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理由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经典的理由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564031534
作者:周国平
页数:235页

章节摘录

只是待到这些苦命作家撒手人间,死后终被“发现”,生前连一碗粥、一片面包也换不到的手稿便突然价值千金,但得益的是不相干的后人。叶先生叹道:“世上最值钱的东西是作家的原稿,但是同时也是最不值钱的。”人亡书在,书终获好运,不过这好运已经和人无关了。作家之不能支配自己的书的命运,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有时自己寄予厚望的作品被人遗忘,不经意之作却得以传世。安徒生一生刻意经营剧本和长篇小说,视之为大树,而童话只是他在余暇摆弄的小花小草,谁知正是这些小花小草使他在文艺花园里获得了不朽地位。笛福青壮年时期热衷于从政经商,均无成就,到六十岁屈尊改行写小说,不料《鲁宾孙漂流记》一举成名,永垂史册。真正的好作品,不管如何不受同时代人乃至作者自己的重视,它们在文化史上大抵终能占据应有的地位。里尔克说罗丹的作品像海和森林一样,有其自身的生命,而且随着岁月继续在生长中。这话也适用于为数不多的好书。绝大多数书只有短暂的寿命,死在它们的作者前头,和人一起被遗忘了。只有少数书活得比人长久,乃至活在世世代代的爱书家的书斋里——也就是说,被组织进他们的有机体,充实了他们的人生。爱书家的爱书纯属个人爱好,不像评论家的评书是一种社会责任,因而和评论家相比,爱书家对书的选择更不易受权势或时尚左右。

内容概要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1986)、《尼采与形而上学》(1990),散文集《守望的距离》(1996)、《各自的朝圣路》(1999)、《安静》(2002)、《善良·丰富·高贵》(2007),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1996)、《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2004)、《偶尔远行》(2006),随感集《人与永恒》(1988)、《风中的纸屑》(2006)、《碎句与短章》(2006),诗集《忧伤的情欲》(1991),以及《周国平人文讲演录》(2006)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1986)、《尼采诗集》(1986)、《偶像的黄昏》(1987)等。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愉快是基本标准  人与书之间  寻求智慧的人生  爱书家的乐趣  读书的癖好  回到世界名著  愉快是基本标准第二辑  名著心解  诗人的执著和超脱  沉重的轻:虚无与偶然  孔子的洒脱  人不只属于历史  给成人读的童话  也重读安徒生  临终的苏格拉底  《李白与杜甫》内外  世上本无奇迹  另一个韩愈  让世界适合于小王子们居住第三辑  邻家的花园  有这么一本书  玩物也可养志  生命的自娱和祝福  外行的感想  纯真的心性  自由的灵魂  不寻常的《遗弃》  树下的老人  散文这一种作物  一个现代主义者对后现代主义的感想  零度以下的辉煌  上帝眼中无残疾第四辑  抚慰学术的寂寞  真正的学术要有恒久性和世界性  靠思想魅力不靠行政权力  抚慰学术的寂寞  什么是思想者  幼稚然而生动的脚印  识见是学养的灵魂  看人生的不同眼光第五辑  辩论与真理  伦理学和价值层次  纪实、虚构和伪造  辩论与真理  莫须有的“尼采版本之争”  纪念所掩盖的  辩论何为第六辑  智慧与美  论智慧  论美  真实最难  幽默和自嘲  倾听沉默  节省语言第七辑  社会性五题  论历史  论名声  论角色  论教育  论道德第八辑  读书与文化  好读书  读好书  开卷未必有益  思想  学术和文化  论东西方文化

编辑推荐

《经典的理由(最新修订版)》:人与书之间会有邂逅,离散,重逢,诀别,眷恋'反目,共鸣,误解,其关系之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给人生添上了如许情趣。——周国平爱书者应该有这样的信念:非最好的书不读。

作者简介

《经典的理由(最新修订版)》主要内容包括:愉快是基本标准,人与书之间,寻求智慧的人生,爱书家的乐趣,读书的癖好,回到世界名著,愉快是基本标准等等。

图书封面


 经典的理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周老师的观点还是很独特的,不是纯学术的论调,睿智和幽默,还有很多哲学性新名词,让人有兴趣读下去。部分书摘:1 出于性情做的事,愉快是基本的标准2 宋朝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3 君子不器孔子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有人讥讽他博学却没有专长,孔子自嘲说,那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孔子说:我和曾点一样,圣人这一叹,活波波叹出他未染的性灵。人生在世,何必非要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然自在,岂非胜过一切。(PS:只要你喜欢的是那种悠然就行,要是你成为一个什么家才有幸福感,那我觉得还是成大器比较好。)4 重读小王子 莫洛亚说:在它富有诗意的淡淡的哀愁中蕴含一整套哲学思想。不过他声明,他不会试图去解释,就像人们不会对大教堂或者布满星斗的天穹进行解释一样。(PS: 第一本想要买回来的枕边书)5 重读安徒生老头子说的都是对的豌豆公主6 世上本无奇迹《鲁宾逊漂流记》知道这个故事和读这本书是两码事。在岛上,他发现财富再多,他能享用的也只是自己能够使用的部分。世人的贪婪是出自虚荣,而非真实的需要。孤岛遐想——现代人喜欢做的一个游戏。世上本无奇迹,但世界并不因此失去了魅力。我甚至相信,人类最接近上帝的时刻不是在上帝向人显示奇迹的时候,而是在人认识到世上本无奇迹而仍对世界的美丽感到惊奇的时候。7 有这么一本书鹤西先生说:梦想要对生活告一个假,能够活着,同时又活在生活之外。8 玩物也可以养志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同时有所坚持,在卷入商品大潮的同时有所保留。我们最豪迈光荣的事情乃是生活得写意。9 三十六岁开始作画的画家——陈巧巧几乎每一个评论她画作的人都不约而同的使用了“生命”这个概念。生命所固有的欢愉和澄静,丰美和单纯,天真和神秘,都自然而然地在你面前呈现。职业画家和批评家也会不由自主地收敛起专业的眼光,更多地用生命本身的眼光来品赏。10 自由的灵魂 (王小波)难得的是调侃中有一种内在的严肃,鄙俗中有一种纯正的教养。他不乏激情,但一种平常心的智慧和罗素式的文明教养在有效地调节着他的激情。11 《零度以下》刘辉枯荷摄影集飘零本身可以是一种丰富,颓败本身可以是一种辉煌。
  •     这本书已经读了有好几个星期了,一直说要写书评都没写,今天就凭着印象补上吧。首先是何为“经典”?刚才无意中提到“印象”二字,突然觉得经典的作品首先是给人良好的印象,一部要称作“经典”的作品如果不能给读者以印象便不能称之为“经典”,至少在我理解看来是这样。周国平在这本书里先是提到了关于读书这个话题,即,愉快是最基本的标准。我想这一条未必是普适的。在我看来,读书就要读那种能和你产生共鸣的书,而和你产生共鸣的书,愉快未必是必然情感,只能说是之一。 我总是觉得现代人读书特别功利,跟风随流。上次莫言获得了个诺贝尔奖,很多人都争先恐后的去抢购他的书,而不考虑他的作品对于自己是否真的有那么大吸引力,是否产生共鸣,是否让你读了再想读,是否让你字斟句酌的去读,而不是佛光掠影瞟几眼。如果现在有个人站出来说大家要多读“经典”,“经典”里面包含有丰富的处事哲学,群众们肯定会蜂拥而上去看“经典”……上面无意中提到几点,我觉得也是一个“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理由。“经典”不应该被夸大。虽然“经典”作为流传且富有影响力的代名词,但,并不是说“经典”对于每个人都是好的。我看天才就不需要太看“经典",也无需读太多的书,因为一旦书读得过多,就会被书中的观念和表达形式所束缚,从而影响了这种从天而降”富有神性“的作品的产生,而作为资质平庸的一般人而言,我认为还是要看”经典“,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大意就是,并不是每本书都是非读不可。鲁迅这句话算是解了围,来了个圆场了吧。有人说读书是”贵族“才能做的事,既然是”贵族“,那吃顿丰盛的大餐,便可完全可以忽略其他的外在因素,全凭喜好而食了。至于”经典“如何评判,自己该不该读,希望大家能动用自己的”味蕾“去甄别品尝。
  •     和周国平有关的我有一个小故事,对当时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我产生了影响吧。   我大概知道周是在高一或高二上学的时候。那是师太还在书店,我读书的兴趣也最为浓厚,当然也最没时间看“闲书”的时候,她给我介绍说他的书不错。我当即问,没听说过这人啊。接下来就是我记忆深刻的部分了,师太当时大致是这样说的,山外有山,你不知道的人多了去了,只能说明自己孤陋寡闻。   故事讲完了。孤陋寡闻这四个字对一个正处在年轻气盛的青春时节的我影响甚大,直到若干年后的现在,我依旧承认自己孤陋寡闻,所知甚微。 当然,这只是很多师太启发我的事件中的小小一枚,可以说,有这样的母亲,我还是很幸运的。    这本书算是周多年随笔的一个集子,主要是关于读书和其他有所发思的主题的。前两章最吸引我,主要是讲读书经历的。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对这类读书买书以及书店的轶事特别感冒,一连读了好几本。后面几章则与他其他书籍的主题差不多,哲理性的深思与发问。高中时候读他的几本哲理性的书,他的文字总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对尼采有所研究,对哲学有自己的见解。也读过他的《妞妞》《宝贝宝贝》,前者潸然落泪,后者感动喜悦。多年耕笔不辍,周的文字确实也承载着智慧。  他的有些句子总让我想起史铁生,不知道算不算无厘头。  ”我甚至相信,人最接近上帝的时刻不是在上帝向人显示奇迹的时候,而是在任认识到世上并无奇迹却仍然对世界的美丽感到惊奇的时候“  ”生命的热烈与自然的静谧并不矛盾,让一切生命按照自己的节律自由地生长,结果便是和平“    黄山谷有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不知道何日能修到如此功力。笑谈,笑谈。  这种读起来让人乏味的故事,其实后劲很足。你耐着性子看完,但它却可以在你的脑海里停留很长时间。也许是多年之后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会让你记起有这样一个故事,不那么深刻却挥之不去。因为你也许就陷入了同样的故事中,乏味的浅显的人生。  我绕了这么大圈子都没有讲到故事本身,因为我不知道从何讲起。没有什么经典的拍案叫绝的滑稽的刺痛我的情节,娓娓道来又缓缓收场。故事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人生轨迹严重影响人的性格和价值取向。

精彩短评 (总计71条)

  •     经典的理由: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地充实……值得阅读%
  •     周国平的书,一直都很喜欢,买了一系列他的书了。。
  •     周国平的文章和王蒙的一个性格,读起来,如品茶,韵味十足。
  •     P25,“无论什么书,只有你读时感到了愉快,使你发生了共鸣和获得了享受,你才应该承认它对于你是一本好书。”
  •     读书不在多少,有的人如沙漠淘金,有的人点石成金。
  •     给三颗半吧……以后活着的作家写的书还是不看了
  •     朴实的文字,却常常能说到心坎里,虽然有时对某些观点不大认可。 所谓震撼人心,引起共鸣的东西是不是也就是人缺少的东西,或者一直在追求的东西。 好久以前的事了。。。
  •     哲学家写的文章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     讲安徒生未湮灭的童心,讲苏格拉底的遗言,还有鲁滨逊的寓意。熟稔哲学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思路逻辑清晰。最喜欢的两篇,一篇是关于辩论的批判,文笔难得的犀利;另一篇是讲藏书癖,句句到心坎儿。唯一不足是中间穿插的若干代他书作的序言,不知所云,感觉是在凑篇幅。
  •     不知是很贴合自身还是怎样,觉得书中很多话说得很对,对于感情真的是那样:真实的感情往往找不到语言,真正的两心契合也不需要语言,谓之默契。#枕边书#
  •     还是喜欢看他的纯散文
  •     哇塞,真的很棒啊,喜欢周国平的书
  •     其实贯穿的主线应该是作者自己读书的生活 以及小感悟 这本书倒有点小资的味道哈 也不算上是哲学一类 生活有点牵强 应该是随笔的性质吧
  •     不一样的认识,共鸣,抗争。
  •     看了挺久才看完,像在听一个长者在碎碎念,有赞同有不喜
  •     还好啦,这是我买的为数不多的哲学书中的一本,慢慢看吧,当当送货员不错,又快又好,书厚皮,内页也好,有收藏价值。
  •     很多话都会有共鸣~喜欢作者的境界~~~
  •     简单的文字,让人领会到生活中不经意间的哲学。
  •     这应该是我妹妹品位挑得最好的一本了。一个一个篇幅小小,读得很愉快哩。
  •     有几句话还行。
  •     nn
  •     愉悦是基本标准。
  •     周国平的散文有一种平实而质朴的力量,值得仔细阅读。
  •     很喜欢周老师的书
  •     经典的理由是经典,永远的周国平,好书。
  •     淡绿色的小本,看上去很舒服。最近总看些和哲学有关的书。他也提到了另外几本我想看的书,总之,和心灵对话吧!
  •     它像一个神话在我的心中升起很大的敬畏。
  •     看不懂的地方太多
  •     无论哪个话题,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语言平实、自然,内容哲理性强,富有启迪。
  •     这个版本集子的最后一本,仍然很受用。
  •     一直喜欢他的书,每一本都想买来读一读
  •     现在越来越向往那种返璞归真的平凡了,平平淡淡安安静静从从容容。好的文字总会让人产生共鸣,和对真善美真性情的渴望。
  •     主要是书评 写的很犀利
  •     很独特的视角,一贯独特的哲学思想。。不过以我现在的阅历来说,不太适合。
  •     高中的时候 不喜欢周国平 当时FD还以为我很喜欢他 我说我不喜欢那种故意写逐字逐句落成个经典的人 当然 但我不否认他话语的精辟和大师般的能量
  •     这本书,是每天蹲厕所时花了3个礼拜看完的。说实在一句话,很多文章似乎都是整理出来的,尤其是中间那部分,完全看不下去啊。。。
  •     给孩子买的,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本书。
  •     原来不太留意周的著作,这是看的第一本,是在图书馆无意中看到的,觉得写得不错。有内容,有思想,文采也不错。于是自己买一本。
  •     第二本周国平,一贯的水准,不过这本不及《安静的位置》好。
  •     作为周的粉丝,周国平的书,本本都值得看。
  •     让我们去读最好的书吧,因为它在那里
  •     这本看得很快,书挺薄的,大部分的篇章都有看过,还好啦。
  •     经典作品涉及不多
  •     文章太老了!全是八、九十年代写的文章,距离现在也太遥远了,在今天还适用吗?而且还是在各种报纸杂志上选编进去的,比较失望。
  •     不错的书,送货及时。等看完再详细评价。
  •     一二三六七八
  •     之前买了一本周国平的街头的自语,这几本同样精彩!!!!!!!!
  •     看见
  •     我听一位叔叔介绍说起“周国平”的书值得一读,我后来也上网查找了一下“周国平”的介绍,再后来就在当当网上购买了一本《周国平-经典的理由》,读了一会,感到这本书似乎相知,当下的人,确实不在用心读书了,所谓的文化似乎都是快餐式文化,已至于,人与人都是麻木的,不知道生活的道路在何方,人为何而活。反观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人们到是用心过着平静的生活,用心观查生活,可惜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
  •     屏蔽功利,回归真实,这是周国平一直在强调的东西。熟稔哲学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思路逻辑清晰,而且周的文字读来不累。但书中凑篇幅出书的文章还是太多,一不小心自己也在踏自己的雷区。
  •     对刚开始阅读的人,有一个比较好的引导。
  •     有同感的 书 写到心坎了 哈哈
  •     很好看,给了我很多启发,但是很遗憾,没有读完
  •     为了督促自己多看些书,才看的书。 不知是没到那个年纪,还是没能静下心
  •     我已感悟过,但没有留下痕迹~
  •     选择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作者,即便共鸣与反驳总是停留在是四六分,但不得不说,他的书总是让人很快进入角色并且一口气读完,合上书本的一瞬间,会因为饱满而安静,就像沉默有一种特别的力量,不出声,不张扬,埋得很深,当一切喧嚣静息下来后,它仍然在工作着,穿透可见或不可见的间隔,直达人心的最深处。
  •     这本书有点深,要仔细的看和揣摩
  •     不愧为经典 耐看 值得推荐
  •     …………果真是【散文】 摆弄一份心爱之物的惬意感跃然纸上。
  •     文章大部分挺好的,总是给我很深的触动~~喜欢
  •     语言比较有味,有些话比较合心意
  •     前面部分可读性高,只是不喜欢书后数十页的语录。
  •     自己喜欢周国平,所以把他的作品送给朋友读,大家一起分享哲学者的智慧。
  •     好篇的整合。
  •     读书攻略之经典的理由
  •     不错,很好看的书
  •     还好,勇哥喜欢的
  •     爱书人就应该非经典不读!
  •     孩子挺喜欢周国平的书。
  •     有时间再细看。
  •     选择性喜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