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史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5
ISBN:9787301232248
作者:[日]斯波义信
页数:257页

内容概要

(日)斯波义信, 195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之后进入本校文学部研究生院,研究中国经济史。1962年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熊本大学、大阪大学、东京大学、国际基督教大学。1991年任东洋文库理事,2003年被评为日本学士院会员,2006年获得“文化功劳赏”,2007年任大阪大学名誉教授,2009年起担任东洋文库理事长。著有日文专著《华侨》(1955)、《宋代商业史研究》(1968,有中、英文译本)、《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1988,有中译本)、《中国都市史》(2002,本书即为中译本),英文专著The Diversity of the Socio-economy  in Song China , 960-1279(2011),与人合编《中国社会经济史用语解》(2012)。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历史上的都市
一、 县城和乡镇
最初存在的“邑”
朝向县城的改变
“市”建制的消失及市镇的发展
补论:1077年度大、中、小都市
宋代之后的市镇
二、 都市的空间论
对都市立地条件的思考
都市的外形及设计
长安和北京以外的都市
第二章 都市的体系
一、 作为定居点的都市
行政、经济和都市化度
地方的行政体系
二、 都市的社会结构
中国都市的生态
外来人口、都市行会及市民团体
第三章 都市的解剖图
一、 巨大的都市汉口
历史的剖面图
内地的大集散地
市民生活和行会
二、 从宁波到上海
宁波的都市记
外贸集散港
上海总商会的成立
三、 台湾的都市化
边地的发展
台南的汉化和寺庙
新竹、台北的兴起
四、 再论城镇:广东的佛山镇
佛山镇的成长历程
广东的佛山镇
结语
都市化的比较与“中国的特点”
分析与数据
图表汇总
参考文献
索引
中文版后记
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中国传统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农村社会的延续,这似乎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印象和看法,本书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正与此相反,在中国,都市的存在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历史角度看都是一种普通现象。作者一改以往的都市史研究多从行政的侧面探讨都城到县城功能的研究路径,重点从中国式都市的“中国特色”方面来讨论,聚焦于经济活动和民众文化,梳理了中国都市的历史、体系,并详细剖析了汉口、宁波和上海、佛山等几大都市的案例。在具体的论述中,对市场体系和社会组织的关注贯穿始终,呈现出一部区别于“行政都市史”的“经济和社会都市史”,因此成为都市史研究的名著。
-----------------------------------------
这是一本由著名中国商业史权威撰写的精彩无比的专业书。作者对中国市镇的考察显示出本领域其他书籍难以比肩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它也是一本令人兴趣盎然的历史读物。
——周绍明(Joseph P. McDermott,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
综合考察市镇与城郭聚落,可以窥见中国都市史的全貌。“只看长安或北京无法了解中国的都市史”,本书作者为中国城市的动态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解读。
——桦山纮一(东京大学文学部西洋史系教授)
本书重新发现了中国历史上自然生成的“商之中国”、“自治之中国”的古今源流,引人遐思。
——北冈伸一(东京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系教授)


 中国都市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全书对中国都市史的进程、都市的空间论、都市的体系、都市的社会结构以及都市的详情,做了全面的分析。该书在研究方法上是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不同于杨宽先生的《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是从考古的角度剖面分析古代都城的布局。在研究内容上不同于赵冈先生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的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而是侧重于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分析得出:城市发展是受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双重因素影响下的社会发展的普通现象。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我并不熟悉,因此就简单说一下关于中国都市的发展在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下诞生的产物。一、宋之前的县制与宋以后的市镇作者在书中提到:在中国的官僚体制下,“县”制支撑着中国管理体制并使其发挥职能。“县”制起源于秦始皇,并一直延续至今。它作为一个基层的行政单位区划,是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的最底层的管理体制。一方面受政治因素的影响,王朝更迭致使广大人民走上迁徙的道路,人口流动的规模扩大;另一方面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以及人们的生活需要,并伴随着村落的形成,以及后世“里、坊”制的出现。宋之前的县制是中国都市发展的雏形阶段,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受行政因素影响的政治职能的城市。在汉朝之后中国都市体系转向到“点”领导“面”的形式,这种“由”点到“面”的转化,不仅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另外正如作者所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形成的展现。两宋以后,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大幅度增加、南方地区的开发,南北交通的便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市镇和经济职能的城市不断形成和发展。作者例证了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佛山镇,在宋、元、明、清时期这种市镇被看做是“小都会”。关于市镇的形成,赵冈先生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提到是受人口增加的影响,两宋之后人口急剧增加,农村成为吸收大量人口的集散地,因此造成农村人多地少的局面。农民为了生存便开始经营农业副业,为了便于交易就在就近的地方形成了不正规的交易场所,后来这种场所便演化为市镇。在这里作者也通过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制度上的不同对比了县、市镇及乡村的差异,和其他市镇的形成一样,佛山镇也是在自然条件优越,并且有足以支撑市镇发展的手工业,景德镇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的。不管是宋以前的县制还是宋之后的市镇很大程度上都是聚落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虽然国家的行政区划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但是乡村聚落以及市镇都是受到宗族观念和儒教信仰的影响。例如,台湾的开发,在地主和商人当中出现了受儒教影响的乡绅或绅士阶层,他们被称为乡村市镇的精英。即使是在行政职能的都市,国家除了要履行防卫、治安、税收的职能外,最关键的还是要控制地方精英。在都市的建设中,除具备政治、经济、军事的职能外,思想上更是起着决定作用,中国式的文明化“儒化”在文化的角度支撑着都市建设。这种“儒化”也是与地方精英相呼应的,统治阶层一方面要利用“儒化” 选拨精英,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儒化” 控制地方。二、明朝以后盛行的商业团体会馆的出现是在人口流动、商业繁荣、交通便利及宗族、地域观念等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就其本质来看是一个地域性的商业团体。这些商业团体是在一定信赖关系的基础上的自由结合,可以是同乡、同行、同窗等。大体上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以强烈的宗族意识为支撑。这是在中国古代商业繁荣下的产物,他们也可以成为当时市镇乡村的精英。这些商人在财力足够强大的基础上,便开始了公益事业的建设。这些团体将公益事业惠及普通百姓,从而提高了自身在都市中的威望,甚至还强化其领袖和精英的地位。即便在乡村中也是有类似的情况,例如在杜赞奇先生的《文化、权利与国家》一书中提到的即便是乡村领袖也必须遵照文化网络中习惯法的要求,为乡民谋取利益,才能获得公众的认可。例如充当乡民借贷和交易的中人、保人,主持兴修水利,为贫穷村民垫付摊款等。关于统治者对这些商业团体所持什么样的态度,还需要进一步阅读何炳棣先生的《中国会馆史论》。从进来阅读的有关城市史和乡村研究的几部著作上来看,从古至今我们的衣食住行、生活的城市以及我们的思维方式、传统观念,从微观到宏观,从自身到国家无不受到儒教的影响。在该书中也提到了“儒化”支撑着都市建设,以儒教文化和科举文化促使社会团结。中国古代早期政治职能的城市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更为深刻,其中体现在城市的布局和管理方面。后世经济职能的市镇虽然在布局和建设方面所受的影响不像前代那么深刻,但是与之相适应的团体和这种都市建设下的普通大众还是无形中受到儒教的影响。当然儒教并不是没有益处,其在维持社会秩序和国家的稳固都起着重要作用。至于当代儒教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广泛的,这也是在历史传统下带给我们当代人的信仰。
  •     首先要说的是,“还行”这个评价是给这个译本的,而不是作者的原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知识面的欠缺,曾经就内容询问过相关专业的同学,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是谷歌翻译的吗?而就算是读这样一本让人云里雾里的译本,仍能得到一些有意思的启发。作者在序中提到,这是一本通俗读物,使大家对中国都市的发展有一个概念和印象。但通读全书,感觉并不通俗。与著作《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相比,确实少了很多数据与表格的罗列,对史料的叙述,但有时反倒更让人摸不着头脑。总之,这不会是一本大众读物,起码在我国。作为经济史背景的学者,斯波全书都贯穿明显的社会学思考模式。单从目录架构中就可以看出。第一个章节是对中国都市做时间和空间的讨论,第二章则是一种建构“结构”的思考模式(在我看来相当的“社会学”),再之后是案例研究——颇有社会学家实地考察以提供活生生实例的感觉。若是一个历史学背景的学者要写一本《中国都市史》,想必不会是这样的目录——若是考古学者呢,大概是罗列一堆经过发掘的都城平面,然后开始进行分期和渊源、影响的讨论吧!通过史料的搜集和数据的分析,作者打破了以往学者(历史学者?)对中国都市的城/乡二元结构的认知,他认为不应只从行政这一单一的层面去考虑中国都市的组织结构,而在应加入经济的考量。受过经济学相关教育的人往往喜欢建立数字模型分析问题,斯波设定相对易获取的人口数量与城市的经济水平正相关;将国家收入、官员数量和县的个数设为正相关,用定量的、理性的视角对过去的城市生活重新审视,在暗示“府-州-县”结构之外的由于商业化的兴起而出现的“镇”的存在。也正是因为他对经济、对商业的重视,在落到形象化的城市上时,他提出了城市的两个重要分区:官绅区和工商区,其实这暗合了全书的讨论主线,即政治和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到了帝制晚期,作者的关注点转移到了同乡自治团体,它们的进化究极体是会馆,承担了很多公众社会的职责——好像在与马克斯韦伯对中国社会的分析进行对话,认为城市中并不完全是政府的管理和意志,也同样存在着居民的自治,而这种自治是以同乡或同业会的方式实现的。全书是否暗示了“唐宋变革”之际的经济变化,实际的源头是大运河的开通与使用和唐代佣兵制的结果?无论是历史学还是经济史学者,他们都关注变化、关注兴衰。相比于考古学者执着于物质本身,他们似乎更在乎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那些非物质的东西。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藏
  •     对宁波的分析不错。
  •     近来何以日本学者写的介绍性通俗著作在中国大行其道?
  •     我觉得是太棒的著作了。开始和最后都评论了韦伯的通用论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的城乡二元论或者看法其实和语言有关吧,语言是固化的,又进一步固化了人的头脑和社会发展。所谓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但我们可能摆脱这种周期律么?似乎一直没有摆脱。
  •     前两章津津有味,第四章的长句读起来无数次想要把翻译杀掉。视角比较单一,但还算有意思。
  •     从观点说的话,也许是“片面的深刻”那伙儿的吧。学力所限,无法置评。好在施坚雅的观点已是显学,想找评论也不难。
  •     第一、二章,第三章汉口部分,结语。基础打底读物。
  •     适合当入门读物~
  •     很历史学的写法,介绍几个小城镇向都市化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     本书很难冠以“都市史”的名号,主要做的还是古代史晚期至近代的城市发展史,侧重于对城市内部社会组织、市场形成的分析(外来人口——同行同业会所——早期城市自治机构),更像是一部经济史的著作,对于城市自身结构的历史梳理与研究仅集中于前一半。由于大多数案例分析的城市都没有实地去过,对近代史认识很少,作者后面案例分析部分的研究,阅读难度对于我而言很大。
  •     博采众家之长
  •     有些施坚雅的味道。
  •     算是一本著名的大作了,值得一看
  •     不喜欢,有些乱
  •     着重于都市的研究,所以偏后期,举的几个例子还不错。
  •     理清了城、村、市等聚落的出现次序,颇有启发。对于都市自治力量的论述反驳了韦伯的观点,也给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线索。中国城市立地于低地和河边的特点挺有意思。第一章和佛山镇部分前面对市镇的梳理提纲挈领,值得多读,其他的部分除宁波之外都是引自他人成果,体系性稍差些,是个遗憾。
  •     三星半的作品,本书的优缺点,作者自己都做出了总结。其实最大的贡献,在于试图打破 大型城市代表中国都市 这样的定见。但作为一部普及性作品,个人认为,无论是篇目设置,还是作者的知识积累,都很难在如此篇幅,达到如此目的。从研究范式看,本书是在用社会学方法剖析都市发展,我对社会学本无研究,不好多评,但是从中国历史的宏观领域,说到底城市是政治的反应,政治史角度的城市,还是以北京,南京等处为主流。另外,中国地域过于广阔,差异太大,以书中为例,天下四大镇的汉口,佛山都被做成了不同的案例,按照这个理论,那简直无法用几个案例推论全体。本书对我用处最大的,是第一章,很多概念的界定,以及中国国内不同城市范式的比较,我也把它吸纳进课程,但二三章的量化,社会分析,个人并不赞同,见仁见智,各取所需吧
  •     名为“都市史”而不是“城市史”,选取的案例是汉口、佛山、宁波等非正统重点城市,研究路径与评价标准有自己的想法
  •     准备写这本书的书评。。。大家不要跟我抢哈。我好久没米下锅了,就瞅着书评稿费度日呢。。
  •     佛山的的四大宗姓真他娘搞笑啊:鸡、田、老、布。
  •     所谓行政中心地、经济中心地、城乡二元对立的形成,这本书对读者理解以上问题很有帮助。无奈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     一般性的论述,内容跟书名略微不符。
  •     粗粗一翻,找了些写东西要用的材料就放手了。受施坚雅影响非常大。
  •     可能是受资料和作者本身的研究重点所限,唐前的部分写得过于简略,唐后部分又偏于琐细。
  •     日本学者做的中国都市研究,主要详尽介绍了中国几个区域性大都市至民国时期的发展概况。
  •     斯波义信
  •     好书,可常翻阅,深入读
  •     长期以来县级政区数量变化幅度较小,与之相对的是自唐宋到清代全国人口的数倍增长,制度设计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是如何反映在历史中的,可能值得读者思考
  •     吐槽翻译~
  •     好书又好看,不过这版还是有好几处校对疏漏
  •     斯波义信由经济的角度入手,讲述了中国城镇乡村的成因,以及地方性特色都市形成的原因。
  •     翻译问题不少,不过是译自日文,就不敢妄论纯是译本的原因,还是也有作者的因素。比教材多一些,比专著少一些。前两篇的总括性介绍不太成体系,多处跳跃而似未将演进机制解说清楚;第三篇大段征用罗威廉等人既有著述,但关于“镇”的讨论颇有启发性。结论索引诸多文献。大抵要对中国都市史作总括性讨论,只能以经济及政治视角切入吧;文化或者其他意义上的中国都市通史似不可能。与赵冈强调经济因素相比,斯波加入了更多政制元素;可援以重思施坚雅的市场体系说。
  •     读到斯波义信《中国都市史》的感觉,和当初拿到冯天瑜《“封建”考论》一样,大叹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斯波义信将史写到了《经济和社会都市史》的程度,功力深厚。
  •     以斯波义信自己的水准而言评价,“垃圾”并不为过
  •     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多了一些,可以看成一本对当前海外中国传统都市研究最新成果的不错的文献综述。翻译错误多了些。
  •     哎妈呀可好看了
  •     个案分析颇详细,对于中国都市史之发展溯源之类,却有些不甚了了。
  •     稍有点照本宣科了
  •     从都市国家到领土国家(大邑族邑小邑-国都邑县乡亭P8,方国-郡县,点点-点面,官僚制而非民主制);里P19旧乃城中民居,后为坊墙曰坊,转义指向乡村;坐商客商坊墙消失运河市镇墟集兴起;被视作“乡村”的市镇,P40县一级都市的行政职能逐步交由民间社会承担而使唐宋以降的行政都市体系维持下来;费孝通:互相依存的城与乡;P45一九八二规划;城市形制设计层级祭祀。
  •     翻译的不错。
  •     观点很清楚,不过比较简略,虽然用一半的篇幅讲述了具体的几个城镇的发展和演变。感觉脉络和时间上有些错误,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文如此。
  •     其实蛮失望的,观点感觉大抵没有新意,只是讲得细了一点。
  •     感覺不像「史」,更是許多個案的綜合且仍待形成體系,不過很多觀點很令人信服,比如內河經濟、官僚都市與經濟都市,比如寧波進軍上海。#2015緩緩讀#064
  •     。。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