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半岛手记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504742865
作者:盛文强
页数:232页

章节摘录

  水底的先人  那天我一早就动身,在路上费尽周折,回到半岛时已经很晚了,暮色中我还是看到了那条白亮的小路——由海滩那边伸过来,擦着村子过去,一直通到山坡上。山坡朝西北方向攀升,那里没有高大的乔木,地上长满了地龙草,许多年了,它们匍匐前进,枝蔓上垂下的气根又扎回到地里,逐渐做成了死结。它们经常暗中发力,把人绊倒在地,阴险的枝蔓占领了整片高地,每当秋季到来,地龙草变得通体灰黑,映得山坡也是灰蒙蒙的,显得更加低沉了,同样灰黑的蚂蚱藏在草中,随时会撞到人。还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螳螂,也是灰色的,它站在蒿草的顶端,独自舞着大刀,四周空旷,它的武功也一定是寂寞的。  每到深秋时节,上山的小路愈发白亮起来,路边的地龙草被来往的鞋子踢折,露出未见阳光的雪色内瓤,给小路加上了星星点点的光晕,它们在绝望的荒野里猝然出现,常常让人不寒而栗,山坡沿着白色的路裂开,这是特殊的留白,正如空底的船。确切地说,它连通了海滩和墓地,这分明是一个不安的隐喻。早年间的半岛有渔歌唱道:“岭上土饽饽,一人来一个,有馅没有馅,别嫌没滋味。”说的是那些远航的人在海上遇见了飓风,多半会葬身水底,难以找到尸体。飓风抬起的巨浪有几十米高,浪头落下来能砸碎渔船,再好的水性也难以抵挡那浩无边际的、无法呼吸的绵密介质,一连串的惊呼和船板的噼啪爆裂之声过后,一切归于沉寂,只剩下风声和雨声。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回来,再也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建造墓地时,他们的家人找不到尸身,只能含着泪捧出几件他生前穿过的衣服下葬,做成衣冠冢,正所谓:“有馅没有馅,别嫌没滋味。”坟头就堆在海边的山坡上,石碑的正面对着大海,人们盼着那个故去的人能够望见回家的路。  那支渔歌到现在恐怕已经没有人会唱了,本族中有位年近百岁的老曾祖母是唯一会唱这歌的人了。除夕之夜,在我们的怂恿下,她用没牙的皱嘴高声唱着这几句渔歌,那一刻,她的老态一扫而光。正月里的天黑得快,我最小的堂弟拽开了灯,红眼的灯泡放射出混浊的红光,她穿着对襟福字大红袄,腰板拔得笔直,因为嘴里鼓着气,两腮上的皱纹骤然平复了,双颊也泛着红光,她或许在年轻时听丈夫唱过,或者是在她很小的时侯,扎着小辫,坐在大人们的腿上,听大人们唱过,一连串的浊音从她喉咙里喷溅出来,简直难以想象,她以衰年之躯居然会爆发出如此巨大的气场,这是久远年代的绝响,我被歌声穿透,这是祖先们的声音,也是半岛人对死亡的巨大嘲弄与戏谑,在近乎癫狂的歌声里,生死攸关的选择变得无足轻重。歌中的“土馒头”即坟茔,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座最有名的衣冠冢。  现在,我就站在这座衣冠冢的前面,许多年过去了,它丝毫没有改变。  当我再次来到墓前,墓碑的阴影在草地上拉得很长,它站立了几百年,渴望歇一歇的心迹在倒伏的阴影中表露无遗。这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墓,它雄踞墓地中心,基座是砌得齐整的青砖,刚下过雨,青砖上满是泥点子,再往上是一人多高的土包,经过几代人的培土加固,它已经成了墓地中最大的一座坟了。坟前花岗石的墓碑纵向裂开了一道缝,填满了油腻光泽的浮土,碑顶生出了两三棵杂草,在风中摇曳。碑的正面,逝者的名字经风雨剥蚀,大部分已经脱落,难以辨认,隐约看到一个“公”字,指尖一碰,哗啦掉下来一大片石头碎屑,时间过去了太久,几百年了,已经没有人能记得他的名字。石碑背面是密密麻麻的小楷碑文,不知出自哪位乡贤手笔,大部分也是漫漶不清,我用手指试探着笔画,艰难地读出了这样的字句:“自公沉海十数载,族人每遇险,辄见公立波涛间,以手指浪,海波遂平?”斑驳的笔画到此戛然而止,再也续不上了。想来后面的文字还有不少,可惜笔画已经落尽了。遥想当初,这位乡贤受人之托,来写衣冠冢的碑文,确实是费了一番心思的。那正是雨后初晴的天气,屋内乍觉明亮,他提着一管竹笔在素白夹宣上写下了铁划银钩,满纸都是毛笔落纸的声音,比树叶落地的声音还要重一些。外面客厅里,条案上杯盘罗列,几个渔民在客厅里焦急地等待,其中有一位还站起身来朝书房张望,窗户开着,牡丹花探出窗台,在风中晃动。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而如今时光的锉刀最终将它们抹去,先人的故事就这样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所幸故事还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得以保留了微弱的光亮。据说这位先人在满月之夜会回到自己的衣冠冢,许多年前,有人赶夜海回来,曾看见他在墓碑前徘徊,长袖飘飘,帽子后面的飘带在风中凌乱,孤单的身影在白沙土地上被月光照得很长。  人们看到后失声惊呼,他的影子转瞬就不见了。从此以后,只要月亮升起,人们就会想起他,只要有月亮在时刻提醒我们,古老的传说便不会湮没,古老的传说与明月同在。十八年前的夏夜,我们一家人在房前的空地上铺开凉席,就地而坐,摇着蒲扇乘凉。抬头望去,东南方向的山坡上,那座古墓出现在满月中,它的硕大圆顶将一轮满月切成了豁口朝下的月牙,随着月亮不断升高,我们目睹了难得一见的月食奇景。父亲低声哼起了“土饽饽”的旋律,母亲看我听得出神,就讲了衣冠冢的故事给我听,她说:“几百年以前,你的祖先坐船去深海里打鱼,正遇上风暴,全船人都沉到海里去了。家里人知道消息,找出他活着时穿戴过的衣服和帽子,建了衣冠冢,就是紧挨着月亮的那一座。又过了十几年,他的儿子长大成人,出落成壮小伙子,又出海打渔,他第一次出海时就遇到了大风,船眼看就要沉了,这时小伙子忽然看见父亲站在水面上,抬手一指,水面就平静了,小伙子上岸后重新修了父亲的墓。传说你这个祖先只救自己家的人,所以那些船老大每年春天都争着抢着来找你爸搭伙出海,你还记得吗?”  母亲在月夜里讲述的故事,看上去似乎要比今天的更古老一些。我忽然记起来了。每年的正月里,一过了十五,家里就陆续有人上门来,他们一律用红布包袱包了印着红花的大饽饽,还有上好的坛装烧酒,一起来看父亲。一天最多时能来十几拨人,小院顿时热闹起来。那时,春节刚刚过去不久,喜气还留在人们脸上,蓝呢子大衣,黑绒线帽子,脚上还有半新的黑皮鞋擦了鞋油,阳光下还能看到丝丝缕缕的鞋刷的纹理,他们是周围村镇的船老大,来找父亲搭伙,父亲迎出来时,他们忙着敬烟,有时父亲手忙脚乱,不知该先接谁的,或者干脆愣在那里。一会儿他缓过神来,大声招呼母亲去泡茶,这应该是他一年之中最兴奋的时刻,只要他决定跟哪家的船出海,那家的船老大就会放上一挂上百响的鞭炮庆祝,青烟与白纸屑弥漫在小院上空,火药的香味让人精神一振,父亲红光满面,其他的船老大们站在旁边眼睁睁看着,急得直抖手,有几位跺着脚离开了我们家的院子,到村西头去请父亲的几个堂弟。那位先人的巨大魔力并没有随着时间而减淡,相反越来越浓烈,穿越了几百年的时空,在贫苦的年代里给了子孙们留出来一条生存的路,毕竟,想在船上谋个差事是极难的,船上多是选些身强体壮的人,父亲显然不在此列。  从那以后我才知道,在看不见的海底深处,居然有我们一位先人,即便海上时有风暴肆虐,我们也不再心惊,毕竟,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走出绝地的秘密路径,风浪再起时,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包括船老大,也能平心静气地对待风浪了。穷人有什么指望呢?几百年前,本族中陡然出了这样一位神话般的人物,对于他的存在,我们都深信不疑。  站在先人墓前,神圣的敬畏猝然降临,每当想到他身着古时衣冠,在水面上如走平地,举手投足间荡平海波的风仪,总是让人感奋不已。后来出现了另外的说法,在我们附近的村子里流传很广,据说他老人家从水底冒出来的时候,头上还顶着一只张牙舞爪的螃蟹,螃蟹嘴里吐着泡泡,盖住他的眼睛,他一只手对付波浪,另一只手使劲擦眼睛——对于这种说法,我一向是坚决反对的,肯定是外姓因为嫉妒而搞出来的恶意中伤。  我作为他的后人,居然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他所荫庇的蓝色之乡,是什么引我走向歧途?秋风乍起之时,天空格外高远,那种明净澄澈的蓝,正是海的颜色。这时节,我忽然想起了衣冠冢,想起了先人传奇的经历。我想,在靠先人吃饭的年代里,我最终还是会回到海上的。当我的船浮在海上时,先人在水底仰头望着我的船底,他的目光穿越了层层鱼群。阳光照透水底,不时有鱼影在他脸上闪过。我的心头一阵微温,从此再也不看老天脸色。  ……

前言

  铸一把鱼刀,切开半岛  我居住于成都,偶尔会抽暇去峨眉山小住几日,那里有一个“半山”度假区,冷杉高举出岫之云,林间阳光赋予了景致以静谧气场,我像一根被拉到极限的弹簧,在此恢复原状,我随周遭的事物运势逐步回到天时的轨迹当中。“半山”一词显然化自半岛,胶东半岛是青年散文家盛文强的故乡,简称胶东,指山东省境内胶莱河以东地区,包括烟台、威海全部和青岛的东部,是山东半岛的主要部分,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湾相望。如果说“半山”为我提供了一个俯视过往踪迹的平台,那么,胶东半岛无疑为盛文强摊开了一块从事文学探险的飞地。  三年前,我应邀为西北一家文学杂志主持散文专栏,我读到了盛文强几篇写海写岛写渔事的文章,当时选发了两篇,现在看到这些篇什均属于《半岛手记》的内容。这促使我在当期杂志推荐语里提出“细节是散文的斗拱”的立论。散文中人谁都明白必须回到事物本身,通过语言细节还原生活。问题在于,事物不是阳光下的花可以任意采摘;更在于摧花辣手太多,事物往往暧昧而使自己的特性匿于披光的轮廓之下;重要的还在于,文字对生活的还原就是最高美学吗?其实,文字对生活施展的不仅仅是还原术、对微妙情感的传达,而是创造和命名。这一文学建筑学的过程,首先是纸上还原,然后是还原基础上的命名。不懂这一秩序的人渴望一蹴而就,他们往往自陷于辛苦建造起来的迷宫,言语道断,不但别人无法进来,而且自己也找不到出路。  当然了,仅仅讨论细节美学对《半岛手记》作者那渴望对半岛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注意到盛文强在某次研讨会的发言《散文的遮蔽与突围》,他谈道:“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主流意识形态,多年的训练已经形成条件反射,看到文章,我们的全部思维都飞奔向冠冕堂皇的宏大意义,这是臣民式的条件反射,却不是一个写作者应该做的。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形态是合法的存在,但不为我们所知,故而它是被遮蔽的。我们不知道的,并非不存在的。有一次我谈到散文可以虚构,并因此和一位教育工作者产生了争论,按他的意思,散文必须写生活,记录真情实感,这不是他的想法,还是教育在作怪。”在我看来,这位教育工作者的话没有大错特错啊,问题是,他信奉的“眼见为实”视域之外,事物本就在那里,看不见就声称不存在的诚实者,其实与他们高声讨伐的唯心论已经处于同一战壕了。  情感是无法虚构的,由此下切或飞升的思考是无法虚构的。通过细节的呈现,作者的情感与思考其实已经蕴于所有笔触与线条当中。如果非要去“坐实”一个细节的现实对位,这不但显得有点儿笨,而且也在远离文学。我们可以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看出小说家的众多笔法,可是谁会去质疑这其中的虚构成分呢?真要这样做的人,就是胶柱鼓瑟。在纸上还原胶东半岛的情景方面,我认为《半岛手记》做得较为出彩。  陈嘉映先生在《事物?事实?论证》一文里指出,我们并不生活于一个事实世界,而是活在一个事情的世界。事实是事情的切片,是对事情的锤打和摊开,最终,事物、事实会构成对事情的“呈堂证供”。就是说,事情尽管神秘诡谲,但从来就不是“皇帝的新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历史的轨迹与个人的踪迹之间,也许就映射了这样的关系——历史的轨迹是一种注重影响的呼啸而至的宏大叙事,畛域立显;而个人的踪迹不过记录的是一己的荣辱沉浮。踪迹固然已经覆于历史车轮的碾压之下,但总还有一些残剩于宏旨无心涉足的冷僻地隅,这就成为了作者打捞个体踪迹、盘活一个断代史的采撷区。  我们需要注意《半岛手记》跨学科的“打通”式努力。  盛文强在《半岛手记》后记里承认:“我的散文写作越来越倾向于‘一个主题就是一本书’的方式,所以《半岛手记》一开始就是按照完整的格局来写,在半岛的地质横断面做深度开掘,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结集。”如果我们把半岛分为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两个空间,那么盛文强其实就是一个追随祖先踪迹的文学侦探,他迂回穿插,稗史、笔记、古迹、传说、家史等均成为了他破案的分析材料,文中有不少淋漓的描绘:“当我的船浮在海上时,先人在水底仰头望着我的船底,他的目光穿越了层层鱼群。阳光照透水底,不时有鱼影在他脸上闪过。我的心头一阵微温,从此再也不看老天脸色。”以我的经历而言,本书如果说不足之处,还是在于对往事文学钩稽之余的思考、史识稍显弱力,毕竟一个跨文体的丰满文本需要的,还有更多。  咸康二年(公元336年),范逸死后,仆从范文上位。范文的奇特经历来源于一次山涧中的放牛细节。他捉到两条鲤鱼,鱼却变成了两块玄铁,他用铁铸成了两把刀。刀铸成,他对着大石嶂诵念咒语:“鲤鱼变化,冶成双刀,假若能砍破石嶂,便有神灵。”他上前挥刀,石嶂分崩析离。范文知道是神刀,这便是典故“鱼刀”的来历。我曾经说过,“盛文强是一条在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现在看来,沉默的盛文强是在铸刀,他不解牛,他剖鱼,还要切开半岛,由此洞悉被黑暗遮蔽的自由写作和写作自由。  蒋蓝  2012年5月于成都

内容概要

盛文强,1984年生于青岛,现居渤海之滨,某报副刊主编,业余致力于渔具史和鱼文化的研究,著有《渔具列传》《海怪简史》等。

书籍目录

卷一 ︱浮在波涛上的祖先
卷二 ︱和鱼交谈
卷三 ︱出走与归来
卷四 ︱渔事诗
卷五 ︱半岛草木:被遮蔽的传奇

作者简介

《半岛手记》的写作就与实在的地域或时髦的行走划清了界限。“半岛”这个模糊的名词赫然出现,逃离了地理学及行政区划上的既定序列,只因半岛是这样一种存在:它溢出了常识与教条的钵盂,遍地横流,不以概念的模式存在,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所以无须正其名,也无须更多解释,但凡追问半岛在何地者,或追问书中之事之真假者,皆是钵盂中人。值得注意的是,当遇到神秘事物时,大多数人的表现是惊异、怀疑,继而远离,更有甚者,奋起攻击。只有拥有特殊气质的人才会将这种无力的疏离欲望转化为对自然、生命的广泛敬畏和尊崇,这样的人是我需要寻找的同类。倘若事物都指向预设的标准答案,对写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极大的耻辱。这些故事通常发生在月夜,或者正午,抑或是某一难以确定的特殊时后记刻,人和鱼忽然相遇,完全陌生的面孔在做着面对面的凝视,各自脸上的肌肉抖动都看得真切,这种陌生的凝视带来了长久的惊悸与沉默,在他们的周围环绕着足以淹没一切的海洋。

图书封面


 半岛手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茫茫人海,认识了盛文强,按照他的名字,测字的话,就可以说这个人是一个文字强大的人,一盛一强前呼后拥。盛文强的散文《半岛手记》阅读时,感受到了真正的写作者在如何进行自己追寻的灵魂性写作。他说:“《半岛手记》的写作就是面对家族史的写作,这样的写作是艰难的道路。家族史直溯洪荒年代的遥远记忆,东夷部族的渔猎精神高蹈着异乎寻常的激越之美,我在写作的过程中,自觉规避了狭隘的自说自话与炫耀,不断的出走与归来更促成了这种对话的螺旋式增长。”散文太常见,不好写,人们见得太多,已经目光变得麻木,因为那些所谓无病呻吟的散文就像今天遍地泛滥的环境污染,实在不能带来美感,而恰恰相反,阅读得到的是疾病。很多人的写作倾向于黑暗写作,因为写作的基础即生命价值观都很错误。心灵错了,写作与文字就会更加错。那么,正确的写作是怎样的呢?盛文强说:“我的散文写作越来越倾向于“一个主题就是一本书”的方式,所以《半岛手记》一开始就是按照完整的格局来写,在半岛的地质横断面做深度开掘,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结集。”半岛作为一个虚指的地理范畴,指心灵上的自由虚空世界,而此种虚空与实指一致。而实质却又不是人们日常说的地理。真正的写作是顺着“大道”的写作,是一种为生命与心灵的写作。半岛成为了人与世界的代言,甚至就是宇宙的代言。“天人合一”或者说“物我合一”是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一个基本核心,在这本书中,我们就看到了这种正确的大道精神。人与世界的相遇,人性要修正回到世界的本质。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这粒地球上,海水远比大地更有面子,海水面积大图土地面积,自然在海水的面子下面,依旧隐居着大地。海洋题材或者说面向大海生存的人,为他们写作,为自己心灵里面的人们写作,在汉语写作里面,少之又少。农耕独裁的土地上,没有大海开阔的气势,也没有大海的胸怀。而面朝大海的写作,就具有了辽阔的眼光。《夜泊周岛》一文结尾写道:“周知道后怒不可遏,在一次出海回来时路过周岛,两家的船在这里相遇,他撑着桨跳到对方的船上,一把揪出那个说坏话的人,扔到岛上,然后他也跟着跳出去,一桨拍在那人的后脑上,头骨应声裂开,海浪的喧哗之声骤然大作,及时盖住了那沉闷的一击。”周岛为何得名?文章写到了以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强者的姓命名,而这个强者从一无所有到成为地方一霸,乃至于其他人不敢发出针对他的质疑,因为他吞掉了这个岛的所有利益,还有成为这一带的话语权,在他的话语权暴力垄断下,任何发言都成为屈服者,否则便要付出流血与生命的代价。《和鱼交谈》一文里如是云:“早通常是在月夜,或是正午某一难以确定的时刻,懂得鱼语的人坐在船上,双手扶住船舷,水中就有鱼探出头来,小圆嘴一张一合,伴着清脆的声响,在平静的水面传出很远,那是鱼嘴的狭长的韧带在开合时起的作用。”作品自己说话,远比指手画脚要到位。写作就是要说破世界的秘密,说出来的光,就像发芽长出来的美好世界。与鱼交谈,鱼就像自己的舌头,鱼就像自己的脸、脚印、鞋子、游动的手、额头、小石块、荷包。与鱼交谈成为另外一种与自己交谈的方式。天人合一并不是做不到,人越靠近自己的内心,越幸福,远离本质,远离世界,就背离了大道。现在能够做到与自然对话、聊天的人越来越少,因为人类背离了自然,背道而驰,大自然对人类非常恐惧,尤其是为了所谓虚伪政治而大展宏图,屠杀大自然,万物对邪恶恐怖主义的垄断很厌恶。《半岛手记》给目光的期待一个很好的交代。好书养心。坏书养魔鬼、养邪恶、污染人心与世界。无数的散文都属于谎言的弃儿,而《半岛手记》给了谎言文学一个响亮的耳光。
  •     尚塔尔·托马在《被遮蔽的痛苦》中说:“当他的家族史上溯到蒙昧时代,当他的名字引起的共鸣,神秘到一个具体的主题不能单独担当时,该如何来讲述他的家族史?”由此我忽然想到,书写多年的《半岛手记》就是直面家族史的写作,当家族史成为刻骨铭心的个体记忆,来自纵向的压力骤增,个体的存在感瞬间充盈起来。 家族史直溯洪荒年代的遥远记忆,东夷部族的渔猎精神高蹈着异乎寻常的激越与凌厉,时刻引我走向通美之途。我在写作的过程中,自觉规避了狭隘的自说自话,成长的阵痛与自我身份的指认在家族史面前一一坦陈,不断的出走与归来更促成了文本的螺旋式增长,我知道,这样的写作是艰难的道路,而为了寻找自己的写作方式,我倾注了近十年的心血。   从一开始,《半岛手记》的写作就对“地域”或“行走”之类的概念保持了距离。“半岛”这个模糊的名词赫然出现,逃离了地理学及行政区划上的既定序列,只因半岛是这样一种存在:它溢出了常识与教条的钵盂,遍地横流,不以概念的模式存在,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所以无须正其名,也无需更多解释,但凡追问半岛在何地者,或追问书中之事之真假者,皆是钵盂中人。   值得注意的是,当遇到神秘事物时,大多数人的表现是惊异、怀疑,继而远离,更有甚者,持既有的执念而奋起攻击。只有少数人才会将这种无力的疏离欲望转化为对自然、生命的广泛敬畏和尊崇,后者是我需要寻找的同类。倘若事物都飞蛾扑火般急急奔向预设的标准答案,那对写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极大的耻辱,毕竟我们的脑袋,不是长在别人肩膀上。   许多年来,我频繁奔走于黄海和渤海之间,有些故事在我心中流淌,并非道听途说,它们本来就在那里,遗世独立,它们恰巧被我遇见,或者说只为等我。通常是在月夜,或者正午,抑或是某一难以确定的特殊时刻,人和鱼忽然相遇,完全陌生的面孔在做着面对面的凝视,各自脸上的肌肉抖颤都看得真切,异类之间前所未有的凝视,带来了长久的惊悸,足以荡涤臃肿的体制概念。   我的周围环绕着足以淹没一切的海洋,不分日夜。   在《水底的先人》的结尾,我写到了一位几百年前遇到海难的先人,他在民间传说中成为本地的海神。这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我作为他的后人,每当船到了海上时,总会感到“他在水底望着我的船,目光穿越了层层的鱼群,阳光照透水底,不时有鱼影在他脸上闪过。我心头一阵微温,从此再也不用看老天的脸色。”在《李状元村》里,李状元在海边吃过一只青螺,而当他赴京后,他的祖宅里冒出了无数的青螺壳。第二天,院子里的槐树就枯死了,一个月后京城传来了李状元被贬岭南的消息。李状元和青螺是什么关系?是纯粹的仇与复仇吗?日趋破碎、芜杂的当下语境或许会为之提供现世镜像。
  •     我居住于成都,偶尔会抽暇去峨眉山小住几日,那里有一个“半山”度假区,冷杉高举出岫之云,林间阳光赋予了景致以静谧气场,我像一根被拉到极限的弹簧,在此恢复原状,我随周遭的事物运势逐步回到天时的轨迹当中。“半山”一词显然化自半岛,胶东半岛是青年散文家盛文强的故乡,简称胶东,指山东省境内胶莱河以东地区,包括烟台、威海全部和青岛的东部,是山东半岛的主要部分,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湾相望。如果说“半山”为我提供了一个俯视过往踪迹的平台,那么,胶东半岛无疑为盛文强摊开了一块从事文学探险的飞地。三年前,我应邀为西北一家文学杂志主持散文专栏,我读到了盛文强几篇写海写岛写鱼事的文章,当时选发了两篇,现在看到这些篇什均属于《半岛手记》的内容。这促使我在当期杂志推荐语里提出“细节是散文的斗拱”的立论。散文中人谁也明白必须回到事物本身,通过语言细节还原生活。问题在于,事物不是阳光下的花可以任意采摘;更在于摧花辣手太多,事物往往暧昧而使自己的特性匿于披光的轮廓之下;重要的还在于,文字对生活的还原就是最高美学吗?其实,文字对生活施展的不仅仅是还原术,对微妙情感的传达,而是创造和命名。这一文学建筑学的过程,首先是纸上还原,然后是还原基础上的命名。不懂这一秩序的人渴望一蹴而就,他们往往自陷于辛苦建造起来的迷宫,言语道断,不但别人无法进来,而且自己也找不到出路。仅仅讨论细节美学对《半岛手记》作者那渴望对半岛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注意到盛文强在某次研讨会的发言《散文的遮蔽与突围》,他谈到:“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主流意识形态,多年的训练已经形成条件反射,看到文章,我们的全部思维都飞奔向冠冕堂皇的宏大意义,这是臣民式的条件反射,却不是一个写作者应该做的。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形态是合法的存在,但不为我们所知,故而它是被遮蔽的。我们不知道的,并非不存在的。有一次我谈到散文可以虚构,并因此和一位教育工作者产生了争论,按他的意思,散文必须写生活,记录真情实感,这不是他的想法,还是教育在作怪。”在我看来,这位教育工作者的话没有大错特错啊,问题是,他信奉的“眼见为实”视域之外,事物本就在那里,看不见就声称不存在的诚实者,其实与他们高声讨伐的唯心论已经处于同一战壕了。情感是无法虚构的,由此下切或飞升的思考是无法虚构的。通过细节的呈现,作者的情感与思考其实已经蕴于所有笔触与线条当中。如果非要去“坐实”一个细节的现实对位,这不但显得有点儿苯,而且也在远离文学。我们可以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看出小说家的众多笔法,可是谁会去质疑这其中的虚构成分呢?真要这样做的人,就是胶柱鼓瑟。在纸上还原胶东半岛的情景方面,我认为《半岛手记》做得较为出彩。陈嘉映先生在《事物·事实·论证》一文里指出,我们并不生活于一个事实世界,而是活在一个事情的世界。事实是事情的切片,是对事情的锤打和摊开,最终,事物、事实会构成对事情的“呈堂证供”。就是说,事情尽管神秘诡谲,但从来就不是“皇帝的新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历史的轨迹与个人的踪迹之间,也许就映射了这样的关系——历史的轨迹是一种注重影响的呼啸而至的宏大叙事,畛域立显;而个人的踪迹不过记录的是一己的荣辱沉浮。踪迹固然已经覆于历史车轮的碾压之下,但总还有一些残剩于宏旨无心涉足的冷僻地隅,这就成为了作者打捞个体踪迹、盘活一个断代史的采撷区。我们需要注意《半岛手记》跨学科的“打通”式努力。盛文强在《半岛手记》后记里承认:“我的散文写作越来越倾向于‘一个主题就是一本书’的方式,所以《半岛手记》一开始就是按照完整的格局来写,在半岛的地质横断面做深度开掘,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结集。”如果我们把半岛分为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两个空间,那么盛文强其实就是一个追随祖先踪迹的文学侦探,他迂回穿插,稗史、笔记、古迹、传说、家史等等均成为了他破案的分析材料,文中有不少淋漓的描绘:“当我的船浮在海上时,先人在水底仰头望着我的船底,他的目光穿越了层层鱼群。阳光照透水底,不时有鱼影在他脸上闪过。我的心头一阵微温,从此再也不看老天脸色。”以我的经历而言,本书如果说不足之处,还是在于对往事文学钩稽之余的思考、史识稍显弱力,毕竟一个跨文体的丰满文本需要的,还有更多。咸康二年(公元336年),范逸死后,仆从范文上位。范文的奇特经历来源于一次山涧中的放牛细节。他捉到两条鲤鱼,鱼却变成了两块玄铁,他用铁铸成了两把刀。 刀铸成,他对着大石嶂诵念咒语: “鲤鱼变化,冶成双刀,假若能砍破石嶂,便有神灵。 ”他上前挥刀, 石嶂分崩析离。范文知道是神刀,这便是典故“鱼刀”的来历。我曾经说过,“盛文强是一条在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现在看来,沉默的盛文强是在铸刀,他不解牛,他剖鱼,还要切开半岛,由此洞悉被黑暗遮蔽的自由写作和写作自由。(《半岛手记》 盛文强 著 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9)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有才气,写作的素材也很新颖,可惜写法上爱玩虚的。 结果弄成了鸡肋,可惜
  •     看着很舒服的文。
  •     超级好看超级低调.......
  •     这本书是我做校对的时候看过的一本书,当时就很喜欢,看到现在出书了,就情不自禁买了一本,作者由半岛的生活映射出的当代社会的现实无奈,值得让人深思。
  •     盛编辑的书先赞一个~
  •     想读
  •     且看盛老师如何打破藩篱。
  •     看不懂。
  •     写的很棒,值得一读。
  •     盛文强的散文《半岛手记》阅读时,感受到了真正的写作者在如何进行自己追寻的灵魂性写作。他说:“《半岛手记》的写作就是面对家族史的写作,这样的写作是艰难的道路。家族史直溯洪荒年代的遥远记忆,东夷部族的渔猎精神高蹈着异乎寻常的激越之美,我在写作的过程中,自觉规避了狭隘的自说自话与炫耀,不断的出走与归来更促成了这种对话的螺旋式增长。”散文太常见,不好写,人们见得太多,已经目光变得麻木,因为那些所谓无病呻吟的散文就像今天遍地泛滥的环境污染,实在不能带来美感,而恰恰相反,阅读得到的是疾病。很多人的写作倾向于黑暗写作,因为写作的基础即生命价值观都很错误。心灵错了,写作与文字就会更加错。那么,正确的写作是怎样的呢?盛文强说:“我的散文写作越来越倾向于“一个主题就是一本书”的方式,所以《半岛手记》一开始就是按照完整的格局来写,在半岛的地质横断面做深度开掘,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结集。”半岛作为一个虚指的地理范畴,指心灵上的自由虚空世界,而此种虚空与实指一致。而实质却又不是人们日常说的地理。真正的写作是顺着“大道”的写作,是一种为生命与心灵的写作。半岛成为了人与世界的代言,甚至就是宇宙的代言。“天人合一”或者说“物我合一”是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一个基本核心,在这本书中,我们就看到了这种正确的大道精神。人与世界的相遇,人性要修正回到世界的本质。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这粒地球上,海水远比大地更有面子,海水面积大图土地面积,自然在海水的面子下面,依旧隐居着大地。海洋题材或者说面向大海生存的人,为他们写作,为自己心灵里面的人们写作,在汉语写作里面,少之又少。农耕独裁的土地上,没有大海开阔的气势,也没有大海的胸怀。而面朝大海的写作,就具有了辽阔的眼光。《夜泊周岛》一文结尾写道:“周知道后怒不可遏,在一次出海回来时路过周岛,两家的船在这里相遇,他撑着桨跳到对方的船上,一把揪出那个说坏话的人,扔到岛上,然后他也跟着跳出去,一桨拍在那人的后脑上,头骨应声裂开,海浪的喧哗之声骤然大作,及时盖住了那沉闷的一击。”周岛为何得名?文章写到了以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强者的姓命名,而这个强者从一无所有到成为地方一霸,乃至于其他人不敢发出针对他的质疑,因为他吞掉了这个岛的所有利益,还有成为这一带的话语权,在他的话语权暴力垄断下,任何发言都成为屈服者,否则便要付出流血与生命的代价。《和鱼交谈》一文里如是云:“早通常是在月夜,或是正午某一难以确定的时刻,懂得鱼语的人坐在船上,双手扶住船舷,水中就有鱼探出头来,小圆嘴一张一合,伴着清脆的声响,在平静的水面传出很远,那是鱼嘴的狭长的韧带在开合时起的作用。”作品自己说话,远比指手画脚要到位。写作就是要说破世界的秘密,说出来的光,就像发芽长出来的美好世界。与鱼交谈,鱼就像自己的舌头,鱼就像自己的脸、脚印、鞋子、游动的手、额头、小石块、荷包。与鱼交谈成为另外一种与自己交谈的方式。天人合一并不是做不到,人越靠近自己的内心,越幸福,远离本质,远离世界,就背离了大道。现在能够做到与自然对话、聊天的人越来越少,因为人类背离了自然,背道而驰,大自然对人类非常恐惧,尤其是为了所谓虚伪政治而大展宏图,屠杀大自然,万物对邪恶恐怖主义的垄断很厌恶。《半岛手记》给目光的期待一个很好的交代。好书养心。坏书养魔鬼、养邪恶、污染人心与世界。无数的散文都属于谎言的弃儿,而《半岛手记》给了谎言文学一个响亮的耳光。
  •     海风忧郁的气质
  •     只有那些关照现实的闲笔才让我收回走神的心思,比如这句:不让看,是船老大驾驭一条船的办法,他的女人也会用,多年以后的今天,这种办法到处都在用。^_^
  •     为找素材。有很多鲜活的细节,想象部分有人不喜欢,我倒读着有点百年孤独里的魔幻。有生活,有想象,也有人物,为什么不写成一个叙事体小说呢?对照壁前吊着的人,海啸前小姑娘要照遗像这些细节印象深刻,猎奇心理。还有母亲一手葱花,一手盐泼撒下安抚了鱼汤的沸腾、青螺壳被烤爆时发出的哔剥声和螺肉包藏的嫩汁,这是口舌之欲。最美的是海上的大月亮、四处摇晃的周岛、停在空中的“浮鸟”,趴在家宅厢房顶部的圆洞往下看,正午的阳光下发亮的水缸,飞升的尘埃。不是很诗意吗?还那么鲜活。
  •     作为一个深海恐惧症患者开头还是被吓得后背凉 后来几篇似曾相识的故事才带我渐入佳境 我对海有深重的感情 却同时矛盾的有恐惧情节 喜欢的人在海边 我们曾经登上海上最东边的岛 在午后的海边啃面包吹海风 傍晚在海边荡秋千看灯塔 回家有吃不完的海鲜 实属海的馈赠 也听他讲了很多海边的奇异怪事 出海打渔的人如若打捞到了人的残骸 一定要带回岸上 又如书中写的"鲸鱼死 彗星出" 海边的人们深信彗星是鲸鱼的精魂所化 每当海面上有彗星出现 海底深处必定有一头巨鲸死去 不知为何 看完这本书 尤其想念生活在半岛的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