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科学与人文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3
ISBN:9787807305606
作者:曹文彪
页数:324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科学与人文明概念辨析尽管“科学”与“人文”在今天不仅在专业的学术界而且在一般的文化领域以及甚至在普通的大众生活中几乎已经成为两个非常流行的语词,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人们——包括许多专业人士在内——对这两个语词的涵义似乎并没有清晰的和准确的理解与把握,特别是到底什么是人文、为什么会将科学与人文并列而提、这样的并列而提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引发的后果又是什么等问题,事实上,很少给予必要的思考与探讨。有鉴于此,在一本以科学与人文为主题的专门著作的一开始,对这两个语词的涵义作出适当的阐释,显然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本书的作者,我以为,分析哲学尽管的确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哲学流派——因为它的确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所应提供的某种哲学理论,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它只是一种“哲学活动”,但是,毫无疑问,它是任何学术研究工作所赖以顺利地和富有成效地开展的不可或缺的前提。第一节 科学原本属于人文令我颇感惊讶的是,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习惯于没有任何疑义地把科学与人文并列而提;在我看来,这不但在逻辑上颇成问题——科学与人文并不是两个可以并列而提的概念,可以和科学并列而提的概念,应该是伦理、艺术、宗教等,而可以和人文并列而提的概念应该是自然或社会,并且也与人类早期的历史事实——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不相符合,换句话说,正如本节标题所表明的那样,无论就概念的逻辑关系而言还是就历史的史实而言,科学原本均属于人文的范畴。当然,这特别需要就历史的史实作出必要的阐述。

前言

奉献给读者的这部著作,是我的学术研究从原初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转为文化学和文化社会学以后的第一个成果,这一成果既可以被当作文化学的某一专题研究的成果加以阅读,也可以被视为进一步朝我的最终研究方向——作为“文化社会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舍勒语)的知识社会学——转换的一个过渡性成果。因此,这部著作的内容,一方面,涉及到对科学与人文这两大文化的差异及隔阂的叙述,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学的视野——即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考察这两大文化的此消彼长的演变过程。至于我为什么要作出上述研究方向的调整,本书的后记将略予陈述,这里恕不赘言。作为本书的一个简短的前言,我只拟为读者就本书的内容安排作一点必要的说明,希望这有助于读者更方便地阅读本书。与本书的题目大体对应,本书的内容被分为如下几章:第一章遵循分析哲学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对一些相关概念——比如文化、科学、人文以及作为科学的三大分支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等作出必要的辨析。这么做的原因在于,在目前许多相关的学术文本中,这些概念被赋予了过多不同的内涵,而这就导致了研究上的大量毫无疑义的重复。第二章在揭示科学(含技术,特别是舍勒所强调的西方的针对外物世界的技术,以下均仿此)与人文的基本差异的基础上,分别从诸如方式、语言及对象等八个方面描述了它们两者的更为具体的区别。在接下来的第三章里,作者就两类知识分子——专家与学者——的区别作了必要的考察与讨论。随后,作者又在第四章里对科学与人文的种种隔阂以及导致这些隔阂的原因进行了必要的阐述与分析。

后记

部分地因为我的学术旨趣原本就偏于形而上,或者说偏于宏观和偏于综合——这一点早在二十八年前我在扬州师院中文系就读本科时就已经初露端倪,那时候,我在课余时间阅读得最多的乃是王国维、康德、黑格尔及叔本华等学者的作品。我记得,有一次当我从图书馆借出顶边上落满灰尘的黑格尔的《大逻辑》时,那位性格温和的中年女管理员曾经满脸显出疑讶和不解地问我:“你借这书干啥?”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杭州大学(现在的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中文系攻读《文心雕龙》和《诗品》的比较研究的硕士学位时,这一旨趣便表现得格外强烈了。事实上,在整个三年的攻读生涯中,我的阅读涉及了文艺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的众多领域,部分地也是为了顺应我所供职的单位的学科建设的思路。1998年当我撰写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通论》这部古代文学理论的著作出版之后不久,我便开始了学术研究方向的调整:先是转为文艺学,然后又转为文化学,接下来再转向文化社会学,特别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比较研究,最后便决定以知识社会学作为最终的研究方向,并且以此来结束我未来的学术生涯。平心而论,这一学术方向的调整,对我来说,可以说是得失参半。就失而言,一个最直接的表现是,我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通论》出版以后的第八年,我才向读者们奉献出了这部有关科学与人文之比研究的学术著作,我的意思是说,这一调整耗费了我巨大的精力和几乎是无穷的时光。就得而言,我感到可以聊以自慰的是,这个失毕竟获得了相当的补偿,这就是,它使我有可能从非常宽广的视野去全方位地思考和探讨工业化与技术化时代人的生存这一最为重大和最为紧迫的问题。

内容概要

曹文彪,男,1950年生,江苏泰州人。现为浙江省委党校学术委员,教学指导委员,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科学与人文的比较研究以及文化社会学特别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科学与人文的概念辨析 第一节 科学原本属于人文 第二节 科学与人文的涵义    一、什么是文化?      二、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的两大文化 第三节 三大世界与三大科学    一、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与人文世界    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三、人文世界与人文科学第二章 科学与人文的差异 第一节 科学与人文的基本区别    一、科学的工具性和价值相关性    二、人文的目的性和价值直接性 第二节 科学与人文的具体区别第三章 专家与学者 第一节 什么是知识分子?   第二节 专家与学者的区别第四章 科学与人文的隔阂 第一节 科学与人文的隔阂 第二节 隔阂的种种原因第五章 科学与人文的社会学研究 第一节 人文的社会学研究    一、意识形态诸理论    (一)特拉希:观念学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马克思:批判手段的意识形态理论    (三)列宁、卢卡奇:中性化的意识形态理论    (四)批判理论家:批判手段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人文的社会学研究    (一)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二)丹纳:艺术的生成、动因及评价    (三)普列汉诺夫:艺术的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解释    (四)弗里契:艺术的阶级、经济、社会进化及社会形态决定论 第二节 科学的社会学研究    一、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二、默顿: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    三、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 第三节 知识的社会学研究    一、舍勒:人、内驱力、抵制与知识的等级    二、曼海姆:意识形态、乌托邦与知识社会学    三、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象第六章 科学与人文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科学、人文与社会形态 第二节 当代与境中的人文    一、人文学科的科技化变异    二、学者的专家化变异    三、人文功能的娱乐化变异第七章 科学面临危机  第一节 科学的客观性面临被颠覆的危险    一、理论诠释学 ……第八章 科学与人文:发动机与方向盘结语 关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后记

编辑推荐

《科学与人文:关于两种文化的社会学比较研究》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科学与人文:关于两种文化的社会学比较研究》共分8章,内容包括:科学与人文的概念辨析、科学与人文的差异、专家与学者、科学与人文的隔阂、科学与人文的社会学研究、科学与人文的历史演变、科学面临危机、科学与人文:发动机与方向盘。

图书封面


 科学与人文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