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精选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但丁精选集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540215972
作者:但丁
页数:761页

章节摘录

  新生  王独清译新生一  在先很少有东西可看的我的回忆录的这一章中,我要先标一个题目,叫做“新生开始”。①在这个标题之下,都是写着我曾经计划了要汇集在这书中的一些言语。或者写的并不怎样完全,但是至少,总会表出些意思来。  二  在我降生后,“光的天空”②在它的座位上回转了九次的当儿,第一次那位占据我思想的淑女出现在我的眼前。她便是那位使我们不知道怎样称呼才好的人,便是世人常叫的贝德丽采③了。那时她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是星空向东方运行了一度的十二分之一④。就是说,她出现在我眼前时她的芳龄是刚才开始了九岁,而我,我却也恰是一样,但是已经满了九岁。那天她是穿着红色的衣裳,合身而且动人。她的带子和裹在她身上的别种装饰都和她那娇小的年纪配了个恰好。这个时候,我老实说,藏在心脏最深处的“生命之精灵”就起首很强烈地颤抖了起来,就连很弱的脉搏里面也有了震动。并且,在颤抖中它有这样的声音:“这是一个比我强的上帝,要来支配我了!”⑤接着,住在一切感觉搬运着收获的那个高处的“活力之精灵”⑥起首感到了大大的惊异,并且,特殊向“目光之精灵”宣告着说:“我们的天福降临了!”⑦其次,还有住在掌握我们营养那一部分的“自然之精灵”⑧也在起首啜泣了起来,并且也说道:“苦哉!苦哉!从此我将再不能安静了!”⑨  从这时以后,“爱情”便来做了我灵魂的主人,我的灵魂,也便很快地和他缔结了姻缘。就靠着我给了他的我的想像之力,他在君临着我。我于是也就服从了他一切的摆布。他命令我常去瞻仰青春的天使,所以,我在幼年时期是不止一次想要去亲她的芳泽。可是她举止是那样的高贵,那样的优雅,使人只觉得真是诗人荷马所说的“伊非人间艳,而为神之伴!”⑩这便是说,虽然她那使我追随的倩影使“爱情”支配着我,但是,却因为她有一个高尚的风范,在必要的时候决不使“爱情”诱我越出礼防。不过尽管这样叙述年轻时的热情和行动似乎是我在说着空话,还是在这儿先把这一类的话放下,让我在下边来说我记忆中的更重要的事。  三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距离上边所说的那位最高贵的人物的出现已经是满了九年。在那九年的最后一天,这迷人的淑女却又降临到我的眼前了。她这次御着雪白的服装,走在两位比她年纪稍大的女士中间。当她走过了一条街时,她把秋波转向我站立的地方。我呢,却是忸怩失措到万分。这真是今日要在永世来报答的:她,竟用她那难得的盛情,向我打着招呼,行了一礼。这对于我,可以说是一个天恩。我觉得我是触到天恩的边际了。这时,当我受她温柔的敬礼的当儿,恰是这天的第九点钟。她的话传进我的两耳,这算是第一次。我像是饮了醇醪似的心头感到了无比的好受,就如同一个醉人一样我便从人群中跑出来了。  回到自己住处的孤寂的地方,我便来想念那位赐我盛情的美人。在相思越是厉害的时刻,我却被一个甜蜜的瞌睡所袭,于是,我眼前就来了一个奇异的幻景。好像房子里面起了一层火云。在这中间出现了一位容貌庄严的世尊。但是奇怪,他对我却好像是露出了无上的喜悦。他说了许多我听不懂的话,其中算是只有一句我还明白。那句话道:“我便是你的主人。”我仿佛看见一个人睡在他的臂抱之中,那人赤裸的身体上只裹着一条深红色的被单。我细细地一看,原来就是先在白天给我行礼的那位小姐。我又仿佛看见他的一只手里在握着一个正在燃烧着的东西,他说:“瞧瞧你这颗心。”再过了一刻,我看见他把睡着的人叫了醒来,接着却命令她去吃他手中的那块燃烧着的东西。她呢,好像是非常害怕,但却终于吞下去了。可是转瞬之间,世尊的喜悦又一变而为悲哀。他一面流着眼泪,一面抱紧那位小姐,于是,便和她一同升天而去。一个无比的苦恼在侵着我,我的薄眠遂被搅断,忽然我便醒了过来。我即刻沉思着这件事情,我发现那幻景的出现是恰在入夜后的第四个时辰,这就是说,又正是夜间最后九点钟开始的时刻。  在我沉思着的中间,我便想把这个奇遇传布出去,使时下的诗人们知道。我是已经懂得做诗的方法了,所以我便决计来做一首短诗献给一切“爱情”的仆人。为了要解释我的梦境,我便把我假寐中的所见给人们写了出来。那首短诗是这样:    我来向准备吟咏的君子致敬,  致敬所有热烈的灵魂和高尚的心情。  我为的是能得到些垂顾的回应,  所以我的致敬,是当着名为“爱情”的尊贵神明。    长夜是过了三分之一的时光,  繁星都正为我们辉煌在,辉煌在天上。  “爱情”的大神在这时便突然下降,  他来时气象的庄严,真使我现在还不敢回想。    可是对我,他却好像在表示着快乐,  他的手中是紧握着我的热心一颗,  他的臂间是抱了个睡美人,在裹着轻罗。    我看见他轻轻地摇醒了那位美人,  他使她战兢兢地吞下了我的热心,  最后,我看见他是含着悲泪,离开了凡尘。    这首短诗可以分做两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我是在表示敬意,并且请求答和。第二部分从“长夜过了三分之一”起,算是说明我所以请求答和的原因。  答和这首短诗的人很多,但却是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其中有一位是我许多朋友中的最知己的一个,他答和我的短诗的开头是:“我解释你的所见,以为是尊贵的人士……”这位朋友成为我的知己,可以说就是在这个时候。因为,他的确知道了我便是那个要求他答和的本人。在现在看来,关于那个梦情的叙述自然是没有一点做作,可是在当时,那却是很难得到人相信的。  四  自从经过那次幻境以后,我的生机便开始失了作用。原因是,我的全身心都沉溺在想念那位美人的相思中去了。我就这样忽然变得衰弱、消瘦,使得我的朋友们都用一种忧愁的神气来看着我。并且还有许多人存了不堪问的心思,极力打算探出我在秘密着的隐私。我呢,因为看出了他们那种不正当的猜疑,于是便借“爱情”的意志,那常以理性的劝导来指引我的“爱情”的意志,去回答他们。我回答他们说是“爱情”在使我这样的。我所以要说明是“爱情”,是因为我的脸上已经露出了“爱情”附在我身上的那种颜色,怎样也再不能够掩饰的缘故。可是当到他们问道:“到底是为了哪一位人儿,‘爱情’才把你弄到这般的憔悴呢?”那我便看着他们只微微地一笑,一句话再也不说。  五  一天,适逢那位高贵的淑女坐在赞礼“光荣女王”的地方。我坐的位置恰好可以望得见我这个天福。在我们坐的那一排上,有一个非常娇艳的女郎坐在我们中间。那个女郎尽管在用一种诧异的神色看着我。原因是我不停地在向那儿丢着眼光,使得那女郎起了误会,以为我是在留意着她。这样,我便受了那女郎不少的垂盼。当到我起身的时候,我听见我身后有人在说道:“瞧这个汉子是怎样的在着了那个姑娘的迷呀!”跟着,人们便说出了她的名字,我懂得那便是指这一排上的那个坐在我和贝德丽采小姐中间的人。于是,我明白我的秘密今天终于不曾被人窥破,我的心头便轻松了起来。这立刻就使我想到去利用那个女郎,就是说,借她来掩盖我的真相。我做得很好,竟然在不多的时候,大部分为我忙的人都以为是真的在探出我的秘密来了。谢谢那个女郎!我就那样在她的掩护之下隐藏着我,竟然经过了长久的,长久的岁月!为了更使人相信起见,我又做了一些赞美那女郎的诗歌,不过那却都是些不重要的作品,除了其中有关于贝德丽采的而外,其余的在这儿都可以不提。  六  在我所说的我在借那个女郎掩盖我真正爱情的期间,我曾想过要把贝德丽采这个芳名给显扬一下,并且要用许多美人的名字陪衬它,尤其是那个女郎的名字。我于是在都会中,在皇天使我的贝德丽采降生的都会中,搜罗了六十个最美的人物。我把她们的名字都用来写入我做的一首“侍奉太岁”体裁的诗信之中。但是那个作品,在这儿却实在没有录出来的必要;并且,假定那内中没有含着一桩可以称作奇迹的事件时,我简直连说也不会说起的。所谓可以称作奇迹的事件,便是那首诗因为格调上的应用,恰恰把贝德丽采这个芳名放在了我那个金译录中的第九位。  七  那个女郎,那个被我用来隐藏我的心愿的女郎,竟然在一天离开上面所说的都会,到很远的地方去了。这使我觉得我是突然地失掉了我的一个很好的庇护者,我的苦恼简直是到了从前所想像不到的程度。于是我便想我假使对于和她的别离没有一点悲哀的表示时,那我一心一意在掩盖着的事体将会即刻暴露了出来。这个,便使我做了一首伤别的短诗。那首诗中间所有的句子,懂得内容的人一看便会明白,那都是和我的贝德丽采有着直接的关系的。所以,我现在把它录在这儿:    朋友,你们这样在爱情的行程上前进,前进,  我请你们,我请你们暂时为我来止步,留神,  你们且费心在这茫茫的人世去一一询问,  可曾有谁的苦痛,能够像我的,像我的深沉?  我请你们先来听我的申诉,然后再下断论,  看我是怎样的成了个,与忧伤为缘的苦人。    我知道自己是积德微小,不能和幸运合抱,  可是“爱情”用他的恩惠竟灌溉了我的心苗。  惹得人人都称赞我是没有辜负青春年少,  当“爱情”给我的生命罩上了那温柔的轻绢。  人人说:“这个相貌,分明是得意得暮暮朝朝,  像这种可羡的艳福,真不知道是几生修到?”    但是现在,现在我却是失掉我所有的胆量,  那胆量,就正是为保管我到手的爱情宝藏。  我而今就好像是住在了一个贫困的家乡,  见了外人时,我怯生生地连响也不敢去响。    那因为我是成了一个怕被人见笑的穷人,  在人前总要设法把我的破褴来遮掩频频。  我是出外时在装着笑容,想瞒过我的不幸,  独居时便自伤自恨,只在暗地里饮泣吞声。    这首短诗有两个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在用先知耶利米的话去唤起“爱情”的仆人们的注意。那话便是:“嗟嗟行路之人兮,汝等宁毫无所见?其留心以察看此世间兮,宁有与我忧患相类之忧患?”第二部分从“我知道自己是积德微小”起,是我说明“爱情”为我所做的事情,同时也说明后来我失掉了的东西。  八  那女郎走后,在本城中的另一位享艳名的女郎却应了“天使之主”的意旨,被召往光荣的国土里去。我看见了这位女郎的那副艳尸,那是被许多正在啜泣的闺秀们包围着,我想起了我曾经见过这位女郎在伴从我的贝德丽采,于是我忍不住也滴下了几点热泪。为了纪念从前我不止一次碰到她在和我所爱的人一道,我便一面哽咽,一面决计写几句话来叙述她的夭折。在我所写出的那些话的末节,有些句子是有心人一看便会明白的。我写的是两首短诗,第一首是以“哭吧,爱情的仆人……”起头,第二首是以“寡情的死神哟……”起头。    哭吧,爱情的仆人,为了“爱情”本身在饮恨!  哭吧,哭吧,为了探取泪潮中不可测量的原因!  仕女们就任啼装把她们的铅华洗净,  她们哭声的动人,“爱情”也在倾耳谛听。    可恶的死亡这样萎谢了她馨香的心瓣,  这无情的劫运就把人世的鲜花尽量地摧残。  除了那幽静的美德是能够,能够永远,  谁也再留不住,留不住她夺人的红颜  “爱情”是怎样的为她伤情,为她悲痛!  他把脸儿紧紧地贴着她入眠的华容,  整个的色相都在被沉抑的忧色消融!    他尽管仰起头向高处的天上张望,  那表明地上的这位非常可爱的女郎,  已经有一个美丽的灵魂在空中徜徉……    这第一首短诗可分做三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我在呼唤所有“爱情”的仆人,请求他们哭泣;同时,我又说明他们须得加意听我所说,方可理解“爱情”悲叹的原因。第二部分是讲那悲叹的原因是什么。第三部分是述“爱情”对于死者的敬礼。从“仕女们就任啼装……”起,算是第二部分;从“‘爱情’是怎样的为她伤情……”起,算是第三部分。    寡情的死神哟,你,你是怜爱的仇雠,  你是,自上古以来的一位忧患之母,  你是,这人间最后的审判,刻薄,残酷……    因为你这样激起了我的悲愤,恼怒,  使我,使我对你的敌忾就填满心头:  所以我用不烂之舌把你诅咒,诅咒!    因为你太没有一些儿慈悲的怀抱,  我才要,才要使你的面目无处可逃,  才要来不绝滔滔,暴露你种种横暴!    虽然,虽然世间对你是都已经分晓,  但为了生于“爱情”的人们把你记牢,  我还是要尽情地把你的罪恶宣告!    你夺去了人间应存在的同情,殷勤,  你把对待女性的礼貌在一概蹂躏,  你毁坏了青春魅力所伴随的贞静,  你使欢爱的风情走入无救的坟茔……    我不愿说明我在惋惜的伊人是谁,  她一切美德,自会使她的芳名永垂。  不向她献礼的人将不能享受恩惠,  将不能,将不能到天上去把她追随。    这首诗可分做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我送给“死亡”的种种恰如其分的名称。第二部分是我责备“死亡”的理由。第三部分是我在辱骂“死亡”。第四部分是我说着那个虽然我自己知道但却不愿指明的人。从“因为你这样激起了……”起,算是第二部分;从“因为你太没有……”起,算是第三部分;从“不向她献礼的人……”起,算是第四部分。  九  在过了适才说的已亡的女郎的丧事大概不多几天以后,我为了一件俗务,离开了故乡,旅行到另一个地方去。这地方便住着从前我借重来掩盖我的真恋的那位女郎。我所去的目的地,恰好是距离那女郎的住所很近。不过,尽管事实是这样,并且同时我还有许多同伴,然而,我却总觉得这次旅行对于我是没有什么快乐。我不住地叹息,不知道怎样才能使我沉重的情绪解放开来。我心中明白,这是为了我和我的天福隔离了缘故。忽然,我的眼前来了一个幻景:依然是凭借我那尊贵的爱人的全德,管领我的慈悲的天主出现在我的当面。他好像化装成一位苦行的道者,披着轻俭的服装,肩上还搭着一个厚重的布袋,很仓促地向我走来。他在凝视着地面,但又时时把眼光移转去看我所走的长途旁的那条清澄的河流。就像“爱情”的大神一样,他向我说道:“我是从那个曾经庇护了你很久的女郎处来的。我已经知道那女郎是再不能够见面了。我从前使你寄托于那女郎的那颗心,现在我又带了回来。并且我还可以把这颗心再送给另一位女郎。那将会像前一个一样的来庇护你。(他接着便说出了她的名字,原来是我很熟悉的人)但是,你需要记到我的话,对于这第二个人也得像第一个人一样,不可使世人知道你的假意的恋爱。”这样说了以后,他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我便从幻景中醒了转来。几乎完全是变了颜色,我乘在旅行的坐骑上整日价地忧思。我叹息了又叹息,一点也不能自制。这天到日暮的时刻,我便吟出了下面的一首短诗:    前天我乘了马迤逦在旅途之上,  为着我不愿过问的俗务奔忙。  “爱情”的大神在途中来把我阻挡,  他穿着件苦行者的轻便衣裳。    他是完全失掉了他一向的威仪,  步履容颜都现出了劳顿憔悴,  喘吁吁地在负荷着苦恼的情意。  垂着头就好像是在不愿看谁。  很迫切地他在把我的名儿呼唤,  他说:“我才从你要去的地方走了一番,  那儿曾有从前我命你寄托的你的心肝。”    他说:“为了再投赠你的新的幻梦,  我又特意去把你那心肝取回在手中。”  可是我正在感动时他却又消失了行踪。    这首诗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我怎样的遇到“爱情”,他怎样的出现在我面前。第二部分是重述“爱情”给我所说的话,但为了掩藏我的秘密起见,所以没有叙出全部。第三部分是“爱情”消失的情形。从“很迫切地他在……”起,算是第二部分;“可是我正在感动时……”算是第三部分。  十  回到故乡以后,我便依照神明指示给我的事情去做。就是说,我在我劳碌的人生路上去寻找那位我所需要的人。简单点说,我是终于在不久的时光把那个人找到了,并且还做得非常成功,使那个人很巧妙地做了我的庇护者。可是就因为成功得太过顺利,终于引起世人许多无礼的谣言。这使我常常感到万分的苦恼。而且最使我蒙受不德之罪的是这种啧啧烦言竟然影响到我那位疾恶如仇的女王,众德依归的女王。一天,当到她在路上遇到我时,她居然不肯理我,居然不肯向我行那我认为是天福之泉源的温柔敬礼。不过说到这儿,我要暂时离开一下本题,先在下面说一说她的敬礼对于我的好处。

前言

  编选者序  吕同六  一  但丁·阿利盖里(1265—1321)是意大利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运动过渡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人文主义的先驱者。  但丁一二六五年五月下旬诞生在佛罗伦萨。据他在《神曲》里透露,他是古罗马人的后裔,高祖父卡恰圭达是个贵族,曾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参加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立下战功,被封为骑士,战死在圣地。据说他的父亲当过法庭文书。但丁诞生时,家道已经中落,政治上没有什么地位,家庭经济状况开始恶化,实际上等同于一般市民。  但丁五六岁的时候,母亲贝拉去世;大约十八岁的时候,父亲阿利盖里又病故。但丁孤苦伶仃,便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学习。他勤奋攻读,得到著名大学者布鲁内托·拉丁尼的指导,对拉丁语、修辞学、逻辑学、诗学、伦理学、哲学、神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绘画等,无不潜心研究。他阅读荷马、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的诗卷,接触法国骑士文学和普罗旺斯抒情诗,在智慧的海洋里汲取了丰富的养料。  但丁在修道院里旁听过一些课程。他钟爱的女子贝阿特丽切去世后,为了寻找精神寄托,思考人生,但丁认真研究古典哲学,还广泛涉猎中古神学和经院哲学。除了中世纪必读的《圣经》外,但丁攻读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政治学著作、博埃修斯的《论哲学的安慰》、西塞罗的《论友谊》、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但丁博览群书,在中古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获得了精深的造诣,成为一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人,对他后来的政治活动、理论著述和文学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丁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者。他始终处在时代运动之中。他迎着历史的风暴,站在勃然兴起的市民阶级一边,进行着反对封建贵族阶级的政治斗争;同时,他又用他的笔,描绘出新旧交替时期的现实生活和政治斗争。  当时,佛罗伦萨已是意大利繁荣的金融中心、手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在欧洲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意大利在政治上又陷于分裂状态,城邦林立,形成封建割据,战乱频仍。新兴的市民阶级同封建贵族的严重斗争,集中表现为贵尔弗党同吉伯林党的对立。  但丁青年时代加入贵尔弗党。一二八九年六月,他参加了同阿雷佐城的吉伯林党作战的康帕迪诺战役。同年八月,他又参加了佛罗伦萨攻打吉伯林党盘踞的比萨的战斗。贝阿特丽切去世以后,但丁有点心灰意冷,一度追求浪漫生活,迷失正路,但不久便正视和克服了自己的迷误,继续积极投身政治活动。  一二九三年,贵尔弗党战胜吉伯林党之后,在佛罗伦萨建立了行会民主政体,贵族被排除在政权之外。但丁加入医药行会(可能是他从事哲学研究,同医药有点关系),先后当选人民首领特别会议和百人会议的成员。一三○○年,他被任命为行政官,但丁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顶点。  但丁担任行政官期间,一心建设和捍卫佛罗伦萨共和政权。当时,贵尔弗党又分裂为代表贵族利益、支持教皇朋尼法斯八世的黑党和代表商人利益的白党。但丁站在白党一边,但在处理黑、白两党流血冲突时,他把两党首领都驱逐出境,其中包括他的诗友、白党领袖卡瓦康蒂。他又顶住教会的压力,挫败了教皇干涉佛罗伦萨内政的阴谋,因此得罪了教皇。  一三○二年,但丁出使罗马。黑党在教皇和法国瓦洛亚家族查理亲王的支持下,夺取了佛罗伦萨政权,并随即以贪污、反对教皇和查理的罪名,革除但丁的公职,判以巨额罚金,并流放两年。但丁坚贞不屈,拒不认罪,于是同年又被判处终身流放。  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和共和国的民主,但丁度过了近二十年漂泊不定的流亡生活。他周游各地,访友,讲学,也曾在维罗纳封建主巴尔托洛梅奥·德拉·斯卡拉和其他一些城邦君主的宫廷中客居。一三一○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到意大利加冕,表示要消弥战乱,实现和平。但丁受到鼓舞,写了致意大利诸侯和人民书,并向亨利七世上书,把祖国和平与统一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由于教皇和封建割据势力拒不承认亨利七世的权力,亨利七世于一三一三年病死,但丁期待拨乱反正的愿望破灭。  流放期间,但丁亲眼看到祖国壮丽的山河,广泛接触到意大利动乱的现实和平民阶层困苦的生活,丰富了人生体验,拓宽了视野,加深了爱国思想。他对意大利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对自己肩负的揭露黑暗、唤醒人心、复兴意大利的历史使命,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他断然拒绝佛罗伦萨统治者提出的要他宣誓忏悔,以取得赦免,重返家园的要求。因此,一三一五年,他又被缺席判处死刑。  晚年,但丁定居拉维纳。一三二一年九月十四日因病逝世。  但丁十八岁时开始写诗。当时佛罗伦萨是以圭多·圭尼采利和圭多·卡瓦康蒂为代表的“温柔的新体”诗派的中心。青年时代的但丁也属于这个诗派。  温柔的新体诗是对普罗旺斯抒情诗、西西里爱情诗传统的继承和突破。它抒发对崇高的爱情的强烈渴望,对诗人爱恋的女子的热烈赞美,但它不是以封建主和骑士的道德观念、趣味为基础,也不以歌颂对贵妇人的忠诚、献身精神为主题,而是从站在市民阶级营垒里的诗人切身体验的感情出发,予以细致、真切的描写。但丁在总结意大利抒情诗的发展时提出,温柔的新体诗遵循这样的原则进行创作:    当爱情激动我的时候,  我根据它在内心发出的指示写下来。    《新生》是但丁作为温柔的新体诗人的主要创作成果,也是他抒写对贝阿特丽切爱情的作品。但丁九岁时初次遇见贝阿特丽切,她的美丽、高贵的形象深深铭刻在他的心灵里。九年后,但丁再次见到贝阿特丽切,心中涌动起不可遏止的爱情。但丁写了一系列抒情诗来赞美她。一二九○年,贝阿特丽切染病去世,但丁悲痛万分,又写了一些诗献给心上人,寄托哀思。但丁把这三十一首诗用散文加以连缀,结集为《新生》。  但丁在《新生》中抒发对贝阿特丽切的纯真的爱。在诗人的笔下,贝阿特丽切这位年轻、美丽、高贵的女子,是崇高的道德力量的化身,是上帝派到人世间来拯救他的灵魂的天使。这种爱是理想中的、精神的爱,带有中古时期的神秘色彩,但表达了摆脱中世纪禁欲主义、追求世俗生活、渴望情爱的情怀。但丁在诗中注重刻画人的真实的情感,把内心的感受同哲理的思考结合起来,进而从新的角度阐发爱情的本质、爱情同高贵的关系,使《新生》具有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若干萌芽。  但丁不满足于中世纪爱情诗矫揉造作的手法和千篇一律的描写,渴求诗的、艺术的形象。他在《新生》中采用朴实、明晰的诗体,流畅、柔美的语言,富于想像力的构思,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爱情在心灵深处激起的层层波澜,具有自然、清新的诗风。《新生》体现了温柔的新体诗的最高成就,开文艺复兴抒情诗的先河。  流放初期,但丁写了三部理论著作。《论俗语》(1304—1305)是最早一部关于语言和诗律的专著,用拉丁文写成。但丁对意大利语言的发展作了精辟的论述,着重批判中世纪推崇拉丁文的偏见。他把意大利的方言按其特点划分为十四种,阐发以佛罗伦萨方言为基础的俗语的优越性。《论俗语》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丁还谈及诗的语言、诗的本质、诗的题材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指出诗歌应该使用最光辉的语言,诗必须是“写得合乎韵律,讲究修辞的虚构故事”,诗应当反映“最高贵的事物”:安全、爱情、美德。  与《论俗语》几乎同时写作的《飨宴》(1304—1307),是意大利第一部用俗语写成的学术论著,打破了中世纪学术著作必须使用拉丁文的清规戒律。但丁借诠释自己的诗歌,向读者介绍古今科学文化知识,提供精神食粮,故名《飨宴》。他计划写十五篇论文,但只完成了四篇。  诗人说古论今,旁征博引,阐述科学、文化、艺术和道德问题。他谈论诗的内容与形式,即善与美的关系,分析诗所具有的四种意义,强调诗的寓言性或象征性。  《飨宴》中最具光彩的部分是关于理性、高贵的观点,但丁没有突破经院哲学的框框,认为信仰高于理性。但他强调,惟有理性,才使人区别于禽兽,惟有理性,才使人高贵,接近上帝。但丁赞颂人的伟大,指出人的高贵不在于血统和门第,而在于人的美德,只要具备人文主义思想,“人的高贵就超过天使的高贵”。这一批判封建等级观念,闪烁着人文主义曙光的观点,在《神曲》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发挥。  《帝制论》(一译《论世界帝国》)是一部政治论著,作于一三一○至一三一二年间。全书共三卷。第一卷论证建立帝制的必要性。第二卷论证建立帝制的使命历史地归于罗马人。第三卷指出,世间万物中惟独人既具有可消亡的肉体,又具有永恒的灵魂。  但丁政治观的落脚点是现实,着眼点是人。它的内涵在于消除分裂与动乱,抑制贪欲,实现和平,谋取人的幸福,发挥人的全部潜在的才能。而实现这一切的办法,是依靠统一的国家和集权的君主即皇帝。  《帝制论》的重大意义在于,但丁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政治和宗教平等,政教分离,反对教会干涉政治的观点,向神权说提出了英勇的挑战。但丁的这一思想,对以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雪莱曾把但丁尊称为“第一个宗教改革者”。  二  经过长期酝酿和构思,但丁开始创作《神曲》。《神曲》写作的准确年月难以确定,根据文学史家们的考证,大约始于一三○七年前后,《地狱》、《炼狱》大约完成于一三一三年左右,《天堂》在但丁逝世前不久脱稿,历时十余年。  《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假想他作为一名活人对冥府——死人的王国进行了一次游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诗中叙述但丁在“人生旅程的中途”,即一三○○年,三十五岁时,迷失于一个黑暗的森林。他竭力寻找走出迷津的道路,黎明时分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这是普照旅途的明灯。他正一步步朝山顶攀登,忽然三只猛兽(分别象征淫欲、强暴、贪婪的豹、狮、狼)迎面扑来,但丁高声呼救。这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阿特丽切的嘱托前来帮助但丁走出迷途,并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  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共九层。第一层是候判所,生于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礼的古代异教徒,在这里等候上帝的审判。在其余八层,罪人的灵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贪色、饕餮、贪婪、愤怒、信奉邪教、强暴、欺诈、背叛),分别接受不同的严酷刑罚。  炼狱(又称净界)共七级,加上净界山和地上乐园,共九层。生前犯有罪过,但程度较轻,已经悔悟的灵魂,按人类七大罪过(傲慢、忌妒、愤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分别在这里修炼洗过,而后一层层升向光明和天堂。在净界山顶的地上乐园,维吉尔隐退,贝阿特丽切出现。  贝阿特丽切责备但丁迷误在罪恶的森林,希望他忏悔,并让他观看表示教堂种种腐败的幻景,饮用忘川水,以遗忘过去的过失,获取新生。随后,贝阿特丽切引导但丁游历天堂九重天。这里是幸福的灵魂的归宿;他们是行善者、虔诚的教士、立功德者、哲学家和神学家、殉教者、正直的君主、修道者、基督和众天使。在九重天之上的天府,但丁得见上帝之面,但上帝的形象如电光之一闪,迅即消失,于是幻象和《神曲》也戛然而止。  《神曲》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但丁借贝阿特丽切对他的谈话表示,他写作《神曲》的主旨,是“为了对万恶的社会有所裨益”,也就是说,《神曲》虽然采用了中世纪特有的幻游文学的形式,其寓意和象征在解释上常常引发颇多争议,但它的思想内涵则是异常明确的,即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和真,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  但丁生活在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他一心想革新政治,实现他的理想与抱负。但他痛苦地看到,他的故乡佛罗伦萨成了分裂与内讧的受害者,“祸起萧墙,同室操戈”,城市陷于党派的仇恨,虚弱无能,日益堕落:    在你所记忆的年月里,  你改变了多少次法律、钱币、官吏、风俗,  更换过多少次市政府的委员!    而意大利动乱的现实,封建主暴虐无能使生灵涂炭的情景,更令他痛心疾首:    呜呼,奴隶的意大利,痛苦的温床,你是暴风雨中失去舵手的孤舟,你不复是各省的主妇,却沉沦为娼妓!    因此,但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希望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以约束和驾驭互相敌对的城邦和封建诸侯,保障意大利成为一个统一的、富强的国家,“使世纪获得稳固的和平,使雅诺的庙门关闭”。  当时,意大利名义上隶属神圣罗马帝国,但帝国的皇帝通常从德意志诸侯中产生,仅仅在名义上行使对意大利的统治。但丁抨击皇帝鲁道夫一世和阿伯特一世父子只热衷于在德国扩充势力,不来意大利行使权力,使意大利实际上陷于政治分裂状态,“帝国的花园荒芜了”。  但丁在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后,对企图主宰基督教世界的教会,对垄断中世纪全部文化的宗教神学,给予异常严厉的揭露和批判。他进一步发挥在《帝制论》中阐述的政教分离的原则,并针对中世纪神学宣扬的“日月说”,在《神曲》里把自己的政教平等的观点形象地概括为“两个太阳说”:    造福世界的罗马,向来有两个太阳,分别照明两条路径,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    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政权和教权是分别照耀尘世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两个太阳,它们之间应当是独立平等、分工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从属、争斗的关系,更不可合而为一。而如今呢!但丁无限感慨地指出:  一个太阳把另一个熄灭,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  教权入侵政权的结果,使两者互相制约、监督的职能丧失了,世界由此“遭了殃”,连教会也“跌入泥潭,玷污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  因此,但丁对教会肆无忌惮地干涉意大利内政,破坏国家的和平与统一的罪恶,对教会僧侣颠倒善恶,犯罪造孽的种种败行劣迹,表示了异常强烈的憎恨。他痛斥教皇、主教、教士“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干着买卖圣职,敲诈勒索、荒淫无度、迫害基督徒等丑恶的行为,“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他们沉湎于金钱的淫秽污臭,“到处断绝上帝赐给人民的面包”,树立了导致人民“走上邪路”的“坏榜样”。但丁指出,背弃《圣经》教义的僧侣,把圣保罗、圣彼得抛到九霄云外,把罗马教廷变为“污血的沟,垃圾的堆”,“圣殿变成了兽窟,法衣也变为装满罪恶面粉的麻袋”。  耐人寻味的是,但丁把贪婪的教皇、主教、教士置于地狱第四层接受惩罚,并把当时还在世的镇压佛罗伦萨共和政权,在意大利制造动乱和分裂,企图篡夺世俗权力的教皇朋尼法斯八世预先打入地狱第八层,头脚倒栽在深穴里,接受火刑。但丁借用中世纪处置政治谋杀犯的酷刑,严厉惩罚朋尼法斯八世,预言式地宣告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教会干涉世俗的局面必将结束的前景。但丁的这种愿望和情感,表达了新兴市民阶级摆脱中世纪教会束缚和宗教神学桎梏的要求。  但丁热情地歌颂现世生活的意义,认为现世生活自有本身的价值。他在《神曲》中强调人赋有“自由意志”,这是“上帝最伟大的主张”,上帝给予人类“最伟大的赠品”。他鼓励世人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坚定不移地遵循理性:    你随我(按:指象征理性的诗人维吉尔)来,任人们去议论吧,要像竖塔一般,任凭狂风呼啸,塔顶都永远岿然不动。    诗中热烈歌颂历史上具有伟大理想和坚强意志的英雄豪杰,希望世人以他们为榜样,振奋精神,避开怠惰,战胜一切艰险,去创造自己的命运。在但丁看来,坐在绒垫上或者睡在被子里,是不会成名的,只能是虚度一生。  赞颂理性和自由意志,召唤对现世生活的兴趣,追求荣誉的思想,这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这种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生活价值的观念,同中世纪一切归于神的思想,同宗教神学宣扬的来世主义,都是针锋相对的。  《神曲》还表露了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但丁称颂人的才能和智慧,对于教会排斥和否定的古典文化,他更是推崇备至。他在诗中奉荷马为“诗人之王”,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的大师”,称维吉尔是“智慧的海洋”。他热情洋溢地讴歌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在求知欲的推动下,离开家庭,抛弃个人幸福,历尽千难万险,扬帆于天涯海角去探险的事迹,并通过奥德修斯指出:    你们生来不是为了走兽一样生活,而是为着追求美德和知识。    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化和精神道德情状,在《神曲》中也获得了真切、广泛的描绘。难能可贵的是,但丁对新兴市民阶级的贪图私利,追逐金钱,高利贷者的重利盘剥,对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关系的罪恶,也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并予以严厉的谴责。他指出,市民阶级暴发户充满了“骄狂傲慢和放荡无度之风”,田园式的宁静生活已一去不复返,因为:    骄傲、嫉妒和贪婪是三颗星火,使人心燃烧起来。    但丁是新旧交替时期的伟大诗人。基督教神学观念,中世纪思想的偏见,世界观的种种矛盾,也在《神曲》中得到表现。  《神曲》中处处洋溢着对现世生活的热忱歌颂,但是但丁又把现世生活看做来世永生的准备。他揭发教会和僧侣的败行劣迹,但又不整个地反对宗教神学和教会,甚至还把宗教神学置于哲学之上,把信仰置于理性之上。例如,他把维吉尔选为他幻游地狱和炼狱的向导,隐喻理性和哲学指引人类认识邪恶的途径,而把贝阿特丽切作为游历天堂的向导,说明诗人仍然局限于信仰和神学高居理性和哲学之上,人类只有依靠信仰和神学,才能达到至善之境的经院哲学观点。  但丁对奥德修斯远航探险的英雄业绩的描绘,是《神曲》中最光彩夺目的诗章之一,奥德修斯召唤世人追求美德和知识的话语,也已成为至理名言传留下来。而另一方面,但丁又借维吉尔之口表明理性的软弱:“谁希望用我们微弱的理性识破无穷的玄梦,那真是非愚即狂。”  《神曲》中抒写的保罗和弗朗齐丝卡这对痴情恋人的悲剧性遭遇,凄楚动人,但丁因听到他们的哭诉而极度痛苦,以致昏厥。后世无数的画家、诗人、音乐家以这则故事为素材,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但是但丁又根据中世纪的道德标准,把这对青年恋人作为贪色的罪人,放入地狱接受惩戒。他还把苦行禁欲派始祖圣芳济谷置于荣耀的天堂。但丁对中世纪禁欲主义和旧礼教既摒斥又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的矛盾,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出来。  在对待封建君主的态度上,但丁也常常是矛盾的。他曾义愤填膺地谴责,说意大利没有一块干净的土地,“意大利所有的城市,到处充斥着暴君”。在《神曲》中,他对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的国王查理一世以及法国国王腓力普四世的劣迹是痛加鞭挞的。但在但丁的政治理想中,皇帝又被视为拯救陷于危难中的意大利的救星。他在《神曲》中时常提到亨利七世,认为只有这位皇帝才是能够使意大利这艘在暴风雨中飘荡的“孤舟”拨正航向,顺流而进的“舵手”,并在《神曲·天堂》里给他预先保留了一个光荣的位置。这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弱小的市民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的反映。为了对抗专横恣肆的教会,最初的人文主义者不得不谋求王权的支持和保护。  《神曲》是一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品。但丁描写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受到古典文学尤其是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启示和影响,如维吉尔在《埃涅阿斯记》中关于主人公由神巫引导游历阴间的描写,中世纪作家达·维隆纳的《耶路撒冷天国颂》、《巴比仑地狱诗》和德拉·利瓦的《三卷书》对罪孽的灵魂在地狱接受惩戒,天堂光明、幸福的叙述,都给但丁提供了借鉴。但《神曲》不像中世纪文学作品那样粗糙庸俗、虚无缥缈,诗人以丰富的想像力、精深的神学、哲学修养和新颖的构思,为三个境界设计了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他把地狱、炼狱、天堂各分为九层,蕴涵着深邃的道德含义。在描绘不同境界时,他采用不同的色彩。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境界,色调凄幽、阴森;炼狱是悔过和希望的境界,色彩转为恬淡、宁静;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笼罩在一片灿烂、辉煌之中。多层次、多色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又赋予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实性,奇而不诡,精微致深,使人如身临其境。  《神曲》堪称一座多姿多彩、形象鲜活的人物画廊。作为这部史诗的主人翁,但丁本人苦苦求索的品格和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刻画得最为细微、饱满。维吉尔和贝阿特丽切这两位向导,虽然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但仍然各具鲜明的个性。维吉尔是导师,在对但丁的关怀和教诲中,显示出父亲般和蔼、慈祥的性格。贝阿特丽切是恋人,在对诗人的救助和鼓励中,显示出母亲般温柔、庄重的性格。但丁擅长在戏剧性的场面和行动中,以极其准确、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外形和性格的特征。在哀怨欲绝的悲剧性氛围中,诗人描写保罗与弗朗齐丝卡这对恋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品格,在阴暗、愤懑的情境中,诗人勾画教皇朋尼法斯八世贪婪、欺诈的性格,无不入木三分。《神曲》中种种惊心动魄和神奇的景象,地狱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如吞噬幽灵的三个头的恶犬猞拜罗,飞翔于自杀者树林之上的人面妖鸟,长着三副不同颜色的面孔、三对庞大无比的翅膀的地狱王,满身污血、头上盘着青蛇的复仇女神,在但丁的笔下,寥寥数笔,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地勾画了出来。他们不只是高度写实的艺术形象,而且出色地烘托了地狱各个特定环境的氛围。  但丁在写人绘景时,常常喜欢采用来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的极其通俗的比喻,产生极不寻常的艺术效果。例如,地狱里的幽灵遇见陌生来客维吉尔和但丁,惊奇地盯视着他们,好像老眼昏花的裁缝凝视针眼一样。形容枯瘦的幽灵两眼深陷无神,好像一对宝石脱落的戒指。在魔鬼卡隆的鞭打下,幽灵从岸边跳进地狱界河的小船,好像秋天的树叶一片一片落下。  《神曲》的《地狱》、《炼狱》、《天堂》各有三十三歌,加上长诗的序曲,共一百歌,计一四二三三行。这三个境界的结构也异常匀称、严谨,共有九层。每部曲的最后一行都以“群星”一词做韵脚,彼此呼应。这种精确的结构和对称的布局,是建立于数字三和十对中世纪文化所具有的神秘的、象征的意义上的。  《神曲》的韵律形式是民间诗歌中流行的一种格律三韵句,即每三行为一音节,隔行押韵,连锁循环,贯串全诗始终。这也显示了诗人深厚的语言功力,使用韵律的技巧很成熟。  但丁摒弃中世纪文学作品习惯运用的拉丁语,采用俗语写作《神曲》,这对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对丰富意大利文学语言起了重要的作用。  凡此种种,都表明但丁摆脱了中世纪文学传统的羁绊,力图用新的艺术形式表现新时代的思想内容,这使但丁成为意大利第一个民族诗人。  《神曲》的伟大历史价值在于,它以极其广阔的画面,通过对诗人幻游过程中遇到的上百个各种类型的人物的描写,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政治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新思想——人文主义的曙光。《神曲》对中世纪政治、哲学、科学、神学、诗歌、绘画、文化,做了艺术性的阐述和总结。因此,它不仅在思想性、艺术性上达到了时代的先进水平,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状况、传授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  三  《但丁作品精选集》,收入了但丁的《新生》、《帝制论》(一译《论世界帝国》)和《神曲》三部作品的完整译本,《论俗语》和《飨宴》两部著作的部分章节,以及他的抒情诗的大部分。这是我国第一部但丁作品的结集,是我国目前汇集这位大诗人的作品最丰富、最齐全的一部集子。  一九三四年,诗人王独清执译,上海光明书局刊印的《新生》面世。这是我国首次完整地出版但丁的一部作品。此前,只有《神曲》的零星篇章的译介。王独清先生自称,他很早就“沉迷着但丁的研究”,认为《新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卷奇书”。由这位新月派著名诗人翻译代表意大利“温柔的新体诗”最高成就的《新生》,自然是意义非同寻常,其译文也堪称艺术杰作。  遗憾的是,王独清先生的译本好像后来再也没有重印过,成了绝版。现在有机会把它重新付梓印行,既有助于我们了解但丁的文学创作道路和思想情感,又使读者朋友得以领略这部上佳译品的风韵,同时也表达我们对这位前辈诗人、译家的敬意和缅怀。  最早把但丁《神曲》译介到我国的当是钱稻孙先生。他由日语译出的《神曲一脔》,一九二一年在上海《小说月报》刊出。他随即又译出《神曲·地狱》五首,于一九二九年在南京《学衡》杂志发表。嗣后,又有多位译家,如严既澄、于庚虞、老梅,节译了《神曲》的部分章节。一九三九年,王维克先生翻译的但丁《神曲》的散文译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多次再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但丁《神曲》的全译本。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用商务印书馆的原纸型重印过多次。王维克先生的译本,在我国流行时间最长久,读者最众多,影响最广泛。它在我国的《神曲》传播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随后,中国读者又有幸陆续读到了但丁《神曲》的多种全译本,如朱维基先生的诗体译本(上海文艺出版社、译文出版社),田德望先生的散文体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黄文捷先生的诗体译本(广州花城出版社)。其中,田德望先生是我国第一位从意大利语直接译出《神曲》的,他耗费了十八年的时间,把毕生研究《神曲》的心得体会融入了他的准确、流畅的译文和丰富、细致的注释。  《神曲》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但是,它不是一部轻易能读懂的作品。阅读《神曲》有不小的难度,需要一定的兴趣、耐心和文化素质。其实,这正是对读者的吸引力和诱惑。当然,把这样一部皇皇巨著翻译过来,需要克服历史、文化和语言上的巨大差异的隔膜,需要广博的学识和坚忍的毅力,更是一件艰难无比的工程。几十年来,许多译家、学者和诗人知难而进,献身于这一吃力而可贵的事业,使得但丁《神曲》的中译本源源不断问世,促成了我国翻译和研究《神曲》的兴旺局面。这一现象,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文字经典具有永恒的魅力。  但丁一生撰写的三部学术著作《论俗语》、《飨宴》和《帝制论》,构成诗人伟大创作实践的重要部分,是诗人遗留给世界文明史宝库的珍贵财富。要认识但丁,不能不了解这三部作品。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三部著作在我国被忽略了,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没有翻译和研究它们。一九八五年,朱虹先生翻译的《论世界帝国》即《帝制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终于打破了坚冰。又将近二十年过去了,朱虹先生的这部译作,至今仍然是但丁学术著作中惟一的一部完整的中译本。它为我国学术文化界了解但丁的思想体系尤其是政治观,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功不可没。我曾在一篇论文中提到,对于但丁这样一位始终处于时代的运动之中的新世纪的巨人,理解他的政治观,是理解他的全部思想和创作的一把钥匙。  如今,我们以殷切的心情期待着,但丁的另外两部学术著作《论俗语》和《飨宴》,也将有完整的中译本面世,以填补这不该如此长久地留下的空白。  这部集子中的抒情诗,采自钱鸿嘉先生一九八八年发表的《但丁抒情诗选》,只做了微小的调整,并另外增加了几首译诗。钱鸿嘉先生一生坎坷,在困境中自学了意大利语,又精通英语、德语等多种语言,但只是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驱散了专制主义的阴霾以后,他的学识和才华方得以施展出来,他翻译的许多意大利古典和当代诗歌,广泛流布,很有影响。鸿嘉先生已于两年前仙逝,重读他的译诗,心中不免生出对他的深深的缅怀之情。    在打住这篇序言之前,我想再做两点细小的说明。一、集子中收入的各部译作,由于译者和出版年代的不同,涉及的地名、人名和其他一些事件的译法,不尽一致。要统一也难。所以都原样保留了下来。二、序言中援引的但丁诗句,均为笔者所译。    二○○二年岁末,北京霞光里怡神斋

内容概要

吕同六,出生于一九三八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意大利语言文学专业,曾在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罗马大学访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意大利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书院院长。先后获但丁学院荣誉证书,意大利蒙徳罗国际文学奖,皮兰徳娄奖,陈香梅文学出版奖,意大利总统授予的骑士勋章、爵士勋章。著作有《地中海的灵魂》、《多元化多声部》、《寂寞是一座桥》;主要译著有《葛兰西论文学》、《莫拉维亚短篇小说选》、《皮兰德娄戏剧集》、《意大利二十世纪诗歌》、《中国翻译名家自选集、曼佐尼的《约婚夫妇》等。

书籍目录

编选者序 吕同六
新生 王独清译
神曲 王维克译
论俗语(节选)吕同六译
飨宴(节选)柳辉 吕同六译
帝制论 朱虹译
抒情诗 钱鸿嘉 吕同六译
但丁生平及创作年表 吕同六编

编辑推荐

  《但丁精选集》属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精选书系”的编选工作都在研究基础上进行,每一种书的编选者皆为该作家的权威研究者或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界翻译界的众多一流学者、教授都在书系中担任编选者,如许渊冲、郑永慧、桂裕芳、罗新璋、李玉民、沈志明……编选者阵容之强、层次之高在国内同类书籍中,可谓首屈一指。  品评名家 名作 名译 名编精选  探讨内心的深邃思考,表现生活的厚重张力。

作者简介

《但丁精选集》作者但丁·阿利盖里(1265-1321)是意大利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运动过渡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人文主义的先驱者。《但丁精选集》介绍但丁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运动过渡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收录其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写成的长诗《神曲》,并收入其《新生》、《帝制论》作品的完整译本等。

图书封面


 但丁精选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但丁•亚利基利(意大利语: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旷世诗作《神曲》留名后世,被公认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生于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诗中的说法“生在双子座下”,应该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5岁时生母去世。但丁的生平记录很少。但丁早年曾师从著名学者系统学习拉丁文、修辞学、诗学和古典文学,在绘画、音乐领域,但丁也造诣不凡。此外,但丁精心研究神学和哲学。但丁在被二十年的流放时,曾在几个意大利城市居住,有的记载他曾去过巴黎,但丁于1321年客死他乡,在意大利东北部腊万纳去世。今天意大利的佛罗伦斯有但丁博物馆,门外竖有但丁雕像;意大利出品的欧元上也有但丁像。但丁的作品对意大利文学语言的形成起了相当大作用。但丁的著名作品有: 爱情诗歌《新生》,哲学诗歌《宴会》,抒情诗《诗句集》,长诗《神曲》,拉丁文文章《俗语论》,政论文《王国论》,拉丁文诗歌《牧歌》,但丁的被收集的《书信集》。《神曲》是但丁于流放期间历时十四年完成的长篇诗作,原名为“喜剧”。1555年后,人们在原书名前加上修饰语“神圣的”,既表示对诗人的崇敬,亦暗指此诗主题之庄严深奥,意境之巍峨崇高。在我国,书名译为“神曲”。《神曲》代表了中世纪文学和最高成就,这样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得以产生。《神曲》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是中世纪文学哺育出的瑰宝。但丁借助基督教救赎观念和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神学教义结构全诗,将纷繁复杂的素材纳入严谨的构架之中。诗人继承了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的传统,将澎湃的激情与匪夷所思的幻想相结合,将对现实的评判与对“天国”诚挚的信仰相结合,展示出诗人惊人的想象力,把以梦幻、寓意、象征为特点的中世纪文学艺术推向了高峰。但丁对宗教蒙昧主义持鲜明的否定态度,但他并不否定基督教信仰。写于1309年的《帝制论》第三卷最后一章,是理解《神曲》的一把钥匙。但丁认为,人生有两种幸福:“今生的幸福在于个人行善;永生的幸福在于蒙受神恩”。“此生的幸福以人间天国为象征,永生的幸福以天上王国为象征。 此生幸福须在哲学 (包括一切人类知识)的指导下,通过道德与知识的实践而达到。永生的幸福则须在启示的指导下,通过神学之德(信德、望德、爱德)的实践而达到”。
  •     里面收录的王独清译《新生》,以前出过单行本,现在恐怕已无处觅得,所以异常珍贵。当然,《神曲》+《帝制论》+《新生》,内容已经很丰富了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商品名称:但丁精选集
  •     新生
  •     把诗歌翻译成了散文的文体,这个不太习惯
  •     《帝制论》太萌了!好评!
  •     在读王维克译的部分
  •     该版本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神曲》的注释是在每小节之后的,如果要看注解那要很好的耐心而且迟早要把人看昏,不看注解是完全不能理解《神曲》的精髓的。而其他,我很喜欢《论俗语》《飨宴》《帝制论》,因为较为显眼易懂,建议初读但丁者可以从这些短篇入手。PS:求好版本的《神曲》
  •     761页终于看完了——苦不苦,想想萨达姆;悲不悲,想想卡扎菲;疯不疯,想想本拉登。。。。。。。。。一个作家的作品,无论它们在别人眼里多么伟大多么神圣多么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对你来说只是一种折磨,又有什么意思呢。。。我也只好说,Dante的作品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     其实喜欢《新生》多过《神曲》
  •     6.8收的
  •     阅历浅,所以对神曲无法领会其中的美妙。地狱篇我很喜欢,到了第三篇我就有点抵触了。可能是无法理解有信仰的人心中的坚持吧。
  •     文艺复兴第一个诗人。
  •     四大经典之一。随手翻翻。
  •     读神曲 边读边想到supper's ready. 博尔赫斯说:“我觉得但丁创作这部文学杰作的目的,是为了插进一些他同无法挽回的贝雅特丽齐重逢的场面。说得更明确些,煎熬灵魂的地狱层、南方的炼狱、同心圈的九重天、弗朗切斯卡、半人半鸟怪、师身鹰头兽、贝特朗·德·博恩等都是插入的东西;他知道已经一去不返的那个微笑和声音才是最重要的。《新生》开头说,他有一次在一封信里提到了六十个女人,以便偷偷地塞进贝雅特丽齐的名字。我认为他在《神曲》里重复了这个伤心的手法。”
  •     难得的较全本。
  •     本书所收《神曲》是经典的王维克译本;而《新生》则使用了王独清的译本,王是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因此这个译本在乐感等方面远胜后出的钱鸿嘉译本。王译民国原版我曾偶然在旧书摊上一见,算是难得,在燕山版之后,更不知何时才能再获面世之机缘。
  •     但丁精选集
  •     但丁的一些经典作品
  •     早上起来瞥了一眼书架看到这本书,天意吧_(:3」∠)_
  •     很实惠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