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之思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不尽之思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
ISBN:9787549507931
作者:资中筠
页数:23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以后还会继续读下去,读出更丰富的内容。另外,他还专门指示我在文章中写一段介绍某些西方国家展出的先进仪器(好像是医疗器材),使我感到很新鲜。后来这篇文章在《人民日报》登出,我注意到,关于外国先进仪器那一段还是被删掉了。自那次以后,冀老就对我比较亲切。他参加过几次和平运动的和亚非团结组织的会议。在出国开会期间,有空闲时,就愿意找我聊天,实际上所谓“聊天”,就是他说我听,这对他可能是一种放松。一些他打入国民党内部做地下工作的有趣故事,是他亲口告诉我的。可惜我当时少不更事,没有体会到他的经历之宝贵,没有想到,也不敢提问。如果有像今天李辉、谢泳等人的觉悟,就可以挖掘出许多丰富的史料来。那时也没有追记笔记的习惯(按纪律不允许),甚至不敢同别人讲。如果不是现在写回忆想起来,恐怕要烂在肚子里了。现在也只能凭记忆,可能忘掉不少,也难免有不准确处,不过最生动的部分印象深刻,大体不会错的。冀老说他老早就认识我的父亲资耀华,他们两人同是陈光甫所赏识的人才。陈光甫是很重才的。资耀华被陈延揽到他创办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而冀朝鼎则任陈光甫的秘书,而且以他的经济长才和英文,在一系列重要国际经济活动中为陈的得力助手,例如中美关系史上著名的1938年“桐油贷款”,是陈光甫主谈成功,为抗战中的中国立的一大功劳,冀老作为他的助手全程参加,并是英文文件的起草人;抗战期间中美英“平准基金会”,陈是主任,冀是秘书长。事实上冀老认识陈光甫时已经是共产党员。

前言

自序本人忝列“学者”圈,以笔耕为业,实际上是半百以后才开始。前半生所写文字都是奉命之作,多为“内部”报告,偶然以他人名义公开发表,也多为应景文章,不值得追认。我笔归我有,迄今不过三十载。前期主要是专业研究的学术著作。在“正业”之外兴之所至写点东西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然是与当时的开放形势分不开的。对我这个半生为驯服工具的人来说,发现原来这支笔还能属于自己,可以这样来用,是一大解放。开始只是偶一为之,且多为读书心得,后来逐渐欲罢不能,大量写作始于90年代,特别是正式退休之后。这些文章都是有所思而流诸笔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完全摆脱了命题作文之累。80年代初的心情充满了对未来的热情和期待,自己似乎大梦初醒,从精神桎梏和迷失中走出来。尽管仍然感觉到旧的顽固势力和种种太熟悉的思维习惯的羁绊,总的心态是乐观而有信心。以后种种是那时未料及的,所以从文章时序来看,越到后来,所表达的心情越沉重。我本无“倚马才”,以产量论,留下的文字实在不算多。现在几本集子告罄而有重版之议,我认为那些文字并非都有长远价值,且兴之所至,题材太杂。所以最后决定,选一些自以为还值得重印的旧文与尚未入集的新作放在一起,作为自选集,按题材分卷,共得五卷,呈现于读者,取名为:《感时忧世》、《士人风骨》、《坐观天下》、《不尽之思》、《闲情记美》。每卷中的篇章大体上按倒时序排列,无形中展现了这几年的心路历程。一些闲情记趣、述往怀人的文章,多写于前期,以后似乎不大顾得上这种雅兴了。这本非我所愿。前一本集子名《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原意是想退休后享受“出世”的情趣的。不知怎地,忧患意识日甚一日。后一本《斗室中的天下》,扉页上自题:“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如今纵观多年来的作品,不论是谈古论今,还是说中道西,其实也包括述往怀人,直接还是间接,总有挥不去的忧思。在“思想改造”的年月,每当我写自我批判时,总是说我受的是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如今换一个说法,就是从家庭到学校,我自幼接受的是中西文化并重的熏陶。我本人虽然没有赶上“五四”,但父母师长辈都是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他们不论是否参加过什么“运动”,不论思想“左倾”还是“右倾”,不论是否出洋留过学,那些家喻户晓的大名人无论矣,就是默默无闻的中小学教员,其文化底色都是那个时代中西交汇的产物,自然体现在学校教育中。那时的学制是统一的,而办学是多元化的,私人办学很发达,不少教育家都把自己的理念贯彻到办学和教学中,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如此,校训也各具特色。在这百花齐放中,上述中西文化交汇的底色却是共同的。例如,现在人们提起教会学校都以为很“洋”,其实至少在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教育中国化政策后,洋人办的学校,包括教会学校,大多很重视国文,学生的古文修养都能达到一定程度。同时,从小学起就有“公民”课,现代公民社会的一些基本观念和行为规范贯穿其中。我一上小学,就学唱《礼记?礼运》篇中“天下为公”的一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中学英文课朗诵过美国《独立宣言》。举此例说明当时文化背景于一斑。这种传统教育,“道德”和“文章”是结合在一起的。有许多事属于“君子不为也”,是当然的底线。作为“五四”标志的“德先生”、“赛先生”以及现在被称为“普世价值”的那些原则也都化为“底色”,没有争论,也没有感到与传统的“君子”有什么冲突。“科学”在心目中的地位至为崇高,而且自少年起在心目中就树起几尊高山仰止的榜样,记得当年在中学女生中“粉丝”最多的人物之一就是居里夫人。她的名言“要用手去触摸天上的星辰”传诵一时。因是之故,我对种种全盘否定以“五四”为符号的新文化之论决难同意,多篇文章涉及此问题,是有针对性的。冯友兰先生的东床蔡仲德君曾对冯先生做过精辟的概括,说他一生有三个时期:“实现自我、失落自我、回归自我”。这一概括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像冯先生那样完成了第三阶段——或是不幸早逝,或是始终没有迷途知返。这“三阶段”对我本人也大体适用。所不同者,冯先生那一代学人在“失落”之前已经有所“实现”,奠定了自己的思想和学术体系,在著书育人方面已经做出了足以传世的贡献,后来回归是从比较高的起点接着往前走;而余生也晚,尚未来得及形成自己的思想、有所“实现”,就已经失落了,或者可以说是“迷失”了。后来回归,主要是回归本性,或者说回归那“底色”,在有限的幼学基础上努力恶补,学而思、思而学,形诸文字,不敢自诩有多少价值,至少都是出自肺腑,是真诚的。回顾自己几十年来的文字,既有变化也有一以贯之的不变。第一个不变,是对人格独立的珍惜和追求。事有巧合:2010年我发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一文,其中对中国古今的“颂圣文化”作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发表后引起不少读者的共鸣。文中引了韩愈“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之句。如今重读旧文,忽然发现1980年发表的第一篇随笔《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中正好也提到太史公之可贵处在于没有“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那种精神状态,并钦仰其“不阿世、不迎俗,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荣辱定是非”的写史笔法。此文发表后偶然为楚老(图南)读到,大为赞赏,专门找我去谈了一次,还反复诵读“不阿世……”这几句话,为之击节。若不是为出集子而重新翻出来,文与事早已淡忘了。现在回忆起来,我那时正处于对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抚今思昔、思绪万端的状态。不知怎地常想到司马迁,于是重读《史记》,甚至曾起意要为太史公写一个舞台剧本,连序幕和主要情节都想好了,而且想象中舞台上的太史公是于是之扮演的。后作罢,以我的才力当然是写不成的。结果只写了一篇读后感。为什么想起“臣罪当诛兮……”这句话呢?大约是为当时各种受迫害的人被“落实政策”后一片“感恩”之声所触发。由此可见反颂圣、恶迎俗是我的本性,开始并没有那么自觉,自己也没有想到三十年后想明白了许多问题,却与开初的朦胧状态遥相呼应。《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一文所述中国“士”的精神轨迹,多少也有夫子自道的成分。遥望两千年前,犹有太史公这样的风骨,再看两千年后的今天“颂圣”和“迎俗”的态势,能不令人唏嘘!追求“真、善、美”而厌恶“假、恶、丑”,应该是普遍的人性。不过在阅历太多、入世太深之后,可能审美神经就会麻木。然而我在知命之年开始逐渐苏醒之后,这条神经却日益敏锐。似乎对虚伪、恶俗、权势的暴虐、草民的无告,以及种种非正义的流毒恶习的容忍度比较小。许多当代国人见怪不怪,不以为意,一叹了之,甚至一笑了之之事,我常觉得难以忍受,有时真想拍案而起,尽管许多事与我个人风马牛不相及,若不是现代资讯发达,我完全可能浑然不知。收于《感时忧世》卷中的许多文字都是如鲠在喉,不得不吐之言。事实上,时格势禁,并不能尽吐。而这种忧愤之思越到近年越强烈,从文章的年序中显示出来。近年来,有不少差不多同龄的旧雨新交都表示与我有共鸣。尽管经历不尽相同,而还原底色却有相似之处。也许因为我们青少年时受过同样的道德文章的熏陶(与后来各自的专业和道路无关),有比较强烈的正义感,当时所见到的社会黑暗面已让我们觉得不可容忍,向往美好、公平、正义的新社会,而且也曾经多次为之升起希望,所以对于方今现实与当初理想的鲜明对比感受特别敏锐。至于当年的“士林”风尚比之今日,只能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我的专业属国际政治学科,重点是美国研究。过去我出文集一向把专业与业余分开,因为我认为学术论文与专著都是面向业内读者的,且体例与随笔类文章也不大一致。此类文章曾单独集结出版,名《资中筠集》。这一次自选集把某些专业学术文章也包括在内,大部分集中在《坐观天下》卷,也有少数收入其他卷。这样做的考虑是:这一套集子以自己的思想为脉络,国内、国外,大事、小事,难以截然分开,某些自己特有的心得和观点在不同类型的文章内都有表述。从多年来得到的反馈来看,我发现自己的专业著述影响所及,“圈外”竟比“圈内”更明显。方今我国读者对外部世界的兴趣日增,国际问题研究不是专业者的专利。我的文风大多“实话实说”,学术论文也不似高头讲章,少“学术腔”,对普通读者可能也还有可读性。不怕落敝帚自珍之讥,在重新通读自己二十、三十年前的一些文章时,发现虽然时过境迁,却基本上没有过时。因为我的取向是从大历史角度研究世界,不拘泥于一时一事,并且更多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论是对美国,或是对其他国家(例如所谓“大国崛起”)都是如此。有些预测性的看法证诸后来的发展,既有错判的,又有证明预见的,都保留原貌,立此存照。有的观点为我首先提出,现在已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尽管仍有争议,例如美国对外行霸权,对内行民主,并行不悖;例如衡量美国兴衰的趋势不以GDP占世界份额为依据,而是创新能力、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全球优秀人才的实际流向;有些史料鲜为人知,如联合国成立的起源和最初的主要争议、台湾问题之由来,等等。说到“底色”,我们这代人还有挥之不去的忧患意识,这当然与经历中的家国多难有关,也与自幼接受的教育有关。民族振兴是我们刻骨铭心的向往。我从未“居庙堂之高”,却也不算“处江湖之远”,不论在哪个时代,自己处境如何,对民族前途总是本能地有一份责任感和担当。在这个问题上自己的思想也有所发展,近年来无论回顾历史还是展望未来,视角重点日益移向“人”,而不是抽象的“国”。由于中国近代与列强交往中常受欺压,国人习惯地把个人的命运依附于“国家”的兴衰。这在原则上似乎没有问题。但是由于从来没有真正实现“民治、民有、民享”,代表国家的政府不一定代表具体的百姓(我现在尽量避免用“人民”一词,因为这个词也与“国家”一样,被滥用了),于是统治者太容易以“国家”的名义侵犯百姓的权益。国人至今看历史,还喜欢歌颂频于征伐、开疆拓土的君主,今日之青年还为古代专制帝王的虚荣而欢呼。而我却经常想起“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以及《吊古战场文》、《兵车行》,等等。中国自古以来的文人不缺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深有所感的。另外,我由于多年来工作和专业的关系,对外部世界多一些了解,对世界文明史有探索的兴趣,形成了自己“人本”的历史观,也画出自己看待中外历史的坐标。我心目中的“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笼统抽象、集体的“人民”,或“×国人”。因此,近年来日益强烈地感觉到,我国人在“爱国”的口号下所滋长的虚骄之气和狭隘的国族主义(我现在觉得称“国族主义”比“民族主义”更恰当)恰好是民族振兴之大碍,而某些媒体片面宣传的误导和煽动害人匪浅。从1996年《爱国的坐标》发表开始,有多篇文章论及这个题目,包括《君王杀人知多少?》、《兵马俑前的沉思》、《人格与国格孰先?》,等等。本文正当结束时,发生了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的严重灾难,举世关切。日本的灾难更足以证明需要加强“地球村”的意识。天灾是如此不可测,而“人”自己的“发明创造”究竟是造福人类还是惹祸,值得深刻反思。这绝不是一国一地的问题。今后超国界、超民族,需要共同应付的天灾人祸定会层出不穷。而各国政治家何时能超出狭隘、自私的“国家利益”的惯性思维和强权政治、损人利己(其实也损己)的行为模式?其中,大国、强国显然比小国、弱国有更大的影响、更重的责任。他们,或者我们大家,负得起这个责任吗?我自称“常怀千岁忧”,人类还有一千岁吗?2011年4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和资中筠是三十多年的至交,有通家之好。她学贯古今中外,胸怀天下黎民,勤奋好学,与时俱进,笔耕不辍,思想常新,很值得我们学习。她对属于正业的国际问题研究,造诣很深,特别在美国某些专题的研究和中美关系上,有不少突破。近些年来,她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扩大了境界,更加忧国忧民,愤世嫉俗,写了大量针砭时弊、捍卫正义的文章,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和诸多名人激赏,在社会上和舆论界引起很大反响。借自选集出版首发之际,衷心祝愿资中筠健康长寿,继续言说。这将是读者之福,中国学术思想之福。——何方资中筠先生是总让我产生自卑的长辈之一。在她面前,我从来都有一种惶恐如影随形;有一种做错了什么和什么做得不够彻底的感觉始终笼罩着我。她的学识,她的人格,常常像镜子照出我的一些丑态来。读她的文章,我知道自己的文字有多么的华而不实;和她谈论文化、文学、历史和现实与时弊,她又常常让我哑然失语,觉得自己不仅是没有读过几本书的人,而且是一个连精神上都有腰间盘突出症的严重患者,是一代“腰痛作家”中的一个。每一次和她的文字与她本人交流之后,我都对自己说:回家多读几本书吧,把你的腰挺得再直一些吧!——阎连科一句“学而优则仕”,一个科举制度,把读书人赶上“做官”的单行道,一赶就是两千多年。读书人希望“致君尧舜”,君主们则得意于“入吾彀中”。结果,一旦为臣,从此失去了话语权,想说什么,都得看上头的颜色。强项者多半掉了脑袋。“臣”,其造字的本原意思,就是绳索牵着的奴才。社会进入“现代”,必须有一批独立的自由思想者,其责任不在迎合上意,而在批判现实,构想未来。资中筠先生是其中一员。当为政者开始懂得独立思想者的重要并学会从他们的思想创造中汲取理念时,中国才有可能走出“中世纪”。——陈四益每回我读资中筠先生的文章,听她的发言,总是十分惊讶她如何从一堆乱麻中,一堆似是而非的说法中,迅速找出事情的本质,切中要害。她举重若轻的文字,引导着我们对几乎所有重要问题的基本方向。——崔卫平资中筠先生是我的清华学长,也是我参与编辑《炎黄春秋》杂志的编委和主要作者。她不阿世、不迎俗,以独立的人格,自立于天地之间。她的风骨一直为我景仰。资先生学贯中西,思想深刻,文笔清新典雅。听先生的演讲,读先生的文章,或醍醐灌顶,或如沐春风。她对世界和国事的洞察,常给我以启迪。先生的著作集结出版,是对我国文化事业的一大贡献。——杨继绳祝贺资中筠自选集的出版!资中筠先生是我们当代中国几代学人中的异数,她的学养深厚而健全。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开放心态,中西文化并重的熏陶,无形中成全了她这样一个文化意义上真正的“富家子”:虽曾失落仍能高贵,虽然峻急仍能优裕,尤其是能立足道统而能教训教化。她晚近的写作,是一种回归自我和文明常识的人生示范,是对当代汉语中暴发心态、投机心态、造论心态的校正。她对“独立”的珍爱,她的文字和人格尊严,传承了我们中国文化的立法者们称道的文明精神:自作元命。——余世存

后记

题记锦瑟华年,恍如隔世,而往事历历,宛如昨日。惊流光之飞逝,觉此生之须臾,叹人事之沧桑,恨聚散之无常,感故人之不我忘,惜来去何太匆忙。又喜历尽坎坷而赤子之心未泯,昔日豪情犹存,而今而后,庶几可以有所为矣!——资中筠

内容概要

资中筠,资深学者,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曾任杂志主编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创办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第一、二届会长。1996年从社科院美国所退休,仍继续著述,并应邀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除有关国际政治和美国研究的专业著述外,撰有大量随笔、杂文,并翻译英、法文学著作多种。
主要著作:《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20世纪的美国》)、《财富的归宿》、《资中筠集》等。
随笔集:《斗室中的天下》、《锦瑟无端》、《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学海岸边》(与陈乐民合集)等。
译著:《公务员》《浪荡王孙》《农民》《啊,拓荒者》《哲学的慰藉》等。

书籍目录

春蚕到死丝未尽
我所知道的冀朝鼎
忆杨朔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忆廖公
关于阿瑟•米勒的点滴回忆
高山流水半世谊——宗璞与我
关于雷海宗先生二三事
发明家凯特林的故事及其启示
我国现代图书馆的先驱——袁同礼
恩师刘金定
本杰明•斯波克医生访华逸事
中美之间一座特殊的桥梁——鲍大可
忆海伦•斯诺
上世纪50年代初识印度
记饿——“大跃进”余波亲历记
特殊年代的童趣几则
在胡志明家做客
与保尔•罗伯逊同台演出
与师友同游水木清华——《世纪清华》序
清华园里曾读书
何谓素质教育?——回忆母校天津耀华学校

编辑推荐

《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锦瑟华年,恍如隔世,而往事历历,宛如昨日。惊流光之飞逝,觉此生之须臾,叹人事之沧桑,恨聚散之无常,感故人之不我忘,惜来去何太匆忙。又喜历尽坎坷而赤子之心未泯,昔日豪情犹存,而今而后,庶几可以有所为矣!——资中筠

作者简介

所本书所收文章写于1995—2009年间。本书所收文章,大都数写于2000年之后,少部分写于2000年之前。内容包括回忆与作者相关的人物,以及有关上个世纪作者个人经历的杂忆。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冀朝鼎、杨朔、廖承志、宗璞、雷海宗、袁同礼等,自己的恩师刘金定、相濡以沫的丈夫陈乐民,以及自己在印度、越南等国的一些经历,特殊年代的记忆和在清华园读书的回忆等。

图书封面


 不尽之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赵梅:资老师原来是我的顶头上司,但是我们一直是好朋友,无话不谈。我觉得《不尽之思》这本书特别好看,我看的时候好像是看一个黑白电影,这个电影有两条主线:追溯的往事和心路里程,资老师文革前曾经担任毛泽东、周恩来和其他领导同志借鉴外宾时候的英文和法文翻译,1980年开始转入学术界从事研究。因为工作关系,资老师接触到我们一般人接触不到的人,一般国际友人和外交一线的人,这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记忆,一些读起来会忍不住要笑。在读资老师回忆杨朔的文章,我从来没有把他和外交工作联系在一起,从来没有想过他会英语,资老师讲了一段中苏分歧公开化的时候的情景,当时苏联人说杨朔笨蛋,杨朔马上回应“你才是笨蛋!”我觉得特别的可笑,都是特别有意思、特别珍贵的历史回忆。 还有是关于廖承志的回忆,还有写资老师接待国际友人,接待美国美国的剧作家、斯诺的第一任妻子海伦•斯诺等等。资老师谈到冀朝鼎去世的时候,我真的在心里流泪,也许他真的活在文革肯定会被迫害而死。我在读资老师接待阿瑟•弥勒、海伦•斯诺的时候,我脑子里回应出那个时候中国的外交风云,中国在那个时候和外国世界那么的隔膜,这些人基本上是属于美国的左翼,我们在接待中,资老师和其他的人都是特别真诚的,把中国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们,并不是真实的中国,其实当时的中国是千疮百孔,正好是在文革期间。资老师在《不尽之思》中还有一些怀念,比如钢琴的启蒙老师,还有死于日本人枪下的老校长,这些都特别的亲切,这些人、这些事都跃然纸上,让我很感动。资老师在八十年代以后开始从事美国研究,那时候写的东西就更加理性、更加冷静,资老师写美国发明家凯特林的发明就是在八十年代以后写的,美国人为什么会成就这么繁荣和富强的国家,她强调了创新和成就这些创新的土壤,这让我非常有启发。1950年到现在已经60年了,这60年资老师走过来的心路历程,我和资老师共事了20年,资老师特别朴实无华,她永远是特别漂亮、特别典雅地出现在我面前。我说的不是穿戴,而是为人,她轻声细语,娓娓道来。资老师写过这样一句话,“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诚实率真和坚守独立人格的本性”,我觉得资老师自己也是这样的人。资老师过去60年来或者我认识她20年来,她一直是一个追求理想的人,特别有理想,特别爱憎分明,和资老师共事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清华大学毕业前,在资老师的发动下全班同学在一个清早太阳和国旗一同升起之时,一同爬到楼顶一起宣誓,代表毕业班在大礼貌表态坚决服从分配,那时觉得自己的前途和祖国同样灿烂。怎么也没有想到资老师能够爬到楼顶在国旗下宣誓,资老师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抱有一个理想,怀抱着要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始终如一追求的理想,现在也是如此。我在读这一段的时候就想起资老师在岁末感言的一段话:“呜呼!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个人温饱无虑,别无他求。所求者惟国泰民安,善用百年来国力最强盛的时机,力求以和平方式越过这一不可避免的门槛。正因为如此,每见种种悖理伤道之事,忧思难解,悲愤不已。我宁愿不做贾谊式的预言家,我宁愿落杞忧之讥。”这么多年中一直没有变,变的是忧国忧民的幽思。资老师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一点,资老师提到清华精神,什么是清华精神呢?“在心灵上永远年轻、壮志豪情永不衰退、有所作为应该是清华精神的一部分。”我觉得资老师身上始终保有清华精神。资老师的心永远是年轻的,她永远是在学习,我读《不尽之思》就好像是在看电影,一个特别生动的老电影,资老师和资老师笔下的人和物都跃然纸上,读起来很亲切、很感动。我有一个问题想问资老师,当时您爬到楼顶上在国旗下宣誓,您现在怎么看这个事?资中筠:我觉得那个时候的理想主义还是很珍贵的,而且也不只是我一个人是这样的一种想法。当时我们都觉得我们迎接来一个新的时代,祖国前途光辉灿烂,我们个人的前途也光辉灿烂,而且为此而献身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我有一个同学,他有一个原则,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只要有人站着,他就绝对不坐,他一定是最后一个坐下来的,这也是他一个做人的原则,因为这也算是后天下之乐而乐。五十年代的时候没有出租汽车,要拿着行李上火车站之类的,要坐三轮,我们不只是一个同学坚决拒绝坐三轮,因为这是不平等的思想。当然,从非常功利和实际的角度来讲的话,都很傻,大家都不坐那这些车夫不是失业了吗?还有一个同学他自杀了,他是一个留学生派到苏联留学,他失业,并且失恋,还得了肺结核,他在苏联期间想自杀担心会给祖国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他憋着回祖国再自杀。那个时候的人就有这样一种虔诚,连自杀都想着对国家有没有不好的影响,那时候人的心态现在是很难想象的。另外我还想讲一句,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人物没有写,我没有时间,我想写,越想越多,我经历过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人和很好玩的人,以后再接着写。
  •     赵梅:资老师原来是我的顶头上司,但是我们一直是好朋友,无话不谈。我觉得《不尽之思》这本书特别好看,我看的时候好像是看一个黑白电影,这个电影有两条主线:追溯的往事和心路里程,资老师文革前曾经担任毛泽东、周恩来和其他领导同志借鉴外宾时候的英文和法文翻译,1980年开始转入学术界从事研究。因为工作关系,资老师接触到我们一般人接触不到的人,一般国际友人和外交一线的人,这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记忆,一些读起来会忍不住要笑。在读资老师回忆杨朔的文章,我从来没有把他和外交工作联系在一起,从来没有想过他会英语,资老师讲了一段中苏分歧公开化的时候的情景,当时苏联人说杨朔笨蛋,杨朔马上回应“你才是笨蛋!”我觉得特别的可笑,都是特别有意思、特别珍贵的历史回忆。 还有是关于廖承志的回忆,还有写资老师接待国际友人,接待美国美国的剧作家、斯诺的第一任妻子海伦•斯诺等等。资老师谈到冀朝鼎去世的时候,我真的在心里流泪,也许他真的活在文革肯定会被迫害而死。我在读资老师接待阿瑟•弥勒、海伦•斯诺的时候,我脑子里回应出那个时候中国的外交风云,中国在那个时候和外国世界那么的隔膜,这些人基本上是属于美国的左翼,我们在接待中,资老师和其他的人都是特别真诚的,把中国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们,并不是真实的中国,其实当时的中国是千疮百孔,正好是在文革期间。资老师在《不尽之思》中还有一些怀念,比如钢琴的启蒙老师,还有死于日本人枪下的老校长,这些都特别的亲切,这些人、这些事都跃然纸上,让我很感动。资老师在八十年代以后开始从事美国研究,那时候写的东西就更加理性、更加冷静,资老师写美国发明家凯特林的发明就是在八十年代以后写的,美国人为什么会成就这么繁荣和富强的国家,她强调了创新和成就这些创新的土壤,这让我非常有启发。1950年到现在已经60年了,这60年资老师走过来的心路历程,我和资老师共事了20年,资老师特别朴实无华,她永远是特别漂亮、特别典雅地出现在我面前。我说的不是穿戴,而是为人,她轻声细语,娓娓道来。资老师写过这样一句话,“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诚实率真和坚守独立人格的本性”,我觉得资老师自己也是这样的人。资老师过去60年来或者我认识她20年来,她一直是一个追求理想的人,特别有理想,特别爱憎分明,和资老师共事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清华大学毕业前,在资老师的发动下全班同学在一个清早太阳和国旗一同升起之时,一同爬到楼顶一起宣誓,代表毕业班在大礼貌表态坚决服从分配,那时觉得自己的前途和祖国同样灿烂。怎么也没有想到资老师能够爬到楼顶在国旗下宣誓,资老师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抱有一个理想,怀抱着要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始终如一追求的理想,现在也是如此。我在读这一段的时候就想起资老师在岁末感言的一段话:“呜呼!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个人温饱无虑,别无他求。所求者惟国泰民安,善用百年来国力最强盛的时机,力求以和平方式越过这一不可避免的门槛。正因为如此,每见种种悖理伤道之事,忧思难解,悲愤不已。我宁愿不做贾谊式的预言家,我宁愿落杞忧之讥。”这么多年中一直没有变,变的是忧国忧民的幽思。资老师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一点,资老师提到清华精神,什么是清华精神呢?“在心灵上永远年轻、壮志豪情永不衰退、有所作为应该是清华精神的一部分。”我觉得资老师身上始终保有清华精神。资老师的心永远是年轻的,她永远是在学习,我读《不尽之思》就好像是在看电影,一个特别生动的老电影,资老师和资老师笔下的人和物都跃然纸上,读起来很亲切、很感动。我有一个问题想问资老师,当时您爬到楼顶上在国旗下宣誓,您现在怎么看这个事?资中筠:我觉得那个时候的理想主义还是很珍贵的,而且也不只是我一个人是这样的一种想法。当时我们都觉得我们迎接来一个新的时代,祖国前途光辉灿烂,我们个人的前途也光辉灿烂,而且为此而献身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我有一个同学,他有一个原则,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只要有人站着,他就绝对不坐,他一定是最后一个坐下来的,这也是他一个做人的原则,因为这也算是后天下之乐而乐。五十年代的时候没有出租汽车,要拿着行李上火车站之类的,要坐三轮,我们不只是一个同学坚决拒绝坐三轮,因为这是不平等的思想。当然,从非常功利和实际的角度来讲的话,都很傻,大家都不坐那这些车夫不是失业了吗?还有一个同学他自杀了,他是一个留学生派到苏联留学,他失业,并且失恋,还得了肺结核,他在苏联期间想自杀担心会给祖国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他憋着回祖国再自杀。那个时候的人就有这样一种虔诚,连自杀都想着对国家有没有不好的影响,那时候人的心态现在是很难想象的。另外我还想讲一句,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人物没有写,我没有时间,我想写,越想越多,我经历过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人和很好玩的人,以后再接着写。
  •     看完书后,给宝宝的信。虽然她现在才6岁,但写这封信,是有必要的。宝贝: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会看到一个美丽、快乐的小女孩的成长,以及她不凡而又充满趣味的一生。她那么天真、热情、调皮。她把一生中最有意思的事情象聊天一样、毫无保留地、热切地讲给你。那么真诚。你一定会迷上她。当然,仅仅有趣,还不足以让爸爸将它推荐给未来的你。爸爸觉得:看这本书,看她走过的路、经过的事,遇过的人,我们会感受到一个美丽的心灵,会对亲情、爱情、友情、中国、世界,增长一些见识。心灵和见识,也许是人最美好的两样东西。书中谈到了爱人、朋友、恩师、孩子、同事;这五者我们以后也会慢慢接触到,并且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书中提到的人是不平凡的,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印迹。但这些人在作者的笔下,是生动活泼的,因为她爱他们,他们也爱他。有爱的生活,多么美好。爸爸看过后,觉得,她的爱,即使是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爱,都是一种基于理解的爱。这种爱来自于以下两点:1)她的赤子之心。如此,她能够怀着好奇心,敞开心扉,去探索,去表达。不伪装,就能最大程度地感受世界,感受生活。2)她有见识。她看过很多书,受过良好的教育(包括美育),因此,她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永恒,什么是浮云,什么重要,什么可以忽略。因此,她的幸福全在于内心,外界不能干扰她。爸爸不知道以后你能不能这样。这个世界很复杂。我们受到各种方面的影响。爸爸把你往这边拉一点,另外的力量又把你往那边拉一点。无论如何,只要你幸福、快乐,爸爸就知足了。而爸爸觉得这本书会帮助我们幸福、快乐,所以向你推荐它。还有,妈妈也很喜欢这本书。请打开这本书吧。旅途愉快。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前几天买了资中筠先生的《士人风骨》,非常非常喜欢,然后又买了这本书,总体来说也是不错的,写起故人旧事笔调很温和。但个人更喜欢《士人风骨》,真的是强烈的知识分子家国情怀在其中。但此书依然和上本书一样,封面粗糙,印刷的字不太清晰,纸质很差,书很薄,如果不是打折的话真觉得略贵。
  •     好书。送货速度也极快,中午下单,下午就送到了,姐都没有准备好收货!
  •     虽然不像前三本有精彩的让人热血的评论,但依旧很精彩,只不过换成
  •     資中筠的《不盡之思》,是她的隨筆集,回憶了中國時局變幻最巨大的這大半個世紀以來,她與一些亦師亦友的人物相處的往事(也收錄了少量對幾所母校的憶述之作)。如此主題,大抵和章詒和的《最後的貴族》相仿,可是讀來的感覺卻大相徑庭,章的剛烈、憤懣溢於言表,字裡行間不乏辛辣反諷,資中筠的文風則豁達、熨帖,心中雖有不平,也只是一笑置之,4顆星
  •     又是一本在高铁上读完的书,多是作者回忆的名人轶事或是自己的经历。印象最深的是袁同礼和发明家凯特林。
  •     怀远人,舒胸臆。
  •     纸质挺特别的。好书。
  •     因为作者,加多一颗星
  •     资先生与陈乐民先生在特殊年代、艰苦的条件下相濡以沫的情感很打动人,很多生活的小细节,比如陈乐民先生想要买一张书桌,但直至身去也未实现,读起来朴实动人,两位都是安贫乐道的读书人,彼此互敬互爱一生,让我羡慕不已。
  •     这一册主要写人记事。资先生曾经在不少大人物身边工作,她写了一些,但另一些也许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
  •     有些老人物很有意思
  •     现在读完一本书的动力基本上是冲着下一本想看的书。逼迫自己不要一会看一本又去看一本又去看一本又去看一本。。。。没完没了的。。。。。
  •     看了评论才发现自己看的是残缺本。。
  •     
    年初,看完资中筠先生的《闲情谈美》,很想写点什么,又觉得没有通读过《资中筠自选集》,写出来怕有隔靴之憾,就没有贸然动笔。最近在看资先生自选集的另一本《不尽之思》,同事拿过去瞅一眼,道:这作者一点没印象。我说:要有印象却不难。于是说起《廊桥遗梦》,同事恍然大悟连说知道知道。用《廊桥遗梦》来介绍资先生,是无奈之举。

    资先生自陈,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情况下,应出版社之约翻译了《廊桥遗梦》,纯属学术之余的调剂,因而,在她所有的履历中从不把《廊桥遗梦》列入著译作。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啊!资先生似乎并不以为然,她有意避开热门的《廊桥遗梦》就是实证。资先生自己列出的译著分别是巴尔扎克的《公务员》、《浪荡王孙》、《农民》;薇拉的《啊,拓荒者!》和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在她看来,这些才是载重负重的译著。而《廊桥遗梦》,恐怕只能算作双溪蚱蜢舟,哪里载得动人生起起伏伏恁多愁?

    有一篇《本杰明·斯波克医生访华逸事》的文字吸引了我。1972年(或1973年)斯波克医生访华,演讲题目是"婴儿断奶和自己坐盆的年龄对其心理成长和一生个性的影响"。显然,这一演讲内容非常重视婴儿早期经历对其心理的影响。斯波克医生的演讲,当然没有引起共鸣,以致他遗憾地说:"看来我所研究的问题在中国完全没有用。"

    对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而言,讲孩子早期的心理学研究无异于天方夜谭。即便在当今的中国,儿童早期心理亟需关注这一命题也远未达成共识。

    一些根深蒂固的恶习,绝大部分是因为父母在孩子的早年疏于引导教育所致。学校里的问题学生,绝大多数首先在家庭里处于失控状态。不少父母的一个通病,就是总拿别人孩子的优点和自家孩子缺点相比较,斥骂起孩子来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有时我不免替他们担心,要是孩子学样,拿别家孩子父母的优势和自己父母的劣势相比较,父母们又会有怎样的尴尬呢?

    随同斯波克医生访华的还有他的夫人。两人婚龄四十年,感情甚笃。斯波克夫人常对人讲当年如何因陋就简,似乎有许多温馨的回忆。资先生亲眼所见,小别才一日,斯波克夫人即在窗口又是呼喊又是飞吻。然而不久,即传来两人离婚的消息。

    看到此处,我心底不免冒出"作秀"两个字来。以往,我单知道国人喜欢作秀,凡婚姻危机的,此前一定频发亲密照,以达到以正视听的效果;凡没有的盛大、和谐类,一定在口号中频频出现,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功效......作秀的理由为何?掩人耳目,暗示对手,安慰自己......还是别的什么?这个现象值得好好研究。

    资先生并没有我促狭的心理,她客观地写道:"在中国时(斯波克)夫人所表现的感情外露,正是已经感觉到了危机,我后来才想起,这种热情只是单方面的。"这不免又让我想起了前一阵剧作家六六的表现。自家男人偷吃,女人挺身而出来处理后事,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单方面的热情呢?

    资先生的文字还在继续看,一边看一边写吧。不等米下锅,脚踩西瓜皮,看到哪里写到哪里,也算一种难得的自在。

    休提红尘多少烦心事,我且消受这仅有的一点恣意吧。
  •     心裡有些複雜,在那個兇殘的年代,資先生到底也沒跳出既有的窠臼。
  •     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唱。
  •     好书。内容实在,装帧设计漂亮,纸质柔和,翻阅手感好。
  •     这是资奶奶忆往昔的一些文章,讲到人和事甚是令人唏嘘不已。总之还是要读书,有文化。
  •     买了一套资中筠的自选集,值得一读,书中摆事实时都是让人信服的事实,讲道理时都是入情入理的说理。受益匪浅,感觉比资老师的老公写的书好读。
  •     文笔不咋地为啥也能8.1的高分?难道都是冲着资中筠这三个字来的?
  •     朋友推荐,感觉不错。
  •     这本大多是真实经历,比较有意思。名人轶事就是在这种一点一滴的笔记里留存下来的,前提是大家都肯写。可那些普通人呢?
  •     对家人同事和朋友的回忆与纪念。
  •     可以说,为某段特殊时期,做了一段有价值的个人历史,以小见大。
  •     休闲时看看很好。
  •     这是一套非常有自己看法的书。值得仔细一读。这是一个不媚俗的作者。
  •     这本不错
  •     电话局发货风景电话机电话局
  •     一套五本全买了,还没来得及细看。粗略地翻读了其中一些篇章,感觉还不错。朴素淡雅的装帧配上洗练利落的文笔,恰到好处。从内容上也能够看出老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家国情怀,那是当今的知识分子所不能比的。
    作者资中筠和她的丈夫陈乐民乃社科院的一对学术伉俪,一个是美国所的前所长,一个是欧洲所的前所长,可以算得上是一段佳话了。只可惜陈老已于几年前去世,遗憾!
  •     你会有想一气读完的冲动!
  •     资中筠,铁肩担道义的中国知识分子
  •     志同道合相互提携 /老一辈的情怀/凯特林的故事竟然联想到boss
  •     资中筠追念她记忆里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温文尔雅,仿佛岁月洗练出来的珍珠在闪光。
  •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     刚看了一篇关于袁同礼的文章,既感性,又理性,产生了对袁本人和图书馆学的兴趣。
  •     写的是作者认识的一些不大为所我们认识的人物。
  •     先买了一本 看了看 挺好的
  •     大致浏览了一遍,写得挺有深度的,语言表达也通俗易懂。书的设计也很讲究,值得收藏。
  •     真的很不错,大师之作,力透纸背。
    看看,好多口才不错的机关干部把讲话稿出版,甚至到欧洲去发行,朱总理出尽风头,如果不出书,人民早就忘记有个爱吹牛的清华总理了。
  •     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随便写写小文都读的沁人心脾
  •     资中筠先生的书总是那么耐读,但往往于无声处见风雷,这与她高深的修养密不可分
  •     还没有开始读,封面很好,纸张轻盈
  •     我的评论见资中筠自选集:《士人风骨》。
  •     个人感觉是这一套中最有趣的一本
  •     资中筠的这套自选集终于读完了。资先生年轻的时候,“政治正确”得也很让人着急。
  •     帮别人买的,反应很好
  •     所思所想所做。
  •     一老者的碎碎念
  •     忆宗璞时说到自己文笔一般~不算自谦~的确一般~也许老先生的学术文章更值得一读
  •     黄永玉写过一本《比我老的老头》大概也追忆了与自己有过交集的一些人,但资中筠这本相比人物都更丰满一些。很喜欢民国时候成长起来的这一批知识分子,学识、人品都值得敬佩。
  •     这本书很早之前开始读,中间搁置了好久,最近发现手边没什么书,才一口气读完了。读起来很轻松的随笔,语言很朴质,读起来,踏踏实实,像看到了生活一样。很有学者的样子,当然也更了解了那个年代的一些事情。
  •     甲午第10本。个人的各种回忆、交往。
  •     资先生的书是一定要买的,凑齐这一套自选集是那样难,竟然在3大网店凑齐的。本书为回忆录,让我们知道一些应该被怀念与尊重的知识分子。
  •     很敬佩资老师,很喜欢她的作品
  •     忆事怀人,朴实无华,稍稍平淡了些。鲍大可先生对中国人民最基本的坚忍不拔的内在力量有一种深刻的信念,因此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他对中国的前途始终乐观,这是我们这些人自愧不如的。印象深刻。
  •     资中筠写她与陈乐民的相携相处,令人称羡。另外一篇写她与宗璞在特殊时代下的友谊,有一段写三人效古人夜游,买了海淀莲花白,淡粉色的,在生物馆前夜饮,印象颇深。
  •     虽然不及自选集前两部更有力量,但是仍然让人如沐春风
  •     老了才有讲大实话大白话的资本和胆量,所以要争取活!得!久!
  •     名流的人生是不可思议的,离普通人很远。
  •     之前有读过 对其中关于冯友兰的讲述印象深刻
  •     这是一本回忆录。
    包括作者与自己丈夫的、与各名人的回忆。讲述了各名人的思想,值得一读。
    好书推荐给大家
  •     这一本自选集主要是回忆人事,开首写给陈乐民先生的文章极感人。
  •     看上自己喜欢的书了,谢谢当当网!
  •     资老太太的书,好! 资老太太的书,好!
  •     还没有看,开后再详细评价
  •     是作者回忆亲人及师友的书。还没细看,看了后再评论。但看过作者的士人风骨确实不错,这本也应该很好。
  •     买给爸爸的,爸爸最资中筠很欣赏啊
  •     对过去,那些故去的人的一些记忆。
  •     是对朋友的怀念文
  •     通过对作者那一代人的回想,呈现出那个时代的历史,不容忘却,无论好的,还是坏的*******
  •     资老师回忆了人生中遇到的老师、朋友、事件;尤其是对大跃进的回忆。她直言开始也是盲从的,但她由于受到通识教育,收到的尊重关心人的教育,使她不断的进行思考,从而否定了那段时期疯狂与荒唐的运动;不断的追求科学和民主的精神,使她馈赠给我们很多精神财富。
  •     每一个文人背后,都映着一段历史。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从别人身上学到什么,而作为“别人”,走后能够以这样的形式被纪念,也算是一种不朽。非常喜欢书中的几首诗,情真意切。
  •     资先生这些年来一直都是我的精神标杆,严肃的老奶奶形象。读完这套自选集仿佛看电影一帧一帧回放,和资先生一同成长一同经历一同感受一同感时忧世抒无尽之思(比心)。
  •     如果那些巨商富豪能拿他们财产的零头买这类好书捐助寒门学子的话,真是功德无量啊
  •     先生资质聪慧,有大家之气可无小女人之柔啊。。
  •     站在不同的高度,所见也多有常人不可见的事物。
  •     现在人心太浮躁,喜欢反思的不多,读她的书会有收获的
  •     够朴实无华的。。。。全集就没必要入了。。。。
  •     常人很难有亲自见证历史的机会,平台很重要!
  •     资先生的书我最爱读
  •     书写得极好
  •     帮别人买的,书不错。
  •     资中筠如是说
  •     三星半,不如士人风骨好看。
  •     让我也陷入“不尽之思”!
  •     知道了那么多原来不知道而应该知道的历史
  •     短小轻松
  •     追忆
  •     好看,买了整套
  •     叙事主观成分大
  •     资先生讲他身边的人和事,其实就是那些年他走过来的历史。他文中的的诸多人,都是经历了跃进,文革的那些上一辈。资先生用富有温情的笔触描述着他的所见所闻所感。也为我展开了一副我在书本上知道个大概却难以想象细节的生活卷。
  •     资中筠老师回忆了很多故人,使我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敬佩之心更进一层。
  •     资中筠先生的书需静下心来慢慢品。
  •     最近喜欢看学者会回忆的文章,因为很温暖,感情也比较蕴藉~
  •     资先生的这一套都可读。
  •     带你思考
  •     不少资中筠自选集于5个字
  •     那是一个最坏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作者温柔的笔调真是让人油然而生一股不尽之憧憬。。。
  •     这本由于是写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感觉更真实,阅读感觉也更好一点~
  •     真实、诚恳、亲切、感动。2015.5.10~2015.5.21
  •     清新独到,入木三分,全套都值得拥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