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发微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中国史学发微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108032119
作者:钱穆
页数:273页

章节摘录

国史漫话此稿成于云南宜良,在余《国史大纲》成书之后,继《史纲引论》发表于昆明之某报,张君起钧剪存之。携赴重庆,又转恩施,并挟之以赴北平。嗣又携此稿来台。辗转数万里,历时三十载。张君检以示余。余久忘之,重获展读,深感张君郑重此稿之美意。张君重欲将此稿刊布于《自由报》,特附识此一因缘以告读者。(一九六八年七月)(一)国史规模的宏伟去年五月中旬,始草《国史大纲》(以下简称《史纲》),迄今年六月成书。《史纲》辞尚简要,意有未尽,偶为漫话。草《史纲》既竞,特标四信念于端,曰,凡读吾书,请先具下列四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尤必附随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否则等于只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三、所谓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无一点价值,亦无一处可以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而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前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此乃表示其国家民族文化之堕退与消失,并非表示其国家民族文化之发皇与向前。右列四信念,标之今日,似为突兀。然静待时间之经过,此四信念,终将为我国人所首肯而接受。否则,久而久之,窃恐所谓中国史,亦将追随于埃及、巴比伦之后,为世界热心考古之士,提供以一种所谓东方学之资料而已。既根本无所谓国史,则自谈不到上举之所谓信念。怀不能已,复标举之于吾漫话之首。义取共鸣,无烦详说。治国史有一首先应当注意之点,即国史之大。所谓大,并非故自夸大。乃有客观事实,可以数字明确指陈者。要言之,一则我国史所包疆域之广,一则我国史所含人口之多。中国为一广土众民之国家,自古迄今皆然。此实使我国家民族能翘然特立于斯世。若不注意于此,则对我国史已往之精神与意义,将索解无从。西人治史,多盛推罗马。又以罗马建国,与我秦汉略同时,故论中西史,每喜以罗马与秦汉相拟。其实罗马立国规模与秦汉大异,(《史纲·引论》中已及之)即就大小一端论,便见两者之迥乎不侔。罗马初创,版图不过四百方哩。以孟子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之说相绳,则略相当于我春秋时期一子男之国,如郑、许之类。罗马之扩大,始于腓尼基战役开端之后,第一次腓尼基之战,罗马围攻阿格立真坦(Agrigentum),阵亡及病死者不下三万人。第二次腓尼基之战,康纳(Cannae)之役,罗马大发禄为汉尼拔所败,罗马军队之阵亡者可五万人,俘虏亦万人。量其情形,约略相当于我国初期梁惠王称霸前后之列国兵争。就时间上横切面言之,则第一次腓尼基之战,正当于中国史有名的秦赵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于长平。此年即罗马海军迈利之战,对迦太基获第一次胜利之年。第二次腓尼基之战,则当在我东方豪杰革命亡秦,楚汉相争之时代。就鸿门宴一时言之,项王兵四十万,而沛公兵十万。汉尼拔撤马(Zama)之败,战于迦太基之附近,则正值项王垓下之围之年。兵卒之众,杀人之多,殊不足为其民族国家历史之荣耀。然场面之阔大,牵动之繁复,亦不失为估量当时才力意气之一种标准。楚子玉治军,不能逾三百乘。而韩信自许,将兵多多益善。此正可见双方军队组织力之强弱。抑且罗马与迦太基,为两异民族之斗争,为罗马历史之向外发展。而战国史上之秦赵相争,以及秦汉之际之楚汉相争,则为中国史上之内部变动。惟其向外发展,故经三次腓尼基之战,而迦太基归于毁灭。惟其为内部变动,故秦赵相争之后,继之者为东西凝合,而造成中国之统一。并非秦民族或秦国打倒或毁灭了,赵民族或赵国。至于项王与沛公之争,则如庞培之与恺撒而已。若再翻阅地图,试将罗马与迦太基三次战争牵涉之地域,约略以红笔划一圆圈,再就战国史秦并六国,乃至汉代创建之地理,亦约略以红线划一圆圈,对照比观,即可知我所指当时双方大小不侔之真相。即以罗马极盛时代而论,虽地跨亚、欧、非三洲,然亦限于地中海四围之附近。东不越幼发拉底河,北不越来因多脑河,截长补短,仍不能与秦汉疆境相拟。(手边无书,不能为详细之估计。)历史上某一民族,某一国家,疆境之扩大,固亦并不足以即指为其历史之光荣。然论者谓罗马自三次腓尼基战争以后,不仅迦太基从此毁灭,而罗马人自己之自由,亦从此摧毁。自是以往,罗马人兵力所达益远,罗马内部政治则黑暗益甚。是罗马既以武力毁灭他人,更复以武力破坏自己。故名为四百年庄严灿烂之罗马史,及其覆灭,徒贻后代以一段长时期之黑暗,与夫黑暗中对于神圣恺撒之一片想像而已。论罗马之立国,本为一种希腊城邦式的贵族共和国模型。及其力征经营,扩土益大,成一外表庄严灿烂之大帝国,而实未尝予此大帝国以相符之内容。与我秦汉大一统政府之政制相较,则秦汉政制,实为有一日之长。自罗马覆亡以后,西洋史重返于破碎。直至最近,中国之广土众民,犹足为世界之冠。然则如何凝成此一和平统一的大局面,而使之绵延不坏,其间自有种种苦心,种种特点,用以造成我国史独有之风格。固当首先指出,为治国史者所注意。(二)善变日新的中国通览国史,我民族实乃一善变之民族。而我国之所以历久不弊,亦惟我民族善变适应故。晚近国人,每疑自己为一顽固守旧不喜改进之民族。此固由于清季海通以来,国人求变心切。至于最近我们何以急切不能变出成绩来,则当另论。而另一原因,则由于晚近国人不悦学之风气,对本国以往历史实少研寻。国人每谓我立国于东亚之大平原,环而处者皆蛮夷,其文化力量远不逮我,遂以养成我固步自封,自尊自傲的态度,而永不变进。其实任何一民族,一国家,其政治文化,并无历数百年而不弊之理。若待其民族国家内部之文化政制等已臻腐败,则如果熟鱼烂,并不要外面再有他力,其自身生命即趋毁灭。当希腊人战败波斯之侵略以后,亦未尝遇到外面有文化更高之力量。然而一马其顿,即足以吞并希腊而有余。当罗马人战败迦太基之劲敌以后,其外面亦何尝有文化力量更高之民族。然而北方蛮族,即足以蹂躏罗马而有余。何以故?由于当时希腊、罗马内部文化力量早已腐败衰息故。且希腊为马其顿所并,罗马为蛮族所破,此后即难再起。何以故?亦由其内部文化力量早已腐败衰息故。希腊略当于我春秋时期,当时所谓南蛮北狄,中国之不绝如线,微管仲,我其披发左衽矣。当时中原诸邦虽遭外患,而犹能保全自己文化维持于不弊。及秦汉之际之匈奴,更为中国当时一大敌。试问万里长城之国防工作,较之罗马之驱逐高卢人于波河与阿尔卑斯山之外者,其艰巨之相异为何如?阿提拉之统率匈奴人以纵横驰骤于欧洲大陆者,其先则由汉人逼而西迁。可见中国之所以得保存其文化,维持其国家,历久而不弊,并非四围无强敌,乃在其自身内部之别有原因。此原因为何?即其文化力量之不致于腐败衰退。何以希腊罗马之文化力量,经过一相当时期,即归于腐败衰息,而中国独不然?则以中国民族较为善变故。请再具体详言之。希腊之有雅典与斯巴达,可谓其城邦文化发展之极致。然城邦文化发展至相当时期,即发展至相当程度之后,此种文化即难再继。雅典、斯巴达人不能再从城邦文化变进,而终自束缚于其故套中,则宜乎其卒归于毁灭。中国春秋时代,中原诸侯之立国规模,亦与希腊之所谓城国者相等。此层《史纲》已言及。后经戎狄侵凌,而诸夏大结合以为抵抗,于是有齐桓、晋文之霸业,此则如希腊诸城邦之有伯罗奔尼撒联盟,及后来亚该亚联盟及挨陀利亚联盟。然春秋诸夏之联盟,为由城邦转进于新军国之一种过渡。此层《史纲》已言之。而希腊诸邦之联盟,则卒无成就。是春秋时期中国民族之善变,而希腊人之不善变也可知。故希腊文化,始终狭窄在各一城圈之内。雅典为其最大之一城,其居民最盛时,殆不过三十万。其他则鲜有过五万者。其中半数或大半数为奴隶与客民,平民中三分之二又为妇女及儿童。中国西周时代,本为一和平统一的大局面。春秋初期,中原诸侯其国家规模亦复与希腊相类似,此层《史纲》亦略言及,然至战国则大不然。即就临淄一城言,已达七万户。户三男子,胜兵者二十一万人,此皆平等之公民。而齐之为国,共有七十余城。中央之与地方,亦异于征服者之与其领土。试读苏张策士之文,其估量各国之疆土财力与武备,可见其时新国家之外貌与内容,固已焕然与春秋时代不同。惟其经此一变,遂使当时中国民族之文化益得发皇滋长,而无沦亡于蛮族之惧。今人读希腊、雅典、斯巴达之记载,辄惊异叹赏其文化之高。其时中国春秋时期之诸侯,鲁、卫、齐、晋、宋、郑诸邦,亦复各有其独特面貌。此层《史纲》亦略言及。惟较希腊诸邦为善变,故能调和融通,以开后来之新局。苏格拉底、柏拉图在雅典之讲学,亦为治西史者所艳称。然以与临淄齐威、宣之时稷下先生讲学情形相较,则规模之大小,亦迥不相侔矣。此专就外面事态言,并未涉及其所讲之内容。重在证明当时中国人意态之开展。关于稷下讲学详况,拙著《先秦诸子系年》有所考订,兹不赘述。总之,希腊人未能超出自己城邦之范围,故其演进不得不告一段落。中国则自春秋城邦跃进而为战国时代之新国家,而其前为西周,其后为秦汉,皆属大一统局面。一善变,一不变,其相异有如此。故中国文化犹得绵延。此即两民族善变与不善变之客观事实。

前言

中国学业相传,向分经、史、子、集四部。经学最早,但实惟有《诗》《书》两部。《诗》三百,迄今犹存。《书》则惟商、周两代少数几篇政治文件,或最先当起于盘庚以后。至唐、虞、夏代,如《尧典》《禹贡》之类,皆出战国后人撰写,非孔子前所有。至于礼,《论语》:“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则礼非成书,故称“执礼”,与《诗》《书》不同。《仪礼》仅属士礼,乃孔子以下人所造。《周官》更属后起,当在战国之晚世,或当在虞、夏书之后。乐则无专书记载。即孔子时,郑、卫之声,已非古乐。孔子在齐闻韶,韶乐乃自陈达齐,但亦决非传自舜代。惟在孔子时,已属南方之乐之稍古仅存者。至孟子时,古乐今乐已显相分别。《易》虽古代相传,但孔子时亦仅为一卜筮之书。《易传》则当出秦始皇时代,已杂采儒道两家义成书。孔子前虽有《诗》《书》,亦不称之为经。盖古代学术尚未流通,惟政府最高层始掌有之。故孔子日:“春秋天子之事。”学术传于社会下层,其事始于孔子。战国诸子着书,墨家最先有经。汉代诸儒以孔门相传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学,遂误称六经。而实是《诗》、《书》、《仪礼》、《周易》及孔子《春秋》,只五书,尚缺一《乐经》。汉武帝乃立五经博士,后代经学惟五经有传记注疏,此外不再有增。则虽有经学之名,而其学术相传,则惟传达,无创作,与史、子、集三部有不同。先秦诸子相传为九流十家,最先起者为孔门儒家。孔子为中国自古相传私人讲学之始,前后门弟子共七十七人,后世讹称七十二人。然姓字见于《论语》者,不达半数。《论语》乃孔门师弟子相聚讲论语言之记载。然其书相传,至孟子后,始正式编纂为上下二十篇。故在孟子书中,亦尚不见《论语》一书名。墨翟继孔子而起,但墨家先有成书。如今传《墨子》及《墨经》,其书皆出《论语》为书行世前。其它各家成书,则全出儒、墨后。但独有小说一家,则其成书当尚有在孔子之前者。

内容概要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书籍目录

国史漫话(一九三九年)
中国史学之精神(一九五○年冬)
史学导言(一九七○年三月)
中国历史精神(一九八三年九月)
中国文化特质(一九八三年九月)
中国民族性与中国文化之特长处(一九八六年四月)
历史与人生(一九八六年七月)
中国史学中之文与质(一九八六年八月)
民族历史与文化(一九八六年十一月)
中国教育思想史大纲(一九八四年夏)
庄子“薪尽火传”释义(一九八六年七月)
略论中国历史人物之一例(一九八六年十二月)
“国史馆”撰稿漫谈(一九八七年九月)
世界孔释耶三大教(一九七八年)

编辑推荐

《中国史学发微》:钱穆作品系列。

作者简介

《中国史学发微》汇集作者有关中国历史、史学和中国文化精神等方面的演讲与杂论,既对中国史学之本体、中国历史之精神,乃至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教育思想史等做了高屋建瓴、体大思精的概论;又融会贯通地对中国史学中的“文与质”、中国历史人物、历史与人生等具体而微的方面做了细致而体贴的发疏。

图书封面


 中国史学发微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此书由钱穆的演讲稿构成。70年代他在台南成功大学的演讲,今天看也没有什么过时的词语。钱穆的特点是文字精炼,道理深邃,看他的文字不容易陷入理论的陷阱,他总是从大处来讲,绝不会拘泥于细枝末节。 钱穆对历史证据的采纳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尧舜的禅让,他归结于德性。按马克思主义的说法,禅让是原始部落首领控制力低下才产生的。进入封建社会,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他是反共的,在历史大趋势的判断上出现了巨大的失误,这不能不让人考虑他的理论框架能否经得起时间考验。
  •     宾四先生算真的是一生为故国招魂。他的眼里没有国,有的是天下。国是政权,天下是中华、是民族、是道统……虽有些观点不敢苟同,却从先生眼里看到了许多,书是以前的的稿子的合集。叫史学发微,见小见大,知微知著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书为整平,而且价格便宜,印刷质量没有任何问题,配送速度快!还会再次光临
  •     挺好的一本书,很值得买
  •     先生之温情与敬意一词,令我感佩之至。
  •     受益匪浅0 0作为一个历史和文言都很差的文科生,过几年回头看肯定惊呆了。竟然读完了。(谢推荐。)……部分观点不认同。嗯,这也是一本能看出作者年龄的书,带着那么一丁点儿腐朽味。“好的作品是猜不出作者年纪的”以前看到的这个说法有意思。内容有删节不开心。
  •     因为前几天仔细读了历代政治得失和国史大纲,深深被钱穆这位大家所震撼,因此一口气买了好几本钱穆的书回家慢慢研读。
  •     若说今天中国人不行,那只是因今天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不肖子孙,不能像我们的祖宗,不能如我们历史上的中国人,万不该翻过脸来骂祖宗,说中国人从来不长进,是顽固,是落后。 中国文化的特质,可以“一天人,合内外”六字尽之 中国人言尊师重道,但绝不言尊君重道。师掌道统,君掌政统,道统当超在政治之上,则师之尊于君无疑矣。夫子为至圣先师,历代帝王无不尊之,而中国道统遂由此以定。 故今天做一中国人,苟求不忘本,苟求仍为一中国人,有两大任务不可忽弃,一曰读史,一曰守礼。可生则曰礼;可存可曰史。舍此两者,中国人当不再有传统之生存。
  •     学习中国文化的一部好书!
  •     朋友推荐的,应该不错哈!
  •     看到老先生的迂腐 愛國 真誠 惜乎也沒別的了
  •     錢先生的史學發微不如說是“中國文化”發微,所弘揚的精神正是我們如今所缺少的“中國之氣”
  •     大师级的作品,的确不错,只是因为多是演讲类的合辑,没有学术专著的那么精致。
  •     一直想阅读这位大师的作品,就从大纲式的基础开始吧。
  •     钱穆的东西都很赞
  •     史学之大观,形成钱穆先生自有的史学体系。书不错!
  •     这本书不厚,但所选文章皆为经典,足够振聋发聩。有了信念再读史,就不一般了。
  •     作为一个出版机构,你可以不同意著者的观点,也可以选择不出版他的著作,但既然出版了,就不要再删节了,那是对著者,尤其是对已逝者的最大的不敬,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     回来之后又看了一遍,感觉它应该改名叫中国文化优越论……于是保留部分意见
  •     此書篇章零散,多為前言或綜述性文章,故重複之處頗多,讀來猶如溫故。三聯版此書,刪節也頗多,編輯都給出了省略號,也算負責。但於收藏卻大不適宜。
  •     老先生的境界已超越了具体的技术观点,于人生,于治学,于历史,皆为大境界,此非学术专家求枝节者所能及。倘我辈能立如此心志,踏实求学,始可谓入道
  •     史学发微和中国历史研究法太脏了,擦了很久。其他都很不错
  •     : K092/8729
  •     还算满意,就是看看吧,当当的书在运送中容易坏
  •     国学大师的著作
  •     真的写得很有价值,绝对值得看看。
  •     仁、义、礼、智、信,虽讲了几千年了,仍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事,特别是现在中国的重要事,但现在的社会,要扭转现在的风气,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家都在随波逐流,真正的只有教育这一条,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又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呢?大家都好像知道一些。如屈原所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钱老论述精微,思想深遂,不是一时半会能够体会,古文的知识和底子还不够。但感觉要实现钱老所说的社会,中国自身的富强也是关键,自己都不富强,再好的东西只能是敝帚自珍;自身不富强,没有经济的依靠,没有军事的保障,又何谈理想。足食、足兵、民信,抛开经济去谈理想,终是一空理想。国家这样,个人不也是这样。钱老的书值得不断学习、品味。好东西,不多。
  •     钱老著作,值得一读。推荐
  •     关于历史时间的那一章,特别地打动我。
  •     我不太喜欢
  •     书的包装不错,拿起来很舒服,纸张也很好。内容,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     钱穆先生的学术著作深入浅出,值得品读。
  •     大师的书,要读。
  •     钱穆行不行啊,怎么七八十年代还是满口遗老的调子啊。总结起来就是文化优越,弘扬国粹,中体西用。三星已经是给面子了。
  •     额,其实比较难看近,但是还是有收获哒~
  •     本人钱老的《国史大纲》为中心
    其他诸史学之作为辅来读的
    本书可做读史纲前的一种 指导思想 类型的作品
  •     钱穆的书要买
  •     经典著作,要慢慢读
  •     很好。建议和钱老的其他的书对读。
  •     补录。
  •     钱老的书读一遍是不够的,惭愧自己才疏学浅很多地方对于我来说还是难度太高,等学识上个台阶后再看一遍。
  •     印象中很不错,至少当年对我产生了很多影响
  •     大师的书,不评价啊,就是喜欢
  •     这个商品不错,是研究中国史学的良师益友.
  •     中国史学发微
  •     第一次看还好。第二次看,觉得谬论太多,快看不下去了。
  •     钱老经典之作。应为史学必读书目。
  •     大师级的书籍,不可不读!
  •     搞中国史的大概都是满满的民族荣誉感
  •     深情厚意,在飞机上读书,一盏孤灯如豆。
  •     钱老的书,不用多说
  •     1/3文章在不同出版社的不同结集中看过。
  •     书不干净
  •     是个好书,非常好,慢慢地读
  •     钱老的史学功夫真是扎实
  •     作为钱宾四的粉丝,此书不可不读。
  •     此刻的中国人,便崇洋媚外过了分,只要外国人说的,总该有理。外国人说封建与专制,中国人也争说封建与专制。外国人说帝国,中国人也说秦帝国汉帝国。中国历史唯一大事,乃是民族国家抟成与国家创建,形成一个民族国家大统一之局面。但外国人不说这些,因此我们也不说。
  •     应该花时间好好阅读
  •     唉!心酸。
  •     木劲
  •     他说还不错。。。
  •     品相不错,包装很好
  •     所过者化,所存者神
  •     大师作品,我等末学不能评价也,只能好好学习研读。
  •     钱先生自学成一家,在上世纪史学界留名,并创办新亚书院。此书大概并不属于钱先生著作的精品,但可以看看。
  •     这是钱穆先生的代表作《中国史学发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