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纪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清醒纪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1
ISBN:9787530211403
作者:安妮宝贝
页数:23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二日 海啸黑暗大海。再一次,听到潮水的声音。仿佛来自地球内核的幽微深处,有沉闷的震动回音。一波,又一波。空旷夜幕有大片云块的灰白阴影。星星明亮而低垂。脱下鞋子,卸去负累。赤裸的脚趾逐节伸展。细腻质感的砂粒之间还留有白日剧烈阳光的残余温度。沙滩像蔓延出去的白色梦田。是。那是你在梦中见到过的田地。荒芜沙丘。自由自在。每一个在深夜来到海边的人,灵魂是脱去衣服的孩子。四月大海。骚动不安。我来到你的身边。像十七岁那样,穿大朵碎花的裙子,让柔软的裙摆拍打在腿上。剧烈日照。光天化日。闭起眼睛。阳光一寸一寸地碎裂。皮肤纹理轻轻撕裂。仿佛有痛楚。如果我晕眩,那是因为我的幻觉丰盛,能量薄弱。足以支持我对你的迷恋。不够支持我们的快乐。所以。所以我只能独自来到,深夜大海的身边。涉水到深处,站在黑暗潮水之中。撩起绉丝裙子至腰上。再一次闭上眼睛。你亲吻我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开始苍老。你的亲吻,像烟花一样蹿到高空。不遗余力。束手无策。所以,要蜷缩起来,把头靠在你的腿上安睡。这样我才能睡着,才能忘记时间吞噬我的不留余地。你的手指抚摸在我的嘴唇上。这咸味的液体,不是眼泪。是大海的孤独。孤独是,在你需要别人的时候,你遍寻不着。在你不需要别人的时候,你自给自足。灵魂像茁壮的黝黑枝桠,一簇一簇,开满即将被大风吹熄的白色花朵。它们不是灯笼。不能照明我独自颠沛流离的路途。因此我要。我要你拥抱我。就好像你在睡梦中捡到一个赤裸的深蓝色孩子。你在失望中给自己买了一根水果味道的棒棒糖,走在阳光之下,吧嗒吧舔掉了它。你吃冰激凌的时候忘记擦去嘴角的余味,于是以为幸福就是这样。你对我说你爱我就好像在幻觉中看到寥落的自己,于是一边走路一边唱起歌来。你一旦喝醉就可以变得对这个世间很有勇气。你看到我的时候,我的心在盛放成芍药的样子。芳香凛冽。于是你低下头询问我的长久。无话可说。再一次深入大海。潮水汹涌而至,温柔舔动。抽身而退。流沙飞速滑落,没有丝毫留恋。远方有石头森林的霓虹灯光,灿烂流动。在歌舞升平的乱世,我们的欢喜没有安稳。温暖没有根基。爱一个人又没有诺言。没有考验。于是也就没有相信。而相信。是大海的唯一真理。它要你屏住呼吸,沉入它的灵魂,甘愿被黑暗覆盖。可是你说,我因为过分清醒而从未曾学会游泳。只有。只有夜晚沉醉在它自己的幻觉之中。沉醉是我离开你的时候,途经的洁白花树。它因为知道自己要死,所以开得恬不知耻。但是我们小心翼翼,并没有花朵的无知与诚实。花朵知道它的期限。我们不知道。而我们如此盲目,一直又比花朵清醒。走入潮水之中,看到月光下的倒影。你知道你很寥落,但是你在爱。烟花飞腾的时候,火焰掉人海中。遗忘就和记得一样,是送给彼此的最好纪念。爱,从来都不算是归宿。也不是我们彼此的救渡。再一次背转身去,面对一个人的黑暗大海。沿着海岸线。迎风向上。三日  朋友她在5月结婚。说,婚后的生活,就是与老公离群索居,一起看漫画打游戏。很少和人交往。老公在超市买了卡通书,字太小看不清楚,就又买了放大镜,一个人躲在被窝里看。她说完,我们就在MSN两头笑。看得出来,两个人都是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没有计较。那么这样的婚姻,也应该是对的。她单身的日子,在上海的西区租住小公寓,我曾留宿。很少见到这样坚韧的女子。头发时常染成红红黄黄的斑斓颜色,穿日本味道的布衣服,给不同的杂志社撰稿谋生。房间很简单,有一张铺着白色棉布床单的单人床。矜持洁净的单人床。卫生间需要修理,她嘱咐我洗澡的时候闭上眼睛。我抬起头,看到被铁锈腐蚀得发黄的水管。每个女子都需要这样独力支撑,度过一段没有男子关怀的情感匮乏期。晚上睡地上的凉席,一起看了几张闷人的欧洲碟片,几乎一夜未眠。天亮时分,才疲倦地各自背向而卧。我醒来的时候,光着脚走到阳台上,在这个二十八层的小公寓窗口边拍下一张照片。是凌晨透蓝的天空,还有天光雾气中石头森林的楼群。喝完咖啡,把一个小型的SONY采访机递给她。她捏在手里,反身坐在椅子上,下巴支着椅背,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话。我给一本广州的画报杂志做人物采访。她是我其中一个人物。在炎热潮湿的街头,拍她的半边侧脸。拍晾满了衣服的旧公寓。拍她敲击在键盘上的洁净的手指。喜欢做采访,是因着如果它被当成一种严肃深入的方式,可以摸索一个身边人的生活表象,并接近他真实的内心。一起在小餐馆里吃豆腐螃蟹煲。说了非常之多。关于爱,写作,以及生活。谈到朋友,她说她不会再主动去结交任何新朋友,只是看着有哪些人会自动消失。然后,留下来的那几个,就是朋友。又说,想过某天如果坐在飞机上,飞机即将坠落,可以打一个电话给別人道别,那么可以打给谁。想了半天,实在是没有这个人。倒是有可能会想着我的电脑,不知道我死了之后,它会落在谁的手里。这样的话,是让说着的人,和听着的人,都会很灰心。这种心境,感觉很熟悉。都自觉始终待人真诚,善良洁净,但却很难与人靠近。或许是与这个世间天生的疏离感。是经常会想找人出来聊天,但翻开通讯录,密密麻麻的号码,最终也不知道可以打一个电话给谁的人。如此清冷心情。时间久了,便也习惯。曾有人说过,绝对不会独自去餐馆吃饭,似乎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可是我依旧经常独自去餐馆吃饭。回转寿司店稍微好一些,因为独坐在那里不显得突兀。可以喝点梅子酒,看电视,抽烟,无所事事。谁都知道孤独的确是一种可耻。但它无可回避。终于是要结婚了。她。把一对红色缎子绣花鞋从北京寄给上海。鞋面上刺绣着喜气洋洋的牡丹和凤凰。可算是女朋友里面最早结婚的一个。但愿婚姻是某种孤独的终结,虽然我心里知道那不成立。但那依旧是一件需要祝福的事。四日  诗句亲爱的,我不知道死前/你是否想玩孩子们的游戏——相信你也玩过了/游戏里,你沿着一道窄窄的花墙跑过/你把墙看做山脊/山脊两翼沉浸在雪落的天幕中/深不可测……要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分钟都会有人可能死于抑郁症。仅仅因为他们身体内部合成复合胺的化学成分,不够正常的标准量。因此,摄影师黛安·阿勃丝一如他们惯常采用的手段,脱光衣服,沉入水底,在浴缸里割脉自杀。血把水染成肉感的粉红色。一团一团有待稀释。你的身边也许会有许多许多的人。但在你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通常都不在。或者在那个时候,你也并不需要任何一个。没有人可以带来拯救。她的尸体,一如那些在抑郁症中深度自闭的人所得到的下场:被发现时已经腐烂。黛安的哥哥为她的死去写了一首诗。1971年的诗。

前言

十年1二○○○年一月,出版第一本书,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以“安妮宝贝”,一个信手拈来的随意笔名,开始写作生涯。经常有人问这个笔名有何含义。事实上,它除了持有一个永久的女童式形象,别无深义。之前并未想到过会从事写作,写了十年,并且还在继续。这个笔名,实在是随机,或者说随缘。十年后,也有人劝我改掉这个笔名,恢复本名写作。时间迅疾如同白马过隙。十年前后,不管是生活,还是写作,改变都很多。但这个女童式的笔名,依然保持。就让它代表一个写作者在创作中应该保持的某种初心。十年。陆续出版《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二三事》《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二○一一年出版尚未收入文集的是《春宴》。这九本书,包括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随笔、摄影等种种形式。其间发表万字短篇小说《表演》《月》《长亭》,以及其他的专栏文章,散见于其他杂志。这些作品以后将会结集出版。这一次出版文集,是一个有纪念性的整理。如果有所划分,这些年的作品可分为三个阶段。《告别薇安》(2000年1月),《八月未央》(2001年1月)。大多是短篇小说和散文。文章常在一夜之间迅速写完,也无修改,直接让读者阅读,因此作品有某种写作训练和文字游戏的态度。有充沛激情,缺陷也明显。文字较多字词、意象、情绪上的重复和放纵,氛围黑暗消极。主题大多关于年少轻狂,叛逆之心,匮乏对抗,情爱妄想。《彼岸花》(2001年9月),《蔷薇岛屿》(2002年9月),《二三事》(2004年1月),《清醒纪》(2004年10月)。在保留早期作品颓废色彩和情爱主题之外,较多记录自我思省和观点,文字呈现简练清洁。《莲花》(2006年3月),《素年锦时》(2007年9月),《春宴》(2011年8月)。技巧和表达有了控制,探讨人与自身、他人、环境、时代等种种层面的关系,文字理性和感性适度,在文体中建立起一种自觉。若按时间走向阅读这些作品,可看出它们的不同风格。理清这个脉络,较能让读者对一个写作者创作的行进和生长过程产生全面认知,而不至于执著于某个阶段的评价,懒怠于去了解对方走向的真实。期间,读者产生新的流向和选择。喜欢早期风格的读者,觉得后来的作品晦涩或不解,不再满足自身喜好。喜欢后期风格的读者,则往前回溯并不接受。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读者,在这些作品中各取所需。同时,新的读者在加入。2回首来路,从不认为自己在十年之后,是一个重要的或完善的写作者。事实上,越往前走,越能看到作品中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反省自问之际,也越觉单小轻微。但也从不诚惶诚恐,因安然于心灵的道路循序渐进,种种知见、心绪、洞察、提炼,只能从容按照既定的步履前往。不同驿站,不同风景,最终留下的,只有一种走过千山万水观望流光过境的空旷。单纯混沌中有美,剧烈偏执中有美,百无禁忌中有美,谦卑克制中也有美。这些原本属于人对自身生命的处理和完善。微小人类的言论不足道,由凡人创作的文字作品也多有缺漏不足。一个作者写下的文字,最终不过是与自己的生命相关。作为微小个体,试探虚空的疆域,实践思考和表达,让足迹趋向更远处。只有这个价值可穿透种种评断争议的主观和生命无常存在的客观,穿透文字本身烟云般属性。3也许这些文字曾给予过人感动、抚慰、共识或启发,亦或令人不适、不解、不满,乃至产生忿意。种种存在,都是合理。写作是一条个人道路,无需奢求理解或需要更多解释。但它最终方向是汇人世间万物的整体秩序,汇入大心的领域,如同水滴汇人大海。是一样的道理。愿这些文字在书写和沉没于水中时,于你我交会的因缘中,种种欢喜或障碍的种子,光明或黑暗的能量,成全各自的修行,并最终趋于唯一存在的光源。谢谢所有合作过的不同工作领域的人们所提供的帮助。谢谢大家十年来的欣赏、支持和勉励。谢谢。安妮宝贝北京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十年。陆续出版《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二三事》《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 …… 回首来路,从不认为自己在十年之后,是一个重要的或完善的写作者。事实上,越往前走,越能看到作品中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反省自问之际,也越觉单小轻微。 但也从不诚惶诚恐,因安然于心灵的道路循序渐进,种种知见、心绪、洞察、提炼,只能从容按照既定的步履前往。不同驿站,不同风景,最终留下的,只有一种走过千山万水观望流光过境的空旷。 单纯混沌中有美,剧烈偏执中有美,百无禁忌中有美,谦卑克制中也有美。这些原本属于人对自身生命的处理和完善。微小人类的言论不足道,由凡人创作的文字作品也多有缺漏不足。一个作者写下的文字,最终不过是与自己的生命相关。 作为微小个体,试探虚空的疆域,实践思考和表达,让足迹趋向更远处。只有这个价值可穿透种种评断争议的主观和生命无常存在的客观,穿透文字本身烟云般属性。

内容概要

安妮宝贝,作家。
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浙江。曾任职银行、广告公司、网站、杂志社等。
1998年在互联网上发表短篇小说,作品被广泛流传阅读。此阶段作品结集于《告别薇安》(2000)、《八月未央》(2001)。2000年终止互联网创作,开始职业写作。
陆续出版《彼岸花》(2001),《蔷薇岛屿》(2002),《二三事》(2004),《清醒纪》(2004)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摄影、散文杂文各式作品。题材多围绕城市中游离者的边缘生活,探索人之内心与自身及外界的关系,文体自省疏离,风格清洌。作品均持续进入全国各类畅销书排行榜,更被引介到香港、台湾、越南、韩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地区和国家。
写作之余,热衷长途旅行及徒步。2004年,徒步雅鲁藏布峡谷抵达西藏墨脱,此后出版长篇小说《莲花》(2006),入选2006年《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入选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30本书之一。2007年诞下女儿。同年出版散文集《素年锦时》(2007),谈论流年往事,阐述创作和生活观点。2009年参与出版摄影、音乐、短篇小说三方合作的《月》。翻译英文儿童绘本《有一天》《白雪晶晶》。2010年,摄影作品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当代艺术群展。
2011年,主编文学读物《大方》。小说《七月与安生》被改编成话剧。出版最新作品长篇小说《春宴》(2011)。
现居北京。

书籍目录

【一日。日光照耀】
19 栀子
20 海啸
23 朋友
26 诗句
27 蝴蝶
28 做梦
31 疑问
……

编辑推荐

《清醒纪》:安妮的文字是炙热的毒,苦涩从舌根曼延开来。有些事,一切尽在掌握,有些却无能为力,我们的爱,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未有答案,从她的暖暖,乔,林,恩和……《清醒纪》是安妮宝贝最新小说散文集。《清醒纪》细微记录,轻省回望,关于云朵、光线、广场的烟火,雨水以及消失踪迹的爱人,关于心与时间的边缘,不可测量及无可追寻的情感,沉默对峙,清醒探询。写作是一条个人道路,无需奢求理解或需要更多解释,但它最终方向是汇入世间万物的整体秩序,汇入大心的领域,如同水滴汇入大海,愿这些文字在书写和沉没于水中时,于你我交会的因缘中,种种欢喜或障碍的种子,光明或黑暗的能量,成全各自的修行,并最终趋于唯一存在的光源。来来,让我们去看一场深夜无疾而终的烟花,烟花飞腾的时候,火焰掉入海中,遗忘就和记得一样是送给彼此的最好纪念。安妮宝贝,十年修订典藏文集,日影飞去,字入水中。

作者简介

《清醒纪》是安妮宝贝最新创作的一部小说散文集。《清醒纪》以城市为核心,将小说和散文糅合在一起,展示了一个时空错落、纷杂缤纷的世界,对时间与人、孤独与爱、隐秘与盛大等生命主题进行了深入和尖锐的探讨。
细微记录,轻省回望,关于云朵、光线、广场的烟火、雨水,以及消失踪迹的爱人;关于心与时间的边缘,不可测量及无可追寻的情感……

点击链接进入:
《告别薇安(10年修订典藏文集)》
《八月未央》
《彼岸花》
《蔷薇岛屿(10年典藏版)》
《二三事》
《清醒纪》
《莲花(2011版)》
《安妮宝贝十年典藏套装(套装共8册)》
《大方02》
《大方》

图书封面


 清醒纪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若要自由,就要放弃安全,像一盏明灯,在我每个麻木时分失去很多东西一个人不痛不痒的活着,日出日落,还有什么能让我满足,那么坚决的放弃,这么清晰的难受,算是后知后觉么我想给我的灵魂找一条出路,也许路太远,没有归宿,但我只能前往,只能前往,不能回头,你知道的
  •     母亲是个很节俭的人,从不把钱花在电影院、钱柜这些消费性的地方,可是她知道我很喜欢看电影,有一次主动提出要和我一起去看场电影。那天她嫌打车太贵执意要坐公交车去电影院,害的我们错过了电影的开场,这次经历成了印象中很不愉快的记忆,自此我再也没有和她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学生时代她一直告诫我不要早恋。我高中时晚自习回家,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总是“怎么回来这么晚?”这句话被青春期敏感心性的我误读出很多意思,因此和她大吵一架。现在回想起这句话,觉得她也许只是纯粹地向我表示关心而已。这种对父母的好意“不怀好意”的事情不胜枚举。事实上我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在伤父母的心。以前从来没想过父母会老去。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父母其实也是能力有限的大人,我学习做人的过程也是父母学习做父母的过程,是需要彼此宽悯体谅的。要是我早知道这个道理是不是青春期的暴烈心性就能收敛一点,对父母的伤害就能少一点?十几岁时大脑是混沌不开化的,二十几岁的时候清醒了一些,却更不知道怎么和父母相处了。因为知道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有时候想起来自己都觉得没办法原谅自己……之前A问我,他的朋友伤害过他,该不该原谅他的朋友?我只想说我们自己尚且不能原谅自己的时候,又怎么能责怪他人?岁月宽宏无欺,且行且珍惜吧。
  •     逛书店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安妮宝贝出新书了不知觉的,这个名字已经存在了十年想起她,印象中却还是最早时候的告别薇安和彼岸花那时,她风头正劲,所以也翻过一些她的字出入夜店的,妆容精致的女子泪痣,血,匕首,绣着大朵暗红色花纹的长裙同性间的暧昧,极端的爱与恨……很多很多尖锐的,歇斯底里的词语像雪花碎片般的一齐涌来……新书的其中一本,叫做清醒纪封面是我很喜欢的那种绿色翻了几页觉得她变了很多变得平和淡然了只是,她还是那样骄傲突然间,觉得她很像一朵花什么花呢?下一秒就要枯萎此时拼尽全力盛放的花从前的她可能是血红现在应是纯白不知有没有她的书迷,见笑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于你我交会的因缘中
    种种欢喜或障碍的种子
    光明或黑暗的能量
    成全各自的修行
    并最终趋于唯一存在的光源
  •     回首来路,从不认为自己在十年之后,是一个重要的或完善的写作者。事实上,越往前走,越能看到作品中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反省自问之际,也越觉单小轻微。但也从不诚惶诚恐,因安然于心灵的道路循序渐进,种种知见、心绪、洞察、提炼,只能从容按照既定的步履前往。不同驿站,不同风景,最终留下的,只有一种走过千山万水观望流光过境的空旷。单纯混沌中有美,剧烈偏执中有美,百无禁忌中有美,谦卑克制中也有美。这些原本属于人对自身生命的处理和完善。微小人类的言论不足道,由凡人创作的文字作品也多有缺漏不足。一个作者写下的文字,最终不过是与自己的生命相关。作为微小个体,试探虚空的疆域,实践思考和表达,让足迹趋向更远处。只有这个价值可穿透种种评断争议的主观和生命无常存在的客观,穿透文字本身烟云般属性。
  •     我只相信时间
  •     影响过
  •     2017年2月25日读,2017-60,图41。
  •     喜欢她的文字
  •     安妮宝贝的散文写的一如既往的棒不过更喜欢他的彼岸花
  •     写的有点矫情对我的性格来说。
  •     头发在枕头上开出花 清晨在窗口抽烟 做爱后会哭
  •     中间有些篇章我不是很懂,也许还经历或到那个年龄,最后写关于她父母的地方令我很感动。我看到关于作者的,一个评价,"感性而缺乏逻辑",我觉得那样的状态还挺好的。
  •     长篇不好看 短篇还可以
  •     安妮宝贝最喜欢的一本
  •     15.04.18 一些句子越看越有味道。
  •     这是一本可以阅读无数遍的书。
      很大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情节。更大的原因是,充满细节。
      因此,截取某些词句,作为辅佐书评的证据,我以为是不必要的。这样一本随笔书,本身已是断章精华,每每读上一段,感受到一点清新或是苍凉,便足够,因而可以无数遍地读下去。
      安妮宝贝在此关注纯粹的生与活,爱与失,死与念。这种片断的随笔,充满了我们所不知的安妮的神性,她正在锻造自己的语言,使之更具诗意。
      
      有时候我们在一部小说中间,会读到这样的片断,感到赏心悦目,却又可以一目十行,假若你更多在关心人物的生死、故事的走向。这一次,安妮便用一本书的空间来容纳这样的片断。所谓清醒的纪录,又可谓是记录清醒的纪年。
      
      安妮在成长,从早年的伤痛和洁净里,逐渐摸索出了神性的轨迹。她因而超脱,摆脱禁锢了多少写作者的所谓情节和故事。她因袭自己的幸运,用瞬间曝光的摄影方式来写作,率性,暂时不再指望虚构,同样抵达真理。
      片断式的写作,更容易接近诗意。更容易书写邂逅,旅行,梦,和家,所以也就很适合现代人的领悟和想象。
      也就更适合用朴素的照片作为舞台上沉默的主角,让文字成为旁白,徐徐流淌。
      从《蔷薇岛屿》开始,我们就看到了安妮的照片。这些照片,朴素之极,不讲求曝光或技巧,只是停留在瞬间的领悟。是一个女子留驻时光的一种方法。是这个世代我们留存回忆的一种可行的方案。她势必是得到了某种满足,文字、小说所不能达到的瞬间恒久。
      摆脱了承袭已久的叙事方式,便允许作家按照自我的自觉的意识去深入挖掘一个细节、一个场景的潜力。而挖掘的工具,是思想,以及诗意的语言,如今还能辅以单纯的影像。这是令一个小说家向更深层文学领域拓展的途径。
      我相信,这些照片,能让她更懂得如何细致地描述。因为我看到,对于细节的深究,她已经不再是作表面的描绘。平凡的事物,会有灵光一现,会有余韵长久,便是诗意。
      
      《海潮》一章,最可见我所说的诗意。这是一篇时间地点人物都确定、又都恍惚的作品。安妮给予了梦一般的氛围描述,使得这段邂逅的爱情,具有那样神话般的蓝色,是直指人心的幻美。以及节奏感的完美,也是安妮作品中较为突出的一章,欲言又止或层层递进,是不苟于形式的诗歌。我以为这是发自肺腑的文字。是任何情节、小说都无法拥有的虚无之纯粹。
      诗意,是安妮这样的作家所追求的。所谓故事,无论长短,都涉及设计的能力。而诗意,是固有的气质。
      在《清醒纪》中,不乏我们熟悉的叙述,记录感动安妮的一景、一影、一书、一人。那些反而是实实在在的。反而是这些如海潮般缥缈而深情的作品,具有沉醉人心的潜力。
      
      作为一个的自觉的收集者,安妮以她独有的充沛的耐心发掘了我们生活中的诸多细节。类如对花的迷恋,此次我终于找到了根源。竟是家族事业的影子,是母亲做刺绣手工而给小女孩留下的一生的印记。这时候,再读写父母的篇章,便尤其觉得心疼。女子的成长,终于疏离和回归家庭的步骤。作为安妮,是全然保留在了文字里,细心的人才能读懂。将父母单纯地称为“他和她”,我以为是安妮独有的亲昵和旁观的姿态。
      这亦是清醒的一种。
      
      清醒的生活,不可能只有自己。所谓安妮式的自恋,我以为到这里已经完全终止了。
      她的书写中开始有大量他人的踪影,是剧烈的影响,也会是一些淡漠的瞬间。影响她的,可能还不止是我们看到的这些人和事、或是旅程,还有更深一点的阅读和旁观,造就了现在这个清醒而自省的安妮。你会问,她这几年,看了谁的书,谁的诗,她究竟去了哪些地方。
      同时,你会看到她对写作者身份的认可。这是一种秘而不宣的告白,她对自己的定位,已经不再是一个爱和残酷和伤痛的杜撰者、记录者。当然,也许她就不曾这样希望过。
      
      读者会感到,在生活她的生活,并且是被萃取的精华;在恋爱她的恋爱,并且是被记住的时刻;也在回忆她的回忆,并且是被诗意的回忆。
      
      以这样的文体形式,可以随意地截取影视和阅读的感受,可以浓缩地写下珍重的朋友,可以率真地留下花草、衣物、烟和云彩的痕迹。
      我觉得从某一种意义上,安妮的这种形式感和岩井俊二很像。他们都纠缠在青春期的情感中,基本上不会去谈论世俗的买车买房或是股票投资。他们固执于自己珍爱的美的瞬间,并且一遍又一遍地、一遍比一遍深刻地去描摹。渐渐成就自己的艺术。会因此,看到了时光,看到了地球的更多部分,包括天空。
      对于形式感的关注、乃至固执,也渐渐显影出了良性的效应。我记得安妮不止一次和我提到,从此以后的写作,都只用逗号和句号。而另一方面,我看到她的每一本书,都有相似的字体和字号,排版的留白,以及图片暗哑的质地。
      这一次的封面更是洗尽铅华。不知道有多少作者这样期望过,却如今是她的一本随笔,这样被我们看到,一半光洁,一半灿烂。
      包括已然成型的安妮式的审美情趣,其中有饱满的植物、具体的质地、鲜丽的色彩、清淡的味道,以及浓烈而短暂的爱。她在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这些(比如《质感》一章),事实上,不如一些读者所说,她只能、只会说这些情调,事实上,她在告诉你她的执着,留下来文字,是为了让你分享她证实了的自我存在。
      有的写作者是幸运的,但维持幸运又有很多种伎俩。我所感到的安妮,是不停歇在原有的、甚至可能是最受人欢迎的浅白程度,她希望自己能在这些反复叙述的细节和情怀中坚韧地深刻起来,从故事所遮掩或揭露的起点,达到灵魂的纯粹。作为一个幸运者,她的这种努力,其实是冒险的。好在,只要抵达,这些灵魂性的告白,便是人人都能读懂的。这便成了可能的捷径。有如一种二律背反,是最远的,也是最近的,一种写作方式。
      
      在这本看似散淡的书里,人们可以摸索到一道朦胧的爱的线索。不再是单纯的爱情。我们看到安妮以一个成熟作家的手法,打开了自己,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曾经被蒙蔽、被回避的感情,和诚实。我以为这本书中的《他和她》的章节,完全可以独立成书,其中有安妮前所未有的爱和真实。
      这更是人生清醒的一种。以此书,完满她的灵魂,和这段已然逝去的时光。 。。
  •     她对于生活的记录与感慨。但是我又怎么觉得这是篇短小说的合集?
  •     2014.1.1 作为新的一年买给自己的礼物 也是为了提醒自己应该清醒了 所以才买的这本书 不过在高中的那段时光里它确实给了我一些新的想法与感触 慢慢的也喜欢上了安妮宝贝的文字 不能说很好 但在我心里是最好 怀念那些日子
  •     看了很多安妮宝贝的书,觉得清醒纪最合我心,很高兴
  •     清晨 南京 音乐 “有一些盛名繁华之下结束生命的人,也许是因为长久反复的自省 华丽的表演者 在形式感之中忘记了自己的所求。而清醒的表演者,听到内心的声音,并试图表达。只是,表达之后,入戏与出戏只有一步之遥,但太过投入,最终惘然于内心的途径该通往何处。 若对自己有太多自省,触摸到的生命之深渊,便更暗更长。”
  •     来来让我们去看一场深夜无疾而终的烟花烟花飞腾的时候火焰掉入海中遗忘就和记得一样是送给彼此的最好纪念一直以来都喜欢安妮的文字风格。
  •     淡得就像一杯白开水 真美
  •     清醒纪是我看的安妮宝贝的第一本书
    图片非常好看,内容更是没有什么话好说的了
    好书,看了才知道
  •     我是一口气买了六本这个系统一共有十本的,都很棒啊。
  •     她的书只喜欢这一本,很多读不懂很多很贴切的懂,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只能看懂本来就懂的字,看书就是寻找共鸣,很多我不会写不会说的东西在她的书里找到,所以一遍又一遍得看
  •     她大概高中时是跑题作文的典范吧
  •     这是安妮宝贝的文集,这一本主要写了她自身的经历。也是她惯有的风格,别样的氛围。
  •     清醒纪改变了我对安妮宝贝的看法,以前一直觉得她的文字太压抑,有点无病呻吟的感觉。看到清醒纪后我才发现那是自己的偏见。
  •     读的安妮的第二本书,在高中,没有蔷薇岛屿好,但依然很沉静,有些怀念那时,想起那时的感觉
  •     安妮宝贝的作品,以前没看过,大概先翻了几页,还不错。
  •     安妮宝贝的书永远也读不完。因为无论什么时候打开到哪一页,都会读下去,仿佛初次读到的感觉。
     
      《清醒纪》算是安妮严格意义上的第六本书
      
       失却了《告别薇安》《八月未央》的阴凄

      《彼岸花》的通透清冽

      《蔷薇岛屿》《二三事》的自我重复
      
      《清醒纪》的确给我一种清醒的感觉
      
       可这样的清醒背后

       我怎么感觉到深深的悲哀
      
       我真的

       宁愿混沌地睡去

       不愿清醒地睁开双眼

    谁比谁清醒

    于是

    谁比谁残酷。
  •     非常的喜欢,因为是安妮宝贝的文字,很清冽,堵起来比较舒服,目前只买了这一本她的,以后如果有时间的话,会在当当买她的其他的作品。
  •     一直喜欢安妮宝贝的文字。 看着让人心情沉寂。清醒纪不像是小说。倒像是对生活的记述。我很喜欢。
  •     带有启蒙意味的书籍
  •     我真是不想承认我看过安妮宝贝
  •     很好。
  •     十分喜欢安妮宝贝的作品,心灵
  •     “来 来 让我们去看一场深夜无疾而终的烟花 烟花飞腾的时候 火焰掉入海中 遗忘就和记得一样 是送给彼此的最好纪念” 里面的句子美到窒息 第二本
  •     安妮宝贝的书,之前完全看过的只有《素年锦时》,这个在女性读物中有推荐就买了。书设计的很清爽,舒适。拿来在火车上读,虽然耳边匡唐匡唐作响,但是读进去舒服的感觉是一点不受影响,反而收获了一份安静的优雅心态。过了上火车就大口大口吃零食聊天的年纪,内心的完全由一本书来满足,感觉很好。以后坐车一定会拿上本书的,是个读书的好方式。推荐!
  •     一直都喜欢安妮宝贝的书,这本书和《素年锦时》写作形式类似,文字可触摸的到
  •     喜欢最世的书,喜欢安妮宝贝,喜欢清醒纪
  •     有些不是很读的懂,有些又是很贴切的懂,读的时候感觉就像白开水一般,但是读完之后那种感觉会一直让你记住
  •     安妮宝贝的作品无条件的喜欢!日影飞去,自如水中!
  •     喜欢安妮宝贝不是一天两天了,上学的时候就迷恋到不行。工作了之后时间是不确定的,没有大把的时间来阅读,散文似的文章,日历感觉的记事,让人感觉很随意。或许那是自己的心境,喜欢那样的感觉。干脆、平和,即使很伤心很激动的事情都可以平和的娓娓道出。
  •     清醒纪(安妮宝贝十年典藏文集)
  •     恩喜欢安妮宝贝的书呢~尤其是清醒纪~~
  •     那是我在武汉大学的一个旧书店淘的一本书,第一次看安妮是因为朋友的一本《素年锦时》
  •     以前听同学推荐过这本书,最近偶然想起来了。第一次阅读安妮宝贝的作品,还没有看内容,但是从包装和书的设计就已经让我蠢蠢欲读了~这几次买的书密封的都很严实,很干净~以后还会多多在当当上买书的!
  •     安妮宝贝的书越看越喜欢,这是第二本,她总是能把话说到你的心里去,她的深刻、清醒、独道让我由衷的喜欢。
  •     看了本书会自省,虽带有颓废色彩,但文字简练清洁,感觉很美,还会继续读安妮宝贝其他的作品。
  •     重读。安妮在写日记,而我们非要买一本看看…
  •     遗忘就和记得一样, 是送给彼此的最好纪念。 我很痛苦啊,我到底为啥当初看了这么多精神毒药。
  •     可惜这不是安妮宝贝,是别人。
  •     想起一些人。他们就像在我的世界里盛开过的烟花,被逼迫窜到高空痛楚盛放,然后消失。仿佛彼此邂逅的意义,只在于交会的光华瞬间,剩下来的,那不过是一些惨淡的事。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于是轻轻想起他和她来,内心温暖。
  •     之前看了一本《素年锦时》,就开始喜欢安妮宝贝的书了,这本《清醒纪》我很喜欢,言语很犀利、细腻、一针见血
  •     一直很喜欢安妮宝贝的小说,散文还是第一次买,这类小说适合在下雨天,一本清茶,一份悠闲时光来打发。
  •     淡薄
  •      随笔 . 很喜欢 我们的爱没有考验.
  •     我居然读完了一整本安妮的书,真羞耻……
  •     某天如果我觉得不再爱你,我就不会再感觉寂寞
  •     安妮的短篇还是好过小说
  •     安妮宝贝这本书给人感觉很宁静。看过她的几本书,这本应该是印象最深的。所以说,是清醒纪。
  •     安妮宝贝的又一本小说,以前觉得她只是网络作家,写作一般般,其实完全不是,她的作品绝对不会令你失望。
  •     没想到书的简介是我最爱的一段文字。想念安妮的文字了。想念我没看完的那本得未曾有。
  •     安妮宝贝的书我个人喜欢二三事 这本是同学推荐的
  •     基本上每篇散文都不长,有的只是一段文字,但是依旧有魔力。安妮宝贝,这些年来的陪伴。十年典藏
  •     大概翻了两页, 真的很惊喜, 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看安妮宝贝的作品了。。。后续再购买其他文集。
  •     安妮宝贝的文字总能戳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非常的细腻,读过之后总有一种莫名的忧伤和空落。安妮宝贝的作品中,最喜欢清醒纪。
  •     安妮宝贝的作品不会让你失望。
  •     一直很喜欢安妮宝贝的
    她的书终于都收集齐了~
    感谢十年文集的出版呐
    不过,还是更喜欢硬封面一些
  •     大概三年了吧……每次都看不下去,到现在还没看完
  •     优雅女性必读的书,安妮宝贝经典作品,不错。
  •     清醒纪(安妮宝贝十年典藏文集),这本书是正版书
  •     无序地看一个作者写的书,好混乱。
  •     我忧伤又非主流的高中
  •     包装还好,简易版,内容比较随心,作者描写很好,还会继续购买安妮宝贝的作品
  •     里面有插图,喜欢安妮宝贝的文字,其实没有像谁说得有多阴暗,不过是人家的风格。相由心生。
  •     被弄丢的书系列……今日碰巧看到 以前看会哭 现在只觉得淡淡的
  •     很少看到安妮宝贝的散文类的作品,这是其中我喜欢的一件,真是很不容易呢
  •     大一时读的书 已经忘了写的是什么 大概每个人在年少的书架上都有一本安妮宝贝
  •     第一次读安妮宝贝的书 读的很快 思维跳跃挺大的 也就是一种猜不透的朦胧的美感
  •     前一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有一条帖子说过《清醒纪》是知性女子必要的十本书之一 安妮宝贝的书 就只有这本我没有看过 不为别的 就因为我对书名没有太多的感触 给自己买了这本书 觉得微博的推荐果然没错 是一本很好的书 一如安妮宝贝给我的感觉 喜欢一个人静静的 慢慢的细读
  •     我觉得清醒记比莲花好看得多,
    文笔也比莲花要好
    个人感觉
    到了莲花
    有些文笔和语句甚至以前安妮宝贝都用过
    是不是词穷了
  •     很喜欢安妮宝贝的书。还准备买她的莲花八月未央等书。
  •     安妮宝贝的书常常让人无法逃避地活在现实里,现实却不露骨,我还不曾深入了解安妮宝贝,但是读了这本书后却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她。文字简洁,文风朴素,有着巨蟹座女子的物质。对自然和细节的观察和挖掘,文笔清朗,意境淡雅。在经历数年心渐渐成熟,不再沉醉于稀薄幻觉,变得清淡有节制。她的故事简单,赋予故事的含义却颇丰饶,作品一般都潜藏着自我解释的系统,随处可见高度概括、清醒自解和向更高更深处的探索,文字急迫、紧张、直接,具有解放的活力与直指本心的诚意。
  •     反正我看不太清醒
  •     还不错吧,安妮宝贝的十年典藏文集。
  •     她的书里最喜欢这本。
  •     朋友出车祸住院。到医院里照顾她一夜。同病房里的老人半夜一直哼哼,被吵得睡不着。于是凌晨两三点抱着这本书到了医院值班室里借着灯光看书。真真是一出清醒纪。
  •     印象最深的是《他她》,是在写父母,悼念亡父,珍惜母亲在世的陪伴,但又愧疚的心情。4个小时看完,说实话挺慢的,因为里面很多阴郁的执拗的情感,似乎是抑郁多日自己的写照,所以来回揣摩了很久。
  •     买的第三本安妮宝贝的作品 每本书都能读出不一样的感悟和心得
  •     最近睡前会读几页,比她的新书好看很多。
  •     书还没看,不过看网上写着是一本应该看的书,喜欢安妮宝贝的作品~支持
  •     感觉有些事是安妮按照第三人称写的。在文章中看到了忧郁,孤独。看安妮宝贝的文字有种压抑感。
  •     清醒纪(安妮宝贝十年典藏文集) 是帮朋友买的 看起来很好呢 拿起来就很丰富的感觉 封面的字很好看
  •     安妮宝贝的作品一直都在跟中,清醒纪的包装我很喜欢,内容很清水,看完跟进很舒服
  •     看过的安妮宝贝中最喜欢的一本
  •     安妮宝贝十年修订典葳文集,值得收藏。
  •     很早就喜欢安妮宝贝的作品 不错
  •     一度认为读她的东西是耻辱,这本稍好些。另,照片何必拿出来,在微博发发就可以了。
  •     看不下去,不自虐了,弃,实在不喜欢故作矫情的文字。
  •     对于句号的滥用,作为语言风格来说我是不喜欢的。好在本书短促,读下来也不费劲,不过这是安妮的风格,没有什么可责备的,书中有看得见的思考和诚挚,也是能找得到点破人生的箴言
  •     看到一半了。感觉比较喜欢安妮宝贝现在写的文章。以前的告别薇安太沉重消极了。挺喜欢那种叙事讲生活的文章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