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人间草木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100054928
作者:周宁
页数:200页

章节摘录

  严重的时刻——马礼逊与柏格理  一 彼将进入异族的国土我们都希望进入神的天堂,但在此刻,我们就可以与他同在天堂。与他同在的意义是:如他一般地慈爱,如他一般地助人,如他一般地给予,如他一般地服务,如他一般地拯救,24小时都与他同在,在他苦难的化身中接触他。  ——特瑞萨修女  一 彼将进入异族的国土  马礼逊去中国传教——眷恋尘世的家园——天朝既熟悉又陌生——令人向往也令人恐惧  友与伦敦传教会的同事,登船驶向泰晤士河口。暮色降临,远处教堂的尖顶与钟楼渐渐隐去,在故乡的屋顶下,还有一两点温暖的亮光,为他送行。  马礼逊将去中国传教。那些年里,去中国像是去另一个星球。他将穿越大西洋与印度洋,那是世界上最危险也最有诱惑力的大洋。漫长的航程里,把自己交给凶险莫测的大海,波涛击碎生命,像击碎一朵浪花。他将在陌生甚至充满敌意的中国异教徒中生活,各种传闻都证明,中华帝国是不欢迎基督徒的,在中国的英国商人,也不欢迎传教士。他将像囚徒或逃犯一样,经验孤独、疾病、劳累、猜忌、迫害,甚至死亡。  上帝的孩子为什么眷恋尘世的家园?马礼逊在日记中写道:“我爱生我、至今仍然养我的祖国。”他知道,“从今以后,可能再也不可能活着见到祖国的土地了”。启程后的第一个夜晚最痛苦,他“哭得很厉害”,“在思想上感到无所依托”,只能靠“读《圣经》和仰望上帝以寻求支持”。进入异邦传教,早已不系挂生死,最大的苦难是孤独。除了上帝之外,没有人与他同行。马礼逊曾期望苏格兰青年威廉·勃朗以及自己在伦敦霍克斯顿神学院的至交同学可罗尼,能够与他同去中国传教,伦敦传教会也在积极为他物色伴侣,但最终他还是一个人,独自前往。生活在信仰中,就不会孤独,可是,孤独是无边的,信仰是否有极限?

内容概要

周宁,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书籍目录

我、他人和书
严重的时刻——马礼逊与柏格理
一 彼将进入异族的国土
马礼逊去中国传教——眷恋尘世的家园——天朝既熟悉又陌生——令人向往也令人恐惧
二 在万事中经历祸福
初到广州举步维艰——英国人的冷漠与美国人的热情——三项任务:学汉语、编字典、译《圣经》——为谁服务:上帝、国王、财神——贸易、征服、传教三位一体的扩张
三 尘世的苦难与荣耀
传教士的成就与无奈——茶叶与鸦片污染福音之路——尘世的荣耀不过如此——在极度的痛苦中解脱
四 被污染与被陷害的福音
马礼逊回避的问题,传教的历史无法回避——上帝的意志、鸦片商贩与帝国远征军的手、传教士的阴谋——注定日后失败的困局
五 圣恩无声地降临
柏格理到中国——福音事业令人绝望——为苦难、弱者、慈爱而来——不忍美好的事物断送在愚昧与专横中
六 通往天堂的石门坎
大山深处的希望与温暖——爱一切他人并爱他人的一切——爱与正义的关系——寂静寻常中完成的奇迹——那是尘世中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七 有谁在世间某处哭
虔信者相信积极的人生——关于传教士的困惑:个人品格与历史罪恶——启蒙哲学与基督教伦理的冲突——“我们人类的爱和理解的能力是微不足道的”——在历史绝望的尽头悲剧超越
人间草木太匆匆——苏曼殊与李叔同
一 漂泊在别处
衰败破碎,但又自由浪漫的时代——往来于远东水域各大城市——焦虑不安的心,不论出家还是在家,到死都没有放下
二 伤心人别有怀抱
虚构尘世出身、虚构沙门出身、虚构情感经历——有情无情,亦真亦幻——真正的不幸是不知道自己为何不幸
三 人生幻美如斯
自我诗化——审美境界的三重体验:“失重”、“放纵”、“落空”
四 大丈夫决绝生死
自觉从容又断然决绝地舍弃——在彻底的绝望中获得灵魂的安宁——无所依恋也无所畏惧——不可与人的浪漫与残酷
五 信仰者“虽存犹殁”
了悟生死莫若活着经历死亡—持戒苦行把生命变成苦难——苦难中的幸福
六 做得十分像人的人
宗教人生的三重体验:“决绝”、“持戒”、“圆觉”——让我们的灵魂感到温暖与震撼的殉道者——活出“人”的样子
天堂的风暴——列夫·托尔斯泰与马克斯·韦伯
一 枯萎地进入真理
“灵魂转向”——幸福中的痛苦——面对死亡自我忏悔与自我启悟——无法信仰,因为太理性:无法信仰他人,因为太自我
二 以奴仆的形象走遍至爱大地
无法受难的痛苦——“皇帝没穿衣服”或“衣服里没有皇帝”——走不出人世,便成不了圣徒
三 老俄狄浦斯的自我放逐
自我放逐是唯一的选择——把灵魂留在高处——老俄狄浦斯的最后时刻
四 没有先知的时代
拒绝“先知的诱惑”——“知识的诚实”与“道德的诚实”——托尔斯泰与韦伯,两种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境界
五 守望无尽的黑夜
内心深处莫名的紧张——精神危机造就“训练有素的冷静头脑”——头脑越清醒,心灵就越沉重——勇于“承担自己全部的希望的破灭”
六 这就是我的立场
“行动的生命”与“沉思的生命”——阴沉的苦行者看到现代人“令人战栗的命运”——“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驯化的灵魂面对死亡——死亡没有意义
剩水残山供一死——梁济与王国维
一 而今俱不可得矣
沉重的死——自杀是人生的浪漫——道德寄托——精心准备好的死亡成为艺术
二 必将死义救末俗
作别人生,先辞职、再辞世——老实厚道的勇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任心——政治负疚感
三 所欲有甚于生者
我自行我当行之事——绝望中的希望与希望中的绝望——殉死节以救末世,有痴迂处,但也令人敬爱
四 这个世界会好吗
信念与责任——与道德高尚的人相比,自杀者是懦夫——与卑鄙无耻的人相比,自杀者是英雄
五 所惧有大于死者
轻盈的死——世界的宁静美好总是那么脆弱、虚幻,不堪一击——难以克服的恐惧与厌倦——生的恐惧终于超过死的恐惧
六 何以“痛不欲生”
南人作北人之旅——理智强大意志脆弱——人格的分裂与传统的断裂——文化宿命
七 有隐痛深于内心
“义无再辱”或“寿多则辱”——死亡的种子在思想中生长——政治是学术的寄托,学术是感情的寄托——“尽弃前学”到“尽弃人生”
八 谁的去处更好
谁的去处更好——人最珍贵的就是人——内心深处保守“静谧的激情”——从苦难中拯救生命的意义
始终的话

编辑推荐

  马礼逊和柏格理/苏曼殊和李叔同/托尔斯泰和马克斯·韦伯/梁济和王国维仿佛生动在场,他们是些亲切而又高贵的人,曾经的生活充满灵性,耐人寻味也令人敬畏。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经历生死,在信仰中努力,在绝望中爱,在希望中死去,即使忧伤也是幸福的,即使孤寂也是热烈的,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变成实验品,留给我们体悟人生的道理。  ——周宁  “它来自心灵,也将抵达心灵。”  ——贝多芬  人生某个阶段,开始“关怀自身”。反思性的自我意识突然萌醒,生活也变得真实严肃起来。通常学术在客观与公共的知识世界里,学者个人内在生活体验的内容,是不足为论的。我则想在这段时间这本书里,偏离所谓“学术”的轨道,触碰个人心灵的内容。学术有为人生的学术,为人心的学术,为人生的学术通过历史诊断现实;为人心的学术,如果也算是学术,通过他人诊断自己。为人生的学术,旨在建构独创性的思想体系,为人心的学术,旨在构建风格化的个人经验,刻画心灵的形式。  ——周宁

作者简介

《人间草木》内容简介:这本学术随笔写四组人物,马礼逊和柏格理、苏曼殊和李叔同、托尔斯泰和马克斯。韦伯、梁济和王国维,不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或理论,而是因为他们的人生。他们是些亲切而又高贵的人,来到这个世界经历生死,在信仰中努力,在绝望中爱,在希望中死去,带着精神的闪光。这闪光不仅让我们看见他们,并在他们身上看到自我;也让他们彼此看见对方,在灵性上相互照应,从世俗通往神圣。

图书封面


 人间草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上周过厦门,受曾老板之邀至其海景豪宅品尝大红袍,房子依山傍水,晴日可见对面小金门岛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屋后是闻名遐迩的厦大校园,路过校门两次但未及入园,留下一点念想。以前听老莫侃过厦大学运往事,后来PX事件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又见公共知识分子谢泳被破格聘用,似乎厦门是个很浮躁的地方。实地走过才有体会,闽南人务实,追求生活享受,现代化因素和传统紧密结合互相尊重——我所见发展良好的地方无非如此。《人间草木》只随便翻看了一下,印象深刻的是梁济、王国维殉国事,虽无新意,但作者用情深切。周宁是厦大文学院院长,路过校园时念及此间尚有知识分子如此温习国故,略有感慨,进而回忆往事:大约零八年底,夏业良在北大召集过一次会议,以半数公共知识分子、半数经济学人的豪华组合,讨论中国文化。依稀记得会议主题是反思、接轨之类,著名公知刘军宁发言的题目为:“先知关天意,帝师妒道真”,大意是:西方有先知,先知是上帝赋予的权柄,所以可以无限制地传授真理,而中国只有帝师,帝师乃皇帝家奴,为道不真诚,只能取悦于君主。我向来回避这些公知的自信,面对如此粗鄙言论,按捺不住反驳几句:第一,众所周知,西方有二希传统,希伯来传统才有先知,希腊传统则盛产帝师。第二,历史地看,西方从来没有缺乏过帝师,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马基雅维利都是,当代Neocon服务于从里根到小布什政府是不争的事实,甚至也是以上帝的名义。与会的资中筠先生打了个圆场,说施特劳斯之女否认施氏本人有帝王师之意。刘氏借老太太的糊涂顺坡下驴,匆匆结束了其不刊之论。随后秦晖发言,明确地反对“这样反思传统的方式”。对比可见刘氏的小聪明。后来才想到,刘氏的发言题目窃自陈寅恪《悼王观堂先生挽诗》:“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王国维的自尽有限地证明了中国文化中具有超越个人生死(当然更超越身外之物)的维度,陈寅恪在其丧礼上行三拜九叩之大礼,不仅把王国维投湖视为殉国,甚至抬高到先知的地位,历史已经证明这并非过誉,“妒道真”之语情深意切,堪称中国文化的挽歌。陈寅恪若料到此一绝响竟会被如此歪曲,恐怕义无反顾随王国维去了。自由主义者有一点可取的直觉:中国人厕身其中的这套文化系统确实有深刻的问题,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已日益明显。包括刘氏对传统那种浅薄、随意的解构及其体现出的激进品格,恰恰证明中国的问题不仅是一个植入的、外来的问题。刘氏这些年从自由主义而儒家自由主义、道家自由主义,中间还折腾过文艺复兴,终于又接上代表先进文化的基督教轨道,腾挪跳跃之态可掬,以自由主义为样本,对外来理论本土化和异化的过程做了一番生动表演,颇有代表性。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中国这套文化所根植的语言系统过于世故、变通而无原则,具有内生的现代性因素,缺乏超越生死的敬畏,致使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少有大气象者,却向来不乏平庸而机灵之辈。若天假以年,王国维有幸目睹今日中国之乱象,是会同样决绝地殉道,还是颓然一叹,然后自命慎独、徜徉山水间?窃以为,后者更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
  •     把时针回拨到1918年11月的一天,梁济在六十岁生日来临前夕,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读周宁老师《人间草木》梁济之死,内心无比沉重,又被深深打动。“必将死义救末俗”的行为,高贵、纯洁、真诚而勇敢。这种精神气质现代社会已经很难寻到。梁济的名声远远比不上他北大哲学系当教授的儿子梁漱溟。他的自尽如果不是梁漱溟在其身后整理发表了他历时六年为准备死写下的“死亡日记”,在那个动荡混乱的时代,也许连几朵死水浪花都难以惊起。历史上殉道者不乏其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有人在。读了梁济之死为什么会那样震撼我?因为这是一场经过深思熟虑的死亡。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室逊位,梁济就有了死的决定。六年时间陆续写下《别竹辞花记》,不是犹豫活还是不活,而是反复申明不可不死。因为要去死,所以对世人对自己要交代清楚。人生有太多不舍,越是不舍,越要舍去。因为“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让后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面对这样的人物,暂且不论思想是非,单凭这一腔视死如归的气度,便是寻常人难以企及,值得仰视与尊重。因心生敬仰,我想更全面翔实了解老先生以死殉道的心理历程,在阅读《人间草木》之后,又读了《梁巨川遗书》。遗书书写很文言,以我的古文功底,读起来有些吃力。我有选择读了部分。遗书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会慢慢读,再难也一定读完它。梁济放弃了对生命的坚守,但绝对不是懦夫,活着准备死亡的六年,足以让他成为精神的巨人。梁济的死有超越一般殉道者的厚重。儒家的最高理想内圣外王,真正的儒者对内要求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对外要影响他人,对社会产生作用。作为真正的儒者,梁济渴望用自身的道德力量去感化世人、感化社会,他的死可以理解。同时,他用六年时间深思熟虑死亡,将死表现成生命的艺术,生动细腻意义深远。徐志摩曾说:“如其曾经有一个人分析自己的情感与思路的究竟,得到不可避免自杀的结论,因而从容作别人生,那个人就是梁巨川先生。”梁济六年时间作别人生,先辞职,再辞世,经营自己的生命如创作艺术。老先生辞呈详述辞职的理由,批评临时政府加薪政策,“疮痍满目,薪俸增厚,问心何安”,应先安顿民生,后考虑俸禄,不可与民争利。让今天的公职人员情何以堪。“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梁济认为社会失败的根源在传统道德沦丧。而儒者理想让他肩负宏大的道德使命感,小人物最大的本钱就是命,舍了命就是最大的真诚与勇敢。梁济选择以死警世,不是要拯救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礼崩乐坏的天下。梁济与梁漱溟临别的那个早晨有一段很著名的对话。梁济问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么?”梁漱溟:“我相信世界一天天会往好里走的。”梁济:“能好就好啊!”梁济纵身一跃。太阳照样升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周宁老师说,自杀以情感感动人心,却不能以道理说服人心。一个民族精神强大,不在心,而在脑,终日靠感动过日子的民族,心智上不成熟,意志上不坚定。人可能为死亡之美感动,却未必从中获得道德振奋。这个世界可能堕落、残暴、疯狂、危险,但这是唯一属于人的世界,人无从选择也不可逃避,这是人必须承担的责任。人的道德首先是执守生命,不抱任何幻想地努力,不做任何幻想地抗争。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生存的信念与勇气,在内心深处保持一种“静谧的激情”,一方面深刻地意识到苦难,另一方面勇敢地面向阳光。这样,人才能实现人的尊严与高贵,从苦难中拯救生命的意义。这是《人间草木》的最后一段话。《梁巨川遗书》静静地摆放在书桌上。那里有精神之光在闪烁。在信仰中努力,在绝望中爱,在希望中死去。
  •     能够而且敢于从无边的光亮中看到阴影和荒凉的人,是智者,是勇者,也是孤独者。如果人的生命旅程是有方向的,它也许是向着东方吧。青春年少,朝气冲天,自己的影子被遗忘在身后,沉潜为记忆。等到斜阳明灭,草木零落,沉重而庞大的影子开始与自己面面相觑,无比执着地营造颓败与死亡的气氛,此刻,记忆幡然复苏,无奈已是迟暮晚钟。然而,对于同时是智者、勇者和孤独者的人而言,关于影子的记忆从未沉睡,这“惘惘的威胁”始终在拨弄着他那敏感的神经。就在其人生渐入佳境,如日中天,整个世界都无影随形的时候,“影子”带来的困扰与折磨却颇为戏剧性地达到了极点,再也无法承受。人间草木,郁郁苍苍,于他而言,世界却似无际的旷野,举目尽是无涯的枯寂,巨大的危机感不期而至——他早已敏锐地嗅到从生命的深渊飘来的阵阵寒气。那是午后一点钟,独自站在楼台上眺望艳阳下死寂的沧海漠漠般的城市不断沉降时的孤独与恐惧。他必须找到心灵的涉渡之舟,从荒凉向温暖摆渡。周宁先生的《人间草木》正是这样一部“穿越内心迷雾”,寻求启悟与“光亮”的度己、度人之作。“两组僧侣”和“两组文人”,即马礼逊与伯格理、苏曼殊与李叔同、托尔斯泰与韦伯、梁济与王国维,他们那炽烈而沉静、幸福且苦痛的生命体验既是留给世人的奇异馈赠,也是《人间草木》的座上贵宾。经由辛苦而畅快的对话和驳诘,周宁先生在其上投射了自己清明的思想和高度诗化的证悟。因此,与其说是作者在解读这些人生,不如说是这些人生讽喻式地注解了作者个人的“生存美学”。作为传教士的马礼逊与伯格理生于信仰,也死于信仰。传教的任务尽可以复杂,而传教士的心灵却如此简单——信仰的前提就是信仰的不可理解,所以信仰拒绝理性。他们艰辛的付出换来生命之安宁,在作者的笔下,他们的人生是幸福的,也是磨难的,令人羡慕,也让人感喟。苏曼殊与李叔同在绝尘而去的潇洒上异曲同工,在审美与宗教的境界中,两个孤独的个体各自丰富,各得其所。曼殊的一生如“断鸿零雁”,纵使水天辽阔,也无法抵消精神囚牢的重负,他只能求助于“自我诗化”,于是就有了“非现实性存在的悲剧”。从叔同到弘一,由绚烂而枯寂,向死而生,终归极乐。“活出‘人’的样子”是作者从这一个体生命中提炼出的重大时代精神启示。“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种清醒的生命意识带来的似乎是思想的分外沉重,作者在经历了“精神转向”的托尔斯泰与韦伯的身上看到了“沉思”与“行动”之间那令人窒息的紧张后,继续追问“人该如何生活”?这是我们所有人的问题,但不是阅读后的作业,而是一份难得的启示。梁济与王国维死亡的沉重与轻盈取决于他们的生存状态,作者从生解读死,从个体思考自杀,发现“隐痛是深藏于内心深处的”。死亡游戏发生于荒芜的精神世界,它的意义在于赐予“我们一双尘世上的眼睛,让我们看清生活”。天边的云朵悠悠淡淡,而智者的内心竟是天崩地陷。《人间草木》里面,对于内省的智者而言,无影随形时候,“影子”却始终在场,也必须在场。这并非无中生有,因为生命之旅只需再往前一步,它就会倏忽而至。也许,影子只是被我们踩在脚下,抑在内心,它从来就不曾远离。所谓“无影随形”,不过是怯弱者一厢情愿的奢望而已。这个“影子”就是“生/死之恐惧”,“死亡使众生平等”,我们都得面对它。在作者对四组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感性呈现中,阴影与光亮并非冰火两重天,相反,二者正是同一光谱的两端。在光亮与阴影之间,他们浮沉于克尔凯郭尔意义上的“美学”、“信仰”与“伦理”交互作用的急流漩涡之中,体验着非一般的“恐惧与战栗”。周宁先生以个人生存经验为方法,重新思考了一系列关于“生之恐惧”的问题。当然,所有的问题依然是“越想越不明白”——其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自我负担与自我更新的思想姿态,它已远远超溢了人到中年的“自我诊断”和“自身关怀”。“书籍自有它们的命运”,依循这句经典的拉丁格言,《人间草木》的意义自有待于读者参与一道完成。可是,它与什么样的读者相遇则取决于自身的文化定位。不同于既往的文化批判著述,周宁先生一反严谨精准的学院派论述风格,采用了鲜活灵动的随笔文体,使一种青葱悦目的心灵形式跃然纸上。其实,思辨的深邃和辞采的优美从来都是周宁先生的书写品格。即使在他非常成功的“为人生的学术”实践中,二者亦有完美的结合。所以,《人间草木》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个人文风的转变,而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公众学术”(public scholarship)的实践范例。凉冰冰的批评术语序列在象牙塔及其外的世界之间构筑了一堵无形的铜墙铁壁,一边是佶屈聱牙的符号繁殖,另一边是喑哑无声的普遍失语。在象牙塔的尽头,正是巴别塔的倾圮,这必将带来一场深入的符号革命和学术反思。《人间草木》的书写方式正是周宁先生所处的文化位置和批判意识的一种再现,它们不仅提供了文体风格,还暗示了思想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风格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作者向大众图书市场妥协。《人间草木》既不屈尊,更不俯就,它彰显的是一种双重拒绝的姿态:既摒弃学术场域的符号利润,也拒绝消费逻辑的利益诱惑。在这种双重的拒绝背后乃是一种双重的承担:既保持了精英的反思意识,又回击了学院的符号暴力。在这个意义上,《人间草木》绝不同于某些滥情“媚雅”的“学者散文”,毋宁说它是对壁垒森严的符号区隔的有效超越,是一种带着体温的表意实践。人间草木,循律回而枯荣。当我们怅然地注视于此的时候,“人间草木”也在窅然地注释着我们。周宁先生引领我们在他人非凡的人生中经验自我平凡的人生,在匆匆过眼的“人间草木”中,他证悟到人生无常,但见有序。于是,置身阴影,发现光亮,就成为作者演绎自己生存美学的唯一方式和本文策略,而岁晚的冰雪亦将成为云蒸霞蔚的人生气象的最美映衬。合上书本——草木在眼,子规在山,暖流在心。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这是一本好书。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就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托尔斯泰与韦伯和梁济与王国维这两部分,尤其是托尔斯泰与韦伯部分。
    托尔斯泰人过中年后就一直在纠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死的问题一直纠缠着他,尽管在此之前他已经少年得志,闻名天下。书中说,前半生人是在思考如何生的问题,而后半生则在面对如何死。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的托尔斯泰一直十分痛苦,一直想把丰厚的财产分给那些需要的人,一直想离家出走,可是却一直被他贤惠的妻子劝阻,至于他以八十多岁的高龄最终得以离家并客死小镇,那是后话了。
    也许,天才如托尔斯泰们,正是印证着一个命题:生得越激烈,死得越惨烈。
  •     学校老师推荐,因此买了一本非常好看,适于写议论文参考,人物讲的很详尽
  •     人间草木太匆匆,人最珍贵的就是人,必须驯化灵魂直面人生,并且保持高贵的灵魂......好久没有读过这么耐读的书本了
  •     无意中在图书馆借到的一本书,说到书名《人间草木》,绝大多数人肯定只知道汪曾祺所著的那本~~书中写到了八位人物的死亡,揭示的确是生的哲理~只读一遍感觉远远不够
  •     如此熟悉的书名,一查才明白,和汪曾祺先生的书同名。院长自言写这本书的费了一番时日,如今我读它亦然。
  •     不错的,不喜欢的是有些地方太过深情。倒是一句不起眼的引用让我心中一动“我问你,你能说每个认为灯灭之后比它点着之前更糟的人都是白痴?同样,我们也是点着了以后又被熄灭的。在点着的这段时间里,我们遭受一点痛苦,但在这之前和之后,都有着深刻的宁静。……”
  •     准备高考,但还是买这种随笔提高写作感觉,是不错的材料
  •     深刻 无敌
  •     一翻开就无法自拔。
  •     前面写石门坎有意思。
  •     生死
  •     我想我还没有把生活写的如此动人的能力,但是我可以过的像那样。
  •     梁济与梁漱溟:剩水残山供一死
  •     凌晨两点多醒了,拿起枕边的《人间草木》看。看困了,接着睡。五点多醒了,又开灯看,直到全书看完——看不完此书,今天我大概上班都不踏实。
    这本把我“勾住”了的书,是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周宁的一本学术随笔。能在众多的书籍里与它相遇,我想是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作者选择的四组人物,让我预感到这是一本独特的书,可以期待的书。
    第一组人物是传教士马礼逊和柏格理。记忆中隐约有他们的名字,但基本上对他们是无知的。第二组人物是出家人苏曼殊和李叔同。当然知道他们的名字,也略约知道一点他们的“事迹”,对于我而言,他们出家的动因是值得好奇的;第三组人物,托尔斯泰和马克斯•韦伯,都是大名鼎鼎,但我开始并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把他们两人放到一起,后来才知道,他们都经历过重大的精神危机。第四组人物的共同点是,两个人都自沉于湖,其中的梁济,我并不知道他是谁,读后才知他是梁漱溟先生之父。而王国维当然是知道的。
    人物本身,就有巨大的魅力。而两两对照的写法,又增加了书的神秘感——不知道作者通过比较,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开卷就被作者当胸撞击了一下,作者说:“有位作家说过,别人的人生我是不敢碰触的。可我忍不住。有时候真是太孤单了,总想在世间找个替身,分享或分担一些生命的内容,穿越内心迷雾,看到光亮。”
    这话让我顿时明白,这本书只是作者为自己而写的了。我说“为自己而写”,没有任何贬义,相反,我觉得这样的书才是可期待的——在它的背后没有功利性目的,比如评职称、完成考评任务、赚稿费等等,甚至都不是为了学术研究的目的——因为内心的需要和冲动而写,这样纯粹的写作才可能是纯净的写作,才可能如作者所说,拥有一种“静谧的激情”。
    尽管已经对它有很高的期待,但是它还是超出了我的期待。作者开阔的视野、深厚的学养和富有感情却不做作的文字,不仅使这本非学术性的著作有了学术的深度,而且使阅读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快感。
    作者带着我从哲学、宗教、伦理、历史、文化的角度,走进这些人物的生命深处,通过这些精彩的生命,走近那些抽象而重要的问题,比如慈爱与宽容的关系,伦理人生与审美人生的问题,以及伦理、审美、宗教三重境界的关系,信仰与理性的关系、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的关系……可以说,这本书不是给我解惑,而是给我带来更多的惑——是为好书!
  •     多好的书啊,读的过程中感觉到生命的沉重,读完之后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别人的生命际遇里,看到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     书很小 读起来却很重 常读常新之作
  •     一本充满人文关怀的书,顶!
  •     十二月读的这本书,应付了这个冬天的冰冷。
  •     一本小书,一本意味深长的小书,周宁笔下这些高贵的魂灵,无疑也映出作者自己坦荡而深沉的学者风范。当代中国有如此冷静而深刻的学者,幸甚幸甚!正在读其中《梁济与王国维》。对变革与革命,对帝制与民国,对“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作者都有真诚的审慎的不露声色的看法。一词一句,拍案叫绝!昨晚读到“救国”与“救心”这一段,不啻当头棒喝!而,作者,照样藏在文字背后,只让思想的光芒漫过尘世喧嚣,与越来越多的知者相遇。
  •     是好人物,也是好故事,但是感情太丰沛了,个人阅读口味已经承受不住这么大段大段的抒情与情感溢出。决定找每个人物的自述去看。
  •     一本真正发人深省的书,充分体现出中国学者的认真思考和人文关怀。
  •     本来要买的是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没注意,就买错了。将错就错着读,竟然意外地好,尤其写苏曼殊和弘一法师那章。小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2235875/
  •     不能算是传记吧 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对名人旧事的理解与分析 并没有特别细看 探讨了很多关于生死的宏大话题 却不是理性的分析而是文人式的情感抒发 不乏佳句但是感觉并没有共鸣 也不是很有带入感 或许年龄经历不同吧 不会读第二遍
  •     高三看的。个人最佳人物散文。
  •     一个人的思考,有时候并不需要结果
  •     已经是第三次买这本书了,真的很好,同时推荐给身边好几个人看……心灵的洗礼啊。偶然在飞机上的杂志上看到简介买来的,很值得啊!已经看完一遍准备看第二遍第三遍,是值得咀嚼的好书啊!
  •     有些文人散文的感觉,很棒,强推
  •     书的内容与介绍的相符合,我蛮喜欢这本书的!
  •     周末看完《人间草木》,但提笔却依然忘却内容,只是内心深处感动于四组人物的悲欢离合人生境遇。虽然经历各不相同,但灵魂的高贵、信仰的执着、追求的深刻无一不是人类所最应保存的珍贵品质。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生命尽管是短暂的,但它所具有的意义却是无限的,如何使之有意义呢?“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的确犹如棒喝,令人醍醐灌顶。多少人浑浑噩噩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当行将就木回首往事检点平生,权势、财富不过过眼云烟,内心的宁静、充盈可曾有过,审美境界、宗教境界可曾踏入。此刻,或有顷许的悔恨,丝丝的暗伤,人生啊,到底怎样才能更有意思。
    阅读犹如一场旅行,行进时沉浸在无边的风光美景中,心中充满着喜悦;归来却发现记忆已是模糊,琐碎的行程早已过滤掉,唯有一两处绝美景色留在心底。夜深人静,细细品味着四组人物的心路历程,真是情难以禁,孱弱的人何以竟有如此巨大的人格力量,灵魂深处的焦灼终难于磨灭,于是有人得到圆满,有人走向沉寂。
    或许性格使然,我总不喜欢功利性的作品,叫人发财致富的东西更是从不接触,妻总问我看这些书有什么用呢,为家里增添不了一分一粒。我无言以对,除了阅读时的快感,比别人多知道点外,倒也没什么用处。“百无一用是书生”,只能用此句来安慰自己了,但其实多少还是很自负的,读书人的事女人又懂什么。哲学倒不产生任何经济价值,但它关系人的生命本源、人的价值等核心观念,它是其他一切科学的基础,孔子、老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尼采、康德,哪一个不是威名赫赫后人景仰。
    不过没点生活基础也难倒爱书之人,有人曾说喜读书之人要一有钱二有闲,有钱才能遂心购书,有闲才能静心专研,此言不假。现在的书价之高,常令人望而却叹;生活之烦,又令人无法静心。大学教授曾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评比、职称、剽窃又充塞其间,大学也不再是圣地。何况自己读书也是“不求甚解”,只是兴趣罢了,没什么做学术的欲望。想过上能随心买书悠闲读书的日子,看来还是我等小民的一个奢望。
    曾几何时,雄心壮志要读完《二十四史》,要读十万部书,现在看来都及其可笑,有生之年能看完一万本也不错了。当初真是年轻气盛,幻想着做钱钟书一类博古通今无所不知的人,可惜只是购齐了钱老的书,想有那样的学问等来世吧。如今,学问做不来,但书却可以多买点,也有点心理安慰了。前几日,同学来家,评价我的藏书“有点品味”,内心窃喜。该同学是老北京,眼光向来毒辣,能得此评价也不枉我多年买书。
    本来想评论《人间草木》,结果东拉西扯这许多,还好这不是作业,只是自己由着性子抒发的地方。访客也没几个,也不用担心别人的奚笑,自娱自乐吧!
  •     从其他人发的说说上看到的这本书
  •     作者的文字读起来流畅,优美已经读了一半:马礼逊和伯格里、苏曼殊和李叔同。觉得作者对哲学方面的思考非常的好,时有共鸣,引人思索。纸感柔软舒服,需要说的就是字体偏小,我的视力还可以看着倒不累。喜欢看大字的朋友们注意一下吧。
  •     痛苦的文学体式探索与感悟
  •     总体感觉,说的严苛点,还是虎头蛇尾吧。第一篇很惊艳,感觉就是积蓄了很久。第二篇觉得相对平淡,但思考还是较多。第三篇无法为我解惑,正好像对周宁先生对托尔斯泰的评价,提出问题,却没有解答。第四篇,算是在马克思韦伯的理论下展开吗?两种略不同的死亡,但都是充满绝望。至少我也如那个青年梁漱溟,相信世界会变好,我会积极入世。
  •     深刻的一逼啊。。。
  •     文笔一流。有观点。遗憾我收到的这本书的品相差了点。
  •     充满感情的一本书
  •     两组僧侣和两组文人,留给世界无尽的宝藏。
  •     周宁老师,极具人格魅力,喜欢他的讲话风格。
  •     内容非常全的一家购物网站,好像支持货到付款。印象中送货非常及时,通常情况下是第二天送货。有同事在上面买过书,之前我想买书的时候也考虑过这家网站,现在终于买了
  •     静谧的激情。
  •     厦大的教授,支持一下。
  •     好书,别的都不多说。学校图书馆看到,果断买来收藏之。
  •     这本书没有想象中的厚但是很厚重,正如作者说的“书很薄,但我写的很重”。我是下午收到书的,晚上看了十几页,有点看不下去了,第一部分写的是传教士马礼逊的故事,再现了当时传教士彷徨,孤独,无望的境地,19世纪初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传教士存在的意义。。。。说真的看着有点累,不过还是想看,看着他们在历史的长河里挣扎,通过他们思考人生,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什么事是真正重要的。感觉现在的我很多时候在无病呻吟,什么是真正的孤独,无助,绝望??其实我更本就不懂。
  •     哈哈 人文学院院长写的,必须支持下
  •     有些部分略矫情,但总体不错,沉重且能引人思考的书。看别人的人生,审察自己的人生。如苏格拉底所言:“未经审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
  •     文字清新隽美,文章所传递的思想的芬芳沁人心脾,启人心智,值得一读和珍藏。
  •     书不错,给过生日的朋友买的。
  •     朋友向我推荐这本书,她说看完这本书后开始思考要不要信仰宗教。我带着好奇与期待买了这本书,固定在每天上午阅读一个小时,每每看完后都有一种获得信仰,内心平静的感觉。
  •     看过之后我觉得在西南联大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以及………………汪大师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
  •     最近心神不定,也就汪老的文字能看得下去。
  •     汪曾祺的文章,适合压抑烦乱的心绪,但是思想深度跟真正的大家水准还是有差距。我挺烦编辑动不动就用“已臻化境”“炉火纯青”之类的词来评论一般文人的。已臻化境的就那么少数人,一个曹雪芹一个莎士比亚。
  •     此书甚妙
  •     听周宁讲《人间草木》可以体会生活真正的乐趣。
  •     周宁的人间草木而不是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没什么说的,要去看书
  •     可怜的人子,你的历史中为什么充满如此之多的愚蠢、混乱、贪婪、暴虐?
  •     导师必顶。那时的他正好遇上脑瘤,瓶颈瓶颈,所以他说人生飘渺如逆水行舟,但人在高高的山上立,要在深深的海里行。
  •     我爱汪曾祺,此书可以当散文小册子看,还可以当菜谱看。这个版本还是上高中时春买的,所以记得很清楚。
  •     生命与死亡,哲学宗教、国家与个体,19世纪20世纪,忘却了的纪念。
  •     现在读来有些艰涩,是内心的艰涩,而非语言的艰涩。罢了,暂且放一放再读。
  •     听一个朋友推荐买的,以沉静的心情睡前读了一些,内容大气,文笔空灵,是一本贴近心灵的好书。
  •     文章缺乏灵魂的时代,很少能够这样写出文字。即便这种半学术文化散文给人一种不断罗嗦重复的感觉,但毕竟有心,很少会发现,其中某些隐晦的东西其实一直不想显现出来或无法寻找。对于人生,审美境界,宗教境界,都不可少,而答案未尝有过——应验了苏格拉底的一句话,为经过省的人活着是没有意义的。
    文字简单,文采也一般,没有跌宕起伏的气韵,宽厚宏博更不消去希图,但求全责备是我的毛病。
  •     虎头蛇尾
  •     闲暇时候值得细品
  •     如果能听到周宁本人讲课,你会更欢喜。
  •     一个个小故事,讲述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在历史中走完了自己的路,待我们接力而行
  •     对中外几位大家的人生与学术评析 极为精彩
  •     物美价廉,内容精彩,强烈推荐
  •     人间草木芳草天涯很深奥的耐人寻味
  •     两天的时间读完,觉得身心舒畅,仿佛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在娓娓道来他所经历的新鲜有趣的事儿,乌鲁木齐的塔松,伊犁的鸠鸣,菏泽的牡丹泰山绣球花,昆明的花以及各种鸟和虫,经历过文革的老人,珍惜享受生活的儒者,满腹诗书的作家,世上这样有趣的人不多了吧
  •     字很少,折扣也不低,买完就后悔了。当初是看了南方周末上一个人的书评才买的。想来根本不对我的口味。
  •     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写的
    绝无无病呻吟
    而且言之有物,不是那种充满术语的学术文章
    而是为人心的学术
  •     他们提着思想的灯走在前方,光芒照亮尘世。得以远远望见这光芒,阅读着心怀感激。借用腰封上的话“它来自心灵,也将抵达心灵。”
  •     高三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写到魂魄里去。第一次知道马克思韦伯和里尔克,有种微妙的震动。
  •     不知道为什么,高中时期写过很多感情丰富的东西,大概属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性质,后来慢慢就再写不出一个字了,纯粹是累,虽然没到‘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地步,但是……总觉得变得麻木了,看什么都没感觉了。

    但是——有一天早上,我刚起床,开始看,是传教士的最后一章,我竟然哭了,是感动,真的。

    别的不说什么了,偶尔慢下脚步,听一听平时听不见的声音,感觉很好。
  •     很认真读了,喜欢弘一法师的那篇,深刻。
  •     想看的其实是汪曾祺的版本,在图书馆没细看借错了。回家后翻了序,看到写作初衷:“写这些人,不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或理论,而是因为他们的人生,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动的在场”。”——“生动的在场”,莫名被这个词惊艳到了,所以翻完了这本对我来说有点难啃的书。(这本书的行距也太小了……)
  •     很有感触。有底蕴
  •     看完还是很震撼的,有点绕,最后一页大转折。
  •     欢喜
  •     这是一本谈心灵和信仰的书,文笔不错,又富于理性,四组人物都是都是非同一般之流,可谓具备高贵灵魂和超凡信仰的文化大师或殉道者。他们的行状让时人和后人感动和古感佩。
  •     思想的渊默,语言的飞扬,人文的丰赡。读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     我们学院院长的书,强烈推荐!有思想!!
  •     孔子一句未知生\焉知死,叫无数学人止于死亡之学的究问.我国藏民族有极为深厚独到的究死之学_,可惜未能被汉文化吸纳\消化,遂成为密宗.周宁教授能从几位名人切入,展示出诗学的\存在主义式的拷问.富有质感和生命气息的文字背后,隐伏着一个学者对人的更幽微世界的探照.
  •     感动
  •     非常深刻,看了周宁老师的课程,就去购买了,才看了一章,很和我的口味,谢谢好作品!
  •     曾经沧海难为水 看多了老先生的 看谁写东西都觉得不干净
  •     苏格拉底: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一过。
  •     实话说不太喜欢这文风,特别是刚看完梁实秋
  •     很有思想的一本书 推荐!!!
  •     这本书我也无从评价,因为它不是为我们其他任何一个人而写的,它作者为自己而写的。
  •     朋友推荐的好书,这本书独立包装纸质非常好,值得购买哦!
  •     或许要再读
  •     在厦大读书的时候听过周宁老师的讲座,时常被他睿智幽默的言语打动,也钦佩他的学术水平。一口气读完他的这本书,激动之余,我忍不住感慨一句:看他的书和听他的讲座一样,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于书的内容多说无益,自己去品读、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受,才是最好的方法!
  •     书中很多东西讲到的境界太高了 对于一个20多岁的人读起来 如果过于沉落于其中可能会是社会的悲哀的 但是此书确实非常值得一读 一种周宁式叙述风格 原来看过他的 那本龙的幻想一本书 感觉作者很是悲观 不过悲观同样也有具有了一种超凡的魅力 强力推荐 不过这个书要静下心来读
  •     文字有感染力,但浮华易失于精要;论断有诱惑力,却难以正确有效;缺少了一点概念文字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但可以感到作者的思考是真诚的
  •     平时读书大多只看一遍,而且比较快。这本书看了两个月,贯穿整个假期,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不禁被其中的逻辑与分析所倾倒,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一种无为的真诚,无法言表。他带我走向了每个人终究需面对的死亡之路,希望其背后的光明会慢慢出现。
    强力推荐!!
  •     值得收藏,有时间慢慢咀嚼的好书。
  •     当活着没有意义,死或者不死,已经不是一个问题。
  •     一本小书,写得却很沉重。事关生死大问,值得一读再读,尤其是前三章印象深刻。文笔优美,的确不是学术类文章,但却更能打动人。
  •     描述人物语言过于冗长复杂,太早给人物下基调,个人阅读起来兴趣不太大。花了好长时间看,但是有的分析人物的性格,经历,行动,命运还是很耐人深究的。
  •     很有内涵,对人物的选择非常有意思,对照起来看更显内容的深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