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规范与语言应用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语言规范与语言应用探索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6
ISBN:9787305054013
页数:277页

章节摘录

  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述评①  金惠淑 孙曼均 袁 晖  新时期以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迅速发展,语言生活中的新词新语新用法不断地像潮水般地涌来。关注词汇的新变化,研究新词新语新用法,也随之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热点。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发表的有关研究新词新语的论文420多篇、专著2部、工具书20多部。这些论著涉及到新词新语研究的方方面面,但核心问题则是对新词新语的态度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新词新语。于是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就很自然地突现了出来。下面我们结合一些论著的观点对新词新语规范所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的述评。  一、关于新词新语规范的指导思想  在新词新语的规范中要正视社会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文化结构等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现实及发展趋势,承认语言词语结构内部的纷繁复杂局面。针对词语纷繁复杂的状况,不少作者都提出了规范的层次性的观点。②  与规范的层次性相联系的就是要充分认识语言中大量存在的中介状态,承认并允许“中介词语”的存在。所谓“中介词语”,是指那些新生词语或新的用法刚出现时不为人们理解和认可,甚至反感,但经由群众和时间的考验,这些初显的新生词语中,有的得到约定俗成,并被最终收入权威辞书;有的则被自然淘汰。对这种暂处于“规范词”和“非规范词”之间新生的过渡性词语不要急于否定、排斥。①  既然词语规范有层次性,规范时就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既然词语的出现和发展有中间地带,有中介词语,那么词语的规范就不能“非此即彼”,“不是规范就是不规范”。于根元(1996)对于规范的层次性和规范的中介状态进行过论述,提出了“规范度”的概念。规范度指的不仅仅是意思表达到了,还有品位、交际度的要求。品位高、交际度高的,规范度也就高。  对于新词新义,吕叔湘(1984)提出:“与其失之于严,无宁失之于宽。”陈章太(1996)认为,对普通话词汇进行规范,应当确立求实、辨证两个观点,即“宽容对待”和“重视动态”。面对如此复杂、灵活、多变的词汇,进行普通话词汇规范时,如果缺乏上述两个观点,是难以做好的。顾设(1987)也认为:“我们在考虑语言规范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实践的需要,又要照顾到实践的可能。这就要求语言规范工作要有一点宽容精神。”这种宽容精神表现在:1.对新词新语新用法要尽可能地承认,不要使规范化和现实语言生活脱节。2.语言运用牵涉到诸多方面,相当复杂,不同的文化层次、交际目的和表现方式,都可能形成各自的特点,有时不免要违反或突破现行规范。对其中某些被视为不规范的用法,应该有一点宽容精神。3.要尊重语言规律,但不能过于拘泥。语言规律不能将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概括无余,对有些语言事实不要匆忙下结论,可以留待实践去检验。李明(1991)认为,对于新词语不要忙于下结论,应该宽松一些。宽容精神有助于促进语言的丰富,增强语言的活力,有利于语言词汇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关于新词新语规范的原则  陈章太(1996)提出了普通话词汇规范的“约定俗成,逐渐规范”原则。这个原则也适用于新词新语的规范。他认为“约定俗成”不等同于“自然形成”。把它解释为“既约定又俗成”似无不妥。“约定”离不开“俗成”,“俗成”不能没有“约定”。张志毅、张庆云(1997)提出了“词竞众择,适者生存”的总原则。所谓“词竞”是词语以其词形、结构(含内部形式)、语音、语义、语用等价值条件,跟并行词语、对应词语或相关词语竞争;所谓“众择”,即广大群众根据交际表达的需要,在词语扩散进程中,选择价值渐大的词语,形成一个或一类词使用的趋势。语言中最高的权威就是众人的习惯和规律,违者消亡,适者生存。专家的任务,是观察描写习惯,发现趋势(趋势预示着、隐含着规律),总结完善规范标准,选择约定俗成的流行形式,引导语言活动,优化交际效能。陈光磊(1996)认为规范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工作者们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展开语文评议,对词汇现象提出意见,提供理据,对语汇使用作评判,引起社会的关注。而规定的确定和通过,最后还在于人们能否实践于社会语文生活中。如果认为语言学家制定规范,群众遵守规范,这恐怕是把词汇规范化看得比较片面、比较简单了。  在总原则的指导下,不少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具体运用的原则。  王铁琨(1989)提出的细则是:1.必要性原则。新词新语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出于交际表达的需要。2.明确性原则。创造新词需要表义明确,明白易懂。3.高效率原则。用少量的语言符号传递较多的信息量。4.普遍性原则。指人民群众对新词语接受和使用的普遍程度。

前言

  语言应用和语言规范这些年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语言交际随之扩大和频繁,语文生活日渐丰富和活跃,语言文字应用中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语言应用和语言规范的理论研究显得愈加紧迫,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投身这一领域的研究。我们的研究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本书收录的是我们这些年来写作的一些文章,大多已公开发表过。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二、语言与社会、文化;三、语言文字的法制与道德;四、语言规范论略;五、语言文字规范和应用实例剖析。  关注语言现实和语言生活,这几乎是我们一以贯之的研究思路。语言是活的语言,用的语言,是与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的现象。我们觉得,作为语言工作者,尽管有选择课题的自由,可以在许许多多的语言课题中自由选择研究方向,但从现实需求看,更迫切需要关注现实语言生活,研究活的语言和用的语言,为现实的语言交际服务。所以,我们的不少文章,涉及了现时代语言生活中热点问题和比较敏感的话题,比如新词新语问题、城市流行语问题、语言的道德和法律问题等等,这些文章记录了我们的所思所悟和所感。文章中的语料,也大都采选了当下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实例。

内容概要

  史灿方,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馆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修辞学、法律语言学、语言规范。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本学科核心刊物7篇。主要论著有:《修辞理论与语言应用研究》(专著);《法律语言学引论》(合著);五年制高职《语文》(副主编)等。获得江苏修辞学会论文一等奖。  孙曼均,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普通话和语言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应用语言学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字研究和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10篇刊登在本学科国家级核心刊物上。主要论著有:《教学汉字规范手册》(合著);《语林趣话》(合著);《中国语言学年鉴1995-1998》(合著);《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典》(主编);《褒义词贬义词用法词典》(主编);《小学生常用字字典》(主编)等。获中国应用语言学会和《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共同设立的“首届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青年优秀论文奖”三等奖。

书籍目录

前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用字的统计与分级形声字形旁表义度浅探汉字教学的规律和幼儿识字教学“注?提”实验中的错别字调查关于生造词问题的再思考——兼议词汇规范与词典编纂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述评流行新语词的形义特点分析动词对宾语褒贬选择的语义分析《马氏文通》共时比较方法的运用及其意义关于法律语体风格类型研究的几个问题语境漫谈语言与社会、文化论中国当代社会和谐语境的构建城市流行词语及其社会文化分析北京的流行词语与当代北京城市文化从京都流行语看当前大众心理的一些倾向漫谈汉语祝福语的变迁与社会的变革广告语言与社会心理“撮”“嗑”“开”“练”及其他汉字书写文化向何处去重视中国年俗语言文化的保护和研究浅谈语言文字的形式力语言文字的法律与道德规范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建设论语言规范解释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从法律地位看汉语方言的保护建设语言文明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漫谈语言文字的法律规范语言规范论略语言规范是把“双刃剑”吗“全民病句”问题之管见由“保卫方言”引发的思考重新认识网络语言规范名从主人与兼顾客人——对“汉城”易名的几点看法也说“错字门事件”语言文字规范和应用实例剖析话语要有条理《新华汉语词典》封底文字商榷“盛大”能否修饰“期待”“陆指退干”的简称合法吗“推理”还是“推测”“不仅”的位置该放哪儿此处不该用问号“题不对文”例两则标点在标题中的妙用还是用“三八妇女节”的名称好后记

作者简介

《语言规范与语言应用探索》收录的是作者这些年来写作的一些文章,全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二、语言与社会、文化;三、语言文字的法制与道德;四、语言规范论略;五、语言文字规范和应用实例剖析。关注语言现实和语言生活,这几乎是《语言规范与语言应用探索》作者一以贯之的研究思路。语言是活的语言,用的语言,是与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的现象。

图书封面


 语言规范与语言应用探索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