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国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阅读美国

出版社:福建教育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533452254
作者:刘再复
页数:209页

章节摘录

  牛仔惊醒之后写给剑梅的信小梅:  读了你的《劫后重新定义美国》,心里很不好受。无论是你的年轻学生走上前线,还是阿拉伯孩子不敢上街,都使我难过。这几天我在电视机前看着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受袭的情景,我的反应全是本能的,愤怒、震惊、困惑等等全属本能。看到有些同胞在网站里为空中强盗的杀人行为叫好,我同样本能地感到震惊与困惑,人类竟会在意识形态、宗教理念、民族私利中陷入这等迷狂。朴素的本能也许比高深的知识更接近真理。我愈来愈怀疑被知识所遮蔽的知识分子,愈来愈信任没有知识的纯真的孩子。你说经受了这场浩劫之后美国将改变性格,重新定义自己。我想一定是这样的。空前的巨大打击,常常会逼迫一个民族或一个人醒悟过来。我曾说,被打断了一条腿之后,对生活总会有所领悟。中国在1895年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全国才痛哭惊醒,并且进行深刻检讨。但是由于醒悟不是自然白发的,而是被逼出来的,因此便带着被逼迫状态的过激反应,最后导致20世纪暴力革命道路的选择。美国此次醒悟,不是睡醒,而是被打醒,它是否能不过激而保持理性,面临考验。  我到海外十二年,美国给我留下的总印象,是一个“牛仔”。牛仔年轻、天真、有力。美国是个几乎没有历史的国家,因为年轻,就比较少世故,可是它又偏偏是世界上拥有最先进技术和最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因此常有过激行为,对此,我的文字中早有过批评。但是,此次纽约世贸中心大楼被毁灭的那一瞬间,我突然发现自己很喜欢美国,恐怖分子的拳头不仅打击了美国,也打击了我的身体与心脉。我说喜欢美国,很关键的是喜欢美国的牛仔似的天真,没有绅士架子,没有贵族的傲慢,没有老种族的根深蒂固的圆滑与虚伪,也没有知识分子的矫情,尤其让我喜欢的是它的心胸与天空总是向着不同肤色的人种开放,几乎没有意识形态的防范,其他防范也很薄弱。这次被恐怖分子钻入,正是防范不足的结果。通过惨烈的教训,美国肯定会惊醒过来,进而成熟起来,“牛仔”可能要变成“卫士”或“战士”。卫士可没有天真,有的是怀疑的目光和各种警戒系统、防范系统。倘若美国人也像我们过去那样,个个心中绷紧一根弦,那么,这个世界就乏味得多。你希望美国的定义永远是自由、开放与包容,我还希望美国的定义永远包含着天真与对人类的信赖,不要被恐怖野兽搅乱眼睛。地球上幸而有美国这个心灵指向自由的参照系存在,否则我们说不定会觉得野蛮与专制乃是天经地义。我们曾批评美国的当代文学太轻,一切都喜剧化。这回他们经受了一次大苦难,说不定会开始向悲剧靠近。这对文学是好事,对人类则未必。倘若不是有美国的喜剧生活参照系存在,说不定我们会认为一切受罪都是活该,“牛棚”与“焚书坑儒”也符合天道地道王道圣道。  美国蒙受如此巨大的打击和耻辱,叫他们不报复是不可能的。恐怖分子如此放肆地践踏人类的尊严,如果不给予惩罚便不足以守护人类生存的基本准则。但是,美国面对的敌人既是一群凶残的、掌握现代技术的暴徒,又是一群不敢承担责任的流氓。他们可以不顾一切包括不顾毁掉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而达到破坏的目的,而美国却不能这样,它必须护卫美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秩序和顾全整个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秩序,它要想到无数无辜的个体生命,如果伤害太多无辜,越过正义的临界点,自己就会染上对手的色彩。恐怖分子的炸弹不仅拥有杀伤人身的暴烈力量,而且带有繁殖仇恨的细菌,如果不小心.就会把自己也变成善于仇恨的种族,在冤冤相报中与暴徒同归于尽,甚至把自由与日常生活的安宁也作为代价。掌握复仇的分寸是极其困难的,当中包含着美国领导者的全部智慧与良心。  你身处华盛顿,浓烟、弹片和瓦砾就在你身边。以个人灵魂的生长需要而言,这种劫难教育,真是千载难逢。三百个消防员为救人赴汤蹈火,让我们知道如何做人。而死难者亡灵的手臂一定会把你推出自我欣赏的小专业圈子,让你的心胸更贴近真实的大地与生活,你的目光也一定能走进人间与人性的更深处。在大历史事件的烟火照明之下,许多名字、概念、方式和争端将会变小,包括你熟悉的许多名字,那些浅薄的狭隘民族主义者的巧言令色,自然就变得更小。我们不要接近他们,这种主义的细菌是不可以接近的,一接近就会陷于疯狂。

前言

  用生命阅读美国  父亲(刘再复)常和我说,作家大约有三类:一是用头脑写作的;二是用心灵写作的;三是用全生命写作的。他说他最喜欢用全生命写作的作家,也喜欢用心灵写作的作家。其实,这种分类也可用于阅读。父亲作为一个读书人,他的阅读虽然也用头脑,但多半是用心灵与生命。更有意思的是,他在观察大自然与社会时,也喜欢用读书人的生命视角。出国前他写《读沧海》,把海洋视为大自然不朽的经典,真读出新意。出国后他又把美国和世界作为一部大书,不断阅读。阅读时表面上看用的是头脑,实际上用的是生命。用穿越过艰难岁月的生命阅读,用滚过泥巴、滚过革命风烟的生命阅读,用被饥饿煎熬过的生命阅读,和我这种纯粹在书本里讨生活的人阅读相比,的确会读出不一样的东西。我陪父亲到华盛顿参观杰弗逊纪念馆,同样面对墙上杰弗逊总统的名言,他读后就激动不已,就抄录,就“硬译”.就按照他的理解用中文表述给我听:“在人类文化的大书中,诚实是它的第一篇章”,“在美国的字典里,没有绝望二字”,“我向上帝宣誓,我憎恨和反对任何形式的对于人类心灵的专政!”经过父亲的表述.这位已故的美国总统的思想更带情感色彩。如果不是用生命阅读,绝对不可能如此进入角色。和父亲一起站在杰弗逊纪念馆两个多小时,才明白用生命阅读是什么意思。我记得少年时读小说,还常为书中人落泪,那时尚能用生命参与阅读。到了美国后,读书为了获取硕士、博士学位,满脑子是概念与逻辑,阅读时与书中人物情感拉开距离,反而只用头脑不用生命了。看到父亲年龄大了,阅读人间还有一股生命激情,真是觉得父亲童心未泯。因为保持着好奇的眼睛,所以他的《漂流手记》才一本接一本。《阅读美国》应当算是第七卷了。

内容概要

刘再复,一九四一年生于福建南安,一九六三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后旅居美国,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任教,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荣誉教授。著作有《性格组合论》、《文学的反思》、《论中国文学》、《鲁迅传》、《鲁迅美学思想论稿》、《传统与中国人》《罪与文学》(与林岗合着)  、《放逐诸神》、《人论二十五种》、《读沧海》、《漂流手记》(十卷)、《红楼四书》(四卷)等四十几部学术论著和散文集。作品已译为英、韩、日、法、德等多种文字出版。

书籍目录

序 用生命阅读美国前言 第二生命三部曲美国的意味——在澳门大学人文学院的讲话奥巴马童话——美国腊月天里的“三言”醉卧草地走访海明威阿诺·施瓦辛格启示录十字架大悲剧精神的复活快乐园里说快乐新哥伦布的使命——爱默生礼赞杰弗逊遗愿杰弗逊名言走访黑山四总统华盛顿之行落基山漫笔阅读美国总统与圣人富人喜剧纳博科夫的大寓言美国丽人不浪漫童年的长度博士不自由抽烟的少女无家可归者美国的尚武文化怪物六种美国文化风情世纪之咬美国有时离我很远科罗拉多惨案再谈科罗拉多惨案为了一个士兵聪明国做聪明事精于外射,盲于内修每天都在改革的国家“对不起”的奥义毕业赠言没有中心的国度上帝、警察与记者宽容小莲的喜讯疯狂的硅谷照样去生活牛仔惊醒之后——写给剑梅的信劫火重铸英雄观念风景独好的科罗拉多小城守望者俯看大峡谷熊国与牦牛国严峻的自由城欲望之城再悟纽约女儿的学校西部牛仔Amish部落城市话题四则朱丽叶与罗密欧战火·义愤·“度”的艺术面对第三种哲学后记新版后记

编辑推荐

  刘再复对美国的阅读,不仅是用头脑作文化性阅读,更最要的是用心灵与生命作文学性阅读,内容丰富而盎然有趣。

作者简介

《阅读美国》是刘再复先生在美国期间对当地的观察手记和游记,正如作者所说:“偌大的美国,对我来说,只是一部可供阅读的大书和一片可供思想自由驰骋的草地。”但他的阅读,是用充分的个体人性视角对美国进行感悟和审视,并与当代历史情景下的美国现实对话,从而引出一番诗意的思索和诗意的语言。
对一个漂流异国的学者来说,阅读他国,同时也意味着对本国的重新阅读,这样,漂流在外的故国情思就可消融在东西文化的漫游之间。
一部异国文化的阅读笔记一位当代哲人的心路历程。

图书封面


 阅读美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偌大的美国对于我只意味着一部可阅读的书本,一部可供我思想云游的草地。草地如此神奇,许多人可能不知道。醉卧草地十年前,我写过一篇名叫《草地》的散文,说生活虽然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有一箪食,一瓢饮,一片草地就够了。没想到,现在买了房子,自己也拥有一片宽阔的草地,不仅可以在草地上干活,还可以在草地上读书,睡觉,作梦。在草地上沉思的时候,感觉只有一个,也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述:幸福极了。我想不出有其它的日子、其它的瞬间比醉卧草地时更加幸福。所谓幸福,就是对大自由与大自在的体验。此时此刻,没有人干预我,没有怀疑的目光看着我,偶像、世相、幻相、官场、商场、名利场全在遥远的地方,身边只有无声无名的小花、小草、叶子,陪伴我的是清朗的阳光和最质朴的生命。草地帮助我展开新的灵魂之旅,帮助我放下许多难以释肩的重负与浊物,帮助我赢得天空的大明净与内心的大明净。草地如此神奇,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来到美国这么多年了,来干什么?革命吗?谋生吗?发财吗?争取名声与光荣吗?都不是。过去说,广阔的美国对于我只意味着一张平静的书桌,今天还得补充一句,偌大的美国对于我只意味着一部可阅读的书本,一片可供我思想云游的草地。在草地上我几次想起普希金的《致大海》,想起他把大海命名为「自由的元素」。不错,大海就是自由的图腾,所以我才写了《读沧海》。而现在,我发现了另一个自由的元素,分布在辽阔大陆上的自由元素,这就是草地。很奇怪,一坐在草地,我的思想就会像波浪汹涌。这是丢开书本的自由驰骋。神游开始了,云游开始了,我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正在告别往昔的状态。往日从书中读到「大隐」与「小隐」的概念,说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朝市,而我要给大隐重新定义。大隐逸者就是云游者,他不管在山林,在朝市,甚至在宫廷,都是隐逸状态。因为他始终隐逸于内心之中,隐逸在自己所创造的一片精神园地里。草地对于我,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草地是他人不可随意踏进的领域,唯有松鼠、云雀、蜻蜓可以来作客。很早就记住庄子的「与天地独往来」的话,但不知如何实现。这回斜卧草地,望着蓝天白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草地上我获得一种生命的沉浸状态,灵魂一直往内心深处走,想得很深,也想得很远,走到最深处时,便与宇宙相接。生命本就和宇宙紧紧相连,后来才被知识、理念、语言隔开,这回沉浸于草地,排除了中间物,便与天地直接交游了。也是在此时,才感到宇宙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宇宙。愈生命,愈宇宙;愈宇宙,愈生命。过去曾误认为历史语境、家国语境大于生命语境,这回才悟到事实正相反,完全是生命语境大于家国语境。此时生命就在无边无际的大苍穹中遨翔,扶摇直上九万里原以为是神物的本领,其实自己也可得此大自由。逍遥游,本来就是人生的应有之义。那些否定隐逸权利与逍遥权利的理论,我不再相信。常常是中午一点,妻子在阳台上叫「吃饭」,可是我一点也不饿。要是在别处,一过午我就饿得慌。显然是草地给我注入了能量,否则精神怎么这样好,满心都是思绪。思绪到了溢满的状态时,便觉得文字的无力。有什么辞章可以表达我在草地上的感受呢?一开口、一着笔就觉得语言的苍白。难怪中国的禅宗大师们要放逐概念。过去说古希腊安泰以土地为母亲是神话,这回知道每个人都是安泰,躺卧在草地上时,显然吮吸了母亲的能量,否则,怎么不会感到累和饿?童年时代,我家附近也有一片翠绿的草地,可是我辜负过它,不知道应多仰仗它去吸取更多的阳光与星光。今天我走过风风雨雨,知道草地是什么,不会再辜负它了。我将在这里不断开掘自己的生命。醉卧着是沉思,不是沉沦。二OOO年六月五日
  •     《阅读美国》是我在海外写作的散文系列《漂流手记》的第七卷。二〇〇二年首次由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此次得到福建教育出版社准备印行给祖国的读者看看,这自然是值得高兴地事。为此,我特别把去年在澳门大学的讲演(题为《美国的意味》)整理出来,还新写了一篇《奥巴马童话——美国腊月天的“三言”》,使集子带点当下的气息。集子中的文章有的写于几年前,有的写于几十年前。我出国已近二十年,在这段岁月里,我大部分时间居住美国,但也到瑞典、法国、加拿大、日本、台湾、香港等30个国家和地区游玩和讲学,在东西方飘泊,心绪难免浮沉。但为了给自己的心灵留下见证,所以此次在国内印行,我对所有的文章都一字未改。如果读者朋友们发现其中有不妥之处,请多鉴谅。临末,我要特别感谢推动此书出版的刘文华、周青丰、董曦阳等年青朋友,他们让我对故国故人又增添了一份眷恋。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日美国Boulder
  •     美国第44届新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在新历一月二十日举行,这日子正是中国旧历的腊月(十二月),离春节只有五天。这一天不仅天气很冷,而且又是美国经济严寒的冬季,因此,我们不妨称它美国腊月天。在美国的腊月天,人们谈论的只有两个主题,一是经济海啸;二是新总统奥巴马。像在谈论神话,前者讲旧神话的破碎,后者讲新神话的建构。我不喜欢政治,但喜欢神话。电视台的“好莱坞明星生活”专题节目,也把奥巴马和他的太太米歇尔以及两个女儿混同电影明星,展示第一家庭的各种生活细节。被好莱坞节目这么一淆和,我更是把政治舞台和艺术舞台打成一片,观赏总统选举与新总统就职,就像看电影。充当政治的局外人,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我始终不情愿加入美国国籍,只拿美国“绿卡”(长期居住证),为的是守住中国护照,我把中国护照视为最后一片国土,有它在,血脉深处就和暖一些。然而,我作为一个思想者,又必须超越国界进行思索,守持的是思想者部落成员和世界公民的眼睛,用这种眼睛看美国、看中国、看世界,比较轻松。看看说说,说说看看。看看而已,说说而已。尽管轻松,但还是一种天然地选择倾向,只是选择的标准也是超功利与超政治的。例如,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配角佩林)与奥巴马(配角拜登)的竞争中,我天然地站在奥巴马一边,希望他胜利,这原因只有一个,他年青而富有活力,至于他的核心概念:Change即改变美国我并不太相信也不在乎。麦凯恩虽然老实,但也太多老相,看着他,总是想起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拒绝连任时说的话:我牙齿掉了,让一个掉了牙齿的人去领导一个伟大国家是不合适的。我对麦凯恩的印象也不错,可是他已七十三岁,恐怕也早已掉了牙齿,只是他不告诉选民而已。我的大女儿剑梅和女婿黄刚,生活在美国主流社会中,自然参加选举的,剑梅投的是奥巴马,黄刚投的是麦凯恩。但女婿也担忧,说如果麦凯恩当了总统而因年纪太老而病故,按宪法规定接任的副总统佩林,实在太保守,按其宗教观念反对堕胎,反到连畸形胎、病胎也一律不能堕,自己的手上还抱着一个残废孩子。前年我们一家坐大油轮到阿拉斯加去看冰川,才知道正在担任州长的佩林像是个镇长,因为整个阿拉斯加州除了山脉之外,只有沿岸的几个小镇。不过,她年青美丽,像电影明星,我还是乐意听她演讲的,只是感慨她没有奥巴马那种才华飞扬的魅力。我喜欢奥巴马,除了他年青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确实聪明至极,像是从大地上突然冒出来的黑金猴,不仅口里念着“变”字,而且酷爱读书。凡是好学的人,我都有好感。美国的报刊称奥巴马是少见的“有学问的总统”,不仅喜欢读政治学、经济学的书,而且喜欢读文学书,阿根廷的报刊说,奥巴马在大学期间就熟读博尔赫斯与科塔萨尔的小说,他当选总统后与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通电话时就说到这两位拉美大作家的名字。奥巴马本人的著作《父亲的梦想》和《无畏的希望》,既有思想又有文彩,既无媚俗的矫情,又无媚雅的酸气。此次美国人格外关注总统竞选,说到底是关切自己在经济衰退中的命运。而我尽管用读书看戏的心态看美国,但二〇〇八年的经济海啸,也使我震动,加上美国总统选举中候选人和选举人面对生存危机的应战声音,我也不由自主地再次想想美国事与天下事,并借用冯梦龙编纂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之名,记下三则世事所启迪的事理。(一)喻世明言第二次世界大战让整个地球布满鲜血之后,产生三个大结果:一是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二是两个不同意识形态阵营的对峙;三是美国的崛起。二战的战火没有在美国的本土上燃烧,而且战争中和战后它输入了来自各国的第一流的脑袋,包括爱因斯坦的脑袋,这种大聪明从根本上强化了美国,使它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这次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一下子就把美国打击得“头破血流”,股票市场上的道琼斯指数从一万四千点降到七千多点,比“九一一”事件后的指数还低,到处都在呼救,连象征美国工业的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特)也声称只能苟延残喘,支撑到明年年中,其呼救的笛声更是惊心动魄。危机中市民们心理太脆弱,圣诞节前夕,竟发生抢购Wal mart stores的便宜货而踩死一个雇员的丑剧。美国是世界经济的“老大”,老大一出事,欧亚的老二老三们都跟着倒霉。一打开电视报纸,就会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天文数字吓得目瞪口呆。几千亿、几万亿美元刹那间蒸发掉了,接着又是几千亿、几万亿的救市计划。这些天文数字是从哪来的?是怎么算出来的?拿出千亿万亿的救世主是谁?他们从什么地方弄出这么多钱?我们这些书生真不可太关心,一关心就会道及这个世界太荒唐、太古怪、太不可思议。在美国盛世的危机中,我脑子里老是旋转着“脆弱”二字,想到的全是“脆弱”的真理:不仅人是脆弱的,国家也是脆弱的,现代化体系也是脆弱的。前几年,有一次纽约突然全市停电一天,结果整个城市立即天昏地暗,冰箱冰柜里的鱼肉变味已不足一提,有位居住纽约的朋友告诉我,停电时他正在地铁里,那一刹那突然停车,然后就是一片黑暗和黑暗中的惊慌的叫声。怎么走出地铁?什么时候能走出地铁?是黑暗中的生命共同的焦虑。朋友说,那时他只有一个念头,地铁就是地狱,唯一的期待是走出地狱。整个世界的现代化体系看起来异常庞大,可是它所依赖的电、石油、飞行器等等,无论哪一项出问题,都会产生整个现代化体系的雪崩。这次停电事件发生后,我才明白,纽约是强大的,但纽约又是脆弱的。我在《红楼人三十种解读》(《红楼四书》的第三种)写了一节“玻璃人”,指涉私评论的主要对象是王熙凤。人们都知道她强悍的一面,忘记她“脆弱”的一面。李纨说她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很少人注意到。所谓玻璃人,就是外强中干的脆弱人。王熙凤得势时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真像铁老虎,可是一听到皇帝的锦衣卫要来抄检贾府的消息,第一个吓得晕死过去的就是她。这个王熙凤,归根结底是一个纸老虎,一个玻璃人。其实,不仅是王熙凤,凡人都有极脆弱的一面,英雄也如此。人既经不起打击,也经不起诱惑,甚至经不起一点挫折、委屈和孤独。关于人的脆弱,过去我就写过相关文字,而此次经济海啸之后,才明白国家也是脆弱的,至少可以说,有其很脆弱的一面,即使像美国这样强大的国家,也有像玻璃那样容易破碎的一面。当然,美国是百足之虫,被击倒了还会爬起来,但是,此次海啸之后,恐怕也应当多一点自知之明吧。倘若敢于承认大帝国也可能是玻璃国,那就算是有了进步,灾后才可能有新的稳固与发展。“自明其脆弱”,时代正在发出这样的喻世明言。(二)警世通言此次奥巴马能中选总统,固然是他本身才华过人,极为聪明,但也得益于前任总统布什的声名狼藉并给美国造成巨大问题从而也造成响应奥巴马“变革”的时代条件。奥巴马就任总统后的重要使命就是给布什总统“擦屁股”,至少擦两年。布什是出身于望族的世家弟子,胆子比较大,可惜缺少奥巴马的才华与文彩,更要命的是胆大带来的专制武断,使他选择了战争。两伊的六年战争,已让美国投入了一万三千亿美元,相当于九万亿人民币。如果这笔钱能投入教育或国计民生,那将意味着什么?伊拉克的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固然是个令人讨厌的专制蠢人,但有他在,才能牵制伊朗而赢取中东政治生态的平衡,真聪明的美国战略家应当知道,没有萨达姆也要制造一个萨达姆。但小布什偏偏要拿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发动战争,结果是让美国的旺气元气一天天在那里消耗掉。笔者关注战争是因为从内心深处憎恶战争,憎恶政客们制造大规模的血腥游戏,关心的不是经济数字,而是无法计算的鲜血总量。托尔斯泰和甘地在我心中之所以永远灿烂,是他们守持一个真正酷爱人类的非暴力的政治原则。“勿以暴力抗恶”,这一真理多么美啊!二〇〇一年美国的时代周刊,评出二十世纪地球上三个最伟大的人物是爱因斯坦、甘地和罗斯福。甘地无愧是伟大的人物,他创造的非暴力绝对论,和爱因斯坦相对论一样精彩,是颠簸不破的、像星空一样灿烂的永恒真理。世界上的争端、矛盾、冲突,永远都会有,但用流血战争的办法来解决不是好办法。世上没有什么争端不可以通过对话、妥协、调和来解决的。有些政治激进论说:思想观念的分歧就不可以妥协。不对,这也可以妥协。无论是基督教思想、儒教思想,还是伊斯兰教思想,都是巨大的思想存在,都是应当尊重的大文化存在。诸教诸家只能谋求和谐共存,不可心存一个吃掉一个的幻想,更不可能企图以自己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去统一全世界的存在方式与思维方式。有这种企图,就会导致流血导致战争。六年来,美国在两伊上的行为,给美国带来的困境,但也给人间带来“兵者,凶器也”(老子语)等警世通言。(三)醒世恒言面对小布什总统留下的就业、医疗、教育、环保、反战声浪等“烂摊子”和经济危机等巨大问题,聪明的奥巴马组织了一个包括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在内的强大领导团队。此次组阁,说明奥巴马的选择不存私心,不存种族与政党的偏见,只要有真品格真才能就可以进入他的核心。原国防部部长Bill Gates虽是老牌共和党人,但被奥巴马邀请留任,此举很不简单。在巨大的挑战面前,奥巴马还找到自己的两个前任榜样,实际上是两个精神基石,一是林肯总统,一个是小罗斯福总统。林肯是为了打破美国种族分别而献身的英雄领袖,出身于黑人的奥巴马高举他的名字意味深长而且天经地义。他此次竞选举起的是“变革”大旗,而罗斯福总统就是变革的伟大先驱者。这位总统引导美国走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功高盖世。在他的主持下,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法案,包括《全国劳工关系法案》、《社会保险法案》、《税收法案》等,而且还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和工程振兴署,使联邦失业救济成为半永久性的措施。笔者因为在美国校园里工作,纳税超过十年,二〇〇六年年满65岁,因此也得到退休医疗保险和退休金,这就是一九三五年《社会保险法案》的泽溉。我常与朋友说,这种社会保险,乃是资本主义体系中社会主义因素,罗斯福总统的新政,正是强化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政,即凯恩斯主义的新政。苏联、东欧体系解体后,主张绝对自由经济的海耶克(《通向奴役之路》的作者)红极一时,现在已经失去光芒,奥巴马的新团队更不会理会他的思想,也不会走里根、撒切尔夫人(英国)的路。奥巴马选择罗斯福作为自己的楷模,无论是在改革精神层面还是在改革的实际层面,都是符合逻辑的。笔者相信,随着奥巴马走上历史舞台,世界范围里的思想界、理论界将会获得一种重新研究资本主义的动力与兴趣。笔者对经济学一窍不通,不敢妄言。但由于奥巴马的刺激,也意想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非水火不容,并非注定你死我活。罗斯福明明就在资本主义里注入社会主义血液,邓小平也明明就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里注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谓社会保障乃至社会主义也就是给穷人和老弱病残多一些福利,以使多数人能过平安日子也能对未来有个从容的期待。我在一九九二年和九三年之中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客座一年”,才多少明白一点私有制国家的高福利政策是怎么回事。在我女儿阅读的瑞典历史课本里,课本编写者把自己称作社会主义国家,而中国被称作共产主义国家。瑞典确实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注入大量的社会主义机制。福利极高(每个人都可享受医疗保险和失业补助)。但税收也极高。教授的税收达到工资的65%。这种高福利的政策很人道,但也使社会缺少活力。难怪有些电影明星要往美国跑。人类社会充满困境,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困境。奥巴马强化福利的政策。它的罗斯福火炬能否照亮未来的道路:人们都在观望着。大改革是非常艰难的事业,它比暴力革命麻烦多了。在艰难面前,奥巴马是否有足够的魄力?这是人们心存的第一疑问。其次,奥巴马是否能掌握好改革的分寸即所谓平衡点、适度点?这是人们心存的第二疑问。我只是个旁观者,只观望,不操心。但毕竟是个思想者,观望中想到:这个地球,从自然地理的层面上看,它由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澳洲等几个大板块组合,批评了欧洲中心论之后,文明人类已不对任何一个板块存有偏见。但从历史文化层面上看,这个地球则存在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至今仍有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三个主要板块。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属于野蛮板块,且不去说它,现存的这三个大板块该怎么评估,该怎么相处,恐怕就不是野蛮与反野蛮、进步与反进步等本质化描述可以解决的。冷战时期政治意识形态压倒一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势不两立两大营垒,只能一个吃掉一个。现在看到,“你死我活的哲学是行不通的,还是“你活我也活”比较好。大家按照不同的方式活着,取长补短,合生存、温饱、发展的大目的就好,诚如邓小平所言,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懂得“走自己的路”,才是大聪明。人类进入文明史才三、五千年,时间很短,总体说来还是幼稚的,一切存在方式的选择都不能说已经呈现绝对精神,只能说是试验而已。各种不同的社会板块都有试验的权利,尊重这种权利,应是二十世纪争斗之后留给后人的醒世名言吧。奥巴马是否会带领美国穿越海啸创造奇迹,我们且不作判断。他当总统才一个月,民望调查就从76%降到67%,克林顿批评他就任后的讲话太少积极得、提气的语言。看来,未来的路是极艰辛的。但是,无论如何,一个从芝加哥黑人底层社会走出来的年仅四十多岁的年青黑人,竟能当上阳光下最强大国家的总统并开始挑战历史,这本身就是奇迹。笔者阅读美国这部大书,读到奥巴马,像读到一篇出奇的童话,虽是童话,但毕竟是新的篇章。写于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一日 Boulder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冲着名气去的。老实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语文老师推荐书籍
    比较有思想的一本书
  •     刘再复的“阅读美国”中的文字,此前大抵读过,但看到福建教育版的该书,还是毫不犹豫地在当当网上订购了一套,因为这是再复先生在自己的故乡故国的出版品。
    作为一个读者这儿要感谢的是当当网的服务,没有想到在年三十的中午,还把订购的书,及时地送到家里。
  •     时效性略有不足。
  •     了解我们未知的世界
  •     记住刘再复,是因为十分喜欢他的《读沧海》,许多年过去,心里面其实一直都在关注着他。
    《阅读美国》以散文和随笔的形式写了作者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有一种大文化思考的意味。感觉还可以,值得一读吧。
  •     好 东西不错
  •     看美国既要从外面看,又要从里面看。只从外面看,就难免看得朦朦胧胧,不够真切。可从里面看怎么看呢?可以借助林达和刘再复等这些定居在美国的人写的书。他们长期定居在美国,亲身经历美国的方方面面,自然就比没有机会到过美国的人看得清楚些、完整些。林达和刘再复既了解中国又了解美国,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对比两个国家的长短,一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在很多问题上误解了美国,美国也在很多问题上误解了中国,这都是两国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林达是善于在美国历史中为这个头号大国写生的高手,刘再复喜欢用散文的笔触描摹美国,他以作客的心态写美国的城市、写美国的小镇、写美国的风景、美国的领袖等等,并不一味奉迎,而是不时发出批评之声,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即使是批评,也保持文人的谦和。对中国的批评也是如此。这样的特点,正是许多读者所喜欢的。我认为,此书可以一读。
  •     刘再复,是用心灵写作的人,以一个中国文人的眼光看美国!让人思考美国文化!
  •     毫无新意的赘言。。。
  •     好书受益匪浅 很有深度
  •     内容没有看 看起来不错
  •     老师推荐买的 包装不错 书不厚 看内容不错
  •     仅仅看完序言,就知道这是一本好书。讲到了人生的自我放逐,只要是读上一小段,都有感觉灵动的东西在里面,书的质量也非常好,物流业给力,好评
  •     比起同年代的董桥来,还是缺少了点人文气质和诗人的风华。
  •     读这部书后,我对美国又多了一些认识,但感觉很肤浅,没有震撼,与《不可不读的美国》相差较远。
  •     这本书主要是从“人”的角度来写美国的,表现了美国人的自由,轻松,和人性之美;但缺乏对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结构的分析,缺乏对美国文化历史的追溯,使人感觉这书有些太浅了
  •     在讲我所知道的事情时讲得太浅显,在讲我所不知道的事情时讲得太无聊.而且“用生命阅读”太过于标题党了,如果真是用生命阅读的话文中会体现出来的不用过度标榜...况且我没体会到..
  •     酸叽叽的,又浅,文字也一般...放旁边不读,还不小心过期了,真不划算。
  •     去过美国的人都会对美国有各自的看法和评价,作者不仅仅是说美国,也不时的与中国做比较,不媚外,不自卑,能从国情的不同站在客观的角度看问题,很好.能比较全面的了解美国.
  •     该是35岁以上才能读懂的书,我半懂半理解地把它读完了。
  •     内容很吸引人,尤其是作者在美国的切身体会和感悟,无不使我这个美国迷感同身受,但唯一的不足是送货的公司,太慢了,让我足足等了近一个礼拜。
  •     他仍然是一位值得欣赏的作家,语言十分朴素,观点清晰,虽然不一定有共鸣。
  •     喜欢刘在复的文字,以及他的思考
  •     不论文笔还是内容都太美了。
  •     我买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一些了解,读完了,感觉很有感觉,作者的文化功底很深!
  •     这些文字觉得不是刘先生最好的文字。可是大家能将自己所想所得和众人分享,细读总是有过人之处的。刘先生的童心说让人觉得清新。
  •     好书就是要买,尤其在打折的时候,更要买
  •     学者眼界,感触不同,自由一番滋味
  •     刘再复的作品深刻平和,希望这样的学者能够回到祖国发展教育。
    强烈推荐阅读。
  •     这是再复先生在美国的一本对美国文化的阅读笔记。是他对当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观察的手记和游记,对于一个在异国漂流的学者来说,既是阅读美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意味着重新阅读自己的祖国。
  •     从内心深处的渴望述之文字中。平静的从人本质的出发点去沉思,感悟。值得一看。
  •     一路走来一路思。认真的生活。不过并不是很深。没有他对红楼梦的阅读地深入。可能我先是以为红楼梦才了解了先生,所以以为这本书会非常深入地讲人生。可能是期望偏高了点。
  •     多一个视角看世界
  •     老是瞎抒情,空洞无物
  •     让我期待很高结果却很失望的一本书。作者本来是我学生时代最喜欢的散文家,多年之后重新看到他的新书自然是欣喜若狂,但是读完之后发现信息量太少价值也不高,还有就是主观性太强喜欢妄下结论难免就有强加观点之嫌
  •     十年前的作品,作者感触颇多。十年后的我觉得还可以,与印象中的美国无差。
  •     美国,美国
  •     完全不值得读的文学作品
  •     这个学者很明显知识面已经过时了。他的很多观点我都是不同意的,所以今后他的作品我不会再看一眼!
  •     文笔不错,通过此书了解了不少美国的文化
  •     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中国文人写的书最是无趣。
  •     很久之前读的,现在看看当时的笔记,觉得并无新鲜之处。
  •     该书是作者在美国生活二十年,对比美国及中国社会不同,有感而发的一些文章。还不错。
  •     《阅读美国》、《双典批判》。两本刘再复先生的书,早大大学时代就读他的《性格组合论》,89年他出走,近几年才有了声音,他说是他的回归。《阅读美国》是刘再复先生在美国期间对当地的观察手记和游记,正如作者所说:“偌大的美国,对我来说,只是一部可供阅读的大书和一片可供思想自由驰骋的草地。”《双典批判》刘再复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最大的问题,一是暴力崇拜,一是权术崇拜。它们影响和破坏了中国的人心,化作中国人的潜意识,正是中国人的地狱之门。
    他还是保持他的思考的独立性。不象市面上流利的戏说经典和历史,刘再复的书仍保持他的独立思考性,更侧重于严肃的学术研究。
    刘一直反思我们的人性。
    我查了一下,这样的好书只印刷了5000本,5000本的书,大学的图书馆也分不够。
  •     这套书不错,这个作家出国了吧?比较敢说!
  •     作者的文笔无可置疑,但本书应是多年前所著,一些说法放在今天似乎有些不适了。
  •     刘再复的思想和文字非常值得一读。
  •     从第一种文化走进第二种文化,说难亦难。
  •     2010.04.08
  •     前言比较好——可以看专栏文章,但不要看专栏文章合成的集子,除非是颇为详细的报告文学
  •     好后悔没有去杰弗逊纪念馆。sayings啊sayings。
  •     不错,大师作品,值得一读!
  •     刘再复学长去国20年,阅读美国这部大书给予他的是找到了真自我。他在第二人生的起点上扬帆起航,阅读美国亦是在不断地阅读人生这部大书。
  •     关于美国 我们其实有很多误解 这本书告诉你更真实的美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