里挺合适的,且反而强调了人的矛盾性。毕竟像两个主角的人太少了,多数人是取其中庸吧,也正因为这样,难以到达艺术或思想的顶峰。纳尔齐斯对歌尔德蒙无疑是爱的,他是他唯一爱的人。这里的爱和同性异性恋无关,就是真正地把心交付。歌尔德蒙呢?总觉得他一生纵情欢爱,却没有真正爱过哪个女人,甚至丽迪娅,也只是给了他一种自己在纯纯地恋爱的感觉而已。连对纳尔齐斯的爱,在我也似乎有些不好确定。或者说,他的心属于自由,或是超越世间某个人的“永恒母亲”的形象吧?想来想去,还是无爱而爱的纳尔齐斯与有爱而不爱的歌尔德蒙(相对而言,无贬义)。更喜欢纳的性格,及歌的生活方式~这种组合……难实现吧……于是,对两人都欣赏和向往,尽管也不过是在中庸之道上徘徊的普通人……P44:“……你们的故乡是大地,我们的故乡是思维。你们的危险是沉溺在感官世界中,我们的危险是窒息在没有空气的太空里。你是艺术家,我是思想家。你酣眠在母亲的怀抱中,我清醒在沙漠里。照耀着我的是太阳,照耀着你的是月亮和星斗;你的梦中人是少女,我的梦中人是少年男子……”P64:“……——喂!别摸我的头发!嗯,别这样!我受不了。”P140:不过尽管如此,他仍将无家可归,无所追求,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的安全感,世界仍会谜一般美地和谜一般神秘地包围着他,他仍不得不在孤寂中侧耳倾听,听见这茫茫人世上唯有他自己的心跳声,它是那么胆怯,那么微弱。P175:死和欢娱是一回事。你可以称生活之母为爱情或欢娱,也可以叫她是坟墓和腐朽。母亲夏娃啊,她既是幸福之源,也是死亡之源;她永远地在生,永远地在杀;在她身上,慈爱与残忍合而为一。P176:在他这幅画中,死亡的乐曲应与刺耳的铮铮白骨声迥异,不仅不严峻刺耳,而且简直甜美、迷人,恰如母亲对游子的召唤。当死神把手伸进生命中来时,那声音不仅仅是刺耳的、阴惨的,同时也应是深沉的、温柔的、肃穆的、充实的,如同秋天;在死亡靠近的当儿,生命的油灯显得更明亮,更温暖。P319:“可你将来想怎样死呢,纳尔齐斯,你没有母亲?人没有母亲就不能爱,没有母亲也不能死啊。”
  •     规限于捡的层面如何论黑塞王尔德说文评人是在捡垃圾吃。好吧他只是说了批评家只能跟着艺术家捡东西。其实说的没过分,当每人都能扔垃圾时,谁也不想捡垃圾。在智商约束下,归类出有这么几种扔垃圾的作家,一本好,两本正确,三本气氛陡然下滑,扁平和空洞的对话加上冗长自白让人第一二三页翻述起来无非是:我走了,我看到了,你别说了。还有一种是水平齐整,持续温实和突然的诡调,自知到连墓碑悼文都不想要。还有一种,读者满怀的从寻找作者优越感的信心开始在越翻越快的困惑里结束,最后得出禁欲苦修的困惑已经超出个人存在的喜好。结论是,阻止听到自己被黑的唯一方法是持续黑人,所以说人人都在捡垃圾的那位王尔德已经赢了。对黑塞的耐心理由太拗口,假如是塞林格此类,翻完不知所措的麦田守望者就给了个歪头,扔到第二本决不可能存在。在悉达多荒原狼彼得卡门青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后还是没法记住黑塞,当然,记住意思是哪怕多种前尘铺设和指挥方向并驾迎头指示人类连天气都不许变更的进行下去他的一切,还是毫不在意。这句做典故——i couldnt really give a fuxk——廉价又简单的lofi总比土摇更有存在感。当然是可以叉腰纵横彼得卡门青的文本,分析作者心理是如此易猜和拨乱扶正的决心是多么强烈以至于转机和主角救赎来的如此大转。自然派,这种田园风光的馅饼无意是黑塞在早期餐桌上一道好菜。可惜在,形容词对于一群文学家来说司空见惯以至于他也不知道描述巨细有用在能将谁的画被诗照,还是谁的诗被画仿。形容词组合当然可以被辩护为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的标榜就是计算机可以组合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但是这种形容词是感官转述感情横夺,根本无逻辑可言,是否就证明人工优越在感情思维健全。转述和感知能力飞越让我们不同,听起来,挺不反科技的,就是思考角度太过单一。最初的彼得卡门青是幼稚童年版的高尔基,热爱读书渴望脱身乡村,唯一真实的生活是永远不会过着的生活,追求的抽象而又充满狂喜,彼得卡门青和歌尔德蒙两个主人公交叠的形象在放浪不羁和纵情乐事上达到了诡异的呼应。两人本性本能动机差异大,虽然我无法说是茨威格所言的一战毁精神毁禁欲,但是本能的前进方向一致——它模糊但是得不到发展只能等待自行爆发,只是修养永远止于此了。所以在彼得卡门青转向一个可怜的歌声动听爱读书的残疾人时,你惊讶的发现高尚的举动却无法瞥见高尚的动机和影子。倒不是价值体系的解构让卡门青这种只从生活中存在而又坚信高于生活的人得到了慰藉,而是这种帮助是一种近乎自我求祷的姿势感,卡门青是在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全文大体方向是飘飘从书中来忽视生活,经由残疾人兄弟托扶正视生活,最终回归生活,但是理想主义构建的太明显以至于整个过程显得虚假或者只是在卡门青的脑海搭积的理想型中进行,循规蹈矩,得到需要的一切后在大势不可更时死去理所当然。作者接受了人生需要大转变和世界观的清洗,并将他灌输在第一本小说里,但是选择一种激发的先决条件是近乎是最无用的情感——同情,这样一个人物作为辅助又对此赋予一种人为的神性,使全文转向亲密的和谐感尤其突兀,而全文语调更是灾难性的从骑士小说化归到特雷萨的救赎系列最终成为结实的乡村文学。这种死亡救赎和同可怜人群共舞出局的策略显得单薄,但戏剧性有余的泛理想化又使人有读浪漫爱情轻喜奥斯丁的觉悟,于是算是荒唐自觉的熬了夜解决困惑留着困了。对脚踩实地兴趣乏乏,但是注视别人从幻想中被拖拽出来却是件暗中很有意思的事。黑塞的人物形象必定从小到老,逻辑回路和人物形象有种自然的统一,思维沉稳必然有默声和老态上稍的脸色。这种现实的一面取决于黑塞的直觉反应和无法相信有其它道路可以达到殿堂,故掉入真理必然伴随枯萎。老人的思维。有时恶意猜测是件更有意思的事,比如猜测歌尔德蒙的爱友和导师纳尔齐斯,会被黑塞认为是自己乏艺术想象力或够不到创造性而着急时化身出来的理智但是现实的角色么?歌尔德蒙则是一个觉得自己不在生活中而是躺在生活里舒服打旋又有艺术天赋的代表。纳尔齐斯有种潜藏的露怯,显得尖刻因为看的过多,学和思是选择性弥补,但是依旧怯意留存。而歌尔德蒙,过着自己的生活。斯多葛也好,纵情吉普赛也罢,都是半种成分的自己兑上半种成分是觉得搭调的渴望。至少他们都是黑塞想出格而未曾实现的,真实的、不会去过着的生活。调笑说来,至少和卡门青相比歌尔德蒙不仅是死亡的观看者更是死亡的促成者。这种死亡引导的智慧和拉长的经验值显得比高尚的动机自然的多,所以一个是第一本作品而另一个让黑塞自己都有特殊感情。高尚是救赎,但是真正是艺术使卡门青决定信从那个被自己躲避的同伴,也是艺术使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比肩吱唔了句救场而尴尬的小谈话。黑塞是相信艺术的高尚和净化作用的,他的神坛奉的是这样一群人类。所以人物散发的古希腊精神充满向往和完美的色调,但是缺乏不可质疑和完美的纯粹,至少卡门青和歌尔德蒙都是通过一个朋友获得了完整的圆。妄想通过序言个人经历窥视出他的应有特色是偏颇的,反战,瑞士籍中立国的庇佑,不信婚姻。这种窥视同从劳伦斯那里找出一句the world just dont worth it就企图搭桥一样动机不纯。但是作品中展示的不信婚姻可解读的角度太杂,从制度和法律习惯以及个人精神无定点状态,放大的恐惧或这让他觉得“就像脖子上绕了一只信天翁在飞”都可以解释。有剀切的结论也很难把纠葛分清。说说优点,托马斯曼喜欢它。但是被比作另一本少年维特的确要为德国人早就露出端倪的先进深深鞠躬了。其实还不能确定被托马斯曼喜欢算个优点。解说到了最后从全世界最大右派哈耶克拥趸成了……“我自相矛盾吗好吧我是自相矛盾的。”书评太规整,不够格。最多算论书。自发体系框不了,因为总被拨到专业看浅层业余再呵呵的路子。捡垃圾完毕。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浪漫派的最后骑士啊
  •     倘若没有最后一段,我给3星,但最后那几章使我大叫
  •     理智与情感,父性与母性,禁欲与放纵,教父与浪子,思想与艺术
  •     “事实并不存在你所想的那种宁静。不错,宁静也是有的,但并非一种在我们心中长驻的宁静;而只是一种必须用不间断的斗争去争取、每日每时用斗争去争取的宁静。你没有见过我斗争。”
  •     这是两个灵与肉相互爱着的故事,最感动在歌在纳“表白”后说“我生命一半的意义,在于争取你对我的爱”。我想,每个人都是二者的合一吧,我爱黑塞。
  •     理性与感性应该并存
  •     越来越爱黑塞,期待拍成后的电影
  •     完全的人。
  •     从哥尔德蒙开始学雕刻开始作家便开了挂,值得再度一次的书
  •     最后三章仿佛是被驱赶着读下去的,累的
  •     S酱的安利就没有不好吃的啊!!!大部分都在很理性地分析两种原型,但是有的部分实在是太动人了……歌尔蒙德第一次告别纳尔齐斯,歌尔蒙德对纳尔齐斯说我已经叫过你约翰了,用那座圣约翰的雕像,还有最后没有能够雕出母亲的形象……啊啊啊怎么这么……棒啊TOT(大哭)
  •     基味满满 略显矫情
  •     这些美妙的对立与迷恋!
  •     4.6
  •     两个美男子间的爱情故事(并不,反正好棒!特别是纳尔齐斯把歌受保释出来时后来两人关于理性与感性的辩论,清晰易懂,浪漫主义的启蒙书啊ㄟ( ̄▽ ̄ㄟ)
  •     处于相反极端却又相融相洽的两人。总结黑塞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1.主角从对精神的盲目追求转向感官享受(荒原狼、纳与歌);2.包含生与死、美丽与可怖两极的母性(德米安、纳与歌);3.流浪与探索(悉达多、纳与歌);4.世俗社会的局外人(荒原狼、德米安)。
  •     两个人,两种人生模式,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往往只有自己最清楚。
  •     玄之又玄的东方老庄与西方的浪漫主义骑士
  •     本书 最佳流浪宣传指南 & 歌尔蒙德 最圆满人生金奖得主
  •     第一本黑塞,怎么说呢…哲学思辨为馅的小说对我来说不算很美味(今天冬至我可能想吃韭黄饺子了……),但无疑还是迷人的。 是啊,没有永远还不清的孽债,又哪儿能产生爱?
  •     虽然议题(?)还是有所不同,看过悉达多的话就还是觉得挺多既视感比较强的点……喜欢黑塞塑造的这种丰富却又和谐平静,暧昧的微笑里生活本身和生命其本质都蕴藏其中般的形象。但这结局难道算BE吗!!不啊!!全程我忍不住觉得纳尔齐斯莫名有点可怜啊!!但纳尔齐斯真好…我也想要画出纳尔齐斯来(你
  •     这两年读到的最棒的艺术家小说。黑塞写起小说来没有那么老练,但反而透出一种浪漫的天真赤诚。歌尔德蒙可以说是酒神精神的最佳代言人,观照现世享乐。
  •     觉得是黑塞少年小说之最。
  •     包含了哲学、艺术、人生的思考,无奈我思想浅薄,无法深入体会,只能读出两点: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这个世界是看脸的
  •     在克氏看来与其说是“实现自我”更确切是使得自己变更完整。而人永远没法使自己变完整就好像歌尔德蒙与纳尔齐思所代表的水与火。完整完满的只有神。
  •     精神并非唯一的出路 只有找到真正的自我 才是对等的时刻
  •     第一次读这种类型的小说的时候,被惊到了。哲思如流水,亦缓亦钻。
  •     追寻心灵之路与理智之路的别样人生,用感性思考的人无法掌握理性思考者的某些能力,这注定在他前程中更艰难,但也会想有更美好、丰富的经历。人之天性很难用宗教压制,感性者总会在偶然时机下、在某外力下爆发追寻自由。 由于衰老二揩去了哥尔得蒙的青春与魅力,从而使其失去了对伯爵小三的吸引,导致其走向死亡。哥尔得蒙的死带走了理想与自由,对于纳尔奇斯的理性生活而憧憬自由给以毁灭性打击。 人生有意义吗? 文字中同志感强烈,腐女联想空间颇大。
  •     黑塞隐藏在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背后,用冷静又敏感的眼睛审视这个世界的一切
  •     “最后的浪漫主义骑士”
  •     感觉与《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格雷一样,美少年总是纤细而敏感的,探寻着内心的成长与归宿。只不过面对欲望,一个耽溺其中,一个游离其外。ps:从未见过将性欲描绘得如此单纯而神圣的作品,真乃解释人之风流的一代圣书也!
  •     好,好。过瘾。
  •     一个放荡无忌在天涯,一个墨守清规在禅院,两颗有爱的种子在生命的萌初早已交织,so,哪怕,人生际遇早已不同,再度重逢却于千千万万人中,就是你。
  •     浪漫得要死,黑塞真的是少有的充满宗教性但又完全不让我反感的作家
  •     具有德国文学一贯以来的特点:对话型、哲理化、精神化。名为《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实则只有歌尔德蒙才是主人公。一开始的时候认为纳尔齐斯的形象太模糊,但到后面却慢慢展露了一些细节,尤其在关于“宁静”的讨论时他所发之言,侧漏了人性之真。反而是作为主人公的歌尔德蒙,尽管着墨甚多,却越来越模糊。这是一本在主角人物塑造上不甚成功的成功小说,审美价值略逊于伦理价值。
  •     我太爱黑塞的故事了!他好喜欢虐美少年啊,让他苦行,就为了成为掌握形象世界的艺术家?纳尔齐斯,并未经历俗世,并且可以“无需想象就进行思考”。看到最后虐的想哭,再回想那句“你酣眠在母亲的怀抱中,我清醒在沙漠里。你的梦中人是少女,我的梦中人是少年……”读着心痛。
  •     认为自己更像歌尔德蒙,but could be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     不存在什么彼岸。树枯了就永远死啦,冻僵了的鸟再也不能复生,人死后也一样。……我希望,死将是一个巨大的幸福,一个和初恋得到满足时一样巨大的幸福
  •     可你将来想怎样死呢,纳尔齐斯,你没有母亲?人没有母亲就不能爱,没有母亲也不能死啊。。看到这句有点震撼啊
  •     “爱欲与死亡本为一体” 它的影子随处可见 e.g.法扎
  •     被别人安利来看的这本书,讲的是修道院里的故事。两个主人公有着完全不同的个性。纳尔齐斯的宁静尖刻与稳妥。歌尔德蒙的热烈和追逐。遵从于自己内心,去寻找自己想要去找的东西。或许有的意义并不在于规规矩矩的过一生。敢于追逐,敢于面对自己。所有的经历融入身体与感官。最终的自己如雕刻般展现,这本书有哲学,有艺术,有宗教。母性与父性思维。理性与感性,艺术家及精神服务。内心深处的探索。还是值得一看。
  •     我宁愿相信一个人的精神里包含了这两种——有无限可能性——但很容易悲剧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而最杰出的艺术品与梦境之间的共同点也就是 神秘
  •     日神与酒神。
  •     天生有强烈而敏锐的感官,天生该成为灵感充沛的人,成为幻想家,诗人,和爱慕者。这类人,总是要优越一些的。 一切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周而复始,那就接着去流浪吧,眼前无目标,头上无房顶,身边无长物,得过且过,生活得天真而勇敢,寒酸且充实。 纳尔齐斯在最初的地方等你呐。
  •     阅尽繁花,方知绿叶是真爱
  •     你们的危险是沉溺在感官世界中,我们的危险是窒息在没有空气的太空里。你是艺术家,我是思想家。你酣眠在母亲的怀抱中,我清醒在沙漠里。照耀着我的是太阳,照耀着你的是月亮和星斗;
  •     没有陶醉纵乐,理性和明智何以存在;没有死神在背后窥视,感官的欢愉又有什么价值;没有两性之间永远还不清的孽债,又哪儿能产生爱?
  •     当理智的父性与感化的母性大地交汇,我看到目前了对友谊最深的见解,就像两道从不同的山上流下的不同气味但同样甘甜的泉水。知晓对方在某处高歌着奔流,但永远不交融,除了在最后的尽头——他们一齐流入彼之江海,死亡,或者是重生。
  •     非常理念化的一本书,读的过程中让人经常产生反讽的冲动。但作者显然很真诚,译者也渐渐进入状态(特别是译者,转折从他停止用“哩”开始),堪堪消解了这种冲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