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4月
ISBN:9787560084404
作者:梁漱溟,艾恺
页数:375页

章节摘录

Alitto: So young!Did your sister return to live in Zouping or...Liang: Yes, she retumed to Zouping, but later left for Hunan.Alitto: Did she have relatives in Hunan or...Liang: She went to her daughter and son-in-law's home. Her daughter Dehui was married to my nephew. (Alitto: Dehui was married to your nephew?) He was a distant nephew of mine, not closely related. His father was a relative of mine, older than me, so he could be considered my elder brother. But he was a Hunanese.Alitto: Oh, the person you mentioned before for whom you are writing [a biography]. (Liang: Yes.) But you didn't tell me his name. All I know is that he was surnamed Liang. What was his name?Liang: Our generation of the Liang family all has "Huan" as the first character of our given names. His name was Liang Huankui. My original name was "Huanding." Dehui was given in marriage to the son of Huankui, who could be considered my nephew. Dehui married my nephew [as it were]. She still lives in Changsha, Hunan.

前言

I am honored to be able to write a preface to this volume.First I want to explain how this dialogue between Mr. LiangShuming and me came about.I became interested in Mr. Liang's life and career as a graduatestud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 and took it as the subject of myPh.D. dissertation. I gathered materials in Taiwan and Hong Kong,as well as sought out and interviewed [many of] his old friends andacquaintances. Because of the Sino-American political situation at thetime, I never had an opportunity to go to China and meet personallythe subject of my research, Mr. Liang. In the first part of 1973 I hadmy first opportunity to go to China. For an American to be able to goto China at that time was still extremely unusual. Why was I able tomake the trip? After President Nixon visited China, several Chinesedelegations visited the United States in succession, and I served astheir interpreter, and so became a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the two countries. So in 1973, my wife and I had this rare opportunityto visit China. At the time, the first request I made of the Chinese wasthat I hoped I could meet with Mr. Liang. But because it was the time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a very sensitive time, my wishes to paymy respects to Mr. Liang were not answered, so I could only returnregretfully to America.In 1979, at the same time as my study of Liang Shuming The LastConfucian was published, the Chinese political situation underwenta tremendous change.

内容概要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原名焕鼎,字寿铭。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代表作有《乡村建设理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人心与人生》、《中国文化要义》等。
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费正清、史华慈,是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在梁漱溟研究上堪称第一人,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这个世界会好吗?》、《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思潮》等。

书籍目录

Preface
Introduction
Chapter 1: August 12, 1980
Chapter 2: August 13, 1980
Chapter 3: August 14, 1980
Chapter 4: August 15, 1980
Chapter 5: August 16, 1980
Chapter 6: August 17, 1980
Chapter 7: August 18, 1980
Chapter 8: August 19, 1980
Chapter 9: August 20, 1980
Chapter 10: August 21, 1980
Chapter 11: August 22, 1980
Chapter 12: August 24, 1980
Chapter 13: August 25, 1980

编辑推荐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英文版)》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Has Man a Future?—Dialogues with the Last Confucian根据梁漱溟先生1980年与美国艾恺教授对谈录音整理而成,并由艾恺教授亲自翻译成英文。谈话中,梁漱溟先生论述了儒释道各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诸多政治文化名人(陈独秀、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回顾了先生一生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等),内容丰富,因此可作为了解与研究梁漱溟先生思想与活动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图书封面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Has man a future?#中文名:这个世界会好吗?作者:梁漱溟、艾恺(美)类别:访谈录购买途径:豆瓣电子书15.2元字数:约197000字阅读时间:20140204—20140223时间跨度:20天实际阅读天数:16天用时:约24h35m(两次无计时)评分:四星本书主要由艾恺采访,梁漱溟晚年口述,后由艾恺翻译英文而成。众所周知,梁老主研儒家、佛教,艾恺选择采访梁漱溟并不是要从儒家和佛教的角度去切入剖析,作为一个历经民国、五四、内战、抗日、建国、文革之后还尚存的学者,一生与梁启超袁世凯段祺瑞蔡元培蒋介石毛泽东等都有过交集,尤其与李济深毛泽东感情非浅,当然与老毛的决裂那是后话。艾恺主要是想从梁老接触的人从事的运动等轨迹来了解他这个人,而梁老却更想要从佛教和儒家角度阐释他的世界观。所以个别篇章会出现主题的分歧,不要紧,大乘佛教小剩佛教大家听听就成,别固执,涉及到孟子语录孔子语录不认识也不必惊慌,个别连汉语的孟子语录都未曾读过,更何况英文呢?章节难度不一,介于四六级之间,只是个人认为。除了特别难的篇章,因为阐述的是深奥的哲学。总之八卦部分不难,也有兴趣。都是个人口味,大家不必当真,读一本书之前可以先看目录,要看英文书是否符合自己要求,可试读一个章节便知,对于思维跳跃比较快的访谈录,如果挑的正好是阐述儒家佛教部分,只能说你运气真真是够好的。其他不赘述,留作读后感再增补。今年的一百万字居然已完成五分之一的节奏,当然接下来的重心是听力和美剧的学习,原版书只是其次。本来是喜大普奔攻克20万,但看了一个老师的微博整个人都不好了,需要静静,再接再厉。
  •     By 翩跹乌鸦听状元姐提到后看了这本书。站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始,去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关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回忆的文字,无疑有一种奇异的错位感。按照梁老先生说,没有普遍的真理,大多数人遵从着社会的风俗行动,唯少数具有强大心理的人能够去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梁老先生当算是那少数智者,但或许是我对其了解不深的原因?在这本访谈实录中,从文字中洋溢的气息里,我依然能够品尝出特属于八十年代的那种乐观。这种乐观,虽然普遍,但也只有在经历了内战,受苦于文革的长者口中说出,才格外令人信服。余秋雨提到,王元先生也有着类似的感觉:“尽管身边还有大量让人生气的事,但我可以负责的说,就学术文化研究而言,现在可能正在进入本世纪以来最好的时期。”如同春天一样,所有人的心情都欣然起来,无论上下。九天之上,先有胡的拨乱反正,又有在四川干出了成绩的赵,一批年轻人与老一辈看起来合作无间。九渊之下,虽然投机倒把的罪名打击了一片心思最活跃的无业青年,但主要是南方的大众,心思里已经开始琢磨着给自家找点副业干了。众多今后或渐渐壮大,或喧嚣一时的民营企业,纷纷迈出了资本积累的第一步。在文化界,也有着百家争鸣的气象,伤痕文学,朦胧诗,《少林寺》,《上海滩》……一切看起来都是有希望的,连带着在现在回忆起那时进入困境的国有、集体企业,起伏不定的宏观经济,严重的价格危机,似乎都被乐观的八十年代这个光芒掩盖了。直到一场暴雨,进入九十年代,整个社会格调陡然一变。由此而言,“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也不过是一时妄言。每个时代都带着特有的烙印,脱离那个时代去看,心思终是难以完全融合。带着这样先入为主的印象去阅读梁老先生的言语,反照当今的社会精神,不由有点叹息。这个世界会好吗?梁老先生彼时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对经历过辛亥革命,经历过内战,经历过文革的老人来说,相比五十年代的白手起家,八十年代无疑是更好地发展、研究、思考的时机。而如今呢?绝对不能说不好。但面对着改革进入攻坚期的内部形式,和经济危机之后国家间势力重新洗牌的外部挑战,中国再一次站到了需要大智慧的人选择方向的路口。在迷惘之际被问及对前路的判断,做出肯定的回答无疑需要我更为坚定的信念。这个世界会好吗?梁老先生的回答一直是肯定的。因为他健全的人格。无惑,源自他完善的思维体系。基于这套体系,他一直给出了正面的判断。而想建立起属于本人的体系,又何其之难。梁老先生不愿承认是学问家,自诩为思考家。前者非我能置喙,后者倒是毋庸置疑。反思自己,也曾想着以儒法道心构建起自己的架构来,终是懒得动脑格物,比照梁老先生以弱冠之龄便基本解决了他所说唯二问题之一的“个人的问题”的经历,更觉惭愧。运用大脑来想一些事情,不能继续宅起,无疑是要不断督促自己去做的事情。无论最后对前路做出怎样的判断,只要是自己给出的,圆满无逻辑漏洞的答案,便是当被接受而为之欣然自乐的。毕竟这便脱离了从俗俯仰的窠臼。这本书最大的特点,便是一位来自美国的研究者和梁老先生的对话。最近有普文二的笑话,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二逼青年在阅读一个普通中年和一个文艺老人的讨论。不幸的是,当年对于普通青年对于消费主义的疑问被历史证明了。可惜对此梁老先生语焉不详。在更多的时候,我虽然能够理解梁老先生的话,却始终有些雾里看纱。而艾凯的问题反倒是我比较好奇的,特别是关于近代那些著名人士的八卦。果然应了二逼青年眼中的文艺青年是2B的话。。。特别是关于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判断和对于共产党的评价。虽然不排除话说多年便以为真的情况,但其独立的人格应当不会作伪。作为党外人士对社会主义的信任,无疑值得我用以坚定我的信仰。而关于蒋介石最大的贡献是让共产党上台的话,呃,不知道果粉会作何感想。最令我受触动的,居然是艾凯序言的内容。“这种可以融合多种相互矛盾的思想,正是典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特质。”一语道破。不必太过关注具体遵循哪套理论,包容各方本就是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我们今日习以为常的学术分类,其实是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论及其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为诸子百家分门别类,而发明出来的体系。”更是如此。既然本就是不是“官方的”“科学的”关于诸子百家的分类,也不应该有“官方的”“科学的”分类,那么为何还要强以门户之见分割诸派理论。取我所需,构筑自我才是最终的目标。至于梁老先生,我敬重其儒佛修为和社会活动,不过个人不喜欢印度那种轮回的理论,因而对梁老先生关于世界,关于未来的一些判断也就敬谢不敏了。这个世界会好吗?我现在的想法是,无论好坏,都要用力活下去,活好,活出作用。而有朝一日能本着自我的思维体系去回答关于社会,关于自我的问题,幸甚。Ps. 近来有想研究一下阳明先生的冲动,不过之前欠下的帐太多了……(10/1000)
  •     《梁漱溟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一口气看完了。对佛教和儒学了解不多,看后不禁感慨,浮华流年,谁还淡定。其实配合同是艾凯编著的《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从梁漱溟的言谈可以看出,他也并非淡定之人,尤其是年轻时候稍有焦(骄)躁。不知大家看后有什么体会。记录人艾凯教授翻译了口述,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些问题:文史哲的汉译英工作谁在做?又是谁在读?那些看似一时“无用”的文字,却给人心灵的平静。

精彩短评 (总计84条)

  •     感慨现在的著作,将读者绕置于云里雾里,方显著者的功力似的。
    然而真正的思想家,真正的名著,其深入的结果必然是浅出,
    侃侃而谈,娓娓道来,那种种深明大义均在字字句句中展现出来。
    本书凝聚着一个研究者与一个被研究者之间似曾相识的融洽,
    同时,让我们不断缅怀这段忘年的情谊!
  •     对梁老的思想感兴趣的可以买来读读,挺有意思的,深度还原一个已逝的大家
  •     我的英文...
  •     梁漱溟,佛学儒学和共产主义的集成者,他的想法很天真的,即使经历文革对毛也没有怨言,很不在乎身外事。自述自己创造性很强,致力于社会活动,和在国共两党之间游走,毛曾与他有亲密私交,后来意见不合就没有私下见面过了。遇到什么事情都淡定,虽然见识的不全面但是仍然坚守自己的想法,“三军可夺志,匹夫不可夺帅”。看完也没见到那句“这个世界不会好,也不会更坏了”
  •     阐述了梁的哲学观,对于中国社会还是乐观的,预言了新世纪后更多的问题是人与人的关系处理等问题
  •     大一时偶遇此书,被真诚所感。
  •     没明白
  •     最後的儒家
  •     书名来自梁老先父投湖自杀前的一句问词,当时先生答曰:我相信世界有一天会往好出去。作为一名封建官僚家庭走出来的革命青年,此书的背景则已经是一个茹素70余年的耄耋老者的访谈录音,在这十几次与艾恺教授的会谈里,梁老主要就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与主张浅谈,做个一个佛教徒,一个新儒家,一个医者(梁老认为中医为道教的发明),他早年乡村建设的失败、文革期间抄家、批林批孔遭围攻,都能淡然处之,寻乐于孔颜处。
  •     确实支离破碎
  •     不知是否因为梁的年龄(抑或是我不经事),总感觉少了那时不屈服与毛泽东的桀骜和睿智。
  •     n年前通读过 事实证明 不会
  •     对梁漱溟和毛泽东的轶事早有耳闻,对梁漱溟的为人为学深感敬佩,很想知道他晚年是如何评价毛的。恰逢其晚年口述英文版面试,总算有机会去看看他口总的毛是什么样的。还没来及细看,不过相信本书应该不会让人失望~
  •     谈话错位感,梁老和艾恺俩人的目的根本不一样,聊不到一块儿也算正常了吧
  •     好与不好,接受与不接受,我发自内心挺不喜欢二元论的。梁漱溟确实打开我某个面的阅读量。
  •     还没有看完呢,但是书的质量还是很好的
  •     从对话记录看梁先生是个平易近人,心态乐观的老先生。听他讲述佛学、儒学的道理,以及人生经历。最记得的一句他说的话是“独立思考,表里如一”。另外不能完全认同老先生对女性天生使命是生孩子,女性只有中间生命时段是最像女人的女人,而男人天生使命是创造世界之类的说法。
  •     梁漱溟老先生的中译本已经通读过了,受益匪浅。再买一本英文版的权当做学习英语翻译技巧!
  •     思行合一
  •       服务、送货速度都很好,质量待确定,但看起来都不错。希望以后的服务还很好。
  •     理想主义着如何践行自己的理想
  •     那真是一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年代啊,太多有才而有真学问的人了。
  •     就是看看英文。 内容不咋的
  •     很满意,低价抢的,忘了多买几本了...
  •     想起一句话:法古今完人。人生这场伟大的思想征程啊
  •     很棒的梁漱溟先生的作品,顺便还可以练习英语。不过请当当以后送货注意配送的送货速度哦!
  •     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梁先生
  •     梁漱溟爷爷好和蔼,但是他好严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是真正的思考者。艾凯也很精通学道,他从刚开始没有被梁接受,到后来成为他的朋友,我喜欢这本书,读起来像他们两个在我面前侃侃而谈。
  •     俩人对话是中文的,我就想看中文的,图书馆没有看了这个。
  •     who's more of a Buddhist than a Confucian
  •     梁老的智慧是后人都值得学习的。
  •     质量很好!好评!
  •     书自然是好书,但是送来的时候已经很脏了,而且封面还有破损。建议当当网今后给每本书都加层保护膜。
  •     还没怎么看~但一定不错
  •     一谈论政治人物,那种后文革时代的害怕就显露出来了
  •     看了《中华读书报》上面许章润教授的访谈买的,感觉二位谈的很精彩,爱屋及乌就买了这本书。翻了几页,感觉英文不是很难,连我这等水平都看的不是很费力,而且里面涉及好多掌故,应该读起来不会很困难。美中不足的是书的顶部有些脏,可能是发货过程中搞脏的。本想给个差评,但看在许老师面子上就忍啦~
  •     挺哲学的,易懂
  •     越读越有味道,在读第二遍。
  •     读起来有点累,有些东西也跟现在不尽相符,需要有闲有耐心的人去读。
  •     老头年纪大了,所以还没读懂他
  •     没读完,可再读。
  •     先生是个思想者,到似乎并未找到中国的出路,无论是乡村运动,还是建国后的种种高见。 先生让人尊敬的,大约还是文人的风骨,敢于当庭与毛对峙,要求雅量,确实值得赞叹。 先生是清高自负的,这有可能是文人的通病。文人总是对国家有太多脱离实际的渴望,梦想被碾碎的时候,空悲切。
  •     路途遥远,徐徐前行吧
  •     此书的中文版发行很多年了,一直没买。偶然间发现外研社的英文版。
  •     太值得一读
  •     主要是自己学问少,已经开始补救啦~~~
  •     廓然大公,明心見性。
  •     起这个名字的作品真的好多,算是口述史?哲学著作中讲解佛学的著作之一,还是围绕人生三路向的思路展开的。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可入选《中老年微信鸡汤经典摘抄》
  •     不错 书的质量不错 发货也快
  •     最近振奋精神决定学好英语,想找本不太深奥的英文学术书来读,在朋友推荐下选了本书。翻了几页貌似英文比较容易,让俺信心小小的膨胀了一下。老头儿挺有趣,是故事性和思想性俱佳的一本书,看书去啦~
  •     一个平凡的老者不平凡的智慧。他是平凡的人吗?好像不应该是。但是处处又是平凡的真情。这些真情与生活的智慧,才是显得他不平凡之处。而不应当是他的等身著作。
  •     很有对人生的感悟
  •     无自营物流,软肋软肋软肋。。。。15号白天订的书,显示16号送到,这会儿还没音信呢。。。。。。做不到,别乱显示日期好吗!!
  •     实在没有注意到此书后面的三个汉字---英文版,收到书后傻眼了,英语出了日用语言,其他早回归了,想到换货,但毕竟错不在当当,带着商量的口吻,尝试给售后打了个电话,原以为退货会按之前网上了解到的标准寄回北京,呵呵,一本书才三十多块钱,邮寄也要二十多了,如果那样就准备拉倒,须不知客服的处理让我一惊喜,说是换货必须ID号要一致才可以,但是退货可以让快递上门来处理,这个多人性化!不过因为是自己出错搞得还有点心理过意不去!这也坚定了当当购物的信心,用长期的忠诚来做补偿和支持吧!
  •     不错啦真的包装物流
  •     无聊
  •     对于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大有裨益,值得好好品读。中英双语,对于学习英文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尤其是当我们需要跟你国外的朋友交流谈论中国文化的时候,非常的有帮助。
  •     没有想像中好... 我不知是我带了偏见还是他
  •     阴差阳错读了英文版,总觉得少了一点文字的魅力。梁先生倒是真的很和蔼。
  •     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很好看。
  •     本书的利益相关者怀抱不同意图成就的烂书: 1.梁漱溟是想通过外国人来宣传国学,特别是佛学。 2.作者艾恺只是想当面跟梁溯溟勘误《梁漱溟传记》的内容细节,所以并没抓住机会深入话题。 3.梁漱溟儿子组织出版此书为了给去世的父亲的文集累计著作,有东拼西凑之嫌。4.出版社就是为了捞钱。
  •     梁漱溟是我崇敬的一代儒家。他是一位有独立精神的长者。
  •     一定不会好,见三体2
  •     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     全英版的,慢慢琢磨消化吧。值得读,多读几遍
  •     顺便提高一下英文,和王正龙先生的三教决疑一起买的,看了三教决疑的序,才发现正龙先生也是梁先生的粉丝啊,买对了。
  •     书不错,可惜买来的书外观不好,损坏了。
  •     先看的中国文化的命运,等那本看完再看这本
  •     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的部分真的好看极了。人物部分略无聊。
  •     不知道当初这本书为什么要定这个标题
  •     一个很坏的乐观派的1234
  •     我好像是远远的看到了,但已经很不错了。。。
  •     想不到阴差阳错借到了英文版,又不晓得猴年马月看完了。看完了大部分,只能说老爷爷很狡猾,艾大叔挺无奈。读这类书应该做点笔记的,否则很容易迷失。
  •     怀念那个温暖的引导感
  •     访谈免不了支离破碎与重复部分。讨论民国一些人时梁老应该有所保留了。他对自己人生无怨无悔的态度是值得钦佩羡慕的。我对他的哲学研究有些感兴趣了
  •     英文的,读起来有些困难,本来英语也不怎么样,但是里面的内容有非常吸引我,不得不读,所以心情很纠结,拿本字典,边翻译边读,这才看了一半,慢慢看吧。
  •     虽然是英文版看着吃力,但是很喜欢
  •     说真的,还是年纪大了,很多时候,一直絮絮叨叨,翻来覆去。
  •     这本书是我看了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后想进一步了解梁才购买的,是英文版,里面有不少鲜为人知的内容,特别是对我这个年龄(50以上)的人而言。我同时向读者推荐此书。
  •     其實是中英版
  •     中庸之道
  •     艾的提问不是太到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