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或想象的人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艺术 > 电影或想象的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549506910
作者:[法] 埃德加·莫兰
页数:256页

章节摘录

电影之所以充斥和渗透着灵魂,之所以受到情感参与的建构和限定,这都是为了满足某些需求。我们已经感觉到,这便是对想象、梦幻、魔力和美感的所有需求,而这些需求是现实生活所不能满足的。自我逃避的需求表现为试图隐身他处,忘记自身的局限,更好地参与到世界中。总而言之是借逃避自我来发现自我。发现自我的需求表现为力图强化自我,把千百个想象中的非凡人物当作自己的化身。这即是说,发现自我是为了逃避自我。为了发现自我而逃避自我,为了逃避自我而发现自我,让自己以他人的面目出现,躲避在自身的内心世界里   我们是否可以说,电影艺术的“特性”就在于它能为自我逃避和自我发现提供无限的可能性:世界触手可及,宇宙组合千变万化。爱情和冒险的主人公让观众看到了自己的化身,并为之兴奋不已。  电影艺术向所有参与行为开放,它能够满足任何主观需求。因此,按照安齐厄的说法,电影是满足情感需求的理想技术。的确,在各个文明层面和所有社会中,电影都已成为这样一种技术。一种实用技术成了一种满足情感的技术,这种转变难道不值得我们探讨吗? 电影放映机通过发挥影像的潜在魔力吸引了观众的参与,并最终演变为电影艺术。摄影术的分化是最初的起点。使影像活动起来并投射到银幕上,由此便开始了一连串的遗传激发进程。影像的魅力和展现在眼前的世界造就了一种表演;这种表演则激发了神奇的想象;影像和想象又促使影片形成新的内部结构:电影艺术就是这一进程的结果。电影放映机刺激了参与;电影艺术进一步促进了参与,并使投射-认同得以在人类-宇宙同态中充分发展和彰显活力。  在这场彻底变革中,魔力、主观、情感和美感受到了质疑。对这一问题的分析颇具难度。上述概念在被接受和运用的过程中便被物化和半神化了。人们必须明白,魔力、情感和美感并不是本质,而属于参与过程的时段和方式。我们看到,魔力为电影建构了新的情感天地,情感造就了新的魔力世界。而美感则使魔力变为情感,使情感变为魔力。  电影在具有魔力的同时也具有了美感,在具有美感的同时具有了情感性。上述字眼都可以相互转移。作为光影表演机械的变形,电影艺术也是原始魔法千百年内化过程的产物。它在一场新的魔力迸发中诞生,但这属于趋于平息的火山最后一次喷发。我们应当把这些神奇现象看作“某种情感语言的符号”。魔力是感情的语言,也是美感的语言,我们在下文将会谈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只能借助魔力和情感的相关性对它们的概念加以定义。而美感的概念则存在于上述多重相关性中。当一种文明不再相信自身的客观现实,而一味热衷于想象时,审美便会成为参与的梦中庆典。  保罗•瓦莱里对词语的感觉令人钦佩,他指出:“我的灵魂附着在一张强大和动荡的蛛网上,并参与到网上幽灵的激情中。”灵魂、参与、幽灵,这三个关键词把魔力和情感与人类学的行为,即参与结合在一起。带有我们文明特点的参与过程有着非同寻常的起源:最具主观性的感情渗透到最具客观性的摄影影像和机器中。

前言

一阵铃声向我们发出邀请。在众多店铺中,只有这家店铺展示出巨幅头像,以及接吻、拥抱和骑马的照片。我们走进一个黑暗的人造洞穴。一束发光的尘埃投射到银幕上,并在上面舞动起来。我们的目光立即被它吸引住。它开始活动起来,把我们带入一种漂泊的冒险:我们在时间与空间中穿越,直至庄严的乐曲冲淡了银幕上的阴影,使之再度变白。我们一边向外走,一边谈论着影片的优点与不足。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奇特的,电影最初的神秘就蕴藏在这种司空见惯之中。令人吃惊的是,这种明显现象并不令我们惊奇。实际上,是司空见惯“蒙住了我们的双眼”,使我们变成了瞎子。布莱希特曾写道:“任何所谓惯常事物都应使你感到不安。”这句话不仅涉及人文科学,也应涉及电影科学。我们应当全面地把握电影现象,而在我们意识中的电影艺术和制片工业只能算是电影现象的表面部分。然而,这表面的部分既显然又晦涩,并与我们人类的本质混同在一起。人类的本质同样既显然又晦涩,例如我们的心跳、我们的激情。所以,正如让•爱普斯坦所说:“我们并不了解自己对电影的无知。”如果把他的话加以补充或压缩的话便是: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了解什么。一层薄膜把电影人与智人隔离开来,正如它把我们的生活与意识隔离开一样。探索电影,完全从人文视角来观察电影,这便是我们研究的目的。如果这个目标显得过于宏大,那恰恰是因为对真理的需求本身显得雄心勃勃。本书试图用生成人类学的方法进行阐述。这种方法在理论上仍有待验证:它若能有效地阐明所研究现象的统一性和复杂性,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性。我之所以能进行这项研究是由于有国家科研中心的支持。我要感谢国家科研中心批准我在社会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框架内着手和完成这项工作。我还要感谢我在社会学研究中心的合作者苏珊•谢夫曼和克洛德•福莱尔,她们曾给予我经常性的帮助。我同样要感谢那些向我提供了最宝贵的支持,即信任与自由的人。他们是马克斯•索尔、艾田纳•苏里欧,尤其是乔治•弗里德曼。我要对弗里德曼表示特殊的谢意,这本书当然应当奉献给他。

内容概要

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法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法国教育部顾问,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和哲学等方面均有重要著述问世。莫兰针对西方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重分析的思维传统,尝试以一种被他称之为“复杂思维范式”的方法思考世界与社会,进而对人、社会、伦理、科学、知识等进行系统反思,以期弥补各学科相互隔离、知识日益破碎化的弊端,这一思维范式在欧洲、南美及英语世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书籍目录

再版前言/ 001
序言/ 011
第一章 电影与飞机 / 013
第二章 影像的魅力 / 021
第三章 从电影放映机到电影艺术的转变 / 053
第四章 电影的灵魂 / 089
第五章 客观存在 / 119
第六章 梦幻与现实的复合体 / 151
第七章 一种理性的诞生,一种语言的兴盛 / 173
第八章 人类半想象的现实 / 201
参考书目 / 217
译名对照表 / 246

编辑推荐

《电影或想象的人》编辑推荐:法国著名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探讨电影与人类学的经典之作,深入分析电影的本质,探讨人类建立在想象之上的精神世界,所有热爱电影的人都应该阅读《电影或想象的人》,它让我们知道我们对于银幕的狂热所为何来,也让我们明白,电影来自我们的想象,却最终映照了每一个人的生活。

作者简介

本书试图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电影,或者说,通过电影研究来探索人类的精神和社会,这种研究思路最终将电影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即人类的精神和外部客观现实的问题,从而使本书的价值并不局限于电影领域,为人类学的研究开拓了全新的方向。
题解:
“只有电影艺术出现后,想象过程才得以原原本本和完全彻底地显露出来。我们终于能用形象表现我们的梦幻了,因为这些梦幻已附着在实际的材料之上。这种梦幻还会反过来塑造我们清醒状态的生活,它们教我们如何生活或如何拒绝生活。”
“电影艺术和电影工业只是浮现在我们意识中的局部现象,而我们的责任是要把握这一现象的全部。然而,这一现象既显著又晦涩的潜在部分与我们自身的本质融合在一起。而我们的本质同样既显著又晦涩,例如我们心脏的跳动和我们心灵的激荡。深入探讨电影,从其全部人类性去思考电影,这便是本书的目的。”
——埃德加•莫兰

图书封面


 电影或想象的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是需要静下心来读的书。关于电影,魔力,灵魂有比较有意思的解读。从投射-认同的角度来看魔法真的比较有意思,在这个层面上,有点哲学的味道,不知道为啥叫做社会人类学评论? 或许是因为我不懂社会人类学为何物吧。
  •     (一)电影:想象的或现实的?       米特里曾完成了电影理论的第一次综合,即爱森斯坦与巴赞的综合、蒙太奇与长镜头的综合。麦茨的出现将电影理论引向了另一个方向,从此,对于电影的比喻,除了取景框和一扇窗之外,又多了一面反射灵魂的镜子。      电影是现实的,抑或是想象的?不同的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坚持,或者干脆放弃这种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无谓争执,只从电影的形式与风格本身着眼。       法国的人类学家埃德加·莫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为电影学者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新选择,他在《电影或想象的人:社会人类学评论》一书中提出,电影显然既是现实的,又是想象的。而且,恰恰因为电影是现实的,所以才可以被想象;因为电影是想象的,所以才能反映现实。      莫兰相信电影的现实与想象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正如同他相信人类的本质在于实践与想象。电影为何如此?因为人类正是如此。作为一个人类学家,莫兰以电影来研究人,又通过人来思考电影。      在书的最后一章《人类半想象的现实》中,莫兰不仅试图将巴赞与麦茨综合起来,他甚至试图要将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综合起来,将想象与实践、梦幻与工具综合起来。从这个角度说,他的确与另一个著名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遥相呼应着。      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中曾坦言,自己的思想深受地质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影响,而且在他看来,三者的本质是一样的:“这三门学问都要面对同一个问题,即感觉与理性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而三者的目标也都一样:想达到一种超级理性主义,把感觉与理性整合起来,同时又不使两者失去其各自原有的一切性质特征。”      我不懂地质学。但莫兰显然在电影之中看到了列维·斯特劳斯在地质学中所看到的那种统一性:“在电影方面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式掩盖了现实与想象复杂的统一性和互补性,使它们成为了相互排斥的概念。此外,这种思维方式还以分离交替的方式破坏了电影的独特性:电影既是艺术又是工业,既是社会现象又是美学现象,这些现象既能反映出我们时代的现代性又折射出我们精神的古老性。”      莫兰是如何论证这一切的?(二)木乃伊情结与上镜头性在巴赞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那篇文章里,巴赞已经将人类还原现实的渴望与人类心理的木乃伊情结联系起来。在巴赞看来,影像所显示出的现实主义特征,本质上是源于心理的而非现实的:“从巴洛克风格的绘画过渡到照相术,这里最本质的现象并不是单纯地物质完善,摄影在模仿色彩方面还远不及绘画(巴赞时期的摄影是黑白照片),而是心理因素:它完全满足了我们把人排除在外而单靠机械复制来制造幻象的欲望。”莫兰正是在此基础上说:“由此可见,主观增值能通过客观表象来实现。甚至可以说,主观增值在这里起到了加强影像的客观性,即具体外在表现的作用。”他接下去又说:“照片是一种物理影像,但颇具精神性。”人类赋予影像的主观增值、或曰精神性是什么?莫兰用了一个久远的电影理论名词:上镜头性。上镜头性是法国电影先锋派时期,由路易·德吕克所提倡的一个概念。但对于这个概念,德吕克其实一直也语焉不详。在德吕克看来,影像在客观反映现实的同时,“偶然”产生了一种艺术感染力。但这种感染力是如何产生的?德吕克并没有详细说明。但上镜头性这个名词本身已经启发了我们:照相与精神(上镜头性这个词在法文原文里由照相和精神两个字组合而成)。巴赞对于上镜头性有着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摄影机镜头摆脱了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貌,吸引我的注意力,从而激起我的眷念。”因此,上镜头性恰恰是排除了人的精神对客体影响之后的结果。莫兰显然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既然巴赞也承认,影像的现实性和客观性是人类心理作用、精神作用的结果,那么影像的艺术感染力又怎么会是排除了人的精神性的结果呢?莫兰在书中的第五章谈电影的客观性,而这些客观性无一不与精神性相联系:无声影片能够讲话、黑白影片不乏色彩、二维银幕呈现立体感,银幕上巨大的头部特写镜头,在观众看来也能被还原成正常人头部的大小尺寸。其实,这些现象早在格式塔心理学时期就已经引起学者的注意了。因此,“主观增值加强了影像的客观性”,电影的现实主义与人的精神性息息相关。同时,恰恰由于影像不同于以往艺术作品的强烈的客观性,又使之成为实现主观增值最好的载体,激发人的精神性。(三)能指与化身人类最强烈也最普遍的欲望,无疑便是永生不死。这个欲望成为了巴赞和麦茨的联系点,因为木乃伊情结与想象的能指皆是源于永生不死的欲望。麦茨为什么说电影影像是能指的?因为电影以不在场的方式表现在场。麦茨认为,电影比起其他艺术形式要调动更多的知觉(比如音乐只需要听觉,绘画只需要视觉),因此电影可以被称为“所有艺术的综合”,但电影的本性却在于,电影所调动的所有这些知觉,都不是亲自在场的,无论是它的声音、它的画面、还是它里面演员的表演,都是被刻写在一个摄制的空间中。无论再怎么荒诞不经的戏剧,舞台上的演员和舞台上的桌椅都是真实的,而再现实主义的电影,里面也只是充满着现实事物的影子。因此麦茨得出结论说:“如果说电影中有一个虚构的所指,那就是以不在场的方式来表达在场,它从一开始就是能指本身。”麦茨接着说,从感觉而言,电影比起其他艺术形式“更具有知觉性”,但实质上电影比其他的艺术“更少知觉性”,因为它的知觉性全是虚假的。知觉活动是真实的(我们在看电影并感知到声音和画面,这不是幻觉),但知觉到的并不是真实物体,而是它们的影子。但将实物变为影子,恰恰是人类把实物从时间之河中拽取出来的唯一方式。莫兰对于照片的心理学效果尤其感兴趣。他说:“我们把照片珍藏在身上或存放在家里,还会向别人炫耀说:‘这是我母亲、我太太、我的孩子们。’(意味深长的是,我们从不说这是他们的影像。)我们这样做并非是为了满足外人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表达我们与亲人重逢的快乐,再次体会他们的存在,感到他们就在自己的身边和心中。”影像,使得不在场的人和物继续“存在”,哪怕这种存在被麦茨看做是一种“能指”(指向那个真正存在、但不在我们身边的实体)。但莫兰绝不仅仅将影像看做是冷冰冰的“能指”,在他看来,影像承载了被摄物的情感,承载了观看影像者的精神性,因此,影像变为了一种“化身”。影像不仅仅是一个能指,它也具有了存在的性质,甚至有时候,化身会摄取被摄实体的力量,比被摄实体更加“实在”。莫兰所举的例子是好莱坞的明星们。他说:“明星们有影片里的和现实中的两种生活。实际上,影片里的生活在逐渐控制和吞噬现实中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电影明星都必须可以效仿他们在影片中的生活……合同中甚至规定他们必须效法在戏中扮演的人物,似乎戏中人才具有真实性。”而最能佐证这段话的无疑是好莱坞所谓的“超人魔咒”。出演过超人的演员,往往终身被这个角色所定型,他作为一个人甚至一个演员的身份被逐渐抹除,而人们只会记得他是超人。乔治·里弗斯则是为超人魔咒付出最大代价的人,他以自杀来试图摆脱超人对他生活的影响,但媒体最终对他的报道却不是“演员乔治·里弗斯自杀身亡”,而是“TV版超人自杀”。至死,他都被超人所取代,他成了超人的影子。讽刺的是,乔治·里弗斯的故事最终被好莱坞改编成了另一部电影《好莱坞庄园》,这一次,他成了别的演员的化身,而别的演员则成了他的影子。所以,莫兰认为影像是化身而不是能指,化身是一种存在,而且力量强大,它有时候会庇佑人,有时候会毁灭人,化身正是我们所恐惧的幽灵、暗影。如果一定要说化身也是一种能指,那么,这种能指的力量足以彻底吞噬所指、取代所指。这就是为什么照片能够逐渐取代中国灵前的牌位(至少我家里现在是对着先人的照片上香、敬拜,而不再是牌位),为什么恋人互相交换照片(以作为一种彼此被对方所占有的仪式),为什么我们外出旅行,照相机成了一种护身符,而对那些陌生、神秘、壮观、美丽的事物和景象拍照成了一种表示自己曾经占有过它们的仪式。因为,影像是一种化身、是一种客观存在。(四)结语:巴赞与麦茨,或马克思与弗洛伊德在莫兰看来,巴赞和麦茨基于同样一个原理却各自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一个只看见被复制的现实,一个只看见复制行为本身。但这背后却是同样的欲望:人类试图永生不灭。这个欲望产生了木乃伊情结,这个欲望也使得人类通过各种艺术、宗教仪式来以不在场表现在场。这就是莫兰通过电影所看到的人类。通过对电影的研究,莫兰发现“是魔法乃至想象开创了与世界的积极交往”、“人类精神对世界的参与离不开想象的繁荣”、“知识与神话、智慧与感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这些结论,都是列维·斯特劳斯在对原始部落的图腾制度的研究中曾经得出过的结论。图腾正是是原始人类的“化身”(莫兰所定义的化身),也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的实践。图腾沟通了人与自然:通过图腾,自然获得了“人化”,可以为人所控制、为文明所规范;同样通过图腾,人类从自然中汲取了野性的力量,获得了突破社会规范的能力。图腾成为了人类与自然的沟通交流媒介,而这个过程不仅仅是通过想象,也必须借助实践。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原始人中,也体现在现代的宗教之中。十字架就是现代(西方)人的图腾。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即是神。但道成了肉身,变成了人,这就是耶稣。耶稣就像原始人的图腾一样,他在本质上是属神的,但他的肉体让他具有了人性(耶稣在被钉十字架之前,在客西马尼曾经软弱犹豫过,这正是他人性一面的表现)。于是,耶稣成了沟通人与神的媒介。这样的例子还可以找到很多,人类通过想象,将自己“化身”为一个中介物,通过这个中介物与自然、神、永恒联系在了一起。在这里,我也想借用一个词,叫做“补完”(我是《EVA》的粉丝)。人类通过化身而补完了自己。莫兰在书中,将人类称为“半想象的现实”,人类是不完整的,所以人类需要补完。任何一种动物,都有一种最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与这种动物天生的一些功能相搭配。所以,动物是具有确定性的。然而人类呢?人类没有任何独特的功能,所以也没有专门配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动物是在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里发挥自己天生的功能,而人类则是改造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因为人类没有规定性,所以人类可以在一切环境中生存。动物是定型的,无需创造,只需要根据遗传,就可以再专属于自己的领域中生存。而人类没有专属于自己的领域,人类可以将所有领域改造成自己生存的领域,无论是天空、森林、海洋、沙漠,甚至是北极冰川中也能看到人类的身影(爱斯基摩人)。难怪在《黑客帝国》里,斯密斯说人类不像是动物,更有可能是病毒。所以,马克思说,人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创造的。因为人类不实践就无法生存、不创造就无法生存。人类必须不断地发展、学习,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开拓新的领域。因为人类没法像动物一样,仅仅依赖自己天生的功能,就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伊甸园。人类是被伊甸园驱逐出来的罪人,必须汗流浃背,才得糊口。但不定型、没有规定性的人类,是永远孤独的。人类总是要不断地发展,但人类渴望永恒。自然不愿意定义人类,人类就定义自身。人类通过文化将自己补完了。于是马克思又说,人类没有本质,人类的本质就是实践,如果还要再找一个人类的本质,那么人类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将没有确定性的人确定了,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自己的本质,找到了自己的“身份”。马克思认为这种社会身份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的,但弗洛伊德、拉康和列维·斯特劳斯却指出,这种社会身份的获得,还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在莫兰看来,还有什么,比起电影更能象征着人类的这种本质呢?它是基于机械、工业和实践的,它又是基于精神、化身和想象的。电影与原始图腾和现代宗教的类似性,早已说明,电影正是当代人的图腾和宗教。所以,电影既是现实又是想象的,正如同人类既是实践又是想象的。

精彩短评 (总计73条)

  •     我感觉对我很有用
  •     人类学家对影像中现实与虚构、理性与感性、原始与现代、技术与美学的重新整合。运动和辩证是他的方法论,也是电影自身开展的方式。
  •     所以,你们都读懂了?!……
  •     不懂算电影还是人类学。用人类学的视角去研究电影,其实跟用电影的手段去研究人类学一样,贯穿的都是现代人类学的基本方法论,即跨学科研究,推而广之,任何学科都是这样,任何行业都可以如此。学习学的是方法论,而非死记硬背。
  •     书目和参考文献很有趣。
  •     看不懂
  •     纯粹的哲学书啊!读的时候很high,读完了什么都没记住。
  •     好书
  •     交叉了交叉了交叉了交叉了
  •     为什么这样译后的文章如此难以阅读?
  •     不怎么瞧得起电影之作
  •     莫兰的这本书讲电影和人类学,对这两都有兴趣的可以买
  •     它哪是人类学吖,应该算是哲学吖。。:
  •     电影有灵魂么?//////特么一直保持干干净净的一本书最后看完了给弄脏了!麻痹的!
  •     艰难读完,感觉作者当时写这本书时,连自己都在鄙视自己——“尽管这是不务正业啊但我就是觉得电影好玩儿”。
  •     挺不错~好书~值得一读~但是学术性比较强~
  •     现实魔法,情感参与,精神交往,人类宇宙
  •     这是一本大众读物
  •     书被我弄脏了 伤心
  •     专业书系列
  •     语言不艰涩,相反很迷人的论调
  •     表示只是因为是电影书
  •     总觉得使用人类学分析现代事物会有一股浓浓的神棍感,很多话初看很有道理细细一想觉得作者只是绕了个圈呀……不过可读性倒是挺高的www。觉得如果写一本虚拟的未来世界里的人类学著论会是很有意思的书吧。现在的憧憬、亘古的幽灵、未来的真实里的梦幻。
  •     看了很多年电影,特别是现在这么多人喜欢看电影。确实应该讨论下人们为什么会喜欢看电影,相比其他的媒体,为什么电影如今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     讲电影理论带到了新的高度!
  •     有点过时了
  •     挺有趣的一本书,从人类学的角度谈电影,还讲得如此浅显易懂,真的有大家的风范。
  •     不是太懂
  •     现实的想象或想象的现实?
  •     理想国作品
  •     人类学的书,外行看个热闹吧
  •     爱不释手的书,不在于它提供的实际知识,在于它能用文字的美妙阐述一个暧昧不明的关系。
  •     貌似要好好看里面的内容 较有深意 快递很快 不到一天就到了
  •     梦幻是蓄积物质和星宿物质,它们从我们身上汲取养料并滋养我们。保有敬畏,持续学习。
  •     买来的时候还以为是纯粹的关于电影的书,结果读了才发现是融合了人类学和社会学来解读电影,所以也略微晦涩一些;已经习惯了电影的一切,读过此书之后,才发现电影的一切并不是理所应得,如果我们生活与从放映机到电影术到电影艺术的时代,一定会更加赞叹和感激电影的魅力。
  •     感觉是电影符号学主流观点的补充说明,很难说有特别的惊艳之处。姑娘们爱自拍的行为应该也可以算作一种通过镜像变形以期获得想象和情感满足的行为,而广电总局的领导们看过的话,一定在小黑屋里默默地想:嗯,加强电影审查是正确的。
  •     价值不大
  •     值得重读
  •     书很好,有密封包装, 很喜欢!很好!
  •     莫兰是写“教育的七个黑洞”作者,没想到半个世纪前就已经写了电影人类学的杰作,至今还没有看到这样优秀的电影人类学研究著作,大师就是大师!收藏了,感谢主编、译者和出版社,希望多出经典著作,会给我们真正的启迪。
  •     这本书让我在读的过程中兴奋到战栗,作者开阔的文化视野使得他能在巴赞和麦茨之间、马克思和李维史陀之间找到一个交界,而这个交界正是电影或者人类本身。电影既是现实的也是想象的,正如同人类既是实践的也是想象的。唉,读书学知识什么时候能达到作者这样的见识啊!
  •     里头说的东西一点也不让我激动。目前看来,我不喜欢这样的形式。
  •     与其说是评论集,不如说是教科书。按照教科书的体例在分解电影在视觉传播的发展历程所居的位置,不乏放映机技术决定论的要素,而人类学的文化隐喻则是化身、魔法等概念的同义反复,什么主体性、主体参与、运动觉在马哲里拗得不要不要的了,不如更名《胶片简史》好了,学院派吃津贴偷懒的那一套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     角度独特。最后三分之一稍微有点重复。
  •     哲学意味颇浓的一本书,从电影的角度阐述了想象,又从想象的层面引发了电影。或许我们应该感谢电影艺术的出现,让想象之翅膀插入心中,向着天空的方向自由翱翔。
  •     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电影
  •     很好,即使是电影外行读一下还是有收获的。
  •     匆匆翻过,人类学的视角,将电影与人类的精神与社会的本源相联系。50年代的作品,不知道在电影研究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人类学的研究谱系上是什么样的位置
  •     学电影的研究生朋友推荐的,他觉得不错
  •     非常适合学习电影或者社会人类学的或对其二者有兴趣的人来读。
  •     人类学家眼中的电影
  •     明显感觉到译者自我创造的痕迹,但是基本能窥视到莫兰的意图。艺术源自想象,一种精神创造的力量,在人和宇宙的辩证关系中绽放成审美的艺术,能看到其诞生发展过程的艺术,则是唯一能显现这个辩证过程的艺术。电影不是现代艺术,而是最后一种古典艺术,感叹最后的书单,能读完的都是天才
  •     据说她快看完了,哈哈
  •     中文太晦涩 法语真的是很严谨的语言
  •     实在读不下去,反反复复使用的那些投射--认同,一方面让我想到精神分析,又作出人类学的阐释和想象,折磨,对于我理解电影来讲,意义还价值还待有人启发!
  •     好
  •     电影背后强大的社会学原理。
  •     这是一本过于高大上的书,其实,作者套用这么多社会学、人类学理论,就是在说明电影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虽然电影还原表现了一定的客观真实,但是电影的镜头、音乐通过动态展现、不同角度拍摄、剪辑等手法可以突出部分主题,来达成投射人类某种认同的作用,而这种艺术形式,是人类历史上一直以来艺术形式的延续和神话,是半想象的空间。本书对于应考帮助有限,如果热衷社会学或人类学,倒是不妨一读。
  •     埃德加·莫兰的书籍在大陆不是很多,但是我说喜欢电影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
  •     专业化,学术化,值得思考和借鉴。
  •     还是法国范儿好,我喜欢。
  •     法国莫兰关于电影的书
  •     没有逃脱一种艺术的测不准现状,对于一种迷人的东西,总要强加一套术语、理论和分析系统,通过表格和图形以及象征和现实投射体系,复杂地描述一种视觉的迷人,而这迷人其实不在语言系统,而在视觉,诠释只能通过视觉诠释。
  •     电影,反映的是社会和文化的内在流动的过程。电影之所以能展演世界,其实是因为电影本身就是世界。
  •     玄乎······
  •     埃德加·莫兰这位非正统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讨论起电影来总能带给人新思路和启发。
  •     折射理论蛮有意思的,其余可读性为零
  •     是作者对学科新领域的尝试,有些地方比较复杂,需要影视学和人类学社会学符号学的积淀
  •     比较专门的一本书……
  •     用社会学来讲电影。不是非常晦涩,读着很着迷,文字非常好,大开眼界。
  •     伟大的电影
  •     ①读完就觉得文字优美,但抓不到重点,概念太强,论述的理论放在今天其实都很浅显简单,放在人类学社会学的语言下,怎么就这么绕口呢?②难道是我没读懂?我承认我真的没怎么明白,一本书看完,居然没能记住几句重点。③一本书也就那么几句话,投射,反应,人的感知和梦境,现实与想象。
  •     “我们梦幻的形象终于首次由机器投射和表现出来……这种梦幻还会反过来塑造我们清醒状态的生活,它们教我们如何生活或如何拒绝生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