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与进入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迂回与进入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8-02
ISBN:9787108011206
作者:弗朗索瓦·于连
页数:388页

内容概要

弗朗索瓦・于连(FrancoisJullien.1951年-):法国当代哲学家,汉学家。多年来致力于通过中西文化互为中介的比较,重新思考中国及西方文化传统。著有《鲁迅,写作与革命》,《过程或创造》 《赞散淡》,《内在的象》,《孟子与一个启蒙哲学家的对话》等。弗朗索瓦・于连现任国际哲学学院主席,巴黎第七大学教授。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一章“他是中国人’,“这是中文’
第二章 正面,侧面
第三章 在形象的外衣之下:曲折的批评
第四章 中介引语:震撼的力量
第五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如何阅读“字里行间”之意
第六章 不可能的分裂(倾斜的意识形态)
第七章 情与景之间:世界并不是表象的对象
第八章 景之外:转意不是象征
第九章 从导师到弟子,言只是指示
第十章 不存在本质的领域,或为什么迂回就是进入
第十一章 成熟的过程,实现的飞跃
第十二章 大象无形或如何指明不可言说之物
第十三章“网”和“鱼”或如何进入自然
第十四章 云与月
第十五章 隐喻的距离
结论 迂回或剥离为二

作者简介

前面,我已说明为什么我认为把意义的效果归于预先设定的范畴(通过政治―诗歌―哲学等领域;或通过手段:隐喻、引言、形象等)是不会有结果的。我也说明了为什么在别处,我指出,认为在书卷末尾设索引有实用价值的看法只是幻想。但是,既然我选择的道路是曲折的,那事先设定航标我认为是有用的。此外,我们难道不能绘制中国的意义图表(就像17世纪时的那些女才子们笔下常出现的爱情国地图)吗?意义或感情的“微妙性”:二者随后将能够各自按自己的意愿从这些标界出发旅行。
第二章从策略上的种种差异出发讨论倾斜的问题:中国传统兵书推崇的奇攻与正规战中的方阵进攻是针锋相对的。随后,我又在经典著作中考察这个问题: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委婉的批评,或根据编年史书(《春秋》)所述,在外交场合引言赋诗产生的威力。我在第五章中,分析了人们何以能够通过行为的些微迹象感知到一种道德判断,这一章还提供了解读暗示的典例。到了第六章,这些则导致对间接的文化价值(政治的)的更具意识形态色彩的思考。因为中国的问题就在于此(至少像人们从竞技与政治广场中的希腊式的正面相对出发所感知到的):间接在中国的目的是妥协,由于检查造成的迂回变成为艺术的效果。
第七、八章又谈到了诗文评论,但却把评论引向更理论化的意义:我试图要弄明白为什么与希腊不同,中国没有设定一个作为表象的对象的世界;而沿顺出这样一种结果,为什么不是从表象性出发(象征性地活动)确立意义的前景(在希腊,神话的寓意化所发现的意义)。从迂回的种种形态出发,我要考虑它使人理解到什么(这两章是本书的中心,也是本书的绞合点)。第七章的开始是一条“隧道”,因为我必须在历史环链中澄清有关诗的间接的种种中国观念。而这在我看来是与希腊的一个根本不同所在:缺少另一种领域,或者说缺少另一个世界――精神的世界――形象会求助的世界。
从第九章起,我还是考察缺少另一种领域的问题,而这另一领域更准确地被设定为抽象化的和本质的领域。这一部分主要分析的是历来被视作精妙之语典范的《论语》。从《论语》出发,就引出了这样双重的对立:抑扬转调(孔夫子式的)与决断定义(苏格拉底式的)的对立,犹如整体与普遍的对立;同时还会提出这样的思想:既然孔子言论的迂回并不导向(“观念”领域的)他物,那这种迂回会在自身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它不断地――以一种指示的方式――阐明现实。因为,通过圣人的言论的多样变化,我不断地适应了事物的更新;我从侧面或从另一角度接近现实,常常对之进行调整。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这种迂回同时也成为进入。
在读《论语》时,弟子觉悟的间接过程是相应于孔夫子的指示言论的,《孟子》的情况也是如此(第十一章)。《孟子》同样使人了解何为意在传播、而不是说服的言论,或可了解为什么圣人坚持要与哲学讨论保持距离。第十二章终于展开正面问题的讨论。关于难以形容的东西(绝对与无条件的“一”)的问题,似乎不再有两种解决方法:新道家思想家(注释老子的王弼)与新柏拉图主义者(他的同代人普洛提诺)相联系,中国和希腊互相对话。而我指出在中国由于缺少本体观点,否定的问题是如何被改造的(由此重新对“神秘主义”的普遍性进行质疑)。因为代表“道”的“绝对”特征的“大象”并不适合于类比的途径:除了自己的实在――个体的与具体的实在之外,大象不归结于其他任何实在,但是,它却向我们突出了一个既专一又有限的特征:个体与具体总趋向于把自己关闭在这个特征之中;“大象”并不通往某种实体,超过它之上,而是通过它使我们重归诸物的未被分化的基础,从而摆脱对它的任何误解偏见。
另一部古代道家的伟大著作(《庄子》)所达到的语言批评水平可能更准确地确定这种要求(第十三章):圣人之“明见”看不见其他东西,但在其中各种视点互相平衡并且任何排斥都自行消失。我们在此找到了理想的整体(与部分相对);这也像间接接近的功效――可能是无限多样化的。因为,在适应形势的摇摆中,“波动起伏”的言语从各个角度包围现实,经常贴合诸物的自发运动,并且让我们进入一个只不过是自然的“天”之中。
最后两章要指明,一种偏宠文章与其主题之间的“松懈”、“散漫”关系的文学艺术是如何在上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戏剧(西方室内剧)的例证又一次深化了中国传统与希腊传统的分歧,因为,中国评论家(金圣叹)并不对剧本用以表象的方式感兴趣,而是根据迂回而曲折的文人视角去读剧本。我主张用隐喻的距离的观念去确定中文文字的这种理想,并且在最后一章(有关杜甫的部分),为了说明,我举出诗与诗题之间的差距产生的不同效果:由于在二者之中引入了差距,使得诗的蕴意分散难以抓住,诗则变得意味深长。
读者可能在读过最后两章后才会开始被隐喻的种种魅力所吸引。然后,特别直接接触过中国哲学的读者将会受益于第九章到第十三章的哲学巡视,而对中国译码感兴趣的读者将会受益于贯穿第一章到第六章的最初提出的问题的讨论。不管怎样,本书自始至终,航行方向不变:进行最远离逻各斯的航行,直至差异可能到达的地方去探险。

图书封面


 迂回与进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从上世纪末起,中国艺术家开始在各种双年展中抛头露面:蔡国强的许多作品便是用宣纸和火药作成;徐冰在空旷的房间里洒满911废墟的灰尘,并在房间的中心遗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禅语……。再看如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落户开花,我们隐约有了这样的印象:中西文化正在交融结合,整个世界在文化上也逐渐形成了地球村,就像奥运开幕式上,蔡国强设计的焰火,和谐得很。但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交融,并没有那么简单。《迂回与进入》的作者,汉学家弗朗西索.于连注意到,中西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不同的:当黑格尔开始着力研究孔子时,大失所望。他认为人们从孔子身上得到的,与孔子身上五彩的光环相差甚远,人们从中只看到“善与诚实的道德,仅此而已”。他认为孔子的言教中并没有“对深刻哲学的研究”,更谈不上思辩了。“从他的言教中,我们将毫无所获。”黑格尔无不轻蔑的说。弗朗西索.于连也谈到,黑格尔对孔子的轻蔑是不无道理的,用西方眼光来看,哲学中有个重要的词汇——逻辑,围绕这个词,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哲学注重的是“辩”,而中国哲学更多的是像佛教禅宗那样的“悟”。为了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距,弗朗索瓦.于连注意到了孔子的《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不多一字,道如何,一字未叙,只是一再重复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此类的忠义孝行或者齐家治国的言语。孔子并不关心将其标准的普遍性定义。比如,同样是关于“孝”,如果一个官员向他提问,孔子会说:“无违”。而官员的儿子提相同的问题,他则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回答:“父母唯疾之忧”;推而广之,弗朗索瓦.于连谈到,圣人之语按每个人各自的需求变异,讲究的是审时和微言,其弟子严渊也叹道孔子的言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诚惶诚恐,似乎也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样子,这是因为孔子从来没有给弟子明示过,基本上只是大致提示,有时候连提示也没有,比如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西方人眼里,这跟没说一样,更谈不上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了。在西方,自苏格拉底以来,哲学企图找寻的是普遍性或者物的本质,在这里,辩是必要的,逻辑是清晰和条理的,是辩言及义的。以此类推,西方哲学在不间断的意义细分过程中找到一种能奠定“科学”的东西。这样看来,黑格尔的郁闷,认为他从孔子那并不能学习到什么,也就不言自明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弗朗西索.于连的《迂回与进入》用一个另类西方的眼光,把中国文明作为重新思考西方古希腊传统的中介,不断的用有趣的例证来比较,用孔子或孟子的言论作为讨论对象,试图揭示与“正面”针锋相对的“迂回”是何以实现“进入”。实际上,弗朗索瓦的这本书是给想了解东方文化的西方人看的,但作为与传统显而易见已经产生断层的中国文化来讲,这本书也是给试图连接现代和传统,试图去了解中国古文化那种“欲辨已忘言”文化精粹的文人看的。书中很多观点有点像流行的另类酷评,但是又非常准确和公正,中国人的智慧如何用“留白”来体现,普遍的政治符号又是如何在“显”和“隐”之间让人准确辨识,等等等等,都在此书讨论范围。其实,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已故的苏珊。桑塔格也意识到了西方的“科学主义”对人内心造成的机械和单调,提出了艺术需要真正的感受能力,她在《三十年之后》说到:人们如今把《反对阐释》当作某个逝去时代的有影响力的先锋文献,或是阅读,或是不读,我想这都没错。……我希望随着书的再版和新的读者的到来,该书能够有助于完成一项唐吉珂德式的任务,即播扬我当初写这些文章和评论时所想阐发的价值观念。我想,苏珊。桑塔格并不是指她所说的那些价值观还没有得到科学验证。只是遗憾的向我们表达:关于艺术和生活,她已经说得太多了。值得提到的是,本书的译者杜小真,早在中国八十年代“文化热”时,就是红极一时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中一员,当时的编委会明星荟萃,陈嘉映翻译了经典译著——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若干年后,杜小真翻译了这本《曲折与进入》,我并不是说这两本书就能相提并论,只是提醒读者,如陈嘉映这等能够把哲学讲解得老妪能懂的大师级人物,翻译出的《存在与时间》也并不是老少皆宜,杜小真译著的这本《迂回与进入》,虽然就中西文化进行了有趣的对比和酷评,但本书也只是提出了一个个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其答案,还需要不断的思考和了悟。
  •     几乎比任何中国人的思辨都要成功。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最“有效”的两本关于中国的文化哲学,就是任不寐的《灾民论》和这本书。不过于连的思路必须要回溯到春秋时期才可以,这可以说是西方哲学的一种常规思维——就像他们似乎谈论什么都要回溯到苏格拉底一样。不过显然这只是“中国问题”的起点。而且他没有考虑到中国文化严重的非连贯性,与希腊/基督教二元演进的西方文化的差别。《灾民论》是另一种思路——是从秦之后开始思考的“奥斯威辛”式思路,显然也是继承了明末哲学的一种思路,作为局内人,任不寐对某些问题看得更清晰,但另一方面来说也失之情绪化。这两种思路如何结合,如何面对中国传统确立一种诚实有效的态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迂回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在怎么样的程度上能成为一种进入?最喜欢里面的《云和月》。呵呵好看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对立与自身的相互包容与转化,迂回作为间接手段的一种策略,或作为暗示的一种话语。感觉这本书基本就一直在说这个道理。。。其实从阴阳的角度来看,迂回与进入难道不正是阴和阳的互动吗?从周易去解读或许更好。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迂回与进入,中西文化比较~
  •     法国于丹
  •     读完1/3,开始渐入佳境,云和月的前两章写的最好,不过通篇其实都在说一个意思,换句话说,其实完全可以整合成一篇论文。但实际上这就有悖于作者的初衷--迂回的进入
  •     中国人关心的是顺应隐喻的价值,而不是象征的表达
  •     很应该看的书
  •     翻译得很棒!著作本身也很好!
  •     切入和取道都合我意,只是最近烦透了语言堆里打滚。
  •     和魏明德的风格很像
  •     一点启示:论文明明可以用隐喻的方式谈当代,毕竟这是个政治哲学学位。
  •     有点啰嗦 没有很好的进入
  •     名家名译
  •     还好,没有圣人无意精彩
  •     认识了某人以后 我知道了 人真的可以一天读完一本书或者几本书 就看你读不读了
  •     太深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