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读园林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静读园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301216781
作者:曹林娣
页数:24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马克思谈到人类语言发展经历了手势语言、个人记号语言、图画文字或表意符号、象形文字或符号、表音性质的象形文字或按一定的公式使用的表音符号几个不同的阶段(《摩尔根一书摘要》)。其中“表音性质的象形文字或按一定的公式使用的表音符号”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原始先民将语言看成天赐之物、神造之物,认为语言万能,实质上也是一种语言拜物教。世界上各民族都有风行一时的语言神话。古印度婆罗门教的语言女神叫伐克(见《梨俱吠陀》第十卷),基督教犹太教《旧约全书·创世记》中称,天、陆、海、昼、夜等名称都为上帝所赐予,上帝之子亚当再给各种生灵命名。《礼记·祭法》日:“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万物的名称是黄帝所创造。《尚书·洪范》中的“九畴”和“五福”等都被看做是上帝对人类的训词,是神圣不可亵渎的。董仲舒也说:“名号之声,取之天地;天地为名号之大义也。古之圣人,而效天地谓之号,鸣而施命谓之名……名号异声而同本,皆鸣号而达天意者也,天不言,使人发其意……名则圣人所发天意,不可不深观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在很多原始的文化社团中,人们基于对语言语音的迷信,都认为人的语言有一种超人的魔力,可以用来同神怪对话,乞福祛邪,役使万物。于是,出现了语言巫术和语言禁忌两种基本的文化现象。 所谓语言巫术,即企图凭借语言、文字或图画使巫术奏效,以达到臆想的目的。如诅咒,其特殊形式就是巫师念咒语。为了保护自己,对付鬼怪神灵,就必须有能够沟通人神关系、懂得巫术的专门人才,在特定的场所,使用来自超自然的神秘世界的声音,包括歌曲和咒语,识破并摧毁鬼魔,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原始人开始模仿周围各种声音,作为超越原始能力的手段,声音与语言便成为一种符号,借以表达人的感情与思想。其中咒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和特殊的声音,成为驱鬼降魔的有力武器。 传说中的黄帝是咒语的创始人。《路史·后纪》载黄帝巡狩东海,得白泽神兽而知天下鬼神之事,“帝乃作祝邪之文,以祝之”。其后,神农(伊耆)作“蜡辞”,以祀天地八神。《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命令的口吻,是对自然界发出的“咒语”。大水泛滥,淹没了大地,昆虫成灾,草木荒芜,农业收获无望。于是,人们靠着有韵律的语言来指挥自然,企图改变自然,使之服从自己的愿望。

前言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讨厌它,但是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做“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不小的哲学家——庄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观看着鹏鸟、小虫,蝴蝶、游鱼,又在人间世里凝视一些奇形怪状的人:驼背、跛脚、四肢不全、心灵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大天才达·芬奇在米兰街头散步时速写下来的一些“戏画”,现在竟成为“画院的奇葩”。庄子文章里所写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后来唐、宋画家画罗汉时心目中的范本。    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到兴趣的燕石。    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后记

钱穆先生称中国史如一首诗,西洋史如一本剧,中国为诗化人生,西洋为戏剧人生(《诗与剧》)。西方园林犹如色彩浓厚、形体感很强的油画,雄浑、规整,理性化的情,理性化的意,寓理于景;中国园林则像抒情诗,吟咏情性者也,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情在词外,状溢目前,具有田园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浪漫、飘逸,恬静、雅致。    诚如18世纪著名园林家钱伯斯所称,中国的造园家“是画家和哲学家”。中国的山水园与山水诗、山水画同时诞生在山水审美意识觉醒的南北朝时代,均属于以风景为主题的艺术,且均为士大夫文人吟咏性情的形式。这些姐妹艺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清张潮《幽梦影》说得好:“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中国山水园林是山水诗、山水画的物化形态。    文人造园如作诗文,造园学实际上是“营造学”。优秀的中国园林都通过文学题咏和景境布局,将中国文学史上许多著名文学家的诗文意境融进园林,达至“境若与诗文相融洽”,所以园林各景区也就具有寓意深永的诗文意境,人们可以从诗文所提供的“信息”和“目中景”,去揣摩、生发、再创造。从中获得中国古典诗文的醇香厚昧。    中国园林作为“人化自然”,凡园中建筑、动植物莫不经中国人文之品定,园林营造的“静、远、曲、深”之景,也是文人追求的澹泊宁静心态的物化,能让人感受到“风生林樾,境入羲皇。幽人即韵于松寮t逸士弹琴于篁里”(明计成《园冶·借景》)的园林逸韵雅趣,逐步达到“悦志悦神”的审美层次,接近或进入某种境界或宗教体验,以“天人交会”、“天人合一”为皈依或指归(李泽厚《美学四讲》)。中国园林审美重人品陶冶,“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品味蕴涵在园景中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唐司空图《诗品》),犹如咀嚼品赏优美的诗文作品,“其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通其解者,乃为上乘”(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三)。    中国园林属于综合艺术,需要解读、可以解读的内容俯拾皆是,笔者仅摭若千吉光片羽,自然挂一漏万,且园林妙境,多在虚实之间,也如“浮云著风,闪烁无定”,本书仅为笔者“读园”点滴所悟,希风往哲,亦奉同好,不当之处,诚请教于知者。    曾林娣    2012年3月修订

内容概要

曹林娣,江苏无锡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生导师,兼苏州园林局顾问等。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园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著有《姑苏园林与中国文化》、《凝固的诗——苏州园林》、《中国园林文化》、《中国园林艺术论》、《东方园林审美论》等,是江南园林知名研究专家。

书籍目录

美学的散步(代总序) 序:静坐参众妙 第一编筑圃见文心 一、沧浪之歌因屈平 二、卷却诗书上钓台 三、手携书卷课童耕 四、长留风月待君来 五、数朝遗韵芝兰馨 六、题取退思期补过 七、握月担风好耦耕 八、穿池凿石写蓬壶 九、移天缩地在君怀 十、苕霄溪山吴苑画 第二编山水有清音 一、我见青山多妩媚 二、石不能言最可人 三、半潭秋水一房山 四、春夏秋冬山异趣 五、水能性淡为吾友 六、流泉出峡中琴音 第三编柳浪闻娇莺 一、自锄明月种梅花 二、万枝丹彩灼春融 三、何可一日无此君 四、陶令门前五柳春 五、室有幽兰人亦清 六、幽姿淑态弄春晴 七、一枝红艳露凝香 八、六月花神是荷莲 九、自舒晴叶待题诗 十、碧梧栖老凤凰枝 十一、桂子飘香月下闻 十二、萸菊年年彭泽酒 十三、霜叶红于二月花 十四、一亭秋月啸松风 十五、文墨涵濡草木秀 十六、浪中得上龙门去 第四编楼台入诗笺 一、居高饮清话仙阁 二、粉墙花影自重重 三、人在青莲句里行 四、江湖处处范公船 五、庭院深深深几许 六、窗含西岭千秋雪 七、谐音祈福吉祥画 八、一片冰心在玉壶 九、绵绵瓜瓞说葫芦 十、大红灯笼高高挂 第五编雅玩得真赏 一、松下横琴待鹤归 二、静观仙弈山水变 三、寒池蕉雪诗人画 四、窗竹影摇书案上 五、徐孺下陈蕃之榻 六、曲水流觞千古韵 七、阳羡时壶烹绿雪 八、一瓯春雷胜醍醐 九、九华今在一壶中 后记

编辑推荐

既是作者“读园”的心解,也可助读者“神游”园林,接受自然与文化的精神陶冶,怡养性情。《美学散步丛书:静读园林(第2版)》既是随笔式的“读园”心解,亦邀同好“神游”园林。无论大师的经典之作,抑或后起才俊的精致篇章,都切乎学理,关乎人生,立意务求其新,而语言力求有味,图与文相互辉映,引领你进入美的世界。

作者简介

《美学散步丛书:静读园林(第2版)》仅为笔者“读园”点滴所悟,希风往哲,亦奉同好,不当之处,诚请教于知者。中国园林属于综合艺术,需要解读、可以解读的内容俯拾皆是,笔者仅摭若千吉光片羽,自然挂一漏万,且园林妙境,多在虚实之间,也如“浮云著风,闪烁无定”。

图书封面


 静读园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清张潮《幽梦影》有云:“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自从听了《蒋勋细说红楼梦》17回里漫谈的园林真趣,包括苏州拙政园里“与谁同坐轩”的文化始末,我不得不大叹其间的精雅与别致,也更想一探这园林文化的“曲径通幽处”。《静读园林》是曹林娣老师的代表作。颇有些耐人寻味的是,能够这般解读园林之美的人,既非建筑、园林学者,亦非美学、艺术人士,曹老师的专业其实是不折不扣的中文系。怪只怪,世界上也许再难找出第二个国家,文学在其园林文化中如此弥足重要,亦给其园林文化带来如此回味无穷的悠远意趣。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分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两类,作为地道的江苏人,作者显然在前者上着墨更多。柳宗元道“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要品赏这境界斐然的园林文化,非要有些诗情和文化底蕴不可,若不然,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怕只暴殄天物,辜负了这良辰美景罢。以诗文造园,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最重要原因。也许,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园林们因此而被赋予了“灵魂”,它们并非山水、草木、花鸟的简单混搭,它们是富有生命力的存在,它们在诗文的世界里展现着难以被复制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它们是具有意蕴的艺术作品。文人山水园诞生于南北朝,“山水之好,初不尽出于逸兴野趣,远致闲情,而为不得已之自慰藉”;山水别墅中融诗画意境,盛于王维的辋川别业;主题园滥觞于中晚唐;时至尚雅黜俗的宋代,文人对放逸自由的求索,在写意式山水园林中找到了最恣肆的表达;明清园林对此的承继,兴许就表现在这般的“主题”里:或羡慕“摇首出红尘”的渔夫(网师园),或守拙归园田(拙政园、耦园),或表示澄怀观道、寄畅在所因(澄怀园、寄畅园),或知足常乐、容膝之安(容漆园、一支园),或陶融自然、与风月为伴(寒碧山房、留园),或怡亲、娱老(豫园、怡园),或抒发方外之情(壶园、弇州园)等。“主人无俗态,筑圃见文心”,这“文心”中饱含的意境,正是值得慢慢品赏的园林之魂所在。逍遥于自然山水,历来是文人骚客“天人合一”的审美极致和悟道的理想境域,“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因而“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的居所,也成了文士们的普遍追求。及至园林造景,他们便开始撷取自然山水的形态和神韵,施之于园林池山,拳石勺水,以承载山水之情。明代园林掇山,有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17种形式,更有造园家人造出拥有逼真钟乳石的天然洞壑。园林水池也是江河湖海的艺术再现,声、色、韵、形、动、灵,无处不有水的自然美在。园林山水的组合,勾画了诸如“廊抱楼台水映山”的绝美画面,一山一水皆风流。园林自然也离不了鸢飞鱼跃、山花野鸟的生生不息之美。更何况园林植物中不少因与文人品行辉映,早已被赋予了内涵丰富的象征之意,成为文化符号和情感载体。如竹,象征清逸人品和高尚气节;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荷莲,象征纯洁无暇;兰,象征幽隐和高洁;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遂亦有“四君子”、“岁寒三友”等名。如果说西方建筑是“石头的历史”,那么东方建筑更像“木头的画卷”。伴着木结构建筑体系而发展演变的各类装饰和建筑小品,也成为中国园林建筑中独具风姿的组成部分:内外檐装饰、粉墙、漏窗、门洞、花街铺地等,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审美习惯、美学追求和生活理想的集中体现。因“外适内和”的生活需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与自然相和谐,这样的需求又决定了园林内部建筑形式的多样: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等,丰富多彩。另,中国园林建筑之美亦在于群体组合之美,竹径通幽,柳暗花明,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与西方砖石建筑的发射外向性格不同,中国的园林是含蓄的、是内敛的、是平易的,但却是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整体。园林建筑通过借景手法,将远近高低之景、四季之相、天籁之音、天光云影都纳入园林之中,自咫尺之地绵延到无限的大千世界,又从无限回到有限,成为中国园林的美学个性。园林之美,自然少不了人的生活艺术,因而人的“玩物”也成了园林艺术的一部分。在琴棋书画诗酒花里陶冶情志、涤除玄览,应该也不侮孔子“游于艺”的教诲。文震亨的《长物志》便记录了各类园林陈设家具,大约有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十二类,这些琐杂碎细之物,不挡寒,不疗饥,对于别人是闲事杂物,对于自己却是难得的宝贵之物,因而谓之“长物”。文人园林中不乏文人雅集的群体活动,例如抚琴、弈棋、斗诗、写画、赏古、品茗等等,亦留给园林众多充实厅堂的高雅陈设。书的末尾这句话深得我心:“钱穆先生称中国史如一首诗,西洋史如一本剧,中国为诗化人生,西洋为戏剧人生(《诗与剧》)。西方园林犹如色彩浓厚、形体感很强的油画,雄浑、规整,理性化的情,理性化的意,寓理于景;中国园林则像抒情诗,吟咏情性者也,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情在词外,状溢目前,具有田园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浪漫、飘逸,恬静、雅致。”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插图虽是黑白,但拍得也挺入心,文笔清雅而不失朴实,曹林娣的园林著作还是不错的。
  •     对园林的分析得比较好的。
  •     老师指定要求阅读的书籍
  •     华夏园林艺术魅力的品读,做中国人,应该有这种千年积累的乡土文化的精髓,少些商业的东西,这是民族的符号之一。
  •     静读园林,感受古人智慧
  •     古典向 弱渣读起来太晦涩了T.T
  •     积淀深厚。只是自己并未亲眼所见园林,有些体会不到。希望以后自己也能见到想到体会到。
  •     小感 http://book.douban.com/review/6860218/
  •     选取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园子作以细节化的品读。
  •     给妹妹买的,来得很快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