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孩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第五个孩子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305053733
作者:莱辛,lessing, D.
页数:181页

章节摘录

  远离诺贝尔奖的人们——多丽丝?莱辛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  2007年12月7日  张子清译  我站在门口望着满天滚滚的沙尘暴,我被告知说,那里依然有没被砍伐的森林。昨天我驱车数英里,穿越被大火燃烧过的树桩和灰烬。1956年,那里有着我所看到的最美的森林,如今全被毁灭。人们得吃饭呀,要有燃料呀。  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津巴布韦西北部,我访问过曾在伦敦教书的一位教师。他在这里如同我们所说的“帮助非洲”。他是一个比较有理想的人,在此地学校的所见使他震惊得患了抑郁症,难以恢复过来。这所学校像其他的学校一样,是在独立后建立起来的。一排四间砖砌的大教室,直接砌在沙泥上,一,二,三,四,顶头的半间是图书馆。教室里有黑板,我的朋友把粉笔放在衣袋里,否则便被偷走了。学校里没有地图或地球仪,没有教科书,没有练习簿,没有圆珠笔。图书馆里没有小学生爱读的图书,只有从美国大学运来的大本子书籍,很难翻阅,是些从白人图书馆里剔除出来的处理书籍:一本本侦探小说,《巴黎周末》、《运气找到了爱》之类的书。  一只山羊在枯草里觅食。校长贪污该校基金,被停职。我的朋友没有钱,他的薪金一拿到手,教师和学生们就向他借钱,可能就再也不还了。这里小学生的年龄从6岁到26岁,年龄大的学生小时候失学,到这里补课。每天早晨,一些学生不论下雨还是晴天,要跨越河川,步行许多英里来到这里。村子里不通电,他们晚上不能凭燃烧干柴的火光做家庭作业。女孩子上学前和放学后得去取水做早餐和晚餐。  我坐在我朋友的屋里时,大伙儿害羞不进来,他们都向我要书。“你回到伦敦后,请给我们寄书呀,”一个小伙子说道,“他们教我们念书,我们却没有书可读。”我遇到的所有人都向我要书。

媒体关注与评论

  《第五个孩子》是本让人毛骨悚然,却也让人欲罢不能的书。多丽丝·莱辛以清晰的文字及高度的说服力,描写一个家庭里奇特、异质的小孩,而轻描淡写的手法更增添其恐怖性。  ——《星期日泰晤士报》  《第五个孩子》拥有梦魇般的张力。介于自然主义叙述式的家庭生活记录与师法科幻小说的寓言之间。一本完美的恐怖小说,读它,战栗不已。  ——《独立报》  有力的寓言,像科学怪人或人身牛头怪的故事,激起读者各种不安。它的力量来自寓意深长而非八股教训。《第五个孩子》勾勒了令人忧惧的景象,忠实反映我们所处的世界,令人不寒而栗。  ——《星期目电讯报》

内容概要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年10月22日—)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 在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这位英国女作家。其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观点犀利,见解新颖,极具挑战性。关于莱辛作品的哲学思想及其小说形式联系的评论,试图探讨她的生命哲学理念及其小说形式的关系,对莱辛提出的漩涡与喷泉、“双姓同体的人”和“大家人物”、流动的时间、比喻的世界和苏菲主义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其代表作品为五部曲:《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们》、《简述下地狱》、《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简·萨默斯日记》等。获奖原因为“因其将自己的怀疑,激情以及幻想投入在对分裂的文明的审视上。

编辑推荐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风格多变,在欧洲各国获得多种文学奖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本书是她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在本书中,作者运用恐怖小说的结构模式,探讨面临黑暗力量时,人性的正面与负面。有别于悬疑、刺激、性等刻板化描述,作者用一个正常家庭如何对待异于常人的小孩,阐述邪恶的本质,直指人性幽微处,勾勒出共同的不安、惶恐与困惑,充满戏剧张力,令人不寒而栗。

作者简介

《第五个孩子》是莱辛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充满哲理意味的“恐怖的好小说”。小说讲述的是当一个异于常人的孩子诞生后,和睦家庭随之发生的变化。莱辛将主人公班置放在一个渴望幸福、快乐、安定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中。在书中,大卫和海蕊一结婚后,渴望多子多福,生了4个孩子后,家庭生活和乐融融。但海蕊怀了第五个孩子班时,身体出现异状。等到班出生后,即具有蛮力,随时要攻击其他孩子,加上他的反应又异于常人。此时,整个家庭便面临重大的转变,家人日益陷入恐慌。父亲大卫终于无法忍受。将班送到了所谓的“疗养院”,在那里班受到监禁,并受到不人道的对待。终日牵肠挂肚的海蕊又将班接回家中,短暂平静之后的家庭再次陷入恐慌和怨恨。莱辛以极其简洁流畅的叙述风格,写出了让人欲罢不能的《第五个孩子》,探讨面临黑暗力量时,人性的正面与负面。有别于悬疑、刺激等刻板化描述,作者用一个正常家庭如何对待异于常人的小孩,阐述邪恶的本质,直指人性幽微处,勾勒出共同的不安和惶惑。
《第五个孩子》的续集《浮世畸零人》则描述了长大成人后的主人公班的遭遇,他对温情的渴望,对寻找同类的希望,无不令人伤感唏嘘。

图书封面


 第五个孩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从故事的开端,我们就已被告知,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大卫和海蕊是社会中的异类,他们保守,死板。两个类似的孤独灵魂彼此吸引,并无比热衷于生育孩子,铸造一个十分温馨热闹充满爱的家庭。 结婚后的几年也的确如他们所愿,四个孩子美丽乖巧,每一次家庭聚会都让他们乐享其中,渐渐的,小说里的他们以及故事外的我们似乎都已经忘记了,海蕊和大卫,最开始绝缘于人群的模样,他们似乎已经摆脱了“异类”的标签。直到,第五个孩子诞生。 第五个孩子来得让大家都意外,并非计划之中到来的孩子。海蕊怀孕期间就已经受尽折磨,一反往常。孩子出生后取名为班。班注定是个与其他孩子截然不同的“异类”。他力大无穷,智力发育迟缓,甚至带有伤害他人及动物的残忍天性。大卫不承认那是他的孩子,哥哥姐姐们也不承认那是自己的小弟弟,亲戚们风言风语,都说班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甚至是另一种奇怪的物种。更让人寒心的是,海蕊自己也这么认为。而且,海蕊更成了千夫之指,仿佛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当大卫和亲戚们安排好一切,将班送走后,他们一家六口又重归往日的幸福安宁,他们才意识到,原来班的到来掠夺了他们如此多的幸福。即使作为故事的读者,我都觉得,不如就这样吧,班这种异类的存在就是会不断给人带来伤害,所以不如索性当作这第五个孩子从未来过这世界上。可是,作者莱辛没有放弃他,让即使承受着巨大痛苦也仍无法压抑母性天性的海蕊救回了班,从一个遭遇非人待遇的地狱中救回了班。 海蕊从此更悉心照料他,而她遭受的非议,家人的指责也便更甚于从前。后来,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了独立的能力,都迫不及待地离开班,离开这个家。海蕊和大卫那个从前幸福温暖的家渐渐地支离破碎,不复从前。 可是,班从“地狱”回来之后,也可以看得出他很努力地去学习普通人过正常的生活,当他认真学习说“你好”,认真学习保罗复述电影内容的时候,的确让我感动。他无法选择异于常人的天性,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但是大家在忍受着他带来的所有不适应感的同时,班自己也在很努力去迎合身边所有人所认为的正常人的生活。然而,最终,他还是无法勉强,无法适应。 他找到了社会上另一群和自己一样的异类,他在他们之中可以释放自己的天性,不受拘束。 小说最后的口吻似乎是从海蕊的角度,又仿佛是作者本人的角度。班以及那群孩子已经不知何去何从,不知道在社会的哪一个角落里做着法理难容的坏事,但是,作者莱辛只是由他们去,并没有给他们一个最坏的结局。他们是社会里一群无法被教改的异类,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权利仅仅因为他们与自己以及大多数所谓“正常人”不一样而给他们判以死刑。
  •     《第五个孩子》The Fifth Child是1988年写就的一部小说,应当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恐怖的悲剧。小说描写了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在诞下第五个孩子——一个怪胎——之后发生的变化,人性的阴暗面在小说中被生生揭露出来,残忍得令人眉头紧皱,手脚痉挛。小说的主角是一对夫妇,生活算不上富有,但希望生很多很多孩子,所以负担会很重。丈夫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异后又分别再婚,所以他有两对父母,其中一对父母很富有,所以能支持他们住在大房子里,生养多个孩子——尽管几乎所有的亲戚不赞成他们多生孩子。在诞下前四个孩子的时候他们觉得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大房子,很多孩子,每年圣诞节、复活节都有很多亲人到大房子来度假,大家热热闹闹,幸福美满。一切祸起在第五个孩子,班。当班还在母亲的肚子里的时候就异常躁动,踢得母亲痛不欲生,不得不经常服用镇静剂让腹中胎儿安静一会儿,怀胎八月,早产诞下班。在班出生的时候,夫妻俩没有了以往迎接新生儿的喜悦,这是一个怪胎,与其说是个婴儿,还不如说是一个侏儒或小怪物。班生性暴戾,躺在婴儿床里都把第四个孩子保罗的手强行拉进栏杆扭成重伤。圣诞节、复活节的派对还把亲人访客的狗和猫勒死,令人头痛不已。所有的亲人一听说班都感到恐惧,最终他们受不了这个天生怪胎,把他送进所谓的“疗养院”里,还是小孩的班在那里接受非人的待遇。他被束身衣缚住,每天被注射大量镇静剂。那里的孩子全是怪胎,全是被父母遗弃的畸形,他们通常都活不久。在班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家里恢复了平静,但是女主角忘不了班,她无法想象班在那个地方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于是有一天,她冲动地跑去把班接了回来。原本就暴戾的班回来后变得更加异常。他开始恐惧一切事情一切人,尽管一段时间后他慢慢平静但是他仍旧是个怪胎。班在这个家庭里注定是一个噩耗。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四分五裂,孩子们会长大,他们都不愿与班一起,孩子们有的去了祖父家有的去了寄宿学校,而保罗,那个被班扭伤手臂的孩子,由于恐惧得了心理疾病。丈夫为了孩子的学费为了支撑家里四处奔波,这个家,女主角和班是一边,其他人是另一边,显然,女主角被视为罪人和背叛者。班慢慢长大,但是他在学校里没学到任何东西,他就像个出现“返祖现象”的怪人,是野兽。班后来上了初中,结识了很多不良少年。逃课,打架,偷东西。天天聚集在家里,或者离家出走。这部小说以女主角的视角,讲述着这些冷酷的事实。这样一个原本应该正常的,幸福美满的家庭,忽然之间降临一个怪异的孩子,他们能有什么反应,他们应该有什么反应?在道德与现实之间的迷惑,在母爱与家庭之间,女主角进退两难受尽艰辛。其中透出的各种复杂的思考令人深省。读者不由得将自己置身于主角的角度,一个畸形的,给家里带来巨大灾难的孩子,我该怎么办?留在身边,会毁了家里,丢弃他,太残忍。从旁人的角度,可以用对整个家庭好,甚至不针对这件事,其他的事情拿集体主义,或者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出来,为了大局好,那么当事人呢?从旁人来看,个体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是渺小的,无谓的。但是对于个人而言,我就是我的全部啊。我的人生,我的生命,我为什么应该受到这种可怕的对待?
  •     一个故事的两个角度——读多丽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西门媚/文这两本书看似是一个故事的上下两部分,但给人的心理感受却完全不同。读《第五个孩子》的时候,完全想不到后面还有那样一个视角和结局。《第五个孩子》讲述一对平凡的夫妇,有着普通人都渴望的幸福,大家庭的温暖,一年年增多的孩子,以及大家庭和孩子带来的苦恼,这织成一幅世俗画,散发着夏天果实烂熟的甜味和微微发酵的酸味。然而这快乐庸常的一切,被第五个孩子打破了。第五个孩子还没出世就是个小怪物。小怪物在母体中就拳打脚踢,出世后更是充满了破坏力。他的到来不仅破坏了大家庭的和谐气氛,对另外四个孩子也有直接的威胁。他长得谁都不像,体健有力,野蛮丑陋,甚至嗜血。而且他正一天天地长大……面对这样一个怪物,孩子们是惧怕,成人们各有应对主张。在父亲和亲属的主张下,这个叫班的孩子被送去一个机构。母亲知道这是一种抛弃,但送走班之后,因为母亲的本能,她在众人的反对之下,仍执意去了那个机构,接回了已被注射了大剂量镇定剂的,濒于死亡的班。但这样,就意味着对其他家人的背叛和放弃。至此,其他孩子陆续离家,投奔亲戚或寄宿学校。父亲也沉溺于工作,很少面对家人。上学后,班和一大群被学校放弃的差生啸聚为恶,母亲就在等待他终有一天,和那些孩子一起离开,再不回来……多丽丝•莱辛擅长心理描写,这本小说里,把母亲的心态描写得非常深刻。一方面,她甚至希望这孩子自己死掉,另一方面又对自己有这种想法自责,她被班折磨得萎顿不堪,为一点小的安宁自由松一口气,同时,又为没人监控的班会做出什么感到恐惧。她为其他孩子感到抱歉,她喜欢其他的孩子,但却所有的精力都只能用来应付班。一个古怪的孩子,就打破了所有人的人生。命运的偶然,破坏一切。有人称这部小说是恐怖小说。这种称法不无道理。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一面会为班会发生什么带来什么,感到心惊,另一面,更为每个人面对他的那种反应和心理,心生恐惧。当一群人或一个人面临危险的时候,如何选择。从其他人身上,特别是母亲和父亲的身上,看到的那种人性,既让人理解,同时,也让人害怕。如果,这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其实也不外是这样的一些反应,但正因如此,人性的局限更让人害怕。小说《浮世畸零人》讲的是班长大后的故事。前一本小说主要是从母亲的角度来看世界,后一本小说的视角就转为班了。班成年后,孔武有力,心性简单,但智力却不能应付这个复杂的社会。他对人赤诚,也有人喜欢他,对他好,但更多的是利用他,欺诈他,因此,他有了一个传奇的人生。他被骗去走私毒品,因为流落异国,又被一个导演看上,带去更远的国度,在那里,被一个科研机构发现,他的这种长相和心性,原来是因为返祖表现,研究他,就相当于直接研究原始人,所以,他被疯狂而野蛮地围捕……这本小说的故事过于传奇通俗,外在的传奇过多,心理上就无法深入挖掘,表现力和感染力就远逊于前一本。但正因为这视角的转换,就带来了另一种体验。是对前一本小说体验的一种补充和加强。从母亲的角度看世界,母亲和其他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班带来恐怖和黑暗。从班的角度来看世界,他就是单纯无辜的,是他,被一切亲人抛弃了,最后他走上了寻找相似的族人的道路,当然,那些族人在远古就已经消失。读到《浮世畸零人》的时候,正好身边有朋友遇见了一个来自底层的男人,他肯为他人的危难全力付出,冒险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但同时,他说谎,使诈,身后有斑斑劣迹。这个朋友困惑不已,在她的经验里,要么是完美英雄,要么是欺世大盗。我就想到了班。班是另一个种类。只有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超越关联,才能理解和包容。我想,多丽丝•莱辛续写《第五个孩子》的意图应该就是在这儿。

精彩短评 (总计73条)

  •        在数次往返家和学校的地铁上读完了这本书,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想莱辛用这样简洁、直截的语言写下的短篇,会不会有一些隐喻,后来觉得这是个赘余的念头。
       字里行间传情达意明了自然,读过之后感触有三。
       其一,阖家团聚、其乐融融、安宁完整的家庭幸福不啻是英国中产阶级,也是世界上所有人的共同梦想,然而人有不同的特质、追求和顾虑,真正愿意倾其所有去维卫它的人很少,这样的人的组合体少之又少,故大卫和海蕊的“幸福意志”和付诸的行动显得弥足珍贵,人人心向往之,却只有心力和兴味做他们节日的过客,享受一点“路过的温暖”。
       其二,当一个异类的出现破坏了共同体的利益时,人性的弱点会在共同体之间悲哀地散漫开来。班的不谙人情,冷漠凶蛮使得原本暖意洋洋的家庭不由自主地对他满怀严恶、鄙弃并保持疏离,而当极度内疚自责的海蕊把班从炼狱重又带回家时,也宣告了这个家的彻底分裂和支离破碎。左右为难的地方就在这里,对海蕊来说,一方面母爱是剪不断的脐带,孩子时撒旦也好,怪物也罢,怀胎十月期间进行的混杂着爱怜与战争的苦痛让她无论如何也无法抛弃这个仿佛是外星来的小家伙;另一方面她要承受亲朋的冷眼,仿佛把这个毁灭一切美好生活的怪胎带到世界上全都是她的罪愆,她要忍受和其他4个孩子的日渐疏淡,忍受和曾经惺惺相惜的丈夫之间微妙而无可挽回的变化,忍受班面对她艰难而自持的殷殷母爱无动于衷。她自觉是个情感上的失败者。读者则会觉得她是个情感挫败者的缩影——即使拼命努力,世事难全也在所难免,内心和外界的苛责让我们急于平衡一些情感,然而却常常越搞越糟,像是一场无限循环的自虐。这是所有人都跳不出的怪圈。
       其三,我觉得班是最像大卫和海蕊的一个孩子。大卫和海蕊在年轻的时候不热衷推杯换盏灯红酒绿,向往平静淡定的生活,他们是世人眼中的城市边缘者,是异类。幸运的是他们在彼此的眼中得到了认同,走到了一起。班是另外一种异类,大概是传说中的返祖现象?不得而知。他的精神内核中也一定在寻找着他的同类,那个可以不必矫揉造作舒坦自然的群体,他企望看到和他个性一拍即合的第二个动物,可惜他没有真正找到。我可怜班。读到他要学着人类的模样在看肥皂剧时发出淫邪的微笑就胃疼。这和生活里去和嫌恶之人搭话微笑并无二致。
       现在急于去图书馆借浮世畸零人了。
  •     几乎一口气读完
  •     前面32页加4页对话堪称完美
  •     班让我乱想到了一个好像叫魔婴的惊悚科幻故事 但显然这个故事才更加深刻
  •     结局弱了
  •     我记得原来看万之的介绍诺贝尔奖作家的书,说这本书是写女性生育,女性感受blahblah,什么只有女人更懂她,这不完全是没看书胡说呢吗,这书明明是改编的变形记嘛...
  •     文字沉郁,表述迷人。
  •     这本喜欢
  •     无意间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被书名所吸引,不过情节真的不错,一口气看完了,作者将那第五个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变动描述得淋漓尽致,矛盾纠结等细腻的情感也都表现出来了
  •     一个家庭的百态
  •     写得还不错,只是不喜欢这个故事
  •       《第五个孩子》The Fifth Child是1988年写就的一部小说,应当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恐怖的悲剧。小说描写了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在诞下第五个孩子——一个怪胎——之后发生的变化,人性的阴暗面在小说中被生生揭露出来,残忍得令人眉头紧皱,手脚痉挛。
      小说的主角是一对夫妇,生活算不上富有,但希望生很多很多孩子,所以负担会很重。丈夫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异后又分别再婚,所以他有两对父母,其中一对父母很富有,所以能支持他们住在大房子里,生养多个孩子——尽管几乎所有的亲戚不赞成他们多生孩子。在诞下前四个孩子的时候他们觉得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大房子,很多孩子,每年圣诞节、复活节都有很多亲人到大房子来度假,大家热热闹闹,幸福美满。一切祸起在第五个孩子,班。当班还在母亲的肚子里的时候就异常躁动,踢得母亲痛不欲生,不得不经常服用镇静剂让腹中胎儿安静一会儿,怀胎八月,早产诞下班。在班出生的时候,夫妻俩没有了以往迎接新生儿的喜悦,这是一个怪胎,与其说是个婴儿,还不如说是一个侏儒或小怪物。
      班生性暴戾,躺在婴儿床里都把第四个孩子保罗的手强行拉进栏杆扭成重伤。圣诞节、复活节的派对还把亲人访客的狗和猫勒死,令人头痛不已。所有的亲人一听说班都感到恐惧,最终他们受不了这个天生怪胎,把他送进所谓的“疗养院”里,还是小孩的班在那里接受非人的待遇。他被束身衣缚住,每天被注射大量镇静剂。那里的孩子全是怪胎,全是被父母遗弃的畸形,他们通常都活不久。在班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家里恢复了平静,但是女主角忘不了班,她无法想象班在那个地方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于是有一天,她冲动地跑去把班接了回来。
      原本就暴戾的班回来后变得更加异常。他开始恐惧一切事情一切人,尽管一段时间后他慢慢平静但是他仍旧是个怪胎。班在这个家庭里注定是一个噩耗。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四分五裂,孩子们会长大,他们都不愿与班一起,孩子们有的去了祖父家有的去了寄宿学校,而保罗,那个被班扭伤手臂的孩子,由于恐惧得了心理疾病。丈夫为了孩子的学费为了支撑家里四处奔波,这个家,女主角和班是一边,其他人是另一边,显然,女主角被视为罪人和背叛者。
      班慢慢长大,但是他在学校里没学到任何东西,他就像个出现“返祖现象”的怪人,是野兽。班后来上了初中,结识了很多不良少年。逃课,打架,偷东西。天天聚集在家里,或者离家出走。
      这部小说以女主角的视角,讲述着这些冷酷的事实。这样一个原本应该正常的,幸福美满的家庭,忽然之间降临一个怪异的孩子,他们能有什么反应,他们应该有什么反应?在道德与现实之间的迷惑,在母爱与家庭之间,女主角进退两难受尽艰辛。其中透出的各种复杂的思考令人深省。读者不由得将自己置身于主角的角度,一个畸形的,给家里带来巨大灾难的孩子,我该怎么办?留在身边,会毁了家里,丢弃他,太残忍。从旁人的角度,可以用对整个家庭好,甚至不针对这件事,其他的事情拿集体主义,或者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出来,为了大局好,那么当事人呢?从旁人来看,个体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是渺小的,无谓的。但是对于个人而言,我就是我的全部啊。我的人生,我的生命,我为什么应该受到这种可怕的对待?
  •     被吓坏了TAT
  •     叙事有点无聊 总归是好的
  •     飞机上随机选来读的,一口气读下来很过瘾,的确是恐怖的好小说,而且跟最近的热点话题迷之契合了……
  •        看这本书,完全是个巧合。
       在图书馆那一堆花花绿绿的小说里,这本书低调的灰暗反倒让我想要看看,发现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之后,我的阅读欲望脱胎于“我是不是能读懂这篇小说”的想法。
       故事梗概其实就是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原本幸福美好的生活因为第五个孩子的降生而划上了句号。第五个孩子骄躁,暴怒,无法沟通,身上有返租的现象,父母一方面担忧,一方面害怕,把他送去疗养机构,但是母亲的天性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到非人的虐待又接回了家。于是曾经欢乐的家庭崩解,其他四个孩子,先后离开了家,母亲承受着一切痛苦,直到最后当这个奇异的孩子也离开家,故事戛然而止。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破给世人看的话,那么这绝对是一场悲剧了。本来憧憬着幸福家庭生活的夫妇因为这个异常的孩子降生而遭遇了无法摆脱的痛苦,连同着之前生下的那4个孩子也不得安宁。问题是这是个孩子,无法心安理得地抛弃,所以必须承担这样的灾难。
       突然脊背发凉……
       作为女孩子,我设想过自己未来的家庭,设想过可能的美好和不美好,包括婚姻突变之类的问题出现,我觉得我都可以应付,唯独没有想过如果我的孩子是个畸形儿,我该怎么办……不管是不是受到父母的影响,我始终觉得一个家庭的关键是孩子,如果孩子不是健康的,那么这个家庭也无法健康正常的运转。好像这一点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一般,我觉得一旦发生,作为母亲一定会崩溃。但是崩溃之后呢,是不是也要勇敢的面对?即使束手无策,也不能放任不管吧。
       除此之外,我不太清楚作者是不是还有想要表达的深层的思想,我写这篇文章也只是希望分享一下我的阅读体验,希望方家多多指正吧~~~
  •     回想起来,我原也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
  •     “爱是唯一的理性”来自《相约星期二》。
  •     期待看浮世畸零人,单看这一本无论从篇幅上还是从架构上都觉得有些许单薄。
  •     很是冷酷,甚至会让人恐怖地发怵。即使没有把班带回来,口子还是会在每个人的心底撕开吧,母亲既是生活的破灭者也是替罪羊。莱辛是看过作品风格变化及跨度最大最多样的作家,《天黑前的夏天》在我心中简直就是天启一般的存在。
  •     前段时间考虑二胎的问题,有人推荐看这本书。 故事写的很好,不长,两个晚上看完。 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我是这个妈妈,我会怎么做呢?可能也不一定如她吧。 海蕊和大卫从认识相爱到结婚,都有着极其相似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计划,郊区的大别墅,很多房间,很多孩子,每年两次大型家庭聚会,一切都很美好,直到第五个孩子班出生,打乱了幸福生活。 接着开始指责、逃离、冷漠、抛弃,一切都变了,所有大人小孩都没法应对这种阴暗的生活,包括班在内。 最后,海蕊一直期待,班有一天会离家出走,永远不回来。 人性的善与恶,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我觉得没法指责任何一个人,大家都是普通的可怜人罢了,包括班在内。 至于是否要二胎,我想要看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否有能力承担起最坏可能的责任。 已有的是幸运,没有拥有的也可能是。
  •     正在看,美好的幸福刚刚开始……
  •     默默道来……恐惧剧增……//2017.2.11. 我希望班永远痴傻不清楚成人世界的厌恶和残酷,这样他永远不必伤心难过憎恨他的家人。其实,可怜的是他长成这样又不是他的错……而且他懂得克制说明他是正常的,而他的母亲家人一辈子都用厌恶的眼神和行为伤害着他!!可怜的班~~他自己这样叫自己,我看约翰才是真的明白这一切的人~~
  •       在数次往返家和学校的地铁上读完了这本书,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想莱辛用这样简洁、直截的语言写下的短篇,会不会有一些隐喻,后来觉得这是个赘余的念头。
         字里行间传情达意明了自然,读过之后感触有三。
         其一,阖家团聚、其乐融融、安宁完整的家庭幸福不啻是英国中产阶级,也是世界上所有人的共同梦想,然而人有不同的特质、追求和顾虑,真正愿意倾其所有去维卫它的人很少,这样的人的组合体少之又少,故大卫和海蕊的“幸福意志”和付诸的行动显得弥足珍贵,人人心向往之,却只有心力和兴味做他们节日的过客,享受一点“路过的温暖”。
         其二,当一个异类的出现破坏了共同体的利益时,人性的弱点会在共同体之间悲哀地散漫开来。班的不谙人情,冷漠凶蛮使得原本暖意洋洋的家庭不由自主地对他满怀严恶、鄙弃并保持疏离,而当极度内疚自责的海蕊把班从炼狱重又带回家时,也宣告了这个家的彻底分裂和支离破碎。左右为难的地方就在这里,对海蕊来说,一方面母爱是剪不断的脐带,孩子时撒旦也好,怪物也罢,怀胎十月期间进行的混杂着爱怜与战争的苦痛让她无论如何也无法抛弃这个仿佛是外星来的小家伙;另一方面她要承受亲朋的冷眼,仿佛把这个毁灭一切美好生活的怪胎带到世界上全都是她的罪愆,她要忍受和其他4个孩子的日渐疏淡,忍受和曾经惺惺相惜的丈夫之间微妙而无可挽回的变化,忍受班面对她艰难而自持的殷殷母爱无动于衷。她自觉是个情感上的失败者。读者则会觉得她是个情感挫败者的缩影——即使拼命努力,世事难全也在所难免,内心和外界的苛责让我们急于平衡一些情感,然而却常常越搞越糟,像是一场无限循环的自虐。这是所有人都跳不出的怪圈。
         其三,我觉得班是最像大卫和海蕊的一个孩子。大卫和海蕊在年轻的时候不热衷推杯换盏灯红酒绿,向往平静淡定的生活,他们是世人眼中的城市边缘者,是异类。幸运的是他们在彼此的眼中得到了认同,走到了一起。班是另外一种异类,大概是传说中的返祖现象?不得而知。他的精神内核中也一定在寻找着他的同类,那个可以不必矫揉造作舒坦自然的群体,他企望看到和他个性一拍即合的第二个动物,可惜他没有真正找到。我可怜班。读到他要学着人类的模样在看肥皂剧时发出淫邪的微笑就胃疼。这和生活里去和嫌恶之人搭话微笑并无二致。
         现在急于去图书馆借浮世畸零人了。
  •        昨天在地铁上看完了最后的部分。结果,忘了在立水桥站下车了,心情沉重地被拉到了霍营站。回到立水桥时,赶上大暴雨。雷鸣闪电中,回想着这部书。对一个家庭来说,最大的悲剧就是一个无法共处的极大破坏性的异类。对于异类来说,最大的悲剧就是生在一个没有同类的家庭。对于社会也是同样。屠杀虽然不行,但是什么又是行的通的呢?大家都在逃避,而母亲无处可逃。每当看到这种无处可逃的境地,就感到这是特别沉重的主题,特别想逃开。
      多丽丝莱辛真的是大家,有一种进入他人心灵的力量。但是,好像翻译到了最后文字才通顺起来。
  •     书皮好看,内容心寒
  •     残酷。
  •     这是一本一开始觉得还不错但是看到后面觉得怎么能真的就这么结束真的这么无聊的书,难道还要找一下它的续集来看看?然而竟然对续集也没多大兴趣。
  •     滋味.....
  •     当幸福不那么理所应当时,我该怎么办?一直是失望大于希望。
  •     你写的让我很想读这本书:)
  •     幸福才不那么理所当然啊
  •       “可怜的班。”
      这是小说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那时班还很小,他几乎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他称自己为“可怜的班”。也许只是因为他听到别人这么说他,也许,他真的觉得自己可怜。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脑中仿佛被一个大锤狠狠地震了一下,猛然惊醒过来。
      班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确切地说是在班出生之前,更确切地说在班的妈妈怀孕之前)。班的到来破坏了这一切,他是个令人恐惧的家伙,不是人类的人类,也许只是长着人类的样子。所有的人都害怕他,还有所有的动物。他有着恐怖的食量,恐怖的体格,巨大的力气,他最常做的事情是咆哮。
      幸福的生活是大家所向往的,由于班的缘故,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姐妹,都陷入了不幸。班,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也许,只有班的灭亡,才能让大家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所有的人都这么想,包括他的父母。
      我很惊讶自己就那么陷入了这种疯狂的情绪,直到班说“可怜的班饿了”,我才猛然惊醒。可怜的班,又何尝不是可怜的自己。当全世界都准备扼杀可怜的班时,我却在一旁呐喊助威。扼杀自己真的是一件那么快乐的事情吗?我们带着愤怒杀死那些人,却不知自己也有那么一天。
      人,对于超出自己想象的东西,总有着一种天生的恐惧,然后是愤怒,接着是扼杀。如果有一群新的生命体在地球出现,他们有着善良的心,超乎人类的智慧,先进的科技,在一个与世无争的角落生活。当人类发现他们时,友好的人类会跟他们亲切地交谈,然后用天生的狡猾和残忍把他们消灭,即使他们拥有无比的智慧和最新的科技。任何潜在的威胁,对于人类来说都是不容许的。何况是班,他让身边的亲人每天过着恐惧的日子。也许只有她,因为怀了他生了他而承受了一切责难的他的母亲,即使面对众叛亲离,依然希望班可以继续生存下去。不然,班早在一个特殊的医院结束了自己短短几年的生命。
      书中对于情感的细微描写,气氛的凝聚,都有着独到的功力,让人不知不觉深陷其中。而班的命运,就在那不可思议中,缓缓展开。没有洋溢的幸福,没有快意的愤怒,一切都在隐忍中,就象班压抑的咆哮。
  •     第一次看莱欣的书,簡單流畅
  •     不知道它哪里好、但就是印象深刻。
  •     心态决定命运。 生活的幸福与不幸,在于面对问题时的态度:正面积极的态度使人苦中作乐,负面消极的态度却可以让人把原本的幸福揉的稀烂……
  •     雅俗共賞
  •     当时读着很不喜欢,还是看完了,现在知道它在讲什么了,虽然仍然不喜欢
  •     哈哈,这次我说,你读着试试,估计你还是不会喜欢。
    我也发现了,不知不觉写的很多东西都英文冠名……
    盖楼?什么火星语?
  •     最近一段时间,看了一些莱辛的小说,短篇看得多一点。在我看来,莱辛的小说比帕慕克酷多了。
  •     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一口气读完一本小说了 期待《浮世畸零人》
  •     前半部分足够吸引人,越往后越像是《浮世畸零人》的引子。单独作为一本小说来看,缺乏完整度。
  •     如果他是第一个诞生的孩子,班会被善待么。
  •     正如内容简介,简洁而流畅的叙述风格,没有一点让你想停下的阅读感觉。由原来的如此渴望幸福,到后来的一家人的疲惫不堪,沉重。不幸与否,也是由个人决定的。
  •     每一个人,都在人群中寻找同类。
  •     是呢 幸福总是不那么理所当然呢
  •       
      一个故事的两个角度
      ——读多丽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
      
      西门媚/文
      
      这两本书看似是一个故事的上下两部分,但给人的心理感受却完全不同。
      读《第五个孩子》的时候,完全想不到后面还有那样一个视角和结局。
      《第五个孩子》讲述一对平凡的夫妇,有着普通人都渴望的幸福,大家庭的温暖,一年年增多的孩子,以及大家庭和孩子带来的苦恼,这织成一幅世俗画,散发着夏天果实烂熟的甜味和微微发酵的酸味。
      然而这快乐庸常的一切,被第五个孩子打破了。
      第五个孩子还没出世就是个小怪物。小怪物在母体中就拳打脚踢,出世后更是充满了破坏力。他的到来不仅破坏了大家庭的和谐气氛,对另外四个孩子也有直接的威胁。他长得谁都不像,体健有力,野蛮丑陋,甚至嗜血。
      而且他正一天天地长大……
      面对这样一个怪物,孩子们是惧怕,成人们各有应对主张。在父亲和亲属的主张下,这个叫班的孩子被送去一个机构。
      母亲知道这是一种抛弃,但送走班之后,因为母亲的本能,她在众人的反对之下,仍执意去了那个机构,接回了已被注射了大剂量镇定剂的,濒于死亡的班。但这样,就意味着对其他家人的背叛和放弃。至此,其他孩子陆续离家,投奔亲戚或寄宿学校。父亲也沉溺于工作,很少面对家人。
      上学后,班和一大群被学校放弃的差生啸聚为恶,母亲就在等待他终有一天,和那些孩子一起离开,再不回来……
      多丽丝•莱辛擅长心理描写,这本小说里,把母亲的心态描写得非常深刻。一方面,她甚至希望这孩子自己死掉,另一方面又对自己有这种想法自责,她被班折磨得萎顿不堪,为一点小的安宁自由松一口气,同时,又为没人监控的班会做出什么感到恐惧。她为其他孩子感到抱歉,她喜欢其他的孩子,但却所有的精力都只能用来应付班。
      一个古怪的孩子,就打破了所有人的人生。命运的偶然,破坏一切。
      有人称这部小说是恐怖小说。这种称法不无道理。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一面会为班会发生什么带来什么,感到心惊,另一面,更为每个人面对他的那种反应和心理,心生恐惧。当一群人或一个人面临危险的时候,如何选择。从其他人身上,特别是母亲和父亲的身上,看到的那种人性,既让人理解,同时,也让人害怕。如果,这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其实也不外是这样的一些反应,但正因如此,人性的局限更让人害怕。
      小说《浮世畸零人》讲的是班长大后的故事。前一本小说主要是从母亲的角度来看世界,后一本小说的视角就转为班了。
      班成年后,孔武有力,心性简单,但智力却不能应付这个复杂的社会。他对人赤诚,也有人喜欢他,对他好,但更多的是利用他,欺诈他,因此,他有了一个传奇的人生。他被骗去走私毒品,因为流落异国,又被一个导演看上,带去更远的国度,在那里,被一个科研机构发现,他的这种长相和心性,原来是因为返祖表现,研究他,就相当于直接研究原始人,所以,他被疯狂而野蛮地围捕……
      这本小说的故事过于传奇通俗,外在的传奇过多,心理上就无法深入挖掘,表现力和感染力就远逊于前一本。但正因为这视角的转换,就带来了另一种体验。是对前一本小说体验的一种补充和加强。
      从母亲的角度看世界,母亲和其他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班带来恐怖和黑暗。从班的角度来看世界,他就是单纯无辜的,是他,被一切亲人抛弃了,最后他走上了寻找相似的族人的道路,当然,那些族人在远古就已经消失。
      读到《浮世畸零人》的时候,正好身边有朋友遇见了一个来自底层的男人,他肯为他人的危难全力付出,冒险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但同时,他说谎,使诈,身后有斑斑劣迹。这个朋友困惑不已,在她的经验里,要么是完美英雄,要么是欺世大盗。
      我就想到了班。班是另一个种类。只有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超越关联,才能理解和包容。我想,多丽丝•莱辛续写《第五个孩子》的意图应该就是在这儿。
      
  •     我在想凯文怎么了的作者是否受这部小说的影响。
  •     莱辛像个斗士,有点鲁迅的意思,帕慕克就太像个文化人了,写的文字感觉不到锋芒。
  •     她的书这么好看,给了五星。
    别说估计这种题材我不会喜欢,有免疫力了。
    你以后要是有机会出版个什么文章合集之类的东西,我觉得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题目翻译成中文。
    算了,一切随你。
    我老娘叫我去盖楼了。
  •     通常说
    爱更多的是感性而非理性
    或许这里的爱属于大爱、博爱
    而通常所说的爱仅仅指的爱情?
  •     本科毕业前读过这本小说,南京大学出版社,封面触感柔和。今天再次阅读,译林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       我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政治倾向的测试,之前满心以为自己一定是右边的,没想到结果是一半一半。
      
      
      
      看【第五个孩子】的时候,我忍不住老是想到这件事。
      
      人,从生存的权利来看,是生而平等的吧。没有谁有权利剥夺别人的生命。
      
      那么畸形儿呢?
      
      
      
      哦,可怜的班,他身上带着罕见的返祖现象,智力低下,蛮劲却很大,他残杀小猫小狗,他拧断同学的胳膊,他把外婆打得鼻青脸肿,他试图掐死自己的兄弟,他领会不了好意,他到处释放恐怖……
      
      当然,他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就是在这种不自知中他毁了一个家,他剥夺了家庭里其他人的生活。
      
      哦,可怜的海蕊,可怜的大卫,可怜的保罗……
      
      
      
      是否同意为了更大多数人的幸福可以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在我看来就是左派和右派的区别。
      
      所以,为了整个家的幸福,由着班在看护机构能活一天是一天,会不会更好呢?
      
      
      
      这么一来,我就发现,原来我一直自诩信奉的“平等”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一个人的存在不直接(实在不晓得用什么词才好)妨害到其他人的情况下,他的个人利益是应该尊重的。
      
      比方说,你想往西走,就问也不问,要求大家放下手里的活,全跟你一起往西走。这是赤裸裸的不要脸。
      
      但是,如果有个人把你周围四面的路全挡住了,那么我觉得你不用征求意见,直接灭了他吧~
      
      
      
      大概就是这样,不太能表达,还有些别的感受,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就闭上眼装作没有发生的医生们,把人生幸福等同于家庭幸福的大卫和海蕊等等,懒得说了。
      
      总之,班的生命是双重的痛苦,不仅对别人,对他自己何尝不是。早死早投胎啊。
      
      
  •     读了两次了~莱辛笔下的亲子关系 并不和谐美好
  •     别以为自己总那么善良。别以为自己总需要那么善良。
  •     我刚以为要温情一把。
  •     可怜的班, 俩个小时能读完。
  •     #十九君的深夜书局#【2016 NO.116】多丽丝·莱辛以极其简洁流畅的叙述风格,写出了让人欲罢不能的《第五个孩子》,探讨面临黑暗力量时,人性的正面与负面。有别于悬疑、刺激等刻板化描述,作者用一个正常家庭如何对待异于常人的小孩,阐述邪恶的本质,直指人性幽微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     好吧 看了第二本之后我后悔了……
  •        每当我看完一本书,或者不等看完,脑子里就会对那本书有个印象,很多时候最终会归结成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有时候如灵光乍现,也有的时候是慢慢慢慢地像滴水穿石。我如果写书评,通常会用那些句子或词语做标题。
      
       扯远了,似乎。读《第五个孩子》的时候,脑子里的句子是“当幸福不那么理所当然”。因为书里大卫和海蕊夫妇原本似乎觉得他们一定会幸福,会有幸福的家庭,那几乎是理所当然的。然而第五个孩子——他名字叫班——的出生,把他们的生活从预设的幸福轨道上拉开了。
      
       这个故事我看了两遍。译者是台湾人,所以中文翻译有点“台湾腔”,让人想起台湾言情还有亦舒,那种味道很亲切,因为我初中时一度沉迷台湾言情;大学时以读亦舒作消遣。
      
       第五个孩子是个异于常人的孩子,早产,粗壮,丑陋,对小动物和小孩子血腥的攻击性等等。虽然被有的评论家称为“恐怖小说”,其实书中倒并无很刺激的暴力或恐怖描写,通篇是轻描淡写的干净文字,莱辛的叙述(或者说中文翻译)异常简洁亲切,就像家常的生活本身。然而这的确是一部让人觉得恐怖的小说——它的恐怖是读过小说之后略一回味便能袭上心头的。真实的人间未必会出现一个怪异的班,就如同不会出现一个卡夫卡《变形记》里一夜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大甲虫的格里高利一样。然而,真实的世界确实存在无法预料的不幸,存在没有任何凶手的灾难,这也许正是《第五个孩子》让人悚然心惊之所在——它说出了某些真相。我始终觉得,真正的好小说能够帮助人们看清生活的真相,哪怕那是极其丑陋而污浊的。
      
       后来,想到这本书,我也说不清为什么,突然的不幸,找不到凶手的灾难等等,在脑子里转来转去,最后是“爱是唯一的理性”——这不知道是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一个句子,被我和这本书联系起来。爱是唯一的理性,有点好莱坞,但是我很喜欢。
      
       当幸福不那么理所当然,爱是唯一的理性。也许如此罢。
  •     非常精准而冷酷的叙述。
  •     莱辛的短篇极好.
    但帕慕克偶也非常喜欢.有时,不用锋芒在外,也还是有力量的.
  •     孩子本是让家庭更加和睦、开心。但当出现了意外,遇到这样一个另类的、不同寻常的孩子时,还会开心吗?爸爸的表现让人心凉,妈妈怀时的艰难和生活的困苦都阻挡不了那颗爱子之心,母爱真伟大。在孤儿院的待遇太凄惨,本就是弱势的一方,却受到如此对待,心寒
  •     读出“没完全独立的年轻夫妇自私的生活,双方父母依旧为他们某些行为买单的讽刺”,个人愚见
  •     “可怜的班”班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懂什么意思么? 我不喜欢母亲对班的态度,太残酷了。对其他小孩也是,父亲这个不负责任的人。
  •     愧疚到底是怎样一种情绪?它竟能使人放弃幸福的可得梦想反身步入已知的深渊?
  •      没人会认为她只有四十五岁,那不是一般的老态——灰发与憔悴疲累的肌肤,而是某种无形的物质已从她身上漏光。那是一层类似脂肪的东西,并非真的有形物。这种人人皆有且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她已经被榨干。
  •       我知道这本小说想表达的是人类所谓文化在一个“怪胎”面前的脆弱,但我还是不禁想歪了。
      
      若你生了一个相貌古怪的孩子,你会怎样?
      好吧,《巴黎圣母院》里的钟楼怪人也是这般,可也不坏。
      若这个孩子生性残忍,没有同情呢?
      你想说“那就用母爱感怀他”吧?
      可与此同时你又拥有着另外四个温和、美丽、可爱的孩子呢?你会将大部分的关爱用在这个“小怪胎”身上么?况且,他还不定领情。失望吧?更难过的是,另外几个孩子因为你的疏于爱护而渐渐疏远。
      
      海蕊便是一个这般无奈又可怜的母亲。她本该和丈夫大卫以及四个孩子快乐的生活,这一切在第五个孩子班出生之时戛然而止。
      
      你也许会说,班不过是力气大,长得怪。可你能够说他的心肠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么?他能掐死一只小狗,能够扭断其他小孩的手。
      你会说:“他也许受到了欺负。”可实际上他出生之后,四个哥哥姐姐也尝试着对他好,只不过都被他凶狠的行为吓到了。而在我看来,班一开始就没有对这个家里任何人抱有任何的好意。家人所不忍的不是他的长相丑陋,而是他的生性残忍,所以班才会被送到那个能够终结他生命的地方。
      
      虽然之后海蕊将班接回来,但还是没有什么能够挽回的。无论是班,还是另外四个孩子,都渐行渐远。在这时,也许有人会想:这就是人类文化的脆弱了,一个班就能将他们家庭弄得如此不堪。
      
      可是,请你设想一下,若你是海蕊,面对着班和其他四个孩子,你会怎么样选择?如果不说选择,那么你会怎样做?你的结局比海蕊好么?面对着社会,学校以及科学对于班的态度,你会屈服么?
      
      这真是一个把人逼疯的过程。如果我是海蕊,我将选择将班忘记在那个可怜的收容所中……
      
      你可以认为我很自私。
  •     我也在一旁呐喊助威,内心深深希望班赶快消失
    这多么残忍啊
  •     细腻。
  •     翻译还是有点问题,但确实是“恐怖的好小说”,这种小长篇需要的那种节奏感真不错。感觉很适合改编成电影,画面感很足。
  •     简单直白,营造出来的人物却鲜活
  •     这是一个恐怖故事吗?家里出了一个不正常的“返祖”的孩子,冷酷、暴力,无法理解人类社会,于是整个家庭都陷入痛苦。最大的压力与困境都在母亲身上,但大家对她并无同情,连她自己也认为是个“罪犯”。小说进行地很快,一下子就讲了十几年的故事,中间也不分章节。可能就是作者一气呵成的。但这个故事没有感动到我。从怀孕期间就不正常的状况让我很难入戏。这个设定太出离普通的人生了,或许唐氏综合征还合理一些。所有的人物都没有特色和细节,只是草草地交代一下他们的行为。所以无法贴近这些人。故事的重心放在母亲的所思所想上,于是就缺乏坚实的生活色彩。和多丽丝·莱辛相比,我还是更喜欢爱丽丝·门罗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