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532742295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页数:331页

在迷雾中独行,快乐的走向毁灭

这本书看到痴迷的时候,有个场景让我想到那部影片——《香水》。那个香水师出生和死亡的鱼市,也是歌尔德蒙生活、思想转变的所在。但是不仅仅是一个场景让他俩联系起来,而是两个人那么的相似。就像在茫茫的迷雾中独自前行,执着的走向生命的终结……何其的相似?同样是两个对世界和社会毫无理解的人。一个因为被奴役,未曾接触人世;一个投入宗教的怀抱,选择和尘世隔绝。这样的人想来单纯无害,但是他们的单纯却会成为这个“理性、有秩序”的社会的妨碍者。歌尔德蒙是个怎样的人呢?从宗教牢笼里逃出来,因为自己的情感觉醒。但是那份所谓的爱情并不能为他所有……之后的歌尔德蒙算是堕落么?在情欲的漩涡里挣扎,在流浪中耗去他的青春。但是他在颠沛的生活里不曾伤害过别人,就是伤害也是无意。在漫漫的生命的旅途里,他了解自己,在痛苦中试图改变自己。不过不羁的天性是无法改变的,最终他倒在流浪的路上,倒在寻找心爱的情人的路上。每一个曾经爱过的人,都融入到歌尔德蒙的雕塑中。每一个让香水师心旌的味道,最后都融入到那瓶绝世的香水中。不是说专注的爱就能胜过歌尔德蒙的泛爱。歌尔德蒙爱得更深刻。不是所有的善都胜过香水师,至少他可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毁灭自己。人生就像是在迷雾,每个人都在孤独的前行。看不到前路,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入歧途…

无爱而爱,有爱而不爱

在读过的黑塞的作品中,感觉与德米安悉达多的风格比较接近,个人更喜欢罗斯哈尔德那种萦绕不去的伤感和浓浓的情景感,而荒原狼偏向描写心理状态及其制造出的幻觉世界,情绪比较激烈,虽然两者都以象征手法为基础,但是带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也许把人的两面分成两个典型到极端的人来加以区分凸显,会有点割裂的突兀感,但是至少在这本书里挺合适的,且反而强调了人的矛盾性。毕竟像两个主角的人太少了,多数人是取其中庸吧,也正因为这样,难以到达艺术或思想的顶峰。纳尔齐斯对歌尔德蒙无疑是爱的,他是他唯一爱的人。这里的爱和同性异性恋无关,就是真正地把心交付。歌尔德蒙呢?总觉得他一生纵情欢爱,却没有真正爱过哪个女人,甚至丽迪娅,也只是给了他一种自己在纯纯地恋爱的感觉而已。连对纳尔齐斯的爱,在我也似乎有些不好确定。或者说,他的心属于自由,或是超越世间某个人的“永恒母亲”的形象吧?想来想去,还是无爱而爱的纳尔齐斯与有爱而不爱的歌尔德蒙(相对而言,无贬义)。更喜欢纳的性格,及歌的生活方式~这种组合……难实现吧……于是,对两人都欣赏和向往,尽管也不过是在中庸之道上徘徊的普通人……P44:“……你们的故乡是大地,我们的故乡是思维。你们的危险是沉溺在感官世界中,我们的危险是窒息在没有空气的太空里。你是艺术家,我是思想家。你酣眠在母亲的怀抱中,我清醒在沙漠里。照耀着我的是太阳,照耀着你的是月亮和星斗;你的梦中人是少女,我的梦中人是少年男子……”P64:“……——喂!别摸我的头发!嗯,别这样!我受不了。”P140:不过尽管如此,他仍将无家可归,无所追求,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的安全感,世界仍会谜一般美地和谜一般神秘地包围着他,他仍不得不在孤寂中侧耳倾听,听见这茫茫人世上唯有他自己的心跳声,它是那么胆怯,那么微弱。P175:死和欢娱是一回事。你可以称生活之母为爱情或欢娱,也可以叫她是坟墓和腐朽。母亲夏娃啊,她既是幸福之源,也是死亡之源;她永远地在生,永远地在杀;在她身上,慈爱与残忍合而为一。P176:在他这幅画中,死亡的乐曲应与刺耳的铮铮白骨声迥异,不仅不严峻刺耳,而且简直甜美、迷人,恰如母亲对游子的召唤。当死神把手伸进生命中来时,那声音不仅仅是刺耳的、阴惨的,同时也应是深沉的、温柔的、肃穆的、充实的,如同秋天;在死亡靠近的当儿,生命的油灯显得更明亮,更温暖。P319:“可你将来想怎样死呢,纳尔齐斯,你没有母亲?人没有母亲就不能爱,没有母亲也不能死啊。”

从纳与歌及彼得卡门青总论黑塞

规限于捡的层面如何论黑塞王尔德说文评人是在捡垃圾吃。好吧他只是说了批评家只能跟着艺术家捡东西。其实说的没过分,当每人都能扔垃圾时,谁也不想捡垃圾。在智商约束下,归类出有这么几种扔垃圾的作家,一本好,两本正确,三本气氛陡然下滑,扁平和空洞的对话加上冗长自白让人第一二三页翻述起来无非是:我走了,我看到了,你别说了。还有一种是水平齐整,持续温实和突然的诡调,自知到连墓碑悼文都不想要。还有一种,读者满怀的从寻找作者优越感的信心开始在越翻越快的困惑里结束,最后得出禁欲苦修的困惑已经超出个人存在的喜好。结论是,阻止听到自己被黑的唯一方法是持续黑人,所以说人人都在捡垃圾的那位王尔德已经赢了。对黑塞的耐心理由太拗口,假如是塞林格此类,翻完不知所措的麦田守望者就给了个歪头,扔到第二本决不可能存在。在悉达多荒原狼彼得卡门青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后还是没法记住黑塞,当然,记住意思是哪怕多种前尘铺设和指挥方向并驾迎头指示人类连天气都不许变更的进行下去他的一切,还是毫不在意。这句做典故——i couldnt really give a fuxk——廉价又简单的lofi总比土摇更有存在感。当然是可以叉腰纵横彼得卡门青的文本,分析作者心理是如此易猜和拨乱扶正的决心是多么强烈以至于转机和主角救赎来的如此大转。自然派,这种田园风光的馅饼无意是黑塞在早期餐桌上一道好菜。可惜在,形容词对于一群文学家来说司空见惯以至于他也不知道描述巨细有用在能将谁的画被诗照,还是谁的诗被画仿。形容词组合当然可以被辩护为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的标榜就是计算机可以组合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但是这种形容词是感官转述感情横夺,根本无逻辑可言,是否就证明人工优越在感情思维健全。转述和感知能力飞越让我们不同,听起来,挺不反科技的,就是思考角度太过单一。最初的彼得卡门青是幼稚童年版的高尔基,热爱读书渴望脱身乡村,唯一真实的生活是永远不会过着的生活,追求的抽象而又充满狂喜,彼得卡门青和歌尔德蒙两个主人公交叠的形象在放浪不羁和纵情乐事上达到了诡异的呼应。两人本性本能动机差异大,虽然我无法说是茨威格所言的一战毁精神毁禁欲,但是本能的前进方向一致——它模糊但是得不到发展只能等待自行爆发,只是修养永远止于此了。所以在彼得卡门青转向一个可怜的歌声动听爱读书的残疾人时,你惊讶的发现高尚的举动却无法瞥见高尚的动机和影子。倒不是价值体系的解构让卡门青这种只从生活中存在而又坚信高于生活的人得到了慰藉,而是这种帮助是一种近乎自我求祷的姿势感,卡门青是在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全文大体方向是飘飘从书中来忽视生活,经由残疾人兄弟托扶正视生活,最终回归生活,但是理想主义构建的太明显以至于整个过程显得虚假或者只是在卡门青的脑海搭积的理想型中进行,循规蹈矩,得到需要的一切后在大势不可更时死去理所当然。作者接受了人生需要大转变和世界观的清洗,并将他灌输在第一本小说里,但是选择一种激发的先决条件是近乎是最无用的情感——同情,这样一个人物作为辅助又对此赋予一种人为的神性,使全文转向亲密的和谐感尤其突兀,而全文语调更是灾难性的从骑士小说化归到特雷萨的救赎系列最终成为结实的乡村文学。这种死亡救赎和同可怜人群共舞出局的策略显得单薄,但戏剧性有余的泛理想化又使人有读浪漫爱情轻喜奥斯丁的觉悟,于是算是荒唐自觉的熬了夜解决困惑留着困了。对脚踩实地兴趣乏乏,但是注视别人从幻想中被拖拽出来却是件暗中很有意思的事。黑塞的人物形象必定从小到老,逻辑回路和人物形象有种自然的统一,思维沉稳必然有默声和老态上稍的脸色。这种现实的一面取决于黑塞的直觉反应和无法相信有其它道路可以达到殿堂,故掉入真理必然伴随枯萎。老人的思维。有时恶意猜测是件更有意思的事,比如猜测歌尔德蒙的爱友和导师纳尔齐斯,会被黑塞认为是自己乏艺术想象力或够不到创造性而着急时化身出来的理智但是现实的角色么?歌尔德蒙则是一个觉得自己不在生活中而是躺在生活里舒服打旋又有艺术天赋的代表。纳尔齐斯有种潜藏的露怯,显得尖刻因为看的过多,学和思是选择性弥补,但是依旧怯意留存。而歌尔德蒙,过着自己的生活。斯多葛也好,纵情吉普赛也罢,都是半种成分的自己兑上半种成分是觉得搭调的渴望。至少他们都是黑塞想出格而未曾实现的,真实的、不会去过着的生活。调笑说来,至少和卡门青相比歌尔德蒙不仅是死亡的观看者更是死亡的促成者。这种死亡引导的智慧和拉长的经验值显得比高尚的动机自然的多,所以一个是第一本作品而另一个让黑塞自己都有特殊感情。高尚是救赎,但是真正是艺术使卡门青决定信从那个被自己躲避的同伴,也是艺术使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比肩吱唔了句救场而尴尬的小谈话。黑塞是相信艺术的高尚和净化作用的,他的神坛奉的是这样一群人类。所以人物散发的古希腊精神充满向往和完美的色调,但是缺乏不可质疑和完美的纯粹,至少卡门青和歌尔德蒙都是通过一个朋友获得了完整的圆。妄想通过序言个人经历窥视出他的应有特色是偏颇的,反战,瑞士籍中立国的庇佑,不信婚姻。这种窥视同从劳伦斯那里找出一句the world just dont worth it就企图搭桥一样动机不纯。但是作品中展示的不信婚姻可解读的角度太杂,从制度和法律习惯以及个人精神无定点状态,放大的恐惧或这让他觉得“就像脖子上绕了一只信天翁在飞”都可以解释。有剀切的结论也很难把纠葛分清。说说优点,托马斯曼喜欢它。但是被比作另一本少年维特的确要为德国人早就露出端倪的先进深深鞠躬了。其实还不能确定被托马斯曼喜欢算个优点。解说到了最后从全世界最大右派哈耶克拥趸成了……“我自相矛盾吗好吧我是自相矛盾的。”书评太规整,不够格。最多算论书。自发体系框不了,因为总被拨到专业看浅层业余再呵呵的路子。捡垃圾完毕。

仅仅与艺术有关

关于此书的评论想必也很多了,所以我也不打算在此赘述黑塞同志文采如何的“如丝般顺滑”也不说此文结构如何缜密,安排如何恰当;而仅仅是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出发所感受到的一些形而上的想法___仅仅与艺术有关。首先得说,黑塞同志以此书为许多有志青年开了一道通往艺术秘境的大门____至少对于我是这样。书中很多次的提及歌尔德蒙心中的一个母亲形象从一开始的朦胧到最后近的如在耳旁吐息。当我看到他第一次感到自己心中有这个形象时我便也有一种奇特的感觉。因为之前在我心里也有某种东西,但也许我没有歌尔德蒙那么敏感,或者是我不够他纯粹,我总是连它到底是什么都摸不清,仿佛在我面前总是有一扇厚重的大门,每当我尝试着推开它,它却化成了气,我的精神力量也就像泥牛入海般溶解。但当我感到歌尔德蒙心中的形象时,突然我心中的那扇门也打开了,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力量去直视它,但我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比起当初只能够在门外踌躇而不知所措要幸福不知多少倍~~也许有人会问为啥,为啥你看人家心中有形象了你门也开了?这部扯呢么~~也许是他的热情本能感染了我,更重要的是他映证了我的存在:我心中的东西是真正存在的,我不是有病,因为有别人也感受到了___这个人是歌尔德蒙,是黑塞。而这种认同感进一步强化了我的感觉,于是门开了。之后我有空便读他们的故事,越发觉得黑塞不仅仅是形而上还是“性而上”了~~歌尔德蒙在一个又一个的女人之间游走不定,享受着性与爱带来的欢愉,同时也逐渐丰富了他的感情世界,强化了他的感知能力。当然我不是劝所有搞艺术的都搞了以后再艺术,这也不是黑塞的本意,因为歌尔德蒙对于女性的心理还是比较单纯的,他并不是说因为可以怎样怎样才去接近女性,但是,但他对女性的态度却不能简简单单的评价为性或者是爱。他的行为单纯的就像是小孩子(无贬义哦),接近女性的唯一理由就是吸引力;他被她们的美貌所深深吸引,拜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黑塞之所以通过这个途径来强化歌尔德蒙的感官,我猜可能跟他的亲身经历也有关系巴:P但这也是我所不赞同的地方_____并不是说不赞同性爱,性爱是美好的,地球人都知道,但歌尔德蒙在经历了那么多生死玄关,目睹了那么多惨绝人寰的人间炼狱,甚至最后自己都要上绞手架,一脚都已经踩进了鬼门关,亲身感受到死亡的真正含义了,在纳尔齐斯拯救了他之后,在他窥视艺术的神秘之后,在他感知了存在的奥秘之后,在他在这一切一切之后,他仍按照10几年前的思维逻辑思考问题,岁月除了在他脸上留下一缕缕皱纹,一条条伤疤,一根根白发之外,竟然没有让他在他行动上有任何的改变,并且更严重的是一切母亲的情感由来:生活,爱情,欢愉,恐惧,饥饿,性欲,死亡,这一切都仅仅是他个人所感所得,虽探究了所谓生于死的终极奥秘,体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对旁人却无甚帮助。只会抱怨上帝造了这么个破烂不堪的污浊世界,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它。对于艺术修养他是非常高深的了,可是对于艺术的作用,或者说艺术存在的价值,却稍显自私。诚然书中歌尔德梦的艺术造诣已经登峰造极,就一位艺术家来说能达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同小可了,但我以为,艺术更重要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自己对世界的感受,不仅仅在于化无常为永恒,而是它对它诞生的土壤有无裨益,也就是说艺术能否造福于人,给这个社会带来些什么,毕竟话语权在我们手上,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也许是时代不同了人看问题的方向也会发生改变,但我就是奇怪。特别当歌尔德蒙刚被纳尔奇斯救出来,忿忿不平的谈论犹太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对上帝造物的不满之后,竟然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从没想过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表现什么,仍然像个孩子一样,去雕刻他敬爱的院长,他深爱的情人。。。为什么当他见过这一切之后可以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仍然活在他那个小小的世界里头,最后还是为了心爱的女人丧了命。要知道爱情开花虽然美丽但也是转瞬即逝的,people change...废话完了~遁去也~~

纳尔齐斯,你要怎么办呢?

我不行了!!中午和基友说到猴子(Damon Albarn)读的书,不可避免又想起黑塞,被萌得一塌糊涂。2010年上半年,我有时间就钻去图书馆,一本本地读,贪得无厌。但这一本绝对是初恋价值的,存个评论:写于2010.04.21-------------西瓜肉丝的“()”永远是写字的最佳伴侣。或者说,黑塞的这本《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适合在后摇的那种宁静和恬淡中慢慢品读,眼镜上总是蒙上一圈圈的雾气,辨不清。我是不可能写什么读后感或者是书评的。只是感觉一下子被吸进去,上海译文的这个版本很不错,弯腰给译者大人鞠躬,信达雅兼备,我去找过一些德文原文的段落,比照下来,发现译文确实够细腻了,充满着书卷香气,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时候读又是一番滋味。之前对德国作家的东西避而不看,估计是Stereotypes的作用,被《浮士德》或者《铁皮鼓》弄怕了,那个民族的人永远是思想者,带着那么些神性和哲性,又那么刻板严肃,似乎缺乏温情。没有想到黑塞老头却是如此浪漫,啊,感谢猴子==+其实一路看下来不存在悬念,因为故事的大概是知道的。看到最后,歌尔德蒙最终幸福离开人世,奔着他的母亲去了。留下了被他临终前的最后几句震慑得内心犹如火焰熊熊燃烧的纳尔齐斯。然后我挑了去年海德公园场的GB开始每天的跳跳活动,脑子不断想的就是标题的问题。黑塞啊黑塞,整本书,纳尔齐斯只是个男二号,你把他的很多困惑和纠结都一笔带过了,表面上他如此冷峻严肃,清心寡欲,修身内敛,并且洞察力敏锐,精神世界的最高代表,很完美,也比其他人优越而超然得多。然而仅仅是几个片段的描写,就让人也清楚,他也是有痛苦的,他也是在不断思索,他不像歌尔德蒙能去外面的世界体验更多,然后一次次的自我净化,在修道院这个小小的空间里,虽然他的精神宇宙是浩瀚的,可又是贫乏而充满着质疑的。他无时无刻不在和这些质疑做斗争。而对这道路的质疑从他对歌尔德蒙最后的表白显露无疑。恰恰是无欲无求的纳尔齐斯对这友情的厚度及浓度先开的口:“原谅我,有件事我没能早一些告诉你。让我今天告诉你吧,我是多么地爱你。你是所有人中唯一我能够爱的人。你无法衡量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沙漠中的甘泉,荒原里的花树。我的心没有枯萎,我的灵魂中还留下了一个可以为圣恩所达到的地方,这完完全全得感谢你。”其实这让我有点心疼,因为他的挣扎是那么明显。他用了很严重的词,如果没有歌尔德蒙,他会枯萎。也许,那终究还是一个找到自我的问题。歌尔德蒙最后找到了,于是他即便是死也是心甘情愿,甚至这就是命运。那么,纳尔齐斯一个人,他还会做何种探索与追寻,诚然,他是最早找到自己归宿和路途的人。真是太难说清了。我有时候真觉得这点也许是黑塞留给我们思考的,也是他自己不能把握的。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是黑塞自己,或者是我们每个人矛盾的对立面。如何取得平衡,如何在物质和精神中圆满周旋,找到自己的天性指向点,这也是个毕生问题吧。不过这本书最直接的也许是让人去想友谊的问题。它最萌的地方莫过于一头一尾,两个主人公朝夕相处的日子,从中,他们逐渐发现,他们根本走不到一起,但他们之间有种不可诉的心神交汇。友谊的目的,不是相伴相随,而是释放天性。我和Doyle说,也许这样去想DG的问题,我们就不会纠结了。他们注定是要分开的,但两个灵魂的互补性又让他们之间没有断裂掉,“在身边”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是不该产生所谓依赖的,可以学习可以扶持,但最后面对这人世万物去追寻自己根源的还是只有你自己。就好比,我有时候总在想,为什么我是我,我不能进到其他人的脑子和身体里。我一点都没想到同人爱...这可能是黑塞最成功的地方?!啊噗,包括在《德米安》里,最后都直接吻上唇了,我也没什么杂念。可能他对人性,寻求自我这些描述得更多些,于是忽略了这些些个随便拉扯一段都可以歪得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也喜欢歌尔德蒙流浪的那一段,对他的生命力他追求自由的魅力由衷赞叹。我发现mew的歌很适合去诠释,就像走在冰天雪地里,但又包容在腾腾火苗中,面对死神微笑,刀尖上舞蹈,在无常中寻找着永恒。虽然歌尔德蒙是个肉欲主义者,但不能让他身上散发的生命光泽有丝毫褪色,并且对于物质和欲念的渴求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身的思考,更加说明他是一个值得去爱的角色。说不清更喜欢哪个,这是本好书,值得一看再看。而我也由此迈入黑塞老头为我开的大门。

一个思想家和一个艺术家

人存在的精神和感官状态 也可称之为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状态。精神状态下的理性,道德,和内心宁静感官状态下的放纵,热烈,和无常生活歌尔德蒙呈现了真正艺术的产生途径,纳尔齐斯阐述了皈依宗教思想的本质。两则间都是不断在交换和游离,存在在每一个人身上,相互制约和影响,而让我们认识心灵是歌尔德蒙还是纳尔齐斯的指引者,除了天性的感知,或许只有生活吧?

对立与和谐

很少有书在回望时会感受到人生的宽度,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却有这样的空间."一个负有崇高使命的人,即使在生活狂热的混沌中沉溺得很深,浑身糊满血污尘垢,也不会变得渺小和卑鄙,泯灭心中的神性;他即使无数次迷途在深沉的黑暗中,灵魂的圣殿里的神火依然不会熄灭,他依然不会丧失创造力...那些由内在的规律和秩序谐调起来的栩栩如生的形象,那些真诚的,闪耀着灵魂光彩的脸庞,那些纯洁可爱的树木花草,那些祈求怜悯的或获得了恩惠的手,艘有那一切勇敢的和温柔的,高傲的和神圣的姿态,从沾有污点的手里产生出来...在这颗艺术家和诱惑者的心中又十分光明灿烂的东西,而且充满着神的恩惠."

感性or理性?

这是一部意蕴丰富内涵深邃的小说,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解读。从总体上可看,这是一部可探讨永恒人生意义的小说。
故事被假想发生在中世纪的德国,但所提出的问题和表达的思想,却具有现代的,或者更确切地说超越时空的意义。纳尔齐斯睿智过人理性沉稳,歌尔德蒙不羁烂漫卓越奔放,理性与感性的人生、哲学与艺术的人生、反抗与皈依的人生,究竟哪一条是正道、歧途?哪一条更有意义?这显然没有完美的答案。
即便如此,全文主线仍然紧扣友谊这一主题: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却因为优秀和孤独惺惺相惜。
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中赞叹道“也许应该有中国人的赫尔曼•黑塞,写一部《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把宗教艺术的产生刻画得如此激动人心,富有现代精神。”
不同于其他作家,黑塞是一位富有哲人气质的诗人,一生不但受过歌德、尼采、弗洛伊德、荣格等哲学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的影响,也通过接触中国古典哲学得到了不少启迪,他的作品故事中也自然带着他对哲学的思考。 这本书盲目去看就好比囫囵吞枣一样,只知其表未尝其味。

又是黑塞

记得上一本黑塞的长篇是玻璃球游戏,是黑塞一本在文艺与世俗之间挣扎的书,我觉得黑塞试图建立一种统一的价值观,用物理里面的话说就是统一场论,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明显的后者才是书的主角,纳尔齐斯可以说是学院派的一个代表,哥尔德蒙可以说是享乐主义的一个代表,从两本书来看,前一本是大师克乃西特关于出世与入世的选择,最后他毅然选择入世却在此时意外死亡。而后书中哥尔德蒙的入世,享乐主义做法,在黑塞看来,无疑也是寻找人生真谛的一种方式。黑塞嘲讽那些不经历真实生活,却妄谈人生意义的人。但是只注重感官享受也是不行的,所以,黑塞在这本书中通过两个人物的结合,表现了自己试图统一父性与母性两种人的努力。用一种统一的眼光看世界,是东方哲学的思想,不愧黑塞自诩喜爱东方文化。

戈尔德蒙沟通了三个世界。

这是一本充满神性的小说。纳尔奇斯和戈尔德蒙可以说是一个人的两种生活道路,一个代表理性甚至是禁欲,以及对于神有着绝对的奉献精神,同时又一味承担起一个神职人员的探索精神,在很早之前,两人的选择是相同的,也因为相同的品味和追求,使得格尔德蒙自觉将纳尔奇斯当成了自己的精神导师,并渐渐爱上了他;但是当一次外出因格尔德蒙接触了凡间的世界,以及对于当时一个年轻人来说最大的诱惑——爱情时,他开始将自己和原先那个世界做了一定程度的疏离——一方面是因为之所以进入基督学院还是讲成为神职人员当成使命,实际上都是自己父亲的意愿,并非出于自己的喜欢;而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关键的是神圣主义和爱情相比较出现的明显弱势,至少在一般人眼中。后来纳尔奇斯又将一番自己对格尔德蒙的理解告诉给了他:虽然两个人有共同的目标,但那也仅仅是一个阶段的目标——即让格尔德蒙真正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纳尔奇斯让他明白,自己是属于父性世界的,是永远属于清醒的沙漠中的,这一类型的人的梦中人是少男——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纳尔奇斯才会对格尔德蒙这个美少年产生爱情,这对于纳尔奇斯来说在最初阶段是符合他的审美追求和精神理想的,但是很快,他不得不放弃,因为他发觉戈尔德蒙对于自己的这种诱惑,与自己身为一名神职人员的属性和基本要求恰恰产生了致命的违背,最后不得不放弃。然而纳尔奇斯放弃的不仅仅是哥尔德蒙使自己产生的爱情;更为准确地说应该是放弃整个世俗世界,因为自己不属于哪儿,于是开始做最大的神功,禁欲和修炼,直至靠近上帝。戈尔德蒙听到纳尔奇斯说自己是属于母性的世界的,是永远温柔的,并且梦中人应该是少女时,突然之间产生了一种慌乱,因为意味着两人分别的开始——当初纳尔奇斯的目标已经实现,而后来戈尔德蒙的种种行为也确实亦如纳尔奇斯所预言——他的世界是被纯粹的女性世界所包围的,与其说他爱上的是女性,还不如说他爱上的是温柔的女性美,这个世界是由世俗世界所支配的——这一点和纳尔奇斯正好相反,他爱上的,只能是富有力量的,冰冷的男性美,这一世界是由神性世界所支配的。小说并没有给出戈尔德蒙最后的遭遇和他进入世俗世界的种种活动,但我想这一形象象征的其实是欧洲从中世纪一直到启蒙主义间的一条脉络,从长期的、不安定的禁欲主义;再到精彩活泼的世俗生活,最后则是重归神性,只不过多了一层理性,可以说戈尔德蒙沟通了这三个世界,也因此,在小说里面的景物描写有大段如但丁《神曲》中的场景一般,这种风格化描写经过黑塞的手,得到了合理的安排。

关于对比、艺术、人生及其他

译者在最后的论述里,提到了荣格的性格类型学说。翻了一下之前做的一些笔记,大致包括:一般性格类型分为两类——外倾型、内倾型。根据心理活动机能分为——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而小说中的纳尔齐斯,可以归类为内倾型+思维,而歌尔德蒙应该是外倾型+情感。正如荣格所提到过的“唯灵论”,在歌尔德蒙身上有所体现,譬如在他心中无处不在的母亲、夏娃、人类之母等等女性的形象,给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在刚入修道院时,纳尔齐斯发现了歌尔德蒙的潜意识,从而在他生命中起到了指路的作用。但是在最后我们也发现,不仅仅是纳尔齐斯为其指路,相反歌尔德蒙的经历则同时也成为了纳尔齐斯思考的来源,思考关于父系与母系的不同,正如弗洛伊德关于恋父情节与恋母情结的理论。而作者想表明的是母系之人才可成为艺术家,母亲这个角色在小说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虽然并未出现一个具象的母亲,但是她所引申出来的不仅仅是母亲这一个个体,同时还包含了女性、夏娃、原母、人类之母等一系列的形象。母亲孕育了这一切,然而当歌尔德蒙想最终塑造一个母亲形象之时,虽未能如愿,但是也正是这个“母亲”,被誉为是“幸福之源”,同时也是“死亡之源”。死亡就好比是重新被“母亲”召回,这一形象就好比是引路者一样主观存在着。小说主要通过两人的对比相得益彰。代表理性、客观的纳尔齐斯以及代表感性、主观的歌尔德蒙,在修道院相识、歌尔德蒙选择流浪、以及最终回到修道院的三部分,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而前两部分正是为了第三部分的升华所埋下的伏笔。最后,两人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对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没有极端的好与坏,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两个角色更像是一个人的两面。还想说的是关于艺术和创作等等。女性的形象在艺术创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经历则是对于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客观因素。歌尔德蒙从一开始的对于原始情感和性欲的追求,到发现真爱的过程,以及经历了一系列疾病和痛苦后的反思,为其艺术创作的灵感加分不少。而创作是源于生活,这也便是为何他选择在小说最后又一次流浪的原因。正如其所说的“艺术是精神与血肉的结合体”,形神达到高度的统一。想说的还有很多,而这绝对是一部浪漫而伟大的小说。

一本太过于美好的书

这是看的黑塞的第一本书,有些失望,应该是自己文化修养底子太烂的原因,还是觉得毛姆、胡赛尼的讲起故事来比较平易近人。这本就会有种太不接地气的感觉,无论是从语言表达方面还是思想内容方面。 如果看小说好似看电影,那部就像一群不合格的演员在别扭的读着台词一样,带入感很弱不说,还总让人产生一种“你们就不能别那么假惺惺的吐词么?”的无奈感。对于母性的召唤,也觉得很无语,一同生活的父亲出来打了个酱油,然后被遗忘的母亲被记起突然就上升到感召的层面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东西,就好象是“广电ZJ”处理后的删减版的片,没有足够的承启片段来支撑!但是无论如何,这本里面表达了太多美好的东西,就好像不接地气的仙气那样让人羡慕的东西。纳尔齐斯就像斯文的书生,歌尔德蒙就像滥情的渣男,可是如此对立的两个人却拥有这平等、不受牵绊、彼此升华的友谊,还有歌尔德蒙对于感性的觉悟和追求、对于艺术的执着和天赋,还有纳尔齐斯精神上的纯粹和安宁、道德上的崇高……嗯,所以这是一本太过于美好的书吧?!P.S.:最近开始看玻璃球游戏,突然觉得黑塞的小说都是这种风格的,虚构就虚构得彻底,但要表达的思想是美好的,即使觉得很不接地气,但是表达的内容确实让人你向往的。==========摘录==========1. 事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和使命的并不可能总是他的愿望,而还有一些别的东西,前定的东西。2. 一个放荡者的生活恰恰能够成为通往圣徒生活的捷径之一 。3. 所谓的善,我们知道,都存在于戒律里面。但上帝却不仅仅存在于戒律里面,嘿,戒律只体现上帝的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你可以恪守戒律,但却离上帝非常之远。4. 我们的友谊除了向你表明,你是一个和我完全不同的人以外,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和别的意义!5. 对于我们研究科学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确定差别更重要,科学就是辨别的艺术。举例说,你在某一个人身上找出一些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这就叫做认识了他。6. 我俩的任务不是走到一块儿,正如像太阳和月亮,或者陆地和海洋,它们也不需要走到一块儿一样。我们的目标不是相互说服,而是相互认识,并学会看出和尊重对方的本来面目?也即自身的反面和补充。7. 我所谓清醒,是指一个人能凭借智力和悟性,认识并支配自身,认识并支配他内心深处非理性的力量、冲动和弱点。对于你来说,与我相好一场的意义就在于你将学会这样做。歌尔德蒙,在你的身上,精神和自然,意识和理想,彼此都相距太远了。你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它却在你心灵的深处召唤着你。你将一直为它所苦恼,直至听从它的召唤。8. 你们生活在充实之中,富于爱和感受的能力。我们这些崇尚灵性的人,看来尽管常常在指导和支配你们其他的人,但生活却不充实,而是很贫乏的。充实的生活,甜蜜的果汁,爱情的乐园,艺术的美丽国土,统统都属于你们。你们的故乡是大地,我们的故乡是思维。你们的危险是沉溺在感官世界中,我们的危险是窒息在没有空气的太空里。你是艺术家,我是思想家。你酣眠在母亲的怀抱中,我清醒在沙漠里。照耀着我的是太阳,照耀着你的是月亮和星斗;你的梦中人是少女,我的梦中人是少年男子……9. 精神喜欢坚实的有形的东西,它愿意信赖它的那些符号,它喜欢现存的,不喜欢未来的,喜欢现实的,不喜欢可能的。它不能容许一个Ω字母变成一条蛇或者一只鸟。在自然界中,精神不能生存,它只能反其道而行之,只能做自然的对立面。10. 有一种人能学会许多本领,但你不属于这种人。你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干吗学呢?你反正不需要啊。你具有另外一些天赋。你的天赋比我多;你比我更富有也更脆弱,你要走的路既比我美好,也比我艰难。11. 我只想按自己的理解,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灵性服务。这不也是一种抱负么?12. 他今天已明白自己不属于这个地方,他没有故乡,等待着他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他母亲的遭遇一度也是如此。她抛弃了故乡和家庭,丈夫和孩子,社会和秩序,职责和荣誉,走向了不可测知的远方,说不定早已沉沦在那里。她漫无目标,正像他也没有目标一样。所谓矢志不移,这是其他人的事,不是他的事。13. 他做梦似的想,学校和科学的弱点之一,就在于精神看来有一种倾向,总是把一切东西都看作和描绘成仿佛是平面的,只有长度和宽度两个尺寸。他觉得,他这样已概括出了整个理性世界的缺陷和无价值。14. 渐渐地,他心中又恢复了一个时期来已经失去的自由自在和身处异乡的感觉。不过,在这么个酷寒而阴沉的冬日,自由的滋味并不好受,异乡更只是意味着疲惫,饥饿和困顿,不过它的辽阔,广大和冷漠无情,也对歌尔德蒙这颗被娇惯了的迷乱的心起着镇静的、近于慰藉的作用。 15. 每个流浪汉都有三大需要:保护生命安全,寻找过夜的地方,搞到充饥的食物。16. 而所有经验中最强烈而奇特的,莫过于同死神搏斗,莫过于明知自己渺小,可悲、危 在旦夕,却仍然坚持对死神作最后的抗争,并感觉到自己身上有这么股美好的、顽强的生的力量和韧劲。17. 此人虽然也有许多特点,经历中也不乏斗争和挫折,但是内心却显得完整和谐,不存在裂痕和矛盾。这就是他的朋友纳尔齐斯的形象。在他心中,他这爱友形象的完整,和 谐与协调规则的特点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鲜明:精神赋予他的头颅以一个高贵的姿态,誓为精神服务的决心使他美丽而克制的嘴和略带哀戚的眼睛显得庄严,紧张,为求得超凡人圣而进行的苦斗,使他瘦削的肩膀、细长的脖子和柔嫩的双手带上了灵气。18. 他的生命和每一个人一样都在不断地流逝、变化以至终于消灭,可一个艺术家所创造的形象呢,却将持久不变地存在下去。 19. 所有艺术的根源,或者甚至所有精神劳动的根源,都是对于死亡的恐惧吧。我们害怕死亡,我们对生命之易逝怀着忧惧,我们悲哀地看着花儿一次一次地凋谢,叶 子一次一次地飘落,在内心深处便确凿无疑地感到我们自己也会消失,我们自己也即将枯萎。然而,如果艺术家创造了形象,或者思想家探索出法则、创立起思想,那么,他们的所作所为,就都能从这巨大的死之舞中救出一些什么,留下一些比我们自己的生命延续得更久的东西。20. 歌尔德蒙不属于那类虽然有很高的天赋,但却始终找不到表现它们的适当手段的不幸艺术家。要知道确实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于世界的美能够得到深刻伟大的感受,并在心中产生崇高的形象,可惜就是找不到适当途径把这 些形象再现出来,传达给其他人,使其他人也得到乐趣。21. 一个艺术家出于轻浮,出于虚荣心,出于对自己的本领的沾沾自喜,都可能给世界造出这样一些华而不实的玩艺儿来的。 22. 冲动的性感与纯粹的精神的23. 在三年多时间里,歌尔德蒙牺牲了仅次于爱情的最宝贵和最不可缺少的东西:自由。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放荡形骸,独立不羁,所有这类东西,他全放弃了。24. 存在是短暂的,所有的生命却在不断枯萎,在我们四周的宇宙里,充斥着冷酷无情的死亡。25. 归根到底,还不是这些有家的人值得羡慕么?他们住在自己漂亮的房子里,过着满足的市民生活,心怀着扎根故乡的宁帖的安全感,日日来往于住宅与工场之间,身边环绕着妻子儿女,仆婢邻人。 26. 人生要是整个只有一种意义,享乐与事业两者可以兼得,而不为这干瘪的"要么这样--要 么那样"所分裂,该有多好!创造,但不以生活为代价!生活,但不放弃高尚的创造!这难道压根儿不可能么? 也许对某些人来说是可能的。也许有这么一些丈夫和家长,他们既忠诚,又不失去感官的享乐。也许也有这么一些安居者,他们的心并不因缺少自由与冒险而萎靡不振。也许!可他从来连一个也不曾见过。 一切存在似乎都是二元的,都基于某种对 立:人要么是女人,要么是男人,要么当流浪汉,要么当小市民:要么富于理智,要么富于感情--那儿也见不到呼与吸同时,男和女同体,自由与秩序并存,冲动和理智共生:人总是顾此失彼,但失去的却往往与得到的一样重要,一样可贵!27. 一件杰作的原型并非一个真的、活的形象,虽然这个形象可能是创作的起因。原型不是肉和血,而是精神。它是一个生活在艺术家心灵中的形象。28. 他的整个一生仿佛仅仅是:离别,逃遁,遗忘,最后落得两手空空,心灰意懒。29. 啊,他昔日的生活是何等支离破碎,毫无成果啊!虽说有着丰富的形象,但都跟摔成碎片的瓷器似的,缺少价值,缺少爱!30. 不产生想象就进行思考,这从根本上讲是可能的吗?" "问得好!但人当然可以不想象就进行思考!思考与想象没任何关系。思考不借助形象,而借助概念和公式。刚好是在形象停止活动的地方,开始了哲学思考。31. 当初,要是你没有走向世界,而是做了思想家,你就会酿成不幸。因为你会变成神秘学家。神秘学家,说得简单和粗暴些,那就是那种没有摆脱想象的思想家,也就是说根本不是思想家。他们是一些隐秘的艺术家,是不吟诗的诗人,不挥笔的画家,不作曲的音乐家。他们中间有极富有才华和心灵崇高的人们,但毫无例外,全都是些不幸的人。你本来也会变成这个样子的。感谢上帝,你并未如此,而成了一位艺术家,掌握了形象世界,成为了它的创造者和主宰,没有作为思想家而陷入无可用武的窘境。32. 可究竟什么叫做'实现自己'呢?" "这是一个哲学概念,我无法另作表述。对于我们这些亚里士多德和圣托马斯的弟子来说,一切概念中最崇高的概念是:完满的存在。完满的存在即为上帝。其他存在的一切都是不完整的,部分的,未来的,混合的,由可能性所构成。上帝可并非混合的,而是一个统一体,他并非有可能性,而是完完全全的现实。我们呢,却是暂时的,变化的,我们只是些可能性,对于我们来说,不存在完满,不存在充分的存在。然而,当我们从潜力变成行动,从可能走向实现的时候,我们也就参加了真实的存在,也就进一步接近了完满与神性。这个过程,你只能从亲身的经验中认识到。你是一个艺术家,创造了一些形象。要是你的这样一个形象能真正获得成功,要是你能排除某 个人物雕像中的种种偶然因素,使其成为一种纯粹的形态,那么,作为一位艺术家,你便实现了这个人的形象。33. "朋友,你现在看见我呆的地方和承担的职务,就我的天赋而言,是较易于实现我自己的。你看见我生活在一个适合于我、并对我有帮助的团体和传统中。一座修道院并非天国,不足之处比比皆是,但对于我这种类型的人来说,过规规矩矩的修士生活却比过世俗生活有益得多。我不想谈道德伦理,纯粹从实践方面讲,以锻炼和教授纯粹思维为己任的我,就需要避免尘世的干扰诱惑。也就是说,比之于你,我在我们这修道院里要容易实现自己得多。我非常赞赏,你也找到一条道路,成为了艺术家。要知道,你所经历的困难实在大得多了啊。" 34. "坚持下去,"纳尔齐斯说,"你说了的话应当算数啊。你不必去考虑上帝是否听见你在祈祷,你能想象出的那样个上帝是否存在。你也不必考虑你的努力是不是发傻。与我们所祷告的上帝比较起来,我们的一切作为都是愚蠢的。35. 这种依恋之情,它是一种任何年轻和健康的人都不会患的疾病。36. 桀骜不驯、恣肆任性、不受羁绊、敢闯敢冲,哪怕撞掉脑袋上的犄角也在所不顾的劲头儿。 37. 在歌尔德蒙从自己激烈动荡的生活的风暴和痛苦中,不声不响地创造出了这些作品,没有言语,没有说教,没有解释,没有规劝,但却是真实的、提高了的生活。相形之下,他自己的知识,苦修以及辩证学又是多么平庸啊!38. 可你将来想怎样死呢,纳尔齐斯,你没有母亲?人没有母亲就不能爱,没有母亲也不能死啊。

美少年和美少年

高中时候最心爱的读物,后来读了《玻璃球游戏》和《荒原狼》,对黑塞崇敬有之,却大不如《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为心灵和感官带来的真正的激荡。有人从其中看到了二元论,有人从其中看到了宽容和慈悲,也有人从其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爱,而对于十几岁的我来说,看到的却是简单而伟大的美少年和美少年的故事。每一个情节,都好像会在脑海里立时三刻反映出最华美,最甜蜜的画面。何况是黑塞在讲故事,这个故事真是何其青春,何其激情。讲青春的故事,好像总是很好看的。

知识与爱情与艺术与人生与流浪

书名平淡冗长,我看书一向是兴趣导向,这本看起来不太有趣的书,在各种巧合之下,最后还是读了。最近才发现这本书还被译成《知识与爱情》,用这种关键词概括不如把这本书叫做《知识、爱情、艺术与流浪》了。 说起流浪,最近还读了黑塞的《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漂泊的灵魂》《玻璃珠游戏 上》深感黑塞真的是一位流浪作家,写的内容总是和主角在流浪和彷徨中的自我实现和寻找,我本人也是很喜欢这种文风,加上黑塞人道主义极强的叙事风格和对话式、导师式辩论,对我来说读他的作品也是精神上的放松,是一种享受。这本书的情节和形象,回答了什么是艺术的本源等几个根本性的问题,黑塞那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气息的田园诗般的文字使得整个逻辑和论述流畅而自然。(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有一种伴着爱尔兰风笛,奔跑在牧场,边唱边跳的自由感)不仅如此,在文章中也随处可见关于哲学和艺术以及生命的独到而隽永的见解。“思考和想象没有任何关系。思考不借助形象,而借助概念和公式。刚好是在形象停止活动的地方,开始了哲学思考。”“听着:思想家力图通过逻辑去认识和表现世界的本质。他知道,我们的理智及其工具逻辑是一些不完善的手段——正如一位聪明的艺术家也清楚的了解,他的画笔或者雕刀是永远不能把天使或圣者的光辉本质完满地表现出来的。但尽管如此,思想家也好,艺术家也好,缺仍以各自的方式在努力着。因为他们不能不这样做,非这样做不可。因为一个人只有尽其天赋之所能去努力实现自己,才能做他可以做的字最崇高和唯一有意义的事”自纳尔齐斯-黑塞除此之外,例如关于“实现自己”“纯粹精神”等的论述都非常精彩。纳尔齐斯就像歌尔德蒙的导师一样,给他拨云见日,指明他天赋所在、使命所在。两极:对生活和艺术追求的两极化斗争文中最能体现两极分化的内容莫过于黑塞对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的性格上“父性”和“母性”的划分了。这一点几乎贯穿全书。对于艺术的特征和本质的问题,歌尔德蒙—黑塞还说:“艺术是父性世界和母性世界的结合体,是精神与血肉的结合体:他可以从最感性的事物出发引向罪抽象的玄理,也可以始于纯粹的思维世界而止于血肉之躯。一切真正崇高的艺术品,一切并非只能哗众取宠、充满着永恒的秘密的艺术杰。一起地地道道的,毫不含糊的名家精品,全无不有着(像夏娃母亲那样)危险的、笑意迎人的阴阳脸、全都雌雄同体,全都是冲动的性感和纯粹的精神并存。”再如关于艺术与人生的关系,艺术的净化作用,艺术典型的产生,艺术家自身的矛盾,美与丑、欢乐与痛苦的辩证,关于死亡之美等等,书中都做了独特的探讨。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我也发现了他说“什么时候,哪一位大手笔的艺术家,能告诉我莫高窟的真正秘密?日本经商晴的《敦煌》显然不能令人满意,也许应该有中国人的赫尔曼黑塞,写一部《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Narzi und Goldmun),把宗教艺术刻画的如此激动人心,富有现代精神。”黑塞的写作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的爱心。我读完这遍小说之后,除了惊叹黑塞对不同文化思想的高超把握,和对复杂概念行云流水般的解释之外,更多是是一种慰藉。整本书透着和谐的气息,每一段对话仿佛是切身所听,读完之后像结束了一场音乐会,不仅现场感极强,而且给我带来了长久的震撼和感悟,给我提供了另一种思考方式。

来拉低平均分~

用一下午和半晚上的时间刷完了这部330+的小说,假期又一部黑塞的书。看到评分很高,甚至高于《在轮下》,甚是惊讶。思虑良久还是决定根据自己的实感来评分。私以为《纳与歌》通篇对话太多、情节推进太缓慢。尽管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感受到时间流逝,可还是觉得说教和讨论大于情节的变化,没有太多的可读性。偶尔能有所感触的在于两位主角那份惺惺相惜的师生情,很难得的默契,歌为纳塑造的木像取名为约翰,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纳真的在成为修士之后另名约翰。艺术的意义在于化无常为永恒,这是感性主义者的一厢情愿罢了。如果从单纯道学思想,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不过能引起共鸣的是两位的关系变化,从歌的角度起初两人的友情是不平等的,而之后各自经历成长之后终于可以重新促膝而谈,精神上的平等给予他们更稳定的感情。很钦佩纳始终保持足够的冷静,旁观歌的成长。

浪人传说

歌尔德蒙的流浪之旅,不如说是与无数女人的艳遇之旅《刀锋》中拉里四处流浪是为寻找一个答案,而歌尔德蒙则是寻找自己他们俩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长了一张漂亮无比惹无数女人喜爱的脸蛋,也都与这个世界几乎无甚联系似乎,这样的男子注定了是为作那幸福生活的流浪汉而生的而相比之下,拉里只会偶尔满足自己的情欲,歌尔德蒙则是来者不拒地享受肉体的欢愉,一个把其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理需要,一个则把其作为尘世最完满的幸福。大概这便是拉里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而只能作一个思想家的根本原因。几乎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歌尔德蒙不喜欢的女性,他能在所有的女性身上找到她们的美并去感受和拥抱,并通过雕塑或者素描把心中储藏着的那份美感释放出来,他的导师即是所有让他学习的女性,当然还有纳尔齐斯,这位最初唤醒了他的灵魂所归的牧师。黑塞透过他的笔,告诉了我何为天生的艺术者,毕加索,歌德,都是那些通过对女性的热爱而不断激发灵感从而抵达艺术巅峰的天才。这类的天才究其本质都是温和的,他们对女性有太多的感恩。然而,却又绝对不能作为夫婿的候选人,他们需要不断的刺激来追求无限的美,均是爱情课堂上永不下课的勤奋学生。从一个女人的身边流浪到另一个女人,这样的人生仿佛便是一个传说。常人无法作到,看不穿不变的假象,也害怕永远在动荡变化的情势。即使知道没有天长地久的爱情,还是愿意安定。不愿接受世事的无常变化,因此总在矛盾中迷茫和痛苦。好比那个叫莱娜的女孩,说起来如她所描述的确是幸福的,在歌尔德蒙离开她之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用眼睁睁看着爱人离去,不用担心他还会变心,在她还狂热地爱着他的时刻。她知道歌尔德蒙的善良,绝不会弃下一个重病的女子,不管是否曾经相爱,也不管是否会把这疾苦传染给他。可同样,他会笑着说想着今天的开心就够了,以后的事别去想它,于是若没有这场病,有一天他自又会重新上阵,轻松地挥别曾经心爱的姑娘,回归他的旅程。歌尔德蒙和拉里都是真正活得潇洒自如,无拘无束的人,尽管也有痛苦和烦恼,但就和他们所感受到的幸福一样令人艳羡。我们每一个人到这世上来其实无非都是一次流浪,与他们所不同的,是他们比我们更能认清本质,因此也就流浪地更彻底,更快乐,也更自由。

未解答的问题

——读《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文/叮叮-旭珊大概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看过这般“古老”的著作,所以还记得刚开始真的是硬着头皮看下去的。“为什么你喜欢歌尔德蒙啊?”,前一阵子问过一个人这个问题,但始终没有得到答案,可能以后都不会了吧。这个问题成了我坚持看完这本书的动力,因为想自己找到答案。因为三月的某些经历有关,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找到和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这样那样的联系,又看到和他们的不同。他们两者是站在两个对立面上的人,一个理性,一个感性。就像文科生和理科生一样,在思考事情时总是从不同的出发点开始,而这往往是冲突的开始,问题的根基。但好在他们两个拥有我们很多人都不曾拥有的相互理解的技巧。“我们的目标不是相互说服,而是相互认识,并学会看出和尊重对方的本来面目,也即自身的反面和补充。”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很多人,在这么多人里,和我们完全相同的人少得可怜。大多数都与我们存在着不同,有些甚至有着完全相反的特质。我们要么相互接受宽容那些后来才发现的对方的真正面目,而进而成为更好的朋友,甚至让关系更进一步发展,就像书里的两个人一样。要么就会像两个人同时往相反方向拉扯一根橡皮筋,直到最后瞬间崩断,两个人都摔在地上,再也无法产生联系吧。更不幸的结果,可能会是两者相互消灭。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谁也没有为谁做出改变去迎合对方与自己完全相反的人生道路。纳尔齐斯继续在他的修道院里找寻自己内心与上帝的联系,继续以严苛的训诫为人生的标尺,一步一步成为院长,成为越来越冷静。于我而言,他的生活是那么一成不变。而歌尔德蒙呢,好像是一个天生的浪子,比起服从,他以自身的追求和欲望为动力去走他的人生轨迹。他们的不同简直是天差地别,所幸他们相互尊重与理解对方。一个要浪迹天涯,便走。一个要寒窗修行,便留。而内心对彼此的牵挂便成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虽无形,却有力。昨晚看完这本书,打心底羡慕这两个人。除了这个能在爱的人的怀里离开世界这个壮烈又凄美的结局,他们能在茫茫人海找到彼此是多么难得啊。想起前段时间经历的事情,忍不住苦笑又释然,遇到和自己有着对立面的人一点也不难。我们甚至都像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那样刚认识的时候一样,总是谈论着好的事情,看到对方好的一面。慢慢当我们发现对方不好或者和自身不同的一面时,好像我们都没学会足够宽容与理解。我们既不懂在双方都不改变的情况下,相互宽容理解;也没学会给自己,给对方机会去调节,让步甚至牺牲,从而更好地共存,最后离开。我们啊,都只学会了歌尔德蒙那股捍卫自身追求的冲劲和纳尔齐斯面对不幸的告解时的冷静和有些残忍的理性罢了。至于那个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我好像找到了答案,又好像没有。甚至有些害怕答案完全呈现在我眼前。了解一个人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有可能让双方更好的相处,也有可能让相处更加棘手,更加艰难。因为改变与牺牲,真的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下面是书里我很喜欢几段话:“我们的目标不是相互说服,而是相互认识,并学会看出和尊重对方的本来面目,也即自身的反面和补充。”“我希望它并没有完结;我希望它将再次和不断更新,并达到一些新的目标。但眼下是没有目标了。你的目标是不明确的,我既无法引导你,也没法陪伴你去达到它。”“我们害怕死亡,我们对生命之易逝怀着忧惧,我们悲哀地看着花儿一次一次地凋谢,叶子一次一次地飘落,在内心深处变确凿无疑地赶到我们自己也会消失,我们自己也即将枯萎。”“他也能够像沉湎于爱情一样,沉湎于感伤于世事无常的恐惧中;感伤似乎也是爱,也是欢娱。正如爱的欢娱在最紧张幸福的高潮已注定于下一瞬间必然减弱和重新消失,内心的孤寂和愁闷也肯定会突然被欲望吞噬,重新转向生活的光明面。”“他往前看去,熟悉的城市和街道已变为另一种陌生的样子;再回头一望师傅住宅的大门也已紧闭,俨然成了一所他不认识的房子 — 当我们的心充满离情别绪时,一切就会变成这个样子。”------------PS: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笔者或1452859801@qq.com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两位美男子,都如此的出类拔萃,两个人天性如此的迥异,但却互相吸引,在修道院成为了好友。在纳尔齐斯的帮助下,歌尔德蒙找到了其隐藏的天性,即对爱和性的准求,于是歌尔德蒙离开了修道院,开始流浪。期间他认识了骑士的美丽女儿莉迪亚,杀死了一个流浪汉,并跟一位雕塑师学艺几年后离开,经历了瘟疫。他游历了好多地方,经历好多女人,但在一次与伯爵情妇偷情时被抓并被判死刑。然而临刑前晚他发现,来为他做祈祷的竟是昔日的好友纳尔齐斯。两个人在经历了这么多后又回到了从前的修道院。纳尔齐斯已成了院长,歌尔德蒙雕塑技艺也十分精湛。两人最后在修道院的生活和谐而平静。在歌尔德蒙临死前,两个人表达了对对方的爱。这两个一个是禁欲者,思想家,一个是纵欲者,艺术家,天性迥异,却互相吸引,互相补充,和谐的统一在一起。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同,但却通过自己的方式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其实真正的人生应该是两者的结合。

一条通往圣徒生活的捷径

这是我看过的第七本“黑塞”,不敢说自己越来越了解他了,但也许可以说我越来越了解自己了。好的作家,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黑塞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家。对人性的探索,对心灵解脱之道的追寻,是黑塞小说永恒的主题,也是我最感兴趣,最为关注的主题。我不太想知道我从哪儿来,但我很想知道我将到哪儿去。显然,这个问题有着无数个答案,这也意味着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有的只是各自不同的臆测和推断。 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一个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一千,也有一万。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里的那个著名的回答;比如萧翰先生在“最后一课”里的回答;比如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那句: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黑塞先生在他的这本书里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提供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纳尔齐斯或者歌尔德蒙。修道院里,才华过人的纳尔齐斯和人见人爱的“新人”歌尔德蒙彼此欣赏,相互被对方吸引,成为一对亦师亦友的好伙伴,但他们却拥有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性情。纳尔齐斯崇尚理智,克制一切欲望,终身奉献于宗教事业,是一个生活于知识中的人物;而歌尔德蒙继承了母亲的热情奔放,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纳尔齐斯选择了斋戒,选择了苦修;歌尔德蒙选择了流浪,选择了欲望。纳尔齐斯在修道院的祭坛前祈祷、冥思;歌尔德蒙在一个又一个地方游荡,在一个又一个的女人身边徜徉。 最后,纳尔齐斯成了学者,当上了修道院院长;歌尔德蒙成了艺术家,成了情圣,并且死于一次意图鸳梦重温的旅行。 他们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就像纳尔齐斯告诉歌尔德蒙的那句话一样:“一个放荡者的生活恰恰能够成为通往圣徒生活的捷径之一。”(32)他们分别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父性的人和母性的人。 按照黑塞的看法,所谓父性的人,注定了为精神服务,成为学者和思想家;而母性的人,注定了享受人生和爱情,成为诗人或艺术家。在书中,纳尔齐斯对歌尔德蒙说:“你们的出身是母系的。你们生活在充实之中,富于爱和感受的能力。我们这些崇尚灵智的人,看来尽管常常在指导和支配你们其他人,但生活却不充实,而是很贫乏的。你们的故乡是大地,我们的故乡是思维。你们的危险是沉溺在感官世界中,我们的危险是窒息在没有空气的太空里。你是艺术家,我是思想家。你酣眠在母亲的怀抱中,我清醒在沙漠里。照耀着我的是太阳,照耀着你的是月亮和星斗;你的梦中人是少女,我的梦中人是少年男子.....” (44)我猜想,像我这样庸常的人,多半是这两者忽高忽低、胡乱混杂着的吧,崇尚灵智,又充满了欲望。想起钟丽缇主演的《色戒》(与李安导演的那部电影同名),这是一部探索性灵之路的影片,非常值得一看,但估计现在得花一番功夫才能看到了。一个五岁就开始修行的年轻喇嘛,在他20岁那年就完成了三年三月三天的辟谷修行,一心向佛的他在遇到钟丽缇饰演的性感村姑之后心神荡漾,还俗后与村姑成家,在世俗生活中,他的七情与六欲,他的愤怒与冲动,他的脆弱与逃避,与普通人毫无二致,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无不及。他的世俗生活开始于一场艳遇,终结于一场偷情。影片的精华所在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有答案,一个没有答案: “一滴水怎样才能永不干涸?”——让它融入大海。“哪一个更重要?是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黑塞笔下的歌尔德蒙浪迹江湖,探花诱柳,满足了自己一千个欲望,最终回到了虚无,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回到了上帝的身旁。而纳尔齐斯青灯素月,孑然一身,还在努力战胜着自己的一个欲望。不管怎样,每一滴水终究都会融入大海,从而永不干涸;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将会在”无我“的那个瞬间,获得永生。

如此清纯

记得看鹿桥的未央歌时,非常不舒服,人物,语言,行为逻辑,风格乃至于具体而微的字词都让我恍如隔世,不能理解。不明白那个年代的人为何如此清纯。看到这本,发现两书很有共同点,是那种风格上的血缘。很是清纯,所以那么暧昧。

读《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是德国诗人、作家赫尔曼-黑塞本人最得意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也是黑塞精神生涯的分界线,其问世结束了作者苦恼的内心自我追寻,而开始了致力于探索精神上理想世界的晚期创作。我读的是杨武能先生译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港版译作《知识与爱情》,黑塞最初想作的题目是《歌尔德蒙走向慈母之路》,与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小说探寻的主题非常宏大,人生的无常、艺术的本质、爱情的易逝、生与死、痛苦和快乐、理性与感性,所有的一切又都融入到对“母性”的探寻这一主题之中,这也是为什么黑塞想为小说取名《歌尔德蒙走向慈母之路》的原因。 海子有句话说的好,“人缺少了定义自己的东西,金雀花和豺狼则缺少制约”,人虽是自然之子,但却拥有超越于金雀花和豺狼的东西——精神、爱情和艺术。“假如生活是十足的辛劳,人可否抬眼望,仰天而问:我甘愿这样?”从人被抛入到这个世界开始,从意识觉醒的那一刻开始,人便谋划自己,也在定义自己——按照“神性”来测度自身。每个人都要经历其一生,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经历自由、完整的一生(如果这样的人生存在的话)。《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对于作者本身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我想对于每一个认真读它、感受它的读者来说,应该也会带来莫大的启迪。 故事从描写玛利亚布隆修道院开始,这是黑塞虚构的一个精神家园,年轻的纳尔齐斯是一位虔诚而博学多才的年轻修士,精通拉丁文和逻辑学,信奉哲学和宗教,是亚里士多德和圣托马斯的学生,注定一生会过禁欲和崇高的神学家的一生。修道院不久来了一位新学徒,由他父亲骑着马送过来的——年轻的歌尔德蒙。歌尔德蒙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母亲,母亲是一个“放荡”的女人,离开了歌尔德蒙和他的父亲,歌尔德蒙在父亲的教育下,一直觉得母亲有罪,父亲让其来修道院当修士便是为了赎清母亲的罪。在其童年和少年时期,歌尔德蒙缺少母爱,只有父亲的管教,然而歌尔德蒙生性就像其母亲,充满灵性,多愁善感,它可以和父亲牵来的小驹布莱斯说上很久的话,觉得第一眼见到的修道院门前的栗子树是欢迎自己的朋友。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两人天性截然不同,然而两人却相互欣赏和爱慕,纳尔齐斯从歌尔德蒙身上看到了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他非常善于认识别人,指引别人,对歌尔德蒙也是一样,他看出了歌尔德蒙的天性,并且预感到有一天歌尔德蒙会离开他。歌尔德蒙则非常敬佩纳尔齐斯,为了可以夺得其青睐和好感,努力学习拉丁文。两个少年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他们发现两人的截然不同很难使他们能永远在一起。歌尔德蒙渐渐也发现自己不喜欢修道院里的学习,枯燥无味且违背其天性。歌尔德蒙有一次在伙伴们的带领下逃出了修道院去到了附近村子里玩耍,这一次一个姑娘的眼睛和声音使他回来后心神不安,他回到修道院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内心开始挣扎——原来当修士的想法和对年轻姑娘的一眼难忘在其内心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整个人憔悴了许多。纳尔齐斯看出了歌尔德蒙的变化,有一次歌尔德蒙病倒了,为了寻找病根,纳尔齐斯敏锐地发现了潜藏在歌尔德蒙身上的一个秘密,一个连歌尔德蒙本身都不知道和发现的秘密——即歌尔德蒙依然没有忘记其母亲,依然和其母亲有不可捉摸的联系,然而歌尔德蒙却如何都想不起他母亲的样子了,这让他痛苦不已甚至晕倒在了修道院的十字回廊里面。纳尔齐斯似乎点醒了歌尔德蒙使他意识到自己必须离开修道院去过适合自己的生活,歌尔德蒙从此便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涯,他离开了修道院。 歌尔德蒙第一个遇到的女人是一个吉普赛妇人——莉赛,她让歌尔德蒙从男孩变成了男人,第一次,歌尔德蒙仿佛在莉赛身上看到了“母亲”的样子,他发现,当月光照在她的眼睛和周围的皮肤而发出亮光时,月亮似乎和女人、莉赛和母亲都在诉说着什么似的。然而,很快莉赛离开了歌尔德蒙,而他也要继续流浪了。歌尔德蒙一直在森林中走着,开始融入到了自然当中,他睡在苔藓上,他寻找野兽的痕迹、倾听鸟儿的歌唱,遇到人家便索要面包,过的非常自在。他发现农夫的妻子愿意和他做露水夫妻但却不愿跟他一起流浪,她们宁愿回到丈夫身边挨打也不愿跟他走。男人和女人可以相互爱慕而不需要语言,一时的幸福可以随时找到就像路边的野花,然而这美丽却又消失的多么轻易!有时他又觉得自己是罪孽,去教堂向神父告解。他开始体会到身上所谓的原罪,想起纳尔齐斯。过了两年,歌尔德蒙遇到了一个骑士和他的两个女儿——丽迪亚和尤利娅,懂得拉丁文的歌尔德蒙为骑士写自传并获得了留下来居住的待遇,歌尔德蒙很高兴——一方面可以不用再受寒冬的困厄了,另一方面他有机会和丽迪亚相处了。丽迪亚是歌尔德蒙第一个真正爱上的姑娘,歌尔德蒙一直追求着她,而她也喜欢歌尔德蒙——一个不平凡的流浪汉。然而丽迪亚一直没有献身歌尔德蒙,她只愿把自己交给未来的丈夫,而歌尔德蒙却不愿放弃继续流浪也不愿欺骗她。最后,骑士发现了歌尔德蒙对两个女儿有图谋便赶走了他。 丽迪亚偷偷追上来送给了他一件亲手织的毛衣和一个金币,之后歌尔德蒙便又开始了流浪的生涯。在往后的日子里,歌尔德蒙一直对丽迪亚念念不忘,并将丽迪亚这个少女的形象铭刻心中。后来他在一个村庄中为一个分娩的妇女提灯,女人分娩时痛苦的表情让他久久不能平静,那扭曲的脸型和线条竟和女人极乐时的表情何其相似,他发现痛苦与欢乐原来及其相似,就像一对姊妹。 后来的旅途中,歌尔德蒙遇见了流浪汉维克多,并一起走了很远。一次睡觉时,歌尔德蒙发现维克多在摸自己身上丽迪亚送给他的金币,反抗中将维克多刺倒在了血泊中,第一次,他看到了一个人在他手里死去,血液流淌,染红了白雪。往后的日子里,他常梦见死去的维克多,梦见他腐烂的样子,并找了神父来告解,想不到神父并没有觉得他罪孽深重。歌尔德蒙在告解的教堂里发现了一尊非常特别的年轻的圣母像,在这尊雕像中,他似乎看到了莉赛,看到了丽迪亚,甚至还有他母亲的影子,夏娃,人类母亲的身影。在这件艺术品的脸上,他发现原来痛苦和欢愉可以如此和谐地同时在一起,这竟是他苦苦追寻的一样东西啊。 歌尔德蒙向神父打听雕刻这件艺术品的人——一位叫尼克劳斯的老艺术家。他开始有了一种使命感,成为一个艺术家,在易逝的生命中留下一些永恒的东西。经过这些年的流浪,认识的人,大自然带给他的苦难和甘甜,他心中有了许多形象,少女丽迪娅,分娩的妇女,死去的维克多,还有时常想起的好朋友纳尔齐斯,当然,还有一个模糊的母亲的形象。他突然觉得这些形象需要被雕刻出来,因为他知道爱情易逝,花儿会凋零,美好的东西不会长久,只有这雕像可以流传几百年,上千年。歌尔德蒙当了老艺术家的助手,在此期间,他不知为什么又时常想起了纳尔齐斯,并以纳尔齐斯为原型花了两年时间刻了一尊使徒约翰的雕像。尼克劳斯老师对歌尔德蒙的作品非常满意,愿意介绍他入行并许配女儿给他。然而,歌尔德蒙却不愿干给别人雕刻的活,不喜欢自己的作品被当作玩物来供别人欣赏。另外,他还有一个更隐秘的愿望,他要雕刻母亲的形象,这个形象包容一切,生与死,痛苦与欢乐,赋予一切又收回一切的母亲的形象,然而,现在的他还无法完成,她必须经历更多,体会更多,才能看清这个形象,生成这个形象。 再一次,歌尔德蒙踏上了旅程, 而他经历的将是“人类母亲”给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死亡和痛苦。歌尔德蒙所处的时代,也即14世纪,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代,席卷整个欧罗巴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许多城市和村庄一下子变成了人间地狱。他来到一个村庄,发现一个人影也没有,母牛独自吃草,牛奶没有人来挤。走进一家农户,他看到了可怕的景象,一家人都已死去,老人,孩子,农夫和妻子,每个人死去的样子都给他留下了无比震撼的记忆,使他铭记在心,死亡如此具体而裸露,仿佛充溢着伟大的命运的启示。当他走进一座城里时,更加可怖的景象出现在他眼前——感染的人被活活烧死,尸体堆积如山,人们相互猜忌,即使健康的人有时也被活活烧死,特别是犹太人。为了逃离死亡,歌尔德蒙和罗马朝圣者罗伯特及一个年轻的姑娘莱娜一起在郊外找了一座木屋住了下了。歌尔德蒙和莱娜过了一阵子快乐的时光,然而好景不长,莱娜被一个感染鼠疫的男人弄伤,也感染了。在解救莱娜时,歌尔德蒙用石头杀死了那个暴徒,莱娜看着他,她眼神里透露出的情感让歌尔德蒙似乎感到了什么似的。往后的日子,歌尔德蒙陪着莱娜,亲眼目睹了她死去,那样一个美丽的生命就这样在他眼皮底下消失了。歌尔德蒙一把火烧掉了那座房子,连同莱娜。后来,他还遇到了一个叫丽贝卡的犹太姑娘,他为她埋葬了亲人的尸骸,接着想博取她的欢心,然而悲伤而痛苦的丽贝卡却拒绝一切爱意,她的心已经死了,虽然拥有美丽的躯体却不愿再享受任何欢愉。丽贝卡和丽迪亚一样,成了歌尔德蒙心中神圣女性的象征。歌尔德蒙经历了无数的死亡,他想着要回尼克劳斯老师所在的城里,如果幸运的话说不定还可以继续从事艺术创作。当他回到那个地方,一切却都变了,尼克劳斯的女儿老了憔悴了,师傅本人则已经离开了很多年,手工场也另作它用了。歌尔德蒙想着自己的一生,所有这些年在人世间的漂泊,似乎留下的东西很少,所仅剩的,是他在尼克劳斯工场中的几尊雕像,以及头脑中存在的形象,那些有痛苦和美好构成的形象。虽然歌尔德蒙经历了这么多,心中对女性的渴望依然没有消失,当他遇到阿格妮丝拉,一位美貌非凡的伯爵夫人,并冒着生命危险去和她约会。不料歌尔德蒙被人发现,为了不出卖阿格妮丝拉,他装成小偷。伯爵命人将他关押起来,次日处以绞刑。地牢中,歌尔德蒙开始是似乎可以接受突如其来的死亡,然而,当他想到若他死了,那么那些花儿、那些鸟兽虫鱼以及四季的美好景色都将与他无关,想着想着,开始呼唤其母亲,并奋力挣扎,直到把手弄得血肉模糊才把绳子磨断。他知道,临死前会有个神父听他的忏悔,兴许会有机会在那时逃掉。他一夜不睡等待着黎明的到来,等待可能的死亡,自己的死亡,直到精疲力竭。当神父伴随着黎明一起到来时,他发现,那个神父竟是纳尔齐斯,一个熟悉的声音,熟悉的身影,他依然认得。原来,纳尔齐斯如今已是玛利亚布隆修道院的院长,正在这里处理教会与政府事务。纳尔齐斯想伯爵求情,赦免了歌尔德蒙的死罪。歌尔德蒙见到纳尔齐斯,差点哭了出来,但它克制住了,他不希望在他面前再哭一次,那样是多么懦弱啊!他想了很多与纳尔齐斯见面的方式,却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一番情景。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当他们再次相见时,彼此间依然保持者少年时的那种情感,虽然两个人都经历了很多,但彼此依然乐于相互交谈。在一起回玛利亚布隆修道院的途中,纳尔齐斯告诉了歌尔德蒙在他走后修道院发生的事,告诉他他的小驹布莱斯八年前病倒了,尼埃尔院长和安塞姆神父也都走了。如今,他当上了院长,管理着修道院的日常事务,依然潜心研究哲学和神学。在交谈中,他们谈起了艺术,歌尔德蒙把他对艺术的理解以及自己雕刻过的约翰像,凑巧的是,纳尔齐斯如今已改名约翰。歌尔德蒙还把想要做的事告诉了纳尔齐斯,那便是,将那无处不在的,他经常看见的母亲的形象,人类母亲的形象通过艺术表现出来。然而,当他们谈到艺术形象的来源的时,两人的特点还是和少年时一样。歌尔德蒙的艺术形象来源于他所经历的一生,他经历的痛苦和欢乐,所有的变化无常将通过他的艺术形象而化为永恒!纳尔齐斯则认为,所有的艺术形象早已存在于精神的王国,需要通过精神的探索才能把握住这些形象。纳尔齐斯非常理解歌尔德蒙,他渐渐意识到,歌尔德蒙似乎通过另一个不同于他的途径达到了自己最求的永恒,并为歌尔德蒙而高兴。纳尔齐斯自知自己不能成为艺术家,他希望歌尔德蒙能把他的艺术之路走下去,邀请他为玛利亚布隆修道院雕刻塑像。 歌尔德蒙回到了少年时的故乡,嘘唏感慨之余,他发现十字回廊里的那些以前他看起来呆板严肃的雕像有了新的意义,原来它们都是些难以超越的艺术品啊!重新过上了修道院的生活,歌尔德蒙内心平静,开始着手雕刻,他要用他的双手将他一生中经历过的快乐和痛苦,体会到那些神秘又深刻的形象表现出来,不至于随着他的死去和腐烂而消失。在他的作品中,既表现人世,又表现"上帝",他刻画了尼埃尔老院长、尼克劳斯师傅,刻了鲜花、野兽,山川和流水,并以丽迪亚为原型刻了一尊年轻的圣母像。整个作品和谐统一,却也融合了苦难与幸福,显得平静却又激动人心。歌尔德蒙一生没有经历过纳尔齐斯那种常驻的平静,如今似乎他通过艺术将其表现出来了,自己也感到非常满足。 雕像刻好后,歌尔德蒙有种很难受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他内心依然没有满足!他打算作最后一次旅行,继续寻找,便一个人骑着马走了!纳尔齐斯在他走后担心不已,也许再也见不到了啊!须知,歌尔德蒙已老,但他自己似乎没有意识到。过了一段时间,歌尔德蒙神情憔悴的走回来了。他骑马摔倒在了溪流走,摔断了两个肋骨,没有走远,而是在附近慢慢游荡,他不想马上回来怕被笑话。而今,当他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脸,发现自己已经老了,多年的流浪使他耗尽了体力,老态龙钟,形容枯槁,不再对任何女性有吸引力了。他感到“母亲”将要带他走了,这一次,他没有做任何反抗,他感到幸福,他知道,尘世对他已经没有了换了,也许还能刻几尊像吧!在剩下的日子里,歌尔德蒙时常梦见死亡,感受到母亲的召唤,如今他终于找到了。原来,母亲一直召唤着,生活是她,爱情是她,欢愉是她,恐惧、饥饿、性欲是她,如今母亲就是死亡,在向他召唤。原来,这个母亲的形象是无法表现出来的,而他必须带着这个形象一起死去。歌尔德蒙在纳尔齐斯的怀抱下悄悄的走了!在他走之前,纳尔齐斯做了一件他一直不敢做的事,他亲吻了这个他唯一的朋友,并告诉歌尔德蒙自己是多么地爱他。在这篇小说里,很多人会将歌尔德蒙的形象与歌德的浮士德联系到一起,的确,黑塞的这篇小说与《浮士德》有异曲同工之妙,堪称一首美丽的浮士德变奏曲。虽然浮士德取材更加广泛和丰富,艺术手段更加精湛,但《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在思想深度上达到了与《浮士德》相当的深度。两者都有对人生、艺术、精神的意义作了深刻的揭示,人在自然中的处境,如何面对死亡和生命,这些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是这些杰出作品的核心,两者对"母性"的刻画,揭示是它们最根本的共同点。《浮士德》结语——“追求永恒女性,我等向上,向上!”道出了歌尔德蒙和浮士德共同的追求。这个“女性”形象,诞生了艺术、诗歌,也是人类精神的起点和终点! 我读这些文学作品,很大一个原因是为了去理解海子的诗歌,海子生前非常推崇黑塞的这个作品,并介绍给他的朋友!同时,通过阅读海子的作品又可以加深对这些西方作品的理解!可以说,海子的确是一个有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的中国诗人,其作品还需要我们更多的体会,如长诗《众神的黄昏》。

NARZIB

黑塞的每一本书都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生活中的古代人的无奈。我是在路上看完这本书的,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在我看来,这本书不够精彩(比较于黑塞的其他作品而言),却足够浪漫主义。书的主线还是两个全然相反的朋友之间的故事。而觉大部分的篇幅都在描述哥尔德蒙的人生。流浪者的经历。流浪者和小康之家是黑塞在很多作品中都写过的一个主题。从他的角度来看,他更偏向于流浪者的人生,内心也隐隐约约的羡慕小康之家的丰润的生活。纳尔齐斯是哥尔德蒙的朋友兼导师。关系的转变是很微妙的事情,当纳尔齐斯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一心想成为一个修士,把父亲灌输给他的想法,父亲灌输给他的母亲的样子。哥尔德蒙又是怎样的睿智的发现这个美少年的潜质,明确的指出哥尔德蒙永远都成为不了一个学者,如果背负着这样的尘埃,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神秘主义者。当拨开尘雾的哥尔德蒙经历流浪,沉浸在与女人们得爱恋,看透到生死痛苦欢乐二元对立融合的,重新回到纳尔齐斯身边的时候,这对朋友的关系终于变得平等而又融和了。也真正理解了纳尔齐斯曾经说过的话,我们的友谊就是为了让你明白,我们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人。母性与父性的光辉。母性是情感的,是充满自然的,父性是严谨的,理性的,神似矛盾的两面,最终在神的指引下融洽。我就有这样的思考,如果说,理性主义者是给予我们的世界以合理公正的解释,那么理想主义者则是用自己的身心体会我们所存在的世界,并且把自己的感触表述出来。所以,纳尔齐斯说,“像你这一类的人,人天生有强烈而敏锐的感官,天生该成为灵感充沛的人,成为幻想家、诗人和爱慕者,比起我们另外的人来,几乎总要优越一些。你们的出身是母系的。你们生活在充实之中,富于爱和感受的能力。我们这些崇尚灵性的人,看来尽管常常在指导和支配你们其他的人,但生活却不充实,而是很贫乏的。充实的生活,甜蜜的果汁,爱情的乐园,艺术的美丽国土,统统都属于你们。你们的故乡是大地,我们的故乡是思维。你们的危险是沉溺在感官世界中,我们的危险是窒息在没有空气的太空里。你是艺术家,我是思想家。你酣眠在母亲的怀抱中,我清醒在沙漠里。照耀着我的是太阳,照耀着你的是月亮和星斗;你的梦中人是少女,我的梦中人是少年男子……”多么浪漫主义的表述。(纳尔齐斯必须也是一个诗人。)这本书对于正在思考自己使命的骚年们是多么的重要和有益。努力去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吧。(如果你想流浪,那就去吧。我们天生不属于小康之家。写于13.2.19日绍兴)

被经历的则是被超越的

被经历的则是被超越的。  在事件的丛林中穿越,受到狂喜和绝望的刺激而觉醒,在平淡无奇中喘息,旧的记忆和新的体验不断整合,逐渐觉醒的自我在灵魂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膨胀。“现实原则在人的发展中不断重建”。在漫长的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接触到各色各样的人。这些人和事既可以织成一张大网,束缚你的行动,压抑你的自由。也可以做助推剂,将你带到另一条道路或者提升到新的境界。唯有强大的灵魂可以吸纳一切精华和污垢,将一切美好和丑恶作为自己的营养品。  弱小的灵魂只能看到弱小的真理,狭隘的灵魂只能欣赏狭隘的道德。  “世界不是给弱者准备的”。是做一只雄狮,将兔子玩弄于股掌之上?还是做一只兔子,给狮子讲解正义与善良?狮子象征的征服欲可以为人类社会厘定规则,而兔子象征的爱欲只是已定规则中的润滑剂。兔子可以至死不渝地宣扬它的正义和善良,然而被吃掉的命运仍然是狮子规定的。兔子的弱小决定了它只能是罗曼蒂克的悲剧,只具备审美的功能。温文尔雅的兔子和血腥暴虐的狮子,其实就是爱抚与征服、母性与父性、地和天、阴和阳。狮子在现实中是王者,兔子在超现实中是王者。狮子只能封闭兔子的喉咙,却永远不能决定兔子考虑的问题。强权永远无法控制的就是个体的幻想。我们的社会在强权与专制中稳固,在自由与幻想中进化。这是大调和小调交替的奏鸣,理性与非理性轮流的坐庄。全部循环构成了人类的历史。  一切溃逃源自思想的溃逃。一切坚守源自思想的坚守。  个体通过记忆经历悲伤与欢乐,然后优雅地超越;社会通过历史经历战争与和平,然后默默地进化。觉醒的自我是必须是一只不断膨胀的水罐,经历的人和事情都在无休止地向里边灌注液体,如果不膨胀,或者是自我被挤破,感到绝望,或者是经验溢出,感到混乱。  会有一天,被伤害的变成了最强大的,被侮辱的变成了最珍贵的,被亵渎的变成了最真诚的。为了催生这一可喜的变化,我必须怀疑一切,否定自我,重新检视,重估价值。同时我必须同情一切,热爱生命,尊重每一个灵魂为了人类美好而作出的种种设想。只有膨胀的自我才能容纳灵魂的发育。  很难有人把天性发挥到极致。然而正是在文明的重压之下,诞生了一个个深广的灵魂。文明的压力越大,个体需要超越的东西越多,其所能取得的成就越大。我们的压抑来自何方?来自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面对浩瀚的书籍,很难不产生一种无知的感慨。面对潜在的道德和规则,很难不产生一种束缚感。人的灵魂一旦觉醒,便会发现压抑无处不在。马尔库塞说“人的历史就是压抑的历史”。在机器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自己的命运这个问题已经露出冰山一角。无处不在的压抑使我们感觉到了文明的危险。文明借助机器和信息,仰仗科学和理性,可以更容易地毁掉弱者,使其物化为机器,从文明的主宰沦为文明的附庸。  人类最终毁于人类。  当许多的可能性变成了唯一的现实,恰似肥皂泡破灭,只剩一堆唾液似的肥皂水。在结局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所有的反抗都成了挣扎。一切都因死亡的阴影而有了审美的意义。  欲望满足带来欣喜,欲望受挫带来悔恨。这种本能的情感并不因为我们拥有了理性而得到慰藉。何况所有的解释无一例外地需要理论或者谎言。看透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那意味着更加痛苦的生活,就像被剥掉皮肤的人被抛弃在暴风雨中。看透者只剩下一件事可做,那就是描述与体验。唯一能够承受生命重量的基础落在了描述上,因为最隐秘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可以颠覆的不是事实而是描述事实的方式。正如政治家熟谙的,可以改变的不是历史而是阐述历史的角度。  有些目光虽然温和,但是带有致命的杀伤力。在语言失效的时刻,我们似乎触摸到了宇宙的本质。语言归根到底是一种轻浮的附件。当你陷入无语的境地,无法用语言或者别的工具来描述你的感受时,你似乎已经触摸到了最深刻的果实。这意味着你之后看待世界和他人的目光将发生重大变化。更为恐怖的一点是,你即使很清楚这种变化的发生和发展,也无法完全控制自我觉醒的过程。无力感与受挫感的前提是,必须有能力看清本质,同时必须没能力改变本质。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一切二元对立可以描述的领域里,周期性的摆动是个必然现象。这就是一种个人无法规避的现实。觉醒之后的自我应该装聋作哑,绝圣弃智,还是继续探索,至死不渝?这个问题是青年的核心问题。几乎所有的苦恼源自这个古老的话题。我们发现的是,没有一个人能在年轻时代圆满解决,之后的所谓解决已经是一位经历颇为丰富的老人作出的了。  作为君子的纳尔齐斯和作为浪子的哥尔德蒙同时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生命原初的冲动是一种强有力的召唤。在潜意识的号角声中,我们觉醒,不可避免地与我们的环境冲突。文明使得我们压抑自由意志得以生存,然而我们时刻能感受到自我与环境发生碰撞时的痛楚。在这种鲜明的痛苦中,我们感觉到了自我的存在。作为社会化的人,我们可以感到为天性所逼迫;同时作为要求自由的个体,我们可以感到为社会规则所逼迫。于是我们有了在夹缝中生存的体会,忠于自我与实现社会化这两极各执一端,把我们撕碎了。

随意写点感想

昨天下午,塞着萨蒂的钢琴在耳朵里,一口气看了一半。如果说在轮下是黑塞少年时期两种人格的写照,那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应该就是他的青年时期。父性与母性,理智与灵感,思想与艺术,天空和大地。他们其实是一体吧,但在书里却变成截然相对的两个人。由此想到荒原狼,经历了早期这种人格分裂式的写法,在荒原狼里,黑塞终于把多重人格集于一身。并且告诉你,不是哈利与荒原狼非此即彼两种人格,而是无数种,在各种地方显现,在结尾的部分他们汇成一个迷宫。拉回主题。大概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书里两人那样矛盾的两面,再没心没肺的人偶尔也会思考一下人生或产生些微理性吧,正是这个使人成为人。正如再理性的人心里也会有点死水微澜,本能的一部分,无从抹去。我自己多数时候像歌尔德蒙,所以在俗世上受痛苦。但如果努力向纳尔齐斯靠拢,浅层的肤浅的痛苦会减少,相对的也许会增加悲天悯人这样的大爱大痛,也许不划算。没有完美的不痛苦的人生,哪一宗买卖都不便宜。有时候我也像纳尔齐斯,想追求一些更高更纯粹的东西,但转瞬间就会像一头头脑简单的熊,耽于眼前水草丰美之逸乐而忘记头上的星星。书还没看完,看完再继续扯..书看完了。发现我出了个乌龙,这本书成书比荒原狼晚,那我的推论是不成立的。至于黑塞为什么先两重人格再多重人格再回到两重人格,大概是想表达的主题不同。我崇拜像纳这样的人,他们对于自己有极高的控制力,他们有天赋又懂得如何最大地利用天赋,于是出类拔萃,成为杰出的人。可是deep deep inside,我希望自己像歌尔德蒙那样活着。人生苦短,应该利用这几十年留点印迹给这世界,还是让自己在这几十年过得从心所欲,真是永恒的矛盾。我希望自己能在两边都有一点,好难。要好好努力。

我狠狠地做了一些笔记,为记住那些失去的时光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2007年7月第一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 杨武能(译)一、精彩内容P1 一株栗子树开篇:一位孤孤单单的南国之子,气质高贵,树干粗壮……P9 歌尔德蒙第一次看见树:少年顺着那棵过了冬还光秃秃的栗子树的树干往上瞧……P280 歌尔德蒙深情地抚摸着树干,并且弯下腰去,从地上拾起一个绽开、带刺的、枯萎的褐色栗子……P20 歌尔德蒙与同学夜逃私会:这时宽阔的外院已经一片昏暗,院门也已关闭……(充满激动和神秘感的夜逃,让歌尔德蒙的心狂跳和忧虑,矛盾着)P42 纳尔齐斯对歌尔德蒙的第一次启发:我俩的任务不是走到一块儿,正如像太阳和月亮,或者陆地和海洋,它们也不需要走到一块儿一样。我们的目标不是互相说服,而是相互认识,并学会看出和尊重对方的本来面目,也即自身的反面和补充…………我是嫌你保持你自己的本色不够。(这是最伟大的启发,不拐弯抹角,直至人心)P52 歌尔德蒙内心的秘密被激活,以致无法控制而晕倒。醒来之后他看到了母亲的形象:歌尔德蒙醒来时,天已经黑了。P63 纳尔齐斯再次启发歌尔德蒙:你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善于学会的人……你具有另外一些天赋。P66 纳尔齐斯是伟大的教育者:即使明日你把我们美丽的修道院一把火整个烧毁,或者你向世界宣布某种疯狂的异端邪说,我都一刻也不会后悔自己帮助你走上了这条道路。P73 歌尔德蒙对人生的思考:一切都是难以理解和可悲的,虽然也挺美妙……人生苦短与世界的永恒。一个空蜗牛壳对他的启发。——————————————修道院生活————————————————————P90 迷失于森林中的生活:眼下又来到森林中,这是个杂生着橡树和梣树的大松林,林里覆盆子多得数不清……(艺术道路迷乱的隐喻)P109 歌尔德蒙在骑士家里,与骑士两个女儿(丽迪娅、尤丽娅)、地主老婆的周旋:它们都像一圈圈涟漪似的传到他身边,对他的追求作出秘密的回答;种种产生自爱性的思想像一群鸟儿似的绕着他飞来飞去,有的驯顺,有的反抗,有的互相争斗。P121 丽迪娅拒绝流浪的理由:我不能在森林中过夜,不能没有家……(追求首先要学会放弃)P125 自然被大雪驯服的美态:一天清晨,歌尔德蒙天一亮就醒来了。(驯服创造自然美景;驯服产生内心力量)P131 雪地中的狼狈流浪:雪下得小了。远方的森林与浮云灰濛濛地混成一片,已经分辨不清。无边的寂静笼罩一切,一直到世界尽头。P142 歌尔德蒙以死相争,在濒临死亡的时刻杀死小偷维克多:我杀人了哟P159 歌尔德蒙流浪到一座城,欲拜尼克劳斯为师。在学艺的第一课上,他仔细观察了师傅的工作状态,内心慢慢找到了艺术的形象:他好奇而满怀敬爱地凝视着一旁的尼克劳斯师傅……P162 艺术与死亡的关系:所有艺术的根源,或者甚至所有精神劳动的根源,都是对于死亡的恐惧吧……(我们害怕死亡,于是创造出一些能比生命延续得更久的东西……人死后,作品仍然继续存在,发出灿烂的微笑……)P183 鱼市上的人生思考:这一切的一切,他们为何全都视而不见啊?(小市民对人生的痛苦和恐惧全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内心不再充盈而激荡)P192 重新选择流浪,不想在尼克劳斯师傅这里变成一个简单的工匠:歌尔德蒙清楚地感觉出自己眼下的处境……(生活重复着老把戏,人会被娇惯,败坏,变得麻木)P203 流浪途中遇罗伯特,初见黑死病带来的死亡震撼:他俩谁也闹不清楚。直到第二天早上,他们在一座孤零零的农庄里经历了一些事件以后,才开始猜出这个谜……(死亡独特的艺术之力,是生命的永恒展示)P218 从瘟疫之城带走莱娜于林中生活。莱娜遇见强暴者,歌尔德蒙猛然出击,在杀人入侵者的当头,他看见了莱娜惊恐眼神中艺术之力:从她张大、恐惧而惊喜的眼睛里,闪射出一种骄傲的光芒,一种胜利的光芒,其间,还夹杂着有一些对复仇和凶杀的狂热的快意……P224 瘟疫恐怖,人间地狱:头几个农庄和村子已叫他受够了,越往前走却越可怕。整个地区,都笼罩在一片死亡的阴云下,所到之处无不弥漫者一派忧惧、恐怖和绝望情绪……P228 勾引丧失了亲友的犹太女孩丽贝卡,被她愤怒地回绝:歌尔德蒙发现在她的眼睛里,在仇恨的背后,有一种奇异的光,令他感动而又羞愧……(有一种气质叫高贵,在绝境的面前,她与死亡结盟)P237 返回师傅工场,早已物是人非。师傅女儿莉丝贝特变成了畏畏缩缩的佝偻的老处女:歌尔德蒙终于哭了起来,热泪滴在他的手上和膝上。他哭死去的恢复,哭莉丝贝特消失的美貌,哭莱娜,哭罗伯特,哭犹太女郎,哭他自己业已枯萎的、虚度了的青春……P259 与伯爵情妇阿格妮丝偷情,被抓后关入牢房,等待死亡的降临: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在黑暗里,头搁在桌上,坐的是一张小凳……(他想象着失去的美好和自由,与自己告别,痛苦不堪。甚至想出杀死教士而获得生的转机。在死亡面前,人性得以最真实的暴露)-----------------------------流浪生活————————————————----------P273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讨论精神(思想、理性)与艺术(生活、感性):你除了在这欢乐与恐怖之间,生的欲望与死的感觉之间绝望地摇来摆去之外,还尝试过别的什么道路么?P277 神学家的世界与艺术家的世界:由于你承认了理念,承认了原型,你便走进精神世界,走进我们哲学家和神学家的世界中来了,也就承认了再人生这个混乱而痛苦的屠场中,在肉体存在的无尽头、无意义的死之舞里,存在创新的精神。(原型,就是一个艺术形象在获得现实性之前,便已作为艺术家心中的形象而存在)P281 回到修道院:旧地重游,歌尔德蒙不胜唏嘘感慨……P299纳尔齐斯认识到了精神的局限以及感性的优势:竟然人是一个精神加物质形成的混合体,精神能使他认识永恒,物质却把他往下拖,使他迷恋须臾即逝的东西,那么,为了延长他的生命,赋予它以价值,人就应该努力脱离感官,进入到精神境界中去。通向认识有许多道路,精神并非唯一的一条路,或许也不是最好的路……你走在一条相反的路上,一条通过感官的道路上,也同样能深刻地认识存在的奥秘,并且能比大多数思想家更加生动得多地把它表现出来我们的思维是一种不断的抽象、不断地脱离感性,努力建立一个纯精神的世界。你呢,恰好把最无常的、最易逝的事物铭刻在心上,恰好要在无常中揭示出世界的意义来。P301对逝去的青春、固定的生活、毫无自由的状态感到绝望:他已是个失去自由的定居者,不再成其为山鹰,连野兔也比不上,仅仅是头家畜而已。他出外游荡,与其说是寻求新的流浪与自由,不如说是寻找往昔的气息,寻找对于他那过去的流浪生活的回忆,其心情之焦灼与绝望,无异于一头寻找消失了的野兽气味的猎犬。——————————----歌尔德蒙再次选择流浪-----------------------------------P305 纳尔齐斯对世俗生活的重新认识:他自己的生活是要好一些,正确一些,稳定一些,规矩一些,典范一些,这是一种有条不紊、兢兢业业的生活,是一种持久的献身……难道人生真该过一种循规蹈矩的生活,一切的时间和行动都让祈祷的钟声来支配么?歌尔德蒙式的生活也许不仅要纯真一些,合乎人性一些,而且,不是清清白白地过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营建一座充满和谐的之园……也许穿着破鞋在森林中和大道上流浪,日晒雨打,忍饥挨饿,享受声色之娱,然后又以吃苦为代价,可能是更艰难和更高尚的吧。一个负有崇高使命的人,即使在生活狂热的混沌中沉溺得很深,浑身糊满血污尘垢,也不会变得渺小和卑劣,泯灭心中的神性;他即使无数次迷途在深沉的黑暗中,灵魂的圣殿里的神火仍然不会熄灭,他仍然不会丧失创造力。P316 歌尔德蒙的临终讲述:我不稀罕那种与他同在的和平。他把世界造得这么坏,我们不用去赞美它;再说我对他是否赞美,他也不在乎呀。他把世界搞得很糟。不过,我胸中的痛楚与和平结合在一起了。这却是事实。纳尔齐斯,你没有母亲?人没有母亲就不能爱,没有母亲也不能死啊。歌尔德蒙临终前的这句话像火焰一样,在他心里熊熊燃烧。二、主要内容这是一部关于人生选择、教育启蒙、艺术本质、精神与世俗、美好友谊的史诗。纳尔齐斯是修道院的教师,他第一眼看到歌尔德蒙起就觉得他不适合修道院的圣徒生活,在精神的修炼上不会有什么成就。他鼓励歌尔德蒙走出修道院,到广阔的生活中去找寻人生的意义和艺术的真谛。歌尔德蒙对此疑惑不解,甚至认为老师的启蒙无异于给修道院树立敌人,违背教义。纳尔齐斯毫不后悔,并认定歌尔德蒙的才能是在世俗生活中,而非在与上帝的接近中达到完美的展现。歌尔德蒙在尝到了肉欲的快乐与神秘之后,决心走出修道院,到广阔的世界上去流浪。他差点在迷失在森林中而被活活饿死;他与老骑士的女儿偷情,差点被杀死;他去学艺,但又不甘于平庸的工匠生活,拒绝师傅许配女儿的诱惑和给予从业资格证的邀请,他重新选择流浪;他穿过黑死病肆虐的城镇乡村,目睹了人间的惨剧、骨肉的分离、人性的残暴、友人的分离……他喜欢的姑娘遭遇病故;他的同伴弃他而去;在濒临死亡的关头,他也奋力反抗,杀死过人;他天性风流,尝尽人间女子的味道;他与伯爵的情妇偷情而险些丧命;在牢狱中,他因生命即将丧失而痛苦不堪,幸好被恩师纳尔齐斯所救;他为修道院创造出艺术精品,他全部的流浪生活被艺术点燃,而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歌尔德蒙终于在世俗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并超越了简单零碎易逝无常的生活表现,达到了对生活神性的把握。歌尔德蒙认识到青春的流逝、生命的无常以及人在生活中的局限,在他伟大而富有激情的个性中,他保持着对自己反思和超越,对生活的体察和敏锐。如果生活每天不停地重复,没有了神秘,陷入麻木与绝望,这样的生活就是猪一样的生活。歌尔德蒙不顾自己年老体衰,执意重新上路。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得知伯爵到了附近的城市,他燃起了与伯爵情妇重新见面的欲望。不幸的是,伯爵情妇依然漂亮而不可一世,他已经黯然失色,在她眼里歌尔德蒙已经没有了价值。灰心丧气的歌尔德蒙觉得人生的悲痛和打击莫过于此,受伤而归,卧床不起,不久便与自己母亲相见,一命呜呼。

不能爱,不能死

“可你将来想怎样死呢,纳尔齐斯,你没有母亲?人没有母亲就不能爱,没有母亲也不能死啊。”黑塞爷爷的故事常常美得和童话一样,那些田园山色虽是用笔墨写成但却如油画一样精致灵动。而故事的结尾往往是伤感、彷徨,催人思考的。两位少年相遇在修道院,纳尔齐斯是一个精神与知识的化身,他崇尚理性,把自己奉献给了崇高的宗教事业。而歌尔德蒙继承了热情母亲的血统,情感丰富,崇尚形象,过着放纵情感的生活。两人在修道院彼此倾慕着对方的性格与才华,也成了一生也无法分开的朋友。终于有一天,在年长的纳尔齐斯的点化下,歌尔德蒙脱下了黑袍,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走向了属于他自己的充满了爱欲和艺术精神的广大世界。流浪的生活除了风餐露饮,便是歌尔德蒙遇到的一个个女孩所带给他的爱的体验。他还在途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雕塑艺术,并成为了奉献于美的艺术家。一直到死,歌尔德蒙都信奉艺术的永恒性,人有生死,而艺术不朽。他的最后一件作品是一座圣母像,在象征自然与艺术的母性的光辉下歌尔德蒙“实现了自己”。纳尔齐斯是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的学生,他能看出歌尔德蒙身上的艺术气质并促其“走自己的路”。与之相反他认为人应该不断走向完满与神性,才能实现自己。也就是说艺术来源于完善的个体。故事的主干都给了歌尔德蒙的流浪生涯,但是歌尔德蒙与纳尔齐斯的表象与概念的对立一直延续至书的高潮。高潮部分来得太晚。歌尔德蒙流浪归来,又回到了布隆修道院,两个朋友得以真正交流。这种交流和歌尔德蒙初到修道院时的交流相比则坦率而又深入得多。垂暮之年的两人在经历了一生截然相反的道路后在对方身上发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缺乏的东西,歌尔德蒙身上的爱与美换来了纳尔齐斯的那一吻;而纳尔齐斯的哲学与信仰则给歌尔德蒙带来精神的力量。黑塞爷爷喜欢的必然是两者的融合,艺术与哲学的和谐统一也化为文章结尾的那一尊圣母雕像,守望着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求不得

1. 旧书,终于有时间完整地读一遍。最初是腐女间暗搓搓的名著清水cp噱头吸引而来(想想也是,这个人设,黑毛禁欲系制服教士×金毛浪子美少年,还有点养成系的意味),看完才感慨我等小人,此书要探讨的结合是精神层面的互相点拨与共同成长,这二人到底有没有在一起是不是在打清水擦边球已经毫无意义了。灵魂之爱的巅峰。撇开这种神学主题,这本书难得是让我咽下大段哲学讨论的小说。2. 黑塞的书大都带有强烈的宗教意味,也是贯穿本书的精神主线。纳与歌二人的终极目的是一样的,“自我实现”,只是他们两人恰好代表了两种极端的实现手段,纳是禁欲闭关拼死压抑一心学问动不动斋戒断欲,歌则是放肆少年终日寻欢淫乐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他俩最终的身份也很明确地代表了两种路径:为当时世人最为认可“正统之道”的修道院院长,和醉生梦死愿为美而亡的雕刻艺术家。但强烈的基督意味背后我脑袋里却时常晃着一个佛教思路。纳与歌二人本质上都承受着“求不得”的痛苦:纳不知爱、逃避爱,也是他最终松口承认的,他花了一生压抑自己的热情和欲望,不会、不敢、不面对,试图用学问和闭关禁欲解决问题,终究还是在爱友临终前坦白了;歌失去了母爱,因此竭力在其他一切可能的地方补回来,一本书下来他几乎睡遍德国,从农妇到骑士女儿到伯爵情妇,仿佛离开了女人就要枯竭一样,至死却也承认这源头都是母爱的缺失。最终他在一无所有时接受的,是友人的爱。3. 结局有点反转的意思:身为院长的纳在友人临终前绷不住的告白,“唯一能够爱的人”,还自己找了个台阶,“这在你不会很有意义;你对爱情已司空见惯……”,仿佛纳前半本书里不会表达出一丝情动的人设坍塌;而浪了一辈子的歌却在死前获得了宗教式无欲无求的平静。再往前那么一点点,纳站在歌的圣母雕像前无法抑制的伤心似乎也有解了,他唯一能爱的人在死前最得意的作品雕刻的不是他(虽然歌的第一个作品就是雕刻他),集合了一切心血的雕塑的原型是一个他无从知晓的女人,他也不知道歌到底在想什么。这和前半本他俩无法互相理解的境遇呼应了。而且作者自己写的这句话太直白了:“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他忍受着失去爱友的痛苦。当他发觉自己本应属于上帝和圣职的心竟然如此依恋歌尔德蒙,不禁痛苦万分”。4. 黑塞这个观点真是太对了。所有的宁静都是不断搏斗的结果。你看见别人的宁静、少情绪,却从不知别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斗争了多少次。好比歌的工场、纳的告解室。5. “我所谓清醒,是指一个人能凭借智力和悟性,认识并支配自身,认识并支配他内心深处非理性的力量、冲动和弱点。” 所以黑塞眼中,或许清醒的体现是高度自制力。6. 艺术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这个观点也很有意思。7.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观不合也是可以谈恋爱的,但是不要幻想长相厮守了。不过从这本书的立场,我想黑塞肯定愿意承认,友情是可以融合对立面的二人的。

思想者和艺术家

流浪和不安定生活的困苦,早先已损耗了他的精力;特别后来瘟疫时期的无数可怕遭遇,最后让伯爵抓住以及那地牢中的恐怖之夜,都深深震撼了他的内心,给他的外貌留下了这样那样的痕迹;金黄色的胡须里夹着根根白毛,脸上牵起了细细的皱纹,时常出现的失眠之夜,内心偶尔感到的某种倦意,欲望与好奇心的衰减,一种灰溜溜的淡漠和厌烦情绪,诸如此类等。一直苦修中的纳尔齐斯是个思想者,同样也是被认作是高傲的人。从理性与道德的观点来看,他自己过的生活是要好一些、正确一些、稳定一些、规矩一些、典范一些;这是一种有条不紊的、兢兢业业的生活,是一种持久的献身,是一种对于彻悟与真理的不倦追求——比起一个艺术家的生活,一个流浪汉的好色之徒的生活,它要纯洁得多、正当得多。可是,从上面看,从上帝的观点看,这种呆呆板板的枯燥生活,这种弃绝人世和感官的幸福,这种远远地回避着污秽与鲜血,这种向哲学与信仰的逃遁,难道就真比歌尔德蒙的生活来得好吗?难道人生来真该过一种循规蹈矩的生活,一切时间和行动都让祈祷的钟声来支配吗?难道人身在世就确实只为了研究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只为了学习希腊文,并且禁欲遁世吗?难道人身上的感官、欲望、血液的神秘冲动,犯罪和行乐的本能,产生绝望心理的能力,不也全是上帝的创造吗?是啊,像歌尔德蒙式的生活也许不仅要纯真一些,合乎人性一点,并且不是清清白白地过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营建一座充满和谐的思想之园,在它那精心栽培的花圃之间毫无罪孽地踱来踱去,而要投身到残酷的生活洪流和一片混沌中去造孽,然后承担其可怕的后果,归根到底恐怕是更需要勇气和更伟大的吧。也许穿着破鞋在森林中和大道中流浪,日晒雨淋,忍饥挨饿,享受声色之娱,然后又以吃苦作为代价,可能是更艰难、更勇敢和更高尚的吧。黑塞最后如上的一些自我辩论,其实就已经把他的思想阐释出来了。真理必须亲身体验,无法传授。

精彩之至

还是黑塞,他的巅峰之作。融合了艺术、神学、哲学、纯真的理想、真实的人生、浪漫的刻画、伟大的情怀、对肉体母亲的歌颂、对完整生命的洞察……从小说的技巧看,黑塞远不属于最高超那一等级的。但我该如何形容读过他的作品后心底的那种饱满、通透但却绝不是平静的感觉呢?永远是这类作品——和《约翰·克里斯朵夫》一样,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明确自己决计不会成为那种和谐、宁静、理性、出世的、纯然属灵的神学家。

每个人的心就是一个世界

想说的不只是《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想说的还有《悉达多》,黑塞的这两本书里的两个人物很相似,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悉达多和侨文达,都是在寻找自我的人们。一个放任自由活着,一个严于律己。不知道,黑塞想表达的是两种人的挣扎,还是一个人的两种自我。但是可以感觉得到,黑塞一直在寻找的,关于自由,关于自我,关于爱,这也是我们都在寻找的。但是每个人的心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要寻找的生命的意义的界定又如此的不同。如果黑塞说的是两个人物的生命,那么歌尔德蒙也好,悉达多也好,他们四处放任的生活着尝试不同的生存方式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有一个人,有一份爱是他们一直会握在手里的,就算,有时候想不起来,但是心底还是很清楚的,所以这两本书的最后,歌尔德蒙还是回到纳尔齐斯的身边,悉达多还是遇见侨文达,一切回到最初。有时候,我们一直要寻找的,不是在以后,不是在未来,而是在之前,在过去。所以我们拼命往前奔跑的时候,我们就离我们想要寻找的目标越远了,悲哀的是,跑的太快,太急,一直以为就在前面,其实前面什么都没有…如果黑塞要说的是一个人的两个自我,那么你我都很熟悉,我们都在这样的挣扎里活着。一面要过得这样的适合我们身处的环境,一面在不停的向往自由,向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形态。其实,无论我们用的是哪一个自我来活着,都无法过得释然。因为,这本来就是没有办法分割的自我。我们选择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循规蹈矩的活着,让一切看起来这么的美好和现实,但是我们在心里都埋着一根导火索,如果可以我们掩埋一辈子…如果不幸被点燃…结果一切都失控了。或是我们选择自由放任的活着,做自己喜欢做的,过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在乎所谓的“正常”。可是,常常在生活的某一刻觉得特别的寒冷,特别的孤单,或者偶尔也羡慕拥有美好的人们…其实到最后,也许我们都会发现,无论用哪一种自我在活着,我们都没有办法逃避另一个自我的存在。这就是我们的可悲之处。黑塞很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不知道,他所寻找的一切最后找到没有,每个人的心就是一个世界,我们没有办法活在别人的世界,只有用自己的方法活在自己的世界,直到有一天我们找到我们要的,或是找到我们失去的…

一个通吃的极品男孩的故事

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非常单纯可爱。是女人可能都愿意碰上一次歌尔德蒙,是男人都愿意做一次哥尔德蒙。全剧的高潮部分是死,只有重生的狂喜,忘记了消亡的虚无和痛苦。这种境界唯有黑塞。PS:我没有看过中文版, 所以杨武能的翻译水平怎么样不得而知,欢迎探讨。

哲学与艺术

享乐主义者最后成为了艺术家,禁欲的修士成了修道院的院长,两人到最后才表露了互相之间的爱。起源是哲学功力深厚的修士发现了GOLDMUND的心灵深处埋藏的欲望,用言语激发了这股欲望,GOLDMUND的出走最终成就了一个艺术家的诞生。“人在最痛苦和快乐的时候的表情其实是一样的”

《纳与歌》——对于生活的两种思索

根据黑塞的理解,人的存在可归为精神和感官两个部分,精神代表理性、道德和内心的宁静;感官则代表着放纵、热烈和无常的生活。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恰恰反映了人的这两种生活态度的两极。纳尔齐斯称自己为思想家,他学识广博,洞察世事,在不断与自己内心的斗争中获得宁静;作为纳的对立面,歌尔德蒙成为了一个艺术家,他纯真热情,积极地投身生活,在流浪漫游中,饱尝了人间的欢乐与痛苦。他一直在寻找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母亲形象,并试图通过艺术将其表现出来。在这里,黑塞形象地阐释了真正的艺术产生的途径(歌尔德蒙),以及归依宗教思想的本质(纳尔齐斯)。但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总是游离于精神和感官之间的。也就是说,他既是纳尔齐斯,又是歌尔德蒙,两者同时存在,相互制约。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精神向内拓展,感官则向外延伸,同时两种力量不断融合,调和,并努力去达到自我完善。黑塞似乎想告诉我们:只有真正地了解你的心灵,并积极地投入生活,才可能收获幸福的人生。作为一个文学家,黑塞一直在探索人类心灵的解脱之道。倒不如把这两种力量看作他内心矛盾斗争的产物。所以,在他看来,文学家是居于哲学与艺术之间的追求自我完善的那类人。当然他们也会时刻遭遇怀疑和痛苦,在作家笔下,永恒的幸福可以说是不存在的。这种超脱的人物,我只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主人公阿辽沙的身上,可以看见作家理想中自我的雏形。结局意味深长。临终前歌尔德蒙对纳尔齐斯说出了这样的话:“可你将来想怎样死呢?纳尔齐斯,你没有母亲?人没有母亲就不能爱,没有母亲也不能死啊。”纳尔齐斯坐在咽了气的朋友身旁,歌临终的这几句话,“像火焰一样,在他心里熊熊燃烧。”黑塞安排了一生一死的结局,歌尔德蒙是怀着对母亲的憧憬,幸福地死去。而纳尔齐斯呢?可以想见,他此时的心情有如排山倒海,将对曾经的生活、价值的看法产生巨大的怀疑:尽管他生活得宁静而富于智慧,却又从生活中得到了什么呢?歌所说的母亲象征着人间一切的爱与痛,生活的欢乐和艰辛。把歌当作知己,可见纳尔齐斯缺少的也就是这种献身于生活的爱。在残酷的生活面前,歌尔德蒙勇于向生活挑战,纳尔齐斯则是以自己的方式来逃避生活。由此可以窥见作者的态度和价值观:人必须直面生活,并争取让自己活得充实,有意义,死时才不会留有遗憾。选择逃避是不行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敢于摆脱束缚,懂得及时行乐的像歌尔德蒙式的人物,最后却渐渐沉沦了。我想,他们并不缺少才华与魅力,只是如纳尔齐斯般洞若烛微的智者太少的缘故吧。当然,《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是一个万花筒,它充满着哲思,诗意与扑面而来的生之气息。每个人读后都会有自己的感悟。以上只是我在初读这部小说后的一些零散的感想。

不是光与暗,而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看完了,整体不错就是结尾有点差强人意。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比起纳尔齐斯,应该所有人都爱歌尔德蒙。纳尔齐斯实在太压抑,太克制人性。就连书中纳尔齐斯也是无比羡慕歌尔德蒙,而悲叹自己理性的一生。但多美好就有多痛苦,多丰富就有多空虚,他一直在世上释放自己寻找自己,但却在死前才找到心中的完美形象,补齐生命中的不完整。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在报纸上登过的一个圆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圆,它缺了一个角,因此觉得自己不完整。那个圆四处的寻找它的那个角,它爬山涉水,经历了很多磨难,也遇见了许多的角,但都不是和它契合的那个角。但它从不气馁,一定要找到自己缺的那个角。终于有一天,它遇见了和它完全契合的那个角。缺角圆高兴极了,马上吞下那个角,它从此成了一个完整的圆。但这种高兴没持续多久,这个圆就消沉下来,因为有了这个角之后,它从此跑的飞快,过去寻找角过程中那些美好的风景,它再也看不到了。一有风它就跑的飞快,它很难控制自己停下来。。。。最后,那个圆吐出了和它契合的那个角,它不习惯当圆的生活,它还是宁可回到过去。小说的结尾应该表现的是殊途同归的意思,但最后故事有点牵强,不是我心中的理想结局。

我对这书一直抱有好感是因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个联想==

歌尔德蒙从生到死,像是从一个子宫到了另一个子宫(我们大概都是如此)。生的光明,照亮了最初的黑暗,使它显出一些秩序与意义来。然而,这些“秩序”与“意义”总是脆弱的,黑暗终会消融光明。这个世界需要的不是确定性(确定的方向、答案、意义),而是可能性(所有的方向、答案、意义)。最后的子宫充满力量,它如深海,所有的“可能性”都在其间摇曳闪烁,这是一个伟大而美丽的秘密。但稍纵即逝的光明并不可笑。它的不稳定的“方向性/确定性”指示出了“可能性”的联结方式。它使我们愿意相信,在死亡中起舞的种种“可能性”是交织的,并不孤独的。终点处的黑暗,从而显得温暖又熟悉。很奇怪,这本书的灵光几乎全部绽放在了不足1/6的开头里。歌尔德蒙一旦踏上了旅程,作品便泄了气。不是说不好,只是能让人觉出冗余、单调、匠气。黑塞的作品里有让我着迷的主题:语言与形象、秩序与无常、精神与感官、统一与琐碎(他对微小事物的偏心尤其能打动我),但他不是一个足够丰富的作者。从这点来讲,他有些像安哲。相比之下,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和塔可夫斯基有几分相似(这似乎是个诡异的联想==)。

云端的真理与大地的渴望

一种信仰或宗教,要有长远的影响力,必然要脱离现世短暂的现实。但是它要被世俗的人们接受,必然要有拯救现实的苦难的方法,必然要给那些本能的朴素的需要留有空间。没有圣母就不会有基督教的普及,没有观音就不会有佛教的普及。这本书的迷人之处,就是在理性的框架之内弥漫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就象看waterhouse的油画,那些宗教题材作品中的女性散发着分外迷人的光彩。一边崇拜云端的真理,一边留恋大地的渴望,在心灵的两极之间努力寻找平衡,并肯定它们各自的价值。

算不上评论

给伟大的心灵骑师--Hermann Hesse 你说过,我们注定改变不了现实,好像尘封已久的旧屋里扫不尽的肮脏。 用尽量美好的梦想去描绘也许会发生的未来,即便最终还是被蒙了黑纱。 有些人选择等待,在黑暗里幻想阳光刺痛双眼的喜悦。 大多数人等来的是被自己抛弃了一夜的棉被似的苍白天空。 聪明人成天带着墨镜,干脆让事物及早的呈现出过往的模样,以便等到真分别时,不至万分不舍。 愚笨的人时刻揣着放大镜,放大每个阴暗的细节,以至于最终成了绝望的俄狄浦斯。 象征不是现实,它只有在想象王国里才是发号施令的主宰。 象征还是理想世界里唯一的法度,它看似散漫,却总被心灵羁绊。 没有人可以完好的驾驭这匹自由的马,往往把你带到并不向往的地方。 有很多种路,可以任你行走:走马的、行车的、散步的、翻越的…… 等走尽了这些四方的路,你再回来-- 回来走这条唯一的、通往内在的路……

走,去看,去思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话正好对应了纳尔齐斯与格尔德蒙吧。那尔齐斯,读亚里士多德,读经卷,在修道院一生修行研读。歌尔德蒙,去流浪,去感受,用眼,用心,一生自由。还记得当年看燃情岁月,tristan披着金发骑跨在马上,从茫茫草原奔驰而来的画面,我觉得对于男人好美。狂放,不羁,自由如雄鹰。歌尔德蒙亦如此,流浪,追寻,去倾听静谧的河流,去与自然对话,踏遍德意志,方才获得那死去时的安宁与恬淡。造物主创世,一齐创下人与自然,然而我们却筑起城堡,建立隔墙,每天生活在城市的牢笼,青春洒在无趣的谄媚中,媚俗,媚俗,每日媚俗,向每个人媚俗。不曾抬头仰望星辰,亦不再将清泉流进心田。干瘪的心,再也不敢踏上自然的旅程,枯萎的身体将在自由的空气中难耐半分。follow my heart,看吧,我既如此熟练的媚俗鸡汤,心灵的颤动竟不能用文字完全记述,悲!!!

犹如歧路,或群山分界……

生命之旅迥异,犹如歧路,或群山分界.我们此地之所是,神于彼处能以和谐,永恒的奖酬及宁静充实之。——荷尔德林两个人,群山分界一般的人生。虽然互相爱慕,但是知道注定永远不会到一起。纳尔齐斯和哥尔德蒙,两个追求完全不同的朋友,一段相隔那么多年的友情——或者这段友情从来没有断过。但是如果不经沧桑,就无法知晓他的意义。圆满只存在于上帝,而每个人都是不圆满的,只能走自己的路。纳尔齐斯和哥尔德蒙都想与对方合一。但是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梦想:一个的旅程是理性符号的永恒探索,一个则是大地的无边漫游。只有在死亡之中他们才能达到圆满,遇上帝合一。于是生命成为了对死亡的漫长准备,如何去死……如何在逃离死亡母亲的家在人世玩耍之后,能够无畏的回去见母亲。

绝对的理性与感性,没有斗争

《Narziß und Goldmund》, 香港译为《知识与爱情》,而我却偏爱大陆译本《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因为很难找到一个词去笼统的概括“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这两个人代表的品质和特点,即使我自己的标题,理性和感性,也比较狭隘。其实有很多词可以形容这两个人,比如说父性和母性,阳和阴,等等。黑塞将这个世界的两部分凝聚于两个不同的人身上,以这两人的坚固的友谊,勾勒出我们生活的这个和谐的世界。这样的以小喻大,或者过于个别化显得很牵强,或者过于笼统而导致空泛,黑塞却显示出诺贝尔文学奖的高水平,写出这样生动而精彩的文章。这其实与他的出身有关,黑塞的爸爸是传教士,而母亲是诗人,外祖父则精通多国语言,并对基督教很有研究。这正如他于书中写的传教士纳尔齐斯,和艺术家歌尔德蒙。我总觉得出身于这样理性与感性兼具的家庭中的人总是思想很深,见解独到,比如丹布朗对尖端科技和宗教的矛盾冲突的独特视角。而且他们都趋向于科学和艺术(亦即理性和感性)的和谐统一,这在这本书,和丹布朗的《天使与魔鬼》中很明显。这本书里把理性和感性的分的很严格,纳尔齐斯,这个传教士,就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家,他知识渊博通晓人性,冷静的分析预测一切。而歌尔德蒙则是那个感受世间冷暖的流浪汉,雕刻人性之美的艺术家。而现在的社会好像并没有那么黑白分明,少有那些专与研究的传教士,也少有极端艺术的流浪家,我们都会出外旅行,感动于风土人情,也都会不时严肃起来,做些理性的分析,看似好像阴阳相融,然而在看书到一半的时候才感觉到,理性和感性的冲突并未消减,其实是更加激烈了。在歌尔德蒙流浪到瘟疫灾区的时候,他看到城市里的居民因为恐惧瘟疫,即使是自己的亲人,只要一有发病的征兆,就会弃之不理,并远而避之。于是他便十分愤慨与绝望:他们怎么如此灭绝人性,竟然对自己的亲人置之不理!我看到就觉得很好笑:人家已然得了瘟疫,你陪在旁边又有什么用,还不是只能一起死,难道这是你的家人希望看到的么?这样只会更加增加他们的痛苦和罪恶感。这样的我和歌尔德蒙的分歧在现在社会其实普遍存在,只不过披上了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外衣。前一阵子的一期《新发现》就讨论了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问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到了人类的末日,你只有吃掉自己的同伴才能存活下去,吃还是不吃?科学主义者说,吃掉。这样我们的人类种族的成就,我们的文化遗产才能延续下去。忍一时之痛,以大局为重。然而反科学主义却说,吃掉同伴,这是野兽的行径,泯灭人性的人已经不是人了,这个种族在你吃下同伴的同时就灭绝了。我并非一个绝对追求理性的人,我对人类的道德权利都有很高的要求。正如我绝不接受”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满足集体利益“而坚持要维护所有人的权利一样,我也不太能接受人吃人这种事情。然而在这个问题下我还是支持前者。因为即使吃了人肉,人的基因并未因此而变化,人类世代传承的文化和辉煌成就也不会因此消失,生物在极端情况下都有寻求生存的权利,你又何必这么迂腐?反科学主义对道德伦理的高标准,正和歌尔德蒙的观念相同,他们都追求精神而非物质,这就是感性者的本性。然而科学主义者却并不是绝对的理性者。这也正是为什么书中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友谊深厚而现实中感性者和理性者却冲突不断的原因。感性者对于二者关系是无意识的,而理性者却是有意识的。绝对的理性,是纳尔齐斯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包容,是对世界的精准预测,以及对感性者的认同和欣赏。因为纳尔齐斯的绝对理性,也即是绝对智慧,告诉他他做存在的这个理性体系并不完美,而这个世界需要对抗这个体系的逆流。他才会在明知歌尔德蒙与自己的巨大差异的情况下,在知道他会对自己的理性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和抵抗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引导歌尔德蒙成为一个感性者。并对他的一切与自己的理念背道而驰的行为给予高度肯定和赞赏。在现实社会罕有这样绝对的理性者,因此我们只会争执不休,互相鄙视。然而总会有个别人跳出来给我们泼冷水,看了黑塞,或许会变得清醒一点。欢迎来我的博客坐~http://www.zhangxiaoxi.net/

生活没有结局,艺术没有终点

是了,这是黑塞大师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看似是传统的二元对立题材,作者却没有非要为一切找到一个解答这是大师对人生的思考黑塞的所有作品都是某种自传能在强烈的自我矛盾冲突中获得一种宁静安详,是大师的境界。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