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孤独六讲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1
ISBN:9787563391271
作者:蒋勋
页数:272页

章节摘录

愈来愈孤独的社会孤独,是我一直想谈论的主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觉到有一个孤独的声音。不明白为何会在这些热闹滚滚的新闻背后,感觉到孤独的心事,我无法解释,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匆忙的城市里有一种长期被忽略、被遗忘,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我开始尝试以另一种角度解读新闻,不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而是去找寻那一个隐约的声音。于是我听到了各种年龄、各种角色、各个阶层处于孤独的状态下发出的声音。当社会上流传着一片暴露个人隐私的光碟时,我感觉到被观看者内心的孤独感,在那样的时刻,她会跟谁对话?她有可能跟谁对话?她现在在哪里?她心里的孤独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我心里旋绕了许久。我相信,这里面有属于法律的判断、有属于道德的判断,而属于法律的归法律,属于道德的归道德;有一个部分,却是身在文学、美学领域的人所关注的,即重新检视、聆听这些角色的心事。当我们随着新闻媒体的喧哗、对事件中的角色指指点点时,我们不是在聆听他人的心事,只是习惯不断地发言。愈来愈孤独的社会我的成长,经历了社会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小时候家教严格,不太有机会发言,父母总觉得小孩子一开口就会讲错话。记得过年时,家里有许多禁忌,许多字眼不能讲,例如“死”或是死的同音字。每到腊月,母亲就会对我耳提面命。奇怪的是,平常也不太说这些字的,可是一到这个时节就会脱口而出,受到处罚。后来,母亲也没办法,只好拿张红纸条贴在墙上,上面写着“童言无忌”,不管说什么都没有关系了。那个时候,要说出心事或表达出某些语言,会受到很多约束。于是我与文学结了很深的缘。有时候会去读一本文学作品,与作品中的角色对话或者独白,那种感觉是孤独的,但那种孤独感,深为此刻的我所怀念,原因是,在孤独中有一种很饱满的东西存在。现在信息愈来愈发达了,而且流通得非常快。除了电话以外,还有答录机、简讯、传真机、e-mail等联络方式--每次旅行回来打开电子信箱,往往得先杀掉大多数的垃圾信件后,才能开始“读信”。然而,整个社会却愈来愈孤独了。感觉到社会的孤独感约莫是在这几年。不论是打开电视或收听广播,到处都是call in节目。那个沉默的年代已不存在,每个人都在表达意见,但在一片call in声中,我却感觉到现代人加倍的孤独感。尤其在call in的过程中,因为时间限制,往往只有几十秒钟,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我忽然很想问问那个被打断的听众的电话,我想打给他,听他把话说完。其实,在那样的情况下,主持人也会很慌。于是到最后,连call in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直接以选择的方式:赞成或不赞成,然后在屏幕上,看到两边的数字一直跳动一直跳动……我想谈的就是这样子的孤独感。因为人们已经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只是一再地被刺激,要把心里的话丢出去,却无法和自己对谈。害怕孤独害怕孤独我要说的是,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感觉到巨大的虚无感,会让你告诉自己:“我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我必须去打破这种孤独。”你忘记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不同年龄层所面对的孤独也不一样。我这个年纪的朋友,都有在中学时代,暗恋一个人好多好多年,而对方完全不知情的经验,只是用写诗、写日记表达心情,难以想象那时日记里的文字会纤细到那么美丽,因为时间很长,我们可以一笔一笔地刻画暗恋的心事。这是一个不快乐、不能被满足的情欲吗?我现在回想起来,恐怕不一定是,事实上,我们在学着跟自己恋爱。对许多人而言,第一个恋爱的对象就是自己。在暗恋的过程中,开始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发展出来了。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地站在绿荫繁花下,呆呆地看着,开始想要知道生命是什么,开始会把衣服穿得更讲究一点,走过暗恋的人面前,希望被注意到。我的意思是说,当你在暗恋一个人时,你的生命正在转换,从中发展出完美的自我。前几年我在大学当系主任时,系上有一个女学生,每天带着睡眠不足的双眼来上课,她告诉我,她同时用四种身份交友,每一个角色有一个名字[代号]及迥异的性格,交往的人也不同。我很好奇,开始上网了解这种年轻人的交友方式,我会接触电脑和网络也要归功于她。情欲的孤独,在本质上并无好与坏的分别,情欲是一种永远不会变的东西,你渴望在身体发育之后,可以和另外一个身体有更多的了解、拥抱,或爱,你用任何名称都可以。因为人本来就是孤独的,犹如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写下的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有时候你以为找到了,有时候你以为永远找不到。柏拉图在《飨宴》里用了这个了不起的寓言,正说明了孤独是人类的本质。在传统社会里,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以为找到了另外一半,那是因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找对找不对,都只能认了。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我的学生,她用四种身份在寻找,她认为自己有很大的权力去寻找最适合的那一半,可是我在想的是:是不是因此她的机会比我的多?我是说,如果我只有一种身份,一生只能找一次,和现在她有四种身份,找错了随时可以丢掉再找相比,是不是表示她有更多的机会?我数学不好,无法做比较。可是我相信,如柏拉图的寓言,每个人都是被劈开的一半,尽管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哲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但孤独绝对是我们一生中无可避免的命题。“我”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后面我还会谈到伦理孤独,会从中国的儒家文化谈起。儒家文化是最不愿意谈孤独的,所谓五伦,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都是在阐述一个生命生下来后,与周边生命的相对关系,我们称之为相对伦理,所以人不能谈孤独感。感到孤独的人,在儒家文化中,表示他是不完整的。如果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那么在父子、兄弟、夫妻的关系里,都不应该有孤独感。可是,你是否也觉得,儒家定义的伦理是一种外在形式,是前述那种“你只能找一次,不对就不能再找”的那种东西,而不是你内心底层最深最荒凉的孤独感。“我可以在父母面前感觉到非常孤独。”我想,这是一句触怒儒家思想的陈述,却是事实。在我青春期的岁月中,我感到最孤独的时刻,就是和父母对话时,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我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而这并不牵涉我爱不爱父母,或父母爱不爱我的问题。在十二岁以前,我听他们的语言,或是他们听我的语言,都没有问题。可是在发育之后,我会偷偷读一些书、听一些音乐、看一些电影,却不敢再跟他们说了。我好像忽然拥有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私密的,我在这里可以触碰到生命的本质,但在父母的世界里,我找不到这些东西。曾经试着去打破禁忌,在母亲忙着准备晚餐时,绕在她旁边问:“我们从哪里来的?”那个年代的母亲当然不会正面回答问题,只会说:“捡来的。”多半得到的答案就是如此,如果再追问下去,母亲就会不耐烦地说:“胳肢窝里长出来的。”其实,十三岁的我问的不是从身体何处来,而是“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是关于生与死的问题。犹记得当时日记上,充满了此类胡思乱想的句子。有一天,母亲忽然听懂了,她板着脸严肃地说:“不要胡思乱想。”这是生命最早最早对于孤独感的询问。我感觉到这种孤独感,所以发问,却立刻被切断了。因为在儒家文化里、在传统的亲子教养里,没有孤独感的立足之地。我开始变得怪怪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母亲便会找机会来敲门:“喝杯热水。”或是:“我炖了鸡汤,出来喝。”她永远不会觉得孤独是重要的,反而觉得孤独很危险,因为她不知道我在房间里做什么。对青春期的我而言,孤独是一种渴望,可以让我与自己对话,或是从读一本小说中摸索自己的人生。但大人却在房外臆测着:这个小孩是不是生病了?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出来?张爱玲是个了不起的作家。她说,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清晨五六点,你起来,如果不把房门打开,就表示你在家里做坏事。以前读张爱玲的小说,不容易了解,但她所成长的传统社会就是如此。跟我同样年龄的朋友,如果也是住在小镇或是村落里,应该会有串门子的记忆,大家串来串去的,从来没有像现在说的隐私,要拜访朋友前还要打个电话问:“我方不方便到你家?”以前的人不会这样问。我记得阿姨来找妈妈时,连地址也不带,从巷口就开始叫喊,一直叫到妈妈出去,把她们接进来。儒家文化不谈隐私,不注重个人的私密性。许多传统小说,包括张爱玲的,都会提到新婚夫妻与父母同住,隔着一道薄薄的板壁,他们连晚上做爱,都不敢发出声音。一个连私人空间都不允许的文化,当然也不存在孤独感。因而我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前言

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二○○二年台湾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欲只是无可奈何的占有。我试图用各种语言与人沟通,但我也同时知道,语言的终极只是更大的孤独。我试图在家族与社会里扮演一个圆融和睦的角色,在伦理领域与每一个人和睦相处,但为什么,我仍然感觉到不可改变的孤独?我看到暴力者试图以枪声打破死寂,但所有的枪声只是击向巨大空洞的孤独回声。我听到革命者的呼叫:掀翻社会秩序,颠覆阶级结构!

内容概要

蒋勋,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一九七二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著述颇丰,主要有《舞动白蛇传》《给年轻艺术家的信》《天地有大美》《美的沉思》《多情应笑我》《今宵酒醒何处》《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等。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情欲孤独
第二章 语言孤独
第三章 革命孤独
第四章 暴力孤独
第五章 思维孤独
第六章 伦理孤独

作者简介

美学大师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面向阐释孤独美学,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可以说,蒋勋在本书中,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自序
情欲孤独
语言孤独
革命孤独
暴力孤独
思维孤独
伦理孤独

图书封面


 孤独六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82条)

  •     静下心来的时候读的。觉得还可以,有些句子能让我有所触动。不过我只读了前两章。因为是在网上读的。网上只有前两章。有机会我会把它看完的。
  •     现代社会造就了物质繁荣,却也造就了人们更深的孤独。这本书的前面几句话很能引起共鸣:想要是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珍视孤独感产生的瞬间,当我们与孤独共处,我们将更了解自己。我拥抱这一个至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册第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欲只是无可奈何的占有。尤其是那句: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这句话一下子说到心里。我一直都没有意识到,其实自己是因为害怕孤独,才去上网聊天,才去见网友,才去看电视剧或者电影,都是希望自己能以此摆脱孤独,但是却不知道,正是这种逃避,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孤独。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独处,孤独自然会化解开来。学会与孤独相处,我感谢这本书告诉我这句话。对作者的6种孤独的划分有些不理解,可能因为是工科思维的缘故吧,因为这6个类别有交叉。不过这不过是我的理解。
  •     我先想说,这书长的赏心悦目,印象里好久没这么珍爱的看一本书了。手里积了好多书,不过这是一天一夜就看完的一本。貌似现在也不是写东西的好时候,有点失语。我以为的好书,就是看起来能引起我共鸣的书,能让我想到我的生活我的世界的书,这本书无疑达到了这种效果。昨天夜里是在听着《广陵散》看的。这不是传说中高级的书评,只是我看的时候的无边漫想种种。【我要说,孤独没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这是个老套的话题了,诸如“谁都不是谁的谁”一类非主流的话见多不怪。我想到的是我混乱的寒假,以及混乱的刚刚开学。哦对,还有去年9月疯狂的所有。我承认那些个时候,我是抓心挠肝的找人说话,以致有人说我给他发短信就跟他订了手机报一样。现在确是到头来回想真无趣。然而,以这样强烈的要求别人陪伴的来的终究是浮在手心上的,连水蒸气都不如,只是烟,散了就散了,痕迹都不必留。【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我贸然下定义,我正在过渡。书里提到陈进兴,百度一下,他是97年台湾重大犯罪案件的主犯之一。参与绑架并杀害了白冰冰的女儿,并在整形后杀害整形诊所3人。自然想到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社会犯罪案件。前一阵广州的小学内又发生一起。犯罪人坦言因为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暴力孤独暴力美学一直在电影里占有一席之地,吴宇森北野武之类。然而当他真被移植到生活中来就没那么赏心悦目了。涉及到人命关天,舆论无一不批判那“罪恶”的当事人,谁又能扯着脖子冒着被口水淹死的危险去替他辩解,说他这是暴力孤独呢【狼驯服了就是狗】人驯服了呢,是什么了。被车子房子工作人际关系错综复杂驯服了的大家呢。不过跳出来的人着实越来越多了。提到了魔鬼训练营,穿孔刺青之类。oh my gaga......这些情结我都有。【爱成了寄托,丧失了自我。他所关心的事,成了她关心的事情。】我觉得,我就是很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的。可以头头是道的讲两句咖啡,做节目的时候搭档的同学说我每次都是足球,去看了看张国荣结果为之倾倒,开始在本子上抄下默默记诵的诗词。更追溯到初中时因为朋友喜欢上原本讨厌的绿茶跟奥尔良烤翅。可是,这也没什么不好,至少目前为止,是让我拓宽了视野的。还有一些,说不出了,总之值得读。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有人说,《孤独六讲》是一本沉思之书,是每一个现代人留给自我的一小段时光,一小段享受,一小段沉思。

      蒋勋以美学家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面向阐释孤独美学,并且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该书主要有“情欲孤独”、“语言孤独”两大章。关于前者,蒋勋从学理出发,讲述了文化对情欲的压抑,列数了历史上竹林七贤的孤独,生命本质的孤独,孤独与伦理的规范,以及从加缪的《局外人》等小说中谈孤独。关于后者,他从语言学的层面讲述孤独的产生与生发,并以自己创作的《舌头考》为线索,阐释了孤独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涉及动物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生理学等诸多领域。

      书中谈到什么是革命孤独?在蒋勋笔下,革命者被视为一个怀抱梦想却最终无法实现的人。因为怀抱梦想,所以有诗与美的可能;因为终其一生无法实现,也就不可能为任何体制所捆缚。这种现实意义上的失败,造就出孤独者强大的美学力量。他进而拷问世俗:我们到底能不能容纳他们?一个成熟健康的社会,应该拥有足够多的面向与可能—那么,现代人如此惧怕孤独,是不是因为我们太过单一、社会面向不够丰富?
  •     没有对生活,对自己人生存在意义,对伦理等等,细微的观察与深入的思考,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当然更少不了深厚的文化素养,读过之后觉得对自己影响蛮大的!能够引发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思考,更好的去完成自己的那一份孤独,去潇洒,自由的做自己,活出本真的自我,多谢蒋勋老师!
  •     很难得不会因为三观不合而觉得费劲的书,我热爱暴力w码了几部电影。
  •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星球,孤零零的發著沒有人接收的信號。
  •     14年补分
  •     就是一直在讲孤独多么好人类需要孤独孤独使生命变得丰富华丽如果孤独变得不好了是因为我们自己害怕孤独。 我们的确需要与自己对话的时刻,但孤独并没有那么好。好的孤独不叫孤独,叫自爱 孤独是“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好像自己变成荒野上一个喃喃自语的怪物。”
  •     本书的纸张选材质量非常好,本身就是独一无二,孤独之美的。作家虽然举得例子范围都是发生在两岸三地的事,但是不影响其观点的阐述,很不错的美学书!!
  •     孤独的时候你会找到很多共鸣
  •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孤独是美的,寂寞是苦的
  •     看他的文字,他没我孤独
  •     事实证明十六七岁也不太受用于这本书了,内容支离破碎,前后逻辑关系很不鲜明。蒋勋作为美学大师倒不应通过语言来展开观点,否则语言组织能力的弱点很容易把他自身思颖的高度给覆盖。用文性来构建理性,勉强又混乱。
  •     很多时候为自己灌溉一些有用无用的知识并不是为了一个特定的世俗的目的,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     应该被删减了很多吧。喜欢法国学生运动的氛围。
  •     《孤独六[1]讲》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但《孤独六讲》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作者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作者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     作者说一部美学作品,与社会学人类学相连接,不可否认其中某些部分有着不同的深刻的意义,但是作者所谓的社会学体验更像无病呻吟,恰恰忽略了其中的共情和思考。而且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浪漫化的,这恰恰是不足之处。
  •     以为自己读到了一些好东西,其实并没有
  •     蒋勋的书买了很多,这本是最喜欢的。讲孤独讲的最深刻恐怕非他莫属,分析人性最深刻的也是这本书了,剖析社会最深刻的还是这本书。能看这本书的人相信都是喜欢反思的人。这次买来送人的。
  •     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     《孤独六讲》直戳泪点!“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geming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议的的思维孤独,以爱之名捆缚的伦理孤独“”不消除孤独而要完成、给予、尊重孤独“。真适合睡不着的闷骚夜…
  •     枕边必备 用来救赎
  •     我是在心理月刊上看到推荐蒋勋的这本《孤独六讲》,于是连同《生活十讲》一并买了回来。很高兴没有错过这两本书~~~~这两本书适合在安静的晚上慢慢品味,关于生活关于孤独,写得非常好,细腻而充满思考,喜欢细细的反复阅读,好书~~~~~~和大家一起分享~~~
  •     关于道德和存在的论述非常精彩!
  •     当时看的时候很有共鸣~
  •     以一位美学家的思维,谈了六种孤独。角度比较新,能启发我的思考。/ 读的第一本专门讲孤独的书。
  •     孤独并不是贬义词,孤独或许是美学的本质。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的内心。
  •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孤独是否成为现实社会里的一种流行?《孤独六讲》是台湾蒋勋关于孤独的散文集,这本书告诉我们:“珍惜孤独,因为唯有孤独生命才得以丰富而华丽”。
  •     一些以前没有思考过的东西
  •     蒋勋的美学读来和朱光潜完全不同,由浅入深,我时常在想,我能不能更孤独一点
  •     孤独作为一种美学,是可能的吗?
      
      这是我翻看蒋勋新著《孤独六讲》前内心最迫切的犹疑。孤独,当下好似流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患染过。吊诡之处在于,最害怕孤独的现代人其实最孤独。很简单,现代性的一大特点即是,个体意识的明确。随之而来的既有所谓独立人格的确立,也有此前意想不到的困境,譬如说孤独。更有趣的是,当人们意识到陷入孤独之境时,第一反应则是回避孤独,这是群居动物的本性,却于解脱孤独无益无用。更深在的问题是,当孤独作为一种群体性症候,我们能否给予孤独多一重维度的探勘,并赋予美学上的意义,使得孤独不再只是一个现代人口中熟滥的词语,心中单一错误的观念呢?
      
      这回,听蒋勋谈孤独,总算能将上述所言一一落实了。书分六辑,分别讲述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聆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寂寥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之名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几乎将关于“孤独”的话题论述得题无剩义。蒋勋是美的善述者,知性而动情,于是这给他关于孤独的议论添了一层难得美学观照,因为孤独难谈,谈得不好,读者越发忧悒孤独。
      
      每天看一章,舍不得快快读完。最喜欢“革命孤独”那一章。中国好革命,但似乎至今未有对革命美学的深度透视,历来谈革命者多是嚣骚空论,催生的不是对于革命的切实了解,反倒激发出不自知的群体盲目。至于由革命而言及孤独,更是少见。在蒋勋看来,“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而它最后导致的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因为唯有孤独感会让人相信乌托邦”。革命者并非仅是不满现状,毋宁说对现状的不满只是革命者内心孤独的一种外在表现,巨大的孤独感迫使革命者通过革命来消解或完成自己的孤独。好像书中提到的托尔斯泰,抛弃爵位、土地、财产,毅然出走。若是仅从表面所谓对农奴的关切来理解,未免现实功利了点,在这里,托尔斯泰想要进行的是一场关于内心的革命,自我的革命。爵位、土地、财产不仅是他所拥有的物质,同时这些物质是与整个阶级体制紧密联系的。当他决然舍弃这些时,他是在与这背后的阶级体制作战,同时更是在与内心的不安作战。这种内心的革命其实是越出世俗藩篱的,而但凡超越世俗所能容纳之定则之人,必定要饱受讥嘲,因为世俗本身不容许这样。常识告诉我们,这些革命者注定是失败者。
      
      有深意的是,失败者才能获致美学意义。在蒋勋眼里,《史记》就是司马迁为无数失败者所进行的美学书写,他“成功地营造了一个革命者美丽的结局和孤独感”,进而动问“文学是不是去书写一个孤独者内心的荒凉,而使成功者或夺得政权的那个人感到害怕?”,“因为他有所得也有所失,赢了政权却输了诗与美”。这是我读见的对《史记》最好最美的一种解读。
      
      我们今天读《史记》,照样会喜欢那个失败的项羽,而不怎么喜欢那个最终成功的刘邦。理性的读者也许会猜测彼时情形是否果真如此,但“项羽的英雄化正代表了司马迁内心对孤独者的致敬”。这里有颜容憔悴跳水自沉的屈原,有易水畔的荆轲,有不为俗世所容的游侠。所以“司马迁是以《史记》对抗权力,取得权力的人,就失去美学的位置”。
      
      因此再度思考“什么是革命孤独”的问题时,我们会把革命者视为一个怀抱梦想却最终无法实现梦想的人。因为怀抱梦想,所以有诗与美的可能;因为终其世无法实现,也就不可能为任何体制虽捆缚。这种现实意义上的失败造就出强大的美学力量,进而拷问世俗——我们到底能不能容纳他们?
      
      而一个成熟健康的社会,应该拥有足够多的面向与可能。
      
      那么,现代人如此惧怕孤独,是不是正是因为我们太过单一,社会面向不够丰富呢?
      
      在这个意义上,我歆服蒋勋所言“这本书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昆德拉在评析弗朗西斯•培根时如此说道:“画家的强暴之手以‘突兀暴烈的手势’放在肖像主人的脸上,试图在某个深处,找出肖像主人逃逸的‘我’。”如果借用这个诠释,我愿说,对“孤独”的探讨与珍惜,本质上也正是基于找寻那个逃逸的“我”的企图。在与自己相处之时,我们质问自己,一个人会在何等情形下变得不可辨识自己?又会在何等情形下歪斜到仍然是自己?换言之,一个人之所以为自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转载:顾文豪 刊于2009年12月17日《外滩画报》 )
  •     张楚有首歌叫,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李志唱道,我们生来就是孤独,蒋勋说,一切美学的基础就是孤独
    我是孤独的
    但我并不觉得孤独
  •       情欲孤独
      语言孤独
      革命孤独
      暴力孤独
      思维孤独
      伦理孤独、美学大师蒋勋用自己的眼光讲述孤独的六种分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又失当代潮流的趋势!值得观看!
  •     实话说,看之前瞄了几眼豆瓣别人的评论,似乎都不太好。因此就没由来的带着偏见去读这本书。但事实上这本书极其的吸引我,让我有不断看下去的欲望,并且看完之后一定会重温。 为什么不给五星呢?还是有缘由,看书评吧。
  •     如果去掉所有“孤独”的话...
  •     孤独是生命的常态
  •     本来以为本书只是为了慰藉那些孤独的心灵,便在读完《生活十讲》后歇下来读其他书,昨天随手拿起来看,竟无法释手,或许人世间最美的便是一颗孤独的心在尘世的艰难挣扎,消解孤独的途径却只能是拥抱孤独,或许这就是孤独的悖论。
  •     孤独感的探讨一定要回到自身,因为孤独感是一种道德意识,非得以检察自身为起点。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在西方,道德观已经回归到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     情欲,语言,暴力,革命,思维,伦理都那么孤独,都那么深刻,都那么让人产生共振
  •     书的装帧很精美,简朴却有质感,可称之为大雅,让我对此书的兴趣大增。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从同学那儿,作者对“孤独”的阐述让我很有共鸣,我们都有享受孤独的权利,当我们享受孤独时,沉默不应该被打破。
    当我们独行一人时,旁观者常常会狐疑“你怎么一个人?”“是不是被冷落了?”“是不是被孤立了?被遗弃了?”事实上,常常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我们难道就没有享受孤独的权利了?我们生来就是孤独,赤裸裸的来空无一物的走,但是“组织,人群,社会等等等等”把人们“团结”在了一起,当“群体”变得理所当然,个人的孤独就变得莫名其妙难以理解,我不禁反问“凭什么我们就没有了享受孤独的权利?”
    正如作者所说“年少时,每当一个人在房间里,家长就会时不时的敲门进房间,借以“送汤送水”各种名目,其实是想纠察你到底一个人在房间里干什么!如果你独自一人待在房里的时间稍长,他们会觉得你在房间里干坏事!其实,我们只是想独自呆一会,享受一下孤独的权利,或许我们在床上躺着看着天花板,脑袋却空无一物,此时此刻,我们只是享有孤独,那只是一种感觉。
    话说回来,继续谈谈书的本身。
    对于美学,我不曾涉猎,这是我看的第一本美学类的书,她很美,美得很亲切,美得不造作不深奥。所以,我可以一口气读下百来页也不觉,现在一口气写几百字的评论也不觉,她很美,美得不枯燥。
    我想此书可以怡情舒怀,亦可作催眠之用。
    下面说说,我觉得它的小缺点。
    诚然,对作者的很多观点心悦诚服,但是可能受一些网友评论的影响,使我有些先入为主的观念。网友吐槽说,作者经常在书中提及他自己的作品,彰显自己的学问并且宣传自己的作品。我读书的时候发现的确里面提及了很多自己的作品,也许我没看网友吐槽的时候会很佩服其才华**,并想找找作者这些书一并看看,但是受到这些评论的影响我多少有些不快。
    尽管如此,这也是我个人心理原因受影响,与作品作者无关。
    我买了这本书,送给一个“孤独”的朋友,希望她能喜欢,但是我要纠结要不要再买一本儿给自个儿呢?
  •     喜欢蒋勋很久了,听他说红楼,听他谈生活,听他讲孤独,一如既往地喜欢他。情欲孤独,让我们更好地看到自己。
  •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吧。感谢蒋勋用一种催眠的声音,把孤独抽丝剥茧般的拆解离开。
  •     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     我第一次认识蒋老师这个人是在南方都市报上,南方都市报每周日的阅读与思考我是必看的,而就是在那上面我看到一整个版面用来介绍他。醒目的标题就吸引了我—“年轻人应该孤独的背叛传统文化”我看到南都报记者对他进行的访谈,有种受到洗礼的感觉,他反复提到我们的文化被捆绑的太厉害了,他视角独到的剖析传统文化令我又惊又喜,惊的是他的颠覆性的思想,喜的是原来我竟然会与之产生共鸣,他说出了我平时都看到感觉到思考到的东西可是我却无法像他那样一语中的,这大概就是作家的魅力所在。
    所以当我看到他刚出的这本《孤独六讲》就迫不及待的想要阅读,我感到自己是第一次这么如饥似渴的想汲取一个人的思想,我选择了这本书的很大原因还因为他在访谈里提到,(我本来背下来了,现在只记得大概真是惭愧)我们身体里都存在着巨大的荒凉的孤独,可是我们却不敢去触碰。
  •     从红楼梦开始认识蒋勋老师,或者说中了蒋勋老师的“毒”,之后朋友推荐了蒋勋老师这本《孤独六讲》,读后受益匪浅。蒋勋老师从美学的角度出发阐述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使美在孤独中绽放,像他自己说的:“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
  •     这本书是一名在新东方任课的老师推荐给我的。人性相通,一书应百感。当你在孤独奋斗的时候,的的确确需要这样一本书来告诉你,人,生来就是孤独的,要学会与自己相处。尽管“孤独”是人类经验感受的主观描述,但反思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孤独无处不在,也永远不会消失。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生活做出如此深刻的观察,对人的本性阐释得恰到好处,它不是措辞激进的批判,也非佯作高深的无病呻吟。它究竟是怎样将这难以道明的人类主观体验层层剥离透析的?——买也好,借也罢,听它娓娓道来。
  •     对现世的冷静思考 很多话看的时候也心生共鸣 可摘录的笔记未能好好保存 真是可惜
  •     这本书是在学校的图书馆看的,看完后除了感动的,更多的是沉重。从此便彻底喜欢上蒋勋老师的文字了。与韩寒的不一样,韩寒是写出对社会的不满,谩骂之词遍布全篇;而蒋勋老师同样是写社会事,但是却是对社会事件冷静的分析、独到的解读。单从这一点,就已远远超越了大众的眼光,站在了一个大家的层次。
    这本书从多角度阐述了孤独,是一本很适合大学生细细品读思考的书。大学生其实是这个社会当中比较特殊存在的一个群体。他们当中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往往就在大学的过程当中迷失自我。细品细读,体味“孤独”的含义,更有利于大学生的人生思考蜕变。
  •     非常喜欢!蒋勋不单单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讲孤独,而是举例六讲,非常引人深思!
  •     这本书正在读,虽然只是读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都是用心在读,很喜欢作者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因为,这个现实的社会,太过复杂,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的感受孤独,无论是情感、生命还是伦理。
    虽然有时候很多问题纠结下去时没有固定的结果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世间的人和物,但只愿我们不在迷茫和困恼。
    喜欢作者这句话:我的对话只是自己的独白。是呀,何必强求这个世界都理解我呢,我只想说给自己听。
  •     或许是作为演讲集,内容比较散和浅,多个论点上举的论据恐怕都是作者的“自以为”,难以服众。特别是借此讲了自己其它许多著述,得意洋洋地描写自己在其中的安排和穿插,真是不忍直视。。
  •     理性地手法写得这本书 以后不敢轻言孤独 最近又看到一句话 孤独地成长并不可耻
  •     孤独的某一面,少数派的孤独。“孤独感让我们检视道德意识。当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各种形态的演出,语言和行为分离,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人生处处如此。
  •     去年看的,看完等于没看。这书乍一看觉得蒋勋说了点什么有道理的话,再一看,什么也没说……
  •     今年读了很多蒋勋的书,也推荐给朋友和学生。真的很有启发。
    《孤独六讲》写了我们不愿意去面对的孤独的问题,很了不起的是,作者居然可以分析出六种孤独来,而且每一种孤独都说得那么鞭辟入里。令人时而拍案叫绝,时而掩卷沉思。最令我感动的是,蒋勋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小说,带我回到了自己的孤独年月,重新认识了自己的青春期。
    我推荐年轻人认真读一读这本书,因为青年最容易孤独,却又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智慧去认识自己的孤独和习惯个人的孤独。
    安然独处的人,就是最自在的人。
  •     知道蒋勋先生是从凤凰的《世纪大讲堂》里的“美的觉醒”系列,不刻意修饰的语言直听的人类流满面。可惜,蒋先生的很多书,我们都还看不到。
    说起孤独,人们都会害怕,可是很少有人想去完成那种孤独。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不管你的周围围绕着多少繁华,最终你仍是孤独的。所以,不要怕,迎头面对直至完成。也许我们太不了解孤独了。
  •     评分虚高
  •     原以为是说孤独的六个方面 没想到阐述的是六种孤独 给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不过也很容易看了后面忘了前面 醒悟只在一瞬间 一晃眼就忘 喜欢封面的蜡笔字迹 以前我觉得中文字有什么难看懂的 现在觉得 文字组合起来 你不一定能完全参透其中的内涵 打算30岁左右二刷一遍 会有不一样的读后感吧
  •     读过的时间太久有些遗忘了
  •     还不错的杂文。
  •     一个人如果不能与自己好好相处的话,是没有办法与外界好好相处的
  •     有幸听朋友介绍《孤独六讲》,终于拜读完毕,惊讶于蒋先生对“孤独”的广义见解,书中涵盖古今中外的轶闻、趣事,对人类心灵剖析的独到与深刻,令人增长不少见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想必蒋先生的心灵深处也是孤独的,相信孤独甚至悲凉的诗人才能写出这样深刻、唯美的好书。越是读书,就越觉得自己浅薄,汗!.
  •     以“孤独”为题的书并不多见。作者将孤独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分为六种:情欲孤独、言语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在中国讲究人际关系、崇尚出世的社会文化前提下,孤独是不被认可和尊敬的。但是在作者看来感受、体验孤独是一个人认识自我的必经之路。阅读这本书也是一个帮助自己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文化的过程。蒋勋先生希望能跟所有的孤独者对话,但是真正的孤独者或许不需要对话。
  •     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东西(很想看看繁体版本!
  •     蒋勋说 因为孤独的缘故。 孤独和爱一样 是永恒的主题 也是不可解的一个命题 读他的这本书 受到很多启发 也开拓了很多思索的角度 很好的一堂课
  •     能将文化理论分析写得如小说般酣畅生动,让人欲罢不能,可见作者驾驭文字之功力。“在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这不正是奥斯卡·王尔德笔下为水仙少年流泪的湖泊吗?我从他的眼睛深处看到了自己的美丽印象。荐思维孤独一讲。
  •     关于孤独,可能只有在经历了些人和事才会平心静气地去思考,去感受。
    记得看《哥伦比亚的倒影》里,木心说道“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圣经中,神造人时,只用地上的尘土,造成人外面的形状,成为人的身体,身体是人接触外界的物质器官;接着神向人吹了一口气,人就成为活的魂,作为他接触精神界的器官;而神的气进入人里面,就成了人的灵,是人接触神的器官。所以神创造的人是一个有三部分的器皿。这三部分也分别代表人的对物质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和属灵的需要。
    《思维孤独》一章中,蒋勋认为,“孤独是一种沉淀,而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庄子认为“心斋坐忘”,老子的“空才能容”,现在想来这一切都是从不同角度讲述同样的感受。
    能够让自己慢下来,沉淀身体或心灵的杂质,让头脑变得清晰而冷静;把繁琐的、干扰的、浮躁的都忘掉,放空,才是真正的智慧,享受孤独。就像一个杯子真正有用的部分是被子空的部分,而不是实体的部分。
  •     大隐
      近日在读台湾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总在似懂非懂之间,因此这是读书进度最慢、读的最细的一次。有些地方反复研读尚不能得其要领,仿佛刚要触及其里,却又离开更远。我想主要是自己心不静吧,琐事困扰,不能自拔。
      连日的阴雨使山城纠结在朦胧中,眼睛总看不清东西似的,整个人混混沌沌地,机械地开着车子,耳朵里充满《山楂树》轻轻的柱式和弦声,常石磊哀婉、深情、飘渺的嗓音,更叫人思维凌空。此刻似乎顿悟了,孤独,这就是孤独。躯体留给世俗,灵魂自由飞翔。每天扮演这样、那样的角色,那都不是自我,那是一个被定义的符号,那是有众多人认同或否定的一个代码。当这些都被抽空,就成了空空的皮囊,再把想要的填充进去,那才是我想要的。顷刻间,没有熙攘的人群,没有嘈杂的市井,只有自己和空气,真安静。眼前清亮起来,看得真真的。噢,还有他——远处的一个身影。他衣衫褴褛,仰天长啸,不会顾及漫天的霪雨,不会顾及车行过溅起的水花。这世界,竟然是他和我同在。红楼梦中凡引领人走向明朗的尽是什么癞头和尚、坡脚道士,看来这些人都是参透了人生的。外表的腌臜其实都彰显出内心的圣洁,只有充分自信和超脱,才会这样自然地生活在天地间。就算衣食交困,他们也没有抱怨,依然微笑,坚韧面对。这样的豁达岂是我们这些俗人能媲及的。
      孔子说过,“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身处乱市,心灵安宁,这一刻多么难得!
  •     看完了蒋勋这本书,他的书总是这么合我的意。思维孤独 暴力孤独两章印象很深
  •     一位哲人说:人的本质是孤独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孤独是讲不好,讲不完的,更多的是每个人内在的自我心灵体验,便有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蒋勋先生,不亏为大家,娓娓而谈,给予人启迪,让人读后击掌叫好!
  •     整本书有啰嗦重复鸡汤的嫌疑,但还是有启发。不要被“爱”束缚,只有个体的独立,才更可能有理智成熟的爱,而不是整日子虚乌有的咏叹调。不要被外部的声音淹没内心,去思辨,去打破只有是非的选择,不断像真相靠拢。
  •     从知道蒋勋老师开始,就喜欢了他的作品。孤独六讲是早期读过的书了。蒋勋老师即能把一些现象从古到今的结合起来。文字平实质朴,多生活化,口语化,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     上周出差前挑了两本书,一本是卢梭的《漫步遐思录》,一本是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蒋勋先生的书是第一次接触,在当当网订书的时候发现综合评价不错,于是就买下了。这些年心情浮躁得厉害,整天坐在电脑前,书读得极少,图书馆也极少去,人活得飘乎乎的;有时候竟懒惰到把在网上选书、买书的过程当作读书,想想真是汗颜。这次原本是想借出差的机会强制自己远离网络,因为不喜欢打牌,也不喜欢看电视,所以看书就成了消磨时间的唯一选择。
    两本书都与孤独有关。
    孤独是什么?孤独是否等于寂寞?孤独可怕吗?孤独中我们可以做什么?孤独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以前也会掠过脑海,但我并未深入地去想。
    孤独是一种状态。只身独处是孤独,喧嚣里的独行也是孤独,但这都只是外在的。假如在这种状态中无所适从,那就成了寂寞。即使你是亿万富豪,即使你身处繁华闹市,你也可能因为无所事事而空虚得发慌、抓狂;于是需要人陪、纵情娱乐,就成了排遣寂寞的良方。可是这之后呢?寂寞未减半分。
    想起了高中时在一张很好看的书签上看到的一句话:人,在静思中,常能勘破一些世俗,收获一些永恒。
    静思中能不能勘破世俗、收获永恒暂且不论,但静思只能存在于孤独状态;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孤独并不可怕。真正的孤独是饱满的,是心灵由外向内的反躬自问,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层次思考,是认清自己是谁、在哪里、往何处去的唯一途径。我甚至觉得,只有通过孤独,人才能完善自我;越孤独,思想的根基越深,人生的高度也就越高。
    一扇门,打开了,世界很小;关上了,世界很大。
    当然,门不能一直关上,否则外面的新鲜空气就进不来;但也不能一直打开,否则就不知是谁的家了。
    《孤独六讲》共分六章,分别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作者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以上的六个方面进行了剖析。短短几天时间里,这本书竟然看完了,并且看得津津有味。同样的事情原来可以有这样的解释,并且这解释引人深思,作者的博学与冷静让人叹服。蒋先生是真正享受了孤独的好处的人。
    下面的文字是我看书时标记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句子,对其观点表示认同。

    当我们随着新闻媒体的喧哗、对事件中的角色指指点点时,我们不是在聆听他人的心事,只是习惯不断地发言。
    他(鲁迅)一直在出走,因为作为一个社会心灵的思考者,他必须保有长期的孤独。
    我最喜欢魏晋南北朝竹林七贤的“啸”,这个字后来只保留在武侠小说,因为“侠”还保有最后的孤独感,“士”则都走向官场了。
    在群体文化中,婚礼丧礼都是表演,与真实的情感无关。
    如果活不出孤独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独行,艺术、美是没有意义的,不过就是附庸风雅而已。
    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孤独感的一个特质——旁人无法了解,只有自己知道,而因为我们不了解,就会刻意将它隔离,于是整个社会的孤独感因此而破碎。
    共同的语言是误会的开始。
    今天我们的语言已经流利到忘了背后有思想。……模式化之后,语言和思想分离了。
    最好的文学就是在语言的精确度里制造语言的暧昧。
    一个社会里,当人性的面向是丰富的时候,不会以现世的输赢作为偶像选取的依据。就像《史记》里,动人的都是现世里的失败者。
    在文明的社会里,暴力看起来不像暴力,却又确确实实地使人受害。
    经由教育、文化、媒体,不断去压抑另一个人或一个族群,就是暴力。
    当我们失去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心痛到一种让你觉得魂牵梦萦的程度时,它已经变成另外一种存在的状态。失去的东西反而变成更实际的存在,因为你太珍惜它、太需要它的存在。
    …………
    已经好多年没这么顺畅地读书了。也许,自己也该这样孤独一下,至少,这样可以让自己多一份活下去的底气。
  •     即使面对爱,人还是要保持一定孤独的空间,让爱作为爱而存在,而不是依赖和占有。也让自己成为坚强独立的个体,以充实自己,同时给这段爱新的生命力。
  •     没什么主体,泛泛而谈,特立独行这一点而已。
  •     从人性的角度讲述六种孤独,喜欢,也强烈推荐蒋勋老师的另一本《汉字书法之美》!
  •     以孤独的名义进行的美学讲座,与孤独关系不大。适合中学生看。
  •     是夜,断续周余,读完了蒋勋先生的这本书,这六种孤独说尽了世间渴望。便是以绝对的实用主义者的角度现在自己和世人的身旁,看他们的苦痛与欢愉,冷酷的分析其中的起因经过结局,越读越是心中越有这情绪的条理,却越是怕自己不能感受其中的喜怒与哀欢。
  •     从听《蒋勋细说红楼梦》开始,喜欢上的蒋老师的文字,朋友推荐买了《生活十讲》和《孤独六讲》,书刚开始读,喜欢简洁的印刷和排版。
  •     孤独的人是有福的。总比寂寞好。。。
  •     想再读系列一
  •     孤独的人都以为自己最孤独,却不想被蒋勋这么一分析孤独不过是人的一种感觉,凡事想深了都是孤独的,所有人在最最深层次其实都是孤独的,荒凉的感觉原来他也有,也感觉到他人亦有,从这个层面上将孤独的人也可以找到共鸣,只是孤独的时间还是独自体会罢了,还没有看完,看到了革命的孤独这章,与革命者的孤独比比发现当下的孤独实在太小器。孤独在他的笔下不那么像一种状态,倒成就了美学,说不太清,还在感受中,看得过程中就会感觉说到心坎里了,是内心发出的声音,同时也理解一些曾经困惑的事,比如青春,比如梦想,呵呵,谢谢蒋勋娓娓道来轻抚内心声音。
  •     恕我孤陋寡闻,第一次听到蒋勋老师的演讲是在凤凰卫视,他讲有关富春山居图的故事,第一感觉就是讲的好。后来上网查他的信息,知道有这本《孤独六讲》,内容没得说,一个字,好!什么是好的作品,就是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我想这本书,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     孤独是什么 是恐惧吗 是无助吗 是仓惶吗 都不是 在蒋勋的眼里 孤独是种清醒 是种美 从美学的角度认知我们自以为已经很了解的孤独 耳目一新 受益匪浅
  •     朴实的语言,其实更能够感动人。以蒋勋的美学造诣,这本书有很多可取之处,不过评论家总是叫我们,不要看到别人写到的地方,要看到别人没有写到的地方。
    首先,这本书从纸质,纸张颜色,还有装帧,都比较喜欢,是比较简朴的一种。字体大小也比较适合阅读。
    其次,当当的速度可以说比较快,如果能够把包装做得好点那会使更多买家安心。
    再次,这本书很适合在迷惑中,在孤独中,在放浪形骸中,在颓废不已中,在单身,在甜蜜中的人都可以看看,有许多的观点,特别是对于教育,对于伦理,对于美的事物的看法,都很有借鉴之处,唯一不足的是,作者比较举自己小说的例子,有植入广告之嫌疑(O(∩_∩)O哈哈~)。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这是本好书。
  •     希望出现不同的声音、思辨。
  •     之前看过蒋勋老师的《生活十讲》,与这本写作风格相同,有一种谦和的特质,不偏激不武断,而是娓娓道来。既然是孤独六讲,自然是从六个方面讲了,从情欲到最后的伦理,大概都在重述一个问题,人如何保持独立性,没有结论,重在思辨。看到最后,我想到了周濂老师《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中的一句话,“人生是一场彻底的清算”,自勉。
  •     美是美本身成就的,不单是孤独成就的。若非要站到与全世界为敌的角度才能加强自我成就,这个孤独的使命未免太大了一些。蒋勋是个很好的美学搬运工。
  •     说着说着 思想就过于飘荡 有自己的嘛?所谓孤独不就是愿意一个人坐着,也不愿意要人叫起站!
  •     可读性高
  •     蒋勋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徐缓不急的声音,转成文字就远不够精彩好看。但是蒋勋老师的视角是非常独特的,起码给了读者另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孤独六讲的书的包装设计花了很大的心思,非常有设计感,是很精美的一本书。内容不错,有没有共鸣就看个人了,毕竟每个人的点不一样。
  •     2️⃣5️⃣2017
  •     孤独,当下好似流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患染过。吊诡之处在于,最害怕孤独的现代人其实最孤独。很简单,现代性的一大特点即是,个体意识的明确。随之而来的既有所谓独立人格的确立,也有此前意想不到的困境,譬如说孤独。更有趣的是,当人们意识到陷入孤独之境时,第一反应则是回避孤独,这是群居动物的本性,却于解脱孤独无益无用。更深在的问题是,当孤独作为一种群体性症候,我们能否给予孤独多一重维度的探勘,并赋予美学上的意义,使得孤独不再只是一个现代人口中熟滥的词语,心中单一错误的观念呢?
  •     断断续续的在每天上下班的途中读完的。人生来都是孤独的。每种孤独都是不一样的。人性孤独,伦理孤独,美学孤独,我们只有学会和孤独相处,才能更好的生活。连影子都会有消失的时候,我们为何还要指望别人。写的很有哲理性,很多东西可能没有体会过,觉得有点空洞,但是很多语句深入人心。
  •     以孤独来作为主题的图书。这是我读的第二本,第一本是张悦然编的《鲤·孤独》。但是就讲的内容来看《鲤·孤独》,完全不在一个共同的波段,这并不是要讲哪一本不够出色,只不过创作的出发点和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各有不同的情况下,所传递出来的心灵的体验也就有所不同,自然不能够做到殊途同归。
    相比较而言,我更加喜欢《孤独六讲》,从情欲孤独那一章开始就已经相当的吸引人,读起来感觉不到那么多的苦闷、说教、造作,能够很坦诚的透过文字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交流是一件很舒畅的是。而这本书对孤独的理解也完全的不落窠臼,将我们对孤独的理解迁移到了一个崭新的平面之上。除了情欲孤独这一讲,另外的几讲也各有出彩之处,很值得我们非常细致的去读一读。
    《孤独六讲》也是我读的蒋勋的第二本书了,第一本是《给青年艺术家的信》。读他的文字,怎样形容才足够准确,就是让我感觉有一种很随意的优雅,很容易与他的文字产生一种共融。蒋勋是搞美学的,我不知道是否这是研究美学的人身上所特有的一种气质,对生活中情感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总能够从很多看似普通的人和事上发现一些美的情愫。
    还不得不说的是,这本书的印刷和纸张的质量都非常好,“表里如一”,很喜欢。
  •     刚刚读完《情欲孤独》便忍不住推荐给大家。蒋先生用很美的语言刻画了我们内心的那些孤独但不寂寞的感受,“美学本质或许就是孤独”。让我们自己静下来,细细地品味那些孤独的心灵最深处的触动,从而发现自己并不孤独。。。
  •     读完很受启发,一口气读完。特别喜欢。
  •     蒋勋老先生的孤独六讲是本好书,是独处时的心灵教科书,是反浮躁社会的强心针,建议一个人晚上在书房慢慢的读,读下来后请思考,然后再读...
  •     上课时老师推荐了这本书,之前看过蒋勋的《生活十讲》,每次去图书馆都借不到《孤独六讲》,索性买一本,慢慢品味,这是一本适合仔细咀嚼的书,看多少遍都不为过
  •     书不是坏书,但蒋勋想当然的毛病也是一如既往。青春期的十六七八看了应该是最有感触的吧,那段日子可能更加容易接近各种孤独,并有着自己的体会。
  •     个人感觉对于孤独的理解更多是基于中国的现实状态,在人性方面体现的较少
  •     初一读,看完好像什么也没看
  •     人性的本质也许就是孤独的,太多的孩子被伦理的孤单所束缚,太多的灵魂被心灵的孤寂所烦扰。现代的生活中孤独是好是坏,取决于看待孤独的你如何抉择。是不是每一种孤独都要被消除?有多少孤独不被理解。曾经有一句话说伟大的灵魂注定一生孤独。那我们每个人的选择是要孤独还是要理解?这本书发人深省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