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岁月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海德堡岁月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
ISBN:9787214041852
作者:[德]尼古劳斯·桑巴特
页数:225页

内容概要

尼古拉斯·桑巴特,1923年生于柏林。德国“四七社”创办人之一。1982年成为柏林学术讲座成员,1983年任教于柏林自由大学,教授文化社会学。后为自由作家,世界笔会成员。他是德国文学生活中一位耀眼的人物,身兼科学家、外交官、作家等身份,一位花花公子及无政府主义者,从不掩饰自己的中产阶级出身。出版过生命告白三部曲:《柏林的青年生活》、《海德堡岁月》、《巴黎的学习岁月》,以及《德意志男人及其敌人》、《威廉二世:替罪羔羊及中庸之人》。 刘兴华,1962年生,德国波昂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游学德国多年,热爱旅行,性嗜书,现从事出版工作。著有《阅读欧洲版画》,译有多部作品。

书籍目录

不算前言Ⅰ 李堡的奇迹 小巧的大学城 当地神衹 我们的生活 再教育 克杯根泰许街的豪华沙龙 朗读之夜 《蜕变》 身处桥头堡 《失落的一代》 一本小小说 在拿波里的克罗齐家中Ⅱ 阿尔弗雷德·韦伯 魏玛宫 来自普莱滕贝格的男人 德国问题 卡尔·雅斯贝尔斯 马克斯·韦伯 关于弗洛伊德的研究课 三位朋友 世界内战与土地规划之档案 最后阶段 从黑格尔到圣西门尾声

作者简介

1945年,本书作者尼古拉斯·桑巴特来到海德堡,在这最坏也最好的年代,踏进一个科学与文学的世界,有机会亲炙大师的风采,师承当代文化社会学宗师阿尔弗雷德·韦伯及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旁听魏茨泽克讲弗洛伊德;因缘际会拜访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朗读托马斯·曼和布莱希特的作品;在图书馆黑格尔、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参加读书会,念赫塞的《玻璃珠游戏》等;陶醉在王尔德、萨特的作品中;和师友长篇辩论“德国问题”;还有不可少的办刊物、写文章、泡酒馆、谈恋爱等,他们寻求也实践“海德堡精神”,向成为“知识公民”迈进。
桑巴特为当代德国重要的文化评论家,战后德国重要的文学团体“四七社”的创办人之一,这本回忆录是记录他1945年到1951年间在海德堡大学读书期间的人文风貌,他将这一著名大学城重要的大师群像作了生动的描绘,呈现出战后德国学术与生活的风貌。

图书封面


 海德堡岁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也许我对德国并不算了解。虽然在书中提到的许多大师,无论是阿尔弗雷德·韦伯还是雅斯贝斯,抑或是托马斯·曼,之前都算是,或多或说有所耳闻的——好像去年我也因为种种机缘,读过了霍格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但着实是不曾完全懂过……但是,对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德国的文化,我的知之甚少,让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无疑是会淡去很多的。然则能在朋友的书架上找到这本书,一口气读完,的确不在于挖掘那些人的轶事,而只是感受一下德国的文化社会。第一次对这种德国独特的文化社会,一种充满着市民气息和独特的大学的教育有过概念的,是因为茨威格的回忆,现在已经忘了那本书的书名,只记得其中历历讲述年轻的时候读到巴黎文学社团的作品,学习文化知识。这种古典的氛围,让人震惊。在海德堡岁月之中,萦绕的是一种海德堡精神,还有关于那些学者的研究,那些老派的知识分子。比如脱帽向学生行礼而不是后来的穿着运动鞋的教授,就足以代表一代的知识分子对于精英教育的看法。那些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想法,实在让人有点感动。书里面,最有意思的是将他和他的朋友比作浮士德、靡菲斯特和瓦格纳,读完就笑了。呵呵,这就是德国的文化最有意思的地方。
  •     与其父维尔纳·桑巴特比较起来,尼古劳斯·桑巴特就显得太轻飘了,难怪会有花花公子的称号。在图书馆里发现了尼古劳斯·桑巴特的这本书,因是写海德堡的,且提到了二战后众多一时才俊,匆匆一翻,即借回家中。尼古劳斯·桑巴特的名字曾听说过,书还是第一次看。本来认为这本书写到了当时海德堡校园中诸多大师级的人物,又是德国人所写,读起来一定比较艰涩。甫读之下,方始发现这是一本轻松的读物,只是一个曾经的德军俘虏,对于战后他曾在海德堡校园数年生活的回忆。尽管他的父亲是个著名的学者,尽管此人在这里拿到了博士学位,尽管他所接触的皆是如阿尔弗雷德·韦伯、卡尔·雅斯贝尔斯这样的大师,不过他更感兴趣的却是文学,他陶醉于王尔德、黑塞等人的作品之中,对于生活的喜爱超过了对于学术的热情。因此,在他的书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读到作者喝酒游玩,泡妞旅行,作者洋洋自得于其中,不知今夕为何夕。而对于以如此多的大师,虽然都鱼贯似地出现于这本书中,却难以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们无法从书中跟随着作者瞻仰其风采,他们的身影如同作者的文字一样,惊鸿一瞥后在头脑中却再无踪影。桑巴特笔下的海德堡虽然也是当时的一个侧面,但那毕竟是海德堡啊。那是德国学术的一个精神堡垒,那是未曾被战争摧毁的依然有着浓厚学术氛围的大学城,那里曾经大师云集学问流溢,在古老的教室中,在陈旧的咖啡馆里,会有多少的精彩的争论多少让人莞尔的掌故。那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恐怕也是海德堡历史上少见的时光。如果能够身历其中,感受着那个特殊的时刻,留下当时海德堡学术界的记忆,对于读者来说,那真是一个无量的功德,毕竟能够与那么多的卓越思想者与研究者同处一个时代,同居于一个城市之中,并非每个人都有着这样幸运的。桑巴特书中的那些个大师们,却难有精彩可言,即使是他自己的导师,与其相处甚久帮助最多的阿尔弗雷德·韦伯,留给我们的仍然是异常模糊的印象。对于其兄马克斯·韦伯,这位塑造着现代海德堡精神的大师,当然作者是无缘一见了,然而在作者的笔下,也是调侃多于尊敬。雅斯贝尔斯?也许作者真未觉得他有什么突出之处,恐怕也是对雅氏了解甚少的缘故,也是寥寥数笔一带而过。说实在的,比起我前不久所读的一位台湾学人所写的《哈佛琐记》,我从此书中得到的知识与阅读的愉悦,确实是少了许多。尽管吴咏慧笔下的七八十年代的哈佛,比起四五十年代的海德堡,无论是从名重一时的大师,还是从时代背景的丰富性来说,是平庸了许多。哈佛教授在阳光下神采飞扬地讲课情形,他们在校园内的诸多趣事,虽然在《哈佛琐记》这本薄薄小书里着墨并不多,但让我读来仍觉历历在目。四五十年代的海德堡,也是各种学派对峙,种类有趣的教授激扬着文字,类似哈佛的场景与情形应该也不少,也许是桑巴特未能亲历这些时刻,或许是他的印象中,这样的时刻不值得记忆,我们在《海德堡岁月》中无缘得见。该书我最初是抱着几分尊敬去阅读的,毕竟尼古劳斯·桑巴特亦非无名小卒。虽然起笔轻佻,无论如何也可算作一种风格,可以不喜欢,却无可指摘。但作者在书中所叙述的几件亲历之事,让我对其行为有了腹诽的欲望。一是讲到他刚到海德堡时的房东夫妇,可以肯定与作者相处得不是那么愉快,也许他们与纳粹可能也真的有些瓜葛,但毕竟是一对艰难求生的小人物,怨恨也早该烟消云散了,桑巴特实在是没有必要在几十年之后,还在书中对此夫妇耿耿于怀,大加谤毁。在书的尾声,作者只写了一件事,作者津津于这件对于海德堡并无影响,对于作者却颇为得意之事。桑巴特将告别海德堡,将去其他的城市生活。一位与他有露水之缘的即将当新娘的美女护士,专程赶到火车站来送别他,目的只是为了在火车开动之前,与他在火车的包厢里再吃一次“快餐”。几十年后,他在描写此场景时仍是细节毕现。而海德堡呢,也许已经留在余情袅袅的列车上了。如此美好而难得的海德堡时光,就匆匆地如同快餐一样被消费掉了。在《海德堡岁月》中,桑巴特曾经提及他的老父亲,那个名重一时的大师,对于他年轻时所读的东西只会生气。他说,“在他眼中,我读了太多的文学,还是法国文学,没什么严肃的书。他不指望我念学术性作品,包括他自己的。”小桑巴特似乎并不认同他的父亲,不过在书中我们却可以看到,他的父亲对他的影响还是很深的,当然,并非是在学术上,而是在老桑巴特的名望及社会关系上,只要小桑巴特提及老父之名,无论是从学业还是到就业,几乎是一路绿灯,可见老桑巴特在文化界及学术界的声望。凭着老父之名,他毕业之后立即进入了一家出版社,老板顶住压力让这个新手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巴黎之旅。然而,广阅法国文学的小桑巴特弄回来的作家及书籍,却并未让出版社看中,他只好离开出版社走了。按照他的说法,出版社宁愿出一套卡夫卡全集,而不愿如作者那样有眼光,去出版十多年后才出名的法国作家的作品。
  •     近来读到很有意思的两本书,一本是何兆武先生回忆求学岁月的《上学记》,另一本是德国“四七社”创办人之一尼古劳斯•桑巴特的《海德堡岁月》。 这两本书,单独来说,每一本面世后都广受关注,尤其是深受思想文化界好评,但遗憾的是,却鲜见有人将此两本书互相参照着阅读或介绍,更很少有人注意到何兆武先生和桑巴特的成长、求学背景,以及这两本书背后的相同和相通之处。 作为思想界和历史界的权威,何兆武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了。相比之下,我们对“四七社”,对桑巴特,则还相当陌生,这里或许还有对之介绍一二的必要:“四七社”成立于1947年,是德国著名文学团体,没有统一的纲领,主要通过定期的交流活动而延续,它的形成是二战后德国作家自觉意识的复苏,也是当代德国文学的疗伤之所。 有必要解释的是,用“四七社”作为介绍桑巴特的引子,或许会让人觉得他仅仅是一个文学社团的发起人,而事实远非如此。1923年,桑巴特生于柏林,二战末从英国战俘营来到海德堡求学,1982年成为柏林学术讲座成员,后任教于柏林自由大学。作为德国文化生活中一位耀眼的人物,他身兼科学家、外交官、作家等多重身份,此外还是一位花花公子及无政府主义者。这么介绍桑巴特,或许还不够完整,那么就再加上一句吧:他的父亲维尔纳•桑巴特,就是那位与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斯•韦伯齐名的一代社会学大师。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都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时代。对何兆武先生而言,他生于1921年,出生后不久即军阀混战,即国共内战,即抗日救国;而对桑巴特来说,他生于1923年,出生两年后陆军元帅兴登堡上台,旋即纳粹得势,魏玛共和政体风雨飘摇,进而希特勒全面掌权,直至二战爆发。他们那一辈人,是看着混乱和杀戮,听着隆隆炮声长大的一代,昏黄的烽烟和无边的战火,则是他们求学、成长的底色。 回忆起西南联大,何兆武先生说:“1939年至1946年,我在西南联大度过了整整七年,读过四个系,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一生中最惬意、最值得怀念的好时光。” 据《上学记》记载,在西南联大时,没有别的消遣和娱乐,条件也不好,大家只有去茶馆喝茶、聊天,有时也看电影,“都是好莱坞原版的,有的打字幕,有的不打字幕,没有配音”。至于读书,也没有一个目标,什么书都翻一翻,“完全是兴之所至,没有功利的想法”。此外,学生还可以逃课、凑学分和在窗外旁听,而老师讲课更是完全自由的,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随便讲,两人的讲解即使是针锋相对的,也是常见的事情。 而1945年,侥幸活过二战的桑巴特,则来到战火之外的海德堡,一脚踏进科学与文学的世界,有机会亲炙大师的风采——阿尔弗雷德•韦伯、雅斯贝尔斯、魏茨泽克、阿多诺、霍克海默,朗读托马斯•曼和布莱希特的戏剧,在图书馆阅读黑格尔、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参加读书会,和师友长篇辩论“德国问题”,还有必不可少的办刊物、写文章、泡酒馆、谈恋爱等——在自由散漫和放荡不羁中蔓延着对知识生活的追求。 说来真是匪夷所思,上世纪三四年代的中国和德国,时局都很动荡,国家和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尤其是德国,更面临着重建的困苦,中国虽是战胜国,但四顾山河,却是一片狼籍,何况又马上迎来了国共内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两国还都有过一段思想文化和学术盛放的岁月,出现了一批大师级的人物和世界级的成果——西南联大不仅有一批大师级的教授,还有一批大师级的学生,影响世界至深至广。 这么多年来,西南联大作为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回顾、展览、回忆、怀念、纪念年年不断,但造成这个奇迹的原因,却是众说纷纭。如今,在西南联大求学的那些老先生们大多都已去世了,零星在世的也大都进入了耄耋之年,他们是奇迹的亲历亲为者,对此问题最有资格发言,邹承鲁先生说,原因在于自由;何兆武先生补充说,是自由地发挥你的潜力。  自由确实是个大因素,但另一方面,我觉得,这和大的时代背景有关系。物质和精神不是共生的,或许只有在贫穷困苦的、战火纷飞的、辗转飘零的时代,人们才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去创造,去排遣寂寞和无聊,去寻找其中的奥义,以有所寄托,而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歌舞升平的、安土重迁的年代,现实的安定、优裕和自足首先就限制了人的思维和兴趣自由蔓延的触角,每个人又怎么能“自由地发挥你的潜力”呢? 对此,杜甫说也过一句极有名的话,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由此看来,憎命达的不仅是文章,思想、学术、文化、艺术甚至科学等——凡是能融入一个人才情和创造力的领域,大概莫不如此,都憎命达,更憎时代的达。升平年代的人,萎缩了,枯灭了,开不出时代的花朵,或许惟有在离乱和艰苦的岁月里,一代人才能发挥出一代人的极致来——像恶人般处心积虑、丧心病狂地将天赋、才情、欲望、恶习都尽情地发挥殆尽,然后在时代的天幕上,星星点点地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天才。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品味生活
  •     许知远是不是师承尼古拉斯桑巴特了,那才是大学啊
  •     读到一半的时候简直是崩溃了,桑巴特是个典型的自大自恋狂。到后面倒还稍微好一些,那股子老子最帅最美最牛逼的嚣张劲儿收敛了点,但他的想法没什么特别闪光之处
  •     这老头子自恋的不要不要的
  •     低于预期的德国文化读本。德国文化中,最不缺少的就是大人物,薄薄一本小书,何以容纳那么多伟大的灵魂。不管怎么说,对海德堡始终葆有最深邃的向往。(PS.读到克罗齐的那一章尤为感动)
  •     就不能找个好点的翻译么?
  •     翻译质量起伏太大,有些地方看之不似人话。
  •     海德堡精神叽歪史+德国文化概览,真心觉得笔触太单薄。
  •     Rendezvous mit dem Weltgeist
  •     德奸!作者是个碧池。
  •     熟悉得心疼……
  •     一本关于德国的小说 随着书中的内容去德国旅行吧
  •     海德堡精神究竟点解?去了等于白去。。
  •     嗯...海德堡神马的
  •     我大概一直对德国著作有敬畏心理,不敢轻易去碰。于是就相对喜欢这种更轻松,能够迂回曲折地去接近德意志民族的作品。
  •     一个未受战争破坏的美丽城市,能在其中学习和生活应该是件很幸福的事吧,更何况还有那么多良师益友。淘趣网上购物论坛的dorydory
  •     看到海德堡窝还联想到物理呢……啥都没有超无聊
  •     挺轻松的读物,但内容乏善可陈
  •     在公车上读完了……前面写景色还不错,特别是结合我对海德堡的记忆……后面就沦为炫耀的碎语了……另外翻译真的是太!@#$%^&*()_
  •     在掉书袋和抖人际圈吗亲,和《流动的盛宴》一样让人失望呀
  •     有一小章节关于爱情和俩性情感的描写,太小儿科玩意了吧。。。我居然在书店里头站着看完了,这体力。。。
  •     最好的岁月
  •     人生的经历。
  •     原来德国也出这种“轻量级”的。
  •     在历史中与命运对抗的人。还是没太搞清作者是谁,只是看了他精神的成长环境。
  •     书是间间断断在背单词的间歇中看的,平易近人,内容非常易读,但绝不平庸。可惜的是翻译不敢恭维~~~~
  •     具思想性的回忆录,侃侃勾勒出那个洋溢着思想之光的激情岁月。"Ego sum fabula"
  •     开始是以平和的不带偏见的去读,但读到一半就因为作者这种令人厌恶的自负而关上书本。一颗星给他父亲,一颗星给海德堡。
  •     我入手了,接下来就是好好看了
  •     翻译的一塌糊涂,译者或者缺乏专业精神,或者不能熟练运用汉语。
  •     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
  •     勾起我对海德堡和德国历史兴趣的一本书
  •     二战后德国学术和生活的侧影。需要对背景知识的一定了解。不然有点晕。
  •     一般
  •     近距离地看看一群西方的学者。
  •     还没看完,看了上面那位的评论才买的,感觉没有期待的好
  •     作者似被评为一位沉迷声色仰仗父辈的学术花花公子,但偶窥其中的一些论述仍令人拍案叫绝。海德堡之精神,乃欧洲知识阶层精神的变形和具象之一。
  •     比较快速的看完,然后浏览了下豆瓣上相关的评论,似乎都没有搞清楚桑巴特到底想说什么,而只是复述某种常识性的简介。这真是件让人很无语的事。
  •     2016.10.10我承认我上了海德堡三个字的当。前半部分写海德堡生活,后半部分是那些人和思想,其实我对人的生活更感兴趣。
  •     近两个月来最糟糕的阅读体验...
  •     它填补了我很多空白。
  •     在飞机上一口气读完的……
  •     想看看此人是否和爱伦堡有相似的味道?……没太多。玩儿小情调的,有点过头了。
  •     书看起来还不错,内容还没看
  •     梦想之地 适合找一个有太阳的下午 红茶就着小饼干看
  •     梦中的故乡。。。
  •     没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
  •     Weltgeist
  •     值得一读,激励自己向知识公民靠近
  •     丫真幸福
  •     文字给人以相当虚浮的感觉. 浮光掠影式的记叙, 点到大师的名字也就只是点名而已了。
  •     基本上没什么好看的,但是还是可以了解一些外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仅此而已。
  •     内容精彩,那些老照片,很能将人带入那个文字的年代
  •     海德堡是个过渡期;写克罗齐那部分不错。
  •     精髓不足,多余太多
  •     完美的世界
  •     海德堡:大师林立,思想碰撞。小城双塔,亦得逍遥。
  •     德国文化启蒙书,印象尤深的是关于参加“玻璃球游戏”的准入门槛之一是,,,一万本书
  •     下雨天,在图书馆转角的咖啡馆和老头聊完些陈词滥调,还有这本书的内容;然后说起我的未来计划,他只是细心地听,表情有些严肃,也透着些许不舍。每个时代,人也许都能遇到些认真倾听他的其他人,不管有着年龄差距,文化差异。若未来回顾现在,那岁月将会是值得的。
  •     印刷有点花,不过内容可以,还有图片
  •     书不错,慢慢看很有味道。
  •     前半部分太自恋,后半部分政治色彩太浓,就比较乏味。而且桑巴特在抨击政见相左者时总是高冷地讽刺挖苦,却不曾在理论上真正压倒对方,显得刻薄又肤浅这点我也不太喜欢。
  •     想必是刘先生很喜欢的那类书,书中的文学评论部分有些艰涩,但让人感到德国人的哲学思维。提到了玻璃球游戏,小惊喜。
  •     没好好读 快不记得叻
  •     德语翻译过来的在很大篇幅中都感觉有代沟啊,..= =!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