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请淡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同胞,请淡定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308092395
作者:许骥
页数:266页

章节摘录

  欧阳今年也四十好几了吧?可是看上去好年轻。他曾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人真的老了的话,心态会更偏向怀旧,也许会更想念住在城里面一家人的感觉。老实说我却不怎么怀旧,也不恋家,可能我会越活越像小孩。”他说他自己是“积极进取型闲散退休人士”.他在香港《明报》开设的专栏名字叫“中年无休”。  欧阳强调,一切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如果你不满足于“蜗居”,那就应该去工作,既不要“傍大款”,也不要“啃老”。  他和家人的关系很好,尤其不赞成“啃老”。在他看来,“啃老”会造成家庭矛盾,“本来可能是很和谐融洽的关系,可能因为‘啃老’而发生很多冲突”,而这样的家庭冲突,到最后一定会演变成社会冲突。是你自己的事情,不应该强迫家人来替你承担。  欧阳在大学时代,租的第一套房子只有10平方米。入社会后买的第一套房子,也不过30平方米;现在,用了二三十年时间,才慢慢争取到一套将近140平方米的房子——在香港绝对称得上“豪宅”!他不是暴发户,或许也并不算太有钱。他说,他“特意要住在郊外,才可以有比较大的房子,在城里根本不可能。而且因为是老房子,买的时候也碰上了地产的低潮期,总价才没有那么可怕”。  起初,我想请一个社会学家或者时事评论员来讲“蜗居”的问题。但是怕讲得太沉闷,而且也容易流于陈词滥调。某日不知何处来的灵感,突然想到不妨邀请搞家居设计的欧阳来谈。一方面,他可以从设计的角度切入,谈出一些新的对“蜗居”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另一方面,欧阳本身也是个媒体人,过去做过主持人,常年开设专栏,真要他评论起来。应该也能胜任。本来也就抱着这两点初衷。谁知采访结束后。收获比原来想象的多得多。  采访欧阳的过程,充满了各种“错过”。  起初,当我试着给欧阳印在《回家真好》上的电邮写信时,还担心手中这本2003年出版的“旧书”所提供的信息.或许已经“逾期作废”了。然而,发出电子邮件当天的晚上,我就收到了他的回信。看到我的邀请函时,欧阳人在日本,但立刻就答应接受采访。不过他在回信中说:“我目前人在日本关西,回港后要再到法兰克福,再回港后还要去澳门、北京。这阵子在港的时间不多,先把我的时间表给你参考,看看是否能来得及。”欧阳很细心,几号回港,几号赴德,几号去京,都列得详详细细、一清二楚。  足足半个多月,我都在盘算,和欧阳不断来往邮件,心想:到底最终是在香港、澳门还是北京采访他呢?只要他确定一个时间,我便立刻飞过去。谁知,最终却在杭州见到了欧阳!——他当时正在中国美术学院教书。  ……

前言

  年轻作者许骥出新书,邀我写序,还提议了一个题目给我:“怎样做个城市人?”;我没多想便答允了。没多想是指题目,以为胸有成竹,怎说都是彻彻底底的城市人,可一旦开笔,却发觉茫无头绪。茫无头绪是因为,尽管我每天在城市呼吸,却鲜有把“怎样做个城市人”当作一个问题来思考的。或许,已经置身其中,就不会再想“怎样成为”。你已经被“抛掷”进了城市,从开眼之日,城市就是你的摇篮,你的底色。你的背景音乐,你的日常生活世界。如水之于鱼。鱼还会“想”它应该怎样游泳吗?  但想想又不尽然。不单是说许多人仍生活于农村。或经历着从农村向城市转型的过程(这不是我所熟悉的),而是,即便是一些已然生活于城市环境中的人,也未必就具备所谓城市人的精神特质。没错。环境影响心性,但两者常常是脱轨的,尤其于中国内地.硬件建设大跃进往往不成问题,城市的“基建”全有了,但所谓“城市人的特质”.常常好像还不搭配。由是观之,“怎样做个城市人”这一问题。就不仅只对于“介乎”、准备跨越门槛的人有意义;对于已然生活于城市的人,也许亦是值得思考的。何况城市恒常于变化之中。  “怎样做个城市人”至此稍稍转向,成了“什么是城市人特质”这问题。但进一步诠释前,我感到还有必要多加一个说明。当我们说类似“怎样做个读书人”时,我们说的大概是“读书人”或阅读的美好特质,但“城市人的特质”不然,有些当可看作“正面”(如文明人的素质、现代化的便捷等),其中也包括一些你不可简单定夺为好坏。超出好坏,或好坏并存,只能当作内涵气质来描述的东西。换言之。这不是。或起码不全然是一个“提升”、“变好”(或反之的“堕落”、“变差”)的问题。如果真有所谓由“非城市人”变成“城市人”这回事[如佐拉1883年的Au Bonheurdes Dames(中译《妇女乐园》),写一个从乡间来到巴黎、年方二十的女子,经历现代百货公司洗礼而成为“城市人”]。与其说是“进步”,不如说是“转化”。城市人是一种现代变种。  如是者我进入城市人特质的思考。都说我们总是以差异来定义事物,那城市之于农村、乡镇,又有什么最基本的分别?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两年,大陆出现港台热,但在热潮之外,对香港和台湾的认识真的有更深刻一些吗?或者说,这几个地区之间现在如此紧密,但到底我们对彼此的历史身世、当前的忧虑与困惑了解多少?许骥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认识香港文化人与香港文化的重要支点。  ——张铁志(台湾地区作家)    我赞同许骥试图从“访问”中把香港曾经经历的历史教训——拆迁、蜗居、蚁族、剩男剩女、富二代等——奉献给内地同胞的努力。就像他说的,香港地区怍为“文化要塞”的战略位置,尤其对中国内地未来可持续发展来说,绝不能轻视。许骥是一名行动中的思考者,我很欣赏,咱们共勉。  ——加藤嘉一(主持人、媒体评论员、专栏作者)

内容概要

許驥,一手福建人,二手浙江人,三手香港人,“80後”作家、書評人,先後供職書店、出版社、媒體,現任《明報》記者。從大學時代起發表文章,在《書屋》、《南方都市報》、《新京報》、《書城》等刊物發表作品數十萬字。

书籍目录

歐陽應霽:“蝸居”是一種很好的訓練001
馬家輝:“蟻族”根本不是問題029
鄧小樺:所有拆遷都要跟幸福有關053
林奕華:時代不鼓勵思考造就“剩男剩女”079
鄧小宇:“富二代”,走著瞧111
湯禎兆:要創業、要理想、不要想賺錢137
許子東:考驗不如去留學165
李照興:微博會把人變蠢嗎?191
廖偉棠:找尋失落的“理想主義”217
梁文道:我寧願沒有粉絲243

编辑推荐

   《同胞,请淡定:我们香港的蜗居、蚁族、富二代》试图从“访问”中把香港曾经经历的历史教训——拆迁、蜗居、蚁族、剩男剩女、富二代等——奉献给内地同胞的努力。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认识香港文化人与香港文化的重要支点。

作者简介

曾經,我們見面,親切地問:吃了嗎?
現在,我們見面,急迫地問:買房了嗎?又跳槽了嗎?找到合適結婚的了嗎?
是甚麼讓現在成為現在?我們認識到了焦慮和浮躁,又該用甚麼心態去面對?
高房價、就業難、節奏過快、剩男剩女等現實問題充斥著當前中國人的生活,人們漸漸發現經濟的高速發展除了付出資源和環境的代價之外,也犧牲了原本相對平和的心態。
而這些情況在經濟方面先行一步的香港地區也都曾出現過,在很多方面可以說今日之內地就是昨日之香港。本書邀請香港中青代文化名人講述他們作為過來人的經歷和感受,讓內地讀者在瞭解那些有趣卻不熟悉的香港歷史片段的同時,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當前的生活,在接受現實的同時擺正心態,或許平和的心態才能讓我們更快樂。如果你正在經歷這些焦慮,需要的只是“淡定”而已、坦然面對,生活依舊是生活。

图书封面


 同胞,请淡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淡定之后的幸福读许骥著《同胞,请淡定》2011年年头就得知许骥要出书,那时他还在杭城一家书店当店员。我一直期待着,许骥曾和我说书估计夏天出,可是一等又是半年,年底他的书终于出了,还真是望穿秋水啊。趁着许骥名头还不大的时候满足下自己追星欲,以后他名满两岸三地或者更出名,估计那时已经很难有机会再和他聊天见面甚至求签名书了。(他现在已然成作家,香港作家马家辉称他为大陆“翻版梁文道”。)此番买了25本他的新书(其中5本《书评人可以歇歇了》),他答应为我签名,大部分都有书主了,送给我身边的师友。另,书中黄色字体的文字在阅读过程中一直折磨着我,我的眼睛看这些文字感觉很吃力,不知何故。我这一生幸福吗?各位有没有试着这样问过自己,你如果你没有自问过,你还在为生活、工作、婚姻、房子和车子忙碌追逐,却还是充满烦恼没有幸福感。何不去买这样一本讲“淡定”的书,它或许会平复下你羡慕嫉妒恨的心情,让你泰然面对。写这本书的想法始于2009年末某一日,许骥和友人谈天时说起的一句话“我们现在所经历的,香港早已经经历过。”许骥自称“一手福建人,二手浙江人,三手香港人。”许骥的父亲是福建人,当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阴差阳错到了浙江西南角的丽水,之后便在丽水安家立业;许骥的童年和中小学时光都是在丽水度过的,后来移民到香港在那里念完大学预科回到杭城念大学;许骥18岁随母亲移民到了国际大都市香港,在西湖畔完成学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回香港过生活去了。他是一个在内地生活成长,之后融入香港的青年人。以他 “双视野人”的视角审视这个病态的社会,为你提供一点寻求内心安宁的经验。他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为内地的青年人提供一些港人的经验。他在罗列的几十个话题中选了十个题目,涵盖了生活、就业、求学、爱情等方面。并且做起“月老”为它们找对象:欧阳应霁──这个以让家居更美好为志业的大设计师──谈“蜗居”;马家辉──这个威斯康星大学的社会学博士──谈“蚁族”;邓小桦──这个以保卫天星码头出名的新锐作家──谈“拆迁”;林奕华──这个长久以来关注都市男女情感问题的大导演──谈“剩男剩女”;邓小宇──这个从小就是童星的大作家──谈“富二代”;汤祯兆──这个曾经十分成功经营电影周边产品商店的日本通──谈“创业”;许子东──这个岭南大学的大教授──谈“考研”;李照兴──这个往来于两岸三地的媒体人──谈“微博”;廖伟棠──这个关心人类比关心自己更多的大诗人──谈“信仰”;梁文道──这个拥有千万粉丝的佛教徒──谈“粉丝”。你还在到处去听讲座来解决你在生活中遭遇到的大苦闷、大烦恼吗?别说笑了,这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或许开讲座的人有不少好的经验,就像作家李敖讲的,即使你去听讲座时带了笔记本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建议都记录在案了,但是大部分人回去根本不会再次翻开满纸金玉良言的笔记本。而书自古就是记录传递知识的重要载体的首选形式,况且这本书谈的经验又是内地青年正在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谈这些问题的十位嘉宾都是知识渊博思维敏捷思想深刻的过来人。它也不像那些只讲理论的财经、养生、成功学之类的所谓畅销书那般,讲得天花乱坠。这是一本实在的书籍,作者通过受访嘉宾一问一答的对话模式,向你展示过来人的香港经验,让你从中得到释怀,淡定过生活。香港有句民谚:“淡淡定,有钱剩!”all is well!祝福你!牟剑华 2012-2-14
  •     10位重量级的名人观点,是给此书增色的唯一砝码,而作者写在每篇访谈之前的评论、访谈中的提问,实在是难以卒读。理由如下:1、历史积淀不够:香港作为难民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左右或更早,可作者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只停留在1949年。(见对邓小桦的访谈)2、评论内容太多引用,甚至引用之后访谈的内容,有重复、拼凑之嫌。(见对许子东的访谈)3、提问质量欠佳:如对许子东考研的提问,竟然能问出被访者考研之时(文革期间),有无考研班之类的愚蠢问题!著书,有一个要点就是扬长避短,但是作者完全暴露自身缺点,让人看到著书者在阅历、学识、文字能力上的短缺。此书实在是依靠各位名人鼎力相助才得以撑起,否则这只是一本三流重复现有社会热点的烂书而已!
  •     不理想的现状是仅有的起步点 ——评《同胞,请淡定》載《東方潮》2012年1月文·杨家伦《南方人物周刊》曾经做过一期专题,名为“香港,为什么”,将香港如何诊治房价高、上学难等城市病的经验借鉴开来。与《南人》立足于政府政策与法律层面的描述不同,许骥在《同胞,请淡定》一书中更强调价值观与人文关怀的碰撞。许骥的野心很大,也很小。说它大,是因为书中娓娓道来的“蜗居”、“拆迁”、“剩男剩女”、“信仰”等问题无一不是当下中国的社会热点,而作者对每个热点都投入了深切的关注与热情;说它小,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道路是完全有迹可循的,正像他在自序中所说的那般——“香港做得好的,我们借鉴;做得不好的,我们回避,学会淡定、冷静、理性地看问题。这就是我的一点小心愿。”曾有媒体提出过“都市症候群”的概念,此症状的患者大都有成功焦虑症、单身恐惧症、孤独症、微博成瘾等症状。他们一方面深受各种成功学的毒害,心急火燎的想一夜致富或出名,但欲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又使得他们固步自封,逐渐封闭自己,在网络中狂刷微博,聊以慰藉。他们谈感情,但不再有纯粹与美好,而婚姻则彻头彻尾变成了利益权衡的牺牲品。书里林奕华在访谈中就指出,现在社会里婚姻变成了“打麻将”——你我都拿着两张牌,目的就是要吃掉对方,彼此都不放,到最后,双方都摸清了,发现结果没有人和牌。说的多一针见血啊!当下多少人,嫁的不是最爱的那个人,嫁的是显赫的社会关系;娶的也不是两情相悦,娶的是门当户对的平衡。归根到底,感情如此的不牢靠,需要如此多的身外之物去弥补的原因,无非都是自我价值与追求的迷失。林奕华还说,人要懂得去认识自己,然后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会得到一种力量。我想这种力量,正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里,找不到自我并深陷“剩男剩女”漩涡中的都市症患者们的一剂良药。在情感问题之外,许骥还在《廖伟棠:寻找失落的理想主义》一文中,表达了对文化边缘化的担忧和香港文人坚守信仰的欣赏。要知道作为实用主义至上的香港,赚钱永远是主流的追求。在地铁里,在巴士上,在茶餐厅内,随处可见翻看财经报纸的人,但却鲜有看文化书刊的。香港文化评论家资深媒体人朗天就在接受采访中无奈的表示,香港人可能是全世界最不喜欢看书的城市人。可不爱看书,不代表不爱消费。香港人热衷消费是出了名的,而如今内地的一线二线城市的消费能力也跟着香港大踏步迈进。我无意贬低消费对于刺激国家内需方面无可比拟的作用,而仅仅只想表达像梁文道所说的那般“今天的社会,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要怎么活,大部分人证明自己人生有价值的方法就是通过消费。”可是即便消费,依然会有痛苦,尼尔波兹曼很早之前就做了精辟的总结: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龙应台在《龙应台的香港笔记》中忧心忡忡的指出,开发,是香港的意识形态。为了开发,在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的现实下,拆迁必然在所难免。经常身处香港的我,不久前也感受了一把公民力量。大家知道中环天星码头的拆迁是一代香港人集体回忆的沦陷,而政府要对尖沙咀天星码头依样画葫芦,则必然触发更为激烈的民意反击。我一直是喜欢坐天星小轮横渡维港的,那份惬意是坐地铁在黑漆漆的海底隧道完全无法比拟的。那天我从中环坐船到尖沙咀,恰好遇到一群衣着保卫天星码头的年轻人在征集市民签名,他们情绪高昂,给过路的市民和游客派发传单,讲解关于天星码头的历史,以及对政府无视民意的愤慨。他们对文化遗迹的珍惜打动了我,于是我情不自禁的走上前去,签上自己的名字。是的,所有的拆迁都要跟幸福指数有关,一座座千篇一律的摩天高楼能带来多少的幸福感,而保留一个有百年历史的活化石般的码头又有多难?书中还有太多共鸣无法一一表达。的确,香港有太多的不完美,也有太多闪光值得内地借鉴。最后,我想用陈冠中在《我这一代香港人》中的话作为此文的结尾:全球和本地别无选择必须择善固执的并行,而哪怕是不理想的现状却是仅有的起步点。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带动了,我对蜗居的看法,对剩女的看法。很好的一本书
  •     书中有精华,但需要自己找。
  •     看完之后确实会淡定一些 大家都在经历同样的事情
  •     突然对这类型的书有了感觉,读书有时并不为得到什么东西吧,只是看看,看看那些有思想的人的见解,就只是看看。看的过程带点愉悦这就够了。看着书中许骥的文字,和我没有代沟呵呵。
  •     2011年出的一本书,大概谈论的是2010前后的热点话题,采访的对象也是各路大咖,各自讨论的题目也是契合的,站在香港的角度,来看大陆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角度,因为香港经历太多了,一个成熟的社会体,中产阶级都市。我想如果我在11年读到这本书,可能对我的影响会更大一点,恰逢其会嘛,很多话题已经不太热了,有些又再度全民热炒,历史总有回环。如果说缺点的话,访谈对象互相不对等,导致无法尽兴。
  •     也许是因为作者选择的访谈对象都是文人的原因吧,虽有不少值得借鉴的东西,但却无感同身受的那种共鸣感,略有遗憾。
  •     书的信息量还可以,可以丰富自己的视角。
  •     城市的写照。
  •     直接忽略作者写的访谈之前的评论,后面采访的内容还是值得一看的。值得大陆反思和借鉴
  •     想法很好,通过与港人来聊现今大陆的问题,从而给我们自身一些启发。的确发现我们爱用大词、爱把人归类而不喜欢八卦细节的特性,很有趣。
  •     其实历史会重演,社会进程也有相似之处。人的抉择,社会的选择都可以略窥一斑。
  •     “香港人看内地”的访谈杂锦,不少观点很有趣,比如欧阳应霁的家居“减法”原则、“蜗居”是一种难得的体验,马家辉的“庸才安置计划”、对蚁族是社会问题的质疑,邓小桦的“幸福拆迁学”......等等。文字易懂,阅读畅快,没事翻翻挺过瘾,而且kindle电子版便宜,不到两块钱。
  •     值得我们一看的经验之谈
  •     本书通过香港人如何面对我们目前所面对的社会问题:拆迁、蜗居、富二代等,来告诫我们如何去淡定面对,但两个区域不同的体制,以及与其他发达国家区域的差别,读者也只能说是获取些许心理安慰
  •     看完是有淡定一些,推荐之
  •     热点话题该有的都有了呢。林奕华的那篇剩男剩女好评。
  •     看了一半,观点不错,可开阔思路。
  •     喜欢里面梁文道的看法思想,创业是一种生活态度,对学习深造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
  •     对于一个长于内地的人,香港台湾是一面镜子,大家都应该去理解了解。
  •     拉了一帮名人对十个热门话题进行访谈,如富二代、蜗居、蚁族等,由于作者的经历和阅历的限制,所提的问题和探讨深度欠缺,很一般。
  •     关于这个内容,真的不知道怎么评论才好,给个喜欢吧
  •     只说淡定,不说别的 大陆状况实在太独特,香港借鉴意义太少。访谈也不是我的菜
  •     创意nice,人选不错,部分话题略有跑偏,有意思
  •     最喜欢有关于林奕华的访问。采访者水平明显与受访者水平不对等。
  •     内容不错,字体挺大,结合当下热题,有一定参考性。
    或当杂志看也行。
  •     感觉让我想了很多
  •     很好,我们遇到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事,都是发展中的问题
  •     随便翻翻,顺便了解一点香港的文化人
  •     本书是针对香港的一些文化名人,进行采访,话题是当下在中国炙手可热的话题,如蜗居、婚姻、创业、微博、强拆、粉丝文化等,从中可以窥见香港文化名人看问题的深度。有很多直接思考的地方,同时让我们对问题有进一步认识,从而更加淡定的面对生活。
  •     发货速度太慢,内容还没看。
  •     买回来就看了,书的内容不错,很适合80后和90后看,现在的人都很浮躁,难得的一本好书,看后会宁静很多。
  •     许骥为这本书宣传的时候,在隔壁有一个讲座。那个讲座挺好,说得挺通透,比这书要好。这书实在是浪费了这十个好题材。每一篇都是隔靴挠痒,都不在点儿上。
  •     我只是很好奇这十位香港文化名人会怎么看待十个国内的热点问题,虽然之前对文人的思维产生了强烈质疑,这得感谢韩二对肘子的傲娇反击。访谈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问题的质量,也许再过十年就此十人重新访谈一次,效果会更好,因为现时还是问得太浅薄了一些。
  •     就如书里面梁文道先生的一句话:我们需要对我们遭遇的各种言论、各种话题、各种现象保持一定距离,缓慢下来去看,不要急于做任何的反应和判断
  •     还可以总体,但内容还不够深刻,我指的想要表达的意思···
  •     林奕华的讲得很好,因为缺乏独立思考,才导致“剩”的被动。但有时候会不会想得太多而不快乐?
  •     值得一看,建议瞧瞧
  •     还没有阅读呢。
  •     几本上都是访谈录的形式,很直白,很有启发
  •     说实话,书中只是一些名人的访谈,并无多大创见,但现在看来有着时代的烙印,而现在的上海看那时的香港却有着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     的确,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买房子。既然现在很多人都是在不同的地方长大、读书、工作、退休的,那么租房子也不失为减轻经济负担的方法。
  •     反思我们的世界……
  •     了解香港的文化,了解香港的文化人
  •     谈话形式,内容很真实。。。
  •     尽是当下社会热点问题 对于名人们的采访 见解也蛮对我胃口的 最起码在我面临这样的问题时 我尝试着用他们的话语来解答问题
  •     对不同不同阶层的了解!
  •     任大炮推荐的 支持下 买来看看
  •     有些观点很独到,不错
  •     读完之后回味发现书里所谈及的问题果然很热点,值得深思。
  •     要说到可借鉴不多,更多是看到一种文化差异,许子东,邓小宇的观点蛮喜欢,梁文道表述与思路清晰,汤祯兆就令人感觉太主观。
  •     淡淡定,有钱剩
  •     采访的人看着不错,打开看却是挺一般的励志书
  •     还行,同龄人写的且是浙江大学的,不错。值得学习
  •     迫不及待的看完了,觉得说得很对,也看到了几个很与众不同的观点,推荐
  •     不值得花钱去买来读
  •     了解身边很现实i的一些问题!做一个富有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者。
  •     感觉像看了场《锵锵三人行》深度谈话版。问题还是这些年的流行话题,香港文化人的态度还是蛮值得借鉴的。好评,推荐年轻人读一读,尤其刚毕业的大学生,文字不枯燥,话题有意思。
  •     看完这本书列了一个书单
  •     最喜欢林奕华那一章哈
  •     任志强推荐的书目,不错
  •     朋友看得书比较杂,感慨也多,一个感性的人。
  •     现实总是残酷的
  •     nicenice!!!!!
  •     心理月刊推荐的书,一般我都会第一时间购入。
    有深度,值得一读。
  •     刚收到货,包装很精致,内容还没看
  •     看后让人思考,让人冷静
  •     正版书,快递也给力
  •     内容很实在,不错。
  •     2017年2月19日读,2017-54。
  •     香港文化名人的采访记录,每篇一半文字介绍被采访人的背景,这样也可以出书的话,作者太投机取巧了!
  •     本书较真实地反映香港也一样和我们面对同样的生活,工作问题。值得我们去读一下,以表明并不是我们才生活困难,其实,墙外的花也有不香的哦。
  •     现实问题确实需要功能主义视角。而且给提供的参照很平和,很多作者给读者们提供内容,但是这本书提供的是一个渠道。随手即可翻完的易于消化。
  •     不多说书如何,单单觉得自由是香港最迷人的特质之一。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一样,它们也曾经历阵痛。因此也成为我们学习的最佳的范文。
  •     文章采访的人都比较有意思,里面的观点也比较独特,给人以启示,确实值得一读
  •     内容空洞,萝莉啰嗦,字幕排版也真无语,字都看不到
  •     选题不错,路径不够有力
  •     香港人看大陆当今热门话题,估计会让你换个角度看到自己
  •     认真做些实事。
  •     有意思,其中讨论到深入的现实问题,而不是聒噪、抱怨一些社会问题,而是去分析其中的社会结构,其中的个中原因,虽然只有零碎的言片语,但引发思考就足够。内地人与香港人观念上的差异,生存状况上的相似,焦虑与不安是因为我们都太相像了,你想过怎么样的生活,走出校园后面临真正的社会状况,路要怎么走,希望都是由我来掌控。
  •     每天4万字
  •     十位香港的文人谈十个国内时下的热点。我觉得,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一个局外人在谈我们的问题,所以会淡得更透切;对于我们来说,由于大家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他们的观点显得更独特,更新鲜,有些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认为值得一读。
  •     访谈形式的写作,内容可读性强。
  •     喜欢欧阳,喜欢梁文道。值得一看
  •     热点议题解读,也读出来一点"解毒"的意味.解媒体下的毒
  •     蛮有讨论话题的一本书。
  •     访谈的嘉宾都很喜欢。林生看都市情感问题好深刻!好识得脑!
  •     最喜欢林奕华和汤祯兆
  •     手拿这本书 扎根香港 面朝内地 去看去思考 这个时代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很是有意思。
  •     心有戚戚
  •     林奕华那一章,他认为剩男剩女的定义也是一种对人的物化,是把人的生育视作人的一项功能,非得在最佳生育年龄生育了才是发挥最大价值,而不考虑人的命运中际遇和机缘因素。这个观点很好!
  •     也就是看看
  •     因为梁文道那篇而找来看 总的说还是有一定收获的 但常常有种戛然而止的感觉? 【不过现在再提香港是不是感觉又会不一样- -
  •     香港人的视角
  •     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     首先,选题和受访人选择得很棒。但是,感觉作者在想法上比较肤浅,或者跟受访者相比略肤浅,提的一些问题比较糟糕。不妨碍是本好书。
  •     介绍了香港文化名人的一些观点,对大陆青年有有指导意义
  •     访谈形式的记录文。香港的一些作家受访写的书。内容较深沉,需细下心来慢慢读,不易被吸收。
  •     看不下去。肤浅的提问跟鲁豫有的一拼。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从来不是我的菜。
  •     即便是一些明顯的社會問題,知識份子認為理應解決,落入市場機製卻可能是不可多得的“資本”。究其實,我們的城市根本就是需要以壓力、焦慮、問題來運作,越是“城市”越精於此道。城市錶麵上常常擺出解決問題之姿,與此同時,問題是有待製造多於有待解決的。
  •     不淡定来自对自己环境的焦虑,读读香港甚至一些更远的地方,眼界开阔了,对自身环境的认识就更清醒理智,也就更淡定了。
  •     挺好看的书,印刷也很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