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8-1
ISBN:9787301141625
作者:沃尔特·翁
页数:173页

章节摘录

  事实上,口语文化必然产生富有表现力和魅力的语言成果,而且这样的成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性价值。但等到文字控制人的思维之后,这样的产出就不可能再进行下去了。尽管如此,如果没有文字,人的意识就不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潜力,就不可能产出其他美丽而富有表现力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口语文化(orality)需要产生且注定要产生文字。下文即将显示,书面文化(literacy)是绝对必需的条件,不但是科学发展之必需,而且是历史和哲学发展之必需,是明白理解文学艺术之必需,实际上还是阐释语言(含口语)之必需。如今,一切口语文化或口语文化占支配地位的文化都意识到,倘若没有文字,浩瀚而复杂的语言能力是无从获得的。对植根于原生口语文化的人而言,这样的意识令人痛苦:一方面,他们渴望文字素养;另一方面,他们又很清楚,如果进入令人激动的书面文化世界,他们就会失去过去口语世界里许多既令人激动又令人依恋的东西。无可奈何,先死而后生,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生存之道。  书面文化消耗它的口语先驱,如果不仔细监控,它甚至可以摧毁“口头记忆”。所幸的是,书面文化又有无穷的适应能力。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口头记忆”。我们可以利用书面文化来重建古朴的人类意识;古代的人类意识丝毫没有文字的痕迹,但我们重构远古的人类意识时,还是可以做得相当好,即使不可能做得完美无缺(我们绝不可能完全忘掉如今熟悉的东西,所以我们就不可能在脑子里完全重构昔日的东西)。这样的重构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书面文化在塑造人的意识,并使人的意识走向高科技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本书的目标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口语文化和书面文化进行这样的理解。而这样一本书必然是用文字承载的作品,它不可能是用口语述说的东西。

媒体关注与评论

  沃尔特·翁教授的著作探索我们的思维过程以及人格和社会结构中最深刻的变化。在历史的各个阶段.这些变化均是口语、文字和印刷术产生的结果。他将分析投射到大众电子媒介时代……本书积淀的深厚影响光彩夺目。读过这本书之后,你理解的文学将不再是原来的文学,你也不会再是原来的你。  --罗伯特·吉丁斯(Robert Giddings).《论坛报》(7-ribune)  在这个论题上,没有能够与之匹敌的著作。本书文笔流畅、言简意赅.它使复杂的思想不再复杂,这是人人能懂、人人受益的书……在未来的岁月里。它仍然是关于这个课题的标准入门书。  --《精选》(Choice)  本书文笔优美、文字灵动……对于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圣经》研究,它显然都隐含着重要的命题……我相信,这是沃尔特·翁教授迄今出版的最精彩的书。  --托马斯·法雷尔(Tllomas J.Farrell),《交流与碰撞》(Cross Currents)

内容概要

沃尔特·翁(Walter J.Ong.1912-2003),生前任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教授.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核心人物。他以研究中世纪人文学者彼得·拉米斯(Peter Ramus)和口语文化著称。他提出了口语文化一书面文化的两极性概念,首创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的分野,界定了原生口语文化的九大特征。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拉米斯、方法和对话的式微》(Ramus,Method,and the Decay of Dialogue,1958)、《语词的在场》(The Presence of the Word,1967)、《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1982)等。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20余年,著译约800万字。著作有《中华文明撷要》(汉英双语版)、《创意导游》(英文版)。译作近30部,要者有:《思维的训练》、《裸猿》、《文化树》、《超越文化》、《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精粹》、《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真实空间:飞天梦解析》、《麦克卢汉书简》、《传播与社会影响》、《新政治文化》、《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模仿律》、《莱文森精粹》、《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伊拉斯谟传:伊拉斯谟与宗教改革》、《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等。长期在学术报刊上发表一系列专业论文,要者有《比较文化之我见》、《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崇“二”的心理定式》、《试论中国人的隐私》、《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论非言语交际》、《比较文化的新局面》、《水向高处流》、《媒介即是文化--麦克卢汉媒介思想述评》、《麦克卢汉在中国》、《和而不同息纷争》、《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多伦多传播学派的双星:伊尼斯与麦克卢汉》、《天书能读:麦克卢汉的现代诠释》、《麦克卢汉的学术转向》、《我们为什么离不开纸媒体和深度阅读:从纸媒体阅读到超文本阅读》、《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一》、《媒介环境学辨析--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二》、《媒介环境学的思想谱系--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三》、《三代学人的薪火传承--媒介环境学评论之四》、《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命题、源流与阐释一一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五》、《破解史诗和口头传统之谜:(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评析》等。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
谢辞
作者自序
第一章语言的口语属性
1.1语文的头脑与口语的历史
1.2你说的是“口语文献”吗?
第二章原生口语文化的现代发现
2.1古人的口语传统意识
2.2荷马问题
2.3米尔曼?帕利的发现
2.4后继的和相关的研究
第三章口语文化的心理动力学问题
3.1作为力量和行为的有声词汇
3.2你知道你能够记住什么:记忆术和套语
3.3再论基于口语的思维和表达的特征
3.4口头记忆
3.5“言语马达”的生活方式
3.6英雄的“厚重”形象和古怪形象的精神作用
3.7语音的内在性
3.8口语文化、社群与神圣情怀
3.9语词不是符号
第四章文字对意识的重构
4.1独立话语的新世界
4.2柏拉图、文字与电脑
4.3文字是技术
4.二什么是“文字”或“真正的文字”?
4.5文字有多种,但拼音字母表只有一种
4.6书面文化的滥觞
4.7从倚重记忆到倚重文字记录
7.8文本特征的心理动力因素
4.9文字产生的距离和精确性,书面语方言与词汇变异
4.10文字和口语的互动:修辞与主题
4.11文字和口语的互动:承载学术的语言
4.12口语文化的韧性
第五章印刷术、空间与封闭空间
5.1听觉主导让位于视觉主导
5.2空间与意义
5.3印刷术的其他影响
5.4印刷文本与封闭空间:互文性关系
5.5后印刷文化:电子文化
第六章口头记忆、故事情节与人物刻画
6.1故事情节的首要地位
6.2叙事与口语文化
6.3口头记忆和故事情节
6.4情节的封闭空间:从游记到侦探故事
6.5“丰满”的人物、文字与印刷术
第七章一些定理
7.1书面文化的历史
7.2新批评与形式主义批评
7.3结构主义
7.4文本主义者与解构主义者
7.5言语行为理论与读者反应理论
7.6社会科学、哲学与《圣经》研究
7.7口语文化、书面文化与人的属性
7.8“媒介”模式的交流和人的交流
7.9意识的内部转向:意识与文本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译者介绍

作者简介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为我们研究和保护史诗、口头传统和无形的文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图书封面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当我习惯了文字,习惯了书写,习惯了阅读的人,如果我回到了没有文字的时代,回到了口语时代里的原始社会,我会遇到什么困难?那时候没有笔和纸,当然也有电,也就没有电脑,我的书写能力也无从使用——毕竟没有任何人理解文字符号。——除非你能说服他们接受,并让他们学习。而且一旦习惯了文字和印刷术的人,离开了文字,他们几乎都不会思考和记忆了,或者说是难以思考和记忆了。我总是一边思考,一边随时记录下来自己的思考。除非躺床上的时候,所思考的东西才很少书写下来。我们看书,一般都不提倡背书了。所以,我们很少看过的书,都能过目不忘。而且我们经常依赖文字来辅助记忆。而我们真正塞进头脑中的东西并不多。我们和别人交谈时,很少充分记住对方的话,甚至自己所说的话。而在原始社会里,一切的一切都在头脑中,都在语言里,而不存在另外一个文字世界供你存储你的意识。所以,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放进脑袋,用脑直接来思考,用语言来直接表达。即便是一个很复杂的数学公式。——当然,数学公式对于原始人来说,似乎是完全没有用处的,因为过于复杂而无法实施真正的运算。譬如现在心算很厉害的人,也无法解决指数级的运算。即便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离开了可见的符号,也变得复杂多了。因此,我只能用简单的思考和简单记忆。毕竟对于原始人来说,没有科学,更没有现代科学。因为现代科学是建立在文字的世界里的。那么,一个原始人,一个习惯口语文化的人,一个从来没有接触文字的人,和我的交流究竟会产生什么障碍?我从《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这本书中了解到,他们不会思索概念,也不会逻辑,更不习惯自我评价。譬如当我和别人初次见面,我该如何自我介绍呢?如果我还如应聘时说一堆的自我分析评价的话——或许在他们看来很可笑,因为他们认为自我评价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需要的是他人的评价。因为他们的思维是与大自然与世界是浑然一体的。他们没有自我的概念,并不会自我反省。那么,我该怎么融入他们的社会呢?我肯定不能说起我看过的书,我也不能提到有关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等内容的东西——因为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甚至不能说起我的童年,一直在学校读书写字——这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是天方夜谭。因为童年的概念,是在印刷术产生后才真正出现的。因为印刷术的普及,学校才开始普及。于是学习读写的能力开始为大家所关注。于是孩子们都脱离家务,开始上学去了。从口语文化进入到书面文化的学习阶段便构成了孩子的童年阶段。这便是童年的由来。而对于原始社会里的孩子,从来不需要上学。他们的学习无非是听老爷爷讲故事,跟爸妈学着狩猎和种植吧。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无所谓童年的含义。那么,我该和他们交流什么呢?文字和印刷术里浸淫的人,会猛然发现自己的世界几乎全部,抑或绝大部分都是在文字和图像的世界里度过的。即便是建筑工程方面的工作,也可能要接触图纸和图表。——这在原始社会里也是没有的。若是做文化工作的人,会发现自己离原始人的世界更遥远。你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交流的东西。毕竟只要双方都有说话的能力,双方还是可以交流的。只要对方所说的你能听懂,那么你就有可以能做出反馈。毕竟,人的相互理解是在相互的交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实,我想如果即便我真的到了原始社会,我相信我们的遭遇的惊慌,肯定远远要小于一个原始人进入了现代社会时候的那种手足无措。即便不能说书面文化一定是比口语文化优越的文化——但是它的确存在其进步性。书面文化中的人毕竟不再是“野蛮人”。因为他们已经开始称为自己是文明人。其实人类文明并不是从书面文化开始出现,而是从语言出现就出现了。更何况,我们已经被文字所分割的世界,甚至是被异化了的世界,也将在电子时代回归到次生口语文化中来,重新部落化,重新整合起来,让我们被书面文化所隔离的单个的人再度融合到这个世界中来。2008-12-4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简洁明了……颇受启发……
  •     了解口语与书面文化心理动力学的很好的读物。
  •     充满灵感与洞见
  •     虽然读得挺认真,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弄不懂,囫囵吞枣地过去了。但是能都读懂的地方是非常有启发的。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吧。有时间要仔细钻研一下英文原著。
  •     超好
  •     天!这书已经有中文版了?pallasmaa对这本书迷恋得不得了;别的学者也经常引证。
  •     竟然可以这么枯燥。
  •     需重读
  •     读得我想死……要不是为了读书报告……
  •     通过改变既有思维方式和观察世界的角度,带领读者获得了许多全新的认识。但很多问题说的不透彻,一些结论下得稍显武断(也许是因为本书篇幅有限,而且我又缺乏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吧)。
  •     爽
  •     建议只读前三章
  •     其实,田野和文本本就是各表一枝,不同研究方法。
  •     包罗丰富:希腊带元音字母表的发明、柏拉图对诗人的轻蔑、修辞术、印刷术、近代教材、视觉与听觉、次生口语文化等等。很多论述非常有启发性。
  •     语言也是传播技术,口语与书面,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特质。大概就是讲这个吧。
  •     难道是国外人写书的思维和中国人不太一样,我觉得有些地方都是不停重复的。
  •     郭文革老师“共读一本书”的推荐读物。从《荷马史诗》谈起,了解到人类文化中原生口语文化到文本文化再到印刷文化和现在电视电子时代的次生口语文化,如何演变如何发展,每个阶段都被前一个阶段的支持者所排斥,但不可否认每个阶段真的是比前一个阶段要先进。书很薄,但读起来并不太容易,经常需要google一些晦涩或者学术的语词。技术即艺术,艺术也是技术。
  •     这是老师要求的读书会书目,买来看,还不错,有启发。不过感觉应用的空间貌似不大。可能我还没深刻理解透吧。
  •     帮助我们梳理口语、文字、印刷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们思维意识的影响
  •     马和汽车的思考
  •     The presence of word
  •     可以放在口承-书写的脉络里研读,也可以置于媒介环境学的脉络去理解。巴莫曲布嫫的《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可以梳理整个背景。当然翁这种口头书写两分的观点建立在一种历史文学资料或是实证的基础之上,如果换用其他的资料或证据,得出的未必就是同样的结论。
  •     1、习惯于书面文化的我们总认为这是一种理所当然;2、印刷术的来临,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复制”两字,思维的转化是最深也是最隐蔽的;3、思想栖居在言语里,而不是在书面文本里,但分析性的逻辑是伴着文本而到来的;4、两者的差异可引起文学、戏剧、种族等的思索;5、次生口语文化的到来,既是失落的原始口语文化的复苏,也是对文字统治地位的传承与颠覆。
  •     不错,收获不少!
  •     深入浅出~把握得当~作为入门教材很不错~只是后两章让人有隐隐的残尿感~
  •     作者非常清晰地从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的对比切入,分析了西方文化之中的诸种变化与语词的存在形式这一“技术”因素之间的关联,尤其是给出了一系列富有生发能力的、将两种文化对置而谈的论题。在论证中,作者注意从视觉与听觉的不同现象学特征出发,成功地对生长于书面文化高级形态中的现代人所不假思索地持有的观念进行了“解沉淀”,鲜明地勾勒了一种大部分逝去、却在不少地方残余并施加着影响的口语文化,使我们对于书面文化本身也有了反思的可能。全书立论远多于辩护,适合作为导引。
  •     非常有启发性的一本书,不过作者着意主要还是在于比较口语、文字、印刷术对个人认知思考方式的影响改变,而对这些技术形成的整体社会效应着墨较少。另外就是翻译不是很理想。
  •     很集中地探讨了文字出现后对人类文化带来的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活思想嬗变,作者功夫下得很深,值得一读。若与《汉字五千年》对照阅读,再回读德里达的《论文字》,则可引起另一番思索。
  •     启发很多。论述口语文化和书面文化的优势和不足。
  •     文字也是一种技术,那么文字这种技术是如何影响到人的思维模式与意识,以及媒介?毫无疑问的5分。颠覆认知。
  •     为口语文化一辩(以书面形式)
  •     好吧,是我自己比较孤陋寡闻,看完之后还是不懂它在说神马。
  •     充满灵感与洞见。/ 2016.12.15 #贝塔书屋#
  •     在近年书写文化批判与反思潮流中,口头传统愈来愈受重视,关于书写与口头文化的著作有很多,但这本著作依旧会带来耳目一新、醍醐灌顶的感觉。
  •     第五章看得无比累是因为没看过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对原生口语文化的思考值得去深思
  •     翻译...
  •     研究口语文学很好的书。
  •     作者果然也是文学背景,硕导竟然是麦克卢汉,怪不得书中处处可见老麦痕迹……媒介环境学派路数,可与伊尼斯、老麦、波兹曼、彼得斯对比阅读,对西方文论不了解读后面两章估计会吃力。很有启发性的著作,对次生口语文化的讨论能为新媒体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这书读得跌宕起伏的——亮点在第二章还不是第三章才开始出现,然后第四章有几节有点失望……以此类推。很多很好的点,对不少学科或者说是议题都有启示。不过框架似乎还能调整得更合适,个别几节写得有点飘。
  •     额,还是封底的评论说得不错:入门书。读着玩玩找灵感不错。中间体到了Ugraritic,这门破语言我恰巧知道一些,现在对它的认识不同了。话说,符号学的认识论原理是什么?
  •     从口语到书写的转变,对人类的影响
  •     从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文化,属于所说的语言学之外的宏观语言学。看了觉得很有启发,对跨文化交际我们原来的理解还是有偏差的,研究文化和文化语义的人可以读读这本书。
  •     一般来说,读过书的比没读过的更有思考深度,为什么?文字是一种帮我们内省的技术,他帮我们与客观世界保持距离,从而更逻辑的认识世界,也认识我们自己。文字之所以被创造出来本是为了克服语言音响的时空局限,但文字把认识对象分开,并由此确定“客观性”条件,使得人类可以用精细的、或多式少科学的抽象范畴来管理知识。和说话相比.书写缓慢而孤独的,它因此强化了文字的反身性,文字的反身性本身又促成了从无意识里生长出来的意识。
  •     着重分析了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的差异,转变及其社会影响。有一些启迪。内容比较流畅易读
  •     被最后一章打败了……
  •     还没有阅读,粗略看了下目录,很不错的感觉
  •     将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作为对立的两极,从二者过渡的角度考察这一进程对文学、宗教、社会生活的影响,视角独特,有启发意义,还值得再次阅读。
  •     第四章文字对意识的重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