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岁月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远游岁月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36056022
作者:刘再复
页数:314页

章节摘录

  第一辑 漂泊的故乡  “骷髅”的领悟  在驶向彼得堡的船上,我和几位朋友与李泽厚聊天。他说四年前曾在自己的书架上摆设了一具骷髅。我忘记这是他买的还是朋友送的,但记得决非是他自己制造的。  思想者常常有点怪,这种摆设也怪。但李泽厚没有向朋友解释自己的怪想。聊天后的那个夜晚我曾想,如果我也做这样的摆设,在漆黑的夜里面对着布满空洞的白骨,可能不会觉得怎么有趣,而且一定会遭到妻子和女儿的抗议。不过,如果在白天的书柜里,放置一具骷髅,常常对着它想想,倒确实是有意思的。特别是像我这种已经跨过五十年龄界限的人。  能与骷髅对视与对话,至少会想到,人生必须面对一个铁铸一样的事实:总有一天要变成骷髅。谁也逃不了这个结局,谁也无法摆脱这种命运。那些把自己装在纪念堂与水晶棺里的伟人们,以为可以摆脱这个命运,其实,他们也只是包装起来的骷髅,而且总有一天,连这一层包装的皮囊也要化做尘土。  历史并不公平,但有一点是平等的,即无论什么人,最后都要化为骷髅。不管现在他是怎样飞黄腾达,声名赫赫,也不管他今天是何等踌躇满志,金银满箱,即使此刻他手持布满宝石的御杖,头顶耀目的珍珠王冠,到头来,也要变成一具骷髅,一具什么光彩也没有的、丑陋的、干瘪的骷髅。  想起今天如花似玉的美人,名尊位显的帝王将相和一切拥有无穷财富与无穷权力的大小猛人们都将以骷髅为最后的归宿,真觉得人生如梦,大自然的法则真是绝对的无情与残酷。  然而,想到这最后的结局也可以产生力量,甚至也可以产生自爱、自尊、自信,从内心中汹涌起生命的激情:未成为骷髅的生命多么美,多么值得珍惜。趁生命尚存,赶快写,赶快做。肉体会变成骷髅,生命智慧则未必,它确实可以凝聚成一种比肉体更长久的东西。多少伟大的生命,他们在监牢里还在思索,还在写作,残酷的命运并不能把他们击倒。这些精神的强者也许正因为他们想到:压迫算不了什么,顶多是把我早一点变成骷髅,但我的信念和文字却仍然与活着的生命同在。  还有更多的思想者悟到,此去的生命将化为一具骷髅,那么此身尚在时,为什么要背叛自己和奴役自己呢?于是,他们反抗自我背叛与自我奴役,拒绝说假话,说谎话,说为了钻人权势者之心的献媚话。一个敢于面对骷髅的人,心理总是比较健康和强大的,不那么容易为了活命而卖掉尊严而扭曲自己的天性与灵魂。我记得诗人艾青说过,因为人生有限,所以不要说假话。这种判断,逻辑似乎简单,但其意义绝非肤浅。  我虽然没有想到摆设一具骷髅,但是也想到人一定要死的事实。人生总有一了,身外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切华贵的盛宴,总有一天要化作轻烟,散作尘芥,这一“总了”是难以回避的。想到这一点,也有如面对骷髅。我喜欢《红楼梦》中的(好了歌),也与此感悟相关。有这种感悟,对身外之物就自然看得淡,看得轻了。一切好景都会过去,一切“好”终归要“了”,既然一切都会“了”,生时就该知道什么才是“好”。那些真正好的东西,并不是显耀一时的峨冠博带,金彩银光,而是那些联系着自己的天真天籁的纯朴天性,还有那颗与人类道义的绝对命令紧连着的心灵。这些最为简单平常的东西是不能丢失的。其他的,在俗眼里迷醉的一切,都让它去吧,许多人们羡慕与追求的东西并不一定珍贵。那一切,那一切才是骷髅的洞穴。写到这里的时候,大女儿剑梅走了过来,俯首看着稿子,惊讶地说:你怎么写这样的题目。我问倘若你见到桌上有一个骷髅,你想到的是什么?回答说:“我想到他活着时美丽的瞬间。”孩子的心是纯正的,能知道人生中有一美丽的不被社会病毒污染的瞬间就够了。数十年的岁月,不过是一个瞬间,如何安排这个瞬间,骷髅确实能给人以启迪,其启迪的力量也许并不逊于革命导师们狮子般的呼吼。  听涛声  我很喜欢听大海的涛声。童年时代不在海边而在山边,听不到海涛,就听松涛、柳涛、枫涛。故乡大森林的节拍,使我从小就爱诗与音乐。  出国之后,无论是在瑞典的波罗的海海岸还是加拿大的维多利亚海岸,我都喜欢在岸边寻找一块浑圆的石头坐下,极目沧浪,独自享受涛声。我特别喜欢月明星稀的夜晚,那时万籁寂静,空旷无边的天地问唯有涛声,时间与空间全凝聚在波涛之上。涛声有如万马的蹄疾,从遥远的古战场直奔今天,一直奔驰到我的脚下,然后在大地的岩壁上和我的胸脯中拍击出鼙鼓一样的响声。我的生命之歌需要这种声音的伴奏。  我常听泉声溪声,也常听江声河声,但是我最喜欢听的还是海的涛声。一听这涛声,就神旺气旺。记得一本史书上这样描述过科学家牛顿,它说一听到牛顿的声音,就知道他是一头狮子。我一听到深沉的涛声,就知道它发自一个天地间最伟大的胸襟。  走出国门之后,我仿佛觉得自己不是走向世界,而是走向历史——走向历史的深处。我走到每一个地方,都把生命投进历史,然后在生命与历史的交接处领悟人生。而这涛声,又仿佛是我的使者,它总是把我引向时间的深处与空间的深处,如同把但丁引向历史深处的真纯的贝蒂姬。唯有大海的波涛历尽大自然的沧桑,览阅过人类无数朝代的兴亡。它积淀下历史,而不被历史所埋葬。  听涛声时发现历史也发现自己。在聆听的时刻,我感到自己不仅可以像大海那样自由呼吸,而且可以把心胸伸展得和大海一样辽阔。辽阔得可容下星辰与日月。一颗拥有万里碧波万重山岳的心灵是庄严而不可亵渎的。波浪的每一起落,涛声的每一节拍,都在呼唤我的尊严,提醒我在天空下抬起头来,在人类精神的土地上站立起来,像大海一样自由地扬起它的无限波澜。  有一次在加利福尼亚海岸的沙滩上,我坐着听涛声听得发呆,妻子到处找我。见到妻子,我请她坐下,此时,我突然产生一种向她倾吐的欲望,并立即问她,你发现了没有?涛声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我们已经远离一个时代:一个心灵被亵渎的时代。我们的心灵已被亵渎得太久了,必须在涛声中抹掉它的阴影与污迹。在生命之旅中,每次听到那些自我显耀的空话与谎言就有心灵被亵渎的感觉。被亵渎久了,一旦从被亵渎中觉醒,就向往心的干净,像贞女被亵渎后想冲洗一下身子,然后求个安宁的坐处,忘掉被亵渎的耻辱。我喜欢听涛声,与这意思相去不远,就是希望远离人间的那种种亵渎心灵的噪音,在大海的一章一节中重悟人生的尊严。  我真喜欢听涛声,我的音乐耳朵是粗糙的,但我的心灵耳朵却很灵敏,它懂得爱这大自然壮阔的天籁,倾听一辈子也不会疲倦。  ——选自香港天地图书一九九七年版《西寻故乡》  背着曹雪芹和聂绀弩浪迹天涯  三四年来浪迹四方,在东西大陆里来回往返,逼迫我必须轻装前行,把喜爱的书籍留在原处。书籍实在太重,一部《史记》,就比一件大皮袄还重。可是,此次我要去的地方是瑞典,名副其实的雪国,书固然重要,皮袄也很重要。  谁陪我去浪迹天涯呢?从孔夫子到王国维,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从屈原到马奎斯,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捡起,和妻子女儿争夺几个箱子的地盘。妻子重视的是形而下,民以食为天,以穿为地,书本再重要,也得先求生存。而我嗜好形而上,以文字为天为地,于是,总是争吵,朱熹、尼采就被她从皮箱里驱逐过好几回。没有争论的只有那些我爱女儿也爱的诗集,屈原、李白、李煜、苏东坡等,在皮箱里,总有他们的位置。  明知前去的学校图书馆很容易找到,但还是一定要他们陪我漂泊的古人是司马迁和曹雪芹。《红楼梦》中那一群天真而干净的少男少女是我朝夕相处的朋友,生活在社会的烂泥中是需要一群干净的朋友的。大观园的少男少女,无论是林黛玉、薛宝钗,还是贾宝玉,我都喜欢。我真恨那些把他们划分为不同阶级的红学家,厌恶他们给这些充满天籁的人类花朵带上肮脏的政治帽子,这比“佛头点粪”还让我难受。而不会戴帽子的俞平伯先生还挨了他们一阵乱棍。可是,这些棍子们很快就会化为尘芥,而我喜欢的天真朋友,却在四面八方的精神土地里笑着、闹着、相思着。  除了《红楼梦》,就愿意背着《史记》。当朋友把《史记》从大陆寄到芝加哥时,我高兴了好久。我真喜欢这部又是历史又是文学的奇书,而且喜欢司马迁的精神,在严酷的命运面前绝不屈服的精神。一部庞大而残暴的政治机器,只能阉割肉体,却无法阉割掉这种精神。  现代作家中我所敬爱的聂绀弩,也是一个司马迁似的任何力量都无法阉割其精神的人。

内容概要

刘再复,1941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刘林乡。196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卑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院校分别担任过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名誉教授与访问学者。著有《性格组合论》、《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文学的反思》、《放逐诸神》、《罪与文学》(与林岗合著)、《现代文学诸子论》、《高行健论》、《告别革命》(与李泽厚合著)、《传统与中国人》(与林岗合著)、《共鉴“五四”》、《红楼四书》、《李泽厚美学概论》、《刘再复散文诗合集》、《刘再复文论精选》、《人文十三步》、《人论二十五种》、《双典批判》、《漂流手记》(十卷)等四十多部学术论著和散文集。作品已翻译成英、日、韩、法、德等多种文字。

书籍目录

远游者的沉思(序一)漂泊者的心灵自传(序二)  第一辑  漂泊的故乡  瞬间·003  第二人生之初·005  漂泊的故乡·007  转世难·009  谷底·011  草地·013  孤独的领悟·015  “骷髅”的领悟·017  听涛声·019  背着曹雪芹和聂绀弩浪迹天涯·021  海悟·023  又是圆月挂中天·025  又看秋叶·027  脚踩千秋雪·029  秋天安魂曲·031  乞力马扎罗山的豹子·036  西寻故乡·038第二生命三部曲·043  梦里已知身是客·050  第二辑  玩屋丧志  玩屋丧志·055  学开车·057  草地上的客人·059  征服蒲公英·061  女儿的学校·064  毕业赠言·067  海德格尔激情·069  洛矶山下美丽的瞬间·073  欲望之城·075  采蘑菇·078  醉卧草地·080  占有孤独·082  第三辑  远游岁月  初见温哥华·085  悟巴黎·090  纯粹的呆坐·095  “宁静”的对话·097  失明的眼睛更明亮·099  怪杰之乡·101  寻找旧梦的碎片·104  徘徊冬宫·108  嫁错了对象的国家·112  严峻的自由城·116  丢失的铜孩子·119  甜蜜的哥本哈根·122  世界最后的归宿·125  走访海明威·128  二○○五年的浪迹·131  第四辑  阅读美国  新哥伦布的使命·135  杰弗逊遗愿·140  杰弗逊誓辞·142  走访黑山四总统·146  再悟纽约·151  西部牛仔·153  小城守望者·156  风景独好的科罗拉多·158  Arnish部落·161  科罗拉多惨案二题·163  (一)科罗拉多惨案·163  (二)再谈科罗拉多惨案·164  富人喜剧·166  纳博科夫寓言·168  阿诺德启示录·170  第五辑  思想者种族  思想者种族·175  两个给我力量的名字·177  命运之赐·179  死得其时的落叶·181  阳光,阳光真好·183  人生的盛宴·185  罗丹:三点启示·187  茨威格的绝望·189  十字架大悲情的复活·191  佛罗里达之游二题·194  (一)快乐园里说快乐·194  (二)深、浅二字论人生·196  两则“专栏”开篇语·199  (一)努力做一个人·199  (二)当作家易,做一个人难·200  活着多么好·202  童年的长度·204  救援我心魂的几个文学故事·206·  今昔心境·214  第六辑  难过  难过·219  慈母祭·221  另外婆·224  苦汁·226  亡灵的金唱片·228  端午节·230  夏威夷的思念·233  山那边的小鹿·237  共一冰冷的钥匙·241  莎士比亚橡树·244  第七辑  两地书写  两地书写的快乐·249  论慧根与善根·254  论灵魂的根柢·257  论快乐的巅峰·261  论生命场·265  论思想的韧性·269  “柔与刚”的选择·273  香港大都市的隐喻·276  世俗之城与精神之城·279  第八辑  独语天涯  《独语天涯》自序·285  《面壁沉思录》第一章·297  《山海经》的领悟·307  后记·314

编辑推荐

  李欧梵:  刘再复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以散文形式完成了他的心灵上的忏悔,“主体性”十分鲜明。它的自传性不是对外的(虽然写的大多是外在的事物),而是一种“内省”的文体。他不把自我放在历史的大范畴中,而是把“自我”从过去的历史中解脱出来,这才是“漂泊”的正面意义。  林岗:  因西海行走,刘再复经历了料想不到的人生大转折、大沧桑,其艰难困苦的程度,亦只有他自己冷暧自知,然而玄思彻悟落于笔端,妙想指涉皆成文字,这未尝不可以说是天意的报偿、造物的厚爱。  刘剑梅:  作品不是点缀品,更不是面具,而是灵魂诉说的需要,是生命自明、自证、自救的需要。身在漂泊,心在诉说,漂泊史即心灵史。父亲在海外近二十年所写的文章,是漂泊文章,也是心灵传记。

作者简介

本书精选了刘再复先生二十年间十余部海外散文集中的作品近百篇,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哲思,彰显出一种思想者散文的大气。 这些文字,是一位漂泊者的心灵自传,可让我们看到高尚心灵不平凡的心路历程,还可看到思想的淬炼和生命的骄傲。

图书封面


 远游岁月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从外面瞅自己,瞅得更细致
  •     刘再复先生是我尊重的作家,我差不多看过他五本散文集。他文章表现出来的善良、和谐、思想、劳动、友谊、交流等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人格和行动。韩君健
  •     还么时间开始看~等看完手上的这本接下来就是看这本啊!
  •     走近刘先生,更加认识了先生!
  •     从快递员手里接过后,就迫不及待打开来,一目十行的看了几篇文章,感觉就像久旱的土地迎来了一场春雨,解渴,清新,生命唤发了新机。不愧是著名学者。总之,是我想要的。
  •     文笔朴实无华,作者很执着,在远游中升华。
  •     难得在大陆出版,期待《告别革命》这本书也出版!
  •     很好的一本书,文字优美,加上是作者的老乡,更加感觉到一种亲近感.很喜欢.只是书的印刷排版不是很让人满意.当然,因为喜欢作者的文字,印刷的质量就忽略不计.但还是有点遗憾.
  •     跟着作者的笔触把我带到了他走过的世界里。精彩的生活里充满了深情和智慧表现出感恩生命感激生活的美好心灵。“读书,行路”此书之中有思考有深意。
  •     一直很关注刘的文章,漂泊海外的学人,他的心路历程都在每一集的散文中流露。这个选本上的文章我看过了大半,但是我还是买了收藏。相信关注刘的读者一定不想错过。
  •     刘再复的散文溶知识性和审美性,具有学者的眼光和作家的深情,远游岁月的作者,作为世界公民的,作为远游的漂泊者,作品充满感伤,优美的情调.
  •     人生几起浮沉。。。。沉淀下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     文章看了有二三十篇了,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作者对祖国文化深深的爱。印刷精美,纸张考究。
  •     由于不幸的原因造成刘再复的远游,却又由于不幸的远游获得了幸运,这就是读《远游岁月》后得到的最突出的感受。如果刘再复的遭遇仅仅是他个人的命运,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甚至用不着给予特别的关注,就当成是命运之神的恶作剧那样,只给予他这样一个生命个体轻描淡写地对待,然后我们将把眼光放远,去审视广阔的芸芸众生。但是,最后我们发现,他的远游其实是一种放逐,而这种放逐竟始自遥远的古代,仿佛让人看到屈子在汨罗江行吟的背影,只不过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流泻出来的,没有那么多可以绞杀生命的悲愤,更没有了却此生的决断,有的倒是对命运的抗争和精神的奋进 。
    从古至今,放逐者排成了长长的队伍,相随着走入历史的阴影。这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的命运了。他们总是不合时宜,总是孤独地走在异乡的土地上,他们被从生活中连根拔起,投掷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死生由命。这样,也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因其是炎黄子孙,更让我们牵肠挂肚。到底这是为什么?他们经历了怎样痛苦的心路?他们在异国他乡还的躯壳里,还有中国魂吗?一株吸惯了黄土地营养水分的草,在异乡的土地上将何以自存?
    我们从书中看到,作者经历了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失落之后,却出现了精神的超越,那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影响并没有消解。他庆幸自己找到了精神上的第二故乡。看得出,作者比任何时候都更热爱自然,更珍爱生命和亲情,也更明了自由的真正的含义。他怀着超然的心情,审视着异国的文化,作着中外文化的对比,他心里装着祖国,又欣赏着异国优秀的地方,保持着人格上的独立;他特别提到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这个词,但我明白,这是近乎宗教体验的一种审美和诗意的激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高昂的精神状态,祝贺他从谷底跃上了高峰。
    我读的是刘再复,却读懂了马思聪、殷承宗、李泽厚,或许还有当初在法国的范曾......。上个世纪,在诗人艾青销声匿迹的日子里,《大堰河,我的保姆》依然在我的耳边低吟,我的眼睛,无时不刻在寻觅诗人的身影。而现在我又关注着刘再复、李泽厚的身影和声音。

    .



  •     刘再复先生被漂泊海外20年了,但其文字依然充盈着拳拳爱国心。走到哪里都是中国当下一流学者,一流诗人
  •     李泽厚徒弟,感觉一般
  •     非常棒的书,大师就是不一样,读了感受很多
  •     好书,值得一看,感慨颇深。
  •     思想者的散文
  •     学长好文笔,深刻与优美统一
  •     书都几好看,无聊看一下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