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菩提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随喜菩提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512504073
作者:[台] 林清玄
页数:224页

章节摘录

朋友好意的拿三卷影片来借我看,是近两年来非常受瞩目的电影《悲情城市》、《菊豆》、《滚滚红尘》。朋友是学生时代一起学电影的好友。我们时常带着几个馒头到电影院去赶场,也都有过柏电影的少年志愿,后来因为时空因缘,使我们离开了电影。“你常常说中国人拍不出什么好电影,你看看这来自三个不同地区的电影,会发现中国人还是可以拍电影的。”朋友说。我抽空看了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大陆导演张艺谋的《菊豆》、香港导演严浩的《滚滚红尘》,因为是连着看的,感触特别深刻。他们同时都具有鲜明的历史与地理背景,但描述的却是人共同的情感。这些不同类型的情感里都有着悲情之美,情到深处,令人流下同情之泪。看完了,我同意朋友的观点:“是的,咱们中国人还是可以拍好电影的呀!”好电影虽有不同的定义,如果把定义放在感动人心、流畅无碍,有风格、有结构之美,有深切的人文思想与人道关怀,这三部电影无疑的都在水准之上。三个来自不同地区的中国导演,似乎都共同选择了抒情的音乐、开阔的大远景,以及缓慢推展的情节基调。这让我们有了更深的叹息。叹息的是,在中国的大背景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悲情的故事呢?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品,无一例外,都是悲剧。这使我想起一个宿命的观点:中国人是不是悲剧的民族呢?关于这一点,有一次和柏杨先生聊天,他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人是受了诅咒的民族!”我的看法虽没有这么强烈,但在听中国音乐时,却又不能不深思。中国的乐器可能是世界上最能悲哀的乐器。我每次听到洞箫、二胡、南胡、琵琶所演奏的音乐都有掩不住的悲意,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更是如泣如诉。即使像古筝、扬琴在本质上或没有那样悲伤,也是叮叮当当,引人忧伤。这种在乐器中表现的悲哀之情,时常引起我的迷思,或许是中国人太苦难了,不知道如何用欢喜的音乐来表达情感,或许是我们中国人觉得只有悲哀的曲式才有深刻的寓意。当然,中国音乐也偶有欢乐的序曲,像北管的急管繁弦,像节庆的锣鼓大阵,只是太嘈杂了,在过去的时候往往留下更凄涂的冷意。由于音乐里的冷调子,有一位拉南胡的朋友告诉我,从前如果是在夜里拉琴——弹昆琶、吹洞箫也是一样,结束的时候总要拉一曲送鬼曲。原因是,国乐里忧伤的曲子,总会使数十里外的鬼魂寻着乐音来聆听,并追思悲哀的前生事迹。如果不演奏送鬼曲,他们就会在附近徘彻终夜。明友说:“那有点类似西方的‘安魂曲,吧!但我已经几年没有拉送鬼曲了。”我说:“为什么?”“送鬼曲太长,拉的时候还仿佛听见‘安可,安可’的声音。”朋友玩笑的说:“现在我练琴完了,就念佛教的往生咒,然后说:‘南无阿弥陀佛!现在你们各自回家吧!音乐只是音乐。”

前言

朋友好意的拿三卷影片来借我看,是近两年来非常受瞩目的电影《悲情城市》、《菊豆》、《滚滚红尘》。朋友是学生时代一起学电影的好友。我们时常带着几个馒头到电影院去赶场,也都有过柏电影的少年志愿,后来因为时空因缘,使我们离开了电影。    “你常常说中国人拍不出什么好电影,你看看这来自三个不同地区的电影,会发现中国人还是可以拍电影的。”朋友说。    我抽空看了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大陆导演张艺谋的《菊豆》、香港导演严浩的《滚滚红尘》,因为是连着看的,感触特别深刻。他们同时都具有鲜明的历史与地理背景,但描述的却是人共同的情感。这些不同类型的情感里都有着悲情之美,情到深处,令人流下同情之泪。    看完了,我同意朋友的观点:“是的,咱们中国人还是可以拍好电影的呀!”    好电影虽有不同的定义,如果把定义放在感动人心、流畅无碍,有风格、有结构之美,有深切的人文思想与人道关怀,这三部电影无疑的都在水准之上。    三个来自不同地区的中国导演,似乎都共同选择了抒情的音乐、开阔的大远景,以及缓慢推展的情节基调。这让我们有了更深的叹息。叹息的是,在中国的大背景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悲情的故事呢?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品,无一例外,都是悲剧。    这使我想起一个宿命的观点:中国人是不是悲剧的民族呢?关于这一点,有一次和柏杨先生聊天,他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人是受了诅咒的民族!”我的看法虽没有这么强烈,但在听中国音乐时,却又不能不深思。    中国的乐器可能是世界上最能悲哀的乐器。我每次听到洞箫、二胡、南胡、琵琶所演奏的音乐都有掩不住的悲意,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更是如泣如诉。即使像古筝、扬琴在本质上或没有那样悲伤,也是叮叮当当,引人忧伤。    这种在乐器中表现的悲哀之情,时常引起我的迷思,或许是中国人太苦难了,不知道如何用欢喜的音乐来表达情感,或许是我们中国人觉得只有悲哀的曲式才有深刻的寓意。当然,中国音乐也偶有欢乐的序曲,像北管的急管繁弦,像节庆的锣鼓大阵,只是太嘈杂了,在过去的时候往往留下更凄涂的冷意。    由于音乐里的冷调子,有一位拉南胡的朋友告诉我,从前如果是在夜里拉琴——弹昆琶、吹洞箫也是一样,结束的时候总要拉一曲送鬼曲。原因是,国乐里忧伤的曲子,总会使数十里外的鬼魂寻着乐音来聆听,并追思悲哀的前生事迹。如果不演奏送鬼曲,他们就会在附近徘彻终夜。    明友说:“那有点类似西方的‘安魂曲,吧!但我已经几年没有拉送鬼曲了。”    我说:“为什么?”    “送鬼曲太长,拉的时候还仿佛听见‘安可,安可’的声音。”朋友玩笑的说:“现在我练琴完了,就念佛教的往生咒,然后说:‘南无阿弥陀佛!现在你们各自回家吧!音乐只是音乐。”    音乐只是音乐,电影只是电影,但是如果在艺术形式上,我们只擅于用悲剧来表示,那可能是深层意识里共同的本质。我们在《悲情城市》中看见哑巴青年惊惶的神色,在《滚滚红尘》里看到在雪地中踽踽颠踬的大远景,在《菊豆》结尾看到烈火中熔化的女主角,都是对着时代、对着中国人的苦难,一声最深沉的叹息与呼喊!    有一回,我赶赴乡下的庙会,正看到庙前两班戏班在“拼场”。一边是布袋戏里的金光戏,锣鼓喧天,鞭炮连响,而戏台前空无一人;另一边是歌仔戏的哭调,如怨如诉,缠绵悱恻,台前挤满了观众。    中国人还是比较喜欢悲剧吧!可悲的是,当悲剧不能满足我们的时候,我们并不转化为喜剧,而是变成流俗不堪的牛肉场。红尘是苦,生命悲凉,是任谁也懂得的。只是在转化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提升境界,使我们有清明的心,就只有少数人能知。    一次在台湾大学演讲,一位医学院五年级的学生问我:“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这重大的问号,使我呆了半晌,然后我说:“人活着,首先是要认清红尘是苦、生命悲凉,然后在红尘里深化自我,使我们有深刻的心,再以这种深刻来提升转化,用一种净化的态度向前走去!”    深化、转化、净化或许是空泛的,不易体验理清,但使我想起鲁迅的名句:“相逢一笑泯恩仇。”    “相逢一笑”是很高的境界,因为生命只是偶然的擦肩而过,“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要珍惜那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在悲情奔赴的红尘之约,我们总是在心里留下一个“船过水无痕”的祝愿呀!    一切人生的历程都有悲情,即使是佛教信徒,或甚至是修行者,也不能免于悲情。    正因为这种不可逃避的悲情,释迦牟尼佛才会在深夜里离开辉煌的皇宫走向冷寂的雪山和森林,是希望能解开这一团悲情的谜题,从而“离苦得乐”,得到究竟的解脱。    佛的最根本教化“苦·集·灭·道”,说的虽然都是苦,目标却是教我们离苦。因而,佛法虽以人生的苦难出发,却不是为让我们痛苦而存在的。反之,是为了走向平安、坦然、喜乐而存在。不然,佛也不必一再向我们宣讲“极乐世界”了。    这些年来,我因为写作“菩提系列”的因缘,与许许多多的佛教徒接触,发现许多人不仅未因学佛迈入心灵平安、生命喜乐之境,反而增加了许多烦恼和痛苦;他们苦恼的行囊不仅没有放下,反而在背上新增了许多包袱,包袱上写着“业障”、“轮回”、“因果”等等字迹,背带上则写着“人生是苦”、“厌离世间”的言语。    佛虽然一再宣讲因果、业报、轮回,以及人生苦难的真实,但不是为了教我们束缚而讲,是教我们认识,然后一个一个放下它!    我时常想起佛教导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我们时常只注意到慈悲和布施,很少人能有“喜无量心”,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欢喜无量地面对众生与世界。可是,我们如果不能喜悦无量地走向佛道,不正是违背了佛对菩萨最根本的教导吗?    “喜无量心”或者是太高的境界,我们把标准降低一点,就说是“随喜”吧!能随缘而喜,不生苦恼,作为佛弟子的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呢?    由生命的苦恼而走入佛门,是很好的,但是闻法而雀跃,欢喜信受不是更好吗?苦恼中求悟是很好的,但是以喜悦的心来求悟不是更好吗?以厌离世间的心走向净土是很好的,但是以欢喜净土的心走向极乐世界不是更好吗?    这是此书取名为《随喜菩提》的由来。看到修行的人没有喜心,看到学佛的人不能随缘欢喜,都使我感到痛心。因为我深信只要踏入佛门的人,就应该立刻体验到生命的滋润与空性的法喜。佛法并不是死后才有利益,是在举足跨入时,就已经给我们的生命带来莫大的利益了。    我的“菩提系列”写作,便是在说明我们不但要有欢喜心来体验佛法,也要喜乐地看待我们的人生。这本书是“菩提系列”的第九部,希望众生得到法喜禅悦的心情更是急切了,因此给此书定名为《随喜菩提》。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说到大家熟悉的弥勒菩萨往昔修行的时候就是“以善巧方便安乐之道积集无上正等菩提”,可见快乐的修行也可以成就菩萨行。弥勒菩萨就是在启示我们,做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人也能修行成就,那么何妨把心胸放宽,保持喜悦的心情闻法、修法,成就菩提呢?    当然,修苦行可能更殊胜,只不过,修苦行的人,心并不苦,是在艰苦的修行中还保存法喜禅悦的。    我多么希望能看见更多喜悦的修行者呀!“随喜”出自《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曾发过十个大愿: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第五大愿正是“随喜功德”。普贤菩萨说:    “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    “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从一切的功德,乃至一尘的功德;从佛菩萨的功德,乃至一个众生的功德,我都是打从心里涌泉一样的喜悦,如柔软的莲花开出无边的水面。每读普贤菩萨的十大愿,都使我好像闻到了清晨时分莲花的芳香。    随喜呀!随喜!纵使在心中对人世有无限的悲情,纵使在红尘里滚滚如流,纵使处在深切的痛苦之中,都要随喜,不穷尽、不问断、永不疲劳与厌倦!    随喜呀!随喜!窗外初开的一朵紫茉莉是微笑的,雨后剪尾羽的燕子在风中跳舞,夏日午后树梢的鸣蝉唱着喜悦之歌,云彩与风和气地打招呼,闪电和雷声为春天鼓掌……这一切现成的世界,不都是如此美好,令人涌起如莲的喜悦吗?    随喜呀!随喜!亲爱的朋友,那记忆中的喜悦不都留下了钤铛叮叮、翠玉交响的声音吗?    我常常想,如果我要送礼物给至爱的朋友,我要送什么呢?在我的心中,什么样的礼物最珍贵呢?    我愿意把一种名字叫做“喜悦”的心情,用七彩的色纸包装起来,用金黄色的丝带打结,呈献给天下的人。让那些已经忘了微笑,许久没有开怀,愁眉深锁的人,都能品味到生命的芳香。对我而言,生命最悠长的芳香是佛的教化。可能在打开包装纸的时候发现空无一物,有的人感到失望,有的人笑了起来。    是呀,我用一切的颜彩来包装,只是为了要人知道“空无一物”是世间最好的礼物。在空中没有杂染,能领受无为的欢愉的人,才能认识到这是多么珍贵的礼物。    现在,我以一种随喜的心情,把这份珍贵的礼物送给您。    让我们一起来,再念诵一次普贤大愿:    礼敬诸佛称赞如来    广修供养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请转法轮    请佛住世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  普皆回向    林清玄    一九九一年夏天在台北永吉路客寓

名人推荐

清玄先生著作致庆:文如流水,语似冬阳!——星云大师林先生的书不用我的推荐也一定会非常好销的。——南怀瑾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是从身边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谈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满禅境的喜悦,吸引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又自主尊严的精神。——余秋雨我读了很多林老师的作品,我懂得了有一种感恩的心情叫做林清玄。 ——于丹林老师是我非常尊重的前辈,《菩提十书》是林老师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我郑重推荐给所有的朋友。 ——张德芬

媒体关注与评论

林清玄出版过一百多本书,曾创造连续3年台湾年度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佳绩。林清玄说:“我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我的散文都围绕这个主题,但是我深知人生的不完美,所以才不断努力。有人说我的文章酸腐或苍白,我不会太介意,我知道我自己的创作是饱满的,无论情感还是行文。”几十年来,林清玄笔耕不辍,仍然坚持每天早晨写3000字,每月给年轻人演讲,是值得学习的文化楷模。——《新京报》林清玄坦言:“从人生底层出发最后成功的人,他们有五种共同的特质、共同的特色。这些特色就是穷人的宝藏。它们分别是:每一餐都吃得下、每一晚都睡得着、随时笑得出来、处处无家处处家、不害怕生命的转弯。”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林清玄的文学高峰。——《南方日报》 林清玄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林清玄不仅是一位作家,他的境遇也比较特殊,对生活和生命有着独特的体会、感悟。——《北京青年报》现在的林清玄,写作、读书、与家人散步、教孩子泡茶,偶尔出来演讲,他是一个称职的讲演者,轻松,幽默,一些道理放在他自己人生的小故事里面,总会给人带去启发。——《成都日报》现在的人们有时太过于急躁,只顾追求眼前的名利,其实仔细想一想,同样的时间,与其读浅薄的书,不如花时间在一些有内涵的书上,林清玄的书值得一读。——《燕赵晚报》林清玄的文字清新自然,有着较多的普通人的浪漫情怀在里面。平易中得到感动和感染。他能把自己对美学的认知和佛教哲学相结合,然后在散文创作中游刃有余地发挥。借助禅宗的顿悟、空灵,阐述人生的价值,开掘生命的意义。——《甘肃日报》从容正是林清玄所始终秉持的人生态度。他有一种观点:人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为了追求自身的价值,不得不去过一种匆忙的生活,然而当你的生活完全被紧急的事物所占据,那你的人生就没有了价值。——《上海青年报》

内容概要

林清玄
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主编、主笔等。
八岁立志成为作家,十七岁正式发表作品;三十岁前获遍台湾各项文学大奖;
三十二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三十五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
四十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被推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图书,同时创作的“现代佛典系列”,掀起学佛热潮;
四十五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当年录音磁带总销量达三百二十多万盘,被称为有声书的经典;
五十岁完成《茶言观色》、《茶味禅心》和“人生寓言系列”,被选为青少年最佳读本;五十二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欢》和《玄想》,被选为中学生优秀读物。
三十多年来,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作品风靡整个华人世界,被海内外誉为最有影响力的当代华语散文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卷  波罗蜜
莲花汤匙
小米
一个茶壶一个杯
轮回之香
无怨的风
总有群星在天上
姑婆叶随想
时代之风
铁卷门沉思
阿火叔与财旺伯仔
静静的鸢尾花
玻璃心
莲子面包与油焖香菇
呼山不来去就山
不受人惑
新美学主义
竖琴和法国号
巴黎也有三重埔
最好的幻梦
第二卷 曼陀罗
柔软的耕耘
蓝天的背景
向前的姿势
孩子,是我的禅师
悲欣交集
摩顶松
琉璃王的悲歌
无涯歌
还魂与再生
飞龙在天
选猫头鹰做国王
季节之韵
花季与花祭
愿生彼国
苏东坡与禅

编辑推荐

《林清玄经典散文"菩提十书"之随喜菩提》为《菩提十书》第九本。随缘而喜,不生苦恼,要喜乐地看待我们的人生。林清玄把“喜悦”的心情当做世间最珍贵的礼物,呈现给天下的人。让那些已经忘了微笑,许久没有开怀,愁眉深锁的人,都能够品味到生命的芳香。林清玄人生美文,遇见快乐的自己!星云大师、南怀瑾、于丹、张德芬力荐!绝版20年,经典重现。林清玄,台湾文学大师,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其文字被称为“世纪之交最清明的文章,人世之间最美妙的声音”。《菩提十书》是其最重要的作品,其中有对人世的思考,有对生活的深层探索,有对生命的崇高敬畏。《菩提十书》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作者简介

菩提十书”之《随喜菩提》:由生命的苦恼走入佛门是很好的,但闻法欢喜走入佛门,不是更好吗?在痛苦中求悟是很好的,但以喜悦的心求悟不是更好吗?以厌离世间的心走向净土是很好的,但以欢喜净土的心走向极乐世界不是更好吗?
本书是“菩提系列”第九部,让我们体验生命的滋润,从“相逢一笑”走向“喜无量心”的世界,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走向净土。
如果我都写完了,你们写什么?林清玄,我的下册就留给你写吧。
——南怀瑾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是从身边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谈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满禅境的喜悦,吸引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又自主尊严的精神。
——余秋雨
我读了很多林老师的作品,我在林老师的茶香里悟到了太多。我说我懂得了有一
种感恩的心情叫做林清玄。
——于 丹
“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菩提十书:紫色菩提 凤眼菩提 星月菩提 如意菩提 拈花菩提
清凉菩提 宝瓶菩提 红尘菩提 随喜菩提 有情菩提

图书封面


 随喜菩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虽然对佛学很感兴趣,但毕竟阅历有限,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知半解。这本书以散文的方式,讲作者生活中的体验与感悟,讲解简单的佛理。读过之后虽不能做到醍醐灌顶,但至少求一心平气和还是可以的。
  •     如果要送礼物给至爱的朋友,我们要送什么呢?什么样的礼物最珍贵呢?我愿意把一种名字叫做“喜悦”的心情,用七彩的色纸包起来,用金黄色的丝带打结,呈现给天下的人。让那些已经忘了微笑,许久没有开怀,愁眉深锁的人,都能够品味到生命的芳香。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喜欢林清玄的文章,不需要任何理由。
  •     以日常生活所思所见来讲述 人在现世该以更平和更返璞归真更赤子的心态生活
  •     很喜欢,不但内容好,价格超便宜。
  •     不错,看了一点
  •     林先生的散文总是适口的~
  •     已阅!
  •     而立之年以后读有感受
  •     相偕出游苏东坡问那是什么山 佛印说飞来峰 问既飞来何不飞去 说一动不如一静 再问为什么要静呢 答既来之则安之;苏轼好可爱!一言难尽的可爱和喜欢于是连评论都改的痛苦 随喜啊随喜
  •     每一篇短文都有些像个人日志,对于身边发生的事的感悟,有章节在谈禅,有几个有意思的故事,很多事要执着很简单,不执着才比较难。很难相信我弟弟会借这类型的书。
  •     挺喜欢他的
  •       如果要送礼物给至爱的朋友,我们要送什么呢?什么样的礼物最珍贵呢?
      我愿意把一种名字叫做“喜悦”的心情,用七彩的色纸包起来,用金黄色的丝带打结,呈现给天下的人。让那些已经忘了微笑,许久没有开怀,愁眉深锁的人,都能够品味到生命的芳香。
  •     怎么来谈流行呢?价格加一个零,却从不考虑自己是否喜欢,是否合适自己。追捧流行,从来都是用不符合价值的价格来满足自己空荡荡的虚荣感。其实,对于美的追求,应该保持有风格的,独立的,自然的,纯朴的态度,虽追求精致,追求美感,但从不屈从于不合理的价格和消费。适合自己的就是最美最流行的!
  •     书收到,非常满意,没问题
  •     一口气买了菩提十书,每一本都超美的,内容也很好,很适合睡前阅读,使心灵更为平静。物流超快。
  •     菩提系列第九部。
  •     随缘而喜
  •     随喜功德,生命生活如此美好,我们何不欢喜的对待它,从而由此来对待世间万物。众生欢喜,自己也会欢喜。
  •     一次性读了林清玄几乎所有的作品,我爱看他讲山河和岁月,但不喜欢他讲禅理,因为在我这种四理性派看来,当你信仰一个事物的时候,会无条件为其背书,太唯心,怎么看都像是宣传。
  •     佛学有点不好懂
  •     熟悉的味道,爱生活爱自然,佛理本来玄妙,讲太多不大好了。
  •     哇,看得好快,但是我在地铁上看的,不过这种书更加适合假期的时候看~
  •       虽然对佛学很感兴趣,但毕竟阅历有限,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知半解。这本书以散文的方式,讲作者生活中的体验与感悟,讲解简单的佛理。读过之后虽不能做到醍醐灌顶,但至少求一心平气和还是可以的。
  •     谈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满禅境
  •     那么多空白,难道是在诠释色即是空的佛家思想吗?
  •     很喜欢的书。要有耐心静下来看、。
  •     菩提十书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