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傅斯年》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陈寅恪与傅斯年章节试读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6
ISBN:9787561343326
作者:岳南
页数:380页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335页

校点本出版之后,毛泽东放在床头爱不释手,据说一声共通读了17遍并做了阅点。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7页

傅以渐这位后世子孙——傅斯年,自幼聪颖好学,熟读儒家经典,号称‘黄河流域第一才子’、继孔圣人之后两千年来又一位‘傅圣人’只是这位现代‘圣人’与古代那位夫子不同是,傅斯年生得肥头大耳,身材魁梧,虽不是梁山泊那一帮聚众闹事者的后代,但却具有梁山好汉的相貌与血性。我是在看评书?关于傅斯年的相关研究也看过不少,还第一次知道“黄河流域第一才子”之说,我不禁虎躯一震,拊掌称善,傅斯年泉下有知,定会从坟墓爬出来酬谢知己。幸亏施耐庵写水浒一百单八将里没有姓傅的,要不然傅大炮又得多一个梁山好汉祖宗。“爱国一书生”何兹全是不是老糊涂啦?这样的书也敢作序?某人老师也敢推荐误人子弟?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400页

读完《南渡北归》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再读这本书,仍然爱不释手。整日迷恋上网的我,在没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居然对网络有种厌恶感,觉得应该把上网的时间拿来读《陈寅恪与傅斯年》。
最令我震撼的是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和陈寅恪的关陇集团的简介,世间少有的一个天才和三百年来一人而已的两位大师,在学术上的成就的确令人佩服。傅斯年在忙着建设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同时,可以写出这么震撼的专注,的确令人佩服。他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抛开政治偏见来说,傅斯年是一个很爱国的大师。
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直感动着我,陈寅恪先生一直都专注研究学术,传道授业,给中国文化留下很多宝贵财产。可惜最后在政治运动下,没有得到一个好的归宿,中国通史的专著也没有完成,空留遗憾在人间。
我想,作为大学生,读一读这本书的确很有必要。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這兩天都趴在《陳寅恪與傅斯年》上,本來是石慶生老師在課堂上介紹的書,一直想著去買一本回來。
逛愛知書店的時候,問老闆有沒有這本書,老闆立即說有,很快的在一堆堆書中將這本書找了出來。
然後,很是惋惜地說,陳寅恪在這個時代已經快要被人遺忘了,說是因為文革的緣故,提起他的人都不多,而這個人,不僅僅是學問上成就高,人品更是一流。
很好的書,寫得很客觀,文字讀起來也不至於乾燥無味。
因為對陳寅恪感興趣才會買,看到開篇才知道作者想寫得不僅僅的陳寅恪與傅斯年,而是通過兩個人的關係,將那整整一個時代的文人幾乎都寫到了。
一直覺得,那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時候,也是唯一一個文人能夠在社會上佔有一定分量的時代。
縱使各方政權盤踞,縱使社會動盪不安,那個時代的人們有著現在的人無法理解的光明磊落和君子風度。
也許,只有這樣的時代才可以出來那麼多大師。
那個時候的人,隨便拎一個出來,都可以甩現在的所謂的專家學者好幾個太平洋。
可惜的是,那樣赫赫生輝的大師們,要麼遠渡重洋,要麼退守台灣,留在內地的,文革后所剩寥寥無幾了,即使有倖存的,也再也發不出振聾發聵的聲音了。
我們不會忘記,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諾貝爾獲獎者在文革中沉湖自盡,這才有了川端康成。
而陳寅恪,也在文革中被活活折磨至死。
還有多少文人,學者,在那段難堪的歲月中,將滿腹經綸化為了一縷煙魂?
而隨著季羨林的去世,我想,大師是再也不會出現的了。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162页 - 第七章

把头悬在梁上弄一根铁锥放在屁股下方,不吃不喝按:用语如此不伦,真是有辱先贤啊。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27页 - 风云际会

我绝不反对现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的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南国的冬日 - 南国的冬日

郭沫若邀请在岭南大学教书的陈寅恪返回北京时,称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我以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
并对北京方面的郭沫若提出了两条要求,第一条是允许不学习政治,不宗奉马列主义。第二条是要拿到毛公的证明书,“以作挡箭牌”。然则挡箭牌没拿到,这恐怕也是后来既往并咎的一条罪状了。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45页 - 第二章

口中念念有词地背起李义山的两句诗: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按:你家的李义山,你全家的李义山。这尼玛是温庭筠的诗啊。查《温庭筠全集校注》(中華書局2007),P387,卷四《過陳琳墓》即此句出处也。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41页 - 江湖多风波

抗战时期,就教于成都燕京大学的陈寅恪对他的研究生石泉说过一则留学时代的趣事:有一天晚上,陈寅恪走进柏林一家华侨开的饭馆,无意中和周恩来与曹谷冰等几人相遇,打过招呼,同在一桌吃饭,由于政见不同,彼此争论起来。周恩来颇为雄辩,曹氏等人都说不过他,遂恼羞成怒,放下面包,抡拳便打,顺便把陈寅恪也抡了几拳。周恩来自感力不能敌,与陈寅恪撒腿便跑,情急之中竟误入了老板娘的房间。多亏老板娘此时正在外面张罗客人的饭菜,未闹出更大的乱子。周与陈二人急忙把门关上,并用肩膀拼命抵住,任凭外面如何叫阵捶打,就是置之不理,直到曹氏等人自感无趣退走后方才出来。为此,陈寅恪曾笑着对石泉说道:“没想到他们竟把我也当做了共产党,其实我那天什么也没有讲,只听他们辩论。”
此段逸闻,陈寅恪只是躺在病床上寂寞之时,当做一个笑话偶尔说起,未有炫耀之意。几年后,当国共两党在内战炮火中彻底翻盘,共产党坐了江山,周恩来官至一国总理时,陈氏再也没有提起这件陈年旧事。其理与鲁迅的交往一样,怕被误认为“谬托知己”。不过对方似乎一直没有忘记陈氏的存在和当年结下的情谊,1954年,周恩来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在政务院所作报告,于总结时特别强调:“……要团结一切爱国分子,如陈寅恪,要考虑科学家待遇。”而当“文革”爆发,陈寅恪落难岭南之际,周恩来曾经对广州学生串联进京的造反派头目们说过“你们可请教中山大学陈寅恪先生”“陈寅恪教授是善于古为今用的学者”,继而保证陈是“爱国学者”,意在对陈给予保护。此点除了周“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外,“小而言之”,不能不说与在德国期间二人的交往有些关系--尽管在饭桌上陈氏什么也没有说。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傅斯年与毛泽东窑洞相会 - 傅斯年与毛泽东窑洞相会

原来毛主席早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时候,就试图和傅斯年,罗家伦这些风云学生交流,然则,可是大多数人,都不把我当人类看待。……我打算去和他们开始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忙人。他们没时间去倾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土话。
而后,傅斯年在延安再次见到已经是一党领袖的毛先生时,当毛谈及傅斯年曾经在5.4中的风头和贡献时候,傅狡猾的回应道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42页 - 第二章

傅氏在学术道路上蜿蜒前行,最终成就了一番辉煌事业并超越了他的老师胡适。按:这有点言过其实吧。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延安归来 - 延安归来

罗家伦转述,傅斯年在延安之行后曾和自己谈及,说“他认为当时延安的作风纯粹是专制愚民的作风,也就是反自由,反民主的作风。......(和毛)上天入地的聊开了,谈到中国的小说,他(傅)发现毛泽东对于坊间的各种小说,连低级趣味的小说在内,都看得非常之熟。毛从这些材料里去研究民众心理,去利用民众心理的弱点,所以至多不过松江一流”
罗家伦和傅斯年都是当年北大某活动中的风云人物,及至到了新文化活动时期,也仍旧是领头羊的作用。但是北伐之后,两人似乎全然完全的皈依了三民主义信仰,所以在一行6人中,独独傅斯年得到这样的结论倒是也不例外。算眼光独到,见解犀利了。当然,也不免所谓屁股决定立场之类了。1932年的《中国现在要有政府》又一次阐述了类似的观点。
傅斯年一手建立培植了历语所,只按照自己的喜好招人,或者说白了,就是这个老板招聘时候啊,就喜欢招和自己脾气相投,志气相似的。因而被李敖先生奉为近代学霸始作俑者。我倒是觉得,学霸这东西,古已有之,真要论学霸,现在的气焰远比傅先生那时候凶恶千万倍,当年被学霸傅斯年赶出史语所的顾颉刚,不还是‘历史大家’么?
另外一方面,也就是学霸傅斯年,把史语所几乎全数迁到了台湾。而当时中央研究所下属的13个研究院所,除了史语所之外,仅有数学所半数赴台,其他院所,大部分都留在大陆。所以,傅斯年这个学霸,对台湾的文化教育功不可没。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11页

那个时代的大师是真的追求自由,不畏强权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五章 望斷天涯路 - 第五章 望斷天涯路

我看的是台灣出的繁體字版,第168頁,講抗戰軍興,中研院要遷到長沙,傅斯年指揮相關事宜,「同時滿懷豪情地寫下了『莫謂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的悲壯詩句,以此鞭策自己,激勵同事。」
各位不覺得這段文字很奇怪嗎?經查,這兩句詩,應是鄧拓在1960年寫下的。如何會出現在傅斯年的口中?恐作者於此誤記。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280页 - 魂返关塞黑

第三段
当了三立蹲在松门别墅的时候,陈氏一门在政界叱诧风云的时代已经成了昨日黄花,一个辉煌而遥远的陈年旧梦。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7页

“(傅斯年)祖上傅以渐乃大清开国之后顺治朝第一位状元,后晋升为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掌宰相职。”岳南所谓“大清”亡国已有百年,想不到现在还有胜朝遗民,唏嘘故国,不知今日之中国是谁家之天下。先生作为出身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部队文宣干部政治作风实在不过硬。再者,由此一句话既可以反映出岳南先生对于清代官制的无知,光禄大夫、少保、太子太保均是兼官、加官、赠官,没有具体职掌,仅是一种荣誉性官职,一般描述历史人物官职不会这样称呼。清代沿袭明代设立内阁不设宰相,实在不知道掌宰相职从何而来。如此空虚无学之辈竟敢给陈傅二先生立传,滑天下之大稽!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76页 - 第三章

按学术界的规矩,若某人被公开指责抄袭或剽窃别人的学术成果,可谓奇耻大辱,比夜进民宅抢劫盗窃还要令人不屑与愤慨。假若事实成真,此人立马斯文扫地,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事业前途皆无希望(南按:21世纪初,北大王铭铭“剽窃”事件即其一显例)。按:此话为叙顾颉刚陈源指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剽窃日本学者一事。岳先生按语加的甚为不伦,叙述当时之情况,却举当世的例子,能说明什么?且岳先生岂不知当今学界多少抄书之叫兽耶!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43页

陈寅恪姻亲俞大维在陈寅恪先生去世后在台北《中央日报》撰文《怀念陈寅恪先生》缅怀这位当年的同学,多次提及陈寅恪说“读书须先识字”,看完《陈寅恪与傅斯年》,我不得不感慨:写书须先识字。京都学派创始人内藤湖南不是内滕虎次郎,中研院史语所前所长王汎森不是王泛森……字尚不识,劝君莫谈陈寅恪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独为神舟惜大儒 - 独为神舟惜大儒

如果用最好的,最有创造性,突破性做标准,20世纪上半叶史学,国学方面的学者,能称得起大师级人物的,在我看来也就是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陈寅恪,傅斯年,陶希圣,钱穆,郭沫若,顾颉刚几个人吧
这是本书封面上,写道的著名史学家,傅斯年,陈寅恪先生弟子的何兹全先生所写序言或者叫做荐文中的一句。记录下来, 我只是单纯的好奇,后面两个人的入选原因。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4页

读《陈寅恪与傅斯年》有感!
本来读这部书只是为了更好的读岳南先生的另外一部大作《南渡北归》3部曲做铺垫!
读完后对这部厚厚的书除了对于“中国史学界三百年来仅此一人”【p4】的陈寅恪,在治学理念以及为人,大大的敬仰以外,反倒对另外一位“黄河流域第一才子,继孔圣人后两千年来又一位”傅斯年,“傅圣人”【p7】的性情不是很喜欢,他那暴躁,拥有底气的傲慢,以及在中央研究 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霸气,的确让很多大家所敬仰,但我们后人读后总是感觉他的性情的确也伤害的那些与他研究观点有出入的大家!书上对于陈寅恪学识渊博的冰山一角有如下的这句话让我惊讶住了,“陈氏的受业弟子,后在北京大学任教的王永兴言其“具备了阅读藏,蒙,满,日,梵,巴利, 波斯,阿拉伯,英,法,德,拉丁,希腊,等三十中文字的阅读能力””【p85】老实话当我看到这里的确算是开眼界了,我的常识告诉我就单单其中的梵文那可 不是一般的难学。另外有一个小插曲是:原来现任上海市市委书记的俞震声的老爸叫俞启威(1949年,天津市市长)乃俞大伟的侄子,而俞大伟不仅与陈寅恪是7年同窗,而且还 一同在美国留学,而俞大伟的老婆陈新午是陈寅恪的妹妹!!而陈的祖父陈宝箴乃湖南巡抚。俞的祖上乃大名鼎鼎的曾国藩,俞在德国的私生子俞杨和又与蒋介石的 孙女蒋孝章结婚!真是名门望族啊!这边书隐约让我感觉到鲁迅先生心境视乎有点狭隘,并没有我们小学教科书说的那么伟大,可能是由于政治原因吧!本书最大的卖点也是劈有讽刺的是各个大师大部分因为政治,陆续英年早逝的离开了我们。真可谓是我们国家的损失啊!
第一个离开的是王国维。【p89】作为清末代皇帝溥仪的“帝师”,“甲骨学的鼻祖,新史学的开山”(郭沫若语)精通英,德,日等多种文字的国学大师!
1927年6月2日晨,坐洋车到颐和园,花6角买了门票,步入园内,步至昆明湖畔独立沉思写了“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等字的简短遗书,纵身一跃,沉入湖底。【p89】一代大师就此离别。作为清华“四大教授”【p78】之一(另有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就此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其死因有比较多的说法,最有意思的是说妻子外面有人,也有说是欠罗振玉钱,最有说服力的是“殉清”和“殉文化”!【p97】
第二个离开的是梁启超【p92】
梁启超因尿血症久治不愈,进入协和医院切除坏肾,却被“美帝国主义派出的医生”在进行肝脏切割是却切错了健全的右肾,在经历了3年的痛苦与煎熬与1929年1月19日与世长辞。享年56岁。清华四大的第二根支柱也坍崩了。
第三个离开的是蔡元培。【p147】
1949年3月3日,蔡元培起床后刚走到浴室,突然口吐鲜血跌倒在地,继之晕眩过去,两天后医治无效,溘然长逝!【p147】
第四个离开的是傅斯年。【p357】
1950年12月20日上午,傅斯年出息由蒋梦麟召集的农复会一次会议,下午2时赶往省议会厅,列席台湾省参议会第五次会议,5点40分与郭国基,"郭大炮"对台大的治学发生争辩!【p357】大约6点10分,走下讲台,突发高血压昏迷,送入医院。【p360】晚上9点30分血压时高时低,最后突然睁开眼,大家以为醒过来,结果医生确认后傅斯年走了。。。【p361】

★看的最吃力的地方是:讲述陈寅恪先生3个时期的学术研究!
“纵观陈寅恪的学术历程分为:战前,战时,以及1948年之后三个阶段(或称为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研究。”【p252】
①早期主要是发表近四十篇围绕佛经的翻译与边疆民族史的内容研究,如考据《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跛》的翻译者。。。然后把魏晋南北朝佛教与文学的关系引向深入发表了《忏悔灭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跛》。。以及论证《曹冲传》和《华佗传》的“曹冲称象”和神医华佗的医术高超,(这里我还算勉强看到了,比较这两个故事还算知道)【p253】
②中期开始转入中古以隆的历史领域涉及政治,宗教,社会,学术各个方面。隋唐政治史事的研究【p256】提倡“从史中求史识”的治学方法.(看的我很吃力啊!只是大概懂了讲什么,完全叙述不出来。。。功底差啊!)
③后期主要有“元白诗证史”陈氏认为中国史籍与外国不同处,往往在于每天每事都有记载,这是中国史籍最宝贵的财富和特色。除了“在史中求史识”还得出“历史的教训”。【p388】
★看的最疼心的地方是:、在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正确指导下”1957年,全国性“反右”运动开始。
由于陈寅恪坚决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办学理念,拒绝先有马列主义思想等主观思想下进行学术的研究,成为了被打倒的一大佐证。
首先是“马列主义第一史学家的郭沫若”,“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长范文澜”趁机像陈氏发难。【p399】
其后是被杨树达斥之为“学识低劣”的原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后调入中山大学的杨荣国,【p400】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拔白旗”运动的展开,全国一片凌厉萧煞气氛中,天津师范学院历史系胡如雷,一编选研究墓志为业的历史学家陈柏泉-【p401】
陈寅恪面对五百年前者为已经“颠倒”的叫做陈柏泉的本家卧病岭南作“哑羊”的陈寅恪又该说些什么呢?【p402】
在这个辉煌大梦中,中山大学的“革命先行者”,借助全国报刊的强大舆论威力,抓住陈寅恪的命门重拳出击,如李春掌,林顺曾,方早成辈公开方言“郭老答北大历史系师生的一封信里,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以前我们站在陈老先生面前,认为其诗书博通,由而发生出自卑感,这是错误的。陈寅恪教授是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权威学者,他在“元白诗证史”这一门课程所宣扬的完全是资产阶级的一套”【p402】
<这段尤为让我难受,在这场运动里,不是自己人就是我们的敌人就是资产阶级,完全黑白颠倒,不比法轮功恐怖,法轮功是自焚,而反右政治运动是保自己焚有识之人。>
面对脚后跟儿朝前,以手支地,斜溜着身子走路,身心俱已颠倒的众生发动的南北夹击,围攻,谩骂与威胁,陈寅恪悲愤交加又无处倾诉,只能以陈端生《再生缘》中“搔首呼天欲问天,问天天道可能还”期盼“天道能还”并写下了“玉溪满贮伤春泪,未肯名流且暗吞”
的诗句以示心境。【p404】
1958年《元白诗证史》的讲授就是中辍,陈先生32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台生涯告别。
不知道这是不是学术的不幸???
“陈先生受到批判,说是“拔白旗”。他逐不再授课,专力著作,我曾劝他复课”黄萱回忆说,陈寅恪说“是他们不要我的东西,不是我不教的”这是多么让人伤心的话啊
<这里看的我酸酸的.............>【p405】
后来才知道本书以及《南渡北归》的副标题叫做“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正是在这一系列的莫须有的运动中,众多儒生士子被打成站在共产党与人民“对立面”的“阶级敌人”或“牛鬼蛇神”。【p399】
尤其是在最后一章,让我感觉红卫兵简直就像是中了“法轮功”,批斗,反思,抢劫,充公,具备,我们中国自己人就这样被“伟大领袖”的带领下,自相残杀,消灭我们自己的历史,真是让我们这些后辈无比心疼。
也就是那时期之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此在大师的离去,也远离了我们,尤其是现在的大学,大批的行政官员控制着学校!
由于傅斯年一手创办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大部分时间忙于所内大小事情,以及时长忙活国民政府那边,所以他的研究可能就没有陈寅恪的那么大篇幅。。
“傅斯年一生最大,最令人瞩目的事业,自然是创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这一点似已形成公论”【p298】
1949年1月20日傅斯年跟随国民党退往台湾,出史语所所长外,兼任了台湾大学校长,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台大的改革中,【p352】本着“绝不让任何学生因经济拮据而丧失他的学业”的办学宗旨【p353】正是因为这个使得后来流氓土匪郭大炮有这个借口攻击傅斯年,傅斯年的离开这个土匪议员郭国基不无关系啊!
全书最后第十七章 遗恨塞乾坤
<让我看到的是恐怖的“文化大革命”一批批知识分子,被那些什么都不懂的红卫兵,一次次的拉去批斗,一次次的被折磨,真的就是地狱啊,那些在现在我们看来是多么可笑的口号,在当时真的是的的确确的贯彻啊。。。不得不感慨,mao是多么会组织无知的人民进行自相残杀,从而得逞其政治目的。>
其中讲述了惨死的知识分子有,汪篯,向达,惨不忍睹,【p428】
1969年 5月5日,下午6点3刻,躺在床上气脉已揭的陈寅恪,再次被迫像当权者作“口头交代”陈寅恪有“我现在宛如在死囚牢”之语,终至泪尽泣血,口不能言方休。
延至10月7日晨11月21日,其妻子唐筼因伤感太甚,刺激太深,加之环境极度恶劣,逐于病中撒手人寰,追随陈寅恪而去。【p448】
至此本书两位大师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尤其是留在大陆的陈寅恪先生,本可以继续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在一次次的“交代”“交代”“交代”中,一次次的心灰意冷.
就这样我们的近代真的国学大师离开了。。。。我们的教育办的也是越来越差,直到现在,完全被行政机关控制着,现在的北大清华也不是国民时期的北大清华了。
-----------------------------------------------------sample 2011.8.<原文开始></原文结束>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6页 - 第一章

也正是得益于陈寅恪的鼓励与帮助,吴宓所学专业日渐精进,在红学研究中深得神韵,终于成为开宗立派、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按:看的太恶心了。这牛皮吹的。。饶是陈寅恪也当不起“开宗立派、独领风骚”的称呼吧?吴宓其人甚浮,日记中每有大著作的计划,皆不能成文,关于石头的几篇论文和演讲也不过是拿“一多”体系来生套诠解石头,这样就宗师了?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1页

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207页 - 第九章

这不是找练吗按:这种词。。。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还都南京 - 还都南京

傅斯年有傅大炮之称谓,源自其曾多次口诛笔伐,生生是一介书生把蒋介石的心腹孔祥熙搞到身败名裂的地步,接着又继续用三篇檄文,讨伐继任的同样不称职的宋子文。宋子文毫无还手的能力,在第三篇檄文登报之后,当天提出辞职。
一介书生几篇文字,就可以帮当朝二把手轰下台来,可见其大炮威力,亦可见的国名党当时固然贪腐无救,但言论尚且有自由的空间。
‘千夫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200页

读书那么多,结果在政治家面前,也是蝼蚁,当然历史会记住这些蝼蚁,毕竟知识的传承是真的,历史会跳几个小浪花,但总是向前推进。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11页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由此揭开了光辉的一页按:描述五四运动既不能征引材料做精细的描绘,以突出傅斯年的活动重心,叙述和用语是这样的旧且俗,不脱共党意识形态色彩。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第175页 - 第八章

纵横天涯马这标题起的。。。天雷滚滚。。。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傅斯年与毛泽东窑洞相会 - 傅斯年与毛泽东窑洞相会

毛泽东与傅斯年谈及他在五四运动中的贡献,傅答道:“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延安窑洞中的对答,虽然未必全是真心,但确也点出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为傅斯年书写条幅作为纪念,内容为唐诗“竹水烟摘帝业度,关河空钱祖龙居。坑灰未烬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显然也是承认傅项羽刘邦的评价了。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笔记-乱世策士梦 - 乱世策士梦

抗张结束后的1946年,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朱家骅致电赵元任,请其回国出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赵元任只回了短短五个字电文“干不了!谢谢”
干不了,谢谢。果然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啊!直接且耐人寻味。


 陈寅恪与傅斯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