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概述》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宋明理学概述章节试读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10802836
作者:钱穆
页数:332页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9页 -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吉州庐陵人,谥文中。...谓佛法为中国患,其本在王政阙,礼义废。他主张从政治社会问题上来转移民间信仰。韩愈曾经写过《原道》,韩辟佛的做法就是“人其人,火其书,居其庐”,简单粗暴,而欧阳修则建议从经济和教育上来解决。所谓前面的“王政”和“礼义”。他说: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欧阳修对政治持开明态度,并不主张复古和守常,也不非汉唐。岂特不非,直谓唐太宗之治,几乎三王。因此他在学术上的兴趣,变转入史学......他本着史学家观点来衡量学术,常注重人事,不取玄谈。......他又不喜谈心性,因谈心性,则近是哲学玄谈了。欧阳修对经血提出了很多质疑,他怀疑春秋三传,怀疑《易传》,怀疑《河图》《洛书》。他的过于大胆的怀疑引起许多朋友学生的反对和非难,向苏轼、曾巩。但他仍极自信,他说:“余尝哀夫学者,知守《经》以笃信,而不知伪说之伪《经》也。自孔子没,至今二千岁,有一欧阳修者为是说,又二千岁,焉知无一人也与修同其说也。又二千岁,将复有一人焉。然则同者至于三,则后之人不待千岁而有也。《六经》非一世之书,将与天地无终极而存,以无终极视数千岁,顷刻耳。是则余之有待于后者远矣!”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95页 - 胡安国 胡寅 胡宏

【胡安国】,字季康,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又称其胡文定公,福建崇安人。胡是 洛学的私淑者”,他说:“谢、杨、游三先生,义兼师友,然吾自得于《遗书》者为多。胡因杨时结交游酢、谢良佐。谢良佐曾评价胡,说他“如大冬严雪,百草萎死,而松柏挺然独秀”。
胡曾观佛典而后摒绝之,他说:良知良能,爱亲敬长之本心。儒者则扩而充之,达于天下。释氏则以为前尘,为妄想,批根拔本而殄灭之。二者正相反。
胡著《春秋传》。钱说:安国《春秋传》原本孙复尊王攘夷,旨在提倡“大复仇”之旨,而终以“天下为公”为归宿。那是只针对时局而又极富开阔的远见的。
【胡寅】,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胡寅“少年桀黠难制,安国闭之空阁,阁上有杂木,寅尽刻为人形。安国因置书数千卷于阁上,年余,悉成诵。”胡寅著有《崇正辩》,专辟佛徒报应变化之论。
【胡宏】,字仁仲,胡安国次子,学者称五峰先生。宏“悠游衡山二十余年,开南渡湖湘之学统”。
宏著有《知言》,吕祖谦以为国语张载之《正蒙》,而朱熹于其却多有不满。朱熹说胡宏的《知言》“议论多病”“辞意急迫”,“良由务以智力探取,全无涵养之功,所以至此。”
钱穆语:熹主张性禀赋自先天,宏则谓性亦完成于后天。所以宏“尽心以成性”之说,熹认为可疑。但熹之心、性、情三分说,性属先天,心亦属先天,则更无一包括心性更高的统一。宏则专主心上讲,颇与陆王学派相似。晚明儒王夫之,可说是湖湘学派之后劲。关于“天理人欲”之辨,朱熹以降皆以“天理”立宗,人语与之相对。“胡宏却谓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形异情”。后来陆王学派大体接受此见解。”朱熹说:“天理莫知其所始。”此即周敦颐“无极而太极”的说法。朱熹说:“人欲者,梏于形,雜于氣,狃于習,亂于情,而後有者也。”于是把一切善尽归诸先天,一切恶全归诸后天。钱穆言,这虽像是从张载“气质之性”与“义理之性”的分别来,其实非张载本意,两人宇宙论本不同。
胡宏认为心性一体,而朱熹则认为心性有分别。朱熹初从胡宏之说,以心为已发,以性为未发,后始采张载“心统性情”说,遂有上面的疑问。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26页 - 宗论北宋初期诸儒

北宋初期诸儒......有各式各样的人物。五光十色,而又元气淋漓。这是宋学初兴的气象。但他们中间,有一共同趋向之目标,即为重整中国旧传统,再建立人文社会政治教育之理论中心,把私人生活和群众生活再紐合上一条线。换言之,即是重兴儒学来替代佛教作为人生之指导。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54页 - 程颢

程颢,明道先生,程颐的兄长。中期宋学,周濂溪、邵康节、张横渠皆善于讲宇宙论,有宇宙论而推进至人生社会。然而宇宙论玄而又玄,并不是人人可以了解。程颢的特点抑或贡献在于他不谈宇宙,而是从最简单的人生经验来建立人生社会一切理论。此程颢所谓“鞭辟近里”。钱穆称这是他对宋学的最大贡献。
程颢少年时,曾受业于周敦颐,周敦颐以自己一个活的人格的熏陶,对程颢影响颇深。程颢是个“春风和气”般性情的人,二十许岁中进士,制作一个小吏,却满腔快乐,作诗曰: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知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第一,他的学问完全由他自己实生活里亲身体验来,并不从书本文字言说上建基础。第二,他提出了“天理”二字。此所谓天理,却并不是指宇宙之理,而实指的是人生之理。他撇开宇宙,直透入人生。所以他又说:学只要鞭辟近里。鞭辟近里,便是心。所以讨要人修养自己的内心。
程颢提出一个”敬“字,他曾举例说说:某写字时甚敬,非是要自写好,即此是学。写字即写字,而不要想要把子写的好,倘想着把字写好,就有了私欲,而不是在用心写字了。敬,主一无适也,主,注也,注其一而不游。他又说:大凡把捉不定,皆是不仁。钱穆解释说:心本来能应付一切事情物理得一切当处,此恰当处即天理,应付到恰当处的此心则是仁。着心,是心之私,反而把捉不定,得不到恰当处,陷入于不仁。
何为天理呢?就是恰当好处,就是一切事物最和谐稳定状态的那一点。这天理用在社会人生就是仁。不敬,就是被心之私所扰,处事就做不到恰到好处,也就是做不到和谐,因此也即是不仁了,明矣。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29页 - 周敦颐

周敦颐,钱所谓“中期宋学,首先第一人”者,当然该仔细说说。
【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湖南道州人也。周敦颐虽然在宋学中贡献极大,而生平事迹却非常“神秘”,以致宾四先生在书中左转右引,也终说不出到底是师乘谁家,学自何源。最后只做一结论“敦颐喜欢和方外交游总可信”。
这样说来,其实也有些道理,宋学本来就是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要学习佛道来壮大儒学,不能深谙佛法道法怎么能将宋学引入精微呢?说他好结交高僧云云,受扶摇子影响云云,信矣。
敦颐的大贡献,正在他开始阐发了心性义理之精微。就中国思想史而言,古代孔孟儒家一切理论依据,端在心性精微出。严格言之,这方面可谓两汉以来无传人。佛教长处,在其分析心性,直透单微。现在要排释归儒,主要论点自该在心性上能剖析,能发明,能有所建立。若要辟佛兴儒,从人事实际措施上,应该如欧阳修《本论》。但人事措施,也有本原,本原即在人之心性上。因此,即从人事措施言,仍还要从欧阳修转出周敦颐前章言欧阳修,修...谓佛法为中国患,其本在王政阙,礼义废。他主张从政治社会问题上来转移民间信仰。此永叔所以专事人事也。但这是不够的,经不得推敲和辨明。只有到了周敦颐,才如宾四先生言入虎穴,得虎子。
周敦颐著作不多,而言精义微,体系博大:不仅提出了当时思想界所必然要提出的问题,而且也试图把来解决。
后文前略述敦颐《太极图说》之大旨。无极而太极。西方基督教讲上帝创世,那是从希腊哲学演发而来,当柏拉图时,一神论已然呼之欲出,基督教只是将这个完美的“理念”客观化,给予其一个化身。而如道家,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要讲先有一。“神”或者“一”实际上就是一切原因的原因,是最终原因,是第一原因。然而,周敦颐说“无极而太极”,怎么解释呢?太极者,一也。无极太极是无中而有,却并不能说是无终生有。这样,就是并不承认有终极原因,当然也就不可能出现神。
周敦颐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宇宙是动静互为根的,但是周说人却要静,谓: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主静立人极焉。钱再次解释说:宇宙无标准,换言之,是自然。因此人类需自定一标准,即“立人极”。无欲故静中正仁义是什么?是五行极和谐匀称的状态,所以人要达到和谐,就是遵循中正仁义, 所以也就是“虽动犹静”。中正仁义是宇宙的标准。
后文又极精微的论述,如诚无为,几善恶。诚者,钱谓之“真是如实”。我辈试理解为若论人,则是真我。几者何也?周敦颐云: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几,就是精神、情感已动而未行之,也就是钱说的“事为”。
钱释之曰:人之一切动,先动在心。所以要在几上下功夫。
敦颐说: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静虚,你本来没什么私欲,所以遇见事,你心便能明白地照见事理。你既没有预先的私欲,也便能按照事理去行,就是动直,这便是公。这真是极深刻精微的道理。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39页 - 邵雍

读了几日,自濂溪开始就觉得云山雾绕,到了邵康节更是这样,后面糊里糊涂有读下去,没有结果。于是又返回来从邵雍重读,反复读后,终于有所理解。邵康节的生平略去不叙,但记他的宇宙论观点。物之大者无若天地,然而亦有所尽。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此处需先明白宇宙,“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宇宙之中,天地为大,讲宇宙万物,就先从天地讲起,天地可以括尽万物。天是气,地是质。气分阴阳,质分刚柔。所以说“尽”,就是气尽于阴阳,质尽于刚柔。阴阳刚柔所以言气质之德性也。物有气质之分,也有德行之分。属气的物有阴有阳,属质的物有刚有柔。一物有一物的德性。性非体不成,体非性不生。阳以阴为体,阴以为性。动者性也,静者体也。此处颇有不明,“体”是什么?钱在解释此处的时候说:气只是一个体,静看便是阴,动看便是阳。此处看,体似乎就是指一实体,然而康节原话却说“阳以阴为体”,阴本来是物的德性,如何就成了体?所以,似乎“体”又不是指实体了。钱又解释说:静者我们称之为体,动者我们成为性。这是对“体”的解释?此处的“体”“性”乃是按动静而分?那么此处的性又与前面气质之性有什么关系?邵康节又说:性得体而静,体随性而动。阳不能独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倡。阳是动,故是性;阴是静,故是体。动必有体,所以“阳以阴为基”。体是静的,不可见。钱说:可见者必然是其体之某种性。所以说“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钱说:如此说来,吾人所见者均乃物之性,而非物之体,均系物之阳,而非物之阴。邵又云:故阳性有,而阴性无也。阳有所不徧,而阴无所不徧也。阳有去,而阴常居也。钱将“不徧”解释为“有限”,“无所不徧”则解释为“无限”。钱解释说:无限不可见,所见只属有限。不可见者我们称之为“无”,可见者我们称之曰“有”所以有限即是有,无限即是无。虽然无,然而无所不在。虽然有,却不常在。“有”在“无”之中而动。邵雍又说:无不徧而长居者为实,故阳体虚而阴体实。所以可以说是“有是虚,无是实”。个人感觉这中论调似更近于道。
邵继续论道:本一气也,生则为阳,消则为阴,二者一而已矣。气则养性,性则乘气,气存则性存,性动则气动。言生为阳,消为阴。倘用在人生上,则有天地为逆旅之感,人生在世是虚而短暂的,而死亡则是永恒、长在的。但是应当注意,终究是一气,阴阳是其性。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24页 - 苏轼、苏辙

他们合着庄、老、佛学和战国策士乃及贾谊、陆贽,长于论事,而卒无所指归;长于和会融通,而卒无所宗主。他们长于史学,但只可说是一种策论派的史学吧!好像仅恃聪明,凭常识。仅可称之曰俗学,而却是俗学中之无上高明者。......自成一学派。求之于古,可称无先例;求之于后,亦很难寻嗣响。他们是当时的策士......是一种忠诚激发的道士......他们是儒门中之苏、张,是庙堂中之庄、老。这是宋学中所开一朵异样的鲜花。
钱从儒家立场,仅就学术而论三苏,得出这样结论并不为奇也。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8页 -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谥文正。范仲淹是初期宋学中第一个政治家。
晏殊曾延请范仲淹为睢(sui阴平)阳书院掌教仲淹自宿学中,督课诸生皆定时刻。常夜中潜至斋舍诇(xiong去声)察,见先寝者便诘之,若遇妄对,则取书问之,罚其不能应者。↑↑↑中国高中班主任的作风源远流长!
他又从事教育事业外,注意到社会事业。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94页 - 南渡宋学

本章承前启后,故只做引述不做评断。
钱谓政治形势上南宋较北宋虽有霄壤之别,然而在学术上却毫不逊色。专就朱熹一人而论,已足掩盖北宋两期诸家之长而有余。朱熹在中国下半部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殆可与前半部的孔子相比。我们尽可说,正统宋学,完成在他手里。他对方的陆九渊,又开启了名儒王守仁,那是明代学术思想界惟一中心人物。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43页 - 张载

张横渠:载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家世居大梁,父游宦卒官,诸孤皆幼,不克归,遂侨寓凤翔县之横渠镇。载少孤,能自立,志气不群,喜谈兵。当康定用兵时,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欲结客取洮西地。上书谒范仲淹,仲淹知其远器,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用于兵?”手《中庸》一编,授焉。遂飜然志于道。己求之释、老,乃反求之《六经》。
横渠好苦思,朱子说:明道之学从容涵泳之味洽。横渠之学,苦心力索之功深。
张载的宇宙论: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钱解之曰:阴阳之气会合冲和,便是他所谓的“太和”。一切道,则是这太和之气的哪两种阴与阳之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之表现。太和即是太虚,言太虚者,无可知也。太虚动而形,是为太和。故,言虚者,无感而恒在者也。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钱穆解之曰:天是一太虚,太虚永远在此。因其化,遂感其有形而见为气。此种化则名之为 道 。 此种道,像有一种力,在向某一方向推进,但永远推不离其自身(即太和),此种推进之力则称为“性”。在此推进中,见形了,被感了,感它的是称为知觉,即是“心”但是,这个“心”并不是在太和之外的一个心,它也是太和之中的。“只是此化中化出了知觉来。”因此,知者与所知者本是一物,客者主者一是一体,不可分的。形而下一点,人与天地本是一体,我即是天地,天地即是我。我与天地俱是太和之形也。
张横渠建立起宇宙论后,转而进入人生,兹录其最为重要经典《西铭》之全文:
西铭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赐类。不弛劳而厎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宇宙生人,即与人一体。父母生子女,则父母子女为一体也。吾身即为天地,则天地间皆我兄弟姊妹也。孝父母如敬天地,我非因父母为主我为客而孝之,我与父母本是一体,何来主客之分?主者并我与父母合此心也。
张载因与《西铭》又有他如下的几句话。他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钱穆解释的很好:圣人为天地立心,由他看,正犹孝子为一家打主意。圣人为生民立命,由他看,正犹孝子为一家立产业。若无孝子,这一家会离心离德,也会倾家荡产。若无圣人,则天地之道亦几乎熄。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2页 - 胡瑷与孙复

宋学最先姿态,是偏重在教育的一种师道运动......因此我们叙述宋学兴起,最先应当注意的,是当时几位大师的人格修养极其教育精神。胡瑷、孙复则恰是两种人格的典型。【胡瑷(音:爱)】胡瑷,字翼之,泰州如皋人,世称安定先生。与孙复、石介同学。
胡家贫,在泰山南麓之栖真观,苦读十年而不归,开宋学之先路。胡瑷可说是宋代第一教育家。屡任教授,创“苏湖教法”,后为中央政府采纳。创与近代类似的分科教学法。设“经义”"治事"两端。经义重通才、学理;治事重专家、实习。
宋相赵普谓太宗曰:“陛下以尧舜之道治世,以浮屠之教修心。”尧舜之道是人文的,教人积极进取,入世生活;而佛学则虚无寂灭,教人遁世。可知当时思想信仰值无所适从也。胡等即是深知这些问题,而开宋学的。
【孙复】晋州阳平人也,世称孙泰山。他在当时代表着师道的尊严。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5页 - 徐积与石介

【徐积】字仲车,山阳人也,世称“节孝先生”,胡瑷之徒。
徐积说思不出其位,正以戒在位者。若学者则无所不思,无所不言。以其无贵,可以行其志。若云思不出位,是自弃浅陋之学。又说情非不正,圣人非无情。欲求圣人之道,必于其变。钱评论说他这几句话,可说已透露了后来宋学所修养问题的要旨。当知宋学所重,外面看来,好像偏在私人修养,其实他们目光所注,则在全人群,全社会。其实这正是儒家本来的要旨,《大学》所言,不就是修身而治世贯通起来的吗?
【石介】字守道,奉符人,时称徂(音cu阳平)徕先生。石介力排佛老,又著《中国论》,提出中国固有的道统,钱称又如近代的“本位文化”。
石介受韩愈复兴中华道统的影响,把中国道统定为孔、孟、杨雄、王通、韩愈而至他同时的柳开、士建中与孙复。
石介赠士建中诗云:“攘臂欲操万丈戈,力与熙道(建中字)攻浮伪。”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1页 - 宋学之兴起

我们若要明白近代的中国,先须明白宋。宋代的学术,又为要求明白宋代一至要之项目与关键。汉代佛学传入中国,至南北朝而大兴,这可称是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外来文化的挑战。儒学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来和佛学论辩抗争,到宋代才逐渐发展起理学,把佛学融汇进中国文化体系之中,这是中国文化的一次新生。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清末又受西方文化冲击才被打破。故钱说欲明白近代中国要先明白宋,强调的也是学术。
除却佛学,所剩只是晚唐以来进士轻薄的诗,以及南唐二主之词,这一类颓废无力的小文艺。这是钱老评论唐五代学术的话,说唐五代学术衰落,所谓学术当然是儒术。钱是儒家,关心的是经世致用安邦定国,对这类似无关苍生社稷的文艺自然鄙薄,有点过分。

《宋明理学概述》的笔记-第24页 - 一0 苏轼苏辙

(我按:所摘内容乃钱穆先生论苏轼之学。)
当时群推王安石为孟子,洵为荀子,两家学术异见已见。轼、辙本其家学,益自扩大。他们会和着庄、老、佛学和战国策士乃及贾谊、陆贽,长于就事论事,而卒无所指归;长于和会融通,而卒无所宗主。他们推崇老、释,但非隐沦;喜言经世,又不尊儒术。他们都长于史学,但只可说是一种策论派的史学吧!他们资性各异,轼恣放,辙澹泊。皆擅文章,学术路径亦相似。他们在学术上,严格言之,似无准绳,而在当时及后世之影响则甚大。好像仅恃聪明,凭常识。仅可称之曰俗学,而却是俗学中之无上高明者。他们并不发怪论,但亦不板著面孔作庄论。他们绝不发高论,但亦不喜卑之毋甚高的庸论。他们像并不想要自成一学派,而实际则确已自成一学派。求之於古,可称无先例;求之於后,亦很难寻嗣响。他们是当时的策士,但这是在统一时代而又是儒学极盛期的策士,所以和战国策士甚不同。他们是道士,但又热心政治,乃是一种忠诚激发的道士,又与隐沦枯槁者不同。他们是儒门中的苏、张,又是庙堂中之庄、老。非纵横,非清谈,非禅学;而亦纵横,亦清谈,亦禅学。实在不可以一格绳,而自成为一格。这是宋学中所开一朵异样的花朵,当时称之曰蜀学。他们和司马光朔学,二程洛学,鼎足而三。他们也自然和欧、王江西学派不同。他们的言论思想,如珠玑杂呈,璎珞纷披,但无系统,无组织。他们极为后来宋学正宗朱熹所严斥,但却为吕祖谦、陈亮一派婺学与永康学派所追踪。在中国学术史里可说是异军特起。


 宋明理学概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