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前半生》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胡适的前半生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63369157
作者:邵建
页数:456页

回溯历史 观照现实

厚匝匝的一部《瞧,这人》,旬月来细细读了,越读越慢,有些章节反复看过。此书于我这样缺乏历史、思想基础储备的人来说,有趣,也未免有些难度。零零碎碎记了点心得笔记,却实在无力将其整合成一篇能与邵建先生大作相配的书评,只将这些零感琐记拿出来充做“读者反馈”吧。1 史实与史识关于胡适,我阅猎有限。看过唐德刚的《胡适杂忆》,文笔虽好,就是笔尖上带点家长里短的琐屑。比较喜欢周策纵、胡明和欧阳哲生写的胡适文章,更耐读。邵建先生的写法又不同,我不清楚在体例上如何定位。此书似乎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传记文学,非正传更非别史。纪实传真之外,是“以人带史”,更是“以人发思想史论”。全书结构上按年代走,提领胡适前半生重大事件,围绕其思想找切入点,用横剖纵览、对比辨析的办法,来阐发胡适前36年的思想脉络。邵建先生对历史事件的钩沉功夫,我早已在《重堪三一八》、《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之“胡适案”》等文中见识过。此书同样博考文献、史料坚实、裁剪得宜。章目后面常常会接续“补、插、附、案”,以至“复案、三案”,互为佐证,务求信实。然而作者之力绝非止于史实罗列,文本中间夹叙夹议,以对比、辨析、勘判等方法注入了大量的评论。对比的方法无非几种:同时代人与胡适的对比、不同观念在学理上的对比、胡适自身思想前后变化的对比、今人参察旧事形成的对比。辨析的依据,则基本是各种学理依据或世情常理。至于勘判结果,确乎如陈远先生言,“不是以胡适是非为是非”,而是各有分疏:是胡适者很多,非胡适者不少,这里对了,那里又错了。书中有些内容观点我原读过,再看还是饶有新意。许多观点道人所未道,可谓独出机杼、切中肯綮。这,便是邵先生史识所在了吧。2 那些成对儿的概念“们”消极和平主义/积极和平主义,程序正义/目的正义/技术理性,激进主义/保守主义,意图伦理/责任伦理(韦伯),古典自由主义(洛克)/新自由主义(密尔),自然权利/契约(政治)权利,一元论/多元论、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哈贝马斯、阿伦特?),联邦主义/统一主义,法国的民主/英国的自由,权利本位/权力本位,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世界主义,极端的现代主义/极端的中世纪主义,群己权界(密尔),政教分离,小政府大社会……我将划了线的重点略捡集了一下,开列如上。书中引入很多概念、术语,往往成对成组地出现。单就这些学理性很强的概念而言,如果不是对历史、思想理论有融通理解的话,作为普通读者、文史方面的外行人,恐怕难以消化领会。好在邵建先生将这些概念“们”(汉语无复数,只好加个“们”)有机地融注于历史事件评述中,界定清晰,解说透彻,庶几使此书成为一部自由主义义理的普及读本。我个人不是什么“主义”者。对自由主义,一如对其他各种主义、宗教、流派、学说,仅持一种知识上的浅尝辄止的好奇而已,因此基本上全无个人见解可言。对邵建先生通过这些概念“们”所传达的观点、判断,虽不能十分明了,但从普世价值和世理常情的角度来理解,大抵是赞赏和认同的。3 那些历史激流中的同代人们从梁启超、林纾、章太炎,到蔡元培、丁文江、傅斯年;从钱玄同、鲁迅、周作人,到陈西莹、林语堂、斯特朗;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到孙中山、陈炯明、吴佩孚……邵先生的笔触涉及多个与胡适同时代人,除少数政治人物外,多为知识阶层人。我发现,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在邵建先生笔下呈现出一些陌生的面貌。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往往具有特别的意义。试举两例。 例一:1:3的新文化运动格局即使在《新青年》初期,胡适与同侪的思想分歧就已凸显:于新文化运动,在胡适那里是《文学改良刍议》,到陈独秀就是《文学革命论》。钱玄同则像列瓦雷士嘲骂蒙太尼里一样演开了双簧剧,鲁迅后来更对反对白话文者骂出“堕入地狱”的绝决咒语。胡适VS陈独秀、钱玄同、鲁迅,这1:3的新文化运动格局不啻是一傅众咻,清明的理性遇见激进的热情,结果可想而知。那些曾经被认为正义、进步的行为,竟先天带有蛮横独断的特质,如何不令人惕然。我这晚生后辈,看到历史活剧中前贤们的如此表现,也不由不摇头腹诽。邵建先生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存在两条逻辑线,一条是胡适之式的,一条是陈钱鲁式的,他们目的一致,但在文化态度、文化方式上不同,路径更加不同。长久以来我对“五四”的概念一直是常规化的、一囫囵统的,虽知道“救亡压倒启蒙”,却并不深解“五四精神”的实质内涵,不清楚其在思想源头上的价值分殊。这后一条逻辑线发展成的火与剑的历史狂流,别的不说,对20世纪中国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竟是贻害至今而未得深足反思。 例二:两个人的莫斯科在这一题目下,邵先生通过对比胡适、徐志摩对苏联后的态度,揭示了徐志摩被长久遮蔽的思想性。我对“十恶不赦的四凶”——曹聚仁戏言胡、梁、陈、徐——思想实质的再认识,除了通过读钩沉文章外,还略看了他们的原作(非文学性的)。对前三位,看原作后认识就发生了扭转,知道他们自具识见和胸襟。对徐,多年来我差不多把他看做纳西索斯一样的唯美人物。读《新月》序言,看法稍有改观,但还是觉着太文艺腔。看了《两个人的莫斯科》,不得不对徐的洞察力称异,同时也对邵先生的视角称异。“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他对人道、对文明的体认如此清晰,这不仅仅出于诗人的天性和直觉,更有赖其学养训练。邵建先生衡古鉴今的倾向是很明显的,因此其评议的性质已远非对胡适个人思行的评述臧否,远非对同代诸子的褒贬抑扬,而是着力于对他们思想的爬梳和价值重估。他们的思想状态、抉择取向决定了那个时代文明的性质和走向。4 宽容——作为一种稀缺品质记得一年半前我初次读到胡适时,心中感慨:世间竟会有斯人。那健康明朗的人格、和煦春风般的气度深深令人折服。《瞧,这人》一书对胡适的性格特征多有描摹,但侧重于他作为公众人物的表现。对其私人情感,略加点染,用笔甚简(显然作者趣不在此)。被邵先生屡以重笔描摹推赞的是胡适的宽容。这宽容,来自于胡适母亲严己宽人的身范濡染,来自于美国崇自由、尊个人的环境训练,最终成之于胡适的自我信念和履践。宽容,与其说是胡适的性情涵养,毋宁说是他自觉的人格规范、思想方式和文化态度。这品质在当时是如此稀缺,以至于胡适在公共领域里的许多活动、言论,基本都带有“反对不宽容”的性质。比如为陈炯明的“悖主”而辩护、为溥仪被驱逐出宫而抗议、为《晨报》纵火案而忧愤、甚至“连帝国主义都不承认”……在私德私行方面,胡适的宽容更多表现为儒家传统的厚道忠恕、人情练达,向不以私情琐怨萦心,更不会纠缠于无谓的口角纷争,因此交谊广、朋友多。书中有不少胡适的照片,我发现胡适年龄愈长,笑意愈浓,那笑容又温暖又自然,使人难免也生出“我的朋友胡适之”之感。我特别注意到书中论及他与几位特殊朋友交往的情节:胡适与陈独秀私谊深厚,与李大钊相互敬重,对周氏兄弟屡出援手,与蔡和森“纵谈甚快”。看到这样的细节,总不免为前贤们最终的分道扬镳、走向各自命运悲剧而叹喟。也许,用伯林的话说,这是“相互冲突的希望”、“不可公度的善”所必然导致的悲剧。如何避免悲剧?除了诉诸宽容和理性,复可何求哉?5 理趣与文趣读过多篇邵建先生关于胡鲁研究的文章,尤喜其长文。以前,我对邵先生长文的感觉是“有为有守”,如《事出刘文典》、《重堪三一八》,结构精严,立论谨饬,措辞考究。而在这部书中,邵先生行文挥洒了一些。作为架构宏阔的长篇,邵先生将纷繁复杂的历史头绪梳理得清清楚楚,运笔却宽和轻畅,历史的沉重和学术的分量被消解了许多。比如,书中甚至有“噫吁嘻!”、“惜乎哉!”、“痛快!”、“呔!”、“适之活该”(连起来才发现,这一串还是押韵的)这类直抒胸臆、议论生风的文字,读来有脂批毛评之趣,令人解颐。但总体来说,此书在文字上沿袭了邵先生一贯的风格:雅驯与通白兼济,理趣与文趣相得。叙事不枝蔓,说理不滞涩。全书洋溢着一种既清明又温厚的文气,一种融合学者品质和文人意趣的笔风,委实好读好看。诚如作者后记中言:“理性认识,感性表达。”作为读者,如果不对历史做过多诘问的话,很容易获得阅读的顺畅和愉悦感。此书的依据虽然是日记、年谱,但结构上并没有完全循年次写,各章节多围绕一个主题,因此有些章节可以抽出来阅读。我个人认为写得好的有:思想的胎孕、歌德的镇静功夫、“民有、民治、民享”、尼采的“遗毒”、1:3的新文化运动格局、反对“最后之因”、《晨报》殃、两个人的莫斯科。6 对得起读者。对得起历史?但我总不由得要停下来诘问。因为书里提供了太多陌生的言说,无论史实,还是观点。孙中山的二次革命,是“国民党在共和框架内,开20世纪用枪杆子解决政争之先河。害莫大焉!”“五四事件结束了,但北京大学本身却成了问题。”“学运是变态社会中的‘非常’之事。”“平等与自由,作为两种普世价值,始终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国民党从革命党打拼到执政党坐庄,长期以往,都没有很好地完成从江湖会社到现代政党的转型。”1920年代的毛泽东,是一个热情的“联省主义者”,反对统一,主张“建设一个湖南共和国”。“五卅沪案打死的是少数人……反省一下,看看直奉战争,打死十几万人。”“让历史记住1922年!这一年,中国在领土上收回了山东(因为美国),又丢失的蒙古(因为苏联)。”“相对英美白色帝国主义而言,它是赤色帝国主义。”……这些言说,或迥异于教科书上的正史记述,或偏离于主流话语立场。就我个人而言,很多原来听都不曾听过、想都不曾想过。是历史还原?抑或改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此书犹如进行一次思想操练,那些抽象孤立的事件、名词被连贯起来,大节细处,历历在目,迫你去怀疑地看、审慎地思,努力去寻一份不惑。陈远先生对《瞧,这人》的评价是:“胡适的酒杯,邵建的块垒”,很有些道理。但这比喻得使我不由得把邵建先生向“饮中仙”的方向联想了一下,觉着远没那么洒脱。书中那些钩沉发微、甄别勘判的工作,更像是考古家的活计。要拂开历史尘烟,拨去岁月蒙翳,所言所论要站得住脚、经得起诘问。我在豆瓣还看到一位读者对此书的评价——“对得起愿意拿起这本书的每一个人”,这应该是来自读者的最高评价了。我很想知道,这部书能不能最终得到来自史学家以及时间的评价——“对得起历史”?7 几点疑问尽管阅读过程中时常颔首以赞,但还产生一些疑问。我知道,作家行文有自己的内在理路,我这文史外行人的观点只是“姑且一说”。1). 胡适在历史上有多重角色,尝自承“九项全能”。《瞧,这人》侧重于胡适的思想、政治活动,对胡适在考据学、《红楼梦》考证方面的工作几无涉及,对胡适的教育理念、治学成就所论也不多。当然邵先生力不在此。不过我想,是否还是概括论及一下?他在学术上的开创实绩较其思想影响力而言,从操作意义上说,似更扎实、并得到承续,此惠后人得享。 2). 全书着力于胡适的事功、哲思、交游,多为大叙事,对胡适的家庭生活几未提及,如何时婚配、得子、丧女、江冬秀的作用,是否可简笔交待些?像我这样对胡适生平略知的读者犹可,对初识胡适的读者而言,世俗生活经历也算大框架中必要的小坐标点,便于对胡适定位。3). 书中有多处涉及鲁迅,持论大多恰切平正。但说到鲁许恋情,“正和学生许广平暗渡感情之陈仓”。我个人觉着那个时代毕竟很特殊,鲁迅和许广平的情感挺平常的,应该是无可訾议的,至少是不必置评的——不必崇圣化,也不必伧俗化吧?窃意以为,此笔峭刻了些。读张耀杰先生论及此事时,也语含不屑。殊不解。4). 最后一章“这也可能意味新文化运动的倒退”,写得比较简率,而且几乎纯用侧笔。“四一二”应该是读者比较关注的题目,清D为什么发生?蔡元培几位元老为什么会赞同?士林、民众的反应如何?大屠杀是两D关系的转捩点,终使国家陷入分裂和仇恨,可惜邵先生几乎没怎么正面着墨。是不是这话题本身比较难写?8 回溯与观照欧阳哲生说:“胡适是最能代表五四以来中国文化趋向的历史人物”,邵建说:“胡适和他所代表的思想依然是普世意义上的一种价值选择。”也许在学界,胡适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国内有一批人不约而同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如程巢父、谢泳、傅国涌、张耀杰、冉云飞……他们的工作严肃而卓有成效。但在现实中,胡适离普通民众还是太远了。国人一直在承着他的惠泽,却曾长期羞辱他、摈弃他,至今还在误解他、淡漠他。我们的民族记忆几乎抹去了他。06年,我再次走近鲁迅时曾写下一句话:“回溯历史是为了观照现实”。隔了很久,我才约略体会到当初写得实在太轻松——因无知才轻松。那时,我几乎完全不知道,原来还有一个胡适,一个远非软弱学者、走狗政客、顽固战犯的胡适;原来几十年前胡适们所做的自由主义旧梦,竟然是当下关于宪政治国、开放社会诉求的先声。《瞧,这人》封面上有胡适的照片,这位“照远不照近的一代文宗”,目光穿透了历史一般,沉静而深长。“回溯历史,观照现实”,现在,我把这句话拿来用作此篇“读者反馈”的题目,应该还算恰当吧。我没系统看过其他作家写的胡适传记,也不了解近代史,按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但这部书特色之突出还是可感可辨的。也许同类题材(民国史)、体裁(人物传)的作品,都可以被泛泛称为“以人带史”,《瞧,这人》一书则是“以人发思想史论”,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鲜明的现实关怀。我很想说:“这部书写得非常好,很值一读”。我所记的这些拉拉杂杂的文字,只是表达一名普通读者对这部书的喜爱、对邵建先生遥遥的钦赞。更希望看到专家、读者们给予此书深入恺切的评价。

这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很厚。我担心读不完。因为作者只是一名不见经传的南京晓庄师范的副教授,我想作者顶多是一名胡适爱好者,要写好胡适,可能性还真不大。可是出乎我的意思。作者的功底实在了得。他对1927年以前的胡适,特别是对出国后的胡适,又特别是对回国后的胡适,作了极其深入的思想分析,并且比较详细地进行了解释。比如自由主义,结果伦理,动机伦理等等。而且还详细写了当时和胡适有关一些政治,文化,学界。其中不乏大量的作者评论议论,并不是一味的资料收集。即便是收集来的资料,也是相当严谨和重要的。这是一本好书。

作者实力了得

“有人说,二十世纪是鲁迅的世纪,而二十一世纪是胡适的世纪”此话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而愈见深刻,尤其于这一个反思近代史的时代。此作者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我猜也是胡适的追随者。文中对鲁迅、陈独秀、孙中山等“伟大人物”的批驳甚是精彩,为我们提供了与教材书完全相反的素材。

愤青对面的胡适

历史涉及政治总是将事实描绘得模棱两可。无论学术界或是历史刊论对胡适的批判至今都有激昂的声调。邵建老师从“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角度为胡适在20世纪20年代的污点扳回一城。胡适稍显理智的声音,在那个民族矛盾尖锐的历史时期,轻易让他从青年军的先锋地位被拽到青年的反面。“......现在许多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理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愤青”总归一个“愤”字,当执着地用二元是非论看待任何问题时,理智往往容易被忽略。电影《中国合伙人》的“新梦想”把学生送进美国的同时,也不得不在国家矛盾突出之时被当做“卖国”‘“汉奸”的标靶。慈溪老太后一场护国面子,对11国宣战,然后在国都沦陷之际落荒而逃。我们总是在许多问题前一番愤怒,偏用极端来捍卫尊严。只是,可恨之人总有可怜之处,可怜之人未必没有可恨之行。我们在满腔怒火之前,能不能给自己一个预测,我的愤怒,能改变什么?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什么?

《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1891—1927)》:我的朋友胡适之

《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1891—1927)》:我的朋友胡适之人云: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深感此言不佞,随着社会开放与思想启蒙的程度加深,胡适的影响愈发为甚。邵建一书为近来颇多记载胡适类书籍中的拔出者,形为传记,神似自己平生的感言与治学所悟,连篇累牍加插的作者“案”语堪比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中反客为主的注解大手笔,只是唐德刚未免有些皮里阳秋,阳褒与阴损比肩,使得胡适先生忽而上天九尺忽而落地十丈。书读毕了,由此感叹最直截的却是漫不经心的一语“我的朋友胡适之。”盖这几年思想界对胡适的评价不是万分推崇便是丑意诋毁,能读到这么客观的评论尚属头次,从出生到1927年,犹如与朋友并排携坐的甜蜜瞬间,历历细说得失长短。胡适的好处,相信是彻夜都谈不完的,他是真正开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涂鸦此文仅是事后诸葛亮的吹毛求疵,却自信尚属实事求是。书中所述,胡适负笈美国的生涯可划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在康奈尔大学,弃农从文后的他对政治极为关注,热情参与当地的众多公共事务,事无巨细,皆忘我投入,活动之多以至于影响学业而招致老师不满;第二阶段乃求学哥伦比亚大学,此时的转捩在于消歇了自己的政治热情,认识上将教育视为政治的先决条件,于是归国后身体力行,走上了“树人”的道路,尽管曾发誓“二十年不谈政治”,但中国的沉闷现状最终使他违了初衷。在邵建看来,胡适终其一生的思想沉淀有着时代流行下造成的学术欠缺,胡适的思想体系中难觅以洛克为推的古典自由主义的滥觞,而他所熟习的是以19世纪的密尔和当年杜威为代表之“新”自由主义,而在这条分水线上,已多少含有集体主义的倾向。故而胡适对待私有财产的态度上,多有不以为然,例如反对美国式的遗产制度、赞成取消托拉斯并收归国有,在此处,胡适没有看到政府之目的即在于保护私有财产,因为那是生存的需要,而生存则赖财产以维持,更何况具体可触的财产权直通抽象高调的自由权,自由是建筑在财产之上的,失却了基座,自由也就沦落为空中楼阁,社会契约亦失却了可供承诺的实质基础。这个认识上的困境胡适要到30年代才得以走出。透过书背,我从一个大时代的沧桑变迁中,吃惊斩获即使力持“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而素以温和乐观著称的先生,竟也曾一度闪现出激进的一面,也许这与年纪有关,青年的血总是最热的、最易沸腾的,要在一个丧权辱国的大环境中保持一以贯之的理性,呈现“少年老成”的一面,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开明贤达如胡适。在同辈们高歌“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革命音节中,胡适在激情驱使下写了他的枕上炸弹诗“炸弹!炸弹!”“干!干!干!”“炸弹底下来去。”“推翻这鸟政府。”横竖看都横溢郭诗之暴力感,此刻的背景国民党一方面将总统位置让与袁世凯同时以又恐怖手段行刺,反复手段何其称得上现代政治。胡适也要革命了!足现恶劣环境带给人无边的绝望与创痛,内心与外界俱恶化,虽说这是1921年间胡适的“权”与“变”,不足以代表一生言论行事,但邵建还是不为尊者讳,这一点上,我窃以为无形中比林贤治坦荡放松多了。激进主义的轨迹还是不时呈S蛇形缠绕30年代前的胡适,纵览半生,这条痕迹从留美时高歌的《沁园春•俄京革命》肇始至回国后的《努力歌》和《炸弹诗》,随后是对苏俄的态度,在其眼里,曾将此极权主义误读为“自由的社会主义”。还说“他们在此做一个空前的伟大的新实验;他们有理想,有计划,有绝对的信心,只此三项已足以使我们愧死。我们这个醉生梦死的民族怎么配批评苏俄!”“苏俄有做这种政治试验的权利。”但胡适在兴致高处忽略了权利的界限,个人权利应以别人权利为限,西谚:你有挥舞手臂的自由但止于他人鼻梁前。一整个社会里不见得人人都愿意投入这项政治实验,遂成了权利对权利的强制,国家权力凌辱个人权利,此时个人自由也就在除旧布新的暴风闪电中销声匿迹。邵建的分析结论是“实验主义的强势践踏了自由主义的底线。”经验主义与实验主义的鸿沟庶几在此清晰展现,一个动劲十足的“干”字沉醉在自以为是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过程殊不知正在铺垫哈耶克语“通往奴役之路”,以至于胡适更有骇人的呼吁向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学习。在这一点上,诗人天性的徐志摩与其大相径庭,两人眼里,一个是在创造新文明,另一则是在毁灭文明。不妨小引浪漫诗人对苏俄好恶的一席话:“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现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历史如烟散去,不啻为一段预言。能从年代的喧嚣中洞烛出这样真谛,不仅出自天性中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其实徐志摩出身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师从拉斯基,兼与罗素有过从,纵弃学从文,然偶涉时局,身手惊鸿一瞥。鲁迅宣称的“火与剑”的捷径一蹴而就,对比胡适倡导的“七年之痛,求三年之艾”点滴改良路线更易博得一个时代的舆论,更易迎合怀抱病急乱投医的焦急心理,理性的个人声音在时代中被几度湮没,潮起潮落,却终会水落石出,重新值得关注。胡适就其一生都是个特立独行者,不见容于双方阵营,左右不逢源、上下不讨好,不合时宜的思想和文字屡屡对立于汹而至的攻击潮势中,然胡适不为时势所动,他不趋赶时髦、不躲缩在租界唱高调,他的文字冷静通俗且都署有真名,一向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而非泛泛文人陶醉在笔底的汪洋肆意而“哪管它身后洪水滔天。”至留学生涯孤立于请愿学生中始发,后有为陈炯明辩护、参加善后会议、火烧《晨报》之殃、对五卅的看法、女师大风潮以及由此带发的北大脱离教育部,俱被“爱国癫”和党派暗中操作所引导煽动而成狂热的大众视作不识“时”务、大逆不道,而另一面,思想史上欧美派的和风细雨也始终盖不住留日派与留苏派的暴风骤雨。这是历史的悲哀,也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刻骨经验。人非圣贤,孰能在糨褓中便识得真理何方,人的一生思想曲曲折折,也许更多就是在这么跌跌撞撞的冲撞中日臻成熟,胡适有过的彷徨与蹭蹬相反更浮现出人格的可爱,使得后世隔代的我穿过泪影与笑语更愿与他亲近,直想贴耳细附一声“我的朋友胡适之”。成稿于08-01-17

一本研究胡适不可多得的好书

很奇怪这本书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来评论,我在豆瓣潜水很长时间了,为了不让大家错过这本好书,特来推荐一把。记住邵建先生这个名字,是在《温故》上的一篇《重勘三·一八》,他以新的视角重新解读了三·一八这个大家都熟悉的事件,颇有启发。当看到这本新书时,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从年初一到今天,花了两天时间细细的读完,也做了一些笔记。本书的副标题虽是“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但也不是完全的摘抄,而是重在挖掘、梳理和呈现胡适的思想形成脉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胡适的评价不是一面倒,而是冷静地指出了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不足。邵建先生在后记中说道:“感谢愿意拿起这本书的每一个人!他原本就是献给你们的.....”,我想说的是这书对得起愿意拿起这本书的每一个人。

还是“瞧,这人”好

书是前年秋天在地坛买的,断断续续地看,今年夏天才读完。幸亏去年没让办地坛书市,也好喘口气,把前年的存货消化了。不知道好书的蠹虫是不是都有这个毛病,看见对味口的书就无法抑制尽入囊中的冲动,也不论自己是否真有时间去认真拜读思考。书归正传。我买的是老版本,书名还是“瞧,这人”。后来再版的书名就变成了“胡适的前半生”。说实话,我还是更钟情于“瞧,这人”,寥寥三字奇趣斐然,富有哲理韵味,也让人有一探究竟的欲望。毕竟是尼采的名句。“胡适的前半生”失之于平铺直叙,用来浓缩全书主旨也有点以偏概全,因为通篇浓墨重绘的是自由主义者的胡适、公共知识分子的胡适和舆论家的胡适,对他的个人经历、学术研究等用笔很少。其实,哲学研究、古典文学研究他是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书乃好书,值得一读。一则传主胡适先生本身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流人物,他毕身为之不懈的服自由主义、实验主义更是我们不可不知;二则作者邵建先生潜心研究胡适多年,对自由主义也颇有心得,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虽为胡适立传,却不为尊者讳。比如,直率地指出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根基不牢,有时甚至徘徊迷失到了自由主义的对立面社会主义那一边。而且他对胡适自由主义思想脉络发展的点评也颇为值得一读。至少像我,从小所受的意识形态教育中很少正面提到自由主义,读了邵先生的书,大概也可以略知一二,有所裨益。其实胡适也一个多面体,有自由主义者胡适,政客胡适,校长胡适,学者胡适等等。太多太多了。我们所要瞧的这人其实只是邵建先生眼中的胡适,也许与真实的胡适还有所不同。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和思考,也许还会折射出另外一个胡适。

胡适后来为什么失了话语权?

看完这本书,获益良多。它让我明白历史的发展很多时候取决于偶然性,所谓的必然性趋势有时候是失效的。比如全世界都进入了民主法治自由的时代,而仍旧有很多国家是极权国家,那里的人民没有政治权利。你能说民主法治自由是世界趋势,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国家处在极权的统治下呢?五四时代,风云激荡,胡适在白话文运动中功不可没。那是一个在内有压迫剥削,在外有欺辱主权被严重侵犯的时代。真正的内忧外患。人心思变。中国向哪里去?真的是很多人思考的问题。胡适留美归来,当然也想着改变国家的现状。可谓踌躇满志,意气奋发。但他深谙宽容是自由的前提,公民教育是民主法治的根本。但白话文运动之后,胡适遂失去了话语权,甚至被认为是走狗、发动。为什么呢?为什么陈独秀、瞿秋白等照搬俄国的社会主义会受到欢迎呢?邵建先生没有给出好的答案。我觉得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喜欢革命,而反对改良。因为只有到被压迫的实在无法生活、左右是死的情况下,中国人才会起来反抗。而此时必然是革命性的暴力,而非改良。官与民之间有着很大的不信任。深深的民族伤痕疼痛未消,那时候对外国列强自然是极不信任。而且对何谓民主法治,群氓自然闻也未闻。严复、梁启超对此介绍的并不多。即使是梁启超也是后来才明白的。而包含革命色彩的《天演论》却在当时极受欢迎。

胡适之先生也要 骂人了

首先声明, 我对胡适之先生充满崇敬, 适之先生的为人和求实精神, 魏晋风度都让人无比仰慕。邵建先生在胡适思想评论的细节上面都颇有建树, 但是作为胡适之先生的前半生的传记, 这本书只能算勉强及格。 1) 大历史脉络的梳理一本好的传记, 必须将人放到特定的历史的环境中去, 包括不同人物的比较,才能下结论。 邵先生对于胡适先生的热爱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将胡适先生与鲁迅先生和陈独秀先生做的那些比较, 却有失偏颇。例如, 邵先生把部分原因归结为日系和英美系留学生的背景的原因, 但是邵先生也提到”中国留学史上, 1909年是个界限“。 在英美系留学生在美国那个室外桃源里闭关苦读的时候, 日系的留学生不光经历了清朝政府的坍塌还经历了国内军阀政权的现实的混乱,此时此刻的日系的留学生少了幻想,多的是历史和当时的现实的冷酷。从此想开去, 邵先生也许不会对日系留学生的刻薄太过挑剔。民国文人成长背景的影响, 也可窥一斑。2) 大概念的阐述邵建先生全书引入了自由, 民主, 儒家 和宪政的阐述,提到了洛克,柏拉图, 罗素等人在政治和哲学的见解, 来印证胡适先生的哲学观。 但是邵先生显然在全书的范围之内都没有仔细讨论诸如自由的具体含义, 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区别, 民主的实质和民主进程的实质, 包括儒家孟子的民治思想在古代社会的含义和性质。 所有的概念都笼统提到了, 但都匆匆掠过了(很多地方巧妙的替换了概念), 这样很多时候给读者的印象是胡适仿佛是唯一一个坚持真理的人, 是真正民主和自由的代表。而胡适之先生也许只代表了一个方面。 所以邵先生在局促的篇幅中牵扯的如此杂且广的内容, 表述上似乎句句言之有理, 但却没有触到实质, 言之暧昧。3)大矛盾的解释1921年的胡适, 回到了国内, 重新开始认识这个现实的世界, 于是他开始””激进“的可以了“。1923年的胡适书生议政进入高潮。 实证主义者不会不明白, 无论是科学还是民主, 好的结果, 好的体制, 都是争吵出来的, 换句话说, 是骂出来的。 这时候的胡适,不再对”骂“那么反感了, 他只是需要更高层次的”骂“, 更有风度的”骂“。 从海归初期对”骂“的不理解, 到这时候的接受, 胡适先生终于返回了凡间。 可惜, 邵先生在此处笔墨不多, 让人不解疑惑。 我一直认为鲁迅和胡适,是民国文人的两面, 少一面则少去了光彩。 胡适之先生的宽容是有界限的, 正如鲁迅先生的投枪是有目标的一样。 胡适之先生气度不凡, 但是还是有火气的。 没有火气, 怎么干的了事业。 现代人要兼备适之先生的气度和鲁迅先生的尖锐, 正对于现代社会的好与坏, 我们必须温和着摇滚!

思想的火花

就像作者说的,这本书写的很感性,就像有人在跟你说话,在零碎的文字下有着作者的思考,蕴含着自己思想的火花,写出了自己眼中的胡适。

有点抬胡贬鲁的感觉

书中有一篇文章是在当年的<书屋>上发表的,叫胡鲁的尼采观,叫人感觉胡适的见解比鲁迅等人高明多了,能一眼看出尼采哲学的偏颇面,而鲁迅等人却沉浸在发现尼采的狂喜中,我觉得不怎么符合史实,鲁迅对尼采不是全盘照收的,他接受的只是尼采“任个人而排众数”的独立精神和启蒙情怀,是沾有鲁迅主题情怀的尼采,或者说这只是鲁迅的思想,后来鲁迅的尼采观屡有变化,也反应了他不拘泥于尼采入得其中出得其外的眼光,以鲁迅的眼光,共产主义的黄金时代他都能看出缺陷,受尼采哲学熏陶下的纳粹主义他不可能不感到警惕,可惜他死在1936年,没有能继续写出文章来明确剖析纳粹,遭了后人的口水了。


 胡适的前半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