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瓦利斯作品选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诗歌 > 诺瓦利斯作品选集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562467083
作者:(德)诺瓦利斯
页数:396页

内容概要

诺瓦利斯(Novalis,1772—1800)是著名的“蓝花诗人”,是德国浪漫派的代表人物。未婚妻索菲的离世让他悲痛万分,从此他走上了一条通往内心的道路,在内省中他触到了天籁。作为当之无愧的天才,诺瓦利斯以其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对人类未来的准确预言,以其政治上的稳健、哲学上的睿智和宗教上的感悟,也以其优异的艺术才华显得格外耀眼。

书籍目录

卷一 诗
诗歌
1. 认识你自己_043
2. 颂歌_045
3. 死者之歌_049
4. 致蒂克_057
5. 如果数字和图形不再是……_062
6. 异乡人_063
7. 疲倦的异乡人已经消失……_067
8. 草地又染出一片新绿……_069
9. 酒神啊,你把我灌满后拽我去何方? _073
虔敬之歌
10. 第一首歌_081
11. 第二首歌_087
12. 第三首歌_090
13. 第四首歌_093
14. 第五首歌_095
15. 第六首歌_098
16. 第七首歌_101
17. 第八首歌_104
18. 第九首歌_108
19. 第十首歌_111
20. 第十一首歌 _115
21. 第十二首歌_118
22. 第十三首歌_119
23. 第十四首歌_123
夜颂
24. 第一首颂歌_129
25. 第二首颂歌_132
26. 第三首颂歌_133
27. 第四首颂歌_135
28. 第五首颂歌_139
29. 第六首颂歌_149
卷二 日记摘录
30. 1797 年4 月7 日_159
31. 1797 年5 月3 日_161
32. 1800 年4 月至10 月_165
卷三 断片
33. 花粉_173
34. 补遗_218
35. 信仰与爱_227
36. 新断片(节选)_252
37. 百科全书(节选)_320
38. 断片补遗_368
译后记_382
诺瓦利斯生平和创作年表_388

编辑推荐

  《诺瓦利斯作品选集》中留下了德国思想史上最奇特和最神秘的作品。正如他那看似闲散的短暂一生给人无比丰富的印象,仿佛耗尽了每一种感觉与每一种智慧,他写下的那些玄奥文字也在游戏般的、华丽动人的外表之下展示了精神的一切极限,展示了精神使人成为上帝以及对精神绝望的一切极限。诺瓦利斯清醒而虔诚地经受了自己的命运,意识到自己的悲剧却泰然处之,因为一种创造性的虔敬使他能够藐视死亡。

作者简介

●在一个离这儿很远,从来没有人走到的山谷里,开着一种漂亮优雅的蓝花。可是花苞在白天里并不开放。苍白的月亮才是他的爱人……
●诺瓦利斯作为大名鼎鼎的“蓝花”诗人、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天才,被歌德、席勒等人视为“百年难遇的奇才”。他更是思想家和基督教的先知,守望着一种现在的和未来的基督教的到来——就根本而言,他堪称基督教的秘传大师。
●翻开任何一本德语诗选,诺瓦利斯的《虔敬之歌》和《夜颂》都是保留篇目,前者甚至至今还在教堂里面传唱。
●诺瓦利斯的作品有一种信号作用,以一种特定的精神——灵魂的经验为根据,这种经验在诺瓦利斯身上有着清晰的轮廓。就根本而言,他的“魔幻唯心主义”是鉴于他的终极方向而将基督教奉为圭臬。这一点人们很容易理解,只要读过他的思想断片和诗作,尤其是《虔敬之歌》和颂歌,当然也包括《夜颂》。
●在诺瓦利斯身上,通向内心之路的根本转捩点应该在他与第一个未婚妻索菲相遇中去寻找。青年诗人自己认为此次相遇决定了他的一生,即向他透露了爱与死的奥秘。
《诺瓦利斯作品选集》收录了诺瓦利斯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品,分为三部分:(1)德文版编者魏尔的序言,对作者和主要作品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作品;(2)诗歌:以晚期为主,包括诗人的代表作《夜颂》(散文诗)和大型组诗《虔敬之歌》;(3)断片:篇幅最大,实为诺氏思想之精华。

图书封面


 诺瓦利斯作品选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诺瓦利斯(Novalis,1772-1801)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思想家。诺瓦利斯作为大名鼎鼎的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天才,被歌德、席勒等人视为“百年难遇的奇才”。他更是思想家和基督教的先知,守望着一种现在的和未来的基督教的到来——就根本而言,他堪称基督教的秘传大师。翻开任何一本德语诗选,诺瓦利斯的《虔敬之歌》和《夜颂》都是保留篇目,前者甚至至今还在教堂里面传唱。诺瓦利斯的作品有一种信号作用,以一种特定的精神——灵魂的经验为根据,这种经验在诺瓦利斯身上有着清晰的轮廓。他的抒情诗代表作有《夜之赞歌》(1800),《圣歌》(1799)等。他还写过长篇小说《亨利希·封·奥弗特丁根》,书中以蓝花作为浪漫主义的憧憬的象征,非常著名。1772年5月2日生于曼斯菲尔德附近的上维德施泰德一贵族世家,从小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1780年,诺瓦利斯孩童生活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转变。那一年他九岁,不幸患了痢疾,以及作为此病后果的胃下垂。在使用了令人痛苦的刺激药物并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疗养之后,他的健康状况才得以改善。而经此一病,他的心智似乎一下子苏醒了。诺瓦利斯于1788至1790年间创作了300多首诗歌,这远远超过了他后期抒情作品的规模。此外,这个时期他还写出了大量的、部分未完成的诗体叙事、寓言、戏剧残篇、小说开头和翻译作品。它们集中于对人的思想、信仰和知识等领域的探索,同时也记录了诗人纯真的经历体会和生活感觉。1791至1793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后在法院、盐务局供职。未婚妻索菲的离世让他悲痛万分,从此他走上了一条通往内心的道路,在内省中他触到了天籁。作为当之无愧的天才,诺瓦利斯以其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对人类未来的准确预言,以其政治上的稳健、哲学上的睿智和宗教上的感悟,也以其优异的艺术才华显得格外耀眼。1801年 3月25日死于魏森菲尔斯。     诺瓦利斯的代表作《夜颂》(1800)一诗,是在他的未婚妻去世后写成,诗中表现了对死者的悼念,追求“永恒之夜的奇妙王国”。这是一首优雅的诗,对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宗教歌》一诗表明了他对于宗教的信仰。他认为诗歌的真正的题材和值得追求的内容,是一切神秘的、奇妙的、童话般的东西。在《基督教或欧罗巴》(1826)一文中,他希望出现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人们和睦、知足,一切政治、社会的对抗矛盾全被消除。他批评欧洲基督教因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而分裂。他丑化启蒙运动和法国革命,要求在一个新的持久的教会领导下,建立一个欧洲的国家联盟。 他的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亨利希.封.奥弗特丁根(1802)描写中世纪诗人奥弗特丁根的生平,以与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相对。    “这个无比丰富,灵活而勇敢的灵魂,这位人类灵魂的目睹者和阅读者,他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远远遥想到、梦幻到数百年后德意志思想文化的理想所在,是的,他把人类根据科学思想和精神以历获得的理想,从整个形式和内容角度进行了极其强有力的综合,惟有歌德才可与之相比拟。我们在他那里听到了早已成为神话的德意志思想精神的声音,这种虔诚性,如今已被许多人所否定,因为它从表面看来已不再统治德国人的生活。在这位几乎纯粹属于灵性的人的艺术创作里,在他的充满魅力的语言中,具有一种独特的感性美和圆满,人们惟有在这位罕见的早逝者身上才找得到这种精神和肉体的和谐音。    我们怀着深深的感谢和激动追随着他有翼的步伐,我们以感激的心情纪念他的为人,诺瓦利斯的第一本传记的作者对此讲过一些很动人的话:‘他的生活正像他自己所说,乐意活动于感觉领域,而不是感官世界,因为他的内在世界是外部世界的领导者。他便这么生活在可见世界里而写作出不可见世界。这才是他渴望的世界。他早早完成自己,而回归了故土!’(1919年)    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安静的男孩,大大的、有灵气的眼睛,人们很难承受他的目光。人们预言他不会很长寿,把他看成一个高贵的陌生人,对待他的态度既敬畏又怜悯。    这样一个孩子就是诺瓦利斯。” ——选自赫尔曼·黑塞的《黑塞散文选》    绝大多数人在会游泳之前都不愿意游泳!    人是为大地而降生的,不是为水而降生的。    他们当然也不愿意思考,因为他们是为生活而诞生的,不是为思考而诞生的!    对,谁要是在思考,谁要是把思考当回事,他当然可以在这方面有所成就,但是同时他也把土地和水相 互置换了,那么他有朝一日肯定会被淹死。 ----诺瓦利斯(Novalis)的一段经典箴言)    诗人必须有一种宁静而专注的心境,使他远离俗务和琐事的想法或癖好,无忧无虑的处境,很多旅行,结识三教九流,大量的观察,闲散,回忆,能言善道,不必只盯住一个对象,不需要太多的激情,而需对一切保持敏感。完美的生活在天国。尘世是不完美的生活的化身……我们世人所说的死亡,实质上意味着天国生活的绝对生活的出现——因此必须不停地毁灭一切不完美的生活……尘世是精神和自然不完美的结合的领域。——诺瓦利斯    “如果数字和圆形不再是/ 一切造物的钥匙,/ 如果歌唱或亲吻的人们/ 学识比大师还精深,/ 如果有一天世界必定/ 回归到自由的生命,/ 如果那时光与影重新/ 合为纯粹的澄明,/ 如果人们从童话和诗句/ 认识真实的世界历史,/ 于是整个颠倒的存在/ 随一句密语飞逝。”    “较之于可见之物,我们与不可见之物结合得更紧密。”    “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一切在一之中,一在一切之内。”    思想只是一场感觉之梦,一种逐渐消失的感觉,一种苍白无力的生活。    每个人的历史应该是一部<圣经>; 将是一部<圣经> 。    因为我们始终是处在一个时间之外的空间里,我们必须在每一瞬间都获得存在的全部。    历史必须处于永久的动荡之中,被真正看作是人和上帝的最完美形式的"动态",必须不断的表现为革命。    爱将非我理解为"你"。       《花粉》    016 想象,将未来世界要么置入高处,要么置入深处,要么在灵魂的转生间置向我们。我们梦想着穿越宇宙。梦想不就在我们身内吗?这条神秘的路通向内心。永恒连同其世界——过去和未来——要么就在我们身内,要么就不在任何地方。外在世界是个影子世界。它把自己的阴影投入光之王国中。现在我们自然觉得内心如此黑暗、孤独、浑无形象。可是一旦这种投影过去了,影体移走了,我们就会发觉内心完全不一样。我们会比从前享用得更多,因为我们的精神不再贫乏。    020 谁不把生命看成一个自我毁灭的幻影,谁就仍然被生命所困。   生命不该是一部赠与我们的小说,而是一部由我们制作的小说。    026 谁一旦爱上了绝对之物并无法舍弃,他就只有一条出路:始终自相矛盾并包容对立的极端。但矛盾律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他只有这样的选择:要么愿意为此承受痛苦,要么愿意通过认可此必然性而将其升华为自由行动。    072 著作是国家的思想,档案是国家的记忆。    《补遗》    015 我们就要苏醒了,如果我们梦见自己做梦。    154 人常常抉择明明有害的——常常故意伤害自己——这仍是自由的表现。       断片(选)    10、诗将异己的此在化入本己的此在    11、诗是纯粹而绝对的实在。这是我的哲学的核心。愈是诗性地则愈真实。    14、诗是建构超验健康的伟大艺术。因此诗人是超验的医生。    诗是以痛苦和刺激来实行统治——快感与反感——谬误与真理——健康与病患——诗将一切融合为它那伟大的目标之目标——提升人并使人超越自己。    作诗即繁殖。任何诗作必定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为了完成新的生命个体的组合,我们周围有着    16、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谁一旦渗透这个奥秘,对他而言,再也没有什么必不可少,除了这一决断:    放弃大千世界极其单纯的享受,从任何一处重新开始——但是,这一决断可换取对一个无限世界的自由感觉——并要求将此感觉限制在该世界的一个单独的现象上。    我们或许该把自己的尘世存在归因于一个类似的决断?    18、第一个人是第一个看见神灵的人。在他看来,一切都是神灵。儿童与初民有什么不同呢?儿童新奇的目光比一言九鼎的先知的预感更具有穿透力。    19、没有什么比所谓的平凡的世界和命运更浪漫。——我们生活在一部波澜壮阔的小说中。观察我们周围发生的事件。给人生以浪漫的定向、评判和处置。    20、谁不把生命看成一个自我毁灭的幻影,谁就仍然被生命所困。生命不该是一部赠与我们的小说,而是一部由我们制作的小说。    21、只要善于阅读,在我们内心就会随言语展开一个真实而可见的世界。    27、诗人必须有一种宁静而专注的心境,使他远离俗务和琐事的想法或癖好,无忧无虑的处境,很多旅行,结识三教九流,大量的观察,闲散,回忆,能言善道,不必只盯住一个对象,不需要太多的激情,而需对一切保持敏感。    32、抒情诗针对英雄并制造英雄。叙事诗则针对人。英雄是抒情的,人是叙事的,天才是戏剧的。男人是抒情的,女人是叙事的,婚姻是戏剧的。    35、一首诗必须是完全不可穷尽的,如像一个人和一句好的箴言。    36、谁不会作诗,也就只会给诗以否定的评价。真正的批评家必须能够自己写出他所批评的东西。    44、超验的诗糅合了哲学和诗。就根本而言,它包含一切超验的功能,而且其实蕴含着超验的事体本身。超验的诗人就是超验的人。    45、诗的感觉颇近于神秘主义感觉。这种感觉乃是针对那种奇特的、个人的、未知的、神秘的、需要敞开的、必要而偶然的事体。他表现不可表现的。他窥见不可窥见的,感觉到不可感觉的……    《新断片》    019 没有什么比所谓平凡的世界和命运更浪漫。——我们生活在一部波澜壮阔的小说中。观察我们周围发生的事件。给人生以浪漫的定向、评判和处置。    020 谁不把生命看成一个自我毁灭的幻影,谁就仍然被生命所困。   生命不该是一部赠与我们的小说,而是一部由我们制作的小说。    108 一切魔化(Bezauberung)都是一种人为激发的意念。一切激情都是一种魔化。一个迷人的少女就是一个魔法师,但她比人们想像的更诚实。    154 人常常抉择明明有害的——常常故意伤害自己——这仍是自由的表现。    203 死亡乃是我们生命的浪漫化原则。死即负,生即正。——死使生变得强大。   《百科全书》    474 一部小说必须纯粹是诗。    476 一部完美的小说总是含有某种隐秘——某种不可思议的东西,这是很奇特的。历史似乎触动着我们心中未睁开的眼睛——当我们从历史领域返回时,我们会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断片补遗》    III, 55 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来自内部,即对世界而言来自外部,但他们只是闪耀着穿过世界。优异的事物将世界带得更远,但是它也得立刻远去。      诺瓦利斯文选      我们永远不会完全相互理解,但是我们将会能够远远超过相互理解   最高的即最易懂的、最近的、最必要的   生命是死亡的开端。生命是为着死亡的。死亡同时是终结和开端,同时是分离及更亲近的与自我结合,还原靠死亡来完成。   灵魂的位置是在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交接处。在它们交界的地方,灵魂的位置在交接的每一个点上。   天才具有这样的能力:讨论想象的对象跟真实的对象一样,并对二者一视同仁。因此,记叙、准确的观察、有目的地描述观察,这种才能与天才是有区别的。没有这种才能,人们只看见一半,只是半个天才;某人可能有天才的禀赋,但由于缺少那种才能,他的禀赋永远的不到发展。   人存在于真理之中。他若放弃真理,就是放弃自己。谁出卖真理,就是出卖自己。这里所指的不是说谎,而是违背信念的行动。   我们珍藏一件遗物,是因为同它相关和它的形式。我们爱这件遗物,因为它属于某个可爱的人,带有他的痕迹和跟他相像。   民众是一个理念。我们应该成为民众。一个完美的人就是一个小民众。真正的大众化就是人的最高目标。   人类是一个幽默的角色。   ……人绝不能处于直接同神的关系中……   如果世界好比是人性的沉淀,神的世界就是人性的升华。二者同时发生。没有升华就没有沉淀。沉淀失去的灵性可以在升华时重新获得。   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黄金时代。   最富有诗意的当是回忆、预感或未来之想象。对远古的想象吸引我们去死、趋于湮灭。对未来的想象驱使我们去激活、体现并发挥同化作用。因此一切回忆都是悲伤的,一切预感都是喜悦的。前者节制过度的活力,后者提升一种太弱的生命。寻常的当下通过限制来连接过去和未来。于是形成同时发生,由凝结产生结晶。但是也有一种精神的当下,它可以通过融合将过去与未来视为同一,这种混合就是诗人的元素和大气层。   人类世界是诸神的共同器官。诗使他们联合起来,就像使我们联合起来。   世界总之是我与世界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凡是存在的——和正在形成的——皆形成于灵与灵的接触。   自我等于非我——一切科学和艺术的最高定律。   我是你   最大的财富存在于想象力之中   科学的完美形式必须是诗性的。每个定律必须具有自主的特性——必须是一个自明的个体、一种机智的灵感之躯壳。   哲学不应该解释自然,而应该解释自己……   诗提升每一个别物,乃是通过将它与其余的整体独特地联系起来——如果哲学通过立法,才使世界对接受有效的思想影响有所准备,那么,诗仿佛是哲学的钥匙、目的和意义;因为诗建构美的社会——世界家庭——美的宇宙家政。   世界必须浪漫化。这样人们会重新发现本真的意义。浪漫化无非是一种质的强化。在这个活动中,低级的自我与一种更完善的自我同一化了。好像我们自身就是这样一种质的乘方。这个活动还完全不为人所知。当我给卑贱物一种崇高的意义,给寻常物一副神秘的模样,给已知物给未知物的庄重,给有限物一种无限的表象我就将它们浪漫化了。——对于更崇高的物、未知物、神秘物、无限物,方法则相反——它们将通过对应的联系被开方——于是它们获得了寻常的表达。此即浪漫哲学。浪漫语言学。交替提升和降低。   一如诗人开始远征,诗人也结束远征。哲学家只是规范一切,确立一切,诗人则解除一切束缚。诗人的言语不是普通的符号——而是音韵——是使美妙的词组环绕其运动而来之诅咒。正如圣徒的衣物还保持着神奇的力量,某些词语也由于某种美好的怀恋而变得神圣,几乎本身就成了一首诗。对诗人而言,语言永远不会太贫乏,但总是太寻常。他需要反复出现的、被用滥了的语言。他的世界单纯,一如他的工具——但在旋律上同样不可穷尽。   真正的哲学行动就是自杀;这是一切哲学的实际开端,哲学信徒的一切需求 皆趋向于自杀,只有这个行动符合超验活动的一切条件和标志。   成为人是一门艺术   一切限制只因超越而存在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谁相信爱即痛苦,便不在墓旁哭泣。”
  •     谁的眼睛曾经睁开, 容他估量 深不可测的苍穹
  •     每次收到爱不释手的书,心底都会对译者、出版商、卓越亚马逊……一直到送货上门的小哥泛起深深感激之情啊。
  •     不是很喜欢宗教题材的
  •     我想愉快的死去,像一个年轻的诗人那样
  •     也许是翻译的原因,不如刘小枫翻译的好。
  •     的确是天才的诗人。
  •     因为上文学课才看的……
  •     没看完
  •     註釋嚴重不足,且對所選版本有所裁切
  •     让人费解啊
  •     其实日记和断片比诗歌更好看
  •     蓝花诗人。
  •     首先根本不是宗教題材,你們的批評毫無依據。但我也不喜歡。自我沉溺的文字。
  •     上一个暑假开始的时间:
  •     灵
  •     一个古老的巨人驮负着喜乐的世界/感性的痛苦减少得越多,精神上的悲哀就增加得越多,一种平静的绝望就上升得越高/认识必须完全作为一个体验事件被感化/再这样继续掩盖下去。在这本书里天已破晓,万丈曙光把黑夜驱逐/神化不是对肉体的否定,而是肉体的变换,是本质的转化/暂时的事物变得可透视 -对永恒之物以及对事物自身赖以存在的精神之物而言。
  •     比刘小枫编的那本全一些。政治观大亮~
  •     浪漫主义者研究生命
  •     "上帝将伴随天国的性欲快感作为死亡在爱的最高痛苦之中被纳入因喧嚣而耗尽的肉身内部。"
  •     他的诗只有部分好的,大多宗教性很强。日记写得真诚,热切,让人喜爱。而那些断片,数量众多,涉及面极广,大概有四分之一是好的。木心说:灵感之句就是能激起别人灵感的句子。诺瓦利斯的断片让我写出很多灵感之句,也让我有了表达不成体系思想的方式。
  •     宗教题材的诗歌和类型片差不多,但这个干巴巴,一有苦痛就委身基督实在让人倒味。
  •     表示断片选章没有读懂。
  •     很多没懂
  •     诺瓦利斯的诗歌中不断回响着三个主题:失去的爱人、作为躯体的世界和再临的基督。由于一种泛灵论的理解,爱情和宗教都回复到它们的本原状态,即对于圣洁事物的朦胧向往;在这一主题下,诺瓦利斯反对现代文化对万物的理性归置,而冀望于通过一种属于隐秘传统的诗学,将意义引回世界。这个选集收录了诺瓦利斯的一些日记和格言断片,对于其思想是一幅很好的素描。
  •     比起薇依还是差一口气。不不,差一大截
  •     夜颂,从永恒到永恒
  •     要理解堂吉诃德,非是一个该死的骑士才好。要同书者融合,非是书者那样的秉性和信仰才对。从喜欢的黑塞而来却并未带来过多欣喜。这就是差异下的理解吧。我依旧快速的翻阅了自己感兴趣的只字片语。例如什么是浪漫,什么是哲学。高度精炼概括。为这些对我而言闪光的星月加一星吧。年轻的诺瓦利斯,期待下一次的深度理解。
  •     没想象的好,而且不喜欢译者《译后记》里面的文笔
  •     我们究竟去哪里?——永远在还乡。 自然的最神圣和最迷人的现象恰恰在像炼金行家那样老是死一般的人们手中,这是多么奇异呀!他们——以魔力唤醒自然的创造感,而且只该是恋人的秘密、更高的人类的奥秘——是由无耻而放肆的鬼神无意中造成的,那些鬼神大概绝不知道什么样的奇迹环绕着他们的烧杯。唯独诗人有义务同这种液体打交道,并获准向狂热的青年讲述它:诗人的工场大概是神殿,人们也许会怀着新的爱去崇拜并赞美诗人的火焰和诗人的河流……
  •     一片贫瘠的土地上 施以广袤的爱,却只得到平常的收获。
  •     断片中有些内容不错。
  •     其断片的价值显然远远高于其诗歌作品的价值。
  •     满篇基督让人烦躁
  •     人们越是学习生活,不再生活于瞬间,而是生活于年复一年之中,人们就变得越高贵。
  •     从夜和死亡中提炼出的引导之光,死去的恋人升华为永恒的基督
  •     片断充满哲理..诗歌弥漫宗教感。理性加想象是宗教,理性加只能是科学,两种都在作者的文字里(在省图借了的书看完都不想还T T..想买一本)
  •     羞涩也许是一种亵渎神明的感觉。人们应该隐秘地对待友谊、爱和虔诚,只该在罕见的亲密时刻谈论它们,并对此达成默契。很多事体太娇嫩,连想都不能想,更多的事体不可言说。――p181
  •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感情过剩。我想,那种复杂到变态的呻吟,真的不能俘虏我。
  •     又是一个世界。重庆大学出版社不错呢。
  •     先说译者。我觉得刚看的这两本都不错啊。之前看《穆佐书简》也是他译。也很好。有篇文章提出底本依据问题,那已经相当专业,是另一种阅读境界了。。我也同意诺的思辨性高于他的诗歌才情。特拉克尔和他都不到30岁死。前者更细腻更悲伤。因为刚看了王阳明传,诺所强调自我本真的意义,指自省精神可以自我朗照,跟王的心说也有很相似的地方啊。王的心说有被儒学理念框限的感觉,诺的自我反省说有被上帝概念框限的感觉,不过,诺有一个篇章探讨宗教的本质是对一种观照关系的认识,接受和思考,却是对框限的突破。还是很厉害的。相对于哲学,他更向往诗人的身份吧。你看他说“诗不啻是哲学的英雄”。“诗是一和一切。”
  •     诺瓦利斯是值得阅读的诗人,善且有灵性。不过这本书,尤其是后面的哲思片段读起来非常的不顺畅,就像是一个英语好的人翻译了他所不熟悉的东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