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制造了韩寒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谁制造了韩寒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509321959
作者:L.A.W
页数:138页

章节摘录

  上篇:知识分子的偶像?  可疑的封赏  ——“公共知识分子”韩寒?  L◎文  去年下半年,一个思想类的知识分子同人网站“共识网”推出了一项在线调查,评选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公共知识分子”。在秦晖、贺卫方、于建嵘等一长串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界人物中间,韩寒的名字赫然在列,并且在长达数十天的投票过程中一度高居榜首。最后,韩寒以仅落后第一名贺卫方6票的l310票屈居第二。这是继2008 年韩寒当选“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之后的又一次获奖。这个结果既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又在另一些人意料之中。  说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是因为韩寒既没有体制内的“知识分子”身份,又几乎没有任何学术训练,“公共知识分子”从何谈起?说它又在意料之中,是因为自韩寒2006年底开始网络写作以来,他的博客已经以近4亿次的点击,创下了令人咋舌的纪录。相较于这个点击率,1310票是一个过于微不足道的数字,韩寒只需在自己博客上贴出投票地址,无数粉丝定会让这个票数后面加上两个零甚至三个零,令苦心孤诣很多年的学者颜面无存。窃以为,这区区1310张选票像是共识网和韩寒之间沉默的共谋:在网站看来,无论如何要给学者一点面子,第一名多出来的6张选票,犹如6块砖石,人为垫高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影响力的高度;在韩寒看来,自己根本无须知识界的封赏,这头衔反而意味着某种虚妄的担当与责任。  无论是否“公共知识分子”,韩寒的博客写作都触及了当代所谓知识分子眼中的时代问题;而知识分子们对待韩寒的态度,也触及了代际伦理的问题:在这个日益板结的社会,年轻人是否还有可能创造出一种既不模仿上一代人,也不走向反面的新活法?而上一代人,是否已经做好足够的准备来迎接或培育(如果有可能的话)“新人”?  在这个嘲讽一切的时代,已经有太多人因为“过于严肃”地谈论韩寒而被骂得体无完肤。在这篇文章里,我试图以一种平实的态度,贴近观察韩寒在公共空间的博客写作,并以之为镜,反思中国当代公共知识分子的困境。  知识分子如何看待韩寒  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颇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谈到韩寒。陈丹青在接受《晶报》采访时谈到韩寒:

书籍目录

目 录
前 言
上篇:知识分子的偶像?
可疑的封赏
——“公共知识分子”韩寒?(L/文)
对谈一
一、招安的欲望
二、知识分子的圈子与纪律
三、精神自足的幻象
四、娱乐时代的政治教育
五、媒体是水,韩寒是鱼
中篇:公民的自我修练
令人担忧的精彩
——关于“公民韩寒”(W/文)
对谈二
一、韩寒“硬”在哪里?
二、假清高、伪流氓与说脏话
三、公民身份与网络
四、特权公民
五、专家之灾
六、话语政治
七、韩寒没有文化?
附录: 好人的力量(关于电影《窃听风暴》的三则笔记)(A/文)
下篇:贫乏时代的写作
批判意识的社会结构
——韩寒的小说《他的国》(A/文)
对谈三
一、“其实我是一位作家”
二、这个时代的主观性
三、写作与男女有别
四、贫乏的想象力
五、谁制造了韩寒?

作者简介

韩寒是一种独特的时代产物,是批判行动的新形式,是批判力量的新载体,是过去的崇高与严肃在此刻的接力者。他们的存在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之所以他扭曲得像一幅漫画,是因为我们的世界总体上是一面哈哈镜。所以,读者要知道:那在镜子里高大全的,其实有毛病;那在镜子里扭曲了的,反而是正常;那在镜子里正经的,其实是假正经;那在镜子里游戏的,其实是真严肃。

图书封面


 谁制造了韩寒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Dec 15 Wed 2010 14:26 虽然现在谈韩寒有点晚了。最近常在想:为什么韩寒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这问题早已过时,许多媒体都曾谈过韩寒的影响力从何而来,甚至时代杂志更选他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报导里的韩寒,先以竖起中指的赛车手形象出现,接着是畅销作家、知名部落客(博客);当然,更重要的是,韩寒是反叛的象征。不只是讨论韩寒影响力的命题已经过时,谈论中国这件事也是。自从真正意识到中国崛起,或身边开始有人前往对岸工作或求学,数一数至今大概也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但一直要到这两年,因工作关系亲自前往中国、亲身与中国人互动后,才开始慢慢思考究竟中国崛起是怎样一回事。在这之前,老实说,我的中国想象其实非常贫乏与单一。回到韩寒,会开始思考韩寒影响力的问题,当然主要是因为他的书。我想先从我自己买书的过程谈起,因为这过程中有些我自己觉得非常有趣的现象。首先,在某种程度上,我内里的某些质素是文青。至于是真文青、假文青、伪文青、消费群体性质的文青,那些网络上流传已久的问答我都填过,总之,就是不见得能理解阿多诺、马库色、班雅明、汉纳鄂伦、沙特、扎伊尔德、傅柯等人究竟在说些什么,但书架上总是有「很多」这些人的著作;或者,就是觉得独立音乐比较好,认为独立乐团比较屌,但又要以繁复论证提出独立音乐不见得就是好音乐的观点;消费上,早期喜欢逛诚品书店,在那儿买书买CD,甚至以拥有诚品的会员卡为荣(现在都在政大书城、博客来甚至好市多买书,诚品的会员制度被搞烂后,其实只剩下卡片可凭吊)等诸如此类的行为。这些还能类推到我也喜欢其它边缘的、底层的、非主流的领域等等。其实,说穿了大概就是中国那儿所说的小资,台湾这边则有人叫假掰。在这前提下,在北京逛书店自然不去新华书局(更不用说王府井的书局),而是找那些小资气味更重的独立书店,所以,在百度搜了一下单向街的正确位置,才发现他们从圆明园搬到蓝色港湾,于是就搭地铁到亮马桥站后再步行过去。从亮马桥站到蓝色港湾约十分钟,挺好找的。在这之前,我不知道许知远是何许人,也不知道单向街原来是许知远开的,只觉得走在蓝色港湾这座美式购物中心寻找单向街书店的状态,突然想起班雅明描绘的拱廊街,觉得单向街座落在蓝色港湾内,也许比当初在圆明园来得更好更贴切,像是一种诙谐的隐喻。找到单向街后,当然先进门看看他们卖哪些书,文学、电影、音乐、历史、哲学、建筑、社会学是预料中的类别,而商业类书籍则是意料之外,而且还不少。最后,我买了几本中国以生活型态主的杂志,书籍则有垮掉一代的经典《在路上》、中国乐评人王小峰的《沿着瞭望塔》、陈冠中的《什么都没有发生》、单向街出版的《最愚蠢的一代》,还有,许知远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看!这些书多假掰!)。挑书的过程中,其实我好几度拿了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想到柜台结帐,但最终还是作罢,放弃的原因有二:第一,我担心店员怀疑我的品味;第二,我先入为主认为韩寒只是畅销作家,就像台湾的XXX,或XXX(用XXX是因为我不像韩寒这么有种,当然这是后话)。在回台湾的飞机上,许知远的书我几乎看了三分之二。看吧,身为文青就是会先拆这类型的书来看,他的评论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是尼采、康德、弗罗伊德、米兰昆德拉,或是《一九八四》、《动物农庄》、《美丽新世界》等名著,当然,这是我知道的,那些我不认识的还能列出一大串。许的观点有些我甚为认同,而有些则否,特别是〈荒原上的我们〉这篇提及网络写手的评论:对于他们(按:网络写手),我并不反感,我反感的是他们所带来的巨大的轰动与站在他们身后的无耻造势者……当一个时代,坏作品赢得主流的关注时,这个时代一定有问题。当然,许知远对这个时代的控诉远大于网络写手与网络文学:今天的我们处于更加严重的精神荒原之上。我将王朔、美女作家与网络写手们罗列在上面,正是表明,我们的时代与人类文明已经产生了怎样的断裂……我只是想提醒普遍不安的读者们,还有一些可能是陈旧却更为激动人心的作品在等待我们去阅读。我不认同他对网络写手观点的原因,其实非常情绪化(有点像一竿子打翻整条船),主要是这篇评论中他对互联网的态度,尽管在他的评论中,网络是以媒介或平台的角色出现,是一种时代进步之下的必然产物,而他批评的重点在于利用网络的人,以及文学本身。当他在〈古登堡、互联网与信息焦虑〉中提到互联网与信息焦虑的状态时,我又情不自禁猛点头:过多的信息,进而破坏了我们的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失去了判断能力的我们,只能继续陷入焦虑。最终,我们对信息产生了某种强迫症。总之,许的书于我而言是好看的,只是在精神不济的时候读,总是无可避免会直接睡着。后来,我还是在博客来上买了韩寒的《飘移中国》。我读着韩寒,觉得很爽,那是一种直接的、畅所欲言的爽快。同样是评论时事,韩寒写来总是比许知远直接、具有娱乐性。举个例子,读许知远的评论多是会心一笑,那种浅浅挂在嘴角的含蓄的笑容;但读韩寒的评论杂文,总是狂笑不已,比如他写京奥开幕式:有人说应该展示一些现在中国有的,但其它国家没有的东西。我想来想去,觉得那就只有现场摆上2008台计算机,输入2008个不同的网址,然后全部不能访问,向世界展示我们独有的网络长城屏蔽系统。又比如说,在《飘移中国》这本韩寒杂文集的一开始,是南都周刊访问韩寒的一篇报导,里头主要是记者采访他对于许多人批评他,或他所引起的现象的看法。在访谈中,记者问韩寒他对《庸众的胜利》的看法,这时我才知道许知远在稍早曾经为文批评韩寒现象,许说:与其说这是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读了韩寒的回复与解释后,我开始喜欢上他的诚实与直接,他说:这篇文章本身没有问题,许知远没有说我坏话……他批评的只是一种社会状态和社会氛围。他又说:我个人挺喜欢许知远的,虽然他的文章有时看起来乏味。中国人有个缺点,总认为文章写得越乏味,越有深度。读到这里,我大笑,跟看他写京奥开幕式一样。喜欢韩寒的原因,也包括他对自己身分或商业代言的解释,很真诚,读完后很难不喜欢他的回答与态度。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飘移中国》,跟我后来买的台湾书商重编的《青春》有许多重复的文章,但我还是花了一些时间读完这两本韩寒的杂文集。然后才开始想,为什么韩寒的影响力这么大。所以,一开始我说要从自己买书的过程谈这件事,主要是说,自己的品味、自以为的高尚、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其实凸显很多矛盾(韩寒说中国人认为乏味文章有深度是其一),而且,越想搞清楚韩寒现象,越感觉这种矛盾的存在。比如说,最近有本书叫《谁制造了韩寒?关于韩寒的对话》,是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的,作者有三位,分别是「L」、「A」、「W」。对,他们匿名出了这本讨论韩寒现象的小书,书分成上、中、下篇,其中上篇用了许多学院派理论观点解释韩寒「作为一位公共知识分子」的意义。同样的,我认同某些观点,不认同某些观点,还有,在精神不济的时候读,同样无可避免会直接睡着。这本小书有很大一部分是「L」、「A」、「W」三人的对谈,对谈中点出了一个观点,很可悲,也很精准,大意是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韩寒的巨大影响力的存在,有人褒,有人贬,但不管怎样,他们「通过某种评价将韩寒纳入自己的话语体系和知识阵营……从而增加自己的公共影响力」。这种观点再对照《飘移中国》中韩寒说「我不是原始意义的精英」的解释,真的显得非常可悲与可笑,关于竞逐公共影响力这件事。小书也对韩寒文字的「直接」提出了解释,这里又可看出另一个矛盾,小书作者之一「L」在对谈中说:韩寒的写作,我觉得确实可以概括为「指向事物本身的写作」……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知识分子读书太多……他们对这一点的理解非常成问题……看到一个杯子,现代知识分子大概会说,这个杯子好啊,通体散发出巴洛克时期的气息,让人想起卡拉瓦乔的画,和佛罗伦萨的小巷时光……等他说完,你还是不知道这个杯子到底是什么样,容量是多少,他们太缺乏「指向事物本身」的能力。把事物复杂化的能力,他们倒是很强。读到这段,我觉得既可悲,也可笑,真是矛盾极了,特别是这本书的存在,是不是也能说成把韩寒复杂化了?但,因为三位作者的匿名,免去了他们自己所说「将韩寒纳入自己的话语体系」以增加公共影响力的意图,这一点也许是自许为知识分子的作者们的反思。总之,现在谈韩寒真的晚了,有太多文章都在谈,网络上搜一搜到处都是。至于韩寒影响力何以这么大?我非常化约且偷懒的认为:第一,因为韩寒现象发生的脉络是在中国;第二,因为网络,特别是中国的网络;第三,因为他长得帅;第四,因为读他写的文字,真的爽快!PS:后悔当初没拿简体版的《1988》去结帐,因为台湾正体版的是直书,我还是读横书比较习惯一点。digitalnash 发表在 痞客邦 PIXNET
  •     Dec 15 Wed 2010 14:26 雖然現在談韓寒有點晚了。最近常在想:為什麼韓寒擁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這問題早已過時,許多媒體都曾談過韓寒的影響力從何而來,甚至時代雜誌更選他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報導裡的韓寒,先以豎起中指的賽車手形象出現,接著是暢銷作家、知名部落客(博客);當然,更重要的是,韓寒是反叛的象徵。不只是討論韓寒影響力的命題已經過時,談論中國這件事也是。自從真正意識到中國崛起,或身邊開始有人前往對岸工作或求學,數一數至今大概也有十年左右的時間,但一直要到這兩年,因工作關係親自前往中國、親身與中國人互動後,才開始慢慢思考究竟中國崛起是怎樣一回事。在這之前,老實說,我的中國想像其實非常貧乏與單一。回到韓寒,會開始思考韓寒影響力的問題,當然主要是因為他的書。我想先從我自己買書的過程談起,因為這過程中有些我自己覺得非常有趣的現象。首先,在某種程度上,我內裡的某些質素是文青。至於是真文青、假文青、偽文青、消費群體性質的文青,那些網路上流傳已久的問答我都填過,總之,就是不見得能理解阿多諾、馬庫色、班雅明、漢娜鄂倫、沙特、薩伊德、傅柯等人究竟在說些什麼,但書架上總是有「很多」這些人的著作;或者,就是覺得獨立音樂比較好,認為獨立樂團比較屌,但又要以繁複論證提出獨立音樂不見得就是好音樂的觀點;消費上,早期喜歡逛誠品書店,在那兒買書買CD,甚至以擁有誠品的會員卡為榮(現在都在政大書城、博客來甚至好市多買書,誠品的會員制度被搞爛後,其實只剩下卡片可憑弔)等諸如此類的行為。這些還能類推到我也喜歡其他邊緣的、底層的、非主流的領域等等。其實,說穿了大概就是中國那兒所說的小資,台灣這邊則有人叫假掰。在這前提下,在北京逛書店自然不去新華書局(更不用說王府井的書局),而是找那些小資氣味更重的獨立書店,所以,在百度搜了一下單向街的正確位置,才發現他們從圓明園搬到藍色港灣,於是就搭地鐵到亮馬橋站後再步行過去。從亮馬橋站到藍色港灣約十分鐘,挺好找的。在這之前,我不知道許知遠是何許人,也不知道單向街原來是許知遠開的,只覺得走在藍色港灣這座美式購物中心尋找單向街書店的狀態,突然想起班雅明描繪的拱廊街,覺得單向街座落在藍色港灣內,也許比當初在圓明園來得更好更貼切,像是一種詼諧的隱喻。找到單向街後,當然先進門看看他們賣哪些書,文學、電影、音樂、歷史、哲學、建築、社會學是預料中的類別,而商業類書籍則是意料之外,而且還不少。最後,我買了幾本中國以生活型態主的雜誌,書籍則有垮掉一代的經典《在路上》、中國樂評人王小峰的《沿著瞭望塔》、陳冠中的《什麼都沒有發生》、單向街出版的《最愚蠢的一代》,還有,許知遠的《那些憂傷的年輕人》(看!這些書多假掰!)。挑書的過程中,其實我好幾度拿了韓寒的《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想到櫃檯結帳,但最終還是作罷,放棄的原因有二:第一,我擔心店員懷疑我的品味;第二,我先入為主認為韓寒只是暢銷作家,就像台灣的XXX,或XXX(用XXX是因為我不像韓寒這麼有種,當然這是後話)。在回台灣的飛機上,許知遠的書我幾乎看了三分之二。看吧,身為文青就是會先拆這類型的書來看,他的評論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就是尼采、康德、佛洛依德、米蘭昆德拉,或是《一九八四》、《動物農莊》、《美麗新世界》等名著,當然,這是我知道的,那些我不認識的還能列出一大串。許的觀點有些我甚為認同,而有些則否,特別是〈荒原上的我們〉這篇提及網路寫手的評論:對於他們(按:網路寫手),我並不反感,我反感的是他們所帶來的巨大的轟動與站在他們身後的無恥造勢者……當一個時代,壞作品贏得主流的關注時,這個時代一定有問題。當然,許知遠對這個時代的控訴遠大於網路寫手與網路文學:今天的我們處於更加嚴重的精神荒原之上。我將王朔、美女作家與網絡寫手們羅列在上面,正是表明,我們的時代與人類文明已經產生了怎樣的斷裂……我只是想提醒普遍不安的讀者們,還有一些可能是陳舊卻更為激動人心的作品在等待我們去閱讀。我不認同他對網路寫手觀點的原因,其實非常情緒化(有點像一竿子打翻整條船),主要是這篇評論中他對互聯網的態度,儘管在他的評論中,網路是以媒介或平台的角色出現,是一種時代進步之下的必然產物,而他批評的重點在於利用網路的人,以及文學本身。當他在〈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中提到互聯網與資訊焦慮的狀態時,我又情不自禁猛點頭:過多的信息,進而破壞了我們的思考能力與判斷能力。失去了判斷能力的我們,只能繼續陷入焦慮。最終,我們對信息產生了某種強迫症。總之,許的書於我而言是好看的,只是在精神不濟的時候讀,總是無可避免會直接睡著。後來,我還是在博客來上買了韓寒的《飄移中國》。我讀著韓寒,覺得很爽,那是一種直接的、暢所欲言的爽快。同樣是評論時事,韓寒寫來總是比許知遠直接、具有娛樂性。舉個例子,讀許知遠的評論多是會心一笑,那種淺淺掛在嘴角的含蓄的笑容;但讀韓寒的評論雜文,總是狂笑不已,比如他寫京奧開幕式:有人說應該展示一些現在中國有的,但其他國家沒有的東西。我想來想去,覺得那就只有現場擺上2008台電腦,輸入2008個不同的網址,然後全部不能訪問,向世界展示我們獨有的網絡長城屏蔽系統。又比如說,在《飄移中國》這本韓寒雜文集的一開始,是南都週刊訪問韓寒的一篇報導,裡頭主要是記者採訪他對於許多人批評他,或他所引起的現象的看法。在訪談中,記者問韓寒他對《庸眾的勝利》的看法,這時我才知道許知遠在稍早曾經為文批評韓寒現象,許說:與其說這是韓寒的勝利,不如說是庸眾的勝利,或是整個民族的失敗。讀了韓寒的回覆與解釋後,我開始喜歡上他的誠實與直接,他說:這篇文章本身沒有問題,許知遠沒有說我壞話……他批評的只是一種社會狀態和社會氛圍。他又說:我個人挺喜歡許知遠的,雖然他的文章有時看起來乏味。中國人有個缺點,總認為文章寫得越乏味,越有深度。讀到這裡,我大笑,跟看他寫京奧開幕式一樣。喜歡韓寒的原因,也包括他對自己身分或商業代言的解釋,很真誠,讀完後很難不喜歡他的回答與態度。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飄移中國》,跟我後來買的台灣書商重編的《青春》有許多重複的文章,但我還是花了一些時間讀完這兩本韓寒的雜文集。然後才開始想,為什麼韓寒的影響力這麼大。所以,一開始我說要從自己買書的過程談這件事,主要是說,自己的品味、自以為的高尚、自己先入為主的觀點,其實凸顯很多矛盾(韓寒說中國人認為乏味文章有深度是其一),而且,越想搞清楚韓寒現象,越感覺這種矛盾的存在。比如說,最近有本書叫《誰製造了韓寒?關於韓寒的對話》,是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的,作者有三位,分別是「L」、「A」、「W」。對,他們匿名出了這本討論韓寒現象的小書,書分成上、中、下篇,其中上篇用了許多學院派理論觀點解釋韓寒「作為一位公共知識分子」的意義。同樣的,我認同某些觀點,不認同某些觀點,還有,在精神不濟的時候讀,同樣無可避免會直接睡著。這本小書有很大一部分是「L」、「A」、「W」三人的對談,對談中點出了一個觀點,很可悲,也很精準,大意是說: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對韓寒的巨大影響力的存在,有人褒,有人貶,但不管怎樣,他們「通過某種評價將韓寒納入自己的話語體系和知識陣營……從而增加自己的公共影響力」。這種觀點再對照《飄移中國》中韓寒說「我不是原始意義的精英」的解釋,真的顯得非常可悲與可笑,關於競逐公共影響力這件事。小書也對韓寒文字的「直接」提出了解釋,這裡又可看出另一個矛盾,小書作者之一「L」在對談中說:韓寒的寫作,我覺得確實可以概括為「指向事物本身的寫作」……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的知識份子讀書太多……他們對這一點的理解非常成問題……看到一個杯子,現代知識份子大概會說,這個杯子好啊,通體散發出巴洛克時期的氣息,讓人想起卡拉瓦喬的畫,和佛羅倫薩的小巷時光……等他說完,你還是不知道這個杯子到底是什麼樣,容量是多少,他們太缺乏「指向事物本身」的能力。把事物複雜化的能力,他們倒是很強。讀到這段,我覺得既可悲,也可笑,真是矛盾極了,特別是這本書的存在,是不是也能說成把韓寒複雜化了?但,因為三位作者的匿名,免去了他們自己所說「將韓寒納入自己的話語體系」以增加公共影響力的意圖,這一點也許是自許為知識份子的作者們的反思。總之,現在談韓寒真的晚了,有太多文章都在談,網路上搜一搜到處都是。至於韓寒影響力何以這麼大?我非常化約且偷懶的認為:第一,因為韓寒現象發生的脈絡是在中國;第二,因為網路,特別是中國的網路;第三,因為他長得帥;第四,因為讀他寫的文字,真的爽快!PS:後悔當初沒拿簡體版的《1988》去結帳,因為台灣正體版的是直書,我還是讀橫書比較習慣一點。digitalnash 发表在 痞客邦 PIXNET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韩寒的崛起和专家的没落,代表着多少在应试教育压制下学生的心声,这些都是韩寒成为闪耀之星的原因,依我看来,类似于韩寒等辈在美国并不罕见,他们敢于表达甚至深知修辞。本书甚至联想到社会结构问题,市场机制筛选等等。
  •     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
  •     中国法制出版社,作者是三个人 ,还用LAW三个字母标注,不得不让人联想起阴谋论
  •     三个知识分子关于韩寒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出的一些对中国社会的讨论。对于全面的、理性的认识韩寒很有帮助。
  •     1、在韩神崩塌之际读这本书,可以轻易发现三位谈论者的前瞻性;2、作者们隐去名字这一深谙中国文化环境的行为构成了讨论“韩寒现象”的绝妙反讽;3、这本书提供了解读“方韩大战”的诸多视角,如有时间,按此回顾下“一代跨界偶像的倒掉”估计会很有意思的。
  •     这是我目前看过对韩寒评价最客观最有水平的一本“小书”。我自己也不喜欢韩寒的小说,纯粹喜欢他的杂文,从而喜欢他的人,希望韩寒能心平气和的读这本书,真心希望我最欣赏的“作家”终有一日,能真正担当“作家”这两个字。还是会一直关注韩寒!
  •     虽然是扯淡会聊天记录和讨论稿结集式的小册子,但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作者连名字都没给,直接用L.A.W的缩写分别代表三个讨论者了。。。
  •     感觉意淫韩寒的行为 思想成分大 就当个乐呵读吧 无论表扬还是批评 都不留真名 真的很难让人觉得信服 尤其最后一篇写作的 自己都说是业余爱好写作 还分析的挺带劲 几乎毫无说服力。
  •     非常深刻的书。怎么从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
  •     好厉害,谈话都能谈这么一大本,而且质量很高
  •     庆幸的是,还有韩寒,可惜的是,只有韩寒。
  •      其实更像是:《当我们谈论韩寒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不是韩寒粉或韩寒黑,依然受益匪浅!总觉得三个人的笔名也象征着点什么……
  •     @方舟子 老师黑的那么傻逼是因为没有看过这本书。
  •     韩寒的书都挺好看
  •     封面在送货过程中被压了 但是不影响阅读 还没开始看呢
  •     鞭辟入里,从多方面角度解读了韩寒成名的因素,韩寒的本质是公民韩寒,每一个人都有一座城池,这是私人领域,而这些领域所组成的城邦构成了社会的基础单元,韩寒就是这样一个单元下的杰出公民,率真,勇敢,叛逆不是才华。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值得一读
  •     这书的真实作者是谁啊 读起来好过瘾。
  •     very gelivable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