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诗歌 > 天空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301201220
作者:(日)谷川俊太郎
页数:264页

章节摘录

跨越世纪的天才一谷川俊太郎不仅在当代日本诗坛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和家喻户晓的诗人,而且在国际文坛上也是被公认的最生动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这已早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即使对于100年甚至是500年以后的读者,我们都可以断言,那时的他(她)们一定会从他的作品里找到依据——即谷川俊太郎是一位跨越世纪的天才。在众多的诗人逐渐被 读者和时间淘汰时,谷川俊太郎的作品却在时间和读者中为诗歌赢得尊严,他创作于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至今仍被 广泛持续地阅读,他的一本诗选集数十年来可以重印到50多版次,累积销售到80余万册。我想这样的诗人在哪个语种里都是不多见的。这也是我曾经在一篇日语文章称他是亚洲的“普列维尔”的理由之所在。时间、读者和谷川俊太郎自身的诗歌都已经证明。他的诗篇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久远而黯淡和老朽,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时间的深处获得新生,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前言

跨越世纪的天才(序)田原(一)谷川俊太郎不仅在当代日本诗坛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和家喻户晓的诗人,而且在国际文坛上也是被公认的最生动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这已早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即使对于100年甚至是500年以后的读者,我们都可以断言:那时的他(她)们一定会从他的作品里找到依据——即谷川俊太郎是一位跨越世纪的天才。在众多的诗人逐渐被读者和时间淘汰时,谷川俊太郎的作品却在时间和读者中为诗歌赢得尊严,他创作于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持续地阅读,他的一本诗选集数十年来可以重印到50多版次,累积销售到80余万册。我想这样的诗人在哪个语种里都是不多见的。这也是我曾经在一篇日语文章称他是亚洲的“普列维尔”的理由之所在。时间、读者和谷川俊太郎自身的诗歌都已经证明:他的诗篇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久远而黯淡和老朽,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时间的深处获得新生,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二)10数年前,在日本关西一所私立大学学习日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始借助词典翻译谷川俊太郎的作品。至今我仍对起初在灯下阅读他诗歌作品时的兴奋记忆犹新。10数年前的中国诗人和读者对日本现代诗的认识是模糊的,也是带有歧视性的。就是说到谷川俊太郎为止,没有一位日本现代诗人的诗歌文本真正赢得中国当代诗人和读者的信任——即伟大的日本现代诗人在中国读者中是缺席的(造成日本现代诗在中国的文化空白尽管与翻译和历史文化以及政治背景不无关联)。以至于使中国诗人和读者误认为日本是现代诗的沙漠。二十世纪末,谷川俊太郎的诗歌作品大量登陆中国,改变了中国诗人对日本现代诗的印象,也改变了日本现代诗在中国的命运,从而使日本现代诗因他在中国诗人和读者中建立了权威。谷川俊太郎的诗歌在中国读者中引起的强烈共鸣绝不是偶然的,除了与他深奥和广阔的诗歌精神和生动性有直接关联外,也与其作品个性的强韧度和独创性以及艺术上的完整性密不可分。谷川俊太郎可以说是当代国际诗坛少见的具有广泛意义素质和富有普遍精神价值意义的诗人,也是具有思想深度的诗人,只是他的思想和深奥的诗意不动声色地隐藏在他平易、简约、朴素和透明的诗句当中。至今,我时常还在为自己与谷川诗歌的邂逅而暗自庆幸。令我感慨的是,谷川俊太郎的诗歌引导我捷足先登,通过他多彩的文学世界使我跨进了日本现代诗的门槛。如果没有与谷川作品邂逅的契机,如果他不是被作为重要对象、而还是被轻描淡写地译介到中国,日本现代诗在中国是一张什么的面孔实在难以想象。(三)谷川的作品使我知道诗歌不是孤立的。在他的母语里,他拥有着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学龄前的儿童、少男少女、青壮年人、老人甚至家庭主妇以及知识阶层的文化精英和大学教授等等。因此他被冠以“国民诗人”,同时还被称为“宇宙诗人”和“教科书诗人”。因为他的作品几十年如一日,被日本每年出版的各种版本的高、中小学课本和大学教材采用。谷川用他的诗歌再次验证了四个字:“易读”和“耐读”。在他的母语之外,他的作品也在与域外不同语言的读者产生着共鸣。这当然是他诗歌自身魅力所致。这种结果来自于他与众不同的语言感觉和感性质量;来自于他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想象;也来自于他对世界和他人至高无上的人文情怀和对弱者的巨大同情。与更多一生只是以一种创作手法结束自己写作生涯的诗人相比,同时尝试多种写法的谷川俊太郎似乎具有超人的一面,从整体作品看,他的诗歌可以笼统地分类为两种写作倾向——即语言本位和人间本位。童诗、语言游戏之歌系列、歌词和讽刺诗我们可以把它们理解为面向大众的人间本位型作品。其他的则可以统称为纯诗写作的语言本位型。在这两大类型的作品中,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达达主义、现实主义和实验性等等网罗其中,变幻无常。他的作品你很难用学术上既定的什么主义、流派和思潮来为他命名和界定,谷川不是什么主义的追随者,而是什么主义的创造者。从他多元多样的文本情调和纯粹丰盈的诗性特质,我们不难看出,谷川仿佛自始至终在做着这样的努力——在不断变化中的自我蜕变里,始终警惕和抵抗着被一种主义(或曰写作手法)的束缚和固定。这是谷川不断在变化中否定自我、在超越自我中前进的原动力之一,也是使得他的作品在变化的哲学里升华到更高的层面,进入到更高的艺术境界的根源之一。(四)谷川俊太郎的诗歌主题庞杂有序。半个多世纪以来,谷川的写作几乎是围绕人生和人间性、生命和生活、宇宙与孤独展开的,他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沉默与孤独,对宇宙和历史的想象独一无二。他在东京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作为人有两种存在:社会存在和宇宙存在。诗人的情况稍有不同,对我而言,宇宙存在更为重要。为什么要这么说?为什么我更看重宇宙存在呢?因为当一个诗人建立一种宇宙观时,他才能够超越这个时代的局限性。然后诗人的眼光也许会放得更远,能够看到更遥远的未来,或者眺望到更遥远的过去。我的第一本诗集的书名叫《二十亿光年的孤独》,从这个书名你可以看出,我是作为一个宇宙中存在的诗人出发的,而不仅仅是在某一个特定社会和时代生存的诗人。”或许正如他所言,他才用“诗歌这种无政府语言(谷川俊太郎语)”跟现实生活和时代政治保持着适当的微妙距离,超越这个时代并创造出一种暂新的语言和诗情。谷川俊太郎不愧是一位语言的巨匠,自然风景在内心的投射,对爱情反思和对生死的思考,对个体意识和身体性的张扬等都在他的诗篇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感动(包括同情)、世界(宇宙)、沉默(孤独)、自省(反思)像是被无形的音乐之线串联一起贯穿在他的作品里。谷川不同时期的作品告诉我们,他从未动摇过这种创作理念。在日本战后现代诗发展的历程里,谷川的写作并没有受到太多时代潮流和理论导向的干预,甚至也很难从他的作品看出其他诗歌流派影响的痕迹。这种对自己写作理念的自信和坚守可以说是一位大诗人的显著标志。从不满20岁步入诗坛至今,谷川可以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写作状态。我曾在我的日语论文里称:他不是那种由“量变到质变”过渡的努力型和勤奋型的诗人,不属于那种在瞬间将才气发挥殆尽的“闪电型”的“短命”诗人,更不是江郎才尽型的那种越写越糟糕的诗人。若单从谷川俊太郎不满17岁在《丰多摩》和《金平糖》上开始发表作品、和在21岁出版处女诗集《二十亿光年的孤独》来看,玄乎一点讲,他在未来要成为诗人似乎是在前世就已注定过的——即他是一位与生俱来的诗人。这类诗人为诗天分的先天性总是大于后天的,这种先天性我们不妨把谷川理解为灵感型的诗人。如果我们勉强把谷川的作品用年代划分开,将是这样的情景:50年代为本能的爆发;60年代为纯诗写作;70年代为变化的萌发;80年代为语言的变迁;90年代是对生命和现实的直视与回归;21世纪是经验的升华和文学性的结晶。他的整体作品也可归纳为以下几点:a、自然、文化和精神三种风景的相映重叠;b、平面抒情和立体抒情的交替,语言空间与抒情空间、内在节奏与外在韵律的整合;c、抒情感和叙事性的融合;d、哲学、思想、感性和理性的均衡处理;e、文本的四元局面——儿童诗、娱乐作品和面向一般读者和专业诗人的作品。(五)即使用世界的目光来衡量,谷川俊太郎也是国际诗坛的巨擘。他的创作涉猎诗歌、散文、童话、剧本和翻译。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历程中,写下了许多重要作品。在日本现代诗坛,谷川俊太郎一直走在尝试和探索诗歌的最前列,他在不断的自我更新中成长。娴熟的表现技巧和对日语的巧妙运用和发挥、人类的悲欢离合、孤独与生死、存在与虚无在他的诗篇里被表现到了极致。他的诗一边扎根日本本土文化的土壤,一边深得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化精髓。他在悖论中表达肯定,在肯定中表达质疑。从抽象中抽取具象,又从具象中呈现抽象。他以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呈现出人类精神生活的共同困惑,并体现出精湛的文学品质。因此,来自不同语种的读者,我相信都能从谷川俊太郎的作品中得到慰籍。谷川俊太郎是注重感觉的诗人,也是“能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神奇的想象”(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对爱尔兰诗人和批评家希尼的授奖辞)的诗人。他的感觉更多是构筑在他无意识的流动之上,他的想象来自他的生存经验和生命感受。他有不少诗篇“是因为想象力而说出的一种语言”(帕斯)。读他的作品,能够从他的诗歌语言感受到日语的丰饶。谷川的诗歌文本使我再次确信:“诗歌的魅力来自感性”。谷川不仅已用他的诗歌语言创造了一个诗歌传统,而且也形成了“谷川流”的日语。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学和语言学现象。(六)时间是诗人的大敌。任何诗人都必须接受时间的审查,也都休想逃出时间的检验。在时间面前,诗人的命运只有两种:要么被时间的尘埃埋葬,成为时间的牺牲品;要么征服时间,成为支配时间的主人。谷川俊太郎显然属于后者,他在时间面前还原出自己的本色。在我的眼里,谷川俊太郎不会老去,因为死亡对他已经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即使有一天他的肉体消失,他诗歌的灵魂之声也会在大地上回荡。他的诗歌文本不仅影响现在和未来,而且注定也将会影响过去和历史。阅读谷川俊太郎的作品,其实是我们经受一场灵魂的洗礼,是在与这位跨越世纪的天才对话,也是在感受掩藏在诗人内心的巨大沉默。他诗歌中的感伤就是我们自身的感伤,他诗歌中的亢奋就是我们自身的亢奋。如果把诗歌比作灯盏,谷川俊太郎的诗歌之光将照亮自然之光无法抵达的地方。

内容概要

谷川俊太郎,当代日本诗坛最重要、最有影响力和家喻户晓的诗人,而且在国际文坛上也是被公认的最生动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他以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呈现出人类精神生活的共同困惑,和体现出精淇怕文学品质。

书籍目录

序 / 009
诗人简介 / 018
活着 / 020
春天 / 021
鸟 / 022
关于爱 / 024
接吻 / 026
天空 / 028
无题 / 030
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 032
手 / 034
悲伤 / 037
牧歌 / 038
致女人 / 040
礼物 / 042
黄昏 / 044
悲伤…… / 047
胡子 / 048
河流 / 050
004
恳求 / 052
陶俑 / 055
世界 / 056
树 / 058
死去的男人遗留下的东西 / 060
旅4 / 062
旅7 / 063
anonym7 / 064
anonym8 / 065
骤雨来临之前 / 066
春的临终 / 068
家族肖像 / 070
清晨 / 072
看 / 074
鸟羽1 / 076
湖 / 077
第31首 / 078
第49首 / 079
005
回声 / 080
大海 / 082
草坪 / 084
康复期 / 085
在窗户的旁边 / 088
嫉妒 / 090
然后,日子 / 091
关于赠诗 / 094
活着 / 096
河童 / 099
石墙 / 100
我歌唱的理由 / 105
缓慢的视线 / 107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 115
净土 / 117
钻石就是雨滴 / 119
对杯子的不可能接近 / 121
对苹果的执著 / 123
006
关于灰之我见 / 125
世界末日的细节 / 126
梨树 / 128
午夜的米老鼠 / 130
胡萝卜的光荣 / 132
我的女性论 / 133
火 / 137
早晨的接力 / 139
海的比喻 / 140
不被任何人催促地1 / 142
地球的客人 / 144
世界的约定 / 146
悲伤的天使 / 148
触感研究 / 149
正午 / 154
房间 / 156
脸 / 157
泥土 / 158
007
父亲的死 / 159
歌唱 / 164
莅临 / 166
黑暗是光之母 / 168
某种景象 / 170
我的心太小 / 172
旅行的早晨 / 174
自我介绍 / 176
二×十 / 178
再见 / 180
水的轮回 / 182
诗人的亡灵 / 187
去见“我” / 189
音之河 / 191
看什么都想起女阴 / 193
旧收音机 / 195
颜色的气息 / 197
都市 / 200
008
树 / 201
为了阿卡迪亚的备忘录(局部) / 202
以为 / 209
蚂蚁与蝴蝶 / 210
换个话题 / 211
临死船 / 215
我是哨兵 / 224
八月和二月 / 226
院子 / 228
创作年表简编 / 231
作品出处一览 / 258

编辑推荐

《天空:谷川俊太郎诗选》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语言的秩序一点点地退回布景
我们在耳边感受到着
世界充满矛盾的温情叹息

图书封面


 天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二战后像金子光晴、壶井繁治、西胁顺三郎等老诗人持续活跃,不断拓宽题材,追求新的角度,在这个背景下,引领风潮的有两大流派,“荒原派” (取名于英国现代派诗人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以鲇川信夫、田村隆一、北村太郎、三好丰一郎、黑田三郎等代表,他们将战后的社会视为一片荒原,劫后余生的人们在思想和情感上陷入迷惘与失落,这派是人满腔悲愤和心灵创伤,在作品中陈述战争带来的戕害,指陈现代文明的弊端,重新确立了新的批判精神。另一派为左翼诗群“列岛派”,以关根宏、滨田知章、长谷川龙生、木岛始等诗人为代表,他们不满“荒原派”消极悲观的倾向,采取现实主义立场,利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尖锐讽喻时事,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美国占领者,其中关根宏的《样样都好》、长谷川龙生的《奴村基地》、滨田知章的《恐怖的生日请帖》、木岛始的《鸽子》、菅原克巳的《黄河大合唱》都寄托了诗人对民众力量的讴歌和对未来光明的向往。昭和30年代中期(1955年)日本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上述两大流派在新旧更替的阵痛中落幕,新一代诗人各自创刊结社,艺术审美和倾向多元化且相互兼收并蓄,形成流派纷呈的景象,其中围绕在刊物《櫂》的同仁,像大冈信、谷川俊太郎、新川和江、中江俊夫等成为引人瞩目的诗人,此派诗人除茨木则子、吉野宏外,大部分生于三十年代中期,他们没有经历真正感同身受的苦痛,也不爱涉及社会题材,相对注重从自身出发,用抒情的笔调阐发内心感受,他们文字清丽,对社会抱有美好情怀,诗中散溢出唯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光辉,大冈信在文论中称这批诗人为“感受性的祝祭”一代,他们是从战争的废墟中来感受日本,不像“列岛派”或“荒地派”有着对抗的情绪,也不执意于意识形态的藩篱。他们认为败战是契机,终于从战争中解脱出来,“祝祭”就是这个意思,他们主张用纯粹的感性来写诗。在这批诗人中谷川俊太郎具有代表性,作为清新卓然的存在,他的诗歌不着力形象的塑造,而是构置内在的情境,以含蓄、暗示和隐喻的手法,传达出个人哲思般的心灵关怀。
  •     翟月琴载《今天》2012年夏季号 一无独有偶,刚刚做完对旅日诗人田原的长篇书面访谈,便收到了由他翻译的《天空:谷川俊太郎诗选》。或许是因了这访谈的缘故,通过母语的契合感,更为贴近地走进了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诗歌文本所反照的精神空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天空:谷川俊太郎诗选》于2012年3月正式推出,这是继2002年、2004年之后在大陆诞生的第三本谷川俊太郎诗选。封面素雅、纯净,边角以书法形式泼洒而出的“天空”二字,赫然地攫住了读者的眼球,这墨迹,婉然挥出了天空本身的诗歌内蕴,多思、感性、包孕而赋予张力。自1999年2月,《世界文学》第二期推出“谷川俊太郎特辑”起,这位出生于1931年、已经出版了70多部诗集的日本诗人,才第一次在汉语诗歌环境中登陆。这令人惊叹的滞后,无疑推迟了汉语现代新诗与日本现代诗歌的碰撞,也显然成了多元化诗学视域中缺失的一角。译者田原认为,“到谷川俊太郎为止,没有一位日本现代诗人的诗歌文本能真正赢得中国当代诗人和读者的信任——即伟大的日本现代诗人在中国读者中是缺席的(造成日本现代诗在中国的文化空白尽管与翻译和历史文化以及政治背景不无关系)”,的确,这种缺席,现在看来,不失为一种遗憾。然而,庆幸的是,谷川俊太郎的诗歌,却以其独到的方式,获得了汉语诗人的认同,已然打破了语际交流之间的僵固局面。这不仅与谷川俊太郎诗歌文本所彰显的人类普遍精神有关,与汉语语感的相通性有关,同时也与翻译中未曾流失的含混诗意有关。与2002年和2004年出版的《谷川俊太郎诗选》不同,这册《天空:谷川俊太郎诗选》,既吸纳了前两本的诗歌精髓,同时又提供了新的文本供读者阅读。2011年12月,在“中坤诗歌奖”的获奖辞中,谷川俊太郎提到,“我用我的母语——日语写诗,经过田原先生的翻译,受到了中国读者的青睐,这个事实激励着我。毋庸置疑,日本的诗歌自古受到中国诗歌的深刻影响,但两国的诗情又存在着质的微妙差异。而翻译,正是在这种微妙差异上的架桥工作,只是,诗歌不能单单做词典式的翻译,这无须我饶舌。读者读我的诗,同时也是在读田原先生的诗——我想,这么说是不为过的。在这种双重性中,潜藏着超越语言的诗歌秘密。”(谷川俊太郎,中坤诗歌奖获奖词)可以说,正如谷川先生所云,跨语际的诗歌交流,必须借力于一位使者。译者田原从1991年5月踏上日本的土地时,便开始在母语与日语之间的挣扎、交错与互动中,去感受文化间的摩擦和碰撞。他认为,“翻译诗歌与进行一首诗歌创作的精神活动非常接近,它要求译者要对一首诗从句首到句尾,从内涵到外在,从形式到语感,从所指到能指等有一个权衡的把握。换言之,作为译者你是否扶正了原作和译作在感觉上的平衡,是否把意义的流失控制在最小限度。这种感觉不外乎是在创作一首诗歌时所具备的文字(语言)的弹性与张力,诗性的饱满与充盈、节奏的流畅与自然,内容形式与技术和感性的浑然一体的合二为一等等。当然,这里所谓的空白和空间是指在把一首诗翻译完后,它以另一种语言出现时的那种语言本身所持有的空白和空间感是否已经变得狭隘或者堵塞,这里的空白同样还包括语言与语言之间的跌宕和递进,语境与内在的意义的嵌入与交织。” 在此提到翻译的诸种奥妙,从中能够寻到些许译者田原在翻译中所要追求的诗歌精神,同时也有助于推进理解谷川俊太郎通透的语言背后被掩住的朦胧多义性。二取“天空”之名,其意不解自明。“天空”,源自于他的一首诗歌《天空》。了解谷川俊太郎的读者,自然清楚在他的诗歌当中,“天空”,也是他惯用的意象表达。但显然,这一意象,其内涵所裹杂的无限丰富性,又并非是读者全然能够理解的。这位已经81岁高龄的老先生,在他童年时,便在东京遭遇空袭的废墟中,目睹了生灵涂炭、遍地死尸。他能够洞悉生命背后的苦难,但又与其他经历过战乱的日本诗人不同。他深知诗歌有它自身的尊严,这高贵的尊严,绝然超越了社会、国家抑或阶级。因而,“天空”又在丰富的包孕性中,享有一份独立的价值。正如评论者所认为的那样,“宇宙”凌驾于谷川俊太郎的诗歌家园之上。谈及宇宙,在谷川俊太郎的王国中,绝没有超幻的体验,他甚至没有想过跃出地球,而是在多样态的现实中寻求“万有引力/是互相吸引孤独的力”,(《二十亿光年的孤独》)。在这样庞大的构架中,腾起的却是“物世界”。因而,在谷川的笔下,物像失重般漂浮在大气中,又像颗颗粒粒可见的尘埃,静止于“此在”中。无论是手、脸、火、苹果、杯子,或者陶俑,作为客体的物,都有着自身存在的厚度与质重。“手/它是徒劳的指示/像夏天的叶片繁茂葱茏”,“手/它就那么伸开着干瘪”(《手》),手所抚摸、触及、创造的他者,层层凸显了手得以被看到的纹理。那团象征着智慧与真理的“火”,“火在黎明烘烤面包/在傍晚将面包店故乡的街道烧成灰烬”,它置身于万物之上,获得了超越的力量。谷川在物世界被命名的必然性中,已忽略了这种命名的形式,“我们的理性、我们的经验、我们的技术使它出现在地球上,我们为它们命名,极其自然地用一连串的声音发出指令,但是它究竟是什么?——谁也没有正确的知识来正确的理解它。”(《对杯子的不可能接近》),如此的深邃,“是的,就是在那里的,就是它们”(《对苹果的执著》),无论杯子用玻璃、木头、用铁、用土制成,或者破碎掉,还是苹果被消化、被吃掉、被抹掉,所有的变化,都将归于“空”和“一”,享有定义的固定化,又挣脱被禁锢的世界,获得自由,这才是谷川俊太郎所要强调的宇宙之精神。《陶俑》一诗又直接与“宇宙”产生关联,所有的情感和长了青苔的寂静时间/正在你的脑中沉淀/忍受着眼睛深处的两千年之重/你的嘴被天大的秘密紧封/你没有哭笑,也没有恼怒/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不断的哭笑和恼怒着你没有思考,也没有感受/是因为你不断吸收并将其永久沉淀从地球直接诞生,你是人类以前的人类/正因为缺少神的叹息/你才能为美丽的朴素和健康而自豪/你才能够蕴藏起宇宙因为父亲收藏古玩,“陶俑”跃入了诗人的视线。“始于眼前具体物的具体名称的一种祭祀般的狂热,必须抽象化,然后又不得不转移到想象力的世界。” 谷川俊太郎在联想交织的网络中,“沉默属于宇宙无限的稀薄/寂静则根植于这个地球”(《骤雨来临之前》)在寂静中,通过沉默为物开启发声的可能,永久的沉淀却包容了历史的重荷。诗人田原提到过,“‘物’在此是与诗人处在对等的位置上的,或者说是诗人将同样重量的主观和客观的砝码放在了表现的天平上。诗人在此只是‘物’替物,陈述出‘物’沉默的语言。因此,‘物’在这里的‘身份’是明确的,与诗人的关系也是亲密的。”故而,在此基础上,宇宙被赋予了沉默的特质。“沉默的本质可说是与信息、饶舌泛滥的这个喧嚣的时代相抗衡的、沉静且微妙的、经过洗炼的一种力量。我想,无论在任何时代,沉默,都是即使远离语言也有可能存在的广义上的诗意之源。也许亦可将之喻为禅宗中的“无”之境地。语言属于人类,而沉默则属于宇宙。沉默中蕴含着无限的力量。” 无须多言,沉默,所通向的“无”声世界,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穿透力,可以刺穿一切呼啸杂乱的现实。“推敲沉默/没有抵达语言的途径/推敲语言/抵达这样的沉默吧”(《旅》7),在他的诗歌中,沉默一次次地作为关键词,被凸显出来,像一股巨大的内动力,含蕴着他所有的诗篇,也映照着他的人格精神。在谷川俊太郎的诗歌中,反复出现树、鸟、大海、河流、湖水、草坪、泥土等意象,与天空钩织在一起,完满地包纳于整个自然万象中。谷川触及最多便是树意象,树是真实的,“梨树是真实的/搁置在八百年前的石头/以及那石头上的阳光与苍蝇/是真实的”(《梨树》);树也是穿透而苍劲的生命力,“面对树/树以它的树梢只给我天空/面对树/树以它的落叶告诉我大地/面对树/世界从树木变得明朗起来”(《树》),“上帝将谎言的颜料倾泼天空/像要模仿天空的颜色/绘画和人都已死掉/只有树向着天空疯长”(《第31首》),《天空》中那“今天的孩子们忙于玩耍/数千次地把剪包锤的小拳头划向天空/跳绳的圈儿又不断地测量着天”都在枝桠与天空的结构中形成了一道意想不到的风景。在谷川看来,树像谜一般,无法被赋予诗歌的形式,它超越于语言之上。而“鸟”作为谷川笔下的另一重要意象,“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天空在静静地涌淌泪水/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人还在无知地继续歌唱”,《鸟》中“鸟谙熟歌声/为此,鸟觉察不到世界/突如其来的枪声/小小的铅弹使鸟和世界分离/也使鸟和人连结在一起/于是,人类的弥天大谎在鸟儿中变得谦恭与真实/人类瞬间笃信着鸟/但即便在此时,人类都不会相信天空/因此,人类不知道与鸟、天空和自己连结在一起的谎言/人类总是被无知留下”,小鸟与天空的同一与分离,小鸟与人的隔膜与瞬间的信任,小鸟的失声与发音,在谎言与真实的对峙下,交错在诗篇中,仿似被破坏的天空,失落的自由。同时,谷川也并不错过与自然变化相辉映的时间性,在变幻的季候中,将时间还原时间的光影。在他笔下,黄昏是“淡忘的小道上,铺路石的影子长长/过去的车夫们的声音低低/夕阳仿佛从被抛下的高度/已失去消毒的力量/开始羡慕秋色的街灯”(《黄昏》),那黯淡的光线,在夕阳中,凸显了秋的底色。而八月和二月又是“女孩的室内冷飕飕的/我们盖上了数条毛毯/女孩的身体散发着干草味儿/黄昏,雪夹着雨飘降”,“少年在河岸瞅望着笼子/小狗摇晃着小小的尾巴/太阳灼热似火”,那寒冷的素白色与灼热的火红色,在女孩与少年的对照中,又被勾勒出色彩上的幻景。而色调本身,也亦然是可贵的存在状态。除此之外,阅读谷川俊太郎的诗歌,不难发现,粪便或者小便,这样的字眼,他从不回避,同样让它们出现在与天空相联系的自然世界中,并与其他自然物对等看待,如此,竟然浑然统一于自然世界中。面对这些看上去与上述意象构成了强烈反差效果的排泄物,谷川俊太郎说过,“我们将自己装扮成不许它存在的模样,而忽略了自己心里也会常常生发出它的等价物的事实,这哪里是卫生无害,无非是应当放弃的伪善,甚至会导致我们迷失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结构中重要的一环。” 因而,即使读到“我在我的脑中第一次无意义/消化着无意义的无限世界/脑很快就排出美妙意义的粪便。”(《康复期》),读到“向着二十亿光年的孤独/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喷嚏”(《二十亿光年的孤独》)这样的诗句时,也不会因为习惯意义上对排泄物的厌恶而感到不协调,诗人所追求的恰是这种现实或者说日常中的真实感。“等待着把回声放归世界/等待着世界把高山和峡谷收回”(《回声》),这种对于自然的回归和收复,干净、清澈、洁净,切实地将自然归还了自然,平添了尘归尘、土归土的意蕴。在谷川俊太郎的诗歌中很难寻到固有的结构模式,诗行间的空间感,或者词与词之间的组织性,也并不明晰。但在谷川俊太郎的天空中,内里的纹路,却激荡着一种悖反精神。“悲伤”、“活着”、“爱”,这样的词,很少以孤立的形式出现,总有着相反的参照情感,与之参差照映、应和叠加在一起。如果说谷川的物世界在对等的情景中彰显了精神力量,那么他所要表现的情感又同样对等的被烙上了对象化、客体化的印迹。但与物之间最大的相似之处,便在其切实的存在感和精灵般的可生长性。“悲伤/是正在削皮的苹果/不是比喻/不是诗歌/只是存在于此/正在削皮的苹果/悲伤/只是存在于此”(《悲伤……》),“在天使意想不到的地方/人活着/在渴盼成为天使的祈愿中/人死去”(《悲伤的天使》)。悲伤,这一主要的情感基调,以它的方式,渗入诗人的大多数诗章中。“如果要讲述悲伤,悲伤就会消失。这块土地上谙熟此理的住民,每当受到悲伤的侵袭,就用手掌盛一点盐巴舔舔,可是,嚎啕大哭的人也会受到邻人的祝福。”(《为了阿卡迪亚的备忘录》)在《和沉默一起对刺——谷川俊太郎访谈》中,谷川俊太郎意味深长地提出,“悲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活着的真理,但我诗歌中的悲伤并不是单纯的人类悲伤的真理……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悲伤,但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人活着本身也是一种快乐,这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当我所谓的欢乐不是简单的欢乐,而是在对悲伤高度警惕下的欢乐,悲伤之内的欢乐。我在悲伤中发现欢乐时,会尝试将其与我的个人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各种各样的悲伤,怎么从中发现欢乐,我把这看成是我作为诗人的一种责任。” 可见,诗人没有沉浸于悲伤的情绪流动中,而是悲伤中发现欢乐,悲伤是必然的,欢乐却如诗一般,需要发现。同样,谷川俊太郎诗歌中的活着与死去,爱与不爱之间,也同样具有与悲伤与欢乐相似的某种悖反的对照关系。另外,不可否认的是,在谷川俊太郎笔下,又有着某种契合感应、温润圆融的情感。正如在白与黑之间,选择灰色,便意味着安然的停顿,赢得平衡。像诗篇《接吻》般,散发着一股温柔、绵软的气息。这与谷川俊太郎对于女性的理解不无关系。他认为,女性身上总散逸着的某种不断发现、且不断更新的变幻感。“天空”纯净而深邃的交错在谷川俊太郎质朴而极富想象力的音乐节奏里,在对照与反复间,激荡出平缓却富于变化的笔调。而“天空”的开放性所带来的存在之根本,大概也绝不止于此。三   饶有趣味的是,诗人谷川俊太郎不断地消解自己的诗人身份。“给你实说了吧/我以诗人自居/其实我不是诗人”(《鸟羽1》),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何享拥着诗人的品质,却又与这身份保有距离。《牧歌》一诗,“我不想成为诗人/因为我对世界充满着渴望”,却给出了答案。在谷川俊太郎的诗歌中,他始终坚守着主体与诗歌之间的互动性,故而在被膨胀的诗歌环境所淹没的世界中,在这个人人可以自称诗人的时代,他却坚持拒绝“诗人”的指称。在此基础上,诗歌语言被赋予公共性。“诗是谁也无法赠与的/因为它和领带不同/不能私人占有/语言从被写下的瞬间既不属于我/也不属于你,而是大家的”,“诗人的意愿也总是徘徊在意义的彼岸/甚至无法把诗封存在自己的诗集”(《关于赠诗》)语言从意义中产生,又在意义的交汇中,抵达公共性。与之相关的是,在与诗歌语言的对话中,他又选择质问主体自身,而不是去责难语言。记得顾城曾经说过,语言像钞票一样,在流通过程中使用得又脏又旧。而谷川俊太郎却截然相反的认为,他呼喊着“语言!/请不要隔开/我和大海”《旅》4),“语言/徒劳地/求爱”(《房间》),深层的意蕴却是“如果看到的都能感受/一切会美丽的生辉/如果看到的都能写出/时间也许会停留吧”(《旅》7),看似谷川俊太郎在寻找着词,但事实恰是他在寻找着自己,“把我翻过来/耕播我内心的田地/干涸我内心的井/把我翻过来/浣洗我的内心/也许会发现美丽的珍珠”,“把我翻过来/我心灵深处有什么正在发育/是仙人掌熟透的荒野吗?是早产的独角兽的幼崽吗?/是未被制成小提琴的枥木吗?把我翻过来/让风吹拂我的内心/让我的梦想感冒/把我翻过来/让我的观念风华”,(《恳求》),在反复的恳求中,再次印证了诗人想要打开的是“自己”,而不是“对象”,或者“语言”。尽管谷川俊太郎不断拓宽自己的诗歌边界,主题的庞杂,风格的变幻,被译者田原概括为“50年代为创作本能性爆发;60年代为纯诗写作;70年代为变化的萌发;80年代为语言的变迁;90年代是对生命的直视与回归;21世纪是经验的升华和文学性的结晶”,但从这条线索中,能够看出,无论谷川俊太郎诗歌文本如何变迁,关于生命抑或诗歌的回归精神都依然贯穿始终。“谷川俊太郎一直走在尝试和探索诗歌的最前列,他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成长”(田原:“中坤诗歌奖”授奖词),显然地,这种否定,是回归式的延续,也是无尽的拓展,它指向的是主体自身、是诗人自我,但又远远地超越了自我书写,达成非个人化的普遍精神之共鸣。谷川俊太郎所要表达的这种差异性,最终将那些以玩弄语言技巧而获得诗歌安身立命的匠人抛出了诗的疆域。行文至此,不得不追问,到底自我的发现源起于何处?在《写诗是我的天职——谷川俊太郎访谈》一文中,针对“灵感型”诗人的归类,谷川俊太郎做了回应。“因为灵感在超越了理性的地方把诗人与世界、人类和宇宙连接在了一起。” 在谷川看来,能够与世界、人类和宇宙建立联系,瞬间即逝的灵动,穿越了意识的牢笼,为抵达诗之彼岸释放出加速度的能量。而灵感,远非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它依赖于“看”,依赖于“缓慢的视线”,“看无法捕捉到的东西/看世界无数的面孔”(《缓慢的视线》),于是“看她慢慢溢出的泪水/看被挤出的半透明的乳汁”,“看她长得像问号的肚脐/看被她耳垂上容貌捕捉到的徒劳的光”,持续的移动这缓慢的视线,这个原本平凡的世界,便在“看”的主体眼中盛开出了迷人的诗句。这不禁让人忆起韩国电影《诗人》中,那位弯着腰、低着头在花草间寻找诗句的老妇人。在访谈中,谷川俊太郎又认为,在日本现代诗中最重要的五个词汇是“无意识、直觉、意识、技术、平衡”,对于谷川而言,诗歌又是多棱而立体的晶体,倘若无意识和直觉推动着诗人专注的神情如瞬息间被打开的水闸,那么意识、技术和平衡,则又以一种超然于外的强大的理性思维来驾驭语言,使诗歌站立起来,且能够如旷野中的奔马,在缰绳的鞭笞下,陡然停步。诗人谷川俊太郎显然能够在两种极端中把握住诗歌语言的真谛。   “天空”,像指令一般,呼唤着召回诗歌作为诗歌的尊严。谷川俊太郎调侃式的写过一篇《自我介绍》,从中能够看到一位亲切、平易、自在的老者形象,“我是一位矮个子的秃老头/在半个多世纪之间/与名词、动词、助词、形容词和问号等一起/磨练语言生活到今天/说起来我还是喜欢沉默”,“我对过去的日子不感兴趣/对权威持有反感”,“写在这里的虽然都是事实/但这样写出来总觉得像在撒谎/我有两位分开居住的孩子和四个孙子但没养猫狗/夏天基本上时穿着T恤衫度过/我创作的语言有时也会标上价格”,这首被媒体和研究者无数次引用的诗,几乎成了谷川先生自画像式的生活或者生命写照,反感权威、磨练语言,喜欢沉默,这样的表述,无疑将其书写推向了极为安静的空境。说到安静,不得不提及的是,除翻译谷川俊太郎的诗歌之外,译者田原还翻译了包括高桥睦郎、田村隆一、吉冈实、白石嘉寿子、辻井乔等在内的20多位日本诗人的诗歌作品。当这些鲜活可感的诗意,打破了国籍间的界限,在汉语的王国中徜徉时,我想,在喧嚣而噪杂的汉语诗歌空气中,大概也极为需要这样纯净的诗歌尊严吧。
  •     比较可惜。该选本在篇目上与之前的河北教育版区别并不大,最大的不同是很失败地取消了每首诗的首录(出版)诗集,没有了分辑的层次感,而整个选本的前后风格变化却是很大。苛刻而言,《我的心很小》之前,除了几首儿童诗,并无多少可观之处,P172之后的多数诗歌,水准均非常高,尤其几首抒写“死亡”的诗,《去见“我”》《临死船》等等,句句震撼人心。赞。2012.4.25

精彩短评 (总计77条)

  •     意境高远,意象明朗,诗歌隽永,精神饱满,感情很深。好书
  •     感谢@Snowshey 惠赠。装帧赏心悦目,但内容大多欣赏不能,叫我这个俗人给糟蹋了哈哈
  •      觸感研究與末日的細節。
  •     三星仅给《悲伤》
  •     也许是我读诗少,真得很畅快。欣喜与温暖,没有嘶吼和痛苦,即使悲伤也被包裹,让人不易受伤害。不见得是好事啊,真得。但我喜欢啊,真得。
  •     我厌倦了 看什么都想起女阴 在窗户的旁边 骤雨来临之前 活着
  •     2013年8月
  •     “向着二十亿光年的孤独,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喷嚏。”这本书非常小清新的呐~
  •     20160226 不必解构,诗心剔透,都能读。
  •     记得当时看这个是在深圳一家书店,看了几篇就停不下来,当时不知道抽什么风没买,后面去到别的书店再找就卖光了。再后来是在学校图书馆看完的,但是完全找不到第一次看到的感觉了。所以做什么事都不要犹豫啊
  •     诗给五分都嫌少。装订三天就散,是让我扔还是不扔~
  •     这本书是谷川俊太郎先生的一些精华作品的诗集,由田原先生翻译。
    此书读起来会让人忘却尘嚣,身临其境。
    真正的好书,不需要华美的语言来赞美,而要用心去感悟。
    希望喜欢他们的读者们也来看看这本书,在大陆销售的谷川俊太郎先生的书不是很多。
    很喜欢这一本。静静的感觉。
    从他的诗中,能够感悟生命的力量。
  •     我的天空,挂满了彩虹
  •     略览
  •     诗写的很有意境 很值得回味
  •     “我渴望为我唱的那首挽歌,除了我,不会传入任何人的耳朵。”
  •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在诗歌的节奏里,找寻心的彼岸。
  •     天空太空
  •     书本开本大小非常合适,正适宜随手拿着阅读;封面设计有内涵,我直接把封面揭下来,里面那层是蓝色的天空,直接当装饰品摆在书架上,很好看;谷川的诗歌属于“清心”一派的,看了之后,人比较明朗。
  •     嗷~上流的情话
  •     其中有好几首已经私藏收录/ 后面的略显无聊 / 主题大致重叠 / 不过有几首甚是喜欢 / 总的来说不是一本无趣的诗集 / 第一本诗集。 《悲伤》 我仿佛/ 在听得见蓝天涛声的地方 / 失落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东西 / 在透明的昔日车站 / 站到遗失物品认领处前 / 我竟格外悲伤
  •     之前在wayhome读过的书,复又记起
  •     好诗让人一生受益。
  •     大男孩的诗集/诗意的极端难道都要与死亡挂钩?
  •     日本人的诗歌大师
  •     值得一读的诗。
  •     文思的形式很多元,译得似乎不那么好。推荐二十亿、活着、石墙、小鸟、海的比喻、世界的约定、莅临(另外读到的一个译文版本更感人,译作来……)、我的心太小、都市。
  •     世界充满矛盾地温泉叹息
  •     "河流的源头深藏大地/因为爱着才看不到未来/受伤的昨天是日历的标记/如今正波纹般地扩散/我没有可以讲给你的故事"
  •     补档。选本前后参差较大,毕竟是东方诗人,词语的简洁、留白之美,充满稚拙,有几首又直抵深情与禅意,如清泉石上流。“语言的秩序一点点的退回布景/ 我们在耳边感受到着/ 世界充满了矛盾的温情叹息”
  •     诗很棒,就是纸质太差了
  •     纸质发白,读着费眼力
  •     这本书非常好,书的质量好,书的内容超级棒。好评十分。谢谢。
  •     高频词 天空 树木 鸟 歌唱/普通的意象 构筑了一个世界 果然是爱读童话的人啊
  •     手感很好,纸张很好。。。
  •     内容不错,不愧日本现代诗人中 的领袖
  •     万有引力 是相互吸引孤独的力
  •     从纸张到内容都很不错,值得一读
  •     翻译没啥语法错误,词语的准确度也不错,可是译者为了汉语表达上的方便把一些让诗之所以成为诗的因素给翻没了。
  •     然而大部份時候我豎起耳朵 總聽見熙熙攘攘的沈默
  •     在那么多本谷川俊太郎里,我带回家的是这本。在书店翻了一会就决定了。
  •     田原 翻译
  •     先前收了个河北教育版的,找来比较一下。
  •     日本詩人的情懷會有甚麼不一樣嗎?

    我想詩人或者就跟醫生一樣,
    都是懸壺濟世的一群俠客,
    只是醫生看身體, 詩人管心靈.

    外國詩人的作品要翻成中文,
    繹者的責任特別重,
    因為除了遣詞用字要切合原作的風格,
    還要考慮作者的思想與品性.

    詩沒有好壞之分,
    文字能成詩已是一種福份,
    關鍵主要看讀的人是否有開豁的悟性.

    後記:
    處身太空時代, 天空的詩意與浪漫,
    己跟從前不太一樣.
  •     读诗但凭第一印象。这一整本读下来,shock me的有五到十首。直觉翻译不是太好。有机会看看原著。PS:看了作者年表更是shock到了,结婚三次离婚三次。。。诗人要不要这么博爱。。。
  •     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     万有引力,是相互吸引孤独的力
  •     钻石就是雨滴。
  •     喜欢《春天》《关于爱》《黄昏》《旅7》《骤雨来临之前》《关于赠诗》《我的女性论》《世界的约定》。但果然不可能喜欢一个诗人的全部诗。
  •     帮朋友买的、她挺满意的。不过这位作者的书比较少
  •     很好的设计,必须珍藏好
  •     活着/所谓活着/是稚鸟展翅/是海波浩荡/是人在相爱/是你的手温
  •     平白如话的诗行,闪射着东方的智慧和哲学。尽管翻译的有些田原(译者)化。
  •     真的很棒,我第一天就读了很多,值得好好珍藏
  •     嘻嘻嘻 用来装13用的 开玩笑。很喜欢标题上的那一篇 嘛 萌杀
  •     很多不错的诗歌,简单,却激起无尽的美好。
  •     封面的感觉就很好,很干净。内容是一首首诗,心情烦躁时,读一下,会安定。不错的一本书。
  •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天空在静静地涌淌泪水/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人还在无知地继续歌唱
  •     万物有灵且悲伤
  •     日本汪国真
  •     高晓松说,年轻时他喜欢顾城,现在喜欢海子。年轻时喜欢一些温柔的,到老了就喜欢厚重了。我喜欢三位诗人:谷川俊太郎、周梦蝶和夏宇。我愿意化蝶在你肩上落。诗人,都用破茧而出的勇气看世界。
  •     我所接触的第一个日本现当代的诗人,才发现原来日本也有如此撩动人心的诗歌。最喜欢的当然是《关于爱》和《春的临终》。
  •     很喜欢封面的感觉。谷川俊太郎的诗很有意境。但我个人认为翻译得不是太好,很多地方非常拗口,读起来不顺,把原有的意境打破了。
  •     包装内容都很喜欢,慢慢看的会,
  •     2015.04.21~04.23
  •     没几首喜欢的,生涩,难读,不知是不是译的不行
  •     春天一来 蒲公英就开。
  •     No.|31
  •     没看懂几首……
  •     《河童》,可爱。
  •     好看到哭,一个下午在图书馆读完。后面的诗,没有前面的更好,但还是能够打五分,因为,能看到的诗已经太少太少,能当诗人的人也太少太少,而能够令你感动之事,又是少的可怜。
  •     还没看呢!哈哈哈,要十个字。
  •     还没看完,看了第一篇,联想到海子的诗,想继续读下去
  •     内容选择十分立体。谷川的诗清淡而丰盛,且是个逗趣的老头儿。有些诗不懂日语是不可读的,有些诗则只能拿来歌唱。后半部分的诸多作品足见诗人深刻的洞察力。
  •     觸感研究與末日的細節。
  •     炒鸡喜欢,看的时候配着日语歌单听,可爽了
  •     不过尔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