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8
ISBN:9787208079397
作者:张静
页数:164页

章节摘录

基于事实证明社会学一向被看成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虽然有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定位,而且社会学研究也已经朝向多样化发展,但迄今为止,世界上主要大学的社会学专业,一般仍被视作区别于自然科学、也区别于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属于和政治学、经济学并列的、“大”社会科学门类中的实证科学。因而,对于入门者来说,社会学写作不能离开一般的社会科学逻辑,即对社会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即使你并不同意科学式的分类,首先也必须了解它,而后才谈得上批判它。大量的社会学方法教材指导学生使用某种定量、统计研究方法,于是有学生认为,有统计资料、或者使用定量方法写论文,就是社会学研究了。实证研究的意思指区别于理论研究的调查报告,其根本特征是要有资料,使用定量方法。这样的理解不够准确。

前言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如何进行研究,如何进行专业写作,是顺利获得学位的必要能力。然而我在北大指导学生论文,经常遇到的问题不是学生没有观点.也不是找不到资料,而是难以用合乎标准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即写作论文。学生的基本困难是,不知道怎样进行研究性思考,并把结果清楚地用文字表述出来。由于独立写作论文是取得学位必经的程序,很多学生平时没有在意练习,以为不过是到时拿出一些文字,但由于难合规范,常在毕业期间被多次修改所折磨。于是我给自己一个例外的决定。写一本有关论文写作的小册子,帮助学生克服论。

内容概要

张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研究员。
研究领域: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
专著:《法团主义》,《基层政权》,《利益组织化单位》,《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
随笔:《香港读书四年》,《哈佛笔记》;
主编:《国家与社会》,《身份认同研究》,《转型中国:社会公正观研究》。

书籍目录

前言写作准备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基于事实证明逻辑和理性意识形态的影响价值观的影响左翼和右翼分析范式分析范式与历史经验分析范式与社会运动思考计划选题构思选择公共论题研究性提问因果联系研究推进研究计划论文进程时间表写作内容论文格式读书报告调查报告资料综述文献回顾专业阅读课程论文分析层次学位论文写作技术学位论文写作(1)学位论文写作(2)学位论文写作(3)展示资料证据概念提炼结论总结文献引用案例写作方法选择(定量/定性)参考文献附录:若干社会学资源信息

编辑推荐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旨在帮助社会学或更广义的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专业论文写作的路径。同时针对大学不同阶段训练中各种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指明了写作必备的要领、格式和目标,尤其强调了研究性思考和规范化表达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

·如何构思论文选题?
·怎样撰写调查报告?
·为什么要制定写作进程时间表?
·论文格式是一种“八股”吗?
……
这是一本入门指导手册,旨在帮助社会学或更广义的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专业论文写作的路径。作者针对大学不同阶段训练中各种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指明了写作必备的要领、格式和目标,尤其强调了研究性思考和规范化表达的重要性。

图书封面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张静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一、写作准备1、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 学术研究最高目标是产出并发展知识 评价标准:理论的发现、方法的发现、事实的发现 目的:发生了什么(事实),怎样解释(理论),怎样知晓(方法)政策研究——如何解决现实问题2、基于事实证明社会科学基本原则是基于事实证明 *事实——数据或资料 *观点——推论或评价 尊重事实&合理推论 *推论——不是简单的反映,同时是一种分析,是一种批评、创造性思维的运用3、逻辑和合理性新问题: 为何是新问题,为何是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新视角:为何从前的视角不能阐明你的问题,它们的局限性是什么,为何新视角能够阐明这一问题,阐明的逻辑(或分析原则)有何变化,为何这些变化是值得的、重要的。新对比(比较):为何这些比较对于阐明问题是重要的,前人没有使用这样的比较后果如何。新假设:这些假设怎样得到证据的支持,它们的价值时什么,过去的误解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新的分析要素:为何这些要素是重要的,它的价值是什么,从前是否有人提出,在什么意义上提出。对他人论点的批评:从前的局限是什么,论题还有什么不同方面,从前忽略这些方面的后果是什么。4、意识形态的影响论文的研究问题是研究传统中关心的,还是仅仅是我个人所思考的? 论文参考了多元视角的观点,还是只参考了自己同意的观点? 论文材料来自多元不同的类别,还是仅有一个或少数类别? 论文试图以证明说服对方,还是仅仅以论断压服对方? 论文有学习和开放性,比如,对待不同观点,论文是否愿意吸收对方的合理之处,发展自己的观点,还是拒绝吸收? 论文关心推进知识,还是关心输赢、地位、地盘或名次排序? 论文清楚自己所持的意识形态及其局限,还是否认它的存在? 论文对自己的结论局限有所人数,还是奉其为终极真理?如果有人指出自己说错了,是否愿意认真倾听对方的说明并加以思考,必要的时候更正自己的结论? 听取论文的时候,是特别关心那些不同意见,还是只愿意听到肯定和一样的观点?5、价值观的影响问题意识:论文中怎样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何种问题是重要的,都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决定着研究者对某类问题的敏感度。 事实资料:受到价值观影响,论文作者会判断其是否重要,自觉排除不重要的资料,积极寻找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资料。 证明的逻辑:当论文阐述一个观点的时候,作者往往根据自己认为正确的理论讲道理,而哪一种理论是合乎道理的逻辑,往往由价值观进行筛选。 结论:论文往往得出作者确信的结论。这种判定,不仅需要依赖事实证明,同时也需要依赖价值体系的支持。人们很少会着力论证自己不相信的观点。当然,在确凿的事实面前,诚实的作者将在惊奇之余,反思甚至放弃自己原先的看法,从经验中学习,调整价值观的某些部分。6、左翼和右翼7、分析范式—— P29. 以不同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为基础,一系列思想体系建立其上,形成对于知识产出的分析框架。* P30. 比如,研究社会转型的时候,可能已经在“进化论”的分析范式下工作了。如果论文提出这样的问题——某一社会在历史上何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提问表明,你已经接受了进化论的解释范式。这一范式预设,发展是一种进步,社会的发展史阶梯型的,分阶段的,是由低级向高级的文明阶段进化的。这些观念是范式中包含的内容,使用它的人,无论是否意识到,都将巩固这些预设,并沿着它们得出结论。8、分析范式与历史经验16—18世纪发生的启蒙运动所确立的思想原则真实需要证实合乎逻辑的方法人类行为的规范委托权利有效的社会治理9、分析范式与社会运动二、思考计划1、选题构思开题论证的重点,是看论文是否可能做成——看它是否具有专业价值,是否在资料上可行,是否在导师可指导范围之内选择自己有兴趣的题目 选择很想知道结果的题目 选择本学科一向关心、与其基本问题有关联的题目 选择焦点集中的“小题目” 选择有进展空间的题目。 选择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的题目 选择有信心的题目 选择希望学到东西的题目2、选择公共论题*公共论题是开放的,和共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问题,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并发表意见。P48 避免停留在私人阐述的具体故事上,而是要把他们的公共含义发掘出来,上升为论文的主题。3、研究型提问文学作品的提问关注作者的社会生活感受,调查报告的提问关注面临的问题,报刊文章的提问关注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结果,评论性文章的提问关注对象的评价,介绍性文章的提问关注新信息和特有之处。——读者的兴趣研究型提问——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事实性问题:发生了什么?人们的行为时什么样的?更深入的事实问题是,社会冲突有哪些形式?社会组织怎样运作?社会关系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变化?等等。关于解释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原因是什么?更深入的解释问题可以是,某一社会事实或现象产生的动力、原因和条件是什么?它们的形成需要的因素有哪些?为何这些因素和该社会现象具有因果联系?对于该现象以往有哪些理论解释?为何这些解释不够有力,需要给出新的解释?关于预测性问题:该社会现象未来的趋势估计怎样?可能有什么变化或持续性?导致的后果可能有哪些?【这方面是我的薄弱,如何提问题是一门艺术,不知道是不是需要参阅《学会提问》这本书,据说这本书可以锻炼批判性思维】4、因果联系关联分析——发现、排列、对比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关联 它是因果关联吗?为什么 它是一般的概率性关联吗?为什么? 它是规律性出现吗(条件类似的时候重复出现)? 关联的强度怎样?是否稳定? 它是基础性(影响其他关联发生)的关联吗? 它是环节性关联吗?什么环节?它对上下环节的作用是什么? 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关联的出现? 这些因素发挥了怎样的影响? 怎样定义和评估这些因素的作用? 它们对于关联的改变是否是关键性的、不可或缺的存在? 从前的研究是否指出了上述关联? 为何某些关联从前没有发生? 当时条件和变化条件的比较,结果怎样? 对比较中得到的异同评估,条件变化的关键内容是什么? 上述关联在不同的条件中怎样变化? 变化的条件怎样作用于目前的关联产生?宏观机制分析,注重一般性制度环境的因,认为这些制度条件一旦存在,某种社会后果必然发生。 具体机制分析,寻找某一事实具体的起因及其相互关系(作用),分析前者如何导致后者发生,其中的机理和联系环节是什么。 过程机制分析,分析各种具体机制相互作用的联系点和结果,因为社会事实依赖这些联系过程产生。这一因果解释假定,如果缺少这些联系,确定的结果未必出现。这些联系可能是偶然的、一次性的,也可能是长远的、反复出现的,需要仔细挖掘的。5、研究推进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构造问题(提问)。可以就事实提问:它们是否存在矛盾,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可能支撑那些观点?也可以就事实的意义和价值提问:它的后果是什么?它的重要性是否阐述准确?它的后果是否完全被认识到?还可以就理论和视角提问:它们是否令人满意地解释了论题?它反映的信念是什么?概念的框架是否使用妥当?条件是否发生变化? 提出更大的、更一般性的问题,并在其中发展处关涉该论题的心提问,引导论题的深入。 寻找该论题的分歧意见,讨论辩论中的核心问题,可以兑其中的焦点分歧或原则分歧提问,以引导论题的深入。 寻找差异。发现解释和事实不相符合的部分,或者是发现事实的差异,或者是事实存在条件的差异,或者是对实施性质认定的差异。评估这些差异,以克服前人的缺陷为目标,建立自己的改进和创新问题。一个十分有帮助的做法是,先建立一个简易表格,列出不同观点的支持证据及其缺陷,再列出需要加入考虑的新证据、新信息等,而后不断思考对比,并把对比的结果列出来,看是否可能发展其他提问,并让新的材料展示说服力。 寻找前者结论行程的理由、它们可能的选择或者偏见形成的原因,评估这些选择、理由和原因的形成条件,在新的理由、选择、条件方向上提出问题,来改进这些偏差。 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支持证据,用事实、引用和案例,以及所有可参考的信息,组织成自己的理由和证据说明,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应当是简洁、鲜明、有针对性的要点总结。 对比阅读文献和自己所用的资料,发现其中的差异,特别是发现哪些属于新事实、新证据或新信息,从而补充发展以前的论题。6、研究计划明确提出一个论题(topic)阐明研究想要达到的目标和它的针对性如果需要,将这个论题转化为一个或几个相关的分支(具体)问题(questions)【问题之间应该具备某种逻辑关系】界定这些问题中包含的重要概念及其相关关系。选择你关心的方面,建立等待研究证明的初步假设。【似乎不符合历史学研究的规范,不过史学研究中也会运用到一些假设,只是不会写在论文里,否则容易受到攻击】根据这些假设的性质,确定准备收集哪类证据(文献、案例、访谈,还是问卷统计)根据资料类别确定访谈提纲、问卷量表或文献,以及获得它们的地点和方法。【还是要根据所作研究进行调整】规划研究进程和时间表 【这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目前就是缺乏一个可行的题目和可执行的计划!】如果需要,规划研究的预算表阐明这一研究可能的成果及价值阐明研究对什么人(机构)有用,有什么用。7、论文进程时间表(schedule)任务 【作者拟定时间】 完成时间 备注提示 选择论题 2周 和老师沟通意见 相关研究和背景阅读 10周 书单和阅读笔记,1~2万字 提出研究问题 4周 和老师沟通意见 文献回顾和评估 8周 1.5~2万字 研究设计和计划 4周 和老师沟通意见 调查资料收集 16周 对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 4周 资料综述,要点笔记,3~5万字 论文开题报告 6周 5000字 修改开题报告 2周 论文提纲草稿 4周 和老师沟通意见 提纲定稿 3周 交流 论文第一稿 22周 8~10万字,征求意见 修改提纲备忘 2周 2000字 论文第二稿 12周 征求意见 论文第三稿 8周 征求意见 定稿 8周 完成格式修订 8周 文献索引、注释、内容提要、目录、表格、附录 预答辩 3周 根据预答辩意见修改论文 4周 打印稿评审 4周 打印装订 口头答辩 4周 修改并上交定稿 2周 打印装订 博士论文公开演讲 三、写作内容1、论文格式字数 封面和题目——题目要直接清晰,用指涉观点的陈述句,少用问句,慎用否定式,不用情绪词汇。 知识产权声明 提要——回答什么中心问题,针对什么(理论或现实问题)而提出,论文结论(发现)是什么,贵在精炼。 目录——简洁易懂,反映各章主题甚至结论的主题词做标题。问题导引,用各章节的观点或核心词汇组成陈述性题目。 附录2、读书报告我读的这本书想做什么,做的怎样?陈述该书主要内容,评价其内容长短处准确理解,抓住并提炼作品处理的重心问题和结论,把它们清晰表述出来 总结作品在观点、证据、方法、材料和视角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客观地评估其是否适当,是否达到目标,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提出自己困惑和不解的问题,或者那些对于结论特别重要,但在作品中被忽略的新问题。 吸引注意 真实再现 总结提炼 评估判断——该书(文献)主题对于当前的社会变迁是否重要?作者是否达到目标?作者的分析结构怎样?作者方法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论证是否清晰?证据是否可靠?和同主题的作品相比,该文献价值何在?它对社会学的贡献是什么?什么人会从中获得什么益处?3、调查报告使用新鲜的第一手资料,一般由作者亲自获得 和以往资料对比,留意展示它们的相似或差异 总结资料的发现(如特征、事实、现状、趋势、变化等) 阐述观点:上述发现说明了什么重要问题 政策研究类的调查报告: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说明根据现状和趋势分析,已有政策是否适用,是否应当改进?怎样改进?组织资料实际上是在梳理有用证据,点出发现的问题,方便今后运用到报告写作中。这要求回顾每部分资料的内容,好的资料组织工作,相当于资料要点索引。……组织资料可用一个框架表格进行4、资料综述以问题为主线牵引综述,相对清楚而连贯该资料处理的问题是否和我的研究问题相关? 该资料是否显示了研究问题的某种进展? 该资料是否反映了这一研究问题结论上的不同观点和辩论? 该资料是否包含我的而研究问题需要针对的观点? 该资料反映的观点是否具有代表性? 该资料提供的信息是否和我研究问题的证据(证明或证伪)有关? 该资料提供的信息是否和我研究问题的历史背景有关? 该资料提供的细心是否和我研究问题的理论框架有关? 该资料中科提炼的概念,在我的研究问题上是否具有分析工具作用? 该资料获得的方法是否对我的研究问题有帮助,或者有对照意义?5、文献回顾目的:通过评估分析已有的研究贡献和局限,凸显自己的研究问题的价值。 寻找自己的专业(问题)定位——它和理论传统的关系,以便阐明自己的研究在这一领域中的位置 寻找自己不同于前人之处,阐明自己研究的进展和特点,让自己的研究发现尽可能具有原创性针对他人研究中的错误:寻找针对性结论——如果它们说的不对,为何不对? 寻找问题进展和不同观点之间的辩论 寻找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评论它们的贡献和局限 总结主流趋势或一般性问题的关注所在 说明自己的研究问题和上述一般性问题的关联 通过比较,阐明自己研究问题的新异、特点和价值6、专业阅读发现事实(证据)的分类次序 提炼文献中的基本观点,并探查它们的针对性,它是针对什么(或试图修正什么不足)而建立这一观点的? 对比各种观点,理解观点见的辩论。 发现观点的连续性发展 观察统计资料的相互证明性和一致性,看是否有矛盾的情况发生 理解行为或事件的理由,注意当事人(或群体、组织)的动机、情感、从前的经验,需求、资源、关系、意识形态,乃至他们的行动目标 理解社会行为或事件的前因后果,它的连续性和因果关联。保持跟随“原因和后果的路径”,或者发现有此意义,但零散在文献中的任何蛛丝马迹。 区分事实(客观的统计资料、历史文献、档案记录、实地访谈等等证据)和意见(作者的假设、判断、说明和评论) 理解事实发生的背景和条件,当时的意识形态、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状况等7、课程论文命题写作:准确理解无难题,明白问题要求做什么 讨论时焦点集中,不要跑题 说明该问题的重要性价值 用证明式写作,而非议论式写作,即使手边没有相关资料,或者闭卷考试不可以使用参考资料,也应尽可能联系当前社会实际,使用例证资料论述。 自设要点(小标题),这样可以更清楚地阐述它们,但需注意要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及时总结观点,回答题目问题 简要而清晰,避免长篇大论8、分析层次事实层次:涉及事实叙述。论文的主题是说明事实,指出它的基本含义。这样的论文一般不提供自己或他者的意见和观点,常见于初学者写作。它论述的要点在于描述一个现象或一种行为是什么样的,叙述(陈列、摆出)该事实,提供一两个证据即可。 信息层次:涉及证据选择。论文需要利用信息资源(证据)证明事实的存在。和上一类论文不同的是,要通过对比、比较和甄别信息,力求理解事实呈现的复杂性。这种分析层次需要写作者了解多种渠道的信息来源——比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了解每一种视角对特定事实都有独特的阐释和证明。该层次的论文已经不是简单的例举事实,而是开始了初步的比较、鉴别和证明。【新闻评论?】 分析层次:涉及观点比较。使用各种社会学分析工具对事实进行分析,理解多种不同含义、定义,并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数据统计、案例、文献资料、行为表现、数学公式、图表等——说明事实及其背后的含义,尝试使用不同理论解释现象。 评价层次:涉及发现创新。论文通过运用事实对照、理论评析和证据收集,阐述作者独立的观点,并力求发现新的东西,或者挑战旧的结论。这是论文的任务不是说明已知,而是进一步探索未知。【那么史学论文多半都不是要探索未知的,是否就不属于这个层次了呢?】创新:资料:补充修正旧的、或发现新的经验事实,并说明它的存在条件 分析逻辑和方法:补充修正旧的、或发现新的分析工具或方法,并说明它为何适用。 理论框架:补充修正旧的、或发现新的解释模型和理论,并说明它为何是更佳的解释。写作能力培训复述并评论一篇阅读文献,指出它的合理或不合理之处 回顾一个专题领域的若干文献,说明这个领域讨论的有关问题,哪些问题已经被提出,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应当被提出 运用具体材料证明一个事实,并联系此领域的基本问题进行讨论 自己命题,运用材料证明,并联系理论,阐述一种观点9、学位论文四、写作技术1、学位论文写作(1)论文的研究目标及要回答的问题 该问题的背景和历史信息 该问题的针对性论点 为何该问题是重要的,怎样重要 有关该问题的文献回顾与评估 研究使用的方法 论文的资料来源及获取过程 论文的分析概念、理论框架或视角,解释选择使用它们的理由 论文使用的一些重要概念界定 展示资料证据,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和证明 总结基本发现和结论 若干相关问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2、学位论文写作(2)3、学位论文写作(3)4、展示资料证据5、概念提炼简化 学术共同体的认同:反映一类事物的特征,被学界接受,可以作为分析工具广泛使用 中性使用:避免将道德判断混同于事实判断,或者将道德含义加入事实说明 内涵清晰稳定:同一个概念不应是多变的、各自定义的、不同情况下意思不同的。这样,当以后使用这些概念的时候,不必再重复定义它们。 知识积累性和建设性:借助这些概念,学术共同体可能互相沟通,并在共同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问题的深入。是否已经存在合适的概念?这些概念的长处和局限是什么?为何需要新概念,它表达了什么新内容?为何这些内容是重要的?新概念是否具有一般化意义?6、结论总结论文最初提出的是什么问题? 用怎样的结论去回答这些问题? 论文的目标是什么?论文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 论文发现了什么?证明了什么?什么没有得到证明 和前人的相关知识相比较,论文结论有什么相似或不同? 造成上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有什么价值或者缺陷? 如果阐述社会问题,论文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以前的方案有何不妥?概述共性,比较差异 一般化e.g. 【例子中的“打架”可以上升为一种对抗行为甚至冲突吗?一般来说打架是一种对抗行为,但是有时候也是一种表达亲密的行为,就谈不上是冲突了】更抽象 冲突 表达方式 抽象 对抗行为 语言 具体 打架 说话 7、文献引用8、案例写作案例发生的背景 需要针对的难题 主角或主要参与方(组织或个人) 他们的参与行动和计划 演进过程和环节、前后联系 行动着面临的主要障碍 公共多元意见,尤其是争论点、冲突或紧张关系 案例提示了什么关键问题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原因是什么?出现了什么后果?参与者(组织)有哪些?他们面对什么问题?他们作出了什么决定?制订了什么计划?他们采取了哪些行动?后果如何?他们遇到什么障碍?9、方法选择(定量/定性)定量:测试和检验 定性:探索和建构要素关系 结构式收集资料 开放式收集资料 逻辑式的 亲临进入式的 可量化并度量的 关注本质和内涵 直接并有导向的 探索性的 研究方面/类别 定量 定性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 有距离的 接近的 研究战略 严格的结构性和度量标准 无结构性的、无度量标准的 资料的性质 准确、系统、可重复测量程度高 丰富、深入、有特性 可测量度低 理论和研究的关系 证实的 确立的 资料样本量 大 小 分析的途径 计算、比较、描述、归纳 定性、分类、分析、演绎和推论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是老师推荐的……其实就是作者本人啦……张老师本人真的很棒,教书棒,学术也棒……支持老师!
  •     挺好
  •     入门读物,可以说算经验之谈,但每个人有不同的进路,作为一个参考。
  •     非常实用,帮助很大,写作的准备过程本就包括了方法论,应该试着开始写论文锻炼一下。提及了写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对研究的影响,前两部分尤为有用
  •     我要去买这本!
  •     每次看这种书都觉得自己白上学了。。。
  •     简单扼要。
  •     不错的社会研究、论文写作指导书
  •     good
  •     一本很实用地论文写作书籍,从论文构思之前的价值观方法论谈起,然后是论文构思和论文写作。很多很细节的规范都清楚写出来,且举例。几乎囊括了所有学习期间会涉及的论文类型及对应写作结构。
  •     极具针对性、明快晓畅的实用性指导,可在学习中时时参阅,进行自我校正。
  •     写的内容很有指导意义
  •     许久前看过的一本书,今天在书架上翻了出来~~~
  •     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回头翻翻~
  •     原则是重要的 然而论文无法只靠原则撑起 毕竟只是指南 路还有很长
  •     还没看到,猜测应该还行吧,因为老师推荐说简单易读,并且对论文很有帮助,还是准备看一下的,毕竟多读几本书也没什么的,只会有收益。
  •     太泛泛而谈了。
  •     上过这门课,为了强化又来读这本书,张静老师讲的特别透。每一个初入学术研究或有志未来做学术的童鞋,都应该仔细阅读!
  •     挺实用,不错的论文入门书。张静老师一如既往酷酷的。让我最有收获的是:不要随便引用大师们的只言片语,说不定人家压根和你不是一路人……放到思想体系里思考才是正道。
  •     M。毕业论文时操用。 2013.4读毕。
  •     但其实问题的关键是本渣还没有真正认同自己是学社会学的= =
  •     一般般 没太多含量
  •     頂老師……
  •     还不错吧,特别是意识形态那一段,这么多年来有些东西不知不觉就灌输进了脑筋里,还浑然不觉
  •     简简单单,一会儿看完,还不错。
  •     毕业论文答辩结束!感谢各位BOSS放过!
  •     搭配彭玉生老师的那篇“洋八股”,写论文的时候翻翻,看看自己社会学的想象力到哪了,每次都有新收获
  •     对我写论文很有帮助,解决了一些困惑。
  •     讲的很细致,对于不会写论文的人来说是一本不错之选,受益匪浅啊~
  •     很实用呐!
  •     有一些提问很有启发效果。
  •     总之是值得看的,但是还是要自己多写。
  •     Nice~
  •     类似handbook,很实用,是研究生入门学术写作的推荐
  •     读的很快,但不草率;我如是规训自己:当你决定读一本书的时候,切勿草率。 还是很信任张静、也夫等与冯头同辈的北大老师,尽管他们都倾向于经验性研究,但书中都流出某种平实和严谨的气息。这是重要之处。 基于事实证明、分析范式、研究推进、文献回顾、专业阅读、结论总结
  •     张老师的文笔很亲民啊……书挺实用,同时很容易让人看到自己的写作存在哪些弊端与漏洞
  •     备课用给力
  •     挺好的书!
  •     重读ing
  •     鉴于大多数老师不会讲,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不过还好我遇上了一些好老师(不过又有什么用我的论文一个字也没有写...)
  •     有时候形式比内容更重要,尤其当你还是一个初学者的时候
  •     张静老师是本系我最喜欢的老师,治学严谨,德才兼备,非常有范儿!
  •     其实是不买指南类图书的账的...
  •     写论文的时候会放在手边
  •     虽然前言说是写给初学者的,但是我觉得好有用啊,把写文章这事情也操作化了,可以用来时时对照检查自己写文章有没有缺漏和跑题。我要是当老师,一定让学生读这本。
  •     其实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条。看得再多,也没什么用。开始写才是实在的......
  •     不是不好,因为不喜欢这种书;标准生产线形式。
  •     入门级别
  •     清晰明了
  •     写的有些偏宏观。。
  •     对于我这种菜鸟是必备的参考书。
  •     应该早点读就更好了。临阵磨枪不亮也光,DDL前夕能读到这本书也是好的。
  •     都是泛泛而谈,连个例子都没有。
  •     这本书看起来还挺厚的,但是后来查看字数,发现才8万字,后来仔细比较,觉得:一是因为该书纸张比较厚也比较好;二是该书行间距比一般书要大;三是该书的页面要比一般的书小。
  •     如果早点读会更好
  •     还是有干货的。自己带自己的给自己规定读一下这本。慢慢学起来
  •     比较基础,不过很重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