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母字及相关声母字的上古音研究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516161276
作者:李建强
页数:342页

内容概要

李建强  1975年生,河南郑州人。1994-1998年在郑州大学中文系读本科,得到黄笑山先生的指导。1998年到郑州教育学院工作。2000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读硕士,师从刘广和先生。200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孙玉文先生,2007年1月获博士学位。同年到北京大学东语系跟段晴先生做博士后。2009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任教。研究方向爲汉语音韵学。在上古音、梵汉对音、汉藏对音方面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敦煌文献中的于阗文咒语对音研究”等。

书籍目录

目錄
序(孫玉文)
第一章 緒論
一 選題的意義
二 前人的研究材料和方法
三 本書的研究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 來母及相關聲母音質構擬的檢驗
第一節 有代表性的幾家研究概況
第二節 複輔音學說存在的根本性問題
第三章 來母字的統計分析
第一節 《說文》來母字諧聲情況的統計分析
第二節 《經典釋文》來母字音注的統計分析
第三節 《廣韻》來母字又音的統計分析
第四章 來母字及相關聲母字周秦兩漢音探討
第一節 离聲
第二節 離聲
第三節 麗聲
第四節 羅聲
第五節 翏聲
第六節 䜌聲
第七節 龍聲
第八節 尨聲
第九節 蠆聲
第十節 厲聲
第十一節 萬聲
第十二節 監聲
第十三節 柬聲
第十四節 闌聲
第五章 從來母及相關聲母字的周秦兩漢音看複輔音學說的局限
第一節 應當重視詞的異讀材料
第二節 對諧聲分析法局限性認識不足
第三節 應該探討文字諧聲自身的規律
第四節 例外諧聲現象應該有多種可能的解釋
第五節 分析古文字通假應該考慮字形的因素
第六節 分析文字通假音該致力于詞音的分析
第七節 一字多音第八節 可能存在特殊的語音變化
第六章 結語
附錄一 《漢文典》聲韻調配合表
附錄二 對雅洪托夫觀點的數據分析表
附錄三 《說文解字》與來母相關的諧聲字表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简介

本书分析複声母学说存在的局限与矛盾,主张周秦两汉时期已经是单声母。全面统计《说文解字》中来母与非来母的谐声、《经典释文》中来母字的音注、《广韵》中来母字的又音,从词的角度收集整理直接反映上古音的异文、通假、声训、双声联绵词、同源词、后汉三国梵汉对音材料以及中古时期的反切、异读材料,证明至晚在周秦两汉时期,已经是单声母的格局。与複声母的论争深化了对研究材料和方法的认识。分析异读要注意从词的角度入手;谐声规律要深入探讨,特殊谐声的成因或有多种可能;古文字通假存在字形的因素,要充分考虑早期汉字一字多音的现象。


 来母字及相关声母字的上古音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古人已認識到形聲字是探討上古聲母的重要材料。元熊朋來《熊先生經說》卷二《易詩書•易詩書古韻》:“‘風’諧聲於‘凡’,‘波’諧聲於‘皮’,‘英’諧聲於‘央’,在古人但見其同韻爾。觀制字者之諧聲,亦可見當時字音也。”清胡秉虔《說文管見》卷上《以說文攷古音》明確提出可以根據《說文》的形聲字來考求古音,而不僅僅用來考求韻部。“絡”的聲旁是“各”,“闌”的聲旁是“柬”,如此等等,是很特殊的諧聲。先賢們很早就很敏銳地注意到這個問題。明袁子讓《字學元元》卷七《四曰諧聲之概》:“‘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