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立于文化之巅的巨人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韩愈-立于文化之巅的巨人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6
ISBN:9787800409028
作者:刘春 编
页数:226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出仕之路1、谨记兄嫂抚育之恩九曲黄河究竟有多少道弯?弯弯的黄河水究竟养育了多少代的炎黄儿女?谁也讲不清道不明。汹涌的河水不断向前奔腾,也仿佛在不断地向世人们讲述着炎黄子孙的喜怒与哀乐、悲离与欢合。蜿蜒万里的黄河进入中原。绵延流经河南境内,再从这个中原腹地曲折向东,直至汇流于浩淼的茫茫大海。一代文豪韩愈,就出生在河南孟州境内。孟州是块文明的沃土,有着很多古老的传说。孟州城东北大约五公里的地方,也就是城伯乡的西边,有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村庄,但绝对称得上是景色秀丽,名称小韩庄。公元768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史称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降生在这里。他郡望昌黎,故有韩昌黎之称。韩愈的童年,极尽坎坷和磨难。虽然他也是生于仕宦之家,但他的童年却并不是在衣食无忧、欢声笑语之中度过的。当时,韩愈的父亲韩仲卿任秘书郎。长兄韩会在江南一带,二兄韩介大约死于韩愈出生以后,三兄可能在韩愈生前就夭折。韩仲卿有四子,晚年身边仅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儿子韩愈而已。大历五年,韩愈刚刚三岁,其父韩仲卿就突然驾鹤西行。这突如其来的不测风云,对韩家上上下下不啻于一个晴天霹雳。

前言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散文家兼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生活的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六朝,是一个既有忧患,又有希望,保守与改革两种势力此消彼长的复杂时代。韩愈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是唐宋八大家的首脑人物。他在思想上,力排佛老,阐扬圣道,复兴儒学;在文学上,反对骈文,提倡散文,他倡导的复古运动,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如动地狂飙,使中唐社会无论在思想上、文学上都展现了另一番新风貌。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郁闷不乐之际,振臂一呼,号召有识之士,进行文化复古运动,名动天下,奠定了他作为一代文化巨人的名声。后回京任四门博士,在教育上历行改革,革除不学无术之教师,整顿学风,使最高学府的教育呈现出一派崭新风貌。与此同时,他还对当时师道的没落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写了《师说》之文,倡导师道,使学风从此大盛。36~49岁,韩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惩戒宦官,遭到权贵、宦官与君主的不满,在他们的打击下,书生意气的韩愈被贬阳山令。在阳山,韩愈了解民情、调查民意,与民同乐。为了让更多的山区群众吃到食盐,他反对食盐由国家专卖;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他建议政府征收实物税。他看到阳山教育落后,广收学徒,在阳山形成了弟子盈门的局面,使阳山出现一派“彬彬儒雅”之景象。50~57岁,韩愈虽然进入老年,但颇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魄。他先从裴度征吴元济,为平定淮西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之功。韩愈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反对皇帝佞佛,遭到皇帝的残酷镇压,险被杀头,幸得有朝中正直大臣裴度等的相救,才被从轻发落,贬潮州刺史。在潮州期间,韩愈为百姓治理洪水,驱逐鳄鱼,赈济百姓,减免赋税,深得百姓之心。在袁州期间,他还设法释放奴隶,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德政,使袁州百姓在他死后还怀念、感激不已。从韩愈的政治人生道路上,可以看出他在政治上,是采取了用儒家思想来指导行动的方针,作为一位儒家学说的继承者,他在思想上。把儒家思想贯穿于自己的仕途之中。虽然唐朝当时佛学昌炽,在韩愈看来,佛学不仅给中国文化思想注入了许多消极的思想,更重要的是给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了极大危害。韩愈在《原道》里就说,“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人于扬,则入于墨;不人于老,则人于佛。人于彼,必出于此。人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这是韩愈从古代的兴废中,看到了儒学的重要性,相信儒学一定能够取得正统的地位。在文学上,他和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了整顿旧时秩序和振兴儒道统而提倡学习古文,又为了宣传古道而写作古文。他对古文创作的要求是,“必出入于仁义”,“词必已出”、“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因忠于古文,韩愈最杰出的贡献在于文学方面,他的诗和散文都有很高的成就,成果颇硕,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中的第一人。他一生写下了许多政论文、杂说、祭文、碑志、赠序等散文体裁的文章,其中《原毁》、《原道》、《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祭柳子厚文》等,都以论理充分、真挚感人、热烈奔放而传闻于世,在当时就被放在和大诗人杜甫并列的位置,称为“杜诗韩文”。韩愈的诗歌创作也匠心独运,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文为诗”和“奇崛险怪”。在诗歌方面,他推崇陈子昂、李白和杜甫,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或反映时事,或写中下层文士的政治失意和个人遭遇,都很有特色。为了矫正大历诗的平庸、熟俗,他探索了诗歌发展的新路。教育方面,唐代门第观念深重,门第之家的子弟,不须依靠科举考试,便可以进入仕途,所以总是轻视道德学术,不肯虚心从师学习。弟子耻于求师。师道不存。这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时尚,对于社会文化的传承,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韩愈因此提倡师道,想要重振学习的风气。韩愈排除人们的讥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像孔子一样,广收门徒,使许多的古文学的爱好者都投于他的门下,开创了中唐教育的新局面,培养了一批有作为的人才。创立了他的教育思想,并形成了体系。中国教育史在经过了一个低潮后,又得以继续发展。令人称道的还有韩愈的人格魅力,可以说是光芒四射,像礼贤下士、提携贤才,兴办教育,反对君主佞佛,孤胆人虎穴等,这些都不是常人所能做得到的。这反映了韩愈的正直、果敢、刚毅、不屈等精神品格,是儒家精神中也难以寻得的。这些精神品格,凝聚着韩愈不朽的精神追求。韩愈的一生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教育思想的贡献,整个政治人生的道路曲折,都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中唐历史画卷。虽然韩愈的一生,也有缺点甚至是错误,但是与他在教育、文学、政治思想的贡献相比,他的成绩还是主要的,其功劳是巨大的,当时是无人可取代的。韩愈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功绩,是与屈原、李白、杜甫这些伟大文豪一样,堪与日月齐辉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说:“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苏轼对韩愈之才的赞誉。有缘如此,著写此一书,主要是希望对韩愈这样一位唐代文人的一生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探索这位伟大文学巨匠的曲折成长道路,以及他的独特的内心世界,使读者更加深刻的了解他的成就、个性与生活,了解属于他的那一个时代。写这部书,力求根据历史资料的真实,实事求是地对韩愈一生在立志修身、爱国忧民、自我奋斗、教育理念、文学的开拓创新等诸多方面,作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重新进行整理、归纳、评价,以给人一些启迪。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出仕之路   1、谨记兄嫂抚育之恩 2、拜良师、苦读书,以求成才 3、从劳动中受益匪浅 4、爱好骑马及剑术,养成英雄性格 5、学而优则仕 6、屡试不第,恒心依旧 7、自信是获得成功的法宝 8、崇尚英雄之高节第二章:初涉仕途 1、不求富贵清闲,而求为国效力 2、崇尚自由,不愿俯仰于人 3、以一颗真诚之心对待朋友 4、重视雄辩,颇有辩才 5、倡导复古运动,欲自振一代 6、求官不得,胸生愤懑 7、作《师说》,箴规时弊 8、敢于直言为民请命 9、敢于同邪恶的宦官势力做斗争 10、与密友消除误解第三章:中年壮志 1、克服悲观心理,不以己悲 2、不畏穷困,造福一方 3、虽遭贬谪但忧国之心依旧 4、驳斥谗言,洗刷清白 5、以史实为依据,为英雄洗冤 6、尽己所能,积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7、保护人才,为维护其科考权而斗争 8、敢于反省自己的过失 9、敢于直言抨击君权制度下的荒唐事 10、听颖师弹琴,借音乐抚慰失意感伤第四章:暮年豪情 1、在平藩镇斗争中建立功勋 2、犯颜直谏,反对君主佞佛 3、身处困境.仍以人民福祉为重 4、举荐贤才,不遗余力 5、孤胆入敌阵,息叛乱于无形……第五章:精神道德观与文化成果第六章:教育思想和哲学思想

编辑推荐

《韩愈》由昆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韩愈》主要内容:在中华民族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往今来曾诞生过无数杰出人才,他们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灿若夜空繁星,但以对中华文化产生巨人般的影响而论,却是只有屈指可数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人,可立于巅峰。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他们,中华五千的文明史该是多么遗憾!正是因为他们的曾经存在,才使得中国古代文化鲜活亮丽起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是中华文化的奠基石之一。他们以非凡的人生实践和杰出的文化功绩,长久地影响着中国历史。

图书封面


 韩愈-立于文化之巅的巨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错字百出,内容肤浅,疑为盗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