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梦》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教师用书 > 我的教师梦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561762097
作者:钱理群
页数:278页

我的教师梦:教育与公益的结合

序在写此文的时候,写着写着,不知不觉两小时写了将近三千字,于是我不得不停笔了,本文在结合《我的教师梦》的同时,写了关于自己的教师梦,关于自己数次走进农村小学的所见的感受与思考。一股脑的写下来,不知是否拖拉,也不知是否能看,但我突然理解了众多优秀作家所说的“只为自己写作”这句话。我在为我自己写作,为我的梦想写作,本文从阅读此书后的三方面感想进行书写。首先是“越清醒越痛苦”的感叹,然后是自己疑惑彷徨得以解答,最后是我提出“教育与公益结合”的建议。读钱老师这本书,读得很艰难,胸口很闷,你必须歇息一会再继续往下读,这是一本汇集了钱老师12次的演讲稿,是一个真正的老师的内心深处的独白,是一个处于教育一线的理想主义者对中国教育的解析。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一次次停下,摘抄,思考,然后继续前行,是它让我明白了所谓“越清醒越痛苦”的含义,是它让我为我曾经的彷徨迷茫找到了答案,也是它,让我有了更多关于在当今教育体制下如何去行动的想法。一、越清醒越痛苦“我现在退休了,回顾自己一生的教师生涯,真是想想要哭,很多次让你要哭,想想有要笑,很多事让你笑,这就是生活的真实,教师生活的真实。”钱老师如是描述老师的生活。这是一个好老师的独白,也是一个好老师的真实写照。什么是好老师?书中所有对教育本质的解释,都离不开一个词——“独立”,即有着独立思想独立人格。所有,我认为好老师就是在自己拥有独立的思想丰富的内心的同时去带领学生穿越迷雾走向独立,让学生成为拥有独立思想的一个发展“健全”的人。这一不过几十个字的解释,需要的确实教育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不屑的努力,首先教师需要时间去培养自己思想独立,再到学生,从学生开始接受教育几岁到大学毕业走出社会的二十好几岁。这是一个漫长的且无法马上立竿见影的一个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会遇到来自应试教育、家长、学生的障碍。应试教育容不下所谓的真正的对人的教育,家长和学生也不得不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选择更多功利性的教育。急速飞涨的GDP也使需要“慢”的教育飞起来,老师无法用十几年去等待一个未必是圆满的教育结果,学生家长也更多关注的是对就业挣钱养家糊口相关的功利性教育,更放弃了对人的教育。于是,大环境成为了好老师的一大阻碍,大环境让好老师陷入了明知道不对不得不这样做的痛苦漩涡,甚至当今的大环境让老师出现“优汰劣胜”“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于是我理解服从于大环境的老师,而同时,我敬仰这些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的好老师,虽然道路很艰难,但我相信,真正的教师,会勇敢面对这些“有哭有笑的缠绕的生活”,这样的清醒者,这样的教育者,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我们需要,社会需要。我一直渴望能碰到一个想钱老师这样的一个老师,我有时会想,如果我早点能碰到这样的老师,能得到这样的老师的指引,我的生活会是怎样?我的成长道路会不会不会如此迷茫、徘徊、纠结,我的现状会不会更好,我的未来会不会于现在不一样?是的,这些没有如果,我明白自己内心对好老师的渴望,我深知一个好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十几年的教育道路上我没有碰到,于是这成为了我心底最渴望的理想,成为我终极目标。二、疑惑彷徨得解答是的,教师是我的理想,而我的教师梦想,并非是所谓的在校园里课堂上给学生讲课的老师,我的教师梦,就是希望有一天在经历了社会种种磨练,总结了所有失败与困难,感悟了更多生活之体验,然后结合自己的爱好职业(公益领域),去影响青少年,去与他们分享我的感悟。或许正因为自己内心这样一个情怀,我喜欢去和晚辈分享我的感悟我的体验,我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也相信,走在你前面的经历过的前辈所感所悟,也是“教师”的一种含义,即我把我经历过的遗憾教训分享给未经历的即将经历的正在经历的晚辈,然后据此,去更好的过自己的大学生涯,更好的珍惜这一辈子最宝贵的四年校园时光。基于我有这样的想法,以及我明白唯有行动才是真理,我选择行动。创立公益社团,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晚辈,创造一个平台一个环境,去抵御大学现实中的浮躁与功利。同时,在真正践行公益的道路上,才会看到更多表面上无法看到的现状,才会感受到曾经无法最真实的教育一线的感受,才会陷入到一次次怀疑自我怀疑自己所作所为的思想漩涡。是的,我曾数次去到贫困小学捐书,与孩子们交流,同老师们交谈,是的,当我亲自看到学校把接受到的社会各界捐赠的大捆大捆书籍藏进图书室,低年级学生被禁止不许借阅,以及那些学生们对书的真挚渴望的眼神时,我哭了;当我看到一个乡村老师负责所有课程的教授,看到两个年级的孩子在一个班上课,听到老师对我说虽然课表上的课程很丰富,但是都是虚设,都是为了执行上面的要求,但由于最终老师考核指标仅为数学语文,以至于其他美术音乐等课程都为此而让步,对我表示不得不这样做的无奈的时候,我沉默了。当看到如此恶劣的教育条件,我很难过,当时的我在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究竟要怎样的努力,才能走出大山呢?我带着这样的疑惑继续生活着,直到有一天,当我看了钱老师《活着的理由》里所说的当代教育下所培养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我看到那些砸锅卖铁为了让孩子冲出大山上大学的高昂代价,以及看到一个关于说读书致贫的纪录片《为什么贫困》的时候,我突然对我曾经对山区孩子说的“好好学习,冲出大山”的无知的话,徘徊疑惑了。为我这样的无知想法纠结着,让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度产生了质疑。直到看到钱老师在《我的教师梦》里说的这段话“乡村教育不能只限于教会学生‘如何生存’,用石先生的说法,就是局限‘离农、为农’教育,以帮助学生‘走出农村’或‘帮助他在农村更好生存’为教育的全部目的,而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文明观、世界观的培育,使他们懂得怎样‘理解生存’,追求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才是乡村教育的根本,也是我们反复强调乡村文明教育的意义所在。 ” 瞬间,我释怀了。我不想再去纠结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冲去大大山的正确与否,只要继续做好现在所做的,多给孩子带上本好书,丰富孩子精神世界,不以冲出大山为目的,只要努力去给孩子们培养文明观、世界观,让孩子们真正成为‘人’,而我所需要做的,还有太多太多,不仅仅是给孩子送去书籍,还需要研究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文明观、世界观等,丰富孩子内心世界,让孩子幸福生活,就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 三、教育与公益的结合以上两段文字似乎在写偏了,写了关于读《活着的理由》的感想,并非如此,以上钱老师给我的解惑,让我坚定了书籍捐赠的行为,以及明确了农村教育的目的。于是有了我关于教育与公益结合的思考。在《我的教师梦》一书中,钱老师讲述了很多关于当今教育的现状、问题、根源,于是我在想如何去行动去解决?突然,教育与公益结合的想法,让我激动不已。在《我的教师梦》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对教育的关注,同样怀有进行教育的实验的企望。但我很清楚,在这个领域,我已经不太可能参与直接的教育实践,而只能做一些思考,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充当‘吹鼓手’。”真的仅能做一些思考吗?农村教育是应试教育最薄弱最容易突破的区域,同时,在我多次走进一线,深刻感受到孩子教育资源的缺乏以及对其的渴望,以及,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进行农村支教的公益机构,比如“为中国而教”,每年培养一批大学生到农村支教两年,基于这些现状,是否可以聚集一批像钱老师这样的已退休好老师,然后不用去到一线教育,而是与公益机构合作,去培训那些即将到农村支教的人?通过这样的资源整合,我很乐观的相信,会有1+1>2的效果。读着《我的教师梦》,感受着书中所说,体会着书中所想,与我的教师梦联系,思考着钱老师的教师梦,我的教师梦之路……

《我的教师梦》

看过钱理群的书,让我心中的北大清晰了起来,也多北大更增添了一份仰慕,看了钱理群先生的这本书,则让我更了解了钱先生的另一面,一个教师,一个中学教师的梦想。一个做了十多年中学教师的人,一个喜欢孩子,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的老师,一个在38岁考取北大研究生离开了中学教师岗位的老师,在退休后,又回到了中学,给孩子们认认真真地讲鲁迅。如果钱老师没有去北大,就一直在中学,我想虽然我们不一定会知道他了解他,但是他的学生会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会遇到一位好老师,这样的老师在中国的中学中实在是太少了。

他的教师梦

一个执着的老人,一个鲁迅精神的布道者。退休后仍想延续自己讲鲁迅的梦想,但在南师大附中北师大附中等各中学都碰了软钉子。全国的高中生,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要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就要埋在题海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哪有时间听鲁迅。学生升学的焦虑,家长的担心,校长对升学率的担忧,使这位可爱的老头,哪儿都呆不长,只能行走行走,宣传宣传,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关注大中小学生,对教育的赤子之心,让我们动容。中国教育体制不改变,中国高考指挥棒不变,这种提高素养的讲座,不管多高的水平,也只能这样。

一个老头的教师梦

一个老头的教师梦——读钱理群《我的教师梦》钱理群先生说自己“有一种癖好”,那就是“见到年轻人就忍不住要和他们说话”。说来也奇怪,先生先是在贵州做了18年的中学教师,然后又在北大做了20多年的大学教师,直到2002年退休,扳指算起来,他已经和年轻人说了40多年的话了,按理说,这么一个爱和年轻人说话的“怪癖”也该满足了吧!然而,仔细一打探却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先生的这一癖好不仅没有因长时间地同年轻人在一起而减弱,反而有着愈发加剧的趋势——退休之后他不仅回到母校南京师大附中给中学生上了一个多月的课,还到全国各地给年轻人讲演……也许你会问:这真是一个奇怪的老头!他到底有些什么话要同年轻人说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今年8月出了一本书,名叫《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这本书也许可以解决你心中的这个疑惑。该书共收入了钱理群先生悉心整理的十二篇与教育有关的讲演稿,从中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再到研究生教育;从农村教育问题到打工子弟教育问题;从办学模式到教师工作,皆有涉及,虽不能谓之对教育问题面面俱到,却已经算是先生颇费心力培育出的又一果实。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钱理群先生讲演的对象大多是年轻人,所谈的问题也与年轻人的成长息息相关,他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年轻的心,从而对年轻人的事情如此兴致勃勃呢?且看先生自己是如何回答的:“你面对的永远是天真的赤子,是最活跃的生命,是渴求知识的年轻人,你从这些赤子身上不断汲取精神养料,汲取生命的元气,你就永远年轻。”然而,先生既然已经做了这么长久的教师,同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说了一席又一席的话,教师梦应该说早已达成了,可是他为何还要固执地跟人说“我的教师梦”呢?读完本书后,我冒昧地想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尝试性的解答。首先,梦往往是美好的,却也是虚幻的。先生自己有这么一个坚定不移的教师梦,说明他心中已经勾勒出了一片美好的教育蓝图。教育之为谁?当然是年轻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先生的这个梦实际上是为年轻人而做的。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下:在这块色彩缤纷活力四射的理想图景中,有循循善诱充满爱心的教师,也有丰实而生活的教育资源,还有善良民众和淳朴的社会风气;这里的学生充满生命的活力,这里的教师都可以获得个人精神价值的提升。我觉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很乐意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习生活的。先生之所以把他的梦讲出来,是因为他曾经在想象之中踏进过那个理想的教育世界,他充分体会到了其中的美好,他把这种体验说出来,是在告诉现实的年轻人:看吧,前方还有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在等待着你们!先生谈“我的教师梦”,实际上是在理念之中给年轻人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城邦,这是一个虚幻的境界,却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美好生活的可能。其次,梦不是当下就能达到的,但却可以通过不断追寻而逐渐靠近。先生“教师梦”的几段经历便可给予佐证: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他在一所中专教书,想做班主任,但当时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学校不准他当,于是他便“一下就把被褥搬到学生宿舍”,“做了一个不是班主任的班主任”;他想回南京师大附中教书,这个梦想因为种种原因,直到退休之后才得以实现;他还想去北大教书,这个梦足足等了18年才有了基本的实现条件,并最终获得成功。如今,他是国内知名的学者,是周氏兄弟的研究专家,也许更重要的应当是这一条:他是北大学生评选出的最受欢迎的老师。回过头来想一想,先生所讲的这些梦,不也是先生年轻的时候所做的年轻人的梦么?他是在拿自己年轻时候做梦的经历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年轻的时候要有梦,要懂得不懈地追寻自己的梦,这样的生活才更加精彩,更加富有创见。梦想不仅是一种虚幻的美好图景,它还可以通过不断追寻而逐渐靠近,并最终达成。先生的“教师梦”当中,实际上还隐含着一个大的教育梦,这两者都是为年轻人的。“教师梦”作为一种职业,先生已经算是圆梦了,但这个梦只能关切到少数的年轻人;而先生心中所时时怀想的那个为所有年轻人的大教育梦,却还在艰难探寻的路途。先生认为,今天中国的教育给他带来的隐忧,“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要解决这个问题便要回到教育的原点,所以在《我理想中的大学教育》一文中,先生提出大学要在民族和国家的思想文化结构里,“同时担负着‘学术、文化、精神的堡垒’和‘新学术、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的双重重任的”;“大学的独立与思想、学术自由,这是大学的两条生命线”。教育精神价值的失落必将导致年轻人精神价值的失落,而先生最希望看到的是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所以,找回失落的教育精神价值对于先生而言,又成了一个坚定而漫长的梦。最后我们还可以说,梦在现实的大脑里,它虽然超越了现实的景象,却仍然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在一起的,所以,梦其实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先生说:“没有梦的人生是更加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所以先生不停地做他的教师梦,其实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沛、更加充盈;他之所以不停地跟年轻人说梦,正显示了他对年轻人的殷切而深沉的爱,他希望年轻的一代能够在好的教育的引导下生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在先生看来,年轻人是富有朝气生命力最旺盛的群体,年轻人的想象力应该同他们的生命力一样生机蓬勃色彩斑斓,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刺激年轻人想象力的生长;年轻本身就是无价的,所以年轻人的梦同样也应该是最美好最富有激情的,我们的社会应该为年轻人做梦提供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年轻人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先生对年轻人的关切与希望,实际上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深切希冀。在我看来,这才是钱理群这个固执的老头不停地做“我的教师梦”的真正旨意所在。(大夏书系•《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钱理群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我的教师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