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诺哀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诗歌 > 杜伊诺哀歌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
ISBN:9787538271980
作者:里尔克
页数:244页

章节摘录

这一时期的哀歌所表达的现代情感是一种所谓混合情感。用一位哀歌体诗选家在1762年发表的话说就是,“所谓混合情感,也就是说,是那种已经多少为我们复原的生存欲望所节缓的哀恸之情。”①这也就是说,这种哀歌所表达的悲哀之情不是那种在刚刚遭遇丧失时所体验的最强烈的悲痛,而是痛定思痛甚至是痛后对所遭遇的不幸进行的玄学式的反思。这种哀歌的题材概念同同时期英国的哀歌概念是近似的。事实上,以多马·格雷(Thomas Gray,1716-1771)的《乡间墓畔哀歌》(Elegy written in acountry churchyard,1751)和爱德华·杨(EdwardYoung,1683-765)的那首虽属赞歌体裁、却浸淫着哀歌情感的《夜思》(The Complaint,or nightthoughts on life,death and immorality)为代表的英国哀歌和哀歌式忧郁对十八世纪德意志哀歌乃至整个诗界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在这种影响下,哀歌所表达的情感被定义为“感伤”(Empfindsamkeit)或“甜蜜的忧郁”(stil3e Schwermuth)。而这一时期的哀歌也常常被称作“感伤的哀歌”。

前言

最早接触里尔克的诗作还是在北大一年级的时候,是看了袁可嘉等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中收录的冯至译的《豹》(Panther)和《哀悼基督》。这两首诗,特别是前一首,当时给我的震憾,至今还记忆犹新。后来等到我开始治德语文学,虽然仍然一直心仪里尔克,却因为把重点放在浪漫派的研究上而无暇他顾。直到在耶鲁的第三年,博士资格考完以后,Cyrus:Hamlin教授推荐我就学于当时已经退休的德文与斯堪的那维亚语言文学的教授George Schoolifield,在他的指导下读后期里尔克,才真正开始进入里尔克研究。同Schoolfield教授一起研读里尔克的日子是一段难忘的时光。教授专擅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语国家乃至北欧国家世纪末,颓废派和唯美派文学,是里尔克专家。我们那时每周一晤,讨论我阅读《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的商籁体诗》的体会和问题。

内容概要

刘皓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布卢明顿学习比较文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在耶鲁大学读比较文学,获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读研究院期间,曾多次到德国海德伯格、图宾根、柏林等大学进修、研究。曾在卫斯理学院、威斯里安大学。现任教于瓦莎大学。长期在《读书》上发表关于欧洲文学和哲学的文章,近来也有电影评论发表。其他翻译作品包括《歌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贺拉修和赫尔德林诗作等。英文出版物包括伽达默尔研究论文,废名、周作人研究论文等。

书籍目录

译序导言  1 里尔克生平  2 杜伊诺  3 哀歌  4 《杜伊诺哀歌》:疏义  5 版本与翻译精选参考书目杜伊诺哀歌注释附录  1 里尔克致波兰译者的信  2 杂耍艺人  3 体验  4 玩偶  5 爱的孤独  6 幽冥之旅

编辑推荐

《杜伊诺哀歌》:万象主题书

作者简介

《杜伊诺哀歌》是20世纪德语诗歌的精品,稍微对现代诗有所了解的读者想必对它都不陌生。目前,《杜伊诺哀歌》已有绿原、林克、李魁贤、张索时等的多个中文译本,但由于这一组诗太重要了,同时也非常不容易理解,所以现在又出现一个新译本就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 译者刘皓明,先后在北京大学、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耶鲁大学就读,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多次到德国海德堡、图宾根、柏林等大学进修,从事研究。现任教于美国瓦莎大学。他的西方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力是颇受国内一些学人推崇的。因此,他的《杜伊诺哀歌》新译就尤其引人注目,书刚一问世,已经有热衷德语诗歌的读者在探讨其译文得失了。也许,它算得上是今年最值得细读的译诗集之一。该书德汉双语对照,相当方便。

图书封面


 杜伊诺哀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在20世纪的世界文学星空中,若要选出20颗最耀眼的新星,则必能看到里尔克的星座。这位卡夫卡的同乡,从20岁起就离开了家门,除一次短期探访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他是一位看重“此在”的诗人,试图从广泛的游历中,读懂人生和宇宙这部难懂的“奥义书”。他在不停的漫游中,一边让生命聚能,一边又让生命燃烧,并让诗歌记下这燃烧的光华。然而,正当他的创作如日中天,声名亦已远播欧洲之外,他的燃烧状态却突然失常,陷入文学史上所谓的“创作危机”之中。而这一过程差不多持续了十年之久。 危机开始的时候,他去了一趟北非。回来后想为他的压轴之作在奥、意边境的米兰附近寻找新的“孵化地”。这时他看中一座古堡,坐落在险峻的海崖上,墙脚离海面几近百米之距;其对面是一座突出于海岸、几乎三面垂直的兀立巨岩,岩顶曾经耸立着一座建于两千多年前的军事碉堡,现已颓败为废墟。此岩仿佛是杜伊诺城堡的海中盆景!这座古堡出现于文艺复兴后期,即16世纪,为一位名叫马蒂亚斯·杜伊诺的贵族所建,故名“杜伊诺宫”。现在的主人是玛丽·封·图尔克·塔塔西斯女伯爵,曾经是一位王族公主。看她年轻时的照片,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气质高贵。她大里尔克20岁。1909年12月,两人都在巴黎,里尔克经人介绍,主动给她写信,要求结识。对方当时觉得这位青年其貌不扬。但她很快发现,他举止高雅,谈吐得体,于是几个月后,就请他去杜伊诺宫小住几天。也许就是这几天(一共4天)的试住,使他感觉极好。于是于1911年10月入住该堡,开始“孵化”他的最卓越的精神产儿———古体长篇组诗“哀歌”,即后来被称为的《杜伊诺哀歌》。“我在朋友们的这座紧濒大海、好比人类此在前额的巍峨宫堡里,通过它的好几扇窗户,俯瞰无垠的海空”。 里尔克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海空”和“濒海的窗户”,它们是浩茫宇宙向诗人传递某种奥秘信息、相互进行对话的通道,是诗人灵感的来源。所谓“创作危机”对里尔克来说并不意味着江郎才尽,而是酝酿着向更高阶段的跨越。而这又不是偶然和孤立的现象。当时的整个欧洲正经历着一场剧烈的美学革命和人文观念的裂变。以德、奥为中心的表现主义和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此时正在崛起,可视这一文化现象的重要信号。现代艺术家都以重复为耻:不仅不愿重复前人和他人的,甚至也不愿重复自己有过的。经过近20年的创作实践,里尔克的诗歌经历了“流动的”(音乐的)到“凝固的”(雕塑的)两种美学形态,已经获得丰硕的果实,显示了他是个不断有新的美学追求和观念更新的人,在这种时代激变面前他能原地踏步吗?但里尔克又是一个把创作作为生命存在形式的人,而不是一个热衷于追求时髦、一心想戴桂冠的诗人,不达到新的高度和境界他是不肯打休止符的。所以在这座古堡里呆了近8个月之久,并没有将他的十首哀歌一气呵成,而只写出了第一、二首和第三、六、九、十首的开头。但从这些开头的序差来看,整个组诗的基本轮廓他已构思好了。因此我们可以说,他的这个伟大的精神产儿肯定在杜伊诺堡“受孕”了!所以当这个产儿后来在另一座古堡里“临盆”后,它依然被命名为《杜伊诺哀歌》,而不叫“穆苏哀歌”。 里尔克从杜伊诺堡到穆苏堡中间整整间隔了十年之久!在这不短的岁月里,既没有继续他的哀歌创作,除书信外,也没有写出别的什么。而这十年内发生的人类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然使他震动不小,不但他自己被征为替战争服务的战事档案馆成员,而且给他带来如此非凡灵感的杜伊诺古堡也未幸免于战火。所以战后他无论如何要寻找一方未被战祸污染过的净土,让他的伟大的精神产儿安然产下来。就这样他来到“和平的绿洲”瑞士,又经过一番寻寻觅觅,终于在瓦莱州锡勒市穆苏镇附近找到了他的理想所在,他不由地连连惊呼:“太美了,太美了!”笔者曾亲自去穆苏验证过,亦为之惊叹不已,疑是造化特为诗人所设:只见在一片只有一两个平方公里的盆地的中央,耸立着一座孤堡;它不是像杜伊诺宫那样的建筑群,而是孤零零的一座建筑。其造型是个矩形的竖立再加个坡顶。窗户很少,也很窄,想必里面是很阴暗的,这是哥特建筑的特征。看附近牌上的介绍,印证了笔者的判断:那是13世纪的晚期哥特式建筑。多亏周围群山十分友好,座座秀丽冈峦缓缓向后仰去,以便腾出更多的空间让给穆苏孤堡,使其不让人感到严受包围,而是备受尊崇。这样才让我们的诗人在一尘不染、万籁俱寂的绝对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地与宇宙交流,尽情地任缪斯狂舞,直至这个“十年怀胎”的产儿以完满的生命形态呱呱坠地。果然,当里尔克于1921年夏末接受魏尔纳·莱茵哈特先生的奉献,住进这座孤堡的时候,马上感到“顺产”在即!不久,在1922年2月,在春天还没有来得及唤醒大地的时候,里尔克就奔出孤堡,以狂涛般的气势宣告“大功告成”!此时穆苏周围的群山统统起而肃立,以雷鸣般的回响呼应着杜伊诺窗外澎湃的海涛,一起欢呼这个伟大精神生命的完成:她在彼地“受孕”,而在此地降生;播下的是龙种,产下的是龙儿。两座原来相当苍老的古堡,因此而成为了《杜伊诺哀歌》共同的“双亲”,而且变得不朽和年轻。    相关连接:http://www.gmw.cn/01ds/2005-07/27/content_279148.htm  
  •     里尔克的天使,缓缓的在我的心中降下帷幕。所激起的情绪,如同秋日阳光下映照着的丝绒,平和而美好。诗人带有德意志强调的克制和凝重,在宗教的光环下将人性放大清晰的展现在我眼前。那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啊..
  •     恍惚的觉得这个秋天,一直在遭遇一些对于生命来说都很重要的人。不敢说最爱,只要所有的时间还没有全体终结。只是双手合十的时候,只能如此相信直觉。遇见里尔克那天,我以为他代我说出了深处所有的言语。那些漫天的灵感其实早已沉睡千年,直到他登上暮云飞度的杜伊诺堡那天。有如神迹。天使排成序列召唤了。最大的爱和最深的痛潮涌而来。怎么可以写字,在里尔克唱完了这长长的哀歌之后,为什么还写字。都停止吧,听吧,睡吧,孤独、荒远、广阔而温暖的,忍着痛楚继续爱吧,呼吸吧。Wer, wenn ich schriee, hörte mich denn aus der EngelOrdnungen? und gesetzt selbst, es nähmeeiner mich plötzlich ans Herz: ich verginge von seinemstärkeren Dasein. Denn das Schöne ist nichtsals des Schrecklichen Anfang, den wir noch grade ertragen,und wir bewundern es so, weil es gelassen verschmäht,uns zu zerstören. Ein jeder Engel ist schrecklich.Und so verhalt ich mich denn und verschlucke den Lockrufdunkelen Schluchzens.如果我叫喊,谁将在天使的序列中听到我?因为美不是什么而是我们刚好可以承受的恐怖的开始而我们之所以这样赞许它是因为它安详地不屑于毁灭我们……这确实是奇怪的:不再居住在大地上还要放弃刚刚有时间去学习的风俗不去观看玫瑰和其他关乎人类未来的有希望的事物;不再是无限焦虑的手中那个往昔的自己;甚至还要把自己的名字遗弃,忘记它像一个孩子忘记破碎的玩具奇怪的是不再对欲望抱有欲望,奇怪的是看到曾经紧紧结合的意义如今朝着各个方向失散然而,当你们经历了第一瞥的恐惧,窗口的渴念和唯一一次在花园里结伴散步:恋人们,你们是一样的吗?当你们踮起脚尖嘴对着嘴,唇粘着唇,醉和着醉啊,每位饮者是怎样奇怪地抽离着他的行动……他怎样屈服——爱爱他的内心世界,他的内心荒野不,我们不像花朵那样在一年之内就完成我们的爱;当我们爱就有一股无法记忆的元气在我们胸前漂流。亲爱的女孩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在内心爱着的,并非有一天会出现的人,而是川流不息的人群,不是单独一个小孩而是包括像倒下的群山一般躺在我们深处的父辈;包括远古母亲们的枯干的河床,——包括在其命运那阴沉或晴朗的天空下整个无声的风景——所有这些,亲爱的,都先于你而再然后,你怎样把你所爱的人远远抛在身后在那幸福的追逐后喘气,喘气,走进自由瞧,我活着。靠的是什么?童年和未来不再越变越小……丰盛的生命涌上我心头但是如果那无尽的死者在我们之中唤醒一个象征也许他们会指向悬挂在榛树枝叶下的花序,或者会唤起跌落在春天黑暗土地上的雨滴而我们,这些永远以为快乐正在升起的人,将体会到每逢一样快乐的事物跌落时那几乎把我们淹没的感情

精彩短评 (总计88条)

  •     虽然不认识法语,但是感受一下也好,今天到货的书里竟然有两本带法文
  •     勤查字典是翻译的基本要求吧,但偏偏没几个人愿意做。
  •     翻译让我愤怒。
  •     从德语直接翻译的 注释全 讲解详细
  •     幽冥之旅
  •     译笔较差,文句生硬,选词雷人;对哀歌的整体理解尚可,但个别细处出现明显错误;后面附录的几篇散文不错,可惜翻译不好,一些长句拖沓模糊
  •     我就是看了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每次读到诗的部分`我鸡皮疙瘩就起来`太不通顺了
  •     刘皓明的译版是非常了得的。
  •     神!
  •     读不下去了......
  •     通过这部巨作,可以确立里尔克“伟大诗人”的名声。不过刘皓明的一些翻译细节还是可商榷的。某些搭配很是莫名其妙,就算是有意为之,作为中文世界的资深阅读者,还是感到佶屈聱牙。这是它的美中不足,但也算合格的翻译。
  •     刘皓明版本的忠于原著到一字一词,不过有些地方比如他与它的使用和某些句子还是让人费解
  •     | I521.25 /L29B
  •     这本书与另外一本《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同为诗人晚期的巅峰之作,也是现代诗歌史上不朽的经典,对于喜欢里尔克的读者这是不可忽略的文本之一。刘皓明的译本应该说是最适合读者理解,同时最能还原诗人原意的版本了,不放心的可以再把林克的版本找来比较着看,个人感觉后者的版本与前者相比要艰涩很多,会让人忍不住怀疑译者是否真的看懂原著了。
  •     翻译不咋地,生平、注解、附录倒是挺有用的
  •     卯金子中文水平太過霸氣,已跪……拿到簽名了滅哈哈哈
  •     您想说啥呢?新德汉?
    新德汉的编者一大半是祖师冯的学生。。。。
    算了。不讲了。
  •     譯詩固然是非常重要的,而詩相關的批評也是十分必要的。
  •     以我们这种不太了解作者的一般人的水平,一定要老老实实先看前面的译者言,很多篇幅很多页,但如果不看译者所言,很多地方几乎可以说根本读不懂
  •     其中1颗星没有给是因为翻译的太差劲了
  •     “历史理性”兄,Dasha目前也还不敢这样碰里尔克,Dasha的硬伤会更多,自己近日就在给自己的旧译纠错。
    V,那本书德国已经寄出,估计两周后到Dasha手中,到时候给我地址(你上次邮书给Dasha的地址没了),Dasha目前没时间扫描。
    林克,一个月多前Dasha还向家炜推荐他呢。林克此书最后落款是2004年,看来他出书很吃力。但是,不是Dasha的态度没有建设性,而是,Dasha在这本书里实在找不到建设性。好像前天,Dasha还在Chaque那个帖子里说对此书很是期待呢,真的很“残念”。
  •     诗歌翻译还是觉得不够味啊
  •     附录和导言
  •     整个无声的风景—所有这些,亲爱的*都先于你.而再然后,我怎样把所爱的人远远抛在身后;在那幸福的追逐后,喘气,走进自由...若选出耀眼的星,则必能看到里尔克的星座。这卡夫卡的同乡,如我!从20岁起就离开家门,除2次短期探访,再没回去过。看重“此在”的诗人,试图从广泛的游历中*读懂人生和宇宙这部难懂的“奥义书”。在不停的漫游中,一边让生命聚能,一边又让生命燃烧,并让诗歌记下这燃烧的光华*
  •       在20世纪的世界文学星空中,若要选出20颗最耀眼的新星,则必能看到里尔克的星座。这位卡夫卡的同乡,从20岁起就离开了家门,除一次短期探访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他是一位看重“此在”的诗人,试图从广泛的游历中,读懂人生和宇宙这部难懂的“奥义书”。他在不停的漫游中,一边让生命聚能,一边又让生命燃烧,并让诗歌记下这燃烧的光华。然而,正当他的创作如日中天,声名亦已远播欧洲之外,他的燃烧状态却突然失常,陷入文学史上所谓的“创作危机”之中。而这一过程差不多持续了十年之久。
      
      危机开始的时候,他去了一趟北非。回来后想为他的压轴之作在奥、意边境的米兰附近寻找新的“孵化地”。这时他看中一座古堡,坐落在险峻的海崖上,墙脚离海面几近百米之距;其对面是一座突出于海岸、几乎三面垂直的兀立巨岩,岩顶曾经耸立着一座建于两千多年前的军事碉堡,现已颓败为废墟。此岩仿佛是杜伊诺城堡的海中盆景!这座古堡出现于文艺复兴后期,即16世纪,为一位名叫马蒂亚斯·杜伊诺的贵族所建,故名“杜伊诺宫”。现在的主人是玛丽·封·图尔克·塔塔西斯女伯爵,曾经是一位王族公主。看她年轻时的照片,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气质高贵。她大里尔克20岁。1909年12月,两人都在巴黎,里尔克经人介绍,主动给她写信,要求结识。对方当时觉得这位青年其貌不扬。但她很快发现,他举止高雅,谈吐得体,于是几个月后,就请他去杜伊诺宫小住几天。也许就是这几天(一共4天)的试住,使他感觉极好。于是于1911年10月入住该堡,开始“孵化”他的最卓越的精神产儿———古体长篇组诗“哀歌”,即后来被称为的《杜伊诺哀歌》。“我在朋友们的这座紧濒大海、好比人类此在前额的巍峨宫堡里,通过它的好几扇窗户,俯瞰无垠的海空”。
      
      里尔克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海空”和“濒海的窗户”,它们是浩茫宇宙向诗人传递某种奥秘信息、相互进行对话的通道,是诗人灵感的来源。所谓“创作危机”对里尔克来说并不意味着江郎才尽,而是酝酿着向更高阶段的跨越。而这又不是偶然和孤立的现象。当时的整个欧洲正经历着一场剧烈的美学革命和人文观念的裂变。以德、奥为中心的表现主义和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此时正在崛起,可视这一文化现象的重要信号。现代艺术家都以重复为耻:不仅不愿重复前人和他人的,甚至也不愿重复自己有过的。经过近20年的创作实践,里尔克的诗歌经历了“流动的”(音乐的)到“凝固的”(雕塑的)两种美学形态,已经获得丰硕的果实,显示了他是个不断有新的美学追求和观念更新的人,在这种时代激变面前他能原地踏步吗?但里尔克又是一个把创作作为生命存在形式的人,而不是一个热衷于追求时髦、一心想戴桂冠的诗人,不达到新的高度和境界他是不肯打休止符的。所以在这座古堡里呆了近8个月之久,并没有将他的十首哀歌一气呵成,而只写出了第一、二首和第三、六、九、十首的开头。但从这些开头的序差来看,整个组诗的基本轮廓他已构思好了。因此我们可以说,他的这个伟大的精神产儿肯定在杜伊诺堡“受孕”了!所以当这个产儿后来在另一座古堡里“临盆”后,它依然被命名为《杜伊诺哀歌》,而不叫“穆苏哀歌”。
      
      里尔克从杜伊诺堡到穆苏堡中间整整间隔了十年之久!在这不短的岁月里,既没有继续他的哀歌创作,除书信外,也没有写出别的什么。而这十年内发生的人类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然使他震动不小,不但他自己被征为替战争服务的战事档案馆成员,而且给他带来如此非凡灵感的杜伊诺古堡也未幸免于战火。所以战后他无论如何要寻找一方未被战祸污染过的净土,让他的伟大的精神产儿安然产下来。就这样他来到“和平的绿洲”瑞士,又经过一番寻寻觅觅,终于在瓦莱州锡勒市穆苏镇附近找到了他的理想所在,他不由地连连惊呼:“太美了,太美了!”笔者曾亲自去穆苏验证过,亦为之惊叹不已,疑是造化特为诗人所设:只见在一片只有一两个平方公里的盆地的中央,耸立着一座孤堡;它不是像杜伊诺宫那样的建筑群,而是孤零零的一座建筑。其造型是个矩形的竖立再加个坡顶。窗户很少,也很窄,想必里面是很阴暗的,这是哥特建筑的特征。看附近牌上的介绍,印证了笔者的判断:那是13世纪的晚期哥特式建筑。多亏周围群山十分友好,座座秀丽冈峦缓缓向后仰去,以便腾出更多的空间让给穆苏孤堡,使其不让人感到严受包围,而是备受尊崇。这样才让我们的诗人在一尘不染、万籁俱寂的绝对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地与宇宙交流,尽情地任缪斯狂舞,直至这个“十年怀胎”的产儿以完满的生命形态呱呱坠地。果然,当里尔克于1921年夏末接受魏尔纳·莱茵哈特先生的奉献,住进这座孤堡的时候,马上感到“顺产”在即!不久,在1922年2月,在春天还没有来得及唤醒大地的时候,里尔克就奔出孤堡,以狂涛般的气势宣告“大功告成”!此时穆苏周围的群山统统起而肃立,以雷鸣般的回响呼应着杜伊诺窗外澎湃的海涛,一起欢呼这个伟大精神生命的完成:她在彼地“受孕”,而在此地降生;播下的是龙种,产下的是龙儿。两座原来相当苍老的古堡,因此而成为了《杜伊诺哀歌》共同的“双亲”,而且变得不朽和年轻。
      
        
      
      
      相关连接:http://www.gmw.cn/01ds/2005-07/27/content_279148.htm
        
      
      
      
  •     一星是因为翻译。烂,烂得无以复加
  •     这个译本值得收藏,主要是有原文,当然,是德文。翻译的水平应该是可以的。比较准确。估计这个版本还是算好的一类
  •     的确是引用这个版本的。。。
  •     有谁,若是我呼唤,会从天使的班列中听到我?而且即便是,有一位突然把我抓到心口:我也会自他更强大的存在中消逝。一直很喜欢的一本书,能买到真的很荣幸。
  •     三星是给这个译本。
  •     补录有意思,翻译实在……排版也稀奇古怪,还是期待超超的译本
  •     我也同意诗是不可翻的。
  •     刘皓明的译本真是不忍卒读,把里尔克好好的诗歌给毁了。
  •     Dasha这态度没什么建设性啊,既然还挺欣赏林克,可以主动联系帮扶一把他嘛,免得书印成白纸黑纸贻害盲目无知的读者。
  •       如果《时间旅行者的妻子》里引用的是这个版本的译本。
      那简直太糟糕了。
      言辞断断续续,难于理解。
      更不提诗意。勉强押韵。
      相较之下,推荐绿原的版本。
  •     杜伊诺哀歌,林克的,以前也出过吧。以我一个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来看,林译确实有一些不知所云的地方,但是说他不如绿原,恐怕批评得有些太过了。林克之所译,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肯定的。
  •     这翻译一到里尔克这儿就挂掉了
  •     无论从封面设计、装帧、纸质都非常完美,封面的油画很有感觉;作者在相关方面有很深厚的功底,译文很美;且对于这样艰涩的诗文都配有对应的导言帮助理解;整部书用心良苦,另外,这是一部德语诗集,不是法语。
  •     都说冯至是日耳曼学泰斗,这么不济吗?……
  •     我读不了诗。貌似这本很适合研究。
  •     林克的译本真是坑爹,完全没诗意
  •     里尔克汉语译著,沉寂了一年多,终于又出了这一本。这是被列入孙周兴, 高宣扬主编的“同济·欧洲文化丛书”中“德意志文化丛书”里的一种。由于其书名署名为“杜伊诺哀歌”而不是“里尔克诗选”,许多人恐怕误以为是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杜伊诺哀歌〉与现代基督教思想》的重版《〈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的重版。其实,这是林克译的纯粹的里尔克诗选,从Stunden-Buch(林译名为“祷告书”)到1906-1926年未刊诗集,林克应该是挑着自认为译得很稳妥的出版了。可惜,含情脉脉地期待着的Dasha饱受了一次无情的打击,林克非但“旧译”中的讹误无一修订,新译中低级错误更是层出不穷:仅第25页《早年的阿波罗》(Früher Apollo),将“Schläfe”(太阳穴)误读成“Schlaf”(眠息),将“auslösen”译成“赎回”(倒是没有像诸家英译本、绿原等将之读成“auflösen”,但根据德国大大姐Barbara Maag处所获得的回答,此“赎回”依然不对);此外,“noch”、“ganz”、“aller”全都略去不译,将“unbelaubte”译成“光秃秃”(未生出叶子,所以后面才出现了“später”)、“später”译成“需一段光阴”(大抵是“日后”的意思)……再说第27页《爱之歌》(Liebes-Lied),起句的“Wie soll ich...”就开始错,错成“我怎样……”,译后记里,林克说冯至译里尔克“几乎达到一字难易的程度”,但这句冯至译得很正确“我怎能……”,他却修改了。所以Dasha要说,“当初Dasha极力肯定他,结果,可能很多诗歌的翻译甚至还不如绿原”。“可能”二字,是因为实在看不下去这样多的错讹。
  •     没有传说中译的那么差
  •     至少黄灿然能把中文捋顺
  •     看完了导言觉得作者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可是再看第一首哀歌时完全觉得诘屈聱牙。我不懂德语,偶然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就买了。我看很多读者和我一样抱怨翻译却也不乏支持译者的。我想可能是译者的目标读者是学习德语专业的人群吧,这本书可能会帮助他们理解诗中模糊晦涩的地方吧。
  •     真的非常讨厌这样的翻译。
  •     里尔克是我最推崇的诗人之一。有好几个他的选集。收
  •       我不懂德语,没法评价译诗内容上的准确性。但诗歌总该有些诗歌的韵律节奏吧,结果拿到手一读根本没诗的韵味。绿原的译本也不行,我在书店里翻过,不好。
      
      有想读里尔克的我推荐灵石岛的里尔克诗选,里面除去冯至、陈敬容等经典译作外,署名灵石、Dasha的都还可以,至少读起来还像诗
      
      http://www.shigeku.org/xlib/lingshidao/yishi/rilke.htm
  •     里尔克的人性光辉远耀于短短诗篇
  •     翻译是神经
  •     以前读的了
  •     哀歌部分是中德对照的,可惜我看不懂德文,然后看之前就被评论吓到,对翻译一片骂声,看之后觉得。。。虽然我看不懂德文但这中文的选字选词也够机械的,等姐有了钱买版英文的吧
  •     中德双语对照,良心之作!
  •     深切地期待Dasha先生的译本,以解决国内没有可读译本的问题
  •     挺不错的!虽然书角略有折痕但整体感觉不错!虽然离出版日期有一段时间了但商家保存的很好呢!于是给好评!
  •     没读懂。
  •       几年前在图书馆看过
      
      现在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翻译的让我无语
      
      诗句翻译让我如此费解
      
      毫无美感
      
      神呐~
  •     说的我都不想看了。。。
  •     以前没怎么注意里尔克,读过的也就是《豹》之类更有名的小诗,前几天看文学史时突然读到这个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的选段,一眼便爱上,真的很美--至少在我个人看来。可惜暂时没有找到十四行的那本,先收了这本。里尔克是奥地利人,语言是德语不是法语哦,虽然这位也很热爱俄罗斯。
  •       这是我读过的最差的里尔克诗歌的翻译,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尽可能忠于原作——刘先生一定是忠于了别的什么,而不是忠于诗意。我还是推荐林克,目前还没有人能超越他。
  •     文论部分尚可,诗歌欣赏无能。翻译佶屈聱牙。似乎为了押韵,硬凑。读不通这种语法,也没有诗歌意境。
  •     我比较喜欢里尔克的诗文,而这个翻译版本的《杜伊诺哀歌》诗体化的语言艺术性使我读到的较好的一本,比起我曾读过的《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那本书中的诗歌翻译,要好些!
  •     译者严谨的研究态度太让人感动了! 这个版本非常完整,近日迷恋上了忧郁男神秘的世界变形说~
  •     不管翻译,我们谈谈里尔克,这位孤独者让风和星辰和露水在他的五官反复来去,甚至于让自己的心敞开,向着生也向着死,让死者与生者济济共存一处,如果没有非人的勇气,是写不出如此类如高山一样的诗,而这座高山是由精灵多年经验的石块累叠的。
  •     某缺也认为此书翻译极烂,看了三天已不想再去动它。
  •     诗的译本看起来就像穿着雨衣在洗澡。
  •     呵呵,久仰DASHA,同样期待DASHA先生的译本.:)呵呵
  •     哪怕只读过寥寥数句,爱上里尔克的诗也不是难事~
  •     先锋书店打折区买下,果然不可信。
  •     同事家的高中生要买的书,我翻了看不懂,太深奥了吧,呵呵,诗歌不是谁都能懂的吧
  •     貌似身为一只母鸡不能批评其他母鸡不会下蛋,所以,Dasha已经很“不厚道”啦,惭愧。
  •     先听音乐再做翻译 呵呵
  •     这本书是冉云飞推荐的,还未读。
  •     有些地方拗口了些,但是第一次看到梁文道引用的是这版,算是启蒙吧,有一种特殊气质
  •       俗云,言多必失。对林克来讲,很是贴切。错误太多,根本没有读懂德文。汉字太拘泥,完全没有了译Novalis的轻灵。旧译错误只字未改,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初Dasha极力肯定他,结果,可能很多诗歌的翻译甚至还不如绿原。译后记里,林克说冯至译里尔克“几乎达到一字难易的程度”,但,比如冯至最经典的《豹》,第一句“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 缠得这般疲倦”,此“缠”字,就是将“geworden”(原型“werden”)误读为“gewoben”(原型“weben”);林克继续赞扬冯至以结尾,说:“唯有大地上的歌声,在欢庆,在颂扬”,这是他自己的译文,冯至译作“在颂扬,在欢呼”,看来冯至还不算是“一字难易”,而德语原文“heiligt und feiert”中,动词“heiligen”(heiligt),既没有“颂扬”的意思,也没有“欢呼”的含义。新德汉的三条释义大抵是“使神圣化;尊崇;为……辩护”,在神学术语或者在国语和合本圣经里,就是“分别为圣”,直白地说就是“祝圣”;德语的“Heilige”,即“圣徒、圣人”,因此,不用再Dasha更多废话了。Dasha也不想继续废话罗列林克译文的其他错误。毕竟,Dasha不是德语教师,也不是在批卷纸。
  •     这翻译很难称之为诗
  •     刘皓明导言部分写的很好,将里尔克一生及哀歌这种诗体介绍的清楚明白
  •     我是打酱油的 估计这辈子也读不懂里尔克的
  •     算了吧 不准备买任何里尔克诗歌的译本了
  •     睡前读书真的记不住任何东西
  •     很不错的 无论是从纸张还是从翻译的内容来说都十分的不错。
  •     请尽快上货!!!
  •     译者的中文功底真的不太灵光。译的诗不忍卒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文论部分。希望译者好好做学问就可以了,或者可以试试翻译散文。诗歌是凝练的艺术,通过一种语言去试图再现另一种语言的美感和规则,对译者来说实在太高难度了。看译者的版本就和看故意压韵的英文翻译的唐诗一个感觉,太难受太生硬。
  •     真是看了以后很失望啊,什么时候能出个让人兴奋的译者?
  •     这书,谁还敢译……
  •     那篇给波兰译者的信很重要
  •     他们如何变成白天与晨光一同照耀。
  •     刘译《荷尔德林后期诗歌集》已经出版,不知道dasha在天之灵,可曾为国人对翻译这一伟大的事业的漠视,愚惰,感到片刻无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